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找到的文章 / 找到的散文

2020/03/09好的文章

暗花绿絲裙

文/胡绍珍

那么久了,却那么新。时尚寸步不离,她却依旧绿得像一片桑叶。

一片漂浮的梦,注视在我灵魂的天空。

她的绿色,倾注了中国崇尚自然的传统融现代的染色艺术。服装设计师在一片桑叶上寻找到色彩的灵感;在蚕蛾的翩翩飞舞中寻找到云的飘逸;在缫丝织绸女工的灵巧秀丽中寻找到美的质感。

她的暗花,有如梦里的绿星星漏下的影子,在绿丝裙上缓缓跳动。

风微微吹着,一片片桑园,荡起涟漪,绿丝裙飘起来,在乡间小路上,在嘉陵江的柳林桥边。

川北大地,弥漫着桑叶的味道,弥漫着蚕茧的味道,弥漫着真丝绸的味道。

穿上绿丝裙,我听见蚕吃桑叶的声音,听见蚕蛾破茧的声音,朵朵暗花上,晃动着乡村母亲半夜点灯喂蚕的身影,晃动着缫丝织绸女工轻轻的脚步声和隆隆的机杼声。

压箱的暗花绿丝裙,我的珍藏,牵出蚕桑鼎盛的川北,牵出历史南充鼎盛的丝绸工艺流程。

找到自己的幸福

文/金星

做母亲时我是个最平常的女人,我对孩子们的期望也只是他们能够像平常人家的孩子一样,快乐、健康,以后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虽然他们的妈妈有点特殊,但我希望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就能学会用平常心看待世界,能与人真诚交流,从最普通的生活里看到最真实的美好。

我经常在与普通人的交流中得到快乐。我不会用我的光环罩着你,你也不用迎合我。所以我跟骑三轮车的大爷、看门的保安、打扫卫生的阿姨关系都很好。每次带着孩子碰见他们,我总会热情地打招呼,孩子们看在眼里,就知道该怎么尊重别人。

搬家之前,我特别喜欢逛家附近的一间小店,里面卖的都是一两百元的花裙子。由于常买常穿,和老板娘也熟了,拉拉家常,讨价还价,最后开开心心地做成了买卖。如果孩子们在身边,他们会看到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妈妈虽然也会去旗舰店买名牌衣服,用来出席一些重要场合,但生活里更常去的是这样的街边小店,你来我往,买卖间更有人情在。

我们居住的路口,晚上经常会有一对安徽小夫妻,他们摆着一个炒米粉的小摊,过去我们是那里的常客,他们做的东西既干净又好吃。认识他们有六七年了,他们刚有孩子的时候,我就把我们家老三的衣服全打包送给他们。我说:“别嫌弃啊,都是些穿不了的,扔了怪可惜的。”他们接过衣服,特别感激。但从不见他们四处说和我很熟,也不会因此不收我们吃米粉的钱,该怎样还是怎样,大家心里都特别踏实。许久不见了,他们会关心一下我最近是不是太忙,让我别太累。有一年新年,我把小两口请到我们家的院子里来,那晚所有的客人都吃上了他们做的炒面、炒饭、馄饨,客人们都说好吃。我看着这小两口,到上海谋生,从没孩子到有孩子,一直本本分分地生活,这成为我在上海最重要的记忆和风景。我经常带着孩子们去那里,就算现在搬家后离得远些,每个月也会特地跑过去吃点东西。人与人之间这种真实平等的关系真美,我想让孩子们从小就能理解这种美。

有一天,我在录节目,收到老公的短信:“我跟你讲个故事。”那天老公带着嘟嘟去一个弄堂里修大衣拉链,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在那里摆摊,老太太给老头儿打下手,那老头很娴熟地就把拉链修好了。老两口的生活极其简朴,却充满对生活的热情,还带着一辈子的手艺在继续为别人服务,这个画面把嘟嘟感动坏了。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跟他爸爸念叨:“那对老夫妻太幸福了,爸爸,你看到了吗,他们真是太幸福了!”这种幸福感染了我儿子,也感染了我老公,他们急着要和我分享这种幸福。

