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关于祭祖的作文

2020/03/18作文大全

除夕祭祖作文

除夕祭祖

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

吃过中饭我在房间里看电视节目,爸爸在客厅喊我去帮忙。我来到客厅,看到爸爸面前堆了很多黄色的烧纸。爸爸叫我过去学着他做。爸爸先拿起大约二十张烧纸,在上面分横竖三行用剪刀捅出9个窟窿,然后把烧纸的中心对准方凳的一个角,顺着一个方向轻轻旋转,烧纸的角就错开了,看上去爸爸手里的烧纸像一个圆饼。爸爸说:“这样加工过的烧纸才叫纸钱,不打空的纸钱是用不掉的。”我们用了很长时间才把烧纸都加工成“纸钱”。爸爸找了一个大竹篮,把纸钱放进了竹篮,同时还放进了很多我不认识的东西。听爸爸说是叫什么“金元宝”、“银元宝”、“金条”,还有什么“冥钞”,“冥钞”上面印的数字有一百元、一千元、一万元,还有一亿元的。篮子里还放有鞭炮、馒头、酒和菜。

我和爸爸提着大竹篮来到山上,听到到处都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看到很多坟前都有刚烧过的纸钱,有的人还没离开。我们来到一个大坟前,爸爸说这是我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坟。爸爸很恭敬的把馒头和菜摆放在大坟前大墓碑旁边的石条上,还放上了2个小酒杯,在酒杯里斟满了酒。爸爸又从竹篮里拿出“纸钱”、“金元宝”、“银元宝”、“金条”,和“冥钞”。在拿“纸钱”时又拿出几张放回竹篮里,说是“纸钱”不能一次烧完,要留些明年再接着烧。其它的都在坟前焚烧。爸爸在“纸钱”时还拿了一些到附近的坟上烧,说他们现在是邻居,要分一些“纸钱”给邻居花。爸爸在烧“纸钱”时还向我说了很多我不懂的话。在“纸钱”快烧完的时候,爸爸拿出鞭炮绕大坟盘了一圈,然后把鞭炮的一头放到了烧“纸钱”的火上。

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我们离开了墓地。回来的路上爸爸告诉我:我们家还有很多亲人的坟埋在外地。给死去的人烧“纸钱”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重要的是要孝敬活着的长辈亲人,死后再怀念也没有用了。除夕祭祖只是对逝去亲人表示怀念的一种方式。

除夕祭祖

今天是年30、除夕夜,随着下午的到来,年味越来越浓了,到处都能听到鞭炮声,大的小的,远的近的,独个响的,连着响的。

在家里,随着爷爷奶奶越来越忙,阵阵的菜香从厨房里断断续续的飘出来,越闻越香。

大约下午三点多的时候,祭祖开始了,在客厅的大方桌上,摆了两排祭祖的菜,还有一碗满满的大米饭。四方桌的四边上各摆着四杯酒。然后看见爷爷点上了一对红红的蜡烛。爸爸拿出香,在蜡烛上把香点上,拿着香,爸爸叫上了我,走到了大门口,朝着门口拜了三拜,我学着爸爸的样子做了一遍,接着听见爸爸说:“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回来过年了”。我跟着说:“太太公、太太婆、太公、太婆回来过年了。”然后把香一边一根插在了大门的两边,接着在厨房的后门、鸡圏、猪圈、灶台等等的地方都插上了香。

随着烛光的跳动,在祭祖的客厅显得很是庄严,这时我好奇的问爷爷为什么要祭祖。爷爷对我说:“祭祖是为了感谢上一辈们养育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幸福创造了好的条件,好的环境。同时也鼓励我们要努力的生活,学会尊重和感谢长辈。”听着爷爷的话,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这么隆重的祭祖了。

过了一会儿,爸爸点着了鞭炮,随着鞭炮声的响起,祭祖也完成了。年夜饭也开始了。新的一年也快来了。

除夕祭祖

欢欢喜喜庆新春,热热闹闹过大年。家乡有句方言:三脚椅子也要拿回家过年。漂游在外的游子们陆陆续续回到了家乡,融入在过年的喜悦中。在这团聚喜庆的日子里,亲人们又怎能忘记把已经过世的祖先“请”回家来团聚呢。因此,祭拜祖先成了大年里家乡特色的一道绚丽风景线。

