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描写家乡的美文

2023/09/19经典文章

前言:描写家乡的美文(精选4篇)由贵客网收集整理,供大家欣赏与借鉴;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朋友,也可以进行收藏。

描写家乡的美文1:一碗家乡的油茶粥

文/邝美艳

年末回家,顿顿鱼肉,吃得满嘴油腻,就嚷着喝粥。母亲最了解我,说我是想喝油茶粥了吧。我连连点头称是。母亲便开始张罗做油茶粥。

在家乡,油茶粥每家每户不仅会做,还好喝,是每个家庭主妇必会的一道手艺。

到了腊月,年的气息浓了。新榨的茶油入瓮,各色糍粑、兰花根、猫耳朵、红薯糖……一样一样做好了,家里的尘也扫了,总算可以歇下来等着过年了。这时,就可以静下心来熬油茶粥了。

熬油茶粥相当讲究的。炒米是必须的。米最好是刚碾的新米,按人取上适量,倒入炒菜的铁锅中,放在炉火上不断翻炒,白色的米粒在热锅内一点点溅跳,变色,直至焦黄,鼻间掠过若有若无的焦米香味,就可以出锅。再淘洗干净,备用。

火炉上开始烧水,水一开,从竹筒里捏上自家种的绿茶,洒入开水中,茶叶在热水中翻腾、旋转,一点点舒展开来,腾腾的热气中泛出淡淡的茶叶清香,这时用一个竹制的小滤斗将茶叶撇出,倒掉。白开水变成了浅浅的绿茶水,倒入淘洗干净的炒米,盖上锅盖,听见里面米粒"扑扑"翻滚的声音。

适时,将一块巴掌大小已放了酱油、盐煎炸过的五花肉,切成两指宽的小薄片,发好的木耳切成碎块,笋干切成丁,红萝卜切成细粒,油豆腐切成细条,大白菜切丝,淘洗粉丝、红薯粉,切姜、蒜、葱,一切备好。锅中的米已近半熟,这时架起另一个炉子,开始炒菜。倒入五花肉,炒出油,一直到焦黄,一汪如月亮般大小的油,放入姜、蒜、笋干、木耳、红萝卜、油豆腐,不断翻炒,香气四溢,和平日炒菜一般,散上少许盐,再倒入酱油、辣椒粉、味精等调料,出锅,装盘。

经过翻炒的米比生米更易熟,揭开锅盖,吹开热气,细米粒已成小米花,在开水中不断翻滚、跃动,差不多了。倒入洗净滤干水的粉丝、红薯粉,炒好装盘的菜,大白菜,用勺拌匀,再加入掰成小块的油糍粑,兰花根,猫耳朵,瓜子仁等,似一场花样繁多的表演,常让围在一旁的孩子看得眼花缭乱。刚才还清淡的一锅粥瞬间变得粘稠,香气扑鼻。再熬煮一会,油茶粥就可以端上桌了。

印象中,熬油茶粥一般在冬夜。窗外北风呼啸,飘着针尖细雨,屋内灶火吐着紫红色的火苗,炉子上熬着一锅油茶粥,浓稠的油茶粥在锅内"嗞嗞"作响,蒸汽不断地冲撞着锅盖,一股股腾腾的热气从那稍张开的缝隙里钻出来,夹有肉香,米香,茶香,白菜的清香……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漫不经心地喝着热开水,不时咬上一块油糍粑,嚼着炸兰花根,或谈笑,眼睛不时地张望一下火炉上的油茶粥。锅里的声音越来越细微了,母亲揭开锅盖,一股热气腾空而起,小屋子里瞬间浓香四溢,我们几姐妹迫不及待地倒掉碗里喝剩的茶水,拿起筷子喝油茶粥,馋劲顿时陡增。

