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蜀山的文章 / 蜀山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秋之味

文/杨芳

清秋款款而来,在一场骤然倾盆而下的雨后。

雨后的阳光稀稀拉拉地落在成熟稳重的叶片上,散发出油亮的成熟之味。暑气决绝,大路小路多了些喧嚣和比阳光还灿烂的笑容。

许是入秋的缘故,一件小事,一枚果子,一片落叶也能拾起一些记忆与感慨,使人生出无限的遐思。

在我看来,秋与色有关。秋色,如一幅斑斓的画布,每一块都蜡染着不同的图案和情绪。季节深入,色泽加深,大自然也更加厚重。秋实与荒芜,甜美与神伤;飘然的黄叶,恼人落发;南来北往的大雁、东来西去的人流……匆匆加快了秋风煽动的频率。生命轮回,秋去秋来,一幕幕就那般不经意地收卷与展开。

离我家不远的大蜀山,在急急的一阵雨后,很是清晰,墨色洇染。坐落在一座城池的西方,清润之气随着秋风扎进每个毛孔。秋风的力量巨大,蜀山之巅的朵朵云彩在它的催促下匆忙赶往下一个部落,不知下一场及时雨将落在哪里?秋,从不吝啬阳光,即使磅礴的雨后也要出来走一遭,它懂得成熟的作物在它的照耀下才越发丰润、甘甜、不失美丽,一如我老家的葡萄经过它的浸泡而更加香醇、润泽。

秋语问夕阳,沉香染流年,最好风景就在脚下、绕在身边,无需感伤唏嘘,且行且惜或许是生命的最好状态。我所居住的小区在蜀山之东,一墙之隔500米开外,有一大片庄稼地,高高低低。我站在阳台上清楚地看着人们采摘饱满的豆荚,割着密实的黄豆稞,拔掉花生地攀爬的野草,白生生的花生沾着零星的泥土被刨出土壤,人们弯腰和起身的姿势随着地势此起彼伏,如一幅写实的油画。突然,我有个狡黠的想法:希望这扇围墙如熟透的豆荚般炸裂开来,悄悄地穿越过去,黏一身草籽,沾一脚泥土,掰一根喷香的甜玉米,摘一个浑圆的棉桃揉一揉眼睛,之后丢进自家门后的旮旯里。我记得奶奶说过,用秋天的棉桃揉揉眼睛不会害眼,且眼睛更加明亮。

晚风内敛,撩起清澈的凉意。在夜色中转悠,拉二胡的卖菜大爷边唱边卖菜,惬意的幸福写在脸上。听母亲说这些菜就是来自围墙外那高高低低的庄稼地。弯弯的瓠子,长长的豇豆,敦实的老南瓜,被小虫子啃食过的小青菜……这使我对那块庄稼地又集聚了更多的好奇与向往。

当然,向往的远远不止这些。来自微信圈中一位友人秀出小团山盛开的薰衣草,层层叠叠,清香漫溢,垂涎欲滴。我一直不爱浓烈假寐的香水味,却钟爱本真自然的朴素之香……这个秋天,我有足够的理由放松自我,嗅一嗅那漫山遍野来自大自然的草本之香,领略一番高空下迷人的丰收过程,最主要的是深刻地感受一场秋之味。

秋,无论深入与浅出,其实就长在你我的眸间,脚下,心中。

打开心灵,伫立于秋……

登蜀山

文/姚泽邦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年过不惑,肯定不“智”焉,想做个“仁”者,开始登蜀山吧!

第一次,往往是渴望与懈怠、好奇与紧张的交织体。登山,亦如此。于是,铆足劲,与登友们开始了第一次乐山之旅。抑或是心情紧张要面子,抑或是仰仗自己体力还行,一上来,便紧跟猛追,至第一个柏油台阶后便气喘吁吁,但仍咬牙跟随,爬至登山小径的老藤附近,已是血压陡升,胸闷难耐,几近呕吐,狼狈不堪……不得不蹲下休整。在大家四处找寻时,已灰溜溜回到山脚。及至碰面,登友们嘘寒问暖,哈哈大笑。从不网上交友的我,给自己起了个网名——“半途而废”。

仁者,当有自知之明。从此每次提前半小时上山,小憩后再与登友们一道下山。虽起得早点,总赶上了大部队。在众人戏侃声中,我换了一个更贴切的网名——“笨鸟先飞”。

坚持数月,体能大有长进,坚信不用多时,我的网名便可理直气壮地改为——“同行同达”。

过程是痛苦的,结果是美妙的。大口喘气中,吐故纳新,负氧离子尽润心肺;肌乏体惫中,强筋健骨,瘦身降脂正血压;一次次的咬牙紧追中,磨砺了意志;雪雨风霜不间断,规律了生活。

登蜀山而小庐,“大建设”成果尽收眼底:高低远近,楼群林立,错落有致,塘库堰坝,草坪茂林,镶嵌其间。登高望远,畅抒情怀,欣然了然!

