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端午节的唯美散文

2022/12/06好文章

关于端午节的唯美散文(精选11篇)

故乡的端午节

文/沈德红

还有几天就要过端午节了,我想起前些日子妈妈给我邮寄的葫芦,就翻箱倒柜找起来。

费了好长时间,终于在一个精致的小盒里找到了葫芦。我把葫芦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桌上,仔细地看着。

用五彩亮光纸做的葫芦好漂亮啊,下面的穗子是用彩色丝线做的,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炫目的光泽。看着看着,我的视线渐渐模糊,眼前出现了内蒙古的一个小山村……

天才蒙蒙亮,村子的房屋、树木还笼罩在夜色里。人们从各自家里走出来,村里的狗听到胡同里都是咚咚咚咚的跑步声,争先恐后地咬起来。

我们在村头汇合。男孩女孩分工明确,女孩子负责拔艾蒿,男孩子们负责折杨树枝挂葫芦用。大家简单的说几句话后,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向山野奔去。

清晨的山野,刚刚睁开朦胧的睡眼,就有鸟儿立在枝头吟唱了。空气清新,吸一口,沁人心脾。

山上到处生长着银灰色的艾蒿,细细的高高的,叶片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因为艾蒿是一种草药,既能熏赶蚊虫,又能治疗风湿,所以我们要采摘回去,用充足的阳光晒干,储存起来备用。

夏天,村里人喜欢在月色里聊天,身边架起篝火,上面放几把艾蒿,浓烟滚滚,吓得蚊子跑得远远的。冬天,爸爸妈妈睡前用艾蒿水泡脚,驱寒取暖,能睡个好觉……

我们每人挎着一个精致的小筐,挑叶子新鲜肥硕的艾蒿拔,拔满筐后,一起去找泉水洗脸。老辈人说,端午节这天,用泉水洗脸,去晦气,脸上不长青春痘,而且会发大财。

五月的乡村,像一个稚嫩的孩童,是那样的清纯可爱。太阳没有出来时,更有一种恍然如梦的美,让人产生无限遐思。

山泉水像开水一样,咕噜咕噜地冒着泡。我们蹲在泉水旁,组成一个圆,一双双小手伸向泉水,当冰凉的泉水撒在脸上时,一股清流透过肌肤,直抵心里,好舒服啊!有一个梳着两条羊角辫子的女孩,要离开泉水时,顺手撩起一把泉水,泼向姐妹们。泉水像雨滴一样落在头发上、脸上、身上。好凉呀!大家喊着就一起打闹起来,清脆悦耳的笑声,穿透山谷,传到很远的地方。惹得那些小男孩回头向这边张望,忘记了折杨树枝。

各自完成任务后,男孩和女孩们又汇合在村口。大家都说自己拔的艾蒿水灵,自己折的杨树枝新鲜。

太阳从山边冉冉升起来了,像个俊俏佳人,娇羞地看着这些孩子们。孩子们的脸被朝霞映照的红扑扑的,筐里的艾蒿,肩上扛的杨树枝也镀了一层粉红。各家各户的屋顶上,炊烟袅袅婷婷地升上天空,整个山村睡醒了。

不到一袋烟功夫,各家的门上、窗户上,都插上了树枝。树枝上挂着美丽的葫芦,在微风轻轻吹拂下,跳着曼妙的舞蹈。给清晨的村庄,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娃娃们的手腕、脚腕,都系上了五彩线,胸前都挂着一个精致的荷包。这些都是奶奶或者姥姥们的作品。提前一个星期,老人们就去集上挑选上好的丝线,回来就忙起来了。

端午节孩子们戴上这些装饰品,是避邪的,也是防止生病的。

斗转星移,我长成了大姑娘,从内蒙古远嫁辽宁。

辽宁过端午节和内蒙古有很多不同。挂葫芦多用桃树枝,因为桃和逃是同音字,寓意只要把葫芦挂在桃树枝上,就能逃离灾祸和疾病。

我来到辽宁,过的第一个端午节,最感兴趣的就是包粽子。我跟着婆婆身后转,看她淘米、泡粽叶、发面、包粽子。

我坐在板凳上,和婆婆学着包粽子,没想到,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好难。我包的粽子,大小不一样,有的还露着糯米。我感觉自己好笨,急得出了一头汗。

因为内蒙古不产糯米和粽叶,我又住在山村,所以头一次看见粽子,感觉特别新鲜。粽子蘸着白糖吃,特别好吃,我惊叹天下竟有如此的美味。

最让我称奇的是,吃粽子的风俗,竟然还有那么动人的传说。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楚国人民听到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都很悲痛,他们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江中的怪物和鱼虾吃掉,就用糯米做成了粽子撒在江中,想以此封住怪物和鱼虾的嘴,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吃掉。

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种活动保留了下了,只是把往江里撒粽子,改成了吃粽子,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习俗。

因为两个省风俗习惯大不一样,让我爱不释手的葫芦,在辽宁的集市上竟然买不到,妈妈知道后,每年给我邮寄东西时,都把故乡的葫芦连同深深的牵挂,一同邮寄给我。那飞越千山万水的葫芦,带着故乡的味道,妈妈的爱挂在树枝上,越发妩媚多情起来!