为了中午的祭祖,除夕那天早上,全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奶奶、婶婶、妈妈都钻进了厨房,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蒸鱼、炒虾、炸鸡腿……香味儿熏得女人们心里美滋滋的。爷爷、叔叔、爸爸也不闲着,带着我们小孩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红彤彤的对联也贴上了,好让祖先们清心地回来一趟。

转眼就快中午了。厨房里,祭祖的供品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奶奶叫我们把供品端到楼上的大厅。哇,供品可丰富了,有酥汁排骨、螃蟹粉丝煲、红烧肉、三明治年糕、炸鸡腿、五粮液酒、虫草白鸭汤……看着这些供品,闻着香喷喷的味儿,真让我们垂涎三尺。不过,为了表示对祖先的敬重。祭祖前,我们可不能先动口吃这些供品的。

我们把供品摆放在一块大方桌上。大方桌的前面摆放着祖先的灵位和烛台、香炉。香炉的前方,可看到大厅的正墙上挂着祖先的遗像,供品上齐了,爸爸在方桌前排了十个酒杯,倒上酒,又列了十双筷子。然后,挑出芋头、年糕、面包和鱼四道菜摆在最面前。我看着好奇,窃声问爸爸,爸爸笑着说:“这是希望祖宗保佑我们全家多子多孙,年年高,年年发,年年有余。”原来还有这深一层的含义,难怪每年都会把它们摆到最前面。

开始祭祖了,奶奶年长,由她主持祭拜祖先。奶奶先点好香烛,便庄重地站在大厅中央,双手捧着一大叠金纸,金面朝着祖先灵位恭恭敬敬地鞠了四个躬;之后,口里念念有词地小声说着什么。奶奶请祖先们回来吃饭,全家人都要在一旁静静地守着。我张大耳朵细细听着,原来,奶奶祈求祖先们保佑我们全家平平安安、和和睦睦,让大人们事业有成,小孩们好好读书。奶奶祈祷完毕后,留一段时间让祖先们慢慢品尝。过了十几分钟,奶奶把金纸都递给了我们,让大伙儿一起把这金纸全都烧给祖先们带上。全家人围在一起,把火烧得旺旺的。看着高高的火苗,满天飞舞的金灰,我想祖先们是该收到我们这些子孙们给他带去的金钱了吧。最后,全家大小都轮着恭敬地给祖先们鞠了四个躬,在“噼噼啪啪”的热烈鞭炮声中,恭送走了祖先。

“送走”了祖先,我们可以开饭了。此时,我们吃着大鱼大肉,我的内心却波澜万千。作为子孙,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回报自己的祖先吗?不!这只是对祖先怀念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肉体不在了,他们的灵魂还在——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勤俭的精神建立了这个家,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祭拜!在怀念的同时,我们要懂得感恩,还要懂得把祖先们勤劳节俭的精神一代传一代,把祖先们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把这个家建设得更加辉煌美好。

关于祭祖的作文

篇一:清明祭祖

现在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而我是那“断了魂”的路上行人——一个失去故乡怀抱的人。

清明的起源,据传是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相关。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的祭祖扫墓,经过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广东的清明似乎与我家乡的清明相仿——都要祭祖扫墓。而与我家乡不同的是本地人要在门上插杨柳枝,说是可以驱邪和赶鬼。我不信迷信,不过这是有历史的习俗,我们必须尊重它。

家乡的清明与本地的清明相比可能略逊了一点文化,,但祭祖这一点一定不会少,这是他们清明做的大事,不管地里再忙,手头的事再多,他们都会花上一点时间在祖墓边除除杂草,烧点纸钱,说一说自已的愿望与希望。是的,他们心里都有着“喝水不忘挖井人”的精神,这正是他们要坚持的原因吧。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正是我此时的心情。身在异乡的我也想去给祖先拜祭,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有梦,我要在今晚的梦里,在祖先墓前多叩几个头,來弥补这五年未上坟拜祭的过错吧。

