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笔记的文章 / 笔记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乡居笔记

清明小长假,我携妻女回老家小住了几天,体验乡村生活。虽然我出生于农村,但毕竟离开故乡已二十多年,因此,乡村生活对我来说,已经像一本久远的日记,熟悉而又陌生了。

从黄州出发不到两小时车程就到了老家。家里只有老父亲一人生活,执着地守候着孤独与全家人的牵挂和思念,只有逢年过节儿女们回来才显得热闹。老家的厨房十分宽敞,土灶上架着大铁锅,堆了半屋子的木柴,或许是看着土灶烧柴、大锅炒菜的新奇,妻子主动要求掌勺,女儿则在灶前烧火,我与老父亲在院子里抽烟喝茶聊天。父亲十分享受这种天伦之乐的氛围,笑着说:当年你一个人打着背包去了部队,一转眼你就领着妻女回来帮忙做饭,时间过得真快,岁月催人老啊。

灶火熊熊,锅铲交错,一道姜葱鸡上桌,香气扑鼻,大家吃得一块不剩,女儿更是吃得津津有味,满嘴油光。妻子有极大的满足感,豪气冲天地说:以后回老家炒菜,我包了!炒菜的原料,水芹菜、油麦菜、葱、蒜等蔬菜是自家种的,鸡是自家院里养的,豆腐是自己磨的。于是,妻子一日两餐(早餐喝粥,不炒菜)守着厨房,捋起衣袖,系好围裙,抄起锅铲。有道是:“油烟滚滚、水汽腾腾,洗切烧炒、一气呵成。左冲右突、满脸灰尘,满桌好菜、香气诱人。”家人的每一次表扬都让她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当医生做手术是把好手,当厨师也是一把好手。女儿即兴赋打油诗一首:“妈妈炒菜真好吃,油盐酱醋样样齐。芹菜白菜酿豆腐,油炸排骨姜葱鸡。灶火烧菜不一般,让你吃了还想吃。”

乡居三日,当然不仅仅只是呆在家里做菜、吃饭,农村自然清新的田园风光,理所当然得四处去溜达溜达。晨曦微露,我们早早吃过早餐,把水壶和饼干放进背包,便出发了。修筑于阡陌之间的乡村公路一片沉寂,四面连绵低矮的山峦、散落于山脚下的民居以及广袤的田野全部沉浸在甜蜜的梦乡里。薄薄的雾气在空气中缭绕,山峰、田园、房屋在雾气里显得隐隐约约,又因四周实在太静,让我顿时产生虚无飘渺的感觉。

村庄尚未从睡梦中醒来,这是村民们难得的休息光景。一个多小时后,薄雾渐渐退去,太阳露出笑脸,有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的村民陆续从乡村公路上行过。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远山的红杜鹃开得正艳,丛丛簇簇,像秋天的火烧云;田野里的麦苗如紫色的绸缎在微风中抖着波浪,金黄色的油菜花漫山遍野;乡道上,人们携老带幼,手拿清明花,提着肉菜果品,去上坟祭拜先人,鞭炮声此起彼伏。

乡居故乡几日,既体会了与家人团聚的欢乐,又体验了故乡朴实的民风民俗。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也没有旅游景点的奇山异水,可故乡却有着一种纯朴,一种清新,一种真实,蓝蓝的天,黑黑的土,绿绿的水,凉爽的风,无处不在的平凡总透露出丝丝温馨,使人感到踏实沉静。

我写读书笔记

文/李继平

提起读书笔记,我们黄黄路上的大伙儿都不陌生,开展读书活动,撰写读书笔记,已经是单位的老传统了。围绕读书笔记开展的活动更是多的不计其数。有青年读书小组,有读书笔记评选,也有读书心得演讲会,还有以读书笔记为题材的文艺节目呢……

作为共产党员,高速管理处对我们要求严格,为及时完成好读书笔记任务,我为自己制定一套读书学习计划:在单位我每天用1小时、在家里休息时每天用1到2个小时进行读书学习,撰写读书笔记。在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掌握了一些小窍门,并在读和写的过程中获得了一些乐趣。

