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散记的文章 / 散记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万佛湖散记

文/季宇

我一向认为,旅游景点要吸引人不能没有文化。有文化才有深度,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许多名胜古迹之所以如雷贯耳,让人趋之若鹜,功在文化,不言而喻。

记得第一次去万佛湖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是某系统组织职称评定,为了保密起见,作为评委的我前一天才接到电话通知,要我于次日上午某时至某地集合。到了之后,方知要去万佛湖。万佛湖离合肥80多公里,车程仅一个多小时,这样的安排倒也颇具匠心,一来排除了干扰,二来便于集中精力。

时值冬令,天气很冷。到达万佛湖时下起了小雨,雨中夹着雪粒,真有些天寒地冻之感。这样的季节当然不是旅游的好时候。大家到达后,都钻进房间避风取暖。透过窗子,我看着外边雨雾迷蒙的山水,不免有些遗憾。然而,令人高兴的是,两天之后,当我们职称评定结束时,天气开始放晴了。于是,会议组织我们参观游览。直到这时,我才得以窥见了万佛湖的真容。宽阔的湖面,美丽的岛屿,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一幅幅妖娆多姿、令人神往的画卷徐徐在眼前展开……

同行的一位大学教授说,他多次来过万佛湖,这里四季景色各有不同,春之媚,夏之秀,秋之盈,冬之静。尤其是雪天的万佛湖颇美。有一年冬天,他与好友来这里小住,恰遇大雪。一夜之间,银妆素裹,白雪皑皑。室外一片洁白,鸟尽湖空,室内煮酒烹茶,开怀畅饮,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摒弃了一切烦恼,好不快意。

他的一番话说得我心痒难耐,心向往之,却求之不得。更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游览只有短短半日,只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总也忘不了万佛湖,却一直没有机会再去。不久前,苏皖两省作家联手举行了一次采风活动,我又一次来到了万佛湖。这一次是专门为万佛湖而来,时间安排得相当从容,使我有机会细细地品味、欣赏和感悟这个美丽的度假胜地。

阔别十多年的万佛湖已经大变样了,路况和旅游设施均有大改善。安置下来后,便迫不及待与三两友人出外观景。

首先要去的自然是龙河口大坝。上次前来由于时间匆忙,只是闻其名而未见其面。万佛湖,原名龙河口水库。这座水库是解放后修建的,作为举世闻名的淠史杭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龙河口水库改名为万佛湖,是因为湖的上游有山,名曰万佛山,此山名乃汉武帝所题,湖中之水亦源于此山,故而得名。

龙河口大坝巍然壮观,长600米,高34米。据说是皖西五大水库之一,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水坝。如此壮观的水坝,当年竟是用最简陋的工具,用肩膀一点点挑起来的。简直不可思议,令人叹为观止。

看完大坝,我们沿着湖边漫步。周围是一些徽派建筑和园林,园中有不少石碑石刻,平添了不少文化气息。万佛湖位于舒城境内。舒城古称舒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舒城的历史上曾发生了许多历史事件,涌现出了许多有名的人物。其中民间熟知的便要算周瑜了。赤壁一役,周瑜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从此天下无人不知周公瑾。当地流传着不少有关周瑜的传说,包括一些景点,让人津津乐道。我一向认为,旅游景点要吸引人不能没有文化。有文化才有深度,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许多名胜古迹之所以如雷贯耳,让人趋之若鹜,功在文化,不言而喻。舒城文化积淀深厚,这样的典故并不少。据说,梁祝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至今当地仍有梁姓与祝姓不通婚的习俗。这些都值得很好地挖掘。

然而,万佛湖最吸引人之处还在她的自然风光。概括起来有几点值得称道:一是湖之壮阔,二是岛之妩媚,三是山之秀丽。万佛湖湖面宽阔,达50平方公里之巨。展眼望去,如临海一般,堪称浩瀚。湖中岛屿众多,散布其中,宛如群星闪耀,妖娆妩媚。岛上的山多不大,也不高,小巧玲珑,且植被丰饶,绿树成荫,套用欧阳修的话,便是“望之蔚然而生秀也”。秀者,乃秀丽。山之秀丽,当之无愧矣。