篇二:清明祭祖

一个鹅蛋下肚后,我也想用朴实的文字小小的祭拜一下先祖——那些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

首先是春秋时代的鲍叔牙。本能安居齐桓公丞相的他,不计名利地让出了丞相的位子,举荐了齐桓公的大仇人,管仲。他让我们华夏儿女明白了,该如何去对待官道,该如何去对待朋友。他给我们的财富,是生活经验;

接着是越王勾践和西楚霸王项羽。他二人,有人赞: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他二人给我们的财富,是精神上的盛宴;

其次是秦朝、明朝二朝代所修建长城的“奴隶”们。虽然他们是被迫的,虽然他们是不情愿的,但他们终究用智慧与汗水,铸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万里长城。他们给我们的财富,一半是安全的屏障,一半是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再接着,是三国里的风风云云。里面不乏一些高超的政治家,不乏一些绝妙的军事家,更不乏一些威猛善谋的大将军,自然,还有不少一事误终生的大失败。好的也好,不好的也好,总归,他们在精神上、生活中给了我们莫大的经验;

回到近代。英勇无畏的大革命家李公朴、闻一多等,用鲜血鼓舞了无数的中国人,用身躯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文笔精湛的大文豪鲁迅等人,拿笔杆做武器,抨击黑暗社会,鼓动人心壮志;更有坚定不移的毛泽东等大领导家,用实际行动争得了民族的解放,促进了民族的发展……;

回到现代。拥有雄厚文化的千年古国——中国,一次次的从站立到跌倒,一次次的跌倒再爬起,形成一个耐人寻味的循环。要说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跌倒-爬起”,邓小平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新的转机!正因为他,和无数共同努力的华夏儿女,中华民族才重新站了起来……

祭先祖!

洒酒,念词:“决心——重拾汝风,重振华夏!”

篇三:“钱”

清明节到了,奶奶在精心准备着祭祖的物品。

我放学回家,一眼看到桌上放着厚厚的一叠钱,“这是谁的钱啊?”我拿起上面的一捆,仔细端详,这些钱印着发行单位是“天地通银行”,票面上的图案也不是国家领袖的头像,倒像是玉皇大帝和阎王爷的模样。我翻了一下,最大的面额居然是两千元。显然这不是人民币,我很好奇,正好奶奶从楼上走下来,我就问奶奶:“这是什么钱啊?有什么用啊?”“这是烧给太公太婆在地下用的。”奶奶接着说:“太公太婆生前生活很贫因,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五、六个孩子,等到生活有点改善的时候,他们却离我们而去了。清明节到了,我们烧点钱给他们用。”奶奶不仅准备了纸钱,还有满满一袋金灿灿的“金元宝”。

我从来没见过太公太婆,但是从奶奶的话中了解到他们是勤劳、善良、朴素、节约的人。太公以前是个贫农,自己没有田地,要靠从地主家租来的田来维持一家的生活。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太公就扛着锄头到田里干活,一直干到晚上8,9点钟才回到家里,收获的粮食还要交给地主一大半。生活来源本来就少,家里又有五六个子女,再加上当时土匪横行,生活更是困苦不堪。每天吃的都是番薯干和咸菜,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在碗里看到一丁点油腥。太公平时更是节约,一分钱都恨不得扳成两瓣花,蔬菜粮食都是自己种,衣服更是补了又补,一穿就是好几年。

我不禁地想:这么多钱,他们会舍得用吗?

