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醒来的文章 / 醒来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一觉醒来是天黑

文/溦苢

曾在儿时阅读到这样一句话:一觉醒来是早晨。原句是一篇文章的标题,大意是一位长辈告诉晚辈不论发生任何事情,一觉醒来,天光总是亮的,世界总是新的,一切都还有希望。

不知何时起,蛰居在北京的自己,在一觉醒来面对早晨的时候,却没有了那篇文章中讲到的柳暗花明之感。相反,醒来面对的早晨,仿佛面对的是生命中最难以承载的重量。白天的世界里有你不得不面对的压力和烦恼——交通、工作、雾霾等等。而你别无选择,必须离开温暖的被窝,纵深跃入这个无法规避麻烦和缺陷的世界里。想要不受伤?那么请用无比坚强之信念穿好防弹衣。不想太费力?那就等着被改变和妥协吧。

这个时候,一觉醒来是天黑,便忽然有了它的妙处。周末若无事,午后慵懒的蜷进被窝,让平日此时最为绷紧的神经来一个反常放松。你或许会做梦,梦的背景常常也是亮堂的白日。当你从梦中醒来,发现天色将暗或已暗,再看看表,不禁心下暗喜——原来还有一个自由的夜晚可供挥霍,而自己也已经精神饱满地准备好开始享受这一切!

诸君该能体会到此中的妙趣了吧。下一次,当觉得困顿、乏味、烦躁、想要逃离之时,找个周末,让自己在天黑时醒来。感觉似乎是偷来的一个夜晚背景的“早晨”,或许其效用,更堪比一场不用付什么代价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朱自清创作《荷塘月色》,便有些相近之意。在不常出门的夜里,去到白日里熟悉的荷塘,独自在月光下享受和彼时同似又不与彼时同的荷香月色,一切便有了别样的情趣与意境。偶尔的时空颠倒,自创出“生活在别处”的瞬间,不失为一针灵魂的镇静剂。

如果不能让自己完全肆意地活在早晨,至少别让膨胀的早晨吞没了自己。找个白日沉沉睡去,一觉醒来是天黑。

身外一切如浮云,要学会忘记,懂得放弃

文/田园晚风

梦一场,醉一场,醒来之后,一切都如过眼烟云。

如果不能拥有,那么忘记就是最好的选择。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脆弱的生命不能承载太多的负荷,要学会忘记,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东西,忘记不属于自己的一切。无论风景有多美,我们只能做暂短的欣赏。

人生不可能完美,太完美了反而有了缺憾。没有缺憾的人生犹如一口枯井,没有任何意义。人活一世重要的是经历。苦也好,乐也好,过去的不悦不再重提,追忆过去,只能徒增伤悲。 当你掩面叹息的时候,时光已逝,幸福也从你的指缝悄悄的溜走。

忘记无缘的朋友,忘记投入却不能收获的感情。忘记花开花落的烦恼,忘记夕阳易逝的叹息,忘记一切不愿记忆的东西。对万事万物不要刻意的追求,否则很难走出患得患失的误区。生命要升华出安静超然的精神。懂得放弃,学会忘记,也就收获了幸福。

世上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不去怨,不去恨,淡然一切。往事如烟。经历了,醉了,醒了,碎了,结束了,忘记吧! 珍惜现有的生活,幸福就在你身边。曾经爱过,伤过, 痛过的日子,永远磨灭不了,时时的折磨人的心灵。正因为如此,才要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人生在不断的追求,只有这样,生命才有激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追求中体味人生的快慰。沉湎在一段往事彷徨无奈,痛不欲生的时候,释怀是明智的选择。释怀刻骨铭心的伤痛,释怀痛彻心扉的情感,那将是人的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爱过,痛过,拥有过,失去过,忘记过,这便是多彩的人生。

一觉醒来

文/晁惠芳

惊蛰之日,早晨有些薄雾,不到中午也就散了。没有太阳,亦无雷鸣亦无雨。

总觉得在二十四节气中,最生动的节气词是“惊蛰”,这一天,蛰伏在土地里的那些昏睡的小虫纷纷醒来,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惊喜地发现:繁衍生长的季节到了!是的是的,我们该出发了!

小时候就听过有关惊蛰的传说:尖嘴赤面、袒胸露腹,背上长有两只巨大的翅膀,脾气暴躁的雷神秋冬两季守护天神。惊蛰一到,天神便派他到人间大地巡视。离开天神,他耀武扬威,用他的大嗓门怒斥贪睡的小虫,震醒冬眠的猛兽,偶尔,还会敲打某些贪图安逸、不想干活的人。

在他的威慑下,虫子钻出了地面;猛兽睁开了双眼;农人走到了田间,大地——草木返青,蝶飞鸟鸣。

楼前光秃秃的桃枝上,有吐红的花蕾。那一片迎春花,已长满鸟喙般的花苞,只要阳光一照,那金黄色的喇叭一定会争先恐后地吹响向春天进军的号角。看到它们在微风轻拂下摇曳多姿的身影,我感受到它们在伸展自己瑟缩了一冬有点僵硬的腰肢时的喜悦。还有,那些在泥土下睡了很久的小虫们——醒了,欢欣鼓舞地破土而出。因为,冬眠其实是有危险的,现在,它们正在感受生命重生的快乐。

打开窗户,呼吸着花丛中冬季和春季交接的花草气息。突然,我听到了一种隐隐的声响,这声响仿佛发自天边或大地深处。这难道是大地苏醒后舒展自己筋骨的声响?

对于久居城市的人而言,惊蛰只意味着从此进入一个多雨的季节。但在乡村,惊蛰却是从冬至那天起数了九个九后的第一天。从这一天开始,土壤解冻、地温升高,村民们要忙着春耕备播了。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一诗里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惊蛰一到,农民要浸泡谷种、翻耕田地。他们还要在自家的菜园里撒籽栽树、种瓜种豆……

由此看来,惊蛰,其实就是人与土地亲密接触时的开场锣鼓啊!春的大队人马终将会以天道酬勤的名义,在秋天与果实相遇。

农历的节气仿佛谈的是天,实则说的是地。惊蛰,则诗意般地说出了土地与人,不!土地与万物之间的关系。

土地没有表情,却育万物以养生命;土地没有言语,却让春天葱绿、夏天喧腾、秋天金黄、冬天素净。原来,土地是温热多情的,是惊蛰,将它骨子里的生命激情唤醒。

我们看不到土地的表情,但却能听到它的声音。春天,我们可以听到树木发芽、花朵绽放的声音;夏夜,我们可以听到月色在荷塘里缓缓流淌的声音;秋天,我们可以听到果实在阳光下成熟的笑声;冬天,雪花飘落的声音,是土地送给人类的童话般温暖的响声……

大地虽然对万物怀有无限的深情,但许多人早已对它毫无感觉。他们只看到花花草草、公路铁路高架路,还有经济作物、产品商品农产品。只听到汽笛声声、机器轰鸣。还有,人与人之间因利益的纷争时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心音。

大地在哪里?人们隐隐约约地觉得它在乡下,或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的文学作品里。

如果不记得大地,多年后,我们还能不能在惊蛰的这一天想起听一听那一声预示着春天的震雷?朋友们,让我们在惊蛰的这一天收拾行装一起出发,让沉沉睡去的依偎和亲昵土地的情绪苏醒。这时我们会欣喜地发现:春天,原来你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