对于读书笔记,我觉得有两种学习方法:即一是边读边写型,一是先读后写型。

那什么是边读边写呢?就是我们在读书学习时,及时写下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或是摘抄下引起我们心灵共鸣的段落文字,并进行合理的衔接。这样写下的读书笔记是随着读本的内容变化而变化的,很有顺序和条理性。

那么先读后写型又怎么理解呢?这种方法可能是一种被大家所普遍使用的方法。就是把要学习的内容,先阅览一遍,再重点摘抄,并写出体会。它有几点好处:一、先读后写可以节省时间。只需在通读完读本后从总体思想入手,进行思想总结,可谓一招见的。二、先读后写能够加深印象。如果我们在通读读本的时候叫做理解作者的文字表象,那么最后的读书笔记就可以叫做是对作者的写作思想的剖析了,在无形中我们通过写读后感加深了对文章的印象。

读书足以博情,读书足以睿智。只要我们在写读笔记的过程中,去汲取作者的情感,去感受文人墨客智慧的火花,那样才真正可以从读书中找到乐趣,从写读书笔记中学到更多我们所没有的东西!

很多人能对读书笔记孜孜以求,是享受到了读书笔记的乐趣。

故乡笔记

一、躲雨

晴带雨伞,暖带衣裳。

晴天不忘带雨伞,为的是急时避雨。雨伞确实能避雨,但也有雨伞下避之不及的雨。

此刻,我漫步在回乡的路上,经历着,也许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次的时刻。

天一点点暗下来,秋雨一改往日的缠绵,愤怒地撕开灰色的天幕,在秋风中狂吼。

人躲不开,雨伞挡不住,雨丝和裤腿乱作一团。湿漉漉的心情,湿漉漉的雨珠,湿漉漉的秋天。

秋雨中,我想到上天的无奈,以及冷漠人生中的无所适从。也许,秋雨就如人的一次激动,来得急促,也走得匆忙。

雨停了,天空也随之明亮起来。

二、宁静

我在故乡,守望山野一秋的宁静。秋风无语。雨滴的声响掠过沉睡的村庄,飘飘落叶,掩盖着脚下的泥泞。

沙沙树叶,努力压低自己的嗓门。朦朦烟雨中,狗尾巴草守住自己纯真的战栗。

秋雨无声。无边的落寞跌入故乡的杯盏,兄弟的促膝谈心,俨然橘树上橘子与橘枝的耳语。

秋风四起,淡淡的花香抚慰着游子内心的彷徨与孤独。

寂寥的天空,云在无声地翻滚。我痴痴地仰望,不知它是随风而去,还是凄然落下。

三、炊烟

我随一串不改的乡音,从喧闹的城市来到寂寥的乡村。讶然于满村的鸡鸣狗吠,还有静静的一缕炊烟。

暮色深处,袅袅炊烟悄然升起,拉长了驼背老人的咳嗽声。

向着炊烟的方向走去,一定有一条蜿蜒的山径,山径上落满了枯枝败叶。山径的尽头,一定有一户人家,这一户人家,一定有着远方辽阔的牵挂。

煤油灯照亮的童年,比岁月还要凝重。炊烟熏黑的农谚,比夜色还要深沉。

城市的繁华,不能没有村庄,村庄的活力,不能没有炊烟。

我在故乡的炊烟里,点燃童年的篝火,在篝火中植入城市的元素,回乡的笔墨中,就弥漫了诗歌的味道。

四、夜色

炊烟熄灭了上天赐予的最后一盏灯火。

秋风,走村串户,传播着黑色的流言。

村庄是黑的,树叶是黑的,夜鸟的鸣叫是黑的,梦的颜色是黑的。

天空是黑的,泥土是黑的,河流是黑的,柳笛刺穿的寂寞是黑的。

秋雨泼下浓重的夜色,天空滴落最纯粹的寂静,落叶走走停停,穿越两代人童年的梦。

收割机把霍霍的磨镰声装进梦里,我在梦里把稻子烘干。于是,深沉的夜色里,回荡着乡村甜美的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