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蔬菜的文章 / 蔬菜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怀念舅舅

文/冯建军

去年农历4月12日,我的舅舅永远离开了我们。任凭我怎样悲伤,舅舅却永远也听不见,回不来了。

舅舅于1938年农历二月初七,出生在浠水县官塘村一个贫苦农民家里,舅舅最小,上有哥哥和3个姐姐。出生的第二年,舅舅还不满周岁外祖父就病逝了。外祖母带着5个未成年的孩子,在日寇的铁蹄下,饥寒交迫,艰难度日,不久饥饿又夺去了小女儿的生命。好不容易盼到抗日战争胜利,接着又是国内战争,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47年舅舅9岁,外祖母积劳成疾也去世了。

1949年全国解放了,舅舅兄妹4人才获得了新生,他还上了民校,学习了许多有关革命的道理。1955年,年仅17岁的舅舅报名参加了浠水大桥建设和铁路建设。随后又参加武汉东西湖工程建设,在汛期到来之前,60里的长江大堤上,调集了湖北、河南两省民工20万人进行会战。舅舅在会战中左臂骨折,领导要他休息,舅舅说:“共产党把我们兄弟姐妹从死亡线上救出来,现在国家需要我们,就是死在工地上也情愿。”他用绷带扎住手臂,坚持战斗在工地上。由于舅舅表现突出,他被吸收为共青团员和青年突击队员。工程结束后,指挥部授予舅舅一等模范称号,并发给荣誉奖章、奖状和奖品。1958年,舅舅被调到浠水县白石山工作,他早起晚睡,提前上班,天天超额完成任务,先后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先进生产者”、“红旗手”。

1961年,舅舅响应入伍号召,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分配在8345部队当战士。部队分配他当蔬菜保管员,他认真学习北方蔬菜储藏技术,菜窖管理评比全团第一。一个周末的傍晚,部队放电影,此时送来了一车蔬菜,由于寒冬季节,蔬菜如不及时下窖就会冻坏。舅舅放弃了看电影,马上拿出自己的被子、棉衣和厨房的麻袋,把蔬菜盖好,然后将蔬菜一袋袋搬往菜窖。9点半电影放完了,连长、指导员带领战士来搬菜,才发现菜都已进窖。见此情景,首长和战士们都深受感动。舅舅入伍才一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舅舅更严格要求自己,他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连队食堂需要一人养猪,舅舅主动要求担任蔬菜保管员和饲养员两职,连长不放心,怕一人负责两项工作结果都做不好,在舅舅的坚持下,连长答应了。接手养猪不久母猪生了小猪,由于冬季寒冷,最小的猪仔冻僵了不会吃奶,晚上舅舅把小猪放在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为小猪取暖,让小猪完全恢复了活力,并且能够吃奶。在全团十项工作检查中,舅舅担任的两项工作都是第一。星期天部队放假,别人都在休息,舅舅总是起得最早,为战友们烧水、洗衣服。为了改善战友们的生活,舅舅买了一副手磨,并写信给我妈妈,要我妈给他做个滤豆浆的袋子,舅舅每天为战友们磨豆浆。班里有个战友情绪低落,舅舅得知他母亲因病住院,每月6元钱的津贴,不够母亲治病用,舅舅将自己平常积攒下来的50元钱寄到他家。

舅舅养的猪长得特别快,大的有几百斤,师部将最大的猪拍成照片放大附上舅舅的事迹,挂在师部礼堂供全师学习参观。还将舅舅的事迹刊登在《人民工兵报》上。

1964年,舅舅担任了班长,他带领战士工作在最艰苦、最危险的施工现场,在施工中他身负重伤。先后五次荣立三等功,两次嘉奖,被评为全军学习毛主席着作的积极分子,他的事迹被部队编印成册,在全国工程兵中广泛宣传和学习。他先后多次出席师、团党代会、双代会、团代会。1963年和1964年两次出席全国工程兵代表大会,受到刘伯承、贺龙、徐向前、叶剑英等军委首长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1965年,舅舅光荣退伍,先后在浠水县人民医院和白莲镇医院担任炊事员,他将部队的良好作风带到地方。他为人谦和,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地把事情做好,担子总是拣重的挑,为了保证大家吃好,他认真学习钻研烹调技术,几乎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模范党员。1998年舅舅光荣退休,退休后在单位领导再三挽留下,他又在医院继续工作了三年。退休后由于单位效益不好,工资得不到保障,他从无怨言,自己在家种地、种菜、砍柴、帮工,补贴生活。