随着时光的流逝,乡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现在的商场里,到处都是葫芦和荷包,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卖粽子的小贩。比那时更方便快捷了,但妈妈邮寄葫芦的习惯依然坚持着,而我也感觉,如今的端午节,没有了往昔的热闹和意境了。

时光的手,也总会在过端午节这天,拨动我的心弦,唤起我对端午节的记忆,久久不能释怀!

记忆中的粽子

文/汪金山

快到端午节了,不由又想起小时吃粽子的情景。

我家祖辈以农为生,没钱买糯米包粽子。解放前,村里只有地主富农才包粽子吃。那时粽子是身份的象征。解放后,我家分到土地和房屋,生活改善了。1952考入保定二中,阴历五月初的一个星期天回家,母亲从锅里端出一个饭碗,里面有粽子,我好奇地问哪来的?母亲说在保定城隍庙街卖布的汪义给他们家捎回二斤糯米,给了咱家一些。母亲到村西河边撇了些苇叶,包了枣儿粽子。母亲说今年全家算是过了个有粽子吃的端午节。又说,你爸要是还活着多好,到死都没吃上个粽子……

后来每年过端午节,我都会想起上中学时吃粽子的这档事。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每到端午节,南方北方的各地粽子口味不同,各种各样馅料的粽子应有尽有。枣馅、豆沙馅、肉馅、猪肉加栗子馅,甚至还有鱼翅、干贝、鲍鱼馅的,据说还有没馅的粽子。林林总总,想吃啥馅都有。平时也常见卖粽子的,早年稀罕的粽子已成大众食品。

五月五,过端午

文/黎大杰

五月五,过端午。

五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与地,乂表示相互交错,本义为交午,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描述: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端为开始之意,每月之五皆可称端五,而农历五月又称午月,故五月端五又作端午,这大抵就是端午节的名称来历。

但凡节日大都充满喜庆和祝福,也有例外,如清明、端午节等是不可互祝快乐的。端午节是祭祀日,这一天,伍子胥投了钱塘江,曹娥救父投了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了汩罗江,而犹以屈原投汩罗江最为让人们敬仰和怀念。北宋张耒写有一首《和端午》诗: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如此悲壮场景,怎会怀有快乐之言,端午节是为纪念他们而设置的。

端午,在不同地区,存有不同风俗习惯,比如有的地方在端午节可以相亲,认为端午节是两个重五,吉利,有的地方还叫端阳等。虽然端午节的过法有些不同,但祭祀的宗旨大抵没有改变。

前天逛超市,不经意间看到柜台上已摆上了粽子,端午节就要到了。今天上班,街头小店已开始卖热腾腾的粽子,我已闻到粽子香味了。

今天一到办公室,翻看报纸,一条消息跳入我眼睛,今年又要进行“抢鸭子”、“划龙舟”等传统活动,抢鸭子在南充段进行,划龙舟在阆中段举行。每年端午,我就爱扎进热闹的人群,用镜头定格最美的端午,最美的嘉陵江。

嘉陵江一流到南充段,江面就宽阔起来,水缓慢流动着,有如一匹柔软丝绸,缭绕在南充腰间。天空瓦蓝瓦蓝,太阳毒毒地直射到水面,泛起一浪一浪微波,仿佛碎银洒在江面上,晃晃地耀眼。此时江边已聚集不少人,游泳队的健儿们手扛队旗特抢眼,身穿泳衣在江边做热身运动,花花绿绿的泳衣、大红大黄的救身衣将江边打扮得五彩缤纷。江轮已驶到江心,轮上站着手提土麻鸭子的光膀壮汉,油亮皮肤泛着红光,已下水的人一些在江中自由游玩,一些围在江轮边,等待着壮汉抛掷鸭子,岸边摄影爱好者架好长枪短炮,准备抢拍精彩瞬间。江轮上开始用高音话筒喊话了,江中泳者向江轮四周合围而来,阔大江面上游动着密密麻麻的脑袋、救身气球。鸭子抛起来了,鸭子发出嘎嘎嘎的叫声,在空中一扑腾,直直坠入江中,立马惊慌地不知向何方逃去,立即,一只鸭子周围会有十几到二十人去追逐,等到另一个鸭子再抛下水,人们又涌向那里。鸭子本是水中物,人要想抓住它,也不是那么容易,没经验的,扑腾来扑腾去,一只也抓不住,经验丰富的,一抓一个准,我看见有一位居然抓了两只。其情其景,有如沈从文曾经描写的湘西端午抢鸭子的再现。嘟,汽笛长鸣,江轮回转,江中泳者意犹未尽,有的还在江中相互追逐嬉戏,有的已上岸休息。