篇四:清明祭祖

清明节这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不时飘来一些小雨点,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啊!我起了个大早,和爸爸、妈妈、爷爷他们一起坐车来到了位于中山的福荫公墓园扫墓,拜祭祖先。

来到了墓园,路两旁绿树成荫,远远看见一排排的墓碑整整齐齐地列在了山岗上。没想到很多人比我们来得还早呢,有的人抬着一只只香喷喷的大烧猪,有的人手里捧着一束束美丽的鲜花,有的人提着好吃的点心,一家老老小小,都十分虔诚。

我们来到了自己祖先的墓碑前,举行了拜祭仪式。奶奶点上了香火蜡烛,然后将我们带来的供品,一只大烧猪,一只烧鹅,还有我爱吃的点心都放在了墓前,大人们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祖先保佑我们全家身体健康、出入平安、顺顺利利。我就和堂哥他们在一旁跑来跑去顾着玩。我听妈妈说,现在扫墓比以前方便多了,因为所有的祖先都放在一起了,不用像以前到处跑不同的地方。而且现在都文明拜祭了,不像以前要放鞭炮呢。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一个节日,人们都利用这个节日一起怀念祖先,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篇五:回乡祭祖

今天是我们回老家的第三天了,爸爸和妈妈一早就叫我起床,说是回乡下祭拜。

我们到街上买了很多一合一合的纸、香、大蜡烛、鞭炮和烟(爸爸说烟是给乡下的邻居们)后,就坐上摩的回乡下了(到乡下没有通公交车哟)。

到了老家的房子前,只看见一座十分破旧的房子在我的面前。进了屋,就看见祖祖(也就是我们这儿叫的老爷)们和奶奶的照片了,看见奶奶的照片,就使我想了奶奶对我的照顾,心里就感到特别难受。往四周一看,摆放的简单的家具还算整齐,但抬头一看,房子上的瓦片有些已经掉了。爸爸说老家已经有十几年没人住了,我们走了以后,大伯、三爸和我们就准备凑钱修老家的房子,下次回来就能看见新房子了。

接着,爸爸就带着我、妈妈和三姐一块到祖坟了。我帮着把香、蜡烛点着,分别在祖祖、奶奶的坟前插好,又帮忙把合纸一张一张分好,爸爸和妈妈在点合纸时对祖祖和奶奶说了好多话,什么每年都会来看他们、保佑我的身体和成绩好、让全家每个人平安等等。其实,我最想对奶奶说:“我想您,我也会回来年您的!”烧完纸后,爸爸和我在每个坟上都放了鞭炮。

在坟前,我的身上被蚊子咬了好多疙瘩,但我没有叫,也没有嚷,我知道,对祖先,除了尊敬,还有他们的爱!

奶奶,我还会回来看您的!

篇六:祭祖

祭祖,是春节中客家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个仪式通过烧香三拜来纪念已经逝去的亲人。

大年三十(今年只有大年二十九)的早上,我还在睡梦中,被一阵阵声音吵醒,有叫喊声,有欢笑声,有狗吠声。起床洗漱过后,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忙着祭祖的准备,有拿着香前往祠堂的,有搬着大批红鞭炮到祠堂外的平地的。我也像往年一样帮着爸爸妈妈搬着鸡、鸭和酒到失去的亲人前面。爷爷奶奶也已经准备好了祭祖的工作,先祭拜上天,再祭拜菩萨,差不多经过两个多小时,转眼间已经到了七点半。我们匆匆忙忙吃完早餐,我和妈妈前往祠堂,等候族人们的到来。

八点整的时候,族人们陆陆续续的到来了,见面后,大家互相问候,寒暄。年长的长辈们抱抱这个小孩,摸摸那个小孩的头,所有的小孩都浸在了收利是的海洋里,个个都笑逐颜开。在外工作的人都说些吉祥祝福的话语;握着长辈的手嘘寒问暖,祝福老人;同辈们见面后,相互问候,过去一年的状况,并祝福来年好兆头。

