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民俗的文章 / 民俗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回望,时光里的记忆

文/一苇的博客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林徽因

一座城市有着独属于它自己的文化记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史实,多蕴藏在一件件器物中,或沉淀在泛黄的史籍里。有人说,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而一座城市,最容易让人们记住的也是属于它最自己最为独特的民俗。当我们翻开一个城市的扉页,那些或是纯真隽永、或是淡雅浓郁、亦或是一些苦涩的回味,总能勾起我们对历史长河中发生的那一幕幕往事进行反省,深思。

邵武自古就是闽北的一座蕴藏丰富历史的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这里的先民不仅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遗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名胜古迹。其中,坐落于邵武市五四路中段的道佳巷的内的两幢并列并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就是其中之一。一幢是建于明代晚期的“中书第”, 原为两幢并列的四合院式民居建筑,为邓姓知府所建的私人宅第,中间有花园和书房,其中东侧一幢曾失火焚毁。在现存的照墙上有砖刻楷书“随天体认天理”六个大字,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这儿直观地展现出朱熹理学中“天理”学说。另一幢则是后来焚毁重修的清代民居,砖雕的门楼上镌刻着“文明气象”四个大字,据说为朱熹所书,这些残留的文字,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在邵武地方上的影响之深广。如今这两座建筑风格代表着邵武明、清两代典型建筑物的民宅,被作为福建第一座以展出当地民俗的专业博物馆――邵武民俗馆。1988年建成开馆,第二期工程的明代馆于1997年竣工投入使用,而其中的明代中书府第还是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踏上道佳巷青石板和鹅卵石铺就的小路,阳光下,寂静无声的小巷与繁华的街道相衔接,时光清浅,古典小巷总是显得有些孤黯,而那些清幽、婉约、缠绵的意境,总是让我浮想联翩,脑海中涌现的是童年生活的场景,因为我的童年就在与其的一巷之隔。那时候的天空很蓝,童年的纸飞机用力一扔,载着和蓝一样悠远的梦,就落在小巷屋檐上……如今,我等在小巷的这边,用童年的梦影捂住胸口,而我已缺失的月光,已是数十年前的抵达。其实,我们这一代人的所有的故事,都有相向之处,那些总让你念念不忘的细枝末节,说来轻淡,听来忧伤。所有的告白都煽情,但并不是所有的告白都动听,而时光大抵也是如此。我等在街的这边,与小巷打了个照面,光影斑驳的暗影没有来由,它一直存留在我童年记忆里,不会褪色并迷离着,擦拭了我迷路的童年。而那斑驳的印迹,透过呼吸,时时与我为伍。

一个地方的民俗,应是一个城市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辙印,也是一座城市的扉页。在民俗馆,那高耸的防火墙、古朴的屋瓦、简洁的院落、繁复的木雕、明快的天井,传承着邵武千年的历史文化。跨进邵武民俗馆高高的门槛,仿佛一脚迈进了铁城数千年的历史。高高的门楣上悬挂着书画家范曾题写的“邵武民俗馆”鎏金大字,一个不大的院子,被四周有些陈旧的青灰色墙壁包围,伸手抚摩厚重的木门,一圈圈的树木年轮仍清晰可见。在占地两千多平方米的邵武民俗馆,按照五厅三楼三十六室的布局,全方位展示了邵武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婚丧嫁娶、宗教信仰、戏剧民歌、饮食、服饰等民俗文化。在这里陈列着的三十多尊明清人物蜡像,更是直观地展现了当时邵武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让我们真真切切看见了当年邵武浓郁的地方民俗文化。在这里,一种闽北特有的民俗风情立刻会感染我们的全身,那种温馨的感觉会顷刻间覆盖并勾勒出曾经的记忆,重新拾起邵武民俗文化里的历史脉络。

邵武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邵武的民俗文化用集体性培育了当地社会的一致性。民俗既是当地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更是当地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徐步走进民俗风情展示区,地方民俗勾勒并凸显了邵武一地文化的特色。在婚俗厅的喜堂中央,摆放着一顶做工精致的大花轿,木雕的“吹鼓手”面带喜悦吹奏迎亲曲,亲朋好友带着贺礼来贺喜。“洞房”中,面带羞涩的新娘和新郎依偎在一起,新郎的父母在一旁看到他们恩爱的样子露出灿烂的笑容。节俗厅里展示的是节俗所用之器物和风俗,也独具邵武地方特色。如农历七月七的走“三桥”,在这天拂晓,当地的男女老少,就会带着香烛、果品先到城郊的芹田走“父母桥”,再到城南走“夫妻桥”,最后到城东走“子孙桥”。每走一桥他们都要烧香点烛以求福至家门,老少平安。这里还集中展出了邵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元节等节日的风俗习惯,向我们展示了明清时期邵武的一幅风俗画。在这里,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城市里的人们曾经怎样生活,直到现在,人们也没有忘记这种风俗,通过丰厚的文化和风俗传统,让我们追溯并继续延续着这种生活。