端午节还有一个最重要活动———划龙舟,这是一个群体活动,龙舟竞渡主题是祭江、亲水、娱水。其中最主要是祭江。唐魏征《隋书·地理志》谈及荆州,说:“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我是真切体验过划龙舟的,在汩罗江上,我们排队去江中划,先看彩舟上坐有十几位舵手,一律黄色龙舟衫,只听一声哨响,众人齐划,尖尖船头如离弦之箭,极速地射了出去,谁先过终点谁胜。等得我们上船划时,也许是初次配合的原因,大家动作不一致,心有余而力不足,居然被同行女队超越了,惭愧得很。我无法想像阆中段划龙舟的盛况,但我心想也大致不过如此。

下班回家,我不知母亲在城里什么地方找到的艾叶和菖蒲,并捆成捆挂在门楣上,这些艾叶和菖蒲发出淡淡药香,熏昏了这个五月。每年五月,事实上已经仲夏了,气温逐渐升高,毒虫、疾病开始活跃,俗称毒日,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医疗条件差,只有借助民间的艾叶和菖蒲等中草药来驱毒避邪,祈求健康、丰收,所以才有了端午节在门楣上挂菖蒲、艾草和喝雄黄酒的习俗。

粽子已经摆上桌了,这是一个浸满粽香的五月。

母爱洋溢端午节

文/魏益君

打小我就认为,端午节是母亲的专利,因为母亲最为忙碌。

记忆中,端午节前母亲就开始置办用品,先是从下乡的货郎那用废旧物品换些五彩丝线,然后再到田野里采些香味浓郁的艾草,晒干后用红的黄的蓝的布,做成公鸡、猕猴、心形等形态各异的香荷包,尔后再用丝线搓成五彩细绳固定,挂在胸前煞是好看。端午节头天,母亲还让我们这些顽皮的毛头小子,到村北的苇塘摘些苇叶回来包粽子。

那时农村穷,家里兄弟姊妹又多,就盼着端午节能有好吃的和好玩的。端午节这天,母亲早早地就在厨屋忙活,蒸粽子、用新鲜的家槐树枝煮鸡蛋,烧一锅香喷喷的农家鸡蛋汤。让人馋涎欲滴的美食上桌后,我们几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母亲说:慢点吃,别噎着,今儿管够。

可是,像我们这样的毛头小子,在那很少吃上鸡蛋的年代,就是一餐有十个鸡蛋也能吃得下。懂事的姐姐抢了一个鸡蛋和粽子递给母亲,母亲说不喜欢吃,只喝了一小碗蛋汤。

饭毕,母亲便拿出她早已缝制好的香荷包,让我们挑选,我们拿到各自心仪的,挂在脖子上又蹦又跳。母亲还在我们每个人的手腕和脚腕上系上五彩丝绳,我嫌难看不要。母亲就说:系上它祈福生活五彩,还辟邪呢。听母亲这样说,我就不再执拗。

后来,日子不论发生什么变化,到了端午节,母亲还是像从前一样,精心准备应节的吃食和物件。而且,不论儿女们在多远的城市,她都电话一一召回,也不管儿女们年龄多大,她还是每人发一只香荷包,在我们的手腕、脚腕系上丝线。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就连作为不能插花戴朵的儿子,都盼着端午节回老家,让奶奶为他脖子上挂只荷包,手腕、脚腕系上五彩丝线,好回到城里到处炫耀。

每回看母亲认真地给我系那五彩丝线,我就想,这系的不仅仅是一条丝线,还有亲情和母亲对儿女无止境的牵挂与祝愿。

端午节话相思

文/王汝生

街头巷尾飘着的粽子香气告诉我,又快到端节了!在端午节吃粽子已然成为一种很难忘记的事情,因为精明的商家早在一年之初就盘算好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赚钱的节日,不要说大大小小的超市,就是卖馒头的近几天都摆上了三角的、扁平的、长条的粽子。看着满目的粽子和艳丽的五彩香袋,就像看见商家的精明和媚笑,却觉得少了一点什么,是一种绿色、一种气味、一种相思。对,艾草,就是长在山野的艾草。

当春风拂过田野,春雨飘过山川,艾草会争先恐后的冒出嫩嫩的头来。每年仲春,它就会伸出纤纤小手,期待着与人们的重逢。仿佛是在一夜间,春天的艾草如圣女般的矜持着,让你留恋,让你欣喜,让你难忘。诗经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据说这是古时候情人相思的诗词,(三秋,原义三年,此三秋却是指三季------诗经《国风?王风?采葛》。)可见艾蒿因其从嫩芽到成熟到收割后干枯了,都是保持着浅绿和深绿的不变,古时候就成为了寄托爱情的信物。千年不言不语的相思草---艾蒿,淡淡的绿,轻微的香,遍地里旺盛的无声无色的生长着。过去,乡间的人们,以自己对万物特性的理解,倾注于艾蒿一种神圣而忠厚的爱。

在诗经时代,艾草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除了一般的提神驱蚊虫,还用于食品和医疗。最着名的是针灸术的"灸"。所谓针灸其实分成两份。"针"就是拿针刺穴道,而"灸"就是拿艾草点燃之后去薰、烫穴道,并不是任何纸或草点燃了都能做为"灸"使用。艾草的气味肯定也同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远古时,越是由浅绿到暗绿色生长的长久的植物,在祭祀的眼里就会越具神性,萧、艾能被放到社稷、宗庙的供桌上,说明他们本身就具有一种特别的神气。想来神也是不只喜欢精美丰厚的祭品,更想在大自然里醒神端坐,思考如何完成信徒的心愿。