八点四十分整,经过了长时间的祝福,族里年老而又德望的老人,大喊一声准备祭祖,青壮年们点燃大烛大香,将点燃的大香恭敬地交给族老们,媳妇们将几大把小香点燃后,分别交给每一个人。族老们站在第一排,下一辈的男丁站在第二、三排,孙辈的男丁站在第四、五排,后边站着的便是媳妇们和女儿们。八点四十五分整,其中一位年老而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声喊道:“大年三十,祭祖开始,一上香,再上香,三上香。”三旬上香后,族老们上酒上茶,媳妇们收回大小香插到香鼎上。接着,媳妇们和女辈们忙着烧纸钱给祖宗,妈妈立刻把我叫到跟前说:“儿子,去烧纸钱的火堆旁烤烤,把一年中身上的污渍烤掉。”青壮年们捧着几十盒鞭炮到祠堂平地挂好,等到纸钱烧完后,大伙们就接连着几十盒鞭炮陆续点燃,噼噼啪啪震天响,那仗势犹如山倒海,气贯如虹。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的喜庆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期待着来年的好年景,好收成。

隆重而传统的祭拜仪式,寄托着人们对祖宗的挂念和感恩,通过这次祭祖仪式让我领悟了客家人的勤劳、团结和互助。

篇七:祭祖

大年初一的早上,天气阴冷,空中飘落着雪子。恶劣的天气挡不住人们对祖先的怀念之情。我和爸爸妈妈也加入到了祭祖的行列。

第一站是到太公的坟墓柏祭。太公的坟墓在很高很高的山上。山路弯弯曲曲,泥泞难行。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爬。爸爸在前面带路,我走中间,妈妈在最后。一路非常小心地爬着,缓缓地向前进。一不留神,脚下一滑,只听“扑通”一声,我摔了一跤。满屁股都是泥巴,我的新衣服上也沾了不少泥。我没有哭鼻子,站起来继续爬山。爸爸一个劲地夸:“真勇敢!”终于到了,我们拿出香纸拜过太公,爸爸还放了鞭炮。

第二站来到奶奶的坟墓上,看着坟墓想起慈祥的奶奶。不知道她在天堂过的怎么样?爸爸妈妈烧了好多纸钱给奶奶,还烧了一幢三层的纸房子给奶奶。我想有了这些奶奶应该在天上过得很幸福。我拿起了点燃的香,虔诚地拜了三下,把香插在墓前。又双手合十拜了三下。希望能保佑我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回家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祭祖的人。大家都弄脏了新衣服,新裤子。但个个脸上都热情洋溢,充满了对祖先的怀念,对新生活的渴望。

篇八:上山祭祖

这天,爷爷早早地起床了,他忙开了。爷爷准备着蜡烛、香、颜料、祭祀用品……我和爷爷终于出发了!一路上的认可真多啊!爷爷对我说:“你看,这些人都是去扫墓的,山上可热闹了!

4月4日是清明节,大家都很熟悉。

清明节我们都有一个习俗----上山祭祖。

这天,爷爷早早地起床了,他忙开了。爷爷准备着蜡烛、香、颜料、祭祀用品……我和爷爷终于出发了!一路上的认可真多啊!爷爷对我说:“你看,这些人都是去扫墓的,山上可热闹了!”听了爷爷的话,我已经有些“蠢蠢欲动”了。经过了坎坎坷坷的路后,我们终于到了。

山上的路可真难走啊!我一步一步地慢慢走,爷爷跟在我的后面走。山上的景色可真美啊,听,丁冬的流水声,姿态各异的山花……山路越来越陡峭,我也越来越累,气喘吁吁的。我们沿着小径走上山,一路上,上山下山的人数不胜数。经过我们的“跋山涉水”,终于到了我太爷爷的墓前。我看见墓上长满了野草、野花,爷爷立刻用割刀割草。而我在给太爷爷的墓描字。

这描字可不是简单的活!我生怕颜料会滴下来,就小心翼翼地描着。爷爷割完草后,来到太爷爷的墓前,拿出蜡烛、香和祭祀用品,摆在太爷爷的墓前,点上蜡烛、香,祭拜起来。我跪在爷爷旁边,祭拜太爷爷,我希望太爷爷的在天之灵保佑我学习更上一层楼。忽然,我看见了许多山花,我马上跑到了那儿,摘起山花来。

我摘了许多山花,转头望去,下面的景色尽收眼底。啊!我们的祖国可真美丽啊!

