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解决的文章 / 解决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慢下来

文/慧子薏苡

一群群高楼,一街街汽车,一重重雾霾……正以神速发展。

晴朗的日子,温暖在高处,行人在街道的影子里。

日新月异正被瞬息万变替代。

转瞬,熔断,停牌。

一味急于求成,往往欲速则不达。

常听老者教育后代:凡事急不得,要慢慢来。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慢功出细活,终于让中国人站在世界领奖台争了国气。可以说,屠呦呦是用一生孜孜不倦的执着成就了伟业。

有人反驳,网络时代,急速抢占有利,慢半拍就失利,利益驱动之下,谁赶慢下来?

由此可见,急与慢成为一对矛盾。

如何化解矛盾,急慢争执之下,到了该慢下来,寻找有效解决办法的时候。

辩证哲学,凡事折中,有急有慢才有节奏,有节奏即有规律可循。

为了人们生活需要的空气、水和食品,为了子孙后代的青山绿水,是该慢下来寻求解决之道了。

馋我的荠菜

文/侯敬方

年一过,一晃眼就进入了三月。忙碌的人们渐渐渐变得有序起来。

三月,和煦暖阳,清闲的空间里,我嗜好到郊外徜徉,走在酥软的田地里格外舒服。绿油油的麦田已返青。脚下的荠菜似乎贴着地皮偷偷地生长着。但逃不过我馋瘾的眼睛。蹲下看着可爱的荠菜,用手抚摸着鲜嫩的荠菜,渐渐的垂涎欲滴。荠菜对我来说是没有吃够的。也许对有些人来说,吃不了那其中的“柴”劲。这正是我所要吃的原因,有“柴”劲的菜才是刷洗肠子的最好的食物,这是母亲告诉我的。记得在童年时代,我和小伙伴们挎着粪箕子,带把小铲子,下地里剜拾荠菜、萋萋芽等野菜。在生活窘困的岁月里,家家解决温饱已经成为天大问题,以至于我天天吃糠、芋头叶解决了温饱就算不错了,哪里还有荠菜、萋萋芽的影子?不得不跑到很远很远地方,才勉强的剜拾一些,回到家,被母亲炒成一盘子佳肴,母亲的地锅汤尚未烧好,炒好的荠菜早就被我大快朵颐地“光盘”了,生气的母亲只得训斥我,这还算是小事,最惧怕的就是弟兄们之间的怨言拳头,一起向我捶来。我自知闯祸理亏,也不做声的在一边被母亲护着流泪。我也羞愧,全家人的一盘美餐,被我一人独享,看着一桌人仍旧啃着盐粒子炒面吃饭,心里多少有些酸酸的。

有时候,母亲生怕我偷吃了,就把炒好的荠菜放在锅台上看着。有时候,把少少的荠菜挂上面糊在锅里煎着吃,那更是香喷喷的不得了。有时候吃饱了,肚子里已经盛不下了,但还是想吃。

眼下,荠菜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菜了,《故乡的野菜》那篇文章里的场景,几乎少有。而今在酒店里的餐桌上到处都是,大街上小摊上,摊煎饼的小商贩那里,早就有荠菜煎饼了,那些靓男俊女大部分中午不回家,就在街头一隅,摊上一卷荠菜煎饼吃就算解决腹饥问题了。荠菜过去是解决温饱问题的主食,现在倒是成为餐桌上的绿色美食。饭店餐馆里老板把荠菜搞成为凉拌的、煎炒的、油炸面食等各种独特的拿手绝活风味,来吊足食客舌尖上的口感。说到这,让我想起郑板桥关于荠菜的“三春荠菜绕有味”的诗句,这说明早在古代就有人食荠菜,知其味美!

现在荠菜不再是我心目中的奢侈食物,沟边,田地边上,几乎到处都是,且丰腴鲜嫩,假若没有闲暇的空间躬身剜拾,再也不必遗憾俩眼冒着绿光了,想吃上飘逸的浓香荠菜,只要到超市里抑或农贸市场里转一转看一看便是了。那些卖巧钱的农民朋友早就把鲜嫩的荠菜摆上地摊了。

合肥的桥

文/范家生

这些桥,一样让人体味到历史的丰韵,人文的厚重……

历史上,“合肥”首见于司马迁《史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说:“盖夏水暴长,施合于淝,故曰‘合肥’”。《南畿志》说:“淝水出紫蓬山,东北流入金斗河,一支西北流,东复转南东门外,二水相合,故曰‘合肥’”。《资治通鉴·地理通释》还有一种说法:“淮水与淝水相合,故曰‘合肥’”。总之,合肥名称来源于水,与水有关。

