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弟媳的文章 / 弟媳的散文

2020/03/09好的文章

“三怕”老婆

文/温乃鹏

与表弟十多年也未曾见面,前些日子总算有机会到那里去看望表弟,当我看到弟媳满脸的明媚光鲜,满眼的神采飞扬,岁月没有改变她的容颜,反倒比过去还漂亮了,我便吃惊地问表弟:“弟媳都四十多岁的人了,怎么还这样年轻漂亮,她是在什么高级美容院做的美容?”

表弟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弟媳说:“我是高级美容专家,其唯一的绝招——我怕她。”“什么?别开玩笑了,弟媳知书达理,怎么能让你怕她?”我不解地问。

“我真的怕她。”表弟接着讲述了怕弟媳的理由。一是怕她累:说她既要工作,又要顾家,还要照顾孩子,担子实在太重了,他便主动分担起了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二是怕她不舒心:因为生活中总不能每天都阳光灿烂,有时还会阴云密布,便总是给她找乐子,给平淡的生活制造些浪漫气氛。还经常带她一起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让她时时绽开笑脸,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三是怕她老得快:因为再美丽的脸蛋也经不起烟熏火燎,尽量不让她进厨房,做饭炒菜这些活几乎全包了……

表弟越说越多,我听了连连点头,弟媳听了却不住地捂着嘴笑,笑得是那样的自豪,又是那样的甜蜜。

到表弟家这次做客我没有白去,因为他给我上了一堂永生难忘的最生动的一课。细细想来,表弟怕弟媳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种大美德。这种怕,怕出了素质修养,怕出了文明进步,怕出了幸福温馨,怕出了欢乐吉祥。

表弟怕弟媳的这种怕,是男人爱女人达到了极致。这种怕,无非是男人有意识地提高老婆在家庭中的地位,从而提高她们主持家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意识地把自己置于老婆的监督之下,戒除陋习,成就事业,这是男人的一种智慧。男人们在家里制造“怕”的氛围,更多的是谦让、是抑制、是尊重、是疼爱,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像停泊在风平浪静的港湾里的舰船一样,能够怡然自得,修生养息。因此说,这种怕老婆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境界。表弟不愧为我学习的榜样,与其说我对老婆好,比起表弟的“三怕”,岂不是差得太远了吗?

我的弟弟

文/李兰芳

我们姐弟俩很好,我比他大十岁,我很疼他,他更疼我。不管干什么只要他在我身边,我便感到有一种放心、安全、有靠山,更包含一种自豪感。别人的事他总是摆在第一位,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我的父亲现年86,母亲91岁,他们的健康与高寿都是我弟弟和弟媳的功劳。父母亲从天津回来的第一天起直到现在,他们两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从来没有松懈过。父亲爱吃面条米饭馄饨,不管多忙,他都去做。父亲脑溢血后遗症怕冷,他专为老人生上小火炉,买上暖风机、电褥子、热水袋。脱衣、穿衣、洗头、洗脚、洗澡、理发、刮胡子等所有事物都是我弟弟干,我母亲是旧社会的小脚,也是弟弟戴上眼镜给她剪指甲修脚,别人到我家来玩,看到这情景都大吃一惊,说这家的儿子咋这么好。

为了老人吃饭方便,他准备了几个小碗,各种菜都放在他跟前,弟媳洗碗时别看人少,每次总是一大摞。弟弟每次出去回来,总先到二老的房里问候一遍,夜里只要看到灯光不管天气冷热,保准去看看。一年四季,老人出来玩,弟弟给他买上助行器,吃饭的时间不来家,他一定去接他们,天天如此。

父母亲人老心不老,爱凑热闹,思想进步,愿意知道国家大事,乐意看到祖国建设,更愿意接触大自然。他使订了各种报纸、杂志。两人想出去玩,弟弟就用三轮电动车代他俩到处玩,白云湖、位桥棉厂、鲍芹基地、樱桃果园等,他们都去过。只要老人高兴,就是我弟弟的心愿。就是我说要回家,弟弟就提前给我买下我爱吃的东西。别看他是我弟弟,却像哥哥的一样疼我、关心我。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家,一个孝顺的弟弟,一个温顺的弟媳,有两个高龄的老人,我感到很幸福。

今年春天,母亲得了泡疹,弟弟白天黑夜的给他涂药吃药,直至康复。下半年又伤了腿,弟弟便按上小桌和他一同吃饭、喝酒,逗他高兴。我看了这一切,真的很欣慰。

之所以我们家庭这样和谐,是因为由前辈的传统分不开的,我们家代代如此,没有不讲理的。老人一直教育我们,要忠心耿耿、真诚奉献,吃亏是福。

我弟弟说:“老人是个宝,有他能过好,老人他高寿,子孙跟着走,家和万事兴,才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荠菜飘香

文/张凤翔

几场春雨过后,阳光渐渐明媚起来,大自然到处生机勃勃,溪边荠菜越发肥嫩了。那些踏青挖荠的人点缀在田间地头,别有一番情趣。于是,城市乡村的厨房里到处弥漫着荠菜的味道。

荠菜是一种野菜,家乡人叫它地菜,味微苦,却带着泥土芬芳和天然清香,自古很受人们喜爱。苏东坡写“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陆游赞美“采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是啊,自从神农尝百草,就知食物有五味,相辅相益健康。甜食虽甘美,一味的享受,反而会得肥胖症、糖尿病。适当吃点带苦味的食品有益身体健康,如地菜就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娇小玲珑的荠菜在冬天就开始孕育。它匍地而生,因为卑微到尘埃,所以风雪对它也无可奈何。春节前后,乡村田野间地菜便长得很嫩绿了,即使大雪覆盖,它照样鲜活,所以荠菜又是一种品质的象征。

弟媳是城里姑娘,他们刚结婚的时候,每年春节都要从外地回乡下和父母一起过年。下了长途汽车后,还要翻山越岭跋涉几小时才到达。那年头,家里比较穷,没什么好吃的,母亲总觉得委屈了从小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弟媳。可弟媳笑呵呵地对母亲说,我最喜欢吃乡下荠菜,这是在城里买不来的。望着懂事的弟媳,母亲欣慰地笑了。

春节过后,春风春雨滋润过的荠菜便越发丰腴、肥美了。它们微不足道的身姿洋洋洒洒地长在田埂上、小径旁、菜园中、荒野里。只要你躬下腰身,随处可见。

荠菜可用油炒,可在火锅中泡食,可以做成菜饼,最好吃的做法是包成卷煎或饺子。在家乡,还有农历三月三吃荠菜花煮鸡蛋的民间风俗,流传着“三月三,地菜赛灵丹,吃了地菜蛋,四季保平安”的俗语。

关于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还有一段来历。相传,老百姓因为长年在田间耕作,风吹雨打,常常爱犯头痛病。有一年三月初三,神农路过云梦泽(今湖北孝感一带),见乡民头疼难耐,便用荠菜煮鸡蛋给人们食用,头就不痛了。于是,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也在江汉平原及长江流域延续至今。

其实我是不爱吃鸡蛋的,但每到三月初三这一天,婆婆一定要我吃下她亲自煮的荠菜蛋,说是“三月三,荠菜赛灵丹”。其实,一家人和谐相处,上慈下孝,胜过世间所有灵丹。

等到荠菜开出白色的小花,春天便铺天盖地地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