篇九:除夕祭祖

除夕祭祖,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传统风俗之一。一方面是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每逢除夕总要举行祭祀仪式,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在过去,祭祖仪式一般在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举行,身穿盛装的同一姓氏宗族参加,仪式较为隆重。而现在,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团年饭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龛面前摆起美酒佳肴,进行拜祭。

篇十:清明祭祖记事

回家——出生地

2012年4月4日,清明节。早上一起来便知道今天的使命!毫无疑问,拜祖坟,扫祖墓。也罢,餐毕便随着爷爷风尘仆仆地赶回故乡——我出生的地方。顺便看望慈祥的奶奶。

路上,我真触动了!一路都有卖所谓“金元宝”“银元宝”“纸钱”……之类的。森白的阳光照射其上,反而映衬出另类的光华~来往的路人皆是提着这类祭祖之物,大多也是向城外奔去,奔向那深山藏翠,那瓦房纳魂。

祭祖

到家之后,与奶奶聊了几句,稍作整顿便出发向那祖坟。路上的寒风,呼呼作响,刺骨的冰冷却也不觉得什么。到了之后,站在那颠簸的田路上,望着墨翠的大山,我顿时心生旷达……那在学校的苦闷霎时化解了去。不过在我往前走了几步后,我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从坟山飘来的浓烟令人作呕,那都是烧纸制品的味道……

不过没办法,这样的事被父亲称作“习俗”。我硬着头皮冲进人群中时,彻彻底底的无语了:漫天飞舞的纸烬,弥漫不散的浓烟,扑面而来的热浪,缠绕耳边的聒噪……这些对我来说真是一种折磨,痛苦!我实在是忍不住了,便跑了出来,在人群外边,手提着时刻陪伴着我的水瓶四处晃悠,欣赏这大山。至于那祭祖大军,饶了我吧!那样的环境我会当场晕掉的……

祭祖回家后,我唯一的感觉便是,晕。这样的活动也叫做缅怀先祖?烧烧纸钱,拜拜坟?祭祖的祭字含义恐怕不仅仅如此简单,或许不必要弄得这样烟尘抖乱,又污染空气,又浪费资源,还耽误时间。其实,祭,应该是怀着敬畏的心态,去扫墓,回想先祖曾经的辉煌对后人有何影响?也许,坟座落在那,对我们后人的要求并不是烧纸钱,而是深记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在这片大地上,只不过现在累了,想要长久地休息一下。一束花,一颗尊敬的心,足矣……实在不必如此大费周章!面对着祖坟,闭上眼睛,让心灵在这儿洗涤!

祭祖作文600字

篇一:祭祖

腊月三十是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日子。姥姥家也不例外,只是比城里多了一个环节,那就是祭祖。姥爷、姥姥都为这件事早早地起来忙活着。

姥爷从柜子里拿出一卷卷得很宽很厚很工整的纸,打开来挂在厨房的后墙上。纸上用毛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姥爷告诉我,上面写的都是郝氏家族已故人的名字。今天也让他们回家过个年。纸的下方摆了一张桌子,这就是供桌,上面摆了五朵既漂亮又鲜艳的供花。靠近供花的地方摆了五个小吃碟,里边分别装着糖、桔子、苹果、烟和糕点。说时迟,那时快,我的手已经伸向了糖碟,还没拿到就被姥姥拉了回来:“别动,桌子上的东西可不能吃,这些都是供品。”姥爷拿出一瓶好酒分别倒在供桌上的两个高脚杯里,同时又放上了两盒烟。桌子上还有馒头、一对鱼、一对神虫。这些东西都是用面做的,可精致了。

这时候,在厨房忙得不亦乐乎的妈妈和二姨又把装满了香喷喷的美味佳肴的五个碗,五双筷子摆在了桌子上。其实,最醒目的还是摆在供桌上那对枣红色的大香炉,做工很精致。它们是用来烧香的。只见姥爷拿了一些烧纸在供桌前点燃后,磕了三个头,我们也紧随其后,这就是祭祖。

