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广东的作文

2020/03/19作文大全

广东高考作文

篇一:神圣的尊严

海卡尔说:人的尊严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在美国纽约中央车站,人们向流浪汉或流浪艺人施舍时,一定得平等待之。他们在表演时,身旁放着收钱的金色盘子或帽子,如果你没有欣赏他们的表演便投钱,会被拒绝,如果你欣赏完后没有鼓掌或者发表评论,他们照样不会接受你的钱。因为他们认为:“您的施舍,我的尊严,我们是平等的。”所以人活着,要顶天立地,要昂首挺胸,要有尊严。

尊严,是一个人的颜面,是一个人得到他人认可的某种东西。这种颜面不是虚荣的面子,不是用来炫耀的某些东西。

尊严,是一种操守,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一种通过自尊自爱,从而得到他尊他爱的美好感受。

尊严是神圣的,不可侵犯,不可亵渎,我们应该捍卫尊严。一个人如果连尊严都没有,那他的生命必定是黯淡的,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人都应带着尊严活着。有了尊严,你才会看得起自己,从而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逾矩;有了尊严,别人才会敬重你,你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一个人,一个民族,如何获得尊严,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靠自身的修养,靠骨子里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自敬者人恒敬之,自贱者人必蔑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有尊严地活着才有意义,决不可放弃做人的尊严;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在大是大非面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视尊严为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美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苏武宁牧羊塞外也不投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他们有浩然正气,他们活得有尊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捍卫尊严。

然而也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名逐利,为了向上攀爬……出卖尊严。现实生活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丢失尊严,丧失人格,就算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只会为世人所不耻。文强、许迈永、曾锦春之流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李浩之流,为泄私欲,不惜任意限制、剥夺他人自由和生命,完全丧失为人的底线,丑恶至极。

尊严,不是谁特有的,世间万物都有尊严。没有贫富差距,没有高低贵贱,尊严是平等的。上至伟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尊严。

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篇二:慈善,也要维护他人的尊严

材料中,富翁打算向三个贫困家庭提供捐助。一家高兴地接受了捐助。一家犹豫地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了富翁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我很赞赏第三个家庭的做法,处事大方,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感到低人一等,在拒绝中告诉富翁我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也启示了我们:在做慈善的过程中要维护受赠者的尊严。

孟子在辨析义与利时曾说:“一箪食,一壶浆,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虽然孟子谈的是义与利的辩证关系,但这些话也道出了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侮辱性的施舍就连乞丐也不会接受。孔子曾说:“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战中,英国国王霍华德巡视被轰炸后的伦敦贫民区,在一栋破烂的大楼门前,他脱下帽子,向主人询问:我可以进来吗?询问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和尊重让人心生敬佩。

又如,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但有间学校却没有这样做,在大雪时依然上课。当家长向学校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但学校停课时,他们就不能有免费午餐,就得忍饥挨饿。家长又问是否能只让穷孩子来上课呢?对此校方解释道: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受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慈善的最高目标了吧!这样的帮助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既温暖了受赠者,又不至于灼伤他们的心;就像是一阵凉爽的春风,既抚慰了受赠者,又不至于吹乱他们的心绪。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少见一些“暴力”慈善,他们行慈善之实,却又在捐赠漠视受赠者的尊严。如高调做慈善的陈光标,我们不否定他确实帮了不少人,但他的方式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样做对吗?有一张照片,陈光标与受赠者们举起手中的钱,陈光标笑容满面,但我却看不到几个受赠者开怀的笑脸。他们是被帮助了吗?还是他们又成了“暴力”慈善的受害者?

在当今时代,“微公益”、“志愿活动”层出不穷,似乎是一个全民慈善的时代。但是,当我们准备做慈善时,千万提醒自己:不要伤害了受赠者脆弱的尊严。

我们在帮他人,同时也是在帮自己。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放低姿态,请小心呵护受赠者的尊严吧!

篇三:当慈善遭遇傲骨

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这似乎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心。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地接过免费的赠予。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在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援助的贫苦百姓。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与怯弱。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们的骨气。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光标好多了。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这种慈善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由此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帮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古有“不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死在街上。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接受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台大校长黄中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远。

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只有双方平心静气,改变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态,才能使这场慈善皆大欢喜,施者开心,受者也开心。大家互相理解,你浇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树更加拙壮成长。

篇四:点亮万家灯火

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

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回报。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还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里。

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篇五:胶片或是数码亲情都是核心

对那幅照片我一直不满意,是爷爷的一幅肖像照片,家里人都说挺好,后来以那幅照片为蓝本又做了瓷版画,但与记忆中的爷爷相去甚远。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在他们身边八年,记忆如磐石,刻骨铭心。两位老人早已离我远去,眼前却总模糊着爷爷踉跄的脚步,耳畔回荡着奶奶的哭泣,永红什么时候再回来啊?

尽管不能诠释内心记忆,但那幅照片我一直珍藏。后来,学会摄影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拍那幅照片并放大,现仍在我的书房里挂着,那是记忆中爷爷唯一一幅照片。

岁月更替,手中有了相机,并从胶片到了数码,科技改变了一切。房间一角堆积的胶片、影集远远不如桌子上那个4T的硬盘所承载丰富,但点滴的记忆,前者所占更为丰满。

于是,内心常彷徨:我们少了什么?