舅舅也是我妈妈最关爱的人,外祖母去世后,年幼的舅舅是大舅和我妈妈带大的,妈妈出嫁后,舅舅在我家生活多年,入伍后舅舅仍然以此为家,每年的立功喜报直接寄到我家,让我们分享。因此,舅舅和我们有更深的感情。我从小对当兵十分向往,为有个当兵的舅舅而自豪。

回忆舅舅,一件件、一桩桩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舅舅七十五载人生之路,有过痛苦和艰辛,有过平凡和伟大。在舅舅身上我学会了感恩,学到了艰苦奋斗,明辨了是非观念。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厚重、永久的爱。

茄子

文/高亚平

盛夏时节,天气燠热,百物难以下咽,忽然就想到了茄子。晚饭时,如果有一盘酸辣可口的凉拌茄子,就着薄粥,缓缓而啜,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呀。小时候在乡间,每逢夏季茄子下来时,我没少吃过凉拌茄子。凉拌茄子的做法很简单,先上锅将洗净的整个茄子蒸熟,剥去皮,将茄肉一绺一绺撕下,堆入盘中,加蒜泥、油泼辣子、葱花、盐醋、麻油,拌匀即可。凉拌茄子很好吃,软而糯,又有一点儿嚼头,是佐粥的妙物。下酒亦妙。傍晚时分,搬一张方桌,放在新洒过水的庭院,天空一弯朗月,下山风吹着,夜色中,或三两好友,或一人,就着茄子,把酒慢饮,想一想,都让人神往。祖父在世时,就喜欢这样一个人独饮,三四两老酒下肚,看着他怡然的样子,我羡慕得不行。

在乡间生活的那些年月里,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生产队的菜园子,那几乎是一个乡村孩子的乐园。我们队的菜园子在村南,园子的南面紧邻着一条杨峪河,西面则是一个大桃园。菜园有5亩地大,里面种满了各种蔬菜。

春天,青草泛绿,各种蔬菜也破土而出,开始只是几片稀疏的小叶片,几场春雨,几度春风,菜园里已是葳蕤一片,生机盎然了。园中的蔬菜若用油沃过,旺盛得不得了。而百花也不失时机地开了,金黄的蒲公英,白色的碎碎叨叨的荠菜花,蔚蓝如火焰的苦苣儿,红艳艳的麦瓶花……都是一些野花,生长在菜蹊间,把人的眼睛都照亮了。蔬菜这时也有开花的,如油菜花、芥末花,但好像并不多。它们大量开花在夏秋。各种瓜类的,如南瓜、黄瓜、笋瓜、西葫芦、丝瓜,就不用说了;辣椒,豆角,韭菜,大葱,豇豆,等等,也多在这个季节开花。茄子也在夏秋开花。茄子花是紫白色的,有点发蓝,开在肥大的叶间,样子很好看。茄子开花是陆陆续续的,开着落着,就有小茄子渐次生出。起初,小茄子像一个个小紫色的橄榄球,挂在茄树上,掩映在硕大的叶间,但也就半个多月的功夫,茄子便长得肥硕起来,如一个个胖乎乎的娃娃,茄叶再也遮蔽不住它们了。茄子便会被人们摘下,运送到集市上卖掉。茄子多为浑圆形,也有长条形的,若小儿臂,长达半尺。至于颜色么,多为紫皮,不过,现在也有了绿皮的,这也许是品种改良的缘故吧。

茄子有多种吃法,除了上述凉拌茄子外,茄子炒豆角、红烧茄子、油炸茄子,都不赖。小时候,我在农村还吃过生拌茄子。将茄子洗净,切成细丝,加上剁碎的青辣椒、蒜末,调上适量的盐醋,用手反复地抓一抓,然后上桌开吃,味道绵软可口,喝粥下饭皆宜。

多年后,读一些植物类的闲书,我才知道,茄子不宜生吃,因为其中含有龙葵碱,生吃容易中毒,会出现腹胀泻肚症状。但家乡人至今还在这么吃着,我也还在这么吃着,情况似乎也没有那么严重,也许是吃的少的原因吧。贫困年月里养成的一些习惯,今生怕是不易改掉了。茄子还可以蒸包子,茄子包子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似乎都喜欢吃。我母亲善于蒸茄子包子,她老人家每次做这种吃食,我都要趁热吃上三四个。茄子除了好吃,还具有清热活血、消肿止痛、降低血压的功效,长期食用茄子,可以说好处多多。用冬天地里的茄子枝叶煮水,泡洗治疗冻疮有奇效。少年时,由于贪玩,冬天里我常和小伙伴们在旷野里疯跑,结果手脚生出冻疮,疼痛不已。母亲发现后,一边爱怜地责备着我,一边领着我,赶到生产队的菜园子,拔一捆茄子秧,煮水替我清洗,往往清洗过两三次后,我的手脚就会光鲜如初。