祭祖的规矩很多也很麻烦,但是,在城里是很难见到的。所以我喜欢在姥姥家过年,特有意思。

篇二:清明祭祖

三月中旬里的一天,我听见爸爸和奶奶商量清明去上坟的日子。我就说:“我也要去。”爸爸答应了。我高兴地跳着说:“我可以去上坟喽,我可以去上坟喽!’’姐姐听见了急忙大声说:“我也要去”奶奶也答应了。

4月4日我们期盼的日子终于来了!早上,我们把上坟的东西准备好就出发了。走了一段柏油路,在走一段沙石路,就进入了林间小道。路两旁长满了松树,走了十来分钟就来到坟地了。我问爸爸:“为什么要来上坟啊?”爸爸说:“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到了今天,清明节祭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听爸爸一说,我才知道清明祭祖的含义!

我好奇地说:“我们祭拜的人是谁?”爸爸说:“是爷爷的爸爸,和爷爷的爷爷。”爸爸一边手一边忙开了,大人们除草的除草,摆东西的摆东西。我和姐姐一边吃东西一边东张西望。我们看见了很多坟,远处有人家,还有连绵起伏的山峰,然后爸爸叫我去磕头,我看见坟前摆了很多美味的食物,有鸡头,有水果,还有糖果。我一边磕头一边流口水,在磕头是,我心中想着:老祖宗保佑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哦。爷爷在一旁烧纸香,祭拜完毕,挂好纸,我们就走了。在回家的路旁,我们在树下休息了一会儿,一边吃东西一边玩。我们还摘了许多野果来,有酸苔、刺苔、还有蕨菜……爷爷说:“我们小时候,没什么好吃的,这些野菜可是我们的主要零食。看看你们现在要啥有啥,想吃什么有什么。”

听了爷爷的话,我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逝者安息,生者可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呀!

篇三:清明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祭奠亲朋,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年复一年。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清明节里,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不远百里,来到老祖宗们的墓碑前,手捧鲜花,祭扫先人。

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踏青、除尘的好时节,其名字也正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意思。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再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亲爱的爷爷。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孙女和您近在咫尺,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无法和您相见。这怎么不让孙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爸爸妈妈带着纸钱和冥币,在爷爷的墓前,为他“寄”去。我向周围扫视了一下,人们的脸上都带着一丝伤感,一丝怀念。

唉,当我在妈妈肚子里3个月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每当其他同学提起爷爷对自己怎样好的时候,我总是又羡慕又伤心。

冥币在火中慢慢被烧成了灰,看着这正在燃烧的火,我想象着要是爷爷还在世的话,一定会加倍疼爱我——好吃的给我,好玩的给我……我真希望现在在我面前的不是一座冷冷的墓碑,而是一位身体健康,面带笑容的爷爷啊!可现在我只有默默的站在坟墓前许愿:“希望爷爷能保佑我学习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我站在爷爷的墓碑前,两行热泪像断了线的珍珠,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篇四:清明扫墓祭祖

清明节前两天,爸爸决定带我回乡扫墓

祭祖。我听了这个决定后,既高兴,又好奇,终于可以知道扫墓是怎么回事儿了。以前每次回老家,爸爸都要去给太奶扫墓,可每一次我要跟爸爸去的时候,爸爸、爷爷奶奶都不让我去,他们告诉我说,等我长大了再带我去。今年我已经十岁了,终于可以去扫墓祭祖了。

扫墓前,爸爸带我去商店买了几捆大黄纸和一些大宝纸,爸爸教我叠大宝,我们一共叠了4方便袋元宝。奶奶告诉爸爸说今年好填坟,爸爸又准备了一把铁锹。爸爸还给我讲了一些有关扫墓祭祖的禁忌,比如到了墓地要严肃,不要乱说话,能帮他干点就帮他,不能看着就行。

扫墓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春风和煦,爸爸领着我,20多分钟就到了墓地,这是一块公共墓地,方圆近10公里,附近这十个村子的人老了,都葬在这里。我家的祖坟有四个,坟上都长着很高的蒿草,每座坟头上还有一块砖头,爸爸先到附近挖了些新土,每个坟上都填了点,然后拿出四张大黄纸,每个坟头上都用砖头压上一张。接着爸爸告诉我每个坟都应该怎么称呼,烧纸要按辈份高低顺序烧,辈份最高的先烧。我也拿着一根事先准备好的棍子帮爸爸烧。在太奶奶的坟前,爸爸问我:“还记得你太奶吗?”我说:“记得!”爸爸听了就说:“那你就给你太奶多烧点吧!”

