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家乡的故事

2023/09/19经典文章

前言:家乡的故事(精选4篇)由贵客网收集整理,供大家欣赏与借鉴;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朋友,也可以进行收藏。

家乡的故事1:家乡的味道

文/李治邦

天津有这么一部分人,每天早晨起来不在家吃饭,骑着自行车到处寻找早点铺,然后品尝早点的味道,一般都是煎饼果子、豆浆、嘎巴菜这老三样。每天这么到处跑着吃,也吃不腻,享受生活的感觉就在早晨起来的乐此不疲。这大概就是享受家乡的味道吧。

朋友的姑姑去了美国,几个月后就跟朋友联系,说实在想念天津煎饼果子的味道,让他想办法邮寄过去。姑姑的语气相当恳切,还夹杂着一种恳求。于是朋友到处找用真空包装的煎饼果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但是人家说,味道肯定不如新出锅的煎饼果子好吃。收到包裹以后,姑姑高兴地回复他说,我吃煎饼果子的时候都哭了,太想那种家乡的味道。朋友抱歉地说,不如刚出锅的好吃。姑姑说,已经很不错了,你接着给我再寄吧。朋友就只好担负起这个艰巨的任务——给姑姑寄"家乡的味道".

说起来,朋友这件事不是个例,到了外地想吃煎饼果子、嘎巴菜的人不是少数。我一个朋友调到了北京工作,隔三差五从北京坐动车到天津吃早点,就是煎饼果子和嘎巴菜,吃得津津有味。为了这一口,这么跑来跑去的也觉得值。我对朋友说北京也有煎饼果子,可以在北京吃啊。朋友摇头说,北京的煎饼果子是用白面磨的,不是咱家乡的味道。家乡的味道说白了就是乡愁,就是人离开了,但胃没有离开,那种浓浓的家乡味道没有离开。

那年我们几个朋友到英国伦敦,想的也是这一口。我们跑到伦敦的唐人街,看到有卖天津煎饼果子的摊位,欣喜若狂。一打听,摊主还真是天津人,于是用浓浓的乡音交流着,一人一套煎饼果子,两个鸡蛋的。只是,味道吃起来不那么纯正。跟摊主一说才知道,有些原料不好找了,比如说面酱、葱花。绿豆也不是咱们那的。人的味觉就是那么较真,差一点就觉得不是家乡的味道。但即便这样,也觉得很满足了。有时候为了吃这口,从伦敦的那头跑到唐人街,卖天津煎饼果子的这主儿,还不是每天都出摊,有时候就是希望而去,失望而归。晚上,几个朋友只好用嘴过瘾,诉说煎饼果子的好吃:绿豆面的煎饼,再撬开了鸡蛋,这么一摊,刚炸出来的馃子裹在里边,再加上绿油油的葱花,甜面酱一抹,味道太香了。

目前在天津摊煎饼果子的估计得几千家,有三项是市级的非遗项目。一个城市有这么多同类的早点出现,在外地都是少见的,这说明了家乡味道的浓郁。前几年,天津举办了煎饼果子大赛,有几十家煎饼果子摊主入选。我有幸当了评委,欣赏着大家的绝活,也在细致之处检验着参赛的煎饼果子。我发现味道大体相同,但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那天可以说是享受了一顿美餐,也营造了家乡味道的氛围。现在有不少外地人开始做煎饼果子,而且生意也不错,我曾经问过他们,怎么能做的跟天津煎饼果子一个味儿。他们说,天津已经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用天津人做法的同时,体味到天津人的性格,这一点很关键。

我曾在一些写字楼的周边,看见很多买煎饼果子的人不是天津人,是天津的煎饼果子征服了这些外地人的胃口。我听见一个在天津工作的外地人用情地讲,我们也是天津煎饼果子的粉丝。可见,天津煎饼果子摊大了,成了一种家乡味道的外溢。

家乡的故事2:家乡的玉米地

文/棹归何处

在一次招待外宾的宴会上,其中一道甜点是玉米羹。当服务员将玉米羹摆到大家面前时,一位来自北美的客人哇地绽开了笑脸。当然,我们并没有听到"哇"的叫声,惊喜是从她那微张的口形上表露出来的。小小的玻璃碗里,黄澄澄的蛋花汤中卧着金灿灿的玉米粒,饱满,晶莹,惹人喜爱,诱人食欲。喝到口中,嫩滑,脆爽而又香甜。