在民间艺术展厅里,中原文化对闽北民间艺术的影响,更让人遐想万千。服饰厅里展示了大量的明清两代老百姓穿戴的各种服装、鞋子、头饰,做工精巧,美仑美奂,在这些斑斓的色彩里,我相逢了纺织成串的玄密,在织物显现奇彩的光环下,我看到了那光环上镶满我想象的颗粒,那是我痴心追索的四千年文明的梦幻。这里还集中展示了邵武数量众多的民歌、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还有被誉为全国360多个地方剧种中的地方戏曲“一枝花”的邵武三角戏。提线木偶、手掌傀儡,则用一幕幕真实的场景,生灵活现地带我们重新走进邵武民俗的风情画卷里。而那些在邵武非常盛行的剪纸,则是当地人们办喜事、过年节用来衬托喜庆的文化符号,在展厅里的剪纸作品,不仅刀工精湛,图案也异常精美。而被誉为传统民间舞蹈 “活化石”的傩舞,则用一个个写实的面具,带着我们“穿越”闽越文化久远的历史。据传,邵武傩舞发源于中原地带,从前人们对科学知之甚少,以为生老病死及贫富等都是由鬼神决定的,所以在六月六这天,百姓就头戴面具,以锣开道,边走边跳,舞蹈动作粗犷优美,人们寄望在跳舞中驱邪、迎神、庆丰收。这些为我们留下深刻记忆的,极具邵武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引我们走进古代邵武民间生活,窥探那时百姓生活的一斑,同时也囊括了邵武民间传统文化内在的极富地方特色人文风貌的历史的渊源。

穿过窄窄的楼梯,在二楼优雅清净的绣花楼前,出檐栏杆下花板透雕绣梅兰竹菊,室内陈设家具、琴棋书画,显得典雅温馨。遥想当年,窗外草长莺飞,深闺大户里的小姐只能通过格子窗数过细碎的雨滴,用瑟瑟的琴声来表达自己内心无比惆怅但又渴望自由和爱情的那种复杂心情。在时光的洪荒里,爱情是个缺口,而时光总是蹉跎,深情总被湮没。哪怕青灯古佛常伴左右,梦里缱绻如丝,却无力回天。闭上眼睛,看不到人事灰凉。被遗忘在时光之后,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你喜欢哪段佶屈聱牙的经文,有人为你诵读。而那些明眸皓齿的秀女蜡像,用心如止水的生活和无数个暗无星光的夜晚堆砌起的宫闱,将纤纤素手描红时光,在丝帛上穿针引线,虽是还原曾经的场景,却是一个美字了得。

古戏台是民俗馆的附属建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三角戏偶尔会在这里出演。三角戏为邵武独特的地方剧种,与江西采茶戏渊源极深,戏中以小生、小丑、小旦三个角色为主,舞台调动以三个角度为准,故称三角戏,如今已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三角戏老艺人回忆,邵武三角戏的传统戏有100多本。主要剧目有《凤凰山》、《青龙山》、《断桥》等,皆为古代神话传说之精华。目前,邵武仅有一些民间的三角戏剧团活跃于农村,还深受农民喜欢。如今在商品经济大潮的裹挟之下,这样的传统戏剧已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在生产、生活厅里,展示了数量可观的古时候人们生活、生产所用的器物,有舂糍粑的石臼、防雨的蓑衣、翻地的铁犁、取暖的火笼、供奉的神龛……这些从民间收集来的器物俨然成为邵武民俗文化的“代言人”,让你追溯到时间的某一个节点。

说起开放与包容,就一定得说说邵武的妈祖文化了,作为内陆山区,以妈祖为代表的沿海民间民俗信仰的妈祖文化,在邵武也欣欣向荣。据说,妈祖文化是从明永乐年间传入邵武的,源于郑和下西洋调邵武卫营官兵3000护卫,航船供奉妈祖神庇护,得免于灾难,邵武籍官兵返乡后,便在卫营旁建天后宫,春秋二祭。也因妈祖为水域保护神,所以邵武在富屯溪各渡口和沿河船帮都设有庙宇供奉。通过与各地民俗文化的相互融合,不仅增强了邵武原住民的相互认同,更强化了邵武人的精神,塑造了邵武人的品格,在这些民俗文化里,通过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磨合实行,向世界展示着邵武地方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和极富地方特色的文化。