胶片到数码,科技改变的不仅是摄影方式,更是生活方式。一部手机搞定一切,拍照、上网、购物、缴罚款……不经意间,地铁上人手一份的报纸悄然滑落;机场旅客手中的书籍寥寥无几;亲朋聚餐,开心的是这盘菜又可以发朋友圈。

科技是时代发展的产物。1912年,拉蒂格父亲送给他一部小相机的时候,很是稀罕新潮,那时起,他拍摄了他的上流社会家庭亲情。在那个大动荡时代,其行为仅如低头走路一般平凡甚至平庸,几十年后,这些照片成为整个法国社会的时代记忆,入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说到这里,我感觉,关于“胶片时代与数码技术时代”这个命题实则是个伪命题,最新的科技发明的确取代了旧技术,或许也取代了许多美好,但这些东西,或旧古董或新科技,永远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掌握人还是人掌握工具,这是个关键。或者说,这才是命题所指。

于是,悄然问自己,我,能做什么?

急剧变化的经济社会面前,我们是否眼光放得太远,而无力顾及身边——父母的健康,亲人的需求?

前天,在江西老家的三弟,把手机视频聊天功能打开,这是父母第一次使用,看到我在画面里,妈妈兴奋地说:“我看到你了,胡子又没刮。你看到我了吗?”镜头里,父母满面喜悦,绽放的笑容,抑制不住流淌。

有段时间没回家了,我想,得回去了。对了,父亲一直说要爷爷那幅照片,家里没有,这次也得带回去了。

篇六:数码时代,珍存点滴

家中有不少老照片。

最古老的一张是属于妈妈的奶奶的,也就是我的外曾祖母的。她一脸安详地面对镜头,黑白照片略微泛黄,却丝毫无损于她的雍容气度。每当母亲提起她时,总有十分的崇敬。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她从香港给家里捎回了不少好东西。母亲一脸自豪地叙说着家里拥有全村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引来晚上全村人的大集会的故事。诸如此类的尘封往事总能带来一段温馨的记忆,当然还有那逝去的伤痛。她的照片不多,屡次搬家之后便只剩下这张了,我们的万千思绪,便全由这照片来承托。

我还见到过父母的婚纱照,寥寥几张,或是深情的凝望,或是相爱的依偎。甫一翻开,那爱意与幸福总能触动我的心弦。当然还有我刚出生时在父亲怀中的笑脸,那时父亲两鬓尚未斑白,模样正值年青。这些照片都被父母装裱起来,仔细珍藏。每当父母从照片下经过,我常能看见他们沉浸于记忆中的甜蜜微笑。

然而,时代的脚步却总不会留恋畴昔。生产胶卷的柯达早已倒闭,CMOS感光元件与不断扩充的储存卡为海量拍摄提供保障。或许在从前,我们还要细细取景,不想浪费手中的胶卷。而今,我们只须轻按快门,“咔嚓”便是一张。有时候嫌一张不好,便有事没事多拍几张,说是多留点纪念,其实最后都丢进了记忆的垃圾箱。而今我们每次出游归来,把单反里10多个G的相片复制到电脑上,接下来便是三个字:删、删、删。又或是空闲时,翻看手机上动辄成百上千张照片,大多都不记得自己当初在干什么,于是兴味索然,无心观看。

有人说,这是因为照片太多,在浩茫的照片之海中稀释了本应珍存的生活记忆。此话的确有道理,我们随手一拍,大多是日常琐事,拍完就忘。在照片中找记忆,再也不是先前的把玩珍珠了,而成了沙里淘金的苦差事。

说到底,这便是数码时代人与信息的困局。人生也有涯,而信息也无涯,我们不断地加快脚步,想要接住扑面而来的更多信息,比如照片。殊不知,这会应了庄生两千年前的谶语:“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已经无法停住自己的脚步,回望生活的点滴。生活的美好记忆,便是道旁串串遗落的珍珠,弃掷逦迤。为什么不停下来,看一看,再出发?

在数码时代,我们本应有更好的技术条件,去记录自己生活的点滴。为何不将这些生活的沙子放进蚌壳,结成令人惊艳的珍珠?数码时代,我们更应该珍存生活的点滴,让这点滴的记忆相伴一生。

篇七:阿锦的黑白记忆

阿锦摊开那本泛黄的相册,周边的角被岁月磨出了须线,她定定地望着里面夹的黑白照,岁月竟将它装订得如此拙劣,落下斑驳的印迹。她忍着泪,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本就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唯有自爱,此生不老……

阿锦对这个世界开始有认知的时候,她就觉得这个世界挤满了黑与白的单调色彩,黑白的电视,有常年晃动的“雪花”;笨重的黑色收音机,吱吱送出美妙的音乐;还有就是父亲最珍视的全家福黑白照片,被镶嵌在精致的镜框里,挂在墙上。父亲吃力地抱着微胖的自己,欢悦地指着照片的人儿给自己辨认,阿锦眨巴着自己水汪汪的大眼睛,摇摇头,转向一旁的毛绒玩具,父亲微微嗔怒,却也无可奈何。阿锦还小,无法将家的概念一针一线的纳入她的心底,这时刻的阿锦对于黑白照的第一抹印象,尚未在她的心里撩拢出动人的涟漪,她哪里会晓得,一张小小的照片,牵绊住了往后的岁月,绊住了那颗敏感的心。

