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事业的文章 / 事业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做“莲子”的事业

文/梁红艳

说起老师二字,人们很容易想起李商隐对老师的赞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26届教师节,我的班主任光荣地获得“先进教师”荣誉称号。他把一生的青春都献在了这个职业上。他的爱超过了母爱的细腻,父爱的崇高,友爱的纯洁。有时,他爱唠叨,让我感觉讨厌,有时,我又喜爱他的唠叨。

我惋惜,因为我没能在班主任有烦恼时为他分忧;我惭愧,因为我没能以一份优异的成绩报答他;我伤心,因为我没能在他的节日里送上一份祝福的礼物。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支燃烧的蜡烛;教师是一位培育花朵的园丁。老师,你的额头已经爬满了一道道皱纹;你的黑发中夹杂了一根根白发;你的指缝间留下了粉笔灰。老师,讲台上留下了你无数迷人的身影;黑板上留下了你擦拭的字迹;耳畔留下了你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

班主任,你的淡泊如月下的高山流水,你的温馨如春夜的清风明月。教师节到来之际,送上一份迟到的礼物,向你道一声节日快乐!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以宽阔拥抱生活;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把芬芳献给他人;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用芳心孕育未来;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把寂寞留给自己。

读书如垂钓

文/曹光源

闲暇之时,总爱去明山水库垂钓,乐在其中。久而久之,便觉得垂钓与读书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实,尽管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热衷于垂钓,但垂钓的境界不外乎三种。

其一,所钓者,鱼也。这样的垂钓者目的很单纯,完完全全是为了钓得个“满”而归。无论海、湖、河、塘,只要能钓到鱼,他们都愿意去;无论是风景秀丽之处,甚至是污秽不堪之处,只要能钓到鱼,他们都乐意前往。其二,所钓者,健康也。这些垂钓者黎明即起,为健康而奔波,渔具只是道具而已。于是,所选垂钓之处,不在乎鱼多鱼少,鱼大鱼小,要空气清新,环境幽静,阳光柔和,无刺耳之噪声,无呛鼻之烟尘,无污眼之秽物,无乱心之烦事,无危险之陡坡,有利于身心健康即可。其三,所钓者,意境也。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山水之间也。随心选境,由境入心,心境融和,天人合一。水上波光云影,岸边翠柳成行,远处青山隐隐,近处“野渡无人”,树上鸟语,草中虫鸣,皆赏心悦目,怡人性情,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屏蔽了人世间的喧嚣。即便天公不作美,或“斜风细雨”,或“千里冰封”,也流连不思归,“独钓寒江雪”。

读书如同垂钓,也有三种境界。

其一,为功利而读书。民间所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皓首穷经,便是典型写照。此种读书,往往伴有父母之命、兄长之言,其中免不了枯燥之感,厌倦之情。其二,为事业而读书。所谓“三十而立”、“成家立业”、“建功立业”,就是说人人都要建立事业,且不断为之奋斗。读书就是“立业”的前期“储备”,也应该是“立业”过程中的“加油”与“充电”。这样的读书,“意义”与“辛苦”同在,“动力”与“惰性”并存。许多人在事业稍有成就之时,读书之“闲”便让位于事业之“忙”,能坚持读书的几乎全靠恒心与毅力。其三,为心灵而读书。土地的沙漠化是因为缺乏水的灌溉,心灵的荒漠化一定是因为缺乏书本的滋润。许多人已经功成名就,着作等身,生活无忧,仍然孜孜不倦地读书,因为读书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成了他们生命存续的一种方式,成了他们心灵的渴望。有些垂暮之人,已无功利可言,也无事业发展之虑,但生命尚存,读书不止,无其他解释,只是心灵的需求也。

自古以来,读书、垂钓皆有高雅之名。然目的不同,则层次分明,境界各异,个中苦乐不亦大相径庭乎?

事业与亲情

文/张承永

最近这段时间,我连续几个周末不是出差就是加班,一直没抽出时间回家看望父母,只能偶尔打个电话对老人表示一下问候和关心。

昨天晚上,我刚给父母打完电话,老婆就说:“这么长时间不回家看看老人,真是有点说不过去了。知道的是因为你忙,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不懂事呢。这个周末还是尽量回趟家吧,事业固然重要,但亲情也同样重要呀。”

老婆说了这一番话,我正深受感动反思自己呢,却见儿子笑嘻嘻地蹭到老婆跟前,大声说道:“妈妈说得太对了!这下我就放心了。”我和老婆对视了一眼,正捉摸不透儿子说这话啥意思呢,只听他接着说:“要是我考试考砸了,请爸爸妈妈一定记住,不能只盯着我的事业,而忽略了我们之间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