母亲给我们一一盛上,不时叮嘱:"小心点,烫嘴巴呢。"从母亲手中满心欢喜地接过满满一碗油茶粥,小心翼翼地将嘴凑近,吹一口气,然后轻轻吸上一点,又粘又稠又烫,却酣畅淋漓。油茶粥一定要趁热喝,只要稍凉一下,就可以大口大口地喝了,屋子里顿时响起一片"呼噜呼噜"喝粥的声音。喝油茶粥还得配上一碟豆腐乳,夹起一块裹着一层厚厚辣椒粉的豆腐乳,放入油茶粥中,粥瞬时披了一件红色的披肩,喝一口,再咬一小口豆腐乳,唇齿馨香。

一碗,两碗,三碗,肚皮撑得涨圆,才意犹味尽地放下碗。几碗油茶粥下肚,身体跟着暖和起来,喝得急的小妹嚷着叫热,细看,脑门上果然沁着一层亮晶晶的汗珠。

母亲说,我们喝过油茶粥的那夜总是睡得无比酣畅、香甜。

描写家乡的美文2:夜空家乡静

文/凡花一露

冬季的夜似乎比其它季节要来得更早些,家乡的夜晚没有城市的灯火通明,却有它独特的静。

今夜月明星稀,我独自己一人披上大衣走出家门,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寒风轻轻吹过我的耳畔不知多少次?冬季的夜没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五谷丰登、热闹非凡的意境,但在星月的照耀下也别有一翻情趣。仰望茫茫天宇间几多文明几多没美丽,静听家乡溪流,回荡儿时童音,忆起童年往事;打开沉睡的心灵,呼吸家乡泥土的芳香,感知家乡情怀;擦亮朦胧睛睛,感知天地合一,万物兴荣……

漫步是我今夜的最好尝味,小路崎岖更显生活情趣,我不停的漫步,不停的品尝星月下的一切,十多年的相约,唯有这一刻我才觉得我和家乡的一切是这样的亲切。漫步过了田埂,漫步过了小桥,漫步过了林阴……却漫步不完我的家乡情。猛一环顾四周,乡邻们几乎都也关灯入睡,只有河对面的小山上还略见几处灯火,那时辛勤的乡民还在为明天准备着什么,那时辛勤的乡民还在耕耘着什么……多美的一幅乡间画卷!

漫步,漫步,多么悠闲的心态,可我却脱离了漫步的实质,我是忧愁的人啊而并非悠闲的人。当我看到统领夜空的月亮时,当我看到所有的星星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出耀眼的光茫时,我心动了……我心碎了……我周围的一切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位置,可我还在人生道路上徘徊,徘徊的是我还没有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我好想读书可由于种种原因,我对读书好茫然,我好想现在就辍学去创业,可望见茫茫星空我又该何去何从?星月照耀下的我又能为家乡做些什么?

乡村的孩子为何总是多愁善感,也许是家庭的情感所致,也许是经济的不足……乡村的孩子很小就有承担家庭重任的感知。情感的不祥,经济的不足让家乡的孩子多愁善感,家庭的种种磨难让乡村孩子更显质朴、温厚。"风浪中出船手,苦难中出英雄。"可我的家乡又有几多船手、几多英雄?在家乡的山谷里我常常听到"我一定要走出这山沟沟"一声、两声……无数声。我没有这样的豪情壮语,我只知道我的根在这里,我时刻要为家乡的建设奔赴前线,想到这里我的心明亮了许多。

家乡的山沟没有罪,却被无情的罩上了贫穷的面纱。家乡您对我情深意重、恩重如山,就算大多数青年离您而去,我依然与您相依相偎。今晚的夜空,让我找到了您的心门,让我进入您的心窝,看到了您的纯、看到了您的泪,无助的泪。家乡您用您的爱,您用您的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乡民,您无私的奉献,又有几人能明白?但您无愿无悔,在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念您的儿女永远幸福……

我不停的漫步、不停的思索,猛一抬头,已是自己的家门!开门,关门,开灯,关灯。躺在自己的床上想着窗外的月色星空、想着月色星空下的家乡,静得那么合谐、静得那么美丽……