阿锦渐渐长大,她开始渴求穿上漂亮的小花裙,欢心雀跃地跑去相馆,倚在父母怀里,照上一张全家福。她嘟着嘴,卖力地摇着父亲的手臂。父亲皱了皱眉,照上一张相,就该意味着这个月的饭菜无法合乎阿锦的心意,倘若她眼泪涟涟,嚷着要吃肉的话?父亲望望撒娇的阿锦,宠溺的眼神不言而喻,他弯下腰去,搂抱起阿锦,说:好,阿爸周末带你去照相!阿锦的牙齿亮白得像一道闪电,她狡猾地笑着,这世上最爱自己的人,愿意摘下最美星星给自己。那个周末,阿锦如愿拍下自己想要的全家福,她的笑靥如花,被定格在那个黑白岁月,即使日子艰苦,父母们愿付出一切去爱她的岁月。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锦渐渐长高,父亲的背更驼,母亲眼角的皱纹也愈深,可唯一不变是,每一年,父亲总要全家去照相馆照上一张全家福。阿锦的眼里色彩日渐丰富,黑白的照片也逐渐褪去它夺目的光彩,被一沓沓的彩色照片替代,可阿锦分明看见,父亲粗糙的双手,抚摸黑白全家福的专注与慈爱。

记忆站在一米外的光阴,朝阿锦点头微笑,阿锦轻轻合上相册,眼里顿时起了雾气,她觉得那泛黄的陈旧的黑白相册,装载着那么多的黑白记忆,却是明晃晃的耀眼,时代永远会变,可有一些东西,却固若金汤地躺在自己的心房,只待岁月静好!

广东高考零分作文

篇一:什么是不朽?

昨晚又是一个通宵的DOTA,从网吧出来直奔考场,揉揉我惺忪的睡眼,看到的却又是这个2B的作文素材。关于什么是不朽,这或许不是我们这个年龄所应该思考的问题,就好像你问街头的乞丐想不想做美国总统,他一定会告诉你,他只想得到两个菜包子。

什么是不朽,我冥思苦想,思绪万千。

我曾以为,道德与信念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得知,隔壁班的二柱子去搀扶一位跌倒的老奶奶却被她一把扭住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老家的三大爷变卖了家中仅有的几只山羊进城来看病,换来的只是琳琅满目的检查化验单和无可奈何的红包,在白衣天使灯红酒绿后的醉眼微醺下,大爷最终还是走了。钞票,确实是一个能化神奇为腐朽的神器。难怪,班上的白富美们总对喜儿不嫁黄世仁感到扼腕叹息,幼儿园小盆友的理想是长大了做一名贪官,这也许就是那些所谓的不朽美德给下一代的伟大启示吧。

我曾以为,为人民服务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提着大小礼盒、陪着笑脸叩开楼下黄局长家的大门;挂着小号牌照的公车如平原游击队一样,七拐八绕地驶进幽静的餐饮娱乐会所;那个在电视里经常在台上正襟危坐的李书记时不时地“路过”隔壁单元的陈阿姨家,而且都是趁陈阿姨的老公出差去的那几天。我心中有多么的感慨,领导们的群众路线走得多好啊,你来我往的就像亲戚串门一样。

我曾以为,师德和师风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时,黄昏灯下,儿时的班主任早已华发,却娴熟地把一叠叠购物卡放进了抽屉,迅速而又淡定;来到教室,看到数学老师正挑灯为小女生补课,却时不时捏捏那雪白柔嫩的小手,而那女生早已吓得花容失色;这时,日理万机的老校长快步走进初二(2)班,半拉半拽地把一漂亮小女生塞进大奔,朝着某大酒店扬长而去……

我曾以为,诚实与信用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校门口来了辆卖切糕的三轮车,一切都改变了:同桌的王二丫说,她宁愿坐在切糕车上哭,也不愿坐在宝马车里笑;班上的高帅富也时常以把玩一块切糕而自豪。作为穷矮丑的代表,我只能望糕兴叹,默默地啃着我的面包。然而就在前几天,我突然发现连面包也都吃不上了。原来,楼下那个面包房的老板拍拍屁股跑路了,只留下一堆破烂的锅碗瓢盆和一溜捏着充值卡、还指望着能抢回点面包屑子的长龙队伍。

我在痛苦地思索,到底什么才是不朽?不朽的蓝天被雾霾遮蔽,不朽的河水被化工厂玷污,不朽的爱情被文章劈腿,不朽的好声音被李代沫毒杀,不朽的好女婿被黄海波糟蹋,还有无数个不朽的好老公、好爸爸在东莞被截杀……

倘若这世上还真的存在一些不朽,我想,也许就是那些放多久都不会变质的食物,还有这永远是“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的高考作文。说到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从拒绝平庸,到忧与爱,再到这腐朽与不朽的争论,我已吐血无数。如果说这世上还有最后一个不朽,那就是我的高考零分作文终将永垂不朽,请阅卷老师节哀!

