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散文 > 现代散文 > 正文

我家的小竹园

作者: 孙纪尧2023/05/07现代散文

我家老屋后面有一块小竹园,约摸三十多平米。

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稀稀落落地生长着一些矮小贫瘠的淡竹。

竹园的东边是邻居家的大竹园。

北边是一条小河。河边毗邻小竹园的地方长着两棵不大的树。一棵榆树,一棵野桃树。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满树粉红色的桃花,香飘四处。

西边有一条窄窄的小路通向小河。河边有一座青石板搭建的水桥,那是我家和左邻右舍用水的地方。因为有了水桥,小竹园便充满了生机。每天人来人往,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农闲时节,又适逢雨天,偶尔会有人头戴斗篷站在青石板上钓鱼。

夏天的晚上,三两家人摇着扇子在竹园边纳凉,偶尔会看到一两只猪獾从东到西,或由西向东,晃悠晃悠地走着,旁若无人。

如果论风景,那小竹园绝不逊色于周边的大竹园。

但如果论经济价值,那小竹园之于大竹园,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六七十年代,竹子是扬中三宝——"芦柳竹"中价值最大的一宝。在农村,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块或大或小的竹园。

扬中人天生聪明勤劳,他们利用这天赐宝物编织竹器,创造财富。扬中竹器畅销国内外,闻名遐迩。

那时,谁家有一块大竹园,谁家就富得令人羡慕。人们形象地把大竹园喻为"哑巴儿子","摇钱树".因为它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财富,而且几乎无需你付出成本。家里缺钱了,砍一捆竹子卖了,腰包就鼓起来了。如果大片地砍伐,那常常是三年两次。而每当这时,主人全家都会笑逐颜开,因为又可增添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扬中姑娘找对象,别的条件都可忽略不计,但宽住场和大竹园往往是首选。因为婚后有固定收入来源,持家过日子可以少吃苦头。

我家虽然没有福气享受大竹园所带来的福祉,可全家人对自家小竹园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是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那个时代的农村,不管是生产还是生活,时常都会用到竹子。编泥笿、绞水草、晾衣服、撑蚊帐,每当需要的时候,家人便会拿着砍刀去那小竹园随意选用,既方便又省钱。

那时家里吃饭的人多,劳动的人少,总是缺粮,一熟赶不上一熟。每当这青黄不接的时候,父亲便会去小竹园砍上十来斤竹子,让姐姐扛到街上卖了,再买几斤粮食回来救急。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全家人的生计,父亲学习编织菜篮;六六年小学毕业后,我停学在家学习篾匠。小竹园都曾为我们尽了力。我们父子俩学劈竹篾,用的都是小竹园里的竹子。劈坏了就再去砍一根,因为是自家的,不怎么感觉心疼;如果花钱买一捆回来当试验品,那种感觉可能还真不一样。有时一批货做下来,差个三两根竹子,便去小竹园里砍,那也是极方便的事。不过,砍的次数多了,我便感到心疼。特别是砍到老竹不剩几根的时候,看看这根舍不得,摸摸那根还是舍不得,常常在小竹园里转来转去,就是下不了手,生怕砍了老竹来年长不出新竹。

八十年代初期,因为拆了老屋,我家小竹园稍有扩大。可遗憾的是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先前的淡竹已经绝迹,远近闻名的扬中竹器也随之为塑料、金属等器具所代替。记得大约从那时起,扬中人家竹园里生长的多半是生命力很强的燕竹。这种竹子,虽然身材高大秀美,但不可劈篾,只能用来搭建瓜棚豆棚。不过,燕竹笋倒是一种味道十分鲜美的蔬菜。燕竹笋烧河豚或刀鱼、燕竹笋烧猪肉河蚌、燕竹笋尖涨蛋,都是扬中名菜。燕竹笋还可切细和猪肉搭配用来做包子馅心。如果来不及吃,便可将新鲜竹笋洗净切片放入油锅内炒一炒后,放入冰箱冷冻储存,什么时候需要,便拿出来吃,味道也还不错。

如今,扬中生长燕竹,人们看重的不是竹子,而是竹笋。

我家那块小小的竹园,每年也能长出不少竹笋。清明前后,一场春雨过后,燕竹笋便破土而出,茁壮生长。每当此时,我都会兴致勃勃地来小竹园欣赏"雨后春笋"那美丽的画面。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享受燕竹笋的美味,我和老伴不仅会给远在上海的儿子儿媳快递,而且会分期馈赠给扬中自家没有燕竹笋的亲朋好友和家边邻居。

如今,小竹园不再为我们救急,不再为我们创造价值,但它却在默默地为我们提供美味。

我家小竹园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