记得我小时候,初夏的端阳节,艾蒿仅一尺来高,还带着春天的鲜嫩、水灵,细长的羽状叶片披一层银灰色丝毛,在风中摇曳。黎明,人们便兴冲冲从河畔、坡地拔些挂着露水的艾蒿带回家,在住宅门檐上方交叉悬挂,驱除五毒,共祝吉祥。大人还要早早叫起自己的孩子,清洗双目,在耳缝间别枝艾叶;还要给女孩脖颈间项链似的用五色彩线系一香包,香包里包有五谷、茴香、艾叶诸物,寓意清除灾祸。

艾蒿燃烧的烟能驱蚊蝇,从五月起,老人就开始束些粗糙的艾绳了,以对付那些厌恶的蚊蝇。袅袅艾烟带着有些辛辣的芳香,飘在村口的大槐树下,飘在村人的和睦和坦诚的夜话里,也飘进睡着在奶奶怀里孩子的梦乡中。现在想起这些记忆里的旧事,心里总有些难忘。

今年闰四月,端午节来的晚,我想快快走进山野,从山沟沿、溪水边采下一捧捧艾蒿,择几支挂在家门,驱蚊辟邪;掐一叶艾叶夹在耳后,扔几片艾叶在洗脸水里,让淡淡的艾香,伴我过端午节,看龙舟比赛,品粽子滋味,谈屈原坚贞。也让古老的相思草---艾蒿至死不变心的寓意走出我的文章,走进现代人的婚姻,该有多好!

朦胧中,艾叶的香味从窗前飘过来,嗅着这独有的馨香,我忽然生出一丝感慨,若爱情如春花般绽放,就如同燃烧,余下的将是灰烬;若爱情如艾叶般常绿,其无论生死,永远都保持一个年青时的爱心。

端午情思

文/石匠

自求学以来就久别家乡,今年这个端午节我终于下定决心回去一趟,撇下手头的事儿,毅然决然踏上归家的火车。

家居鄂西山区,地处荆山山麓,地区相对闭塞,所以归家的路途虽不长远但费时颠簸,又时值端午节,这样的空当儿,不免作了怀古思人的文艺事来,颇有古时游子端午思乡思旧人,高吟“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之感。

每每麦香飘逸,李子渐熟,端午节就宛若一幅水墨,清晰而深刻地浮现在眼前。今年是我第一次离家如此之久如此之远,也便更加怀念那些与端午有关的日子,这个端午也就更加心怀惦念。

以前还小的时候,我还并不知道端午节与屈原,甚至是与白蛇的关联。在那个年代,那些小孩子的世界里端午就是“端阳”,就是“吃粽子”,就是“喝雄黄酒”,就是“挂艾蒿”,因为大人们在端午临近的时候会很频繁使用这些词汇,他们也会很在意这个节日,每到端午节快要到来,总是十分忙碌。

那时的五月,我会随着哥哥那一群孩子到处疯耍。我们穿过山谷的麦田,跟随者干热风的脚步阵阵略过灌木丛,我们发出阵阵“咯咯”的笑声,飘荡在山谷里,贴附着5月的热气默默地蔓延。

爷爷在山上打下艾蒿,用长长的芊但挑起,一步一沉,脚步声极具节奏,沿着山麓走回家,放在场院里,铺开来曝晒。这时往往还会听到爷爷大声的呼喊哥哥回家吃早饭。我们都会一阵跑,一阵走的疯闹着回家,而且这个过程常常还会伴随着我的哭声。

回到家,爷爷会首先嘱咐我不要弄乱了他铺好的艾蒿,这时他还会拿一些分给邻家的舅爷。据说艾蒿具有镇宅辟邪的作用,一般在端午节这天大家都会打一些艾蒿回来,放置在门后,这样会一直持续放置很久,以至于我都没有留意会不会取下来。

我们马上就要吃上新鲜的粽子,总是很急迫。以前奶奶还在世的时候,会包一些粽子给我们吃,那时候的粽子远没有今天的粽子这般多样,只有糯米馅。拿到粽子后,我们会很香很香的吃起来,纵使并不觉得很好吃,但是孩子的世界,尤其是那个年代的农村,有一些零食吃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呀!