篇二:旧照片

蒋大爷的抽屉里,有县里批下的村长委任书,有几年前过春节是村里人送的锦旗,有蒋乔治和蒋夏天儿时的小衣服,有村口布寡妇破了洞的丝袜,还有一本字边角卷起,泛黄褪色的旧照片,记录者蒋大爷年轻时的点点滴滴。照片上常常可见两个勾肩搭背,大笑着的年轻人,一个眉眼弯弯,一个脸大如盘。

眉眼弯弯的那个就是蒋大爷,他旁边勾搭着的那位,名叫兰大脸。两人从小混玩着长起来,二十郎当岁的年纪,在英超县混了个全县闻名。蒋大爷后来当上了切尔西村的一把手,兰大脸二话不说地就去竞选村支书了。“不能让老弟你一个人在屌在风里竖着啊,”他说,“不行,我得帮帮你。”

蒋大爷看着那叠子泛黄的旧照片,笑了。“老兰,咱年轻的时候,真好啊。”他感叹道,抽了口咽。的确是好,切尔西村在蒋大爷治理下经济是彻底好转了,评过好几回全县的发展冠军。村里人给他起了诨号“蒋委员长”,兰大脸也跟着这么叫,蒋大爷不高兴了,嘴一咧,数落他:“老乡这么叫就算了,你咋也来损我呢?这军功章可是有你的一半的,老兰。我要是咱们委座,你就该是宋美龄了。”兰大脸烦了个白眼,懒得搭理他。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切尔西村发展得红红火火,蒋大爷的眼袋都长三层了还是在村长的位子上没挪个窝。“你咋不去县里混个官当当呢?”兰大脸问他。“这不是你在这儿吗,夫人不挪窝,俺老蒋不敢走“蒋大爷嬉皮笑脸的搭上兰大脸的肩,“啥时候等你想上县里了,俺也不会想哩。”

蒋大爷说这话时,从没想过自己会一语成谶。县里大搞金元经济,干部年轻化,蒋大爷扎根深、背景硬,没让在整风时给赶下来,倒是兰大脸,被县委书记大笔一挥,调动几百里地外上山沟沟里鸟不拉屎的纽约村当村支书去了。

“怎么会呢,老兰公主能力挺强的。”蒋大爷去找县长。得到的答复是:“现在是数码时代了。额头上皱纹都三层的老古董不适应金元经济发展的要求。”言语中充满着对兰大脸,乃至蒋大爷的鄙视。蒋大爷叹口气,摇着头出了县长办公室。说他是老古董,可不是吗?

前些年,村里的年轻人为了照顾上年纪的村长,给他配了电脑、手机和照相机,还教会了蒋大爷用推特。蒋大爷没事儿上网看看,首页首页上尽是小年轻给他瞎关注的博主发的美女图,间或掺杂着几张田间地头他和兰大脸观察庄稼长势的照片。蒋大爷看着那花花绿绿的照片直皱眉,“罢了罢了,老头子的眼都要给闪瞎了。这东西留也留不住,过一会就给我刷没了。“关了电脑,打二两二锅头去找兰大脸喝酒喷空,抱着一叠子老像册追忆试水流年。

蒋大爷抽着烟,翻着那些个陈旧的照片。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也说他跟不上时代了,蒋大爷叹气。烟灰不小心抖到了照片上,他小心翼翼地拿袖子擦干净。罢了罢了,什么金元经济,数码时代,随它去吧,他有些破照片,就够过日子的了。蒋大爷站直了身子,似是赌气似是立誓愤愤说:“老兰,你等着吧,等老子退休了,就上你那山沟沟里找你去啦。”

篇三:班主任,我愿和你同一时代

时光荏苒,一晃眼就三年过去,马上便是高中的尽头。

此刻的我,已经无法压抑内心的汹涌,似乎没有地方比这里更加适合让我记录一些点滴。一直很羡慕班上的女孩子,因为她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用花痴的眼神看着班主任,而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眼光。而我用尽三年来的所有能看到、接触到班主任的机会偷偷地,背地里去触碰他的影子。仿佛如此的靠近,可有又是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永远都没办法触碰。

三年里,把一切对班主任的爱意埋藏在心底。脑内,突然闪过那个场景,那是难以忘却三年前的一个班上,那是我们班的开学班会,那是我和班主任的初识,还记得当时心中的暗喜,他让我完全颠覆对班主任的印象,声音极具磁性,线条优美的腿,T恤胸前微微凸起的胸肌轮廓,目测180的个子这一切都让我内心不断翻滚着波澜。此后,我和你经历的每样事情我都铭记于心,那天,军训汇报表演,你背着单反,在猛烈的阳光底下,额头尽是晶莹的汗珠,认真为我们拍照。后来在电脑上看到你拍的照片,惊喜的发现里面好多我的镜头,我的特写

开学没多久,我开始向你抱怨学校的冷静、饭堂的难以入口,你便应付着安慰我,用你的读书时候的条件来安慰我。

那刻的我,只是想静静的看着你说话的脸容。你看到我目无表情,拍拍我的肩膀,有点厉声的说着:男孩子,就算受点苦,也不算什么的。没错,你提醒了我,我们不但是年龄上的差距,还是性别上的相斥。最近一段日子,以为知道就快与你分离,脑内一片空白,做不出一道题,你以为我考前紧张,特意让我回家休息数天,我的心更加失落,回家上网,上QQ刷新了你的资料数万次,看到最近的微博都是在为我们加油,还有目不转睛的看着。

我已经完全想不起来那些数学公式,英语(论坛)语法,古诗词只记住你阳光式的笑容、打篮球的优美身姿、细心教导我们大道理时候的急切眼神、厉声呵斥的霸气、认真批改作业的样子

班主任,我能不能再多看你一会?我能不能选择我的性别?我能不能选择和你生在同一时代?

