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走笔的文章 / 走笔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走笔春天,邂逅未了的花事

文/李瑞华

清明过后是谷雨,过了这谷雨,桃花就彻底倾尽了春风,那一场灿烂的极致妖娆也已化做泥,许多的花事都尽了,枝枝梢梢收了心,安静地垂下枝头,向着低处,极致过,心,便安了。

这样的时节,桐花开了。村落四野,一串串的紫,仿佛一夜之间便绽在了高高的枝梢。那么一树,并不引人注目,淡淡的,素素的,悠然自持,从不肯以颜色媚于众,亦不肯以花香惑于心。只是开着,开得忘我,为了与春的这一场相遇,努力的,开着。

桐花,是有些孤清的。浅浅的香,高高的挂在枝头,虽是委身尘寰却又自立一隅,繁花如锦的春,不若刻意记起,该是早就忘了它的存在,到底只是寻常啊。

但是,虽然满目的姹紫疲劳了你的视觉,但是,春天毕竟是花事喧闹的季节,各种绽放也理所当然。春天最美的是什么?当然是花,经东风一吹,就悄悄绽放在枝头,像唯美的诗在春天抒情。相对于城市里的那些媚眼媚气的娇嫩来,我还是喜欢开放在乡村老家那些朴朴素素的花,那么随性,那么自然。

乡村风调雨顺的,当然少不了花花草草,只是少年不懂这些,只知道玩,等到我们成家立业,想起老家时,对这些花草的印象反倒越来越清晰起来,成为烙在心底的一帧永远鲜艳的家乡印记。每每想起,总那么鲜艳,盛放在我记忆的底片里。

老家的花也好,草也好,没有那么金贵,都是随意地开放,在田野,在小路边,在随意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她的踪迹,这些花草开得那么随性,无拘无束的,完全没有花圃方方正正的规范,放眼望去,一片一片的,盎然着整个春天。

最先开放的是油菜花,大片的油菜花如锦缎在春天的大地上铺开。那一片金黄夺目的光泽,那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的幽香,那蜜蜂嗡嗡耕耘在花的心蕊,那蝴蝶曼舞翩翩萦绕在娇枝,深深的吸了一口带着泥土幽香的空气,感受着这久违的自然,抛去人世间那些纷繁琐事,摘下那厚厚的面具,慢慢睁开闭着的双眼,感受着骄阳的温暖,抚摸着小草的芬芳,春风抚摸着皮肤,痒痒的柔柔的。

杏花赶早开了,花红万点,占尽春色。比起这些春天盛放的花来,这杏花多了几分娇气,多了几分妩媚,娇娇嫩嫩的,让人不忍用手触碰,唯恐伤了她的花瓣,破坏了这份娇羞和唯美。在乡下,有了这杏花点缀,就犹如农家眉清目秀的女儿,着实让人心生爱恋。离开家这么多年,总有一副画面日渐清晰:农家院里,奶奶坐在堂屋前的阳光里,花枝招展的小孙女在给奶奶梳头,在这和煦的阳光下,杏花摇曳枝头,树下一群鸡在觅食,农家的日子悠闲、温馨、舒适。

梨花开了。梨花盛放的季节,很美,很香,很甜,也很热闹。那时候乡村里已经有了走街串巷的生意人,骑着单车,手里拿着小喇叭吆喝着照相。这花开得好,母亲也喜欢,我不知道当时母亲的心情,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只知道这棵树,我们全家都喜欢,甚至左邻右舍还有因为这棵梨树而羡慕我的小伙伴。记得那天母亲把照相的领进了院子,随后还跟进了一群等着拍照的婶子大娘,乱哄哄地挤满了本来就不大的小院儿。父亲把家中仅有的两把椅子都搬了出来,摆放在那一树梨花下,然后我们小姐弟俩和父母拍了第一张全家福,当然,还有我们全家都喜欢的梨树。

老家院内靠近厕所,也有一株桃树。说来,这桃树还是我的儿时好友秋柱送给我的呢!当时他在野外挖到了一株桃树的幼苗,绿绿的,矮矮的,还带着一大疙瘩老娘土,说这样好活,并说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因为我的生日就是3月14的,谢谢好伙伴还记得我的生日,就这样,我俩小心翼翼地把它栽在老家的院子里,精心呵护着。如今,当年的小树苗已经长大,被我们修成了一把伞状,枝头开满了鲜花。秋柱也早已远走他乡,多少年不见了。面对粉红的桃花,我忽然有了“惜春常怕花开早”的心绪。盛开的桃花,迟暮的心境,这样的面对……人生经历了30多个春夏秋冬。生命已是花期已过,绿叶成荫,果挂枝头了。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的成败得失,有许多的鲜花和泪水。有许多的像秋柱一样的朋友的鼎力相助,生命才会像桃花一样艳丽。他乡的玩伴,你,还好吗?