描写家乡的美文3:家乡的荷花池

文/毕城宇

我的家乡在红土坡大旭宇。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可是在我的心中,最美还是那个村中的荷花池。

暑假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回到了离开好久的老家。刚放下书包,我就迫不及待地和同村一个伙伴来到了荷花池边。好美的池啊!我好久没有这么仔细的欣赏它了:那如圆盘似的太阳,已不在空中,而是在池塘里。太阳好像和池塘很熟,不断的变换各种形态为池塘增色。池塘也成就了她的美,用粼粼的波纹,把太阳一会变成这样,一会变成那样。就连池中的小鱼都在和她调皮的做游戏,你看,刚刚聚在一起的太阳,被小鱼跳跃的漩涡扩散开去,一圈,又一圈。

站在池边,还不时传来几声不知名小虫的叫声,伴随着水的哗哗声,谱奏了一首动听的乐曲。这时凉风习面而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所有的疲劳和烦恼烟消云散,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宠辱皆忘的心情。

池中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碧绿荷叶密密实实地压在池面上。荷叶把水面遮的密不透风。荷叶丛中,长着三四朵美丽的荷花,白中泛红,呈胭脂色。这多像小女孩的脸蛋啊,粉嘟嘟的,她是那么秀丽,那么可爱。亭亭玉立的荷花,摆着各种婀娜多姿的姿态,她们有的还只是小荷花包,尖儿红红的,不知是谁在上面抹了一层如轻纱般细腻的细粉;有的含苞欲放,花瓣之间的缝隙清晰可见,好像随时都会溢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有的才刚刚打出几片花瓣,就像一位害羞而美丽的的姑娘,不好意思展现自己的风采;还有的已经开放,如同一位姿态婆娑的少女,正迎风舒展自己那美丽的身躯。

伫立池边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感觉有几滴雨点打在了我的脸上。下雨了,我告别荷花池这位朋友急匆匆的跑到家。只可惜,没能好好欣赏这雨中的荷花,但荷花池的美丽却成了我心目中家乡最美的风景。

描写家乡的美文4:难忘家乡大柳面

文/风中落花

由于工作的需要,天南海北的漂泊成了家常便饭,每到一个崭新的城市,我都会压抑不住女孩子爱吃的天性,去搜寻当地的特色小吃。

山西的刀削面,广州的炒河粉,云南的过桥米线,陕西的羊肉泡馍……每每吃起来都是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只是再美味的小吃都抵不过我对家乡大柳面的钟爱。

我出生在齐鲁大地德州市宁津县一个小村庄里,这片肥沃的黄河冲击平原不但孕育了纯朴善良的民风民情,还孕育了代代繁华的文化底蕴:关于蟋蟀的,关于桌椅的,关于美食的……这一切的一切都叫我难以忘怀。

"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上保店。"这是宁津人耳熟能详的三大美食。而这三大美食中我最爱的就是大柳面。

"宁津大柳面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最初由张家面铺所创。经过张家人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发展,大柳面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食品。其特点是:细如粉丝,色如嫩柳,滑爽可口,软而有力。盛于碗内,状如弓弦,素有"弓弦面","金丝缠碗"的美称。调卤讲究,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夏季凉面、冬季温面,四季皆宜。

大柳面的制作有特别的工艺。以精粉为原料,加入适当比例的配料,配料以盐碱为主,不同季节,配料的比例也不一样,然后加水和面,擀成薄片。醭面以细玉米面为最佳,现在一般都使用玉米淀粉。冬季用温水和面、夏季用冷水和面。面和好后醒面据温度不同的变化而变化,然后擀成薄片。擀面时醭面以细米面为佳。切条时,讲究刀功,要轻按快切寸面十刀、切成后撒开如网,搭杆如丝,手缠成缕。下锅煮时,手持面条如提纲撒网,扇面状下至开水锅内,开锅后挑翻一滚,迅速捞出,这样溜煮,虽细如粉丝,但韧而不断,缕分条析,筋软光滑。"