烧完纸,我和爸爸就往回走,路边的杨树正泛着新绿,田地里也热闹了起来,农民开始整地准备春耕,“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爸爸跟我说,“你看,多应节气啊,大家都忙起来了,到什么时候办什么事儿!”

清明节扫墓祭祖,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并且还知道了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之一。

篇五:清明去祭祖

清明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4月4日,人们都会早早的起床,到祖先的坟前去祭奠。我也不例外,因为清明节学校放假一天,一大清早我就跟着妈妈去了陶山。

清明节想去叫辆出租车都有点困难,好不容易才拦住了一辆出租车,我们刚把大姨接了过来,出租车就一轰油门,朝陶山奔去。车窗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车特别的多,离陶山已经不远了,可是最不愿意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堵车了。司机见势不妙,赶紧调转车头朝马屿那边的高速公路开去。一路上,司机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还想把我们赶下车去。高速公路也开始堵车了,我们只好拐进了老路。历经了千辛万苦,我们终于到达了外公家。

舅舅、舅妈还有弟弟都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了。锄头、镰刀这些缺一不可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着我们出发了。

这是,天空又开始了哭泣,一颗颗泪珠滚落下来,我不禁想到了诗人杜甫写的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说不定呀是老天爷为了替杜甫圆这个谎才每年清明都下雨。按照现在的天气,想要步行走到那里是不太可能的。三轮车立即骑到了山脚下,我过去一看,呀!外婆的坟墓都快不见了。旁边杂草丛生,都快把坟墓给淹没了。舅舅的锄头马上起了作用,杂草被一一斩除。其实我知道,这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要花很多力气,有些草上还有刺,一不小心就会被扎到。草锄完了,花早就已经买好了,最后我把花篮摆在了坟头。走的时候我又看了眼坟墓,现在的人已经不再那么迷信,不会乱烧纸钱使大山上发生火灾,只要送上鲜花和祝福就够了。

篇六:祭祖

中华一族,源于伏義;百家之姓,始于淮阳。正所谓水之有源,树之有根,人之有祖。水无源则歇,树无根则枯,人无族则自身从何而来。我姓李。今天早上。爸爸带我参加“金华李氏祭祖活动”。

听爸爸和同行的李叔叔说,这个墓是一个古墓,因为这是四世李氏观定的墓穴。据族谱记载:广东李氏源于浙江金华,大概由李世民时传起。三世的李太公进士出身,被派到南海郡(今广州)做官。他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来到鹤山创业,死后葬在龙口中七的一座山上,那座山形似金钟,故名金钟山,这墓被人们称为“银链吊金钟”。

一路上虽然烈日当头,但秋风送爽“虽然山路崎岖难行,但行人兴致高昂。我们还未到山脚,已看到人龙从一条山路缓缓地上上下下。行走在山路上,那清新的林间空气扑鼻而来,鸟啼声不绝耳。行进间,爸爸不时个旁边的“兄弟”搭讪,不知不觉,已到了古墓前。

古墓位于山腰,虽然不在山顶,但是山下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行人和醒狮不断往这边走来,鞭炮声响不绝耳。身后的古墓香烟缭绕,祈祷声喃喃不断。我从值勤的哥哥手里接过三柱点燃了的仙香,向墓碑躬身拜了三拜,再把仙香插入潮湿而又松软的泥土里。抬头一看,墓碑上的字模糊不清,上面隐约刻着:“四世李公之墓”。

中华民族乃礼仪之帮,尊老爱幼、怀念前人是我们的传统。伟大的祖先,我们不会忘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