玉米原产于美洲,以北美为盛,据说是墨西哥的古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墨西哥也因此被誉为"玉米的故乡".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十六世纪中后期。在明朝末年,栽培玉米的省份只有十余个,现已扩展到三十一个省区市,从东北平原起,经黄淮平原,到西南地区,形成了一条"中国玉米带".由于各地的习俗和语言不同,玉米的别名也不同,如苞米、苞谷、苞芦、棒米、棒子、番麦、粟米、芦蜀、玉茭、玉蜀黍等。

玉米虽说是粗粮,但在食品短缺的年代,它一度是北方乡民们的主粮。随着温饱岁月的到来,大米白面日渐充裕,玉米也退出了人们的餐桌。现如今,在讲究营养搭配、注重保健养生的时代背景下,食用玉米又重新受宠。特别是玉米大家庭中的甜玉米、糯玉米和水果玉米,更受人们的青睐,以至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煮玉米的摊子,闻到爆米花的香气。即便在高档宴会上,也能看到玉米的身影,玉米笋、玉米羹和奶油窝窝头等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餐桌上的尚品。在美洲等地旅行,简餐店里少不了电爆玉米花,宾馆里的自助早餐一般都有奶油玉米片冲泡食用。那位来自北美的女士所以惊喜,除了玉米羹确实讨人喜欢外,还因为她看到了家乡的爱物。可能是受了她的感染,也让我想起胶东老家的玉米地来。

盛夏季节,北方的田野里除了间或有少量的大豆、高粱外,最多的还是玉米。玉米的外形像甘蔗,但秸秆比甘蔗粗壮,高且挺直,叶片比甘蔗宽厚,大且伸展,绿油油得铺天盖地,将人们的视线遮挡得严严实实。小时候,看着大片大片的玉米地,不知道怎样来形容,长大以后才知道这叫"青纱帐".

望不到边的玉米地里,似乎总有我们期待的东西。尽管天气炎热,但却挡不住"青纱帐"对孩子们的诱惑。暑假里,我们会约上邻家的小伙伴,拎上拔野菜的篮子,兴冲冲地往村外而去。钻进玉米地,除了能找到又肥又嫩的灰菜、苋菜、马齿苋外,运气好的话,还能摘到小甜瓜、小西瓜。这些瘦小的甜瓜和西瓜不是专门栽培的,而是从粪肥中生长出来的。玉米的秸秆和叶子遮挡了阳光,并汲取了大部分营养,所以这些小野瓜总也长不大,但成熟后同样香甜可口。有时还会发现鹌鹑、野兔。抓不到鹌鹑,可以捡到鹌鹑蛋。野兔见了人,会咚一声弹起后腿,一溜烟地逃去。玉米地里,弹琴鸣唱的昆虫很多,嗓门最大的要数叫蝈蝈。越是天热,它们越是齐声叫唤个不停。此起彼伏的浑响连成一气,那阵势只能用大地飞歌来形容。还有不会叫的大肚子蝈蝈,它们拖着针状的尾巴,静悄悄地潜伏在玉米秆上,逮到它可以放到灶台下烧烤,吃到嘴里鲜美喷香。玉米地深处,那时还有坟地,我们叫它老茔盘。老茔盘上长满了荆棘和野草,荆棘丛中往往有小动物出没,偶尔还会碰到黄鼠狼。黄鼠狼这家伙,皮毛油亮,身手矫捷,瞪着一对溜溜转的小眼睛,机灵得很,倏忽间便不见了。我们自小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黄鼠狼的迷信故事,加之这家伙身上有一股子特难闻的气味,躲之唯恐不及,更不想去招惹它。在玉米地里待的时间不能太长,闷热和熏蒸会让人中暑。篮子里的野菜装满了,我们便会招呼同伴一起钻出来,赶回家喝水、冲澡、纳凉。

到了深秋时节,粗壮的玉米秆瘦削了下来,肥厚的玉米叶耷拉了下来,那葱葱郁郁的墨绿色也变得焦干枯黄。玉米地也不再那么密不透风,稀稀落落地可以让人看清地里的一切。成熟后的玉米就像有了孩子的女人,怀中都抱着一个胖嘟嘟的玉米宝宝。那一绺一绺的玉米缨,犹如黄发垂髫,绿中带黄的玉米皮恰似襁褓,层层叠叠地将玉米宝宝裹在其中。它们在妈妈的胸前翘首张望,显得玲珑可爱。秋收过后,农家院子里到处都能看到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堆积在栅栏里的玉米垛,好似一座座黄金塔;悬挂在屋檐下的玉米辫,如同一串串珍珠帘。它们就像展齿微笑的小罗汉,嘻嘻哈哈地诉说着丰收的好年景。

