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核桃的文章 / 核桃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等爱的核桃

文/尚庆海

他在城里做生意。老父亲一个人住在乡下。那次去看望老父亲,他买了一大兜核桃,还买了一个专门夹核桃的夹子。见到老父亲,他说:“爹,中老年人每天吃几个核桃,不仅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中风、老年痴呆,还补大脑,对健康非常有益,以后没事就夹几个吃。”

老父亲听了,高兴地说:“真是好东西啊。”

老父亲宝贝似的把一大兜核桃收了起来。

在回去的路上他想到自己小的时候就喜欢吃核桃,父亲从外面回来,变戏法似的,不时从兜里给他掏出一两个核桃,他拿着核桃兴奋得要命,用砖头砸开,一点一点津津有味地吃着……

那时候咋就没有想到让父亲尝尝?自己从小就那么喜欢吃核桃,父亲一定也喜欢。

他想起自己小时候那贪吃的样子来,就忍俊不禁。

他想,现在好了,有钱了,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他从老父亲那里回来就接了一大单生意。等有闲了,已是三个月之后,他又买了一大兜核桃回去看老父亲。上次买的核桃应该早就吃完了,老父亲就是这样,知道他忙,从来不给他打电话麻烦他。

老父亲看着他提着的一大兜核桃,埋怨他:“怎么又买了?上次那一兜还没有吃呢。”说着,把他上次买的那兜核桃也提了出来,给他夹,让他吃。“爹,你怎么不吃啊?”他问。

老父亲说:“爹小的时候,也喜欢吃核桃,可那时候穷,吃不上,现在爹老了,就不喜欢吃了,你整天喝酒应酬,熬夜加班,需要用这个补补,爹等你来了,夹了让你吃……”

他看老父亲的脸,沟沟壑壑满是褶子,极像一枚风干的核桃。

核桃花

文/商子秦

写了核桃,自然而然就想起了核桃树上的又一种绿色食品——核桃花。然而上山下乡时,我们真是不知道“核桃花”为何物。更不知道这是一种美食。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种种“吃出来的病”日渐增添,“绿色食品”的概念走上了餐桌。一次在陕南某县就餐,服务员端上来一盘颜色黝黑、细条状的凉拌菜,专门向大家介绍这是该地方的特产核桃花,这种天然山野菜如何营养丰富,清新爽口、绿色保健等等,当时在座的我真是大吃一惊。也就是从那时我才知道,这种长在核桃树上被我们叫做“核桃絮絮”的小东西,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核桃花。

记得当年下乡时每年春天,山里的核桃树发芽长叶,不久后,树上就长出一种毛茸茸的长条絮状物,远远看着像一条条毛毛虫,模样实在是不大招人喜爱。再过一段,绿色的长絮绽开,像一只只在学校上化学课时用来刷洗试管的试管刷。用不了几天这种花絮就自然脱落,山坡上、小路上到处都是,干枯后即被山风吹走。那时我们没见过当地老乡们食用这种核桃絮絮,甚至没有听说过这种核桃絮絮可以食用。几十年后,当年不起眼的核桃絮絮,一不小心竟然成了绿色美食,又怎能不让人感到惊异呢?

我曾查过相关资料,核桃花又称核桃纽,长寿菜,龙须菜。是核桃树的雄花,含有丰富的磷脂,蛋白质含量高达21%,在18.22%的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41.2%,谷氨酸23%,色氨酸8.7%,支链氨基酸的含量也较高,是一种较好的天然营养保健食品,有益于增强人体细胞活力,促进人体造血功能,能有效降低血脂、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据说还可以防治头痛、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等,是人们的膳食佳品。现在可以买到的干核桃花,食用前先放入开水中小火浸煮30分钟后用温水漂洗,然后取出洗净备用,可凉拌、炒食和炖汤。看过这些资料,真后悔当年少了口福。

细细一想又感到不完全对。上山下乡时,大家肚子里最缺少的是油水,常常几个月见不到一丁点肉,每天中午一大锅面条,炝上个葱花一泼,有一点油花花就很不错了。就是当时知道这核桃絮絮可以食用,也当属于我们称之为“刮油水”一类的野菜,因为知青灶上本来就少油没醋,做出来味道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是真的整上一堆,说不定还被大家叫做“忆苦饭”呢。此一时彼一时,这样一想也就不后悔了。

话虽这样说,但核桃花还是能引起我对似水流年的种种回忆。现在只要有机会碰到,我都会主动点上一盘细细品味,说来惭愧,尽管现在早已经不再“靠山”,但我们常常还在“吃山”。

核桃熟了

文/杨新蓉

核桃成熟了,沉甸甸的挂满了树枝。又到了我们全家最忙也是最快乐的季节,好不欢喜!

