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浓浓的文章 / 浓浓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浓浓糍粑情

文/吴晓波

每年腊月,日子变得异常缓慢,耳际总是响起此起彼伏的打糍粑吆喝声,如同弹起一首岁月悠悠的思乡曲,引着我的思绪回到那炊烟袅袅、流水潺潺、阡陌相连、鸡犬相闻的儿时故乡。

在老家,每至腊月,家家户户都要淘上百十来斤糯米和粳米,按四六比例,洗净倒入一木质蒸笼里,架上烈火,蒸上半个钟头,糯米醇香开始四溢,整座小屋气息氤氲,云雾缭绕,催人熏熏欲醉。蒸好的糯米倒入瓷缸中,七八个小伙每人手中一根专用木棍,围着瓷缸,用力揣打缸里糯米。洁白的糯米很快被捣得粉碎,粘成一个团,糍性越来越强,木棍每次捣入都很费力,拨起时扯出长长的细丝。不一会,小伙们浑身都湿透了,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来。同打夯一样,小伙们一边发力,一边异口同声地哼着调子,歌词已经记不清了,古老、浑厚、虔诚的声音,充满生命的阳光和美好的祝福。

打一缸糍粑大约二十来分钟,最后小伙们把手中的木棍搅在一起,转起了圈,整缸糯米被卷了起来,卷成一个的白色面团,放入铺有面粉的簸箕,用力碾成一块巨大的饼,糍粑就做成了。凉上几日,切成大块,泡在缸里。

乡下冬季天寒地冻,早晨贪睡起晚了,随便捞上一块糍粑,切成小块,就着剩饭和剩菜,倒入锅中,加入些水,切许青菜,一大锅粥很快就煲好了。白白的糍粑,青青的菜叶,飘着薄薄的油花,香气扑鼻,热气腾腾,吃得人通身热乎,酣畅淋漓。在乡下,这种吃法居多,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水煮糍粑绵软嫩滑,入口即化,老少皆宜。

糖煎糍粑更是一道绝佳美食。把糍粑切成薄片,锅里火烧旺了,倒入些白糖,等糖化了冒出少许气泡,把糍粑片贴在锅面两面翻煎几分钟,糖煎糍粑就好了。盛在一个白净瓷碗里,色泽金黄,香气馥郁,让人馋涎欲滴。到了年关,一些人家还用刨子把糍粑刨成薄片晒干,在油锅里炸上几分钟,做成油炸糍粑片。松、脆、酥、香,落嘴消化,唇齿留香,是过年招待客人的一道可口点心。

父亲每年腊月都要多打上缸糍粑,专门用来送城里亲戚。到了年关,父亲挑上个篮,进城挨家送上几块糍粑。外表憨厚朴实的糍粑很受欢迎,亲戚们总夸父亲的糍粑好吃。有的每年都要提前招呼父亲多备些,说城里卖的年糕外表好看,白净嫩滑,却总吃不出父亲做的糍粑味来。话语中一半是感情,一半是实情。是的,乡下糍粑虽不耐看,却货真价实,实实在在,不含半点虚假的成份,一米一粒,一杆一棍,都沾带着股浓浓的糍粑情。

粒粒盘扣,浓浓情

文/惠耀天下

一直是个喜欢中国元素的人,一件注入东方风韵的旗袍;一座写有江南情致的楼阁亭台;一曲唱腔圆润的中国戏曲;一粒粒在岁月中沉香生辉的盘扣,都是我的最爱。

冬日的午后,太阳暖暖的照在身上。元旦小长假里闲暇无事,端坐在一曲悦耳的经典老歌里,收拾久置的衣橱。忽然被箱底那件红红的衣物吸引住了双眸。这是当年步入他的红尘时准备的嫁衣。轻轻的抚摸着历史的见证物,那红红的绸缎,那玲珑有致的盘扣,在暖阳的照射下依然光彩夺目。那盘扣的枝枝蔓蔓的中国情节,写满了烟火红尘中的快乐和幸福。

喜欢盘扣,喜欢这代表中国符号的中国元素。盘扣,也称为盘纽,是传统中国服装使用的一种纽扣,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盘花扣是古老中国结的一种,是中国人对服装认识演变的缩影。

中式衣裳,通身少有硬物,衣扣皆由布制,手工盘绕而成。盘扣,是直到明清年间才有,在这之间,衣襟固定主要依靠绳结与绶带。梁武帝的一曲《有所思》:“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说的便是如是情形。宋代,人们在腰间系上玉环绶,布制的腰带一端系一枚玉环,不动声色地压住了裙角衣袢,不至于在乱风来时,扰了端庄。

他是个喜欢传统服饰的人,有一件缀着盘扣的唐装,是他的最爱,即使毛了衣角,也舍不得丢弃。曾信誓旦旦对他说:等到我老了,有大把的时光陪在你左右,就找一个老裁缝专门去学习编织盘扣,把我对你的爱恋,缠绕成结,天天置于你的胸口。他笑而不语,只是用充满爱恋的眼神注视着她,不忍移开。

我们走过的路,犹如一本厚厚的书,还没来得及细细翻阅,依然书写到了人生的中卷。一些事,一些人,真的让人很在乎。轩窗外,冬日暖阳的柔柔照射下,一缕清风的悄然经过,不经意的翻阅书页,那些心念就会呼之欲出。一些过往,犹如胸前那那盘根错节的中国元素,在时光里熠熠生辉,让人无法割舍。