现在的合肥,南面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顺时针环绕分别有柏堰坝水库、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少荃湖、南艳湖、翡翠湖、天鹅湖,板桥河、匡河、十五里河、南淝河、二十埠河更是环绕东西南北,当然,还有一些水坝、水塘之类的,如环老城区的黑池坝、雨花塘、包河、逍遥津,以及合肥工业大学内的斛兵塘等,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因为水多,所以桥也多,而且还留下不少美丽的传说。

老市府广场南侧是县桥街道,从名字判断,应与桥有关。向东至淮河路步行街与宿州路交口往南不远处,立有一座镇淮桥的石碑,虽然没有多少人见过该桥长得啥样,但这座桥还是大有说头的。据《合肥县志·疆域志》记载:“镇淮桥,在北门大街,十字街南,一名市桥。”旧时生意兴隆,人烟辐辏,为商业中心。相传隋唐年间,合肥白水坝附近,有一位白老汉带着孙女白小玉以种田牧鹅为生。有一天,白小玉与出身云南名医世家的段飞在丽友桥上相遇,一见钟情,段飞把白老汉的病治好后,也就与小玉成亲了,这让一直暗恋小玉的蟹仙又气又恨,利用段飞外出学医的机会,蟹仙用毒药让段飞失去了记忆,一人回到了云南。小玉千辛万苦赶到丽江州遭段府恶语相加,伤心之下回肥隐居牧鹅,后来大白鹅帮段飞恢复了记忆,便赶来合肥寻找小玉,终于团圆。后人为这段传说作了一副对联:“合肥肥东肥西肥东西,丽友丽江丽水丽江水。”丽友桥,正是今天的鼓楼桥,更早时名叫“镇淮桥”,而且,小玉养的鹅,也被说成是今天合肥特色菜肴“吴山贡鹅”的前身,这段美丽的传说,也与《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宝莲灯》、《孟姜女》合称为中国六大民间故事。

桐城路上的赤阑桥,因大词人姜夔而有名。姜夔第一次来肥时,结缘了赤阑桥边弹琵琶、抚古筝的两个歌伎,并爱上了弹琵琶的美丽女子。在《送范仲讷往合肥》中写道:“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可见,赤阑桥在姜白石的心中刻下了深深地印记。姜夔最后一次来肥时,金兵动乱,琵琶女不知去向,赤阑桥也毁于战火。姜夔无比的惆怅,留下了“淝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等诗词。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赤阑桥“在城南,赵宋姜夔留寓处”。今天,已经很难找准当年赤阑桥的位置。

而最传奇的应是回龙桥。相传康熙皇帝有位贵妃,是合肥龚大司马的干女儿。一次,贵妃想回合肥省亲,康熙心血来潮拟亲自陪同,为了让皇帝不经城门直接入城,地方官员准备架天桥从稻香楼越雨花塘到德胜门内,弄得民不聊生,多有怨言,在京的一些大臣闻知上奏,说合肥有梅龙坝、斩龙岗,恐犯圣讳,于是皇帝遂取消御驾合肥,百姓闻讯放鞭炮相庆,将已备好的砖石在城内九曲河上修建一座便民桥,取名“回龙桥”。如今,“回龙桥”早已消失,留下的只有一条回龙桥巷,东连金寨路,西到永红路,过去公交站牌上的“安徽报社”站就在这里,现在又改了回来叫“回龙桥”站,多少也增加一些历史的意味,给人一些想念。

事实上,这些桥都与水有关,应属水桥,在合肥还有许多像逍遥津公园的飞骑桥、渡津桥,包河公园内的拱桥,都与周围风景浑成一体,游人至此,顿觉神舒气爽。而“孝于人民,肃于律己”横跨南淝河已近千年的孝肃桥,成为刚直不阿和清正廉洁的代名词。如今,这些桥有的还在使用,有的已经不见踪影。随着经济发展与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旱桥进入市民的视线。

五里墩立交桥,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分五个交叉道向四周辐射,也是安徽第一座高标准的公路立交桥。铜陵路桥无论从造型上、科技含量上都堪称合肥最现代的桥,而两侧刻着三国故事画面的长江路桥更成为交通要道。像大钟楼天桥、四牌楼天桥、三孝口天桥,在合肥更是比比皆是,尤其是以长江路和徽州大道为最。但这些已经远远无法解决现行人流与车流,于是,金寨路高架桥解决了老城区的交通问题,长江路高架解决了西向出路,而即将建成的马鞍山路和将要开建的铜陵路高架,解决了向南、东南的交通问题,合作化路高架更是解决金寨路拥堵和北向出路,所有这些再连接上现行的合肥环城高速、南环高铁,一个重大的交通枢纽逐渐形成。

合肥的桥,虽然没有赵州桥那么赫赫有名,没有卢沟桥那么厚重的历史,没有杭州跨海大桥那么瑰丽壮观……但一样让人体味到历史的丰韵,人文的厚重。合肥的桥,与合肥的水、合肥的路、合肥的绿一道,构成合肥的灵魂、合肥的脊梁、合肥的精神——开明开放,求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