这一天,父母会专门在我们的额头点雄黄酒,还会画出一些图文,虽然有喝雄黄酒的说法,我却好像没怎么见过,没有印象了。或许我是见过的,但这些陈年旧事毕竟不会在时下重演,早就“随风飘远”,怕是也如那些年幼时的馋虫一样不复见了。

岁月是一种液态,不经意间,从指缝中流逝,淡化了端午节的色彩,人们或脚步匆匆,或碌碌如蚁,哪里还会记得那些“陈旧”的习俗。年轻的男女,专注着坐在电脑前嘻哈逗笑,恨不得穿过电脑屏幕去亲吻对方;疾步的上班族,挤公交能挤到大汗淋漓,竟然一不小心得罪公交车司机,又和司机对骂起来。

有几人还记得端午的艾草、雄黄、芦苇叶呢?又有谁还记得汨罗江畔白衣飘飘的歌者,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纵然有谁想起了白蛇,那还是惦念着她的性感和美丽。

似乎商业开始凌驾于一切之上,我们只能眼真真看着赛龙舟变成了一个吸引游客的方式,吃粽子还能吃出海鲜,在非端午节的时段,粽子依然可以成为我们的快餐。我走在以文明标签的大城市,看着文明被一遍遍解构。

只希望,我回到家还能看到门后的艾蒿,在四季里庇护我的家人,依旧能承载一份我对端午的情思。

艾香蒲酒度端阳

文/刘新昌

连续下了几天的雨,傍晚,天空终于放晴了。

三岁的女儿困在家里好几天,见雨停了,终于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骑着自行车满小区转悠。我怕她摔着,只能一路小跑地跟着,却不知不觉来到小区西南角。

西南角是小区特意打造的一个微缩版公园,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样样齐全,还种着几棵石榴树。几天没去逛,没想到石榴花竟然开了,远远望去,碧绿的枝叶间,石榴花红艳艳地缀满枝头,一朵挨着一朵,花团锦簇,开得热烈而奔放。在初夏的万绿丛中,像天边的一道彩虹,显得艳丽而耀眼。女儿也停下车来,驻足观看,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绿叶红花,一派生机。一阵风来,沁人心脾的花香伴随雨后湿润的空气,让人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松,等闲惊破纱窗梦。”这样的雨季,这样的石榴花,这样的情景,忽然想起宋朝文豪欧阳修的这首词。原来,一直忙碌的我,竟然忘了端午节的来临。

记得小时候,母亲是特别重视端午节的。每年农历四月上旬开始,她就忙碌起来。先是烤上满满的几缸子烧酒,然后到镇上去买些冰糖回来,再到河边割些菖蒲,洗净后将菖蒲切成米粒状,连同冰糖一起放进粗瓷酒缸里,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待到端午节那天,坛盖一掀,芳香四溢,此时酒已成琥珀色。父亲挑上两坛子菖蒲酒去外公家送节,我们则背上母亲亲手做的粽子跟在父亲后面。

外公家在一个小山村,与我们家只有一河之隔。小时候,过河的桥还没修好,只能坐船,河虽不宽阔,但水质清冽、水草丰沛,坐在船上,能清楚地看到长在河底的丝草和游弋的鱼虾。最好玩的是,河岸有一片滩涂,上面长满了荷花,片片荷叶像一张张撑开的绿伞,轻浮于河面上,朵朵荷花,白的如玉、粉的似霞,风姿绰约,微风一吹,香飘十里。

在我的印象中,外公高大帅气,儒雅博学,会诗赋,特别是一手柳体写得有模有样,镇上十里八村的人都争相购买他的字画。

外公有个爱好,就是好喝酒,而且最爱喝母亲亲手酿的菖蒲酒。记得有一次,我陪父亲去送节,外公一高兴,竟然喝得酩酊大醉,外婆扶他去休息,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不愿起来。外婆生气地说:“酒有什么好的?喝醉了出尽洋相。”外公也不搭理,高声念起明代诗人瞿佑的《菖蒲酒》:“采得灵根傍藕塘,只因佳节届端阳。金刀细切传纤手,玉斝轻浮送异香。厨荐鲥鱼冰作鲙,盘供角黍蔗为浆。同时节物充筵会,纵饮何妨入醉乡。”说实在的,尽管当时我还不太懂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但听着外公抑扬顿挫的朗诵,我也有微醺的感觉。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外公已经去世多年,现在的端午节,母亲也不再酿制菖蒲酒。但是,今年的端午节,我一定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身回趟老家,在家里点上一炷艾香,喝上一缸用思念酿的酒,即使醉了,也是醉在家乡的门槛上。

青粽飘香

文/赵彩萍

记忆中的粽子总是带着母亲的味道。

粽子的香味在我的头脑里弥漫开来,香喷喷的糯米,一粒粒纠缠在一起,紫红色的赤豆裹在米中,用一支筷子对着粽肉插入,把粽子放在盛有红糖的碗中轻轻一转,然后将其高举过头,抬起头慢慢地咬,口舌生津,不腻不粘,香气沁人心中。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日子,童年的我还不懂这些,端午节在童年的记忆里是没有忧伤的,充满着纯真的欢乐。早上,兴致勃勃地跟着父亲把艾草一支支插进房檐,感觉很特别,因为家家户户的房檐上都有这样的纪念。最热闹的还是我们这些孩子,手脖上都是母亲系上的一圈五彩线,嘴里吃着糯米粽子,还有煮熟的咸鸭蛋,村子上的端午节每年都是这样的。