阳春三月,正是春光明媚之时。我们一行乘船游湖,碧波万顷,湖光荡漾,层峦起伏,远山如黛,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船行湖中,如在画中,悠然自得,好不舒畅。我们不时停船靠岸,登岛游览。每个岛各有不同,姿态万千。尤其令人赞叹的是,这里的自然生态保持得极好。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尤其是水好,清澈透明,没有丝毫污染。这得益于当地采取的保护措施。据说,县里规定在万佛湖附近严禁建厂,一切回归自然,这才保留了一方净土,实在难得。我们一边走一边看,微风轻拂,暖阳照在身上,置身于这美妙的环境里,真如踏入仙境,物我两空。在桃花岛上,细心的主人为我们沏好了新采下的舒城小兰花。大家围坐茶室,品茗谈天。茶香扑鼻,大助游兴。小兰花乃当地名茶,当年毛泽东视察舒茶公社时,当地领导就为他沏过此茶。据说为主席沏茶的杯子至今犹存,可作见证。

短短的两天采风转眼就过去了,大家都乐不思蜀,意犹未尽。顺便一提的是,万佛湖的美景让人难忘,而除了美景之外,万佛湖的美味同样令人久久回味。特别是万佛湖的鱼着实鲜美,在主人的盛情招待下,我们每天的菜肴中都少不了鱼。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时一餐饭,光鱼就有七八种之多,有些鱼我叫不上名字,但其美味却过口难忘。从万佛湖回来后,至今想起,仍是心痒难耐。我想,偷得几日空闲,与家人或友人再去住上几日,好好消受,方能得其神韵。正所谓美景如茶,需要慢慢品味。

而万佛湖正是这样的绝佳好茶。

岱山散记

文/姚崎锋

眼前的房子依然古朴,斑驳的墙,古朴的门,生锈的铁栓,这就是东沙古镇的味道。青石板路,花格门窗,木柱木梁木屏风,在弄堂里穿行,就像穿过一条条时光隧道。

渔盐之利是古人对大海的诉求,然而谁能记录下一代代滨海人的辛劳。哀民生之艰,恤盐民之苦,追本溯源,岱山的盐业博物馆让历史的光影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一粒平常的盐,在这里变得伟大起来。人类的血液有着与海水一样的咸度,很难想象,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如果没有盐,将会变成怎样?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与盐有关的印记,最久远的是夙沙氏煮海为盐的传说。岱山“煮海”之源可远溯到4000年前,悠悠历史是盐民一段不息的生命之歌。

在古代,煮海主要靠太阳的曝晒,在一片片盐田之中,将海水蒸发成卤水,再将卤水烧煮,直至结晶成盐粒。那时的盐民日晒风吹,烟熏火烤,而获利微薄。宋代词人柳永曾是舟山的监盐官,“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输征。”“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他的《煮海歌》真实地记录了那些历史的沧桑。

家中的一位长辈当年就在盐场里晒盐,光着膀子,被晒得像黑炭,不知脱了多少层皮。我曾跟着他去看过那一块块盐田,海水被灌到每一块田里,直到晒出晶莹剔透的盐粒,然后小山似地堆在一起,如雪。

对大海的敬重,深入渔民的骨子里。走入东沙古镇,沿着青石板路,穿过小巷两旁极具渔家特色的一个个老宅,一座古朴的四合大宅院就会跃入眼帘,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就悄然坐落于此,它是一名虔诚的渔民30年精心收藏与营建的结晶。馆内展出的船模、网具、鱼类、贝类标本,展示着渔家风情,让人们久久凝望。其中贝壳馆还专门开辟出一间贝壳标本室,展出的是日本友人神原真人赠送的标本,有763个品种,共计1199件标本,其数量之繁多,品种之丰富,形式之独特,让人叹为观止。也许是博物馆创建者的精神感动了这位日本友人,于是他将占目前世界贝壳收藏品种类2/3的珍品慷慨相赠。

