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板桥的文章 / 板桥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霜晨月下

文/张峪铭

若将季节的更替,比作一场自然界接力的话,那么晨霜无疑是架在秋冬之间的桥梁。

秋霜染青瓦,冬霰厚紫杉。行走在屋宇之间,露浓霜重,冰轮孤悬,杉树静伫,脚踏霜地的“吱扑”声,在清晨显得格外清脆。在小城,在这样的早晨,必须出现在街头的,有几类人。一类是被生计所逼的小商贩,一类是被职业所累的清洁工,还有一类是为前途所迫的学生,还有如我,必须与生同苦乐的老师……当然零星的还有趁早搭车赶路的。

一切都是急匆匆的。菜贩子必须在最早时间点将菜送到市场;清洁工必须赶在天亮前将大街上最后一铲垃圾装进拖车;学生必须在铃声响起的前一秒冲进教室;老师必须在规定的节点将麻木的手指伸向冰冷的考勤机……也许,不是外力之所迫和责任所致,谁也不愿早行。

记得初中读书时,要到十多里外学校,那时没有时钟,一觉醒来,再也睡不着,披衣起床,扒开窗帘一角,瞅一眼笔架山上的一弯冷月,才大略知道时间的长与短。寒冬时节,天气晴好,那山月竟是挂在我窗外的一座天然时钟。可更多的时候,山仍在,月无踪,踏着晨霜赶到学校,离天亮还有一大截时间。用乡村里的话说,这是起“冒”了早。真是三更当作五更起,晨昏未晓行十里啊。

那时在霜晨月下,穿山地,过田埂,踏木桥……本是诗意的行走,但年幼无知,加上目的地过于明确,面对如此景象,竟然也无风雨也无晴,现在想想真是枉然了一路好诗景。往事越千年,回首品味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竟对“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有着强烈的情怀。难怪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说,即使是现代人类的情感,在唐诗宋词中也能找到归宿。唐诗宋词将人生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演绎得淋漓尽致,可谓言尽世间万般情,岂能杨柳翻新枝?

在京城被排挤的一介穷书生,揣着一腔落寞的心情,想尽快回家,独自舔血疗伤,山中的茅屋小店已无法温暖他那颗寒冷的心,当一声鸡鸣响起,他背起行囊,顶着下弦月洒下的清冷,踏上了归乡的板桥上,只身独影,两行霜印,隐进了茫茫月色中……温飞卿(温庭筠,字飞卿)的早行,将那村鸡、茅店,将那月色、板桥,和着一颗孤苦之心,凝结成了千年之永恒,连北宋欧阳修这样的大家也无法撼动与逾越。这位欧醉翁在写《过张至秘校庄》时,刻意模仿了两句,“鸟声梅店雨,野色板桥春”,可鸟声清脆不抵鸡声清幽,梅店细雨不及茅店月色,板桥野春不逮板桥霜冷……独特的意境,系独特心境之创造,不微妙到好处,就如酿酒,勾兑成不了一壶佳酿。

就像我的早行,虽有了一份情感,可行走在高楼之间,水泥路之上,尽管一弯清月如城市上空的音符,空里流霜如旷野之中的飞雪,怎奈小城早行的嘈杂,将你的诗情撕扯得四分五裂。就如翅膀初硬的雏鸡,望着藤架上的飞蝶,向上扑腾几下,又回到了生活的原地。

霜晨月依然,早行人常有,但世道人心已少了必要的敦厚与空灵,以致心灵的孤独与痛苦,往往去寻求物质疗伤,却不知诗意的栖居,内心的丰盈,也包括霜晨月下艰辛的行走。

文/鲁庸兴

古桥

弯月形的,那么美。小时候我望着它,常想:它是不是古时的一弯月牙,不小心掉进河里,再也回不到天上,翻了个身,就索性做了河上的桥。

古桥弓着腰,把路背到对岸去。

尘埃、重量、马蹄、车轮……

此岸和彼岸,交换着行走的方向和匆忙的背影。所有的行人都去了远方。哒哒的马蹄声,也化作远山的腐殖土。古桥依旧弓着腰,像我祖先的雕塑。

千年前的流水,返回来看望它,仍是那弯初月,从记忆里缓缓升起……

板桥

在幽涧,在溪流,一块躺倒的木板或石板,托起受惊的道路。

自渡渡人,它们是有佛性的木石。比起大河激流上的桥,它们的功德是微小的。

小小的深渊也是深渊,小小的苦难也是苦难。板桥横卧水上,成全了小小的圆满。

这小小板桥,让众生们都有了自己可以抵达的彼岸。

浅浅的银河,大约是少了这小小板桥,遂成了万古深渊。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的背影渐去渐远,板桥上,依稀是古时候的霜……

从板桥遗嘱说起

文/何庆良

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留下遗嘱: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他认为,让子女自食其力、自立自强,远远胜过依靠祖上的荫功享荣华。应该说,郑氏的育子之策是颇有见识的,直到今天仍不失为一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良策。

据报载:美国有一所叫做米德兰的学校,60年来,这里的师生坚持居住在荒野边上一片木屋里,经常从事园艺、砍柴等劳动。他们自己烧水洗澡,在没有暖气的木屋里学习文化知识。每个学生通过这种“山野村夫式”的生活,锻炼了坚强的性格和独立性。他们中不乏日后考入哈佛、斯坦福和加利福尼亚等名牌大学深造的高材生。米德兰学校的这种育人之道与郑板桥的育子之策如出一辙,不谋而合。

而今天,一些家长奉行的却是另一种育子之道;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使子女成龙成凤,小到吃穿玩耍,百依百顺;大至一些错误言行也包庇、纵容。难以想象今日一掷千金的小款爷们他日能够出人头地,恰恰相反,他们的所作所为与父母的初衷背道而驰。有的人整日迷醉于电子游戏、网吧,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有的好结交“酒肉朋友”,推杯换盏之间花钱如流水以显其“潇洒”;有的自幼娇生惯养,稍不如意,轻则掼碗摔盆,重则骂爹打娘。因为父母的娇惯,恃宠逞强,私欲膨胀……举不胜举。

寄言各位为人父母者,爱子亦须得法。郑板桥的爱子之策或许能给人以启迪:在艰苦境遇中,往往能促使人奋斗图存;在安逸的环境中人往往容易跌跤、翻船。今天的独生子女好比是温室中的花朵,如果一味地为其打保护伞,使其得不到艰苦的磨练,他日难免会在“人生如蓬,八面受风”的社会生活中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