每当这时我就会看见一位英俊少年叉着两腿,站在高大的核桃树上,手持竹竿,奋力击打,核桃像绿色的冰雹一样挟裹着树叶密集的砸向地面,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照射在少年身上金黄金黄的,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袈裟,光芒四射。晶莹的汗珠也随阳光抛洒开来。

少年紧抿着嘴,目光犀利而专注,眼到、手到,竹竿起处核桃应声落地。不过半个时辰,满树的核桃已被他扫掉大半,少年收拢竹竿,靠在树丫上抽出背后的水壶一阵猛灌,一边示意我们:上!于是,我们便提着小竹篓小桶之类的家什一拥而上,捡拾地上的战利品。

少年一边喝水一边搜索着目标,看见有大串的漏网之鱼,忍不住收起水壶,顺过竹竿,瞄准目标,挥杆……下面传来一片尖叫和惨叫。哥……疼死了啊……我不幸头部中弹,疼得眼泪直流。少年,不,我哥不好意思的连声道歉:哦哦哦……对不起哈,忘记了哦。看着头上冒起的青包,我妈佯怒的责怪哥哥:咋那么不小心嘛,看把你妹妹打得……一边安慰我:他不是故意的,一会儿就消了哈!于是我便功臣一样得以坐在一边休息养伤,看着他们忙碌。

哥哥开打的时候,下边的人扬头屏息静气,记着核桃滚落的方位,搜索树叶间那些漏掉的核桃指点给哥哥。上面一停,下面就开始忙碌。此消彼起,好不热闹。

这样的场景年年都要在我们家上演,从我记事开始,从未停息过。

小时候,打完自家的核桃,我和哥哥还会背上背篼,扛着竹竿,去捡拾山上没有被大人们捡干净的核桃。竹竿是爸爸给哥哥量身定制的,轻巧而好用。我和哥哥仔细的搜索每一棵核桃树,希望有漏网之鱼。发现有目标,哥哥三两下就上了树,我递上竹竿,哥哥会很快命中目标。

我是哥哥的眼睛,努力扬头,指点着:在你的左上方,有两个,对对对,再上一点…好…啪的一声,核桃落地,然后迅速收进我的背篼。哥:你后边,往下一点,对对对…哦,不不,再向右一点,对对对……好。手起果落。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翻过了几座山头,有附近的村民跑来提醒我们:娃儿呢,是不是你们家大人在找你们哦!停下来,静听…果然,隐隐的传来爸爸焦急的呼喊:小鹏…文涛…我俩大惊,才发现太阳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落山了,暮色已经降临,是该回家了。我们跑到响亮的地方回应爸爸,可惜,太远了,他听不见,也看不到我们。一着急,哥哥脱下红背心绑在竹竿上,爬上一块巨大的岩石,挥舞着竹竿,高呼着:在这里……

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妈妈急得眼泪都要下来了。从那以后,爸妈不再允许我们上山捡核桃,哥哥的战场就只局限在自家的那几棵核桃树上。每当核桃要成熟的时候,他一早就会准备竹竿和背篓,计划着今年的作战策略:先打这棵树,再打那棵树…俨然一运筹帷幄的指挥家!

后来,我们家告别了小镇,来到陌生的城市。父母没有买市区的楼房,而是相中了城郊一处自建房。一栋灰色小楼,有两棵高大的核桃树,父母又在房前屋后栽了七八棵。当年我们就收获了新家的第一茬核桃。妈妈还是会像往年一样给我们做好吃的核桃饼,还有酥酥脆脆的油炸核桃,都是妈妈的味道。吃着新家的核桃,怀念老家的点滴,其乐融融。

几十年过去了,哥哥不再是当年的小小少年,打核桃这种体力活也已渐渐无力承担,小儿虽个大,但全然没有舅舅当年的英武,只挥舞几下竹竿就喘着粗气败下阵来。

今年开始,我们家已是请人打核桃,哥哥仍然会拿着竹竿在树下敲打,我们依然干老本行,提着竹篓捡核桃。但那位少年的英姿已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