篇四:被常识害死的二傻

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二傻就非常伶牙俐齿了。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他起床以后,上完厕所,手也没洗就急匆匆地坐上饭桌。

爸爸说,起床后要刷牙,便后要洗手,这是常识都不知道?二傻说,吸烟有害健康,这也是常识,那你还干吗抽烟呀?爸爸大怒,叫你顶嘴,叫你顶嘴!叫你知道什么叫做常识!二傻的小屁屁上挨了N个巴掌。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二傻和镇长的儿子大宝同桌。大宝要二傻把自己的玩具手枪给他,二傻不给,大宝就打了他一下,二傻也打了大宝一下。大宝哭了,二傻也哭了。老师罚二傻写检查。二傻不服,说:老师,你不是说我们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吗?为什么他先打我而不要写检查,我后打他还要写?老师说,再嚷嚷,罚你做三天值日!

初二那年的一个下午,二傻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老婆婆摔倒了,就上去把老婆婆扶了起来。晚上,他骄傲地对爸爸妈妈说起这件事,满心期待会得到表扬,谁知妈妈却很严肃地对他说,以后再也不许做这种事了!他充满委屈地说,以前你不是经常要我做一个见义勇为、帮助他人的好孩子吗妈妈大叫一声,那是以前!

初中升高中考试,二傻考了班上第三名,大宝考了最后一名。结果,大宝去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一中,二傻只录取到了二中。二傻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不停地叫,我不服啊,我不服啊!不是说按分数高低录取吗?为什么这样啊!妈妈说,你真傻呀,人家家里有钱有势,你怎么和人家比呀!

高二下学期,一个晚霞满天的傍晚,同班的女同学胖妞把二傻约到了离学校三里地的河边,扭扭捏捏地对他说,二傻,我想跟你好。二傻说,好?我们不是很好吗?胖妞说,傻瓜,我是说,我想和你拍拖!二傻说,我怕,校规不许呀!胖妞说,傻瓜,现在的高中生,有机会拍拖的都拍拖,这是常识!

二傻高考上了重点线,就在这时,爸爸死了,家里没钱供他读书了,他就到沿海打工了。三个月后,胖妞也来了。工作虽然辛苦,但工作之余有爱情滋润,日子倒也过得下去。不用值夜班的晚上,他们就喜欢到工厂不远处的小公园里谈情说爱。一天,正卿卿我我之际,一伙警察围了上来。他们被带到了派出所。说他们卖淫嫖娼,要分别罚款3000元。他们坚决不承认,但不承认也得承认,不交钱就不放人。磨到最后,公安同意只罚1000块。他们只好打电话叫一个老乡送钱过来。

篇五:不要轻易说不

火箭数胜,科比遣孔明使见姚明,察其言,观其色,良久,曰:弟有怨在心头,已然外显,不除将恐重。姚明曰:今战事连捷,前屠大灰熊,后堵掘金人,平纪录在即。吾栋梁之将,今作观壁之上,手无寸功,于心不甘。孔明大笑出。姚怒曰:气我也。遂四处寻医,乞克兰顿之良方,于舟骨补三钢钉。

居数日,姚手足麦迪,孤剑上阵,连伤数雄,更有德州初生牛犊,折角而降,阿帅叹曰:此人猛张飞也,旧闻科比大战麦迪,今始信之。孔明复见,曰:弟安乐乎?姚盛怒曰:君子不落井下石,汝真乃一介山野村夫!孔明叹曰:吾观天下之英雄,唯科比和麦迪而已!姚明盛怒曰:竖子之语!午后,有儿谣入耳:阿斗扶不上墙,姚氏难进厅堂。姚明亦怒于麦迪。

二月二,龙抬头,此为吉日也。红色火箭龙骧虎奋,大破黄蜂。这一阵,杀得黄蜂人人害怕;闻麦帝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人称麦迪为麦帝。至此,火箭已连取十八城,天下震动。及十九胜,火箭已有包括寰宇之志,并吞八荒之心。时尚存三强,北有湖人,东有凯尔特,西有马刺。

翌日,阿帅召麦迪,曰:君才十倍于科比,必能安邦定国,终成大事。若姚氏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休城之主。麦迪听毕,脸发红光,手足失措,忽泣拜于地曰:欲代之久矣!恨不能。公若有意,吾愿竭股肱之力,勇夺二冠!

却说姚明在休城姚氏餐厅闲住。一日,有VIP贵宾点菜单至。姚取单子自下厨。鲁肃入见,正色曰:明公无复有远志,但事此而已耶?姚投白帽于地而谢曰:吾卿假此以忘忧耳。鲁肃曰:明公自度比麦迪若何?姚曰:仲伯也。鲁肃曰:今火箭连下数城,麦迪人气如日中天,而公隐没,彼长我消。若回,以何遮之?姚曰:吾正愁此事,未得良策。忽来报,曰:阿帅已封麦帝为大都督,总摄火箭诸路军马,令后卫海德取公之总兵将印来。

姚下黑脸,发间隐隐然有白烟:NO!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

篇一:善行如雨,润物无声

如果善行像春雨,自然润物而无声,但若善行像暴雨,它带来的只有破坏。

——题记

富翁善行,可以说是完全发自内心的,君不见,他“为人慷慨”?殊不知,他“热心于慈善事业”?而且看到他人家境贫寒,就“同情”起来,要捐助那些人,但是,我们也透过材料可以看出,善行若如雨,润物方无声。