看大柳面的制作过程就像在欣赏书法大师握笔疾书,如行云流水,叫人叹为观止。而吃起来更是爽滑劲道,沁人心脾。

小时候家里很贫穷,每餐的主食都是白面和玉米面掺着的发糕,佐菜也都是那些常见的自己地里种的白菜,萝卜,只有逢年过节才可以改善一下生活,吃上一顿白面饺子。每当老人谈起关于大柳面的这段历史和制作过程,总是听到口水直流,幻想什么时候才可以吃一碗家乡正宗的大柳面。

每当把这幻想告诉母亲,母亲就会叹口气,在我们多次幻想的催促下母亲给我们每人做了一小碗手擀面,撒上点芝麻葱花,浇上点炸酱汁,看我们狼吞虎咽的吃完又意犹未尽的样子,母亲辛酸无奈而又感慨万千:"其实大柳面就是手擀面,只是饭店里制作起来比较麻烦费事,卤子多,小料足,家里条件不好,只能炸点大酱做炸酱面,等有条件了我就给你们做西红柿鸡蛋卤,蘑菇肉丁卤,叫你们吃个够。"于是我们就用孩童的单纯,幻想着那些卤子的味道。盼望着自己快点长大,家里早点过上有钱人的生活,可以顿顿吃上母亲做的大柳面。而那碗"山寨"版的大柳面也留存进我们的记忆里。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的生活越来越富有了,而我也终于在饭店里尝到了大柳面的味道,它和母亲做的手擀面有异曲同工之妙,面条都是特别绵软有力,滑爽可口,韧而不断,筋软光滑,只是大柳面的卤子有好多种,青椒肉丝,鸡蛋西红柿,蘑菇肉丁,笋丝肉丁,肉沫酱汁……只是这种炸酱卤子比母亲做的香醇浓厚,里面有肉丝,葱花,鸡蛋。小料更是多达几十种,花生碎,胡萝卜丁,豆芽、西红柿、豆角、茄子、青豆、蒜薹、黄瓜丝、香椿芽、香菜末、火腿肠末、芝麻酱、香醋、大蒜……还没动筷子,一桌子色彩缤纷的佐料就让人垂涎欲滴。再看那盛入碗中的面条细如粉丝,色如嫩柳,晶莹透亮,状如弓弦。端起一闻,一股令人愉悦的浓郁麦香洋溢面前。尝上一口,只觉绵软柔韧,润滑异常,滋感清新爽利。一桌子的人围在一起,你吃炸酱面,我吃西红柿鸡蛋卤,我加点黄瓜丝,你撒点香椿芽,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就吃出不一样的温馨,不一样的亲情。而这正宗大柳面的味道也深深刻进了我的脑海里。

毕业了工作了,每到一个新的城市,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我必会搜寻当地的特色小吃,想找一种可以和大柳面相媲美的小吃。吃过桂林米粉,吃过山西刀削面,吃过陕西凉皮,吃过云南米线,吃过兰州拉面……这些小吃也是各具特色,美味异常,只是却找不出大柳面那种叫我刻骨铭心的味道。那种叫我总是想起母亲的味道。

漂泊异乡的日子总是充满艰辛和无奈,初来陌生的城市总会想起父母,想起家乡,我就会买点面粉,学着母亲的样子,不怕麻烦的做手擀面吃,老公总是劝我:"出去吃点刀削面吧,自己做多麻烦。"而我总是一笑置之,其实我喜欢这种麻烦,喜欢在这种麻烦里找寻家的感觉,找寻母亲就在身边的感觉。

如今我已习惯了异乡漂泊的生活,每次打电话回家总会和母亲唠叨起大柳面的味道,母亲总是笑话我对于一碗大柳面的纠结。其实我真真难忘的不仅是那一碗家乡的大柳面,更多的是那一缕缕浓厚的乡音和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