能够反映邵武一地人文风貌的,远不止于五花八门的传统民间工艺与民间小吃。在社会文化厅里,我固执前行,仿佛被一束神秘的暗线牵引,又仿佛被遥遥的远方诱惑召魂。古时候,邵武这片土地上人才辈出,自开科取士以来,科举举人达2200多人。知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科学家有342人。其中,历代名臣主要有后唐工部侍郎黄峭,宋代名相李纲,兵部尚书黄中、杜杲等,著名学者、艺术家有严羽、吴崇书、上官伯达等。在这里,我不计归途也忘记了还有其他的一些景观和出口。的确,回首眺望,我发现自己的一呼一吸之间,都连带着厚重的人文气息,透过喉结,盘旋在心头萦绕不断。我臆想,如果我能在这里和他们相遇,只希望有一盏茶的停留时间,让我可以不远不近的观望他们。如此,请允许我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古城是静谧的,在高处,俯瞰邵武民俗馆,一刬青瓦一霭氤氲。在道佳巷,民俗馆用它独有的灰色,为我们传递历史久远的回声;在青砖黑瓦的世界里,历史的烟云又湮霾了多少人家的欢愁。民俗里记录了多少曾经的过往,又传承了多少代人的寄托,我不得而知。时光,也终究没有给我补上答案……

喜欢在恬静的意境里,轻轻地踱步于小巷中,向小巷深处的幽静里眺望,借着小巷淡淡的昏黄灯光,任闲适、淡雅的心在画卷里慢慢游走,渐渐进入幽远的遐思;更喜欢在这静谧的夜里,用文人墨客的几许情怀,借洒进的小巷一片银色,倾泻月光的诗意,灼蚀魂灵!

鼠与福

文/朱文杰

我国民间早在几千年前就流传着所谓“四大家”“五大门”的动物原始崇拜,鼠则榜上有名。鼠还在十二生肖中被排为老大。鼠具有非凡的灵性,老鼠经常被称为鬼鬼祟祟,神秘性的鬼精灵代表着天地和鬼神的意志。老鼠的被神化,已超越了自然界真实存在的老鼠。

鼠在陕西话方言中谐音同福,老鼠也寓意福。剪纸中就有“老鼠啃福”“福鼠吉祥”等样式。

人们用“老鼠精”来形容精明人的机灵,笔者小学一同学就因机灵被同学起外号“老鼠影”,说其飘忽来去,影子一样,有时踪影全无,有时你不注意,他又突然现身。这都是受了《七侠五义》中“五鼠”的影响。这几位义鼠外号都奇特: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

老鼠的繁殖力超强,成活率奇高,生命力顽强。在民俗剪纸、年画、刺绣等工艺品中,表现老鼠繁衍育子的主题是处处皆有,数量不少。例如:老鼠娶亲、老鼠联姻、老鼠上灯台、老鼠偷油(吴起陈凤梅剪纸)等等。老鼠娶亲亦称老鼠嫁女,正月初三、正月初七、正月初十。俗称是“老鼠嫁女日”,民间多贴民俗剪纸年画类的“老鼠嫁女”,目的是祈求结婚早

生子、多生子。宜君农民画有《老鼠嫁女》,西安美院收藏有陕北剪纸和安塞剪纸大师李秀芳的剪纸作品《老鼠嫁女》。正月二十三为填仓日,陕北志丹县一带讲究要剪有关老鼠的剪纸窗花贴在窗户上,老鼠就不会啃咬衣物,糟蹋粮食。

古人认为多子多福,而“老鼠吃葡萄”“老鼠吃南瓜”中的“葡萄”“南瓜”,皆为多籽,用比拟象征手法寓意祈求人类繁衍不断,子孙满堂。民俗剪纸子鼠为阴极的象征,多是出现在年节期间的腊月至正月,这正是除旧布新、送阴迎阳的时刻,具有祛灾纳吉的象征意义。

我祖母逝世时我才四五岁,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祖母每次给我好吃的东西,例如:一粒糖豆、一个大刀糖,或两颗红枣、三个核桃,她老人家都会说:是老鼠给你拉来的!还变换着说昨天来的是红老鼠,今天变成黄老鼠和白老鼠。而我们听到最早的儿歌就有《小老鼠上灯台》,那时家中点的就是油灯。鼠文化使鼠变得越来越可爱,越来越神秘。

安塞韩树爱的剪纸墙花《老鼠啃南瓜扣碗》,高陵贾秀珍的剪纸《扣碗》则是一只老鼠咬破顶开扣着的碗正朝外窜。妇女们巧妙地剪了老鼠咬破扣碗或顶开扣

碗,这些剪纸是根据民间传说“鼠咬天开”而设计的。传说上古天地之初,混沌未开。是老鼠勇敢地把天地咬破,使光照大地,空气循环,阴阳从此分开。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老鼠经历了图腾神崇拜、精灵神崇拜、生殖神崇拜、吉祥神崇拜的发展过程。在中国年节民俗艺术(剪纸、木版年画、刺绣、农民画、布艺、皮影、面花等)中,鼠文化是个重要的主题。尤其在年俗剪纸中,表现老鼠的形象随处可见。李长卿《松霞馆赘言》解释:“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曰属鼠。”