善行,会带给人心灵的滋润,但如果方式不当,不仅达不到想要的目的,甚至会伤害别人,我们行善,不应该只是要获得心灵的满足,而是要让援助者真正得到帮助。行善,不仅是一种爱心,更是一种智慧。

如果善行像春雨,那么它会润物新无声。讲究方法的行善,会更能打动受捐者。从这点来说,我不由得想起浙江大学的“资助”形式,在浙江大学里一直都保留着资助贫困生的传统,学校“行善”时,把贫困生聚集在一个房间,统一派发助学金。这样做虽然资助了贫困生。但也一定程度上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而后来,学校发现这种做法虽好,却不能让受捐者接受,于是从2012年开始,他们改变了资助方式,直接把钱打到学生的卡里。浙江大学这样做,不仅帮助了贫困生,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让他们能更自信地完成学业。这种帮助,显示出了学校的人文情怀,不失为一种智慧的善行。

具有人文情怀的捐助,能使受捐者愉快地接受。浙江大学改变捐助方式,令人欣喜。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人们至今仍然对雷锋称赞不已?很简单,就是因为雷锋能默默地为社会付出,不求回报。这样的善,更容易打动人心,更会持久。

如果善行像暴雨,它将冲毁一切。中学生谭睿跳江救人后发微博自夸,引来一片指责,陈光标高调行善,被疑作秀;重阳节志愿者扎堆去敬老院,造成老人不堪负重,一天被洗了7次脚。如此等等,这些善行,已经超出了行善的初衷,已经被许多无法言语的因素掺杂进去,所以被援助者是不会真正得到帮助的。试想,平时老人在养老院孤苦伶仃,无人问津,而重阳节却被一大群人围着,心中难免会产生落差。养老院负责人也表示,如果真的想献爱心,不必等到节日才来。为什么富翁捐助贫困家庭,第三家却不愿意接受呢?是因为他采用了直接捐助的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同情,倘若富翁能有智慧地行善,相信就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了。

讲究行善的方式,我们都能够在行善的同时,成为聪明的施善者。善行者成为春雨;就肯定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篇二:让爱双向流动

中国有句名言说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报答他人的善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被沿袭了下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接受了帮助却当作理所当然,而不怀感激之心,报答以爱的话,谁还愿意提供帮助呢?因此,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请莫伤好人心,让爱双向流动。

令人可喜的是,心怀感激的人在我们的社会是占主流的。当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发财致富时,他必定不会忘记自己以往艰苦的日子,这也就使他有了传递爱意给那些还有需要的人的愿望。我们都是凡夫俗子,相信大多数人是愿意品尝到感激的喜悦之情的。当施舍者看到自己帮助的人懂得回报,哪怕不是对自己,而是对社会、他人,他已经看到自己所为的价值,这无疑让他产生了延续自己善举的动力。这是爱的付出,是爱的双向流动,也是爱的获得,社会因此受益。

也许你只付出了一分,但社会可能受益万分。还记得去年夏天北京那场特大暴雨吗?灾情在播报着,但温情也在上演着。一伙从河北农村赶来的人们救助灾民,置个人安危而不顾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赞赏。殊不知,他们都是当年唐山大地震的获救者,是众人的无私奉献让他们拥有了继续生存的物资和信心。而现在,不忘回报的他们来帮助另一拨人获得新生。爱与正能量的流动顶托着社会,站立、前进。我们也忘不了那最美丽的乡村教师——伍玉锡,身患胃癌十多年,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他这么多年来从没落下一节课,从没少批改一次作业。是社会人士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怀、帮助他支撑在讲台边。这种双向流动的爱比金子更宝贵、更坚硬。

当然也存在着爱的“返回链”缺失的现象。看看陕西一位任内帮众多企业融资,任后却惨被企业“抛弃”的局长便可知,单向的爱是多么痛苦,社会将会变得不那么和谐。

莫让“双向的爱”缺失,让爱传递下去。

篇三:那些年永不褪色的老照片

是否总有那么一张斑驳的照片,记录了你的青葱岁月,让你每每看到都会想起当时的心动;是否总有那么一张泛黄的照片,留下了你和家人温馨的画面,当你为生活的疲惫而变得麻木的时候,每每看到都会倍感温暖;是否总有那么一张翻看过千万次的照片,或许还是黑白的胶片,但是却有着让你此生都忘不了的斑斓色彩。

我家也有一个老相册,里面的照片很少,许多还是黑白照片,但是每一张都被翻看过无数次,每一张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翻开相册,第一张是一个肥嘟嘟的还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孩被绳子绑在椅子上的照片。这张照片的主人公是我,那时候的农村,相机还很少,拍照的机会自然不多。一天村里来了个拍照的师傅,父母百般央求,终于老师傅答应帮忙拍照,但是由于价格比较贵,所以那次,家庭成员中只有最小的我留下了这一张珍贵的照片。好多年以后,父母还会“取笑”我当时又黑又丑的小模样,但更多的时候,他们会感叹,在时光里,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开始独立。他们会失落,失落于自己的小宝贝能在身边的时候越来越少,生活里不再那么的依赖着自己。