在母亲还是黑发的日子,端午节的粽子都是母亲一只只包裹出来的。粽子外面的芦苇叶,家乡的池塘里到处都有,是父亲自己采摘的。母亲把芦叶仔细检查后,洗净表面的尘土,放入开水中稍微煮一下,翠绿的芦叶变成了深绿色,经过煮烫的芦叶,变得很柔韧,在包粽子时就不会裂开。母亲把煮烫好的芦叶放入冷水中浸泡,端来早就在脸盆里泡好的糯米和赤豆,拿来预先准备好的稻草,开始包粽子。

粽子终于包好了,父母就把它们放在家里土灶上的大铁锅里,等吃过晚饭,开始煮粽子。小时候,总是不明白,粽子为什么要煮上整整一个晚上,每次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能吃,长大了,慢慢地悟出了一些道理,粽子里的米粒和赤豆都是生的,又被芦叶包裹着,父母整个晚上就要守在灶前煮粽子。我的眼皮开始打架,最后,我上床睡觉时,母亲还在往灶里添柴,粽子的香味就飘进我的梦境。第二天早上刚睁开眼,整个屋里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那时的粽子和咸鸭蛋真的是太好吃了,又甜又香,每回,吃得我肚子总是胀胀的。

随着年岁的日渐增大,在书本上认识了屈原,心中就增添了无限的感慨,想起汩罗江上飘荡着诗人悲沧的魂魄,也就对粽子不再那么亲切了。但还是喜欢吃母亲包的粽子,因为粽子上有母亲的味道,只是现在母亲患有手疾,再也不能包粽子了。超市的粽子里不会有母亲的味道,但每年我还是要买把艾草放在门前,说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愫,应该是一种传承,一种祭奠吧。

端午粽香

文/王调英

“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林苏门的这几句诗道出了粽子的浓香诱人。五月流火的端午,粽香丝丝缕缕的飘来,让人依稀尝到粽子的香甜。

每年端午节,都盼望吃到父亲包的粽子,从小到大,从未间断过。玲珑晶莹拢青衣,一捧清茶香满轩。一杯清茶,一只粽子,品的不仅是端午节粽香箬叶青,“香粳白玉团”,更有人间至深至厚的亲情。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没有龙舟竞发,却有艾叶菖蒲门上插,骑父稚子香囊挂。除此之外,最大的事情就是包粽子了,真可谓是家家户户共端阳,我们家也不例外。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父亲就开始包粽子。我们当然是最欢喜的,粽子的香甜让人吃过不忘。父亲包的粽子总是很大个,母亲每次都批评他,说粽子包得太大个,不够美观。可是父亲每次都笑着说:“粽子大个怕什么,一年就包一次,让孩子们吃个够,解解馋。”

父亲包粽子的时候,在他前面放着一大桶淘洗过的糯米。只见他用粽叶弯了个尖角,舀一勺糯米放在粽叶上,用勺子挖了个凹槽,放上肉馅,再舀一勺糯米,压实了,然后把粽叶拐几下子,就包成一个四角粽,然后用细竹篾缠上绑住,这样,粽子就包成了。我们姐弟四个就围蹲在父亲的身边,手拿着粽馅排着队轮流着帮父亲放馅,谁都不准逾越。放完馅的就去包馅,把五花肉在花生粉里一粘,然后用蛤蒌叶子包住,跑去蹲在父亲的身边等着。拿到一整块瘦肉的就嚷嚷说要吃用它作馅的粽子,父亲总是说好好好的,其实到后来我们谁也分不清究竟是哪个粽子用了那块肉作馅了。父亲总是边包粽子边讲故事,讲的最多的还是屈原,讲端午节的来由,也会讲笑话,惹得我们哈哈大笑。

粽子下锅了,我们姐弟四个便蹲在灶台旁边,陪着母亲煮粽子。眼睛瞪得溜圆,看着火苗跳舞,看着锅盖咕嘟咕嘟冒着蒸汽。直到粽子出锅,我们就一人提着一个粽子往外跑,满村子边跑边唱“五月五,吃古粽,古粽香,卖辣姜,辣姜辣……”母亲总不忘提醒我们提一个给爷爷先尝。父亲为我们几个包的出锅的粽子总要绑上一根很细的竹篾,他怕我们心急烫到手。那时候虽然家贫,但父亲对我们总是满满的呵护,幸福了整个童年。

等转完了一圈,粽子也就凉了,我们就会找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坐下来,剥粽子吃粽子。打开粽叶,浓香从鼻子一直钻进心底,晶莹的糯米与蛤蒌叶子交织渗透,简直要香到骨子里。吃的时候,我们总会比较一下,比一比谁的粽子最好吃。若是谁吃到中间的馅是全瘦的,那便是最好吃的粽子了,其他人也就只有羡慕的份了。那时候的想法是瘦肉是天下第一的美味!

