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炒米的文章 / 炒米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母亲的炒米花

文/李职贤

春节前,打电话问候乡下的母亲,闲聊之余,母亲说刚炒好十几斤炒米花,我听了,眼前仿佛出现一个硕大的竹托盘,托盘盛满刚做好的炒米花,白得像珍珠,香气扑鼻,令人馋涎欲滴……

在我们老家,春节期间,炒米花是每家每户必备的美食。母亲像所有传统客家妇女那样,是做炒米花的能手。每年元旦前后,母亲着手准备做炒米花。选用上好的糯米,放在热锅里,一遍遍地翻炒,炒至七八成熟后起锅,装在木桶里备用。然后拿来一大碗干净的细沙,放在热锅里,拿着一把用细密的篾条制作的“锅铲”,不断翻炒,确保沙粒受热均匀,几分钟后,倒进一汤匙猪油,继续翻炒,火候差不多了,舀来小半勺炒好的糯米,拌在细沙里一起爆炒,高温作用之下,只需几秒钟,所有糯米像千树万树先后绽放的梨花,毕毕剥剥,如鞭炮炸响,全变成白花花的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炒米花。炒好了,母亲以极快的速度,将炒米花和沙子一起,一股脑儿起锅,倒进筛子,随着筛子来回拉锯式的抖动,细小的沙子通过筛孔,如下雨一般回到锅里,炒米花比筛孔大得多,全部留在筛子里。母亲将炒米花倒进竹托盘,摊开,以便散热。接着炒第二锅……

炒米花必须两个人配合,一个负责炒,一个负责烧火。小时候,每当母亲准备炒米花的时候,我和弟弟妹妹轮流烧火。刚出锅的炒米花,不能吃太多,否则容易上火。可我们常常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不限次数地抓一把放在嘴里,大快朵颐。

烧火和炒米花一样,也是一门技术活,一般一把火只能炒一锅炒米花,每一把柴火的份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份量太多,火烧得太旺,炒米花爆得太快,起锅的时候,母亲忙不过来,最后起锅的部分就会烤焦,柴火的份量太少,火候达不到炒米花的要求,也是不成的。等炒米花冷却以后,母亲把它们装进密封的铁桶,盖好盖子,确保不受潮,只等过年的时候启封。

炒米花的吃法有很多,可以和花生米一起吃,这种食法比较流行,炒米花的香味与花生米的香味相得益彰,香上加香,啖之可口,回味无穷。也可以泡在开水或肉汤里,泡软后再吃,这种吃法,一是可以避免上火,二是可以聊解一时之饥。母亲一年年地老去,可她宝刀不老,依旧每年都为我们做炒米花,不过,烧火的责任,落在了侄子们的肩上。

时光倥偬,转眼又是一年春节到,我们盼等着,盼等着跟家人团聚的日子,盼等着享受久违的天伦之乐,盼等着品尝洋溢着母爱浓情的炒米花……

腊月米糖香

有些手艺在家庭中是代代传承的,譬如做炒米糖。我外公外婆都善于做炒米糖,腊月里,常被左右邻居请去帮忙。母亲自然也会,后来妻子也主动跟我娘学炒米糖的手艺。如今,我和女儿说起家里做炒米糖时的情景,女儿已不大记得了,一脸茫然的表情,也不能怪她,毕竟那时她还太小。

现在,想吃炒米糖很容易,随时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谁还会费心费力费时地去做呢。可是那时炒米糖都是自家做的,正月里,家中待客的点心多是自家出产的东西,炒米糖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种,而且还会有不同花样的几种炒米糖同时上桌。从炒米糖上,就能看出一个家庭主妇持家的能力,也能看出一个家庭生活上的丰与俭。炒米糖做得好与坏,乡亲们都有口碑,谁家的甜,谁家的香,心里都是清楚的。有了比较,主妇们在心里就较上了劲,来年,她们在做炒米糖上就愿意多花些心思了。

做炒米糖太麻烦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每年,母亲都要早早做准备。先是备料,得选上好的料才能做出上好的炒米糖,要用好的麦芽、糯米、粳米,还要准备一些硬木柴,这些东西不难准备,但也都得用些心思才能备好。

做炒米糖要用好的麦芽来熬糖。五月麦收,母亲会选一些颗粒饱满的麦子,淘洗干净,发麦芽。麦子才长出细细白白的嫩芽后,就要把才发芽的麦芽拿出去晒干,磨成粉,留着。我家每年都要留出小半亩的田,种上上好品种的糯稻,精心打理,收的糯稻长细圆实,碾出的糯米雪白圆润、米粒饱满。入冬天冷,是蒸糯米饭的好时候,蒸熟蒸透的糯米饭要晒干。冬天的太阳不烈,差不多是自然风干的,是为冻米,大概也是冻硬实的吧。母亲喜欢用存放隔年的冻米炒炒米。

腊月过半,新年临近,正是做炒米糖的时候。母亲早就起来煮了满满一大锅粳米饭。饭后,母亲将粳米饭分成两锅,加水和麦芽,煮开,焐着,灶下用点燃的锯末或稻壳保温。中午挤糖,滤去杂质,剩下有些甜的糖水,有些粘手。然后,用小火慢慢地熬糖,此刻我总围在厨房附近玩,等着糖熬好。通常是在傍晚时分,糖水泛出赭红的颜色,在锅里咕嘟出的糖泡泡卟哧卟哧地一个个慢慢地炸开,母亲说糖熬好了。

做炒米糖是最热闹的,全家大小齐上阵还不够,左右邻居也会过来帮忙。母亲在灶上掌握火候,往糖稀里加入炒米、花生米和炒熟的芝麻,拌匀。拌好的糖盛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木盆里,父亲会迅速地用一个又大又重的榆木槌将糖压平压实,倒在一个大木板上。来帮忙的姑姑和婶婶们趁着糖还微温、尚未变脆之前,迅速地将糖切成薄薄的方块,在一片咔嚓咔嚓的脆脆的声音里,弥漫着炒米糖的清香。

在村子里,我家的炒米糖做得早些,母亲总会多做一些,分送一些给邻居们尝个鲜。等到邻居家做糖时,也会分送一些给我们,这样的送来送往,是乡村生活中最甜蜜的分享。在村子里,即使过年不做炒米糖的人家,也不会没有炒米糖吃,乡里乡亲地处着,总有一份情在,谁会怜惜那一点炒米糖呢?新年里,谁又愿意看见别人家里连炒米糖都没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