家乡的故事3:家乡的土炕

文/韩琇

每当我们城市启动冬季供暖的时候,我总会不由地回想起童年时过冬的土炕。虽说它是睡床,可冬天却是热乎乎的暖床。它完全是用泥土加麦秸及少量砖块砌成的,在冬日里居住卧室没有火炉,它就替代了火炉,炕暖使得房屋也就热乎乎的,好度过寒冷的冬天。

我的家乡寿阳地处晋中东部,属丘陵高寒地带。家乡的老房子大多属于圈窑式的屋子,墙皮十分厚重,有部分房子为省钱,选择靠近山崖依山而建,无论何种建房都须在靠窗户的墙壁里面凿有一个出烟口,直通屋顶外,目的是为建土炕预留出烟道。为何建屋要墙厚呢?就是要使屋子起到冬暖夏凉之作用。

我家的老房子就属于自圈窑式的,在住窑靠窗户便是一个土炕,没有任何的木制品。这种土炕是用麦秸与土和成泥巴,然后用手制成锥形状的泥坯,晒干后便是垒炕的主要材料。在垒炕时分成几层,均留有通烟道,便于与墙壁预留的烟道口相连接,垒好土炕后在上面铺设厚厚的干土坯,然后将其抹平,不能留有丝毫的隙缝处,防止冒烟中毒。炕沿约有一砖宽,有条件的是用砖头砌成,其高度略高于土炕处,大多选用自制的"勒浆石"(河边一种代泥软石)将其捣碎成粉,可替代水泥和成泥后成为抹炕沿边的灰石,将其抹好后,再细磨打压就成光滑面,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一种智慧。在炕沿中间下方留有炕口,放一个用铁制成的盖子将炕口掩盖。当土烧完全制成后,在炕上放一个大席片,有条件的在席片上再放一个大毡子,便成为土炕的床铺了。夏天睡在土炕上还凉快,若冬天将土炕烧热后,整个土炕变热乎乎的了。烧炕的主要燃料就地取材,便是玉茭杆儿、豆类秆子的,这些庄户人家都不缺少。

农家日常生火起灶的的厨房,是在不住宿的屋子里生个高火,炉台高高的,均用煤泥做燃料,一年四季均如此。

你别小瞧我家乡的土炕,它除能作为日常睡床之外,还有其他功能可利用呢!曾记得家乡人在秋天收获下玉茭棒子,因天冷一时晾晒不干时,就将其堆放在土炕上,利用土炕的烘烤便会尽快干了,就能很快脱粒,及时上磨,磨成面粉来食用,便能很快品尝上当年新鲜的玉茭面了。

曾记得家乡人在快要过大年时,往往要生绿豆芽,就是用一个瓦罐和一个大盆子,将绿豆浸湿后,在上面苫一块布子加以覆盖,放在土炕的边角处,利用土炕热量,不几天鲜嫩的绿豆芽便生长了出来,成为过大年时一道可口的凉菜了。

我还曾记得,小时候冬天不慎患了感冒时,咳嗽、流鼻涕很不好受,大人们便让我多多喝水,躺在土炕的热席上,身上再覆盖一层厚厚的棉被子,好让我身上发出热汗,就这样用土法治好了我的风寒感冒病。

家乡的土炕"虽土",这桩桩件件时过多年我仍记忆犹新,回味无穷,简直让人一生难忘。

家乡的故事4:家乡的小路

文/龙泽诚

在我们家乡有一条小路,每次我返回家乡总会经过这条小路。小路不宽不窄,宽度大约有2米,长有半公里。小路弯弯曲曲,两边大树郁郁葱葱,盘山而上,鸟瞰时活像一位披着翠绿色大衣的老人。有一段小路被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笼罩,这大榕树的叶子很多,多得可以和牛毛比。走近小路,映入眼帘的是大榕树的树干,接下来就会有一丛丛的灌木,再走一会你就会发现树上的鸟巢,有许多小鸟儿,在叽叽喳喳地唱歌。

记得有一次,考试考糟了,走在这条小路上,突然一阵风刮了过来,树叶"沙沙沙"地响个不停,冷风吹在我的脸颊上,如同刀割一般。小路上却静得出奇,一个人也没有。我抬头望着天空,乌云密布,不一会儿雨滴从天空中落了下来,淋在我的身上,于是我不得不赶紧跑回家避雨。还有一次,我考试发挥超常,成绩前三名。还是走在这条小路上,脚步却轻快了许多,蹦跳着回家。阳光明媚,太阳把光无私地照在每一个角落。小鸟在树枝上欢乐地唱歌。家乡的小路多可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