时光荏苒,为了改变命运,我们勤奋读书,我们的路也越走越远。然而,父亲总能通过各种方法,把他包的粽子送到我们的手中。父亲包的粽子也渐渐起了变化,原来的大粽子变成小粽子了。粽子的馅也变得多种多样,过去仅有五花肉粘着花生粉裹上蛤蒌叶子,后来包粽子的馅就有了冬菇、木耳、火腿、红烧肉等样式了。在众多款式的粽子当中,我最喜欢的依然还是蛤蒌叶子五花肉做馅的粽子,因为那是温暖的味道。外面商场卖的粽子,虽然包装精美,然而味道远不如父亲包的纯正。

如今又是端午节,年年艾叶雄黄依旧,香囊角符照挂,父亲包的粽子也如期而至。我满心欢喜打开袋子,然而当我看到粽子的刹那,我的心也却被惊悚到了。多数粽子的绑绳松散着,不少的粽子尖角处露出了晶莹的糯米。过去,父亲包的粽子缠得很结实,包裹很美观,从来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过。我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瞥了一眼父亲,过去红润的脸如今已是苍白,皱纹深刻,鬓发如霜,印记着岁月的痕迹。我突然明白了,那个任由我们依赖、索取、享受着父爱的父亲,如山一般的父亲,已渐渐老去,他的双手已经不再有力。我的眼睛湿润了起来,我默默的剥着粽子,大口嚼着,生怕被父亲看出来我的难过。父亲还在一旁问道:“香吗?好吃吗?”我用力地点点头应到:“嗯!好吃!我最喜欢吃了。”父亲的脸上如孩子般绽开了欢喜的笑容。

端午的粽子年年飘香,承载了千百年来人们的哀思。如今,它已是一阙悠悠清词,轻轻托起父亲的舐犊之情,温婉了月移花影的时光,温暖他乡的冷寂沧桑。

那枚芬芳的香囊

文/魏益君

每年端午,我都会想起二十年前在山东潍坊市昌邑农村度过的那个端午节,心头,便掠过一种刻骨铭心的温热,漫过一片永生难忘的眷恋。

那是上世纪1990年,我作为“战地记者”随部队赴潍北靶场协拍电影《大决战·淮海之战》,部队就散住在昌邑市龙池乡几个村子的老乡家。

我们机关的五名同志住一户,房东也姓魏,三口之家,一个女儿。

我的工作不似别人需要紧跟参演部队,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借了房东家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往返于拍摄现场和几个有驻军的村子。房东女儿看不惯我骑那辆破自行车,硬把自己的新车让给我。我推辞不过,只好接受。一来二去,我们就熟悉了。她知道了我的名字,我也知道了她的小名叫燕儿。燕儿的年龄与我相仿,初中毕业就在乡里的工厂上班。

没过多久,就到了端午节。端午节头天下午,我正在房中赶稿,燕儿下班回家敲敲窗户说:“娘要我摘苇叶包粽子,你帮我呗。”看着她恳求的眼神,我不忍拒绝,与燕儿一块来到村头的苇塘。到了苇塘才知道燕儿为什么让我帮她,原来芦苇离岸边好几米呢,用竹竿也只能够到很小的苇叶。摘了一会,收效甚微,我便索性挽起肥大的军裤下水了。时令虽是初夏,但河水还是凉嗖嗖的,当看到满把肥而厚实的苇叶,我兴奋了,燕儿也笑了。摘到足够的苇叶后,在燕儿的催促下,我才恋恋不舍上岸。

回到家,燕儿就高兴地把多余的苇叶分给左邻右舍,尔后帮我洗换下的军裤。

端午节早晨,我们起床洗簌后要去村委大院吃饭,却见大门落锁。正诧异间,燕儿从满是烟雾的厨屋里伸出笑脸:“稍等,粽子马上就好了。”

房东大妈也端着一筐煮鸡蛋笑呵呵说:“今天过节,在大妈家吃。”

虽然我们股长连连表示部队有纪律,但大妈就是不肯开锁。

无奈之下,我们就客随主便了。这顿饭吃得很香,有煮鸡蛋、蒸粽子,还有几样小菜和一锅蛋汤。主食也很特别,就是北方人爱吃的水饺。我吃粽子吃出别样的味道,因为里面有我的劳动。燕儿看我吃粽子的样子就吃吃地笑,笑的我有些不好意思。

饭后我们就各奔“战场”了。我到几个连队采访后,就回来赶稿。燕儿今天放假,就坐在院里的梧桐树下看我送她的《散文集》。

我正专注写稿,燕儿悄悄走过来,说:“给,可香了!”我一看,是个红色的心形荷包。我说部队有纪律不让戴。燕儿就说:“可以放在衣服里面,俺娘说端午节挂香囊辟邪哩。”

燕儿硬是把荷包挂上我的脖颈,高高兴兴蹦跳着跑了。

端午节两天后,部队完成电影协拍任务。临走前夜,我们把撤走的消息告诉了房东,我还特意向燕儿做了自行车交接,燕儿的神情就一阵暗淡。

第二天,我们早起做完常规的扫院子打水,背起背包告别房东。告别房东时,我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军车鸣响催促行程,当汽车驶出村子,驶上大路,我猛然发现,在尘土飞扬的大路边,燕儿手扶自行车在盯着每一辆驶过的军车。我一阵激动,大喊一声:“燕儿!”