眼前的盘扣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小时候,很少买衣服。那时的衣物大都是母亲自己扯来好看的布料,然后回到家里,为我和姐姐们量体裁衣。最难忘的是母亲自己设计给我们的衣服上配加的小饰品:一个小裙摆,一处小动物图案,一枚枚注满母亲爱意的盘扣,赢得了邻居不少的赞扬和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

母亲已经离我远去,但那注满爱意的盘扣,依然在我的心里打成美丽的中国结,温婉着薄凉的岁月。

喜欢那一抹湖蓝,在时光里荡漾开去。慢慢的把一些记忆轻绾成结,缀在衣服的一角,让岁月去悉数记忆里的点滴温馨。行走在木制的光阴里,走出一段风雅,撒下一路馨香。越过冬的台阶,在一场杏花春雨里等你赴一场心灵之约。

在渐行渐远的的旧时光里,把心底的碎碎念念悄然打结,轻绾成一粒粒盘扣。不求美满,只愿封存成记忆里的经典。用一颗淡然的心,迎接生命里新的一年,珍惜岁月中的每一天。一些美丽的遇见,在缠绵的盘扣里,幻化成胸前深深的祝愿:只想,坐拥隔窗听雪的冬天,静享岁月深处的一隅安然。

坐在新年的开端,轻倚冬日的门楣。回眸经年里的过往,一些城南旧事,在心湖里独自摇曳成葱绿的青荇。今日小寒,寒末冬冷到极致。渴望遇见一场久违的雪事。亲爱,可否约你在如水的流年里听雪拥冬?

站在岁月的台阶,双手合十,在雪白梅红的遐想中,期待一场丰厚的雪事,滋润干寒的冬。当历史的车轮踏上新的征程,只想把一些美丽的心经轻绾成粒粒缠绵有致的盘扣,悬挂在光阴的窗口。待春暖花开,风一吹起,雨一旖旎,便可粒粒生香。

和他约好,等到我们都老了,就在小城傍水的小路边,开一间茶楼。他着唐装,我着旗袍,不为赚钱,只为每天可约阳光做第一个客人;春来,折一枝桃花可插与窗前;夏至,邀一缕清风可翻阅案卷。秋季,菊香里静赏霜白柿子红;冬日,隔窗聆听风雪敲门声。在夕阳的余辉里,与心爱的人儿,轻捻盘扣的丝丝柔情,把时光坐老!

腊味飘香情浓浓

文/沈婉梅

欧阳修说:“腊月年光如激浪。”腊月的确是一个多情的月份,每一个日子都充满兴奋与期盼,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小时候,最盼望的日子就是腊月。因为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只有到了腊月才可以品尝到美味的鱼肉和各种各样的零食。然而,在所有的美食中,最让我怀念的是母亲亲手做的豆皮、麻糖、糍粑和豆腐等。

每年进入腊月,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年幼的我每次的任务就是负责往灶膛里添柴火。别小看这个活,可重要呢!因为掌握好火候对那些食品能否制作成功和食品的味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这活儿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不时品尝那些香喷喷的食物,整个人身心感觉软软的、甜甜的,沉浸在腊味的享受中。

母亲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她炕的豆皮,色泽明亮如玉,薄如鳞片,韧性十足,柔软酥口。刚刚炕好的热豆皮,放上青菜、大蒜,再加点腊肉一炒,那味道真的胜过所有的美味佳肴,吃一次,嘴巴会香好几天。她熬制的麻糖,白、香、甜、酥、脆,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善良、热心的母亲,每次做好美食,先让我们几个孩子大饱口福,然后就送一些给爷爷、奶奶,再分一些给左邻右舍。有时候,父亲还会邀上亲朋好友喝几盅,这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快乐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吃美食,一边任意疯闹折腾。真怀念那种左邻右舍亲密无间的年代,你可以随时随地去任何一家串门,可以用手抓吃邻居家桌上的菜解馋,乡里乡亲之间无拘无束,亲如一家。

长大后,尽管工作忙,可是一进入腊月,浓郁的乡愁就开始在心底蔓延。于是,早早就掐指盘算着归期。一般到了腊月中旬,兄弟姐妹、亲朋好友都像小鸟一样飞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一个个欢呼雀跃;一大群人围在一起,嘘寒问暖,举杯小酌,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醉在温暖浓厚的亲情里,醉在甘甜香醇的年味里。

如今,腊月成为一根长长的纽带,一头连着我,一头连着一双儿女。每年还没有到腊月,我就开始准备腊货。每次购买食品都会挑哪是女儿喜欢吃的,哪是儿子的最爱,在喜悦和忙碌中翘首期盼着孩子们的归来。每天看着那些飘着香味的腊肉、腊鱼等,就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的笑脸,所有的辛苦劳累都在孩子们的快乐中得到了回报。等到孩子们过完春节又要远行时,还会塞上各种腊味让他们带上。孩子像风筝一样飞远了,而父母的心就是绑在那些腊味上的风筝线,随着孩子一起飞翔。

腊月是寒冷的,漫长的。但是,在腊月,因为亲朋团聚,因为年味氤氲,每个人的心头都会洋溢着喜悦和甜蜜,弥漫着温情和芳香。因此,腊月成为一年中最短暂、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