城市里有很多的花,纯洁清香的玉兰,开如瀑布的紫藤,迎风俏丽、楚楚有致的西府海棠,忧郁的蓝色风信子,妖媚的虞美人,沉郁的三色堇……赏花人各具情怀,徜徉其间,春天的内容丰富了,景致深了,还原了生活的底色,但我还是对老家的花事久久不能释怀……

老家的迎春花开了。每年,我都会漫步田间地头、山坡路旁,去赏慕迎春花的风姿。它清雅秀丽,虽有傲骨但却朴实无华,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它都能长得枝蔓茂盛,开得灿烂繁华。赏花归来,我索性把几枝刚吐苞的迎春花连根带土一同带回家中。培土、浇水、施肥……我精心呵护着它。几天后的清晨,淡淡的花香萦绕在卧室中。我惊喜地奔向阳台,只见迎春花在晨曦中开得正好。嫩黄、鹅黄、明黄的花苞花朵摇曳出了满屋春意,刹那间,我心中便满是明灿灿的春阳了。

枣花,也开了。只是迟了些。仿佛和春不挨边。不过确是朴素。星星点点那黄绿的花粒,淹没在叶子里,并不显眼,谁也不曾注意枣花的盛开。若摘下一些捧在手心里看,你会发现,枣花是那么的细密,小小的花瓣是精致的一体,开是一朵,落也是一朵。爱得那么完整,爱得那么踏实,一副身心全部给爱的人。不似许多的花,一瓣一瓣地落,总惹一地零乱的相思。枣花虽小,却有一个甜美的结果,真正得到这份爱的人才知道,那颗小小的心是那么倔强而坚强,骨子里,就是那铁的本质。

槐花,是我家院落里的另一种花朵,虽然不会有甜美的果子让人期待,但那花却是可以吃的。生吃,甜;熟吃,香。却有人受不了这特殊的味儿,有人偏偏特钟情这槐花独有的芬芳。怪不?这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罢?但归根结底,槐花这种实实在在的美味,让乡亲们爱不释口。

春天在花开花落里演绎悲欢离合,聚散两依依。这些开过一春的花是有灵魂的,她们在短暂的花期里拥有一颗悲悯的花心,安慰着失意人,哪怕人生苦短,只要曾经拥有,便会生命如花。

我想,故乡的这一抹春色,这一场花事,已经深深、深深地印在我生命的日记中了,经久不会褪色。

土司城走笔

文/戴益民

因某种机缘巧合,我与一群“笔杆子”结伴而行,走近恩施对山湾土司城。午时三刻,冬日的阳光将这座牌坊式的门楼照得分外耀眼。站在城门口,首先看到的是两座虎虎生威的神龙雕像,右侧墙壁上是三幅浮雕壁画,图案分别为稻谷、神灵和歌舞,充满了膜拜和祈祷的意味。两边乳白色仿古门柱上,刻有“华中第一城,天下无双景”的绝妙对联。或许是第一次走近这座神秘的都城,我们似乎有些诚惶诚恐起来。

穿过门楼,步行百余步,便看到一泓清池,清池之上有座古桥,桥头山上有座古楼,这就是史料上介绍的风雨桥和六角楼,据说是专供侗、苗、汉各族往来客商歇气纳凉、遮阴避雨之处。走过古桥,便看到左侧山上有座古庙,牌匾上书“廪君庙”三个大字,门上有白虎的浮雕像。白虎是土家族图腾,廪君魂灵的化身,历史上有称土家族为虎氏民族的说法。古庙旁边的大树上,挂满了吉祥祝福的红绸带,堪称一景。

再往前走,地势忽然变得开阔起来,这便是土司王府的所在地——九进堂。顾名思义,九进堂共有九进出,是名副其实的土司皇城。所谓九进,即第一进为门楼,第二进为戏楼,第三进议事厅,第四进摆手堂,第五进为后院,第六进为仓廪,第七进双亭楼,第八进为中堂,第九进为后堂。这里是土司理政和生活的地方,是土司权力和身份的象征,一般臣民百姓是不得进入的。伫立堂前,举目望去,庞大的建筑群就像一张多彩的立体图案,雕梁画栋,错落有致,飞檐拱角,玲珑典雅。两边门柱上,两条雕龙盘绕而上,托着“九进堂”匾额,颇为壮观。五对大小不等的石狮,以五种不同的姿态呈现在游人面前。四尊虎背熊腰的武士塑像紧贴山壁,象征守护土司王宫的四座门神。这些建筑由数不清的檩子、椽木、雕花组合而成,虽历经数百年沧桑风雨,依然气势恢宏,雄奇巍峨,富丽堂皇,充分体现出巴人后裔的建筑才能和艺术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