照片中还有一张是父母最宝贝的,照片里,一个小学生一手拿着奖状,一手比出胜利的手势。这当然也是我,这是我三年级第一次在全年级拿到一等奖时拍的照片。尽管在以后,我也拿了挺多类似的奖状,但是这一次来得如此不易。那时候,我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结果在一次课间和同学们在双杠上嬉戏的时候摔断了左胳膊,头也磕出来一个洞。在那段时间,妈妈白天要上班,又要给我送饭,照顾我住院,我经常看到妈妈累得偷偷抹眼泪。我下定决心,这一次的考试,我一定要考得更好,让妈妈感到欣慰。尽管住院,但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准备期末考试,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拿到了第一,所以也就有了这张照片。

相册里还有许多其他照片,有我第一次踏进高中校园的照片,有过年时拍的全家福,也有妈妈被开水烫伤了就医的照片。这些照片都被珍藏着,因为它们承载了父母对我的爱,我们家人之间的脉脉温情。

在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而在数码技术发达的今天,照片很多,吃饭睡觉也都拍个照片发表一下,日常生活的点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和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了。尽管数码技术越来越发达,我们能用来拍照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但是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心变得麻木,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却越来越少。你可能还珍藏着出生时那张躺在摇篮里的照片、还没学会走路只能在地上爬时的样子、第一次背上书包的情形,却早已忘记昨天你在社交网上发布的卖萌的照片。

那些年的老照片,尽管早已斑驳、泛黄、褪色,但是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些时刻以及那些时刻里的感动、温馨、伤心难过都会永不褪色。

篇四:记忆中的微光

家里有几本厚厚的旧相册。每次闲来无事,或逢思亲佳节之际,家里人总会从大大小小的柜子里找出一本本相册,本本都摊开在床上,小心翼翼地翻动着。

奶奶总是会拉着我的手,翻起那张最“珍贵”的照片——一个慈祥和蔼的干瘦老人坐在长板凳上,拘谨且略羞涩地看着镜头,旁边是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翘着二郎腿,大大咧咧地笑着、露出一口白灿灿的牙。

那是爷爷与父亲的合影。少有的几张合影。

这张照片年纪可比我大,褶皱的相片早已泛黄,但还能依稀看清那十多年前,张贴在灰暗墙壁上的毛泽东的画像,还有这对父子身后的老式黑白电视机,推开的浅茶色玻璃窗漏出了屋外人家的点点灯火,头顶耀眼的白炽灯映照在老人深邃的眼眸中,十多个春秋了——那盏灯依然还在亮着。爷爷在我出生一年多后就因糖尿病去世了,而这深深浅浅的灯光、目光,成为了我对爷爷唯一的印象。

我握着奶奶粗糙干瘦的手,她常常会讲起当年的艰苦岁月,三年饥荒、十年文革,早已失去了往日光泽的眼睛默默地盯着照片,不禁溢出两行浑浊的泪来。

还有那一张张父母年轻时的照片。

年轻男人自信张扬的笑容,光线里凸起的喉结,背后如浪起伏的稻子。那个青涩质朴,扎着两根麻花辫的女子,羞答答地抿着嘴笑着。

还有那一张张我不曾触及过的日子,像是忽然之间被一双大手拧开了记忆与想象的阀门,不停地冲刷着我的脑海。

篇五:莫让照片失去珍贵

轻轻拭去旧相册上的尘迹,掉色的烫金封面呈现在我的眼前。慢慢翻开扉页,两三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滑落指尖。我如获珍宝般地拾起,心中早已泛起荡荡涟漪……这几张照片,没有华丽的背景,也没有绚烂的色彩,只有简朴的衣着和最真挚的情感。

这几张旧照片岂是数码照片所能够替代的?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早已把黑白照片渲染成彩色,把胶卷更替成各种感光元件和芯片,把纸质照片永久保护在“云”端之上。但如今是否还依稀的记得初进照相馆时的兴奋?又是否还记得照片冲洗出来后相互传阅的喜悦之情?现代的文明早已把这种珍贵冲淡、稀释。

翻看着旧时的照片,看着父母第一次为我们洗澡,第一次教我们骑脚踏车,第一次带我们外出旅游……这一幕幕场景唤醒了心灵深处的记忆,仿佛这就发生在昨天一样。如今,看着朋友们在朋友圈、微博上分享的照片,又哪能有这般体会?现代照片如同火山喷发般涌进人们的视线里。面对这永不变黄、永不退色的照片,人们更多地选择是直接略过,“不带走一片云彩”。

又看着父母的小时候的照片,那黑白映衬下母亲显得格外美丽,父亲的臂膀也更是强健有力。在回忆起刚进考场时父母的身影,又是这般的感到岁月的沧桑和残忍,心中不禁颤抖起来。是谁让一位漂亮的母亲饱受风霜?又是什么让父亲强壮的臂膀隐隐作痛?是生活,是家庭,更是我们。如今的照片又哪能够拥有这种来自心灵的颤抖,如果给你看,你也可能会问,这是谁的家长?