可是,逆风不知把我的声音吹向何处。当我乘坐的汽车驶过燕儿,情急之中我掏出那个香囊,伸出车厢使劲晃着。燕儿分明看到了,挥动着手臂跑了几步。然而,飞驰的汽车拉远了距离。我与燕儿,从此不曾相见……

想起酒醅香

文/关山狼刘杰

又快到端午节了,街道里各种各样的荷包满满的,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人工制作的,机器制作的,色泽艳丽,图案精致,把个小城的传统节日渲染的气氛浓郁。

街道里有卖酒醅子的摊贩,拳头大的小碗,一碗三元,只是那原料是小麦,口感和味道远不及老家里用燕麦煮制的酒醅蠕软醇香。

儿时的端午节,最喜欢的就是挂荷包吃酒醅了。在端午节的前几天,母亲就忙着挑拣淘洗留下专门用来煮酒醅的燕麦,挑拣洗净之后,就把燕麦倒进铁锅里用慢火煮熟,再把煮熟的燕麦用罩箻捞到案板上晾开,直到没有温度了,再把从秦安货郎那里买来的酒醅曲子用擀杖擀细,搅拌在煮熟的燕麦里面,最后把拌上酒曲的燕麦装进那个硕大的黑粗瓷盆里,上面用塑料纸蒙上,最上面还要捂上一件棉袄,这样才算是捂好了酒醅子。一般情况下一天一夜酒醅子就好了。母亲早早算好了时日,每年的酒醅子都会在端午节的前夜准时捂好,端午节的早上我们会准时吃上蠕软醇香的酒醅子。

打酒醅子装进大黑盆,我们姊妹兄弟就轮番趴在黑盆边狗一般嗅闻,有时候还偷偷地揭开捂在上面的棉袄,用手指捏一撮舔尝,如果被母亲看见或者被那个弟妹告发,免不了受母亲的一顿呵斥。好不容易闻到那黑盆里溢出浓浓的酒香,就急火潦草地跑去告诉母亲酒醅捂好的喜讯,然后就每人手捧一只粗瓷碗,雏鸟待食一般围在黑盆的周围,等着母亲给我们碗里铲酒醅子。

因为我的家乡在关山林区,才有福口每年吃到用燕麦煮制的酒醅子。关山外面的人家也煮酒醅子,但是他们只能用小麦作为原料,因为燕麦只适宜在高寒林区生长,山外是不能种植的。燕麦在生长期间又容易发病,再加上产量很低,多数的人家都不种植,种植的人家也都和我家一样,是为了给娃娃们过端午煮酒醅子吃。

一样的燕麦,一样的工序,可是不少人家煮制的酒醅子不甜不酸,干渣渣的糙口,甚至有的还有一股子酸霉味,令人难以下咽。母亲煮制的酒醅子粘稠滑润、甜香绵柔,口感很是独特,凡是吃过的人都念念不忘。那么大的一个老黑盆,差不多要二十多斤燕麦才能装满的黑盆,从能闻见酒醅的酒香味到母亲揭开捂在上面的棉袄、塑料纸分酒醅给我们吃,差不多只是一天的时间,老黑盆就见底了,因为我们兄弟姊妹六七个,在端午节那天几乎再不吃别的东西(也没有比酒醅子好吃的东西),圆鼓鼓的肚子里全装的是甜香的酒醅子。其实父亲和母亲也极爱吃酒醅子,可是有我们这样一伙子馋鬼,哪里还有多余的酒醅子进入他们的嘴里呢?

少小时节吃惯了母亲煮的酒醅子,上了中学就有点不方便了,因为那时候端午节是不放假的,再加上家里到镇上有四十多里的路程。虽然如此,每年的端午节,母亲总会设法把酒醅子捎到学校给我吃,有好几次酒醅子刚到我的手里,还没来得及闻香味呢,就被同宿舍的同学你一嘴他一口的尝个底朝天。记得我上高二那年的端午节特别炎热,在五月初六的下午母亲托人给我捎来了一罐头瓶子酒醅子,不知是放的酒曲多了点还是因为天气热,酒醅子发酵的过头了,我吃完了那瓶酒醅子就浑身燥热,满脸通红,到上晚自习的时候,竟然胡言乱语,兴奋异常,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而且莫名其妙。班干部很紧张地叫来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看见我满脸通红,语无伦次的神态,也紧张了起来,忙询问我同宿舍的舍友我下午吃了什么,我的邻铺告诉班主任我吃了一罐头瓶子家里捎来的酒醅子,班主任老师才恍然大悟,说我是被酒醅子吃醉了,忙安排同学扶我到宿舍休息。

转眼我已经是知天命的人了,母亲离开我们也已经七年了,打母亲辞世之后,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那么香甜蠕软的酒醅子了。现在,我的老家因为移民搬迁,早已人走屋空,故乡只是记忆里的一个地名了。燕麦也绝迹多年,想吃一顿燕麦煮制的甜香馋人的酒醅子,只能在偶尔的梦中了!

又将是端午节了,我眺望着关山,不由得想起酒醅子那蠕软滑润的香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