趁同伴们还在九进堂踯躅之际,我独自一人从后堂攀上土司城墙。土司城墙全长两千余米,形同万里长城的缩影。它们依山而建,全部用石块筑成,厚实坚固,巍巍延绵,就像一条巨龙将土司城严严实实围住。城墙之上有箭孔烽台、钟楼鼓亭,令人回想起烽火诸侯的战争场面。钟楼顶层有一口重达3000余斤的大铜钟,钟上铸有999字铭文,记述了远古巴人筚路蓝缕的沧桑历史。恩施土家人为远古巴人的后裔,早年繁衍生息于富饶的江汉平原,后因与楚人相争,败退至古夷水(现今清江)、川东一带,建立巴子诸侯国,后被强秦所灭,余部退居湘鄂川黔毗连地区,并与当地部族融合形成土家族,亦称“土人”,后来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自称为土家。一部巴人开疆拓土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慷慨悲壮的战争史。每当鼓角钟声响起之际,就是重大历史事件发生之时,或祭祀,或登基,或祈祷,或预警,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无不神情肃然,闻声出动。如今,血与火的岁月早已风干,古老的部落已沉没于疏落和荒芜。风吹过来,烽火台发出吐呐的呜咽,如泣如诉,它们裸露在旷野中,在夕阳的辉煌之下流露着峥嵘和高古,令人浮想联翩。

“巴”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名称,已是人所共知,但在字面下,它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汉人崇拜龙,巴人崇拜虎,两者之间有何文化渊源?在国人的心目中,虎是威仪与力量的象征。虎的存在,常常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参照,那就是勇敢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堂堂正正地活着,所谓“虎死不倒威”即是此意。一个以虎为图腾的民族,明显寄托着强烈的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主观意识。

夕阳西沉,回首身后的土司古城,笼罩在一层暮霭之中,恬静,威严,神秘。回神静气,沿来路返回,我的脚步忽然变得矫健、有力起来。

甘南走笔

文/郭健

这次去的是属于洮河和大夏河流经的地方,是黄河流域的甘南。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苍翠。我是农民的后代,我与青山绿水有着不解之缘。小时候我们以柴做薪,我砍过柴,砍柴就是砍树,就是破坏植被。所以,在外谋生这么多年,我没有停止过内疚,没有停止过尽自己的所能关注和绿化家乡的山水。陇东有个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叫马莲河流域治理。我曾经三度前往采访,也曾三度挥锹种树。我种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我也没有停止过关注家乡人民做饭的炉灶和煨炕的炕洞改造之举。所以,甘南的青山绿水和勃勃生机使我亢奋。有资料显示,和陇东一样,甘南人民的炉灶和炕洞已经多次改造,技术含量大幅度提升,只用秸秆、沼气、太阳能和煤。他们不用烧柴火,不砍伐树木了。这是对曾经亘古不变的千年习俗的巨大挑战,是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基本保证。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里的山头都是圆的,完完整整;河流是畅通的,流水潺潺。因为他们讲究风水地脉,他们把许多山尊称为神山和圣山,祖祖辈辈,人们敬畏自然。不乱挖山,不乱开河,不为眼前的蝇头小利乱挖、乱建、乱破坏、乱污染。他们知道,山是祖先留下的山,水是子孙后代生存的水。千疮百孔、袒胸露背和残垣断壁式样的山,他们看着不舒服,也不利于绿化。

现在的甘南境内,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在各族人民的通力配合之下,甘南的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再到目前已经超过了三位数的总里程,只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在这个少数民族地区,高速公路修到藏、回、汉、撒拉等同胞的家门口。柏油马路又连接到他们的企业、大型作坊、果园、农家乐、牧场及其牧场上的牛羊。地面阡陌交通,空中运输也不逊色。夏河机场投入运营后,“等于为国内外游客搭建了一部天梯”。

丰富的旅游资源被当地人民赋予了新的内涵。甘南质朴、惊艳,似乎远离凡尘。这里是藏传佛教的圣地,如同圣境一般的天堂。这里能找到本色的藏区,能感受那么多的执着与虔诚。拉卜楞寺前的大夏河蜿蜒南来,形如右旋海螺;碌曲的则岔石林鬼斧神工,千仞壁立;扎尕那则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十大非着名山峰”;还有桑科等几大草原占据着那里的半壁江山。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那朵朵白云真能把一个好端端的活人醉死几回。再在夜晚的微风里倾听周围小草悄悄夜话,让猫耳朵草用那温柔的枝叶痒痒你的脸庞和耳朵,你又能因为留恋生命而再次从醉梦中醒来……

沿途经幡舞动。星罗棋布的寺院大小相间。甚至一些无人居住的、有一定风水脉气的神山、山湾和村庄都建有寺院。神圣的宗教氛围甚至让我不敢大口喘气。

“这里的人们爱致富”。所到之处,以发展、开发和利用本土及特色资源为主的股份、合资、个体企业如当地的雨后蘑菇,遍地萌芽。这里的畜牧等土特产品经过加工或精加工之后走向世界及其世界的末梢已经是昨天的事情、不算新闻的事情,也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情。企业规模之大、涉猎的项目之多让人咂舌。甘南州有几家妇孺皆知的集团公司,竟然差不多都从事着包括金融投资在内的十几二十几个行业。在这些企业里,目光所及,员工的民族服装胜似工装,整齐划一又干净整洁。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这次南下,虽步履匆匆,但不停地接收到当地的新鲜事物和巨大变化,各种美好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