我有能力的时候,会尽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但世事无常,我不能保证这样的物质基础会一直存在。如果有一天,我突然住不起大房子,也没有那么多人认识我了,我就想让孩子们明白,就算回到一个最普通的生活层面,我们一样可以过得很好。他们已经在别的地方看到了那种最平常的幸福,不是住在高楼大厦里,不是西装革履,而是在最简单的生活和最丰富的心灵里。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方式,命运将你推向任何一种层面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文/于丹

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要调节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合乎标准,不过分,也不要达不到标准。

有一回,孔子带领弟子们在鲁桓公的庙堂里参观,看到一个特别容易倾斜翻倒的器物。孔子围着它转了好几圈,左看看,右看看,还用手摸摸、转动转动,却始终拿不准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于是就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器物?”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大概是放在座位右边的器物。”孔子恍然大悟,说:“我听说过这种器物。它什么也不装时就倾斜,装物适中就端端正正的,装满了就翻倒。君王把它当做自己最好的警戒物,所以总放在座位旁边。”

孔子忙回头对弟子说:“把水倒进去,试验一下。”子路忙去取了水,慢慢地往里倒。刚倒一点儿水,它还是倾斜的;倒了适量的水,它就正立;装满水,松开手后,它又翻了,多余的水都洒了出来,孔子慨叹说:“哎呀!我明白了,哪有装满了却不倒的东西呢!”子路走上前去,说:“请问先生,有保持满而不倒的办法吗?”

孔子不慌不忙地说:“聪明睿智,用愚笨来调节;功盖天下,用退让来调节;威猛无比,用怯弱来调节;富甲四海,用谦恭来调节。这就是损抑过分,达到适中状态的方法。”子路听得连连点头,接着又问道:“古时候的帝王除了在座位旁边放置这种器物警示自己外,还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自己的行为过火呢?”

孔子侃侃而谈:“上天生了老百姓又定下他们的国君,让他治理老百姓,不让他们失去天性。有了国君又为他设置辅佐,让辅佐的人教导、保护他,不让他做事过分。因此,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设置侧室之官,大夫有副手,士人有朋友,平民、工、商,乃至于杂役的皂隶、放牛马的牧童,都有亲近的人来相互辅佐。有功劳就奖赏,有错误就纠正,有患难就救援,有过火就更改。自天子以下,人各有父兄子弟,来观察、补救他的得失。太史记载史册,乐师写作诗歌,乐工诵读箴谏,大夫规劝开导,士传话,平民提建议,商人在市场上议论,各种工匠呈献技艺。各种身份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劝谏,从而使国君不至于骑在老百姓头上任意妄为,放纵他的邪恶。”

子路仍然穷追不舍地问:“先生,您能不能举出个具体的君主来?”孔子回答道:“卫武公就是个典型人物。他九十五岁时,还下令,‘从卿以下的各级官吏,只要是拿着国家的俸禄、正在官位上的,就不要认为我昏庸老朽而丢开我不管,一定要不断地训诫、开导我。我乘车时,护卫在旁边的警卫人员应规劝我;我在朝堂上时,应让我看前代的典章制度;我伏案工作时,应设置座右铭来提醒我;我在寝宫休息时,左右侍从人员应告诫我;我处理政务时,应有瞽、史之类的人开导我;我闲居无事时,应让我听听百工的讽谏’。他时常用这些话来警策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不至于走极端。”

众弟子听罢,一个个面露喜悦之色。他们从孔子的话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任何情况下,人都要调节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合乎标准,不过分,也不要达不到标准。

所谓过犹不及,媒体的过分喧嚣,有时候会给你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带来一种误读。因为人们总是在心里放大想要放大的东西,经过媒体的渲染,人们就会加深种种美好或者恶劣的印象。而外界的喧哗总还是难免的,唯有端正自己的言行,时刻提醒自己过犹不及、适可而止,才能将自己很好地融合在环境中,找到倾斜或满溢的平衡点,摆正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