现代的照片早就失去了珍贵,更多的是现代文明失去了珍贵的意义。过去一张在外工作的黑白照片千里传递,能够落下多少父母泪。如今,谁还会在视频聊天上对着子女哭哭啼啼。过去孩子们总为新拍的照片为之喜悦欢呼,如今孩子们谁还想在单反相机面前做着不符心情姿势。失去的不仅仅只是珍贵,而是意义。

翻看着一张张照片,记录着一件件微小而有意义重大的场景,回忆想象着过去的往事。翻至尾页,看着家里的第一张全家福,一滴泪不经意间流下,滴在父母那貌美如花的脸上。渐渐关上封面,心中的涟漪却久久不能平静。

珍贵,真贵……

篇六:照片里凝聚的幸福

家里有一本老相簿,母亲总是把它放在收纳箱的最底层。

偶尔在茶余饭后的闲暇时刻,母亲会从箱底拿出相簿翻看。相簿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似是承载了无数时光。相簿已经有点残旧,封皮泛黄驳落。小心掸去上面的点点浮尘,翻开相簿,一张张泛旧的老照片就那样猝不及防地映入眼帘……

母亲总是兴致勃勃地诉说着毎一张相片后面发生的点滴故事,手指还不住地指点照片里的每一个人和物,把每一个细节娓娓道来,眼里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温情,就像她真的回到了照片里的那个时候。

不少照片在时间的发酵下,已经染上点点霉斑,掩盖了相片原来的图样。其中有一张更是被肆虐的霉斑侵染的面目全非,可是母亲却拿起那张照片,说:“这是你满月的时候,我抱着你在外婆房间里照的,那时你才小小一个……”不知是被母亲的话语触动,还是被她脸上洋溢出的怀念和幸福感染,那张照片竟像是被施了魔法般,在我眼里渐渐显出了清晰的图样,就像母亲说的一般,小小的我依偎在她的怀里憨憨的笑着……

看着那一张张老旧的照片,躁动不安的心灵渐渐平静,心中充溢着淡淡的幸福。照片虽然已经被时间侵蚀,褪去了色彩,变了模样,但凝聚在照片里的幸福却是永不退色的,是永恒不变的。

可是,当下随着数码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拍下自己想要拍摄的东西,照片也越来越多,点开微信,一大堆色彩斑斓的照片分享蜂拥而来,有美食美景美人,却独独缺少了一份味道,一种情感。这些照片往往经不起人们细细品味,也抵不住人们在情感上的细细琢磨,人们更无法从照片中获得除色彩之外,更多的情感体验……为什么会这样呢?

也许,是因为人们拍照的初衷改变了吧。

以前,人们拍照是试图留住时间,留住那些美好绚烂的时光,留住那些动人的瞬间。或许,这样有些异想天开。可是,当你面对那一张张老旧的相片,心中的确会燃起一种幸福的感觉。这样,相片里的瞬间,也就变成了永恒。

然而,如今的人们拍照更多的是为了给别人看,为了刷出自己的存在感。这也就导致照片也就只是一张影像罢了,人们也就丧失了从照片中体会细微幸福的机会和能力。

经由胶片洗出来的照片也许抵挡不住漫长岁月的侵蚀,会褪色,会染斑,也许比不上数码相机里存储的照片那般清晰,那般色彩纷呈,可是凝聚在里面的却是不变的动人情谊。

在那本老相簿的封皮上,还有这样一句话:“老了青春,老了岁月,不老的是心中的情谊。”我想,这句话,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篇七:让记忆之花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

院子里的紫藤花开了,散发着清悠安宁的香气。

奶奶跟往常一样,搬着一张陪伴她多年的长躺椅,来到院中那颗古老苍劲的大树下,安静地歇息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温暖地照耀着奶奶,一切是那么的安详与美好。

跟以往一样,奶奶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相片。岁月的冲刷与销蚀早已催毁了那张黑白的胶片,照片上的人物已不很清晰。可是奶奶并不在意,她紧紧地捏住那张珍贵的照片,让记忆之花在每一个宁静的午后静静盛放在那泛黄的纸片上。

那是一张怎样充满温情的照片啊!

奶奶说当年爷爷向她告白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紫藤花清悠的香气让她陶醉在与爷爷相识的点滴岁月里。相片中的奶奶,年轻貌美,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娇羞地依偎在爷爷的怀抱里,笑容灿烂。爷爷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

这是一份永恒的回忆。爷爷已经不在,只剩下奶奶忠诚地守护着这份曾经美好的记忆。是这张泛黄了的纸张,给了奶奶情感的寄托与依靠,而不至于觉得空虚、寂寞甚至是害怕。一张小小的纸张,即使是泛黄,也可以给灵魂一个温暖的安身之处。

紫藤花的香气逐渐变淡。花开之后,一切的馥郁终归隐去,只留下一丝微微的痕迹。可记忆却是愈来愈加浓厚。

我蹑手蹑脚地走向奶奶,只是想进一步感受那份温情。奶奶不经意间睁开了眼,看着我天真的表情,笑了笑,然后抚摸我滑溜溜的短发。“奶奶,想爷爷了吗?”奶奶先是愣了愣,然后望向近处那株盛放的紫藤,微微地点了一下头。我看着奶奶那双眼睛,仿佛看到了岁月深处那份曾经的快乐。所有的忧郁,都在奶奶看到那张泛黄的相片时一扫而光。我知道,此刻她的心里是多么的幸福啊。

我回到里屋,拾起桌面上那些光彩亮丽的数码相片,回忆起相片上定格的那些美妙时光,幸福之花亦心底悄悄开放。我终于明白,其实什么照片并不重要,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真诚地守护住一份珍贵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忆。这份回忆,贯穿你的一生,给你的心灵带来贴心的温暖与快乐。

于是,在紫藤花开的季节里,记忆之花静静地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给活着的人一份生存下去的美好与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