茄子又名落苏,南方称为矮瓜,来自印度,种植时间很久,据称南北朝时期已有栽培。但至少在宋代,应已被广泛种植,宋人郑清之就曾写过一首有趣的咏茄诗:“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如何缁俗偏同嗜,入口原来总一般。”说茄子圆乎乎的样子像和尚的头,这个意象很新奇,也很有意思。清代画家金农据此诗,还曾画过一幅茄子图,并把第二句诗题到画上,让人看了忍俊不禁。郑清之说茄子滋味一般,我看未必。他之所以这样说,要么是不会做,要么是不懂食茄,否则,为何僧俗都喜好吃的茄子,他偏偏要说滋味一般呢?

种菜的乐趣

文/任静

忽然有一天,我们小区楼下的草坪允许开垦种菜了。

我打电话让老家捎来了铁锹和锄头,手忙脚乱地用了足足两个上午才铲了两畦地,手上早打了两个大血泡。那块地可真难铲,到处密布碎石子、水泥块和草根,我边铲边弯下腰捡拾这些障碍物,还要时时拿毛巾擦汗。汗水就像个小淘气鬼,专门和我作对,一不小心就会流进我的眼睛里,蚀得生疼。地总算铲完了,闻着泥土的清香味道,我特别高兴,先给地里撒了点菠菜籽,可是等了好久也不见有动静。有经验的邻居告诉我,种得太深了,无法出苗。我又尝试栽了小葱和韭菜根,不久便活了,初次成功,我大受鼓舞,又陆续种了青菜、香菜、丝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萝卜。

种菜是极有乐趣的事情,种菜的乐趣不只是在吃菜的时候,为了这片菜地,我改变了作息习惯,把每天的晨练,改成浇菜园,下午散步也是去浇菜园。我不但自己每天坚持给菜地浇水,一旦家里的其他成员回来,我便发动一切力量,全部投入菜地里。于是,我家可以盛水的家伙都派上了用场,我提着水壶和油篓,女儿提着一个大大的暖水瓶,儿子则端着一个特大号的铝锅,浩浩荡荡的浇水队伍,五花八门的浇水工具,惹得邻居笑翻了天,“哇,母子兵出阵了!”

种菜的整个过程随时都有乐趣。施肥,锄地,整畦,浇水是花费劳动量最多的时候,将籽种下后,或许很多天都看不到蔬菜的影子。但是想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内心又像涨潮般注满了希望。母亲来了,我自豪地告诉她,我有一大片菜地。当母亲看到我的菜地时,竟然“扑哧”一声笑了,说我以为多大一片呢?原来就屁大点地。母亲侍弄了一辈子土地,她的心里当然装的是故乡数不清的山峁田地。母亲说,人勤地不懒,要勤浇水,勤打掐,出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果然,十多天后,地里就拱出了又鲜嫩又茁壮的蔬菜的新芽。

清晨,我踩着畦垅间苗或者锄草,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香,一阵阵沁人心脾。西红柿棵儿带着露珠儿,随风微微点头,仿佛在赞美我的勤劳。有时我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立在地边看一会儿,听菜畦里昆虫轻轻地鸣叫,黄瓜花、丝瓜花相继开花的声音,嗅着香菜在散发脉脉的香气,感到一种真正的田园乐趣。园里的蔬菜经过我的精心侍弄,焕发出一派绿油油的生机。空闲的时候,我俨然一个地主似的,常常望着我的菜地,心头蓬勃着无限收获的热望。

我的菜园像绿海一样沐浴在阳光之中,那样踏实,那样憨厚,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说话,都在笑,这样的风景在我眼中比任何名胜风景都要撩人心动。在这片芬芳的土地上,春天有菠菜、青菜和小葱,夏天有西红柿、黄瓜和辣椒、秋天有萝卜和成熟的大葱,冬天依然绿油油的是香菜。我的蔬菜安静而又疯狂地展示着独有的旺盛生命力。

我拔了许多香菜,分别送给院子里熟识和不熟识的邻居。当每个厨房里氤氲着脉脉香气的时候,我的心灵便欢快地吟唱着一首喜欢的老歌:“我的心中有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其实,蔬菜与人的成长一样,都需要那一块爱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