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默读的文章 / 默读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朗读与默读

文/林颐

我一直记得我的初中语文老师。那是位颇有古风的老先生,他要求我们每天早晨大声朗读,每位同学上台朗读一首古诗词,且讲解。

对于我这样一个性格孤僻的人,这着实是件让人尴尬的事情。硬着头皮轮着读了几次,后来倒也慢慢习惯,也养成了些微文学素养。只不过,这么些年,出了校园,家庭、工作各种忙碌,读书放下了很长一段时间,朗读是更加难以做到了。

比起默读,朗读似乎更加郑重其事,譬如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要有充足的时间,要有好的心态和气氛,诸如此类。看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这几个条件都做到了,还请了各个领域的名人,将人生的况味带入了朗读之中,配了潺潺的音乐,朗读者和听者都动情。

然而,这仍是节目,斧凿的痕迹很重。看电视的时候投入,回过头,普通人该怎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我想并没有太多人从此之后就会天天朗读。除了演艺大厅的播放,《朗读者》的另外一部分是“阅读亭”的设置,镜头里,很多素人读者纷纷排着队、捧着书,然后对着话筒读出精选的内容,献给自己想要听到的对方。但是,容我揣测,我是狐疑的,这中间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欢朗读,有多少人只不过想在镜头前露个小脸?

我如今捡回了书本,重新开始读书。我大多数时候都是默读的。因为默读更贴近我的生活,我的包里时刻都放着一本书,出门在外,等候的间歇里,我都会随时翻上几页。朗读就没有这么便利了,大庭广众之下,肯定会引人侧目,且扰民。偶尔,我也会朗读,一个人的空间,忽然遇到很好的句子,惊艳,拍案,站起身,在房间里转圈,大声地读出来。

有一回,读到车前子的随笔,就是这样的情景。“茶是绿茶,如果橄榄下在碧螺春茶里,滋味更好,盈盈,隐隐,气息影青。”“天上有老鹰飞过,一点黑,一点黑,一点黑,推近了,又拉远,天井一如照相机镜头。”金句纷披。眼睛舍不得移开,细细溜上几遍,声带切换回放,几句话来去滚动,那么美,那么生动,就觉得要读出来,读出来。

《朗读者》虽有不足,但媒体的这种正面引导是好的,因为它的意义就在于把传统带回我们的生活。默读与朗读,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只要爱读书,不管什么方式,都是好的。

默读冬日

文/怡然含笑

冬来了,起初是星星点点的凉,而后密密匝匝的,明晃晃的,似乎铺成一线银河,又渐次满溢,四散,向下滑落。天与地凉成一个透亮的琥珀,人在凉意里蠕动着,像一粒粒行走的小彩珠。

河边的小路,被流水牵引,讶异地向远方奔跑。夹岸的树,枝梢上干干净净,季节抹去了它们的身份,让人辨认不出它们各自的前身,喊不出它们的乳名,也想不出它们曾经的花容与叶貌。树们安分地站着,为数不多的寒鸟,裹挟着风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鸟儿偶尔的光顾,让树们颤动起来,或许是狂欢不已。鸟儿给这孤独的大地,带来了一些暖意。

风脱去了暖软、丝滑与温润,变得老态而焦躁,它时不时张开粗糙而冰凉的手,四处抓挠,与树纠缠,与云朵纠缠,与人纠缠。但它亘古未变的老套路,已豁了牙,没有多大的威慑力。人的外壳愈来愈厚实与精致,风最多让他们打个寒噤缩下脖颈,摇晃几下又挺直了,匆匆忙碌去了。

一层薄冰如绢,撒在湖面上,并且带着精细的花纹。雪如约而来,洋洋洒洒,有点经年未见的烈性。瞬间,眸子仿佛被擦亮,江山一片雪白。回忆起小时候用车运雪、用箩筐抬雪的喜悦,以及红脸蛋红鼻头的模样,如今,似乎已难以触摸到雪的丰腴,它清瘦了许多。

此时漫步于旷野,足以让人忘却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和斑驳,也足以让人的思绪远走。想象自己走向一个雪国,踩着琼花碎玉,走得很慢很慢。远处是一个被风雪半掩的毡房,挑帘而入,暖意扑面而来。此处适宜静修与冬眠,等着春天来叩门。

多想找个安静的角落,歇歇脚养养神补补气。蛙能找到温暖的土层,而我们又能去往哪里?

冬日,内敛而静穆。它多像一本线装的竹质典籍,呈现着季节的骨骼与灵魂。它,本身就是一个静修的好去处。走在它乳白冷艳的花蕊中,我们不再需要春日的朗诵,只需要默读。它让我们的气息向内回暖,让我们的思想向深处攀爬。

默读,是一种轻托下颌,目光平和,气定神闲的静美状态。此时,冬日的一切静谧而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