岱山渔民的生活在潮起潮落中演绎与延续,凝聚了太多的质朴与淳厚。看不尽的岱山,还有更多的人文景观等待人们走近,这里写下的只是记忆的片断。

贵州散记

文/王莉

一个村寨,一座城池,甚至一方地域,只要仔细品读,总是耐人寻味的,比如贵州。不久前,我跟随卉竹假期组织的甘肃旅游考察团踩线,就有了这样的感触。

苗寨古风

车子一路向黔东南,抵达雷公山麓时,画风突然一变。深褐色的木楼连成一片,廊檐上挂着各式木刻,路灯饰以蝴蝶造型……一种神秘、古朴的情调扑面而来。导游说,这些饰品源于苗族的图腾崇拜,我们已经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余个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村寨。传说,这支西氏族苗人是蚩尤部落的后裔。大约600多年前,他们来到西江,在此扎根,并一直沿袭着原生态的苗族习俗,鸣锣喊寨防火、榔规民约解决邻里纠纷,被喻为一部苗族发展的活史诗,一座露天的苗族文化博物馆。

我们一进入寨门就看到,哗哗流淌的白水河穿寨而过,将寨子一分为二,依山的一边,木质吊脚楼户户紧靠,寨寨相连,层层叠起,顺山势连绵铺展,烟雨迷蒙中直通云天。河的另一边,则是稠密的民俗街铺,偌大的实景演出场就在其中。来到苗乡,歌舞表演一定要看。西江的古歌、飞歌、情歌、酒礼歌、木鼓舞、铜鼓舞和芦笙舞,构成了歌舞的海洋。苗家女子和小伙身着盛装,芦笙吹起来,舞蹈跳起来,古朴而曼妙。

看得懂的看演出,看不懂的看服饰。把财富穿在身上,也是战争留给苗人的印记之一。无数次的仓皇逃难中,他们往往来不及收拾细软,以致日子越过越穷。聪明的手艺人就想了个办法,把银子全部做成饰品。由此可以想象苗族服饰的繁华和美丽。西江苗族博物馆珍藏着苗族文明的成果,看过才知道,有些事物是不能用语言来完美表达的。

山水与石

温润的亚热带气候,在贵州催生出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石、树、洞、瀑、湖,在这里相依相融,和谐共生。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溶洞出在半山腰;水在石上流,树在水中生,人在树中行。中国乃至世界自然景观中的多个第一,轻易就被收入囊中。

小城荔波,淡泊、宁静、有序。相比惊险刺激的大七孔,我更喜欢玲珑秀丽的小七孔,沿着长达12公里的幽谷拾级而上,飞流狂泻的拉雅瀑布、潭瀑交错的68级瀑布、林溪穿插的水上森林、密林镶嵌的鸳鸯湖、悠蓝深邃的卧龙潭次第而来,那如玉的水,美得让人不敢直视,心情也变得青青翠翠的。

如果说小七孔宛若女子的话,安顺龙宫就是一位心绪波涛汹涌的男子。龙门飞瀑从巨大的溶洞扑泄而下,水墙壁立,气贯长虹,不愧为中国最壮观的天然洞穴瀑布。沿扶梯登临瀑布顶端,就到达了世界天然辐射剂量率最低的龙宫天池。这是一个山间湖泊,澄绿如玉,负氧离子含量极高,多做上几次深呼吸,洗心清肺干净做人。最好的景致在水溶洞,洞内暗流涌动,钟乳千姿百态,千万年来矗立于此,让人不得不惊叹时间才是最好的造物主。

世界最大的瀑布群之一——黄果树瀑布当然不能错过。83版《西游记》中悟空的水帘洞就取景于此。我们去时,已近傍晚,夕阳斜照,一轮彩虹若隐若现。不想看水,就在天星桥歇歇脚,走一走“数生步”,找到自己的生日石,许个心愿。

我们还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1935年1月召开的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展览馆里,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看得人热血沸腾,当地老百姓对革命的支持也让人无限感怀,他们甚至在门板上写下了“替红军送消息”“只有拥护红军打胜仗,工农才能得解放”这样赤诚的字眼。

走出会址,看着贵州的好山好水,我忽然想对这片土地深鞠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