仁者,劳其筋骨;仁者,意志坚定;仁者,胸襟开阔,与自然同累,与自然同醉!

立夏,独登大蜀山

文/窅娘

立夏前一天,习惯性看天气预报,说是第二天高温30℃,我还不怎么相信。但是第二天上午,迷糊间睁开眼睛,便被从窗帘缝隙里钻进来的阳光刺得彻底清醒。

还去不去大蜀山呢?看着室外的似火骄阳,犹豫起来。立夏这天去大蜀山,是我前两天就计划好的。不知何时养成的习惯,但凡休息日无事,便邀上友人,去登大蜀山。两人一边闲聊一边登山,累了就席地而坐,山风迎面,鸟鸣啾啾,很是惬意。

可立夏这天去大蜀山,我却心里早盘算好一个人去。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去,在大蜀山里随意遇见一朵花一棵树一只不知名的小鸟。我面对它们,或欢喜或伤悲。有灵性的大蜀山也会慈悲地懂得,用温暖敦厚的怀抱融化我胸中块垒。

下决心冒着突袭的暑热去大蜀山,已是下午两时了。在稻香楼坐上公交车,至开福寺下车,环山脚走上十来分钟,便到了进山的路口。

以前登大蜀山,都是从东边山脚,游人最多也最热闹的那条路上去。这次却特地选择从南边山脚,游人最少最冷清的一条路上去。也是宽敞平整的水泥路,缓缓向上向前延伸着。刚进路口,便明显感觉周遭的空气清新而湿润。路两边树木参天、野花丛丛。阵阵清凉山风拂面,有浓郁的花香和草木香袭来,直钻肺腑。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不绝于耳,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三三两两的游人,多半是小夫妻俩带着孩子,或是卿卿我我的情侣。我形单影只地与他们迎面或擦肩,却也不觉得孤独。有什么好孤独的呢?这大蜀山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不都伴在我身边吗?它们为我茂盛为我绽放为我鸣唱。

如此想着,便兀自笑起来。微笑着一抬头,竟发觉自己站在一棵高大的树木下。这树木的高大倒不为奇,奇的是,一根根不知何处而生的遒劲藤蔓,相互缠绕着从树的顶端蜿蜒披撒下来,藤蔓上缀满了丁香似的白色花朵。有一条缀满花朵的藤蔓就垂在我的头顶,禁不住踮起脚尖,仰头深吸一口气,是一种极清极淡极雅的香味。轻拉一根藤蔓于眼前细细端详,终是不知是何植物。不知也罢,原本很多事就不必追根究底,只要它能给你一份令你感动与难忘的美好,便已足够。

若走捷径登上山顶,还是得离开水泥路,攀上较陡峭的石阶。好在石阶两边仍然有各种树木花草,让你不会在单调如一的石阶上枯燥无味地埋头登山。一丛开得正旺的野雏菊牵住我的脚步,用相机拍下它们曼妙的身姿。一棵躺在地上的枯树,从下面仰视,是一只昂颈的鹿,而登上几级台阶再俯视,却又变成一只奄奄一息的羊。你瞧,一棵枯树换一个角度,能看出不同的影像。那么,一些困扰我们的人和事,是不是也要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

快到山顶的一段石阶,只有我一个人走着。山路静谧,树叶间漏下的斑驳阳光,是立夏的阳光,被大蜀山的天然屏障过滤后,少了许多燥热,只留略带清凉的暖意。清晰听见自己的喘息声和咚咚的心跳声。这样真好!坐在电脑旁,或者坐在酒桌上,你能听见自己强劲的心跳吗?

山顶的树荫下,几个骑山地车的儒雅中年男子,或坐或站闲聊着。想起在盘山水泥路上,曾遇见他们骑车鱼贯而过。忍不住上前与他们搭讪。原来,他们也是经常在休息日结伴骑车上大蜀山,或者更远的地方。

下山时,与他们俨然是老朋友了,更与一个医生同行相谈甚欢。晚餐受邀与他们在大蜀山下的山庄吃饭。饭毕出山庄,大蜀山披上农历十五的皎皎月色,更比白日平添几分端庄神秘。站在一处围墙边,静听蛙鸣,想着大蜀山还真是慈悲懂得的。在2012年立夏,它给了我想要的——宁静,平和,活力,还有一种全新的,积极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