人们将老鼠与蝙蝠、佛手、梅花鹿、仙鹤、寿桃、石榴、桂花、鱼等吉祥物组合在一起,利用谐音和象征手法,为自己和他人祝福、进禄、增寿、添喜、招财,出现了瑞鼠祈祥、灵鼠闹春、福鼠临门等题材。黄陵刘凤英《鼠与娃娃》,延长刘菁霞《鼠抓南瓜,腹中孕鼠》,安塞陈莲莲有《鼠与牛》,鼠骑牛背,牛回首与鼠呼应的窗花。黄陵文化馆藏的《老鼠吃白菜》,白菜谐音“百财”,鼠谐音“富”寓意财富兴旺,陕北剪纸则有鼠吹唢呐、鼠敲腰鼓、鼠扭秧歌、鼠提花灯、鼠文化娱乐剪纸,反映出时代的新气象。

时间在这里消隐

文/何兴龙

这是一座民间艺术的宝库。

南五台山脚下的这个院子里,有40多座迁复建的明清古民居、戏楼、店铺、人工湖、祭坛广场、园林景观等。步入楼台亭榭,漫步宅院门楼,感受书香气息,呼吸千年珍贵草木的芬芳。

在诸多宅院中,阎宅是我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宅主人名叫阎敬铭,清代陕西朝邑县(也就是今天的大荔县)人,1882年任户部尚书,1884年授东阁大学士,官居一品。据史料记载,他为官四十余年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曾支持光绪实施新政,是大清富国强兵的良将,在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为官,曾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同朝为官,历任山东巡抚,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宅院内有一幅渔樵归来的砖雕:下方的渔夫打鱼而回,上方的樵夫砍柴而归,右上方的葡萄树果实丰盛引来松鼠,寓意丰稔收获的场景,向人们表达着主人属意田园生活、娴雅寂静的生命样态。

阎敬铭当宰相时,在今天陕西的大荔县主持兴建的“丰图义仓”占地20多亩,储粮800多万斤,被慈禧太后御笔朱批为“天下第一仓”,在建仓十年之时,陕西就遭遇了大灾荒,阎敬铭及时开仓赈济民众,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救时宰相”。

庭院幽深,廊房挺立,冰雪洗净后的屋瓦、院墙,更像是饱经历史沧桑的记录者,只以沉寂与庄重,诉说着兴衰更替、人生百态。士、农、工、商之事,仁、义、礼、智之德,都在这一笔一画、一砖一瓦、一石一柱中,或被铭记,或被时光所带走。

走出庭院,旷野之中伫立的8600多根的拴马桩,造型各异、惟妙惟肖,强大的阵容,仿佛有千军万马在恭候检阅。有寓意辈辈封侯、世代为官的“背背猴拴马桩”;寓意吉祥如意的“钱币拴马桩”;寓意长寿,表达多子、多福、多寿的“猴子骑师拴马桩”;盼望家人平安归来的“侍女抱瓶拴马桩”……

有一座桩首之上前后站立两个人,身穿交领宽袖长袍,是出家的和尚,这是出自唐代寒山与拾得两位友人的故事,名曰“和合二仙桩”。相传寒山与拾得以前是两个很好的朋友,两人的关系非常的和睦。后人为纪念这种和睦的关系就俗称他们为和合二仙,象征和合美美、和合万年。这些手工打造成的石柱,因为背后的典故而富有灵气,它们历经了风雨的洗礼,记录着关中千百年来的民风、民俗,也见证了多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寒风凛冽,它们伫立不动,向大自然展示着憨态自由的生命力量。

民俗,是民间历史的沉淀,被赋予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但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太过匆匆,所有的新鲜热闹还来不及成“俗”,便风化无痕。一个曾经用三百诗篇“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优雅古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之际,或因无暇回顾而失落了温暖民俗,当物质生活愈加丰盈后,对精神家园的渴望,是否可以带我们重新回归民间文化的源流,体味清纯,感受沧桑与厚重?关中民俗院内还有民俗器物、木版年画、建筑构件、度量衡、铁钟、佛像等多个专题展厅,琳琅满目。质地拙朴的民俗器物,讲述着古人的生活习俗。听上一段千年老腔,在千手千眼观音像前静心许个愿,内心会在这里得到洗礼。

时间在这里仿佛消失隐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