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北京的故事

2022/12/02好文章

北京的故事(精选10篇)

儿要展翅飞

文/洛水无痕

那天,儿子终于发来了“报平安”的微信:我对城市、住宿、行业、领导、待遇都很满意,下个月发工资就能自给自足,爸妈勿念。

寥寥数字,却让我长长出了一口气。

去年秋,儿子大四,我们想让他考研他却偏不,在校园招聘中过关斩将,顺利应聘上南方一家不错的单位。送儿子登上南去的航班,我和先生累得动也不想动,但想到儿子有了比较满意的单位,内心充满了喜悦。和亲戚朋友说起儿子,先生是笑逐颜开,豪气顿生。

然而,我们还没高兴多久,儿子突然告知我们,南方的气候难以适应,已递交了辞职信,准备去北京!

这下可炸了锅。脾气火暴的先生,当即火冒三丈,说儿子行事草率,甚至怒斥儿子无孝心!然任他老子狂风怒号,儿子依旧我行我素,投简历,去面试。我夹在父子之间,左右为难,既希望儿子能聆听他爸的意见,又怕操之过急委屈了他;既想帮他们搞好父子关系,又觉得两人都有道理。好几个晚上,这边劝先生息怒,那边探儿子口风,真是辗转反侧、寝食难安!

儿子是985院校的毕业生,凭他在校期间的优秀表现、在大企业实习的经历,回洛阳找一个稳定单位,过安安稳稳、衣食无忧的生活应该不是难事,但他不愿过这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最终,儿子还是去了北京。刚去的第一天,我就发微信问他感觉如何?答曰:不错!不错是什么?人说北京乃天子脚下,居之不易,何况一应届毕业生!我心中忐忑万分,却又奈何不得。

先生心中的气一直还在憋着,坚决不愿和儿子沟通,但又悄悄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我只好那边问话“北京”,这边传话给“洛阳”。

昨日,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突然看到了儿子的作品《北京一夜》,文笔简洁,思路清晰,观点明确。瞬间,我明白了:儿子已经长大,翅膀已长硬,他宁可“自作自受”,也要展翅翱翔!

有此老同学,我们甚幸矣

文/林中红花

人间最美的感情,究竟是什么?它存在于亲人之间朋友之间老同学之间还是素不相识的人之间。我的老同学,那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工作的老同学的所作所为,让我懂得了一切……

她是我高中同学中的至好,她当时是班中的团支书,活波外向,常常在我们班坡头露面,班级学校迎新晚会上少不了她的动人歌声。高二那年一曲"三月三",让我们至今老同学聚会时成了她的必唱。高中第一次高考,我们都没得考上。补习时,她到了县城,我仍在原来的乡村学校。我们互相鼓励,太多的时候是她对我的激励:我们农村孩子都不容易,好好学习,跳出农门吧!时不时她送给我她们县城班中的复习资料好的习题;补习了一年,我们还都没考上,但成绩进步了不少,她相约我继续补习;第三年,我们终于考上了,她成绩比我好,考上省城一所大学,我呢,上了本地的一家师范学校。

大学中,她更是学生会的积极分子。毕业时,和男友一同进了北京;我呢,回到家乡。从此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许多。每年她回家,总是想办法打听我的消息;她曾让她弟弟骑车三十几里找到我会面与她。她说:到北京工作真的是不容易,她刚到北京的单位,锋芒太露,因为工作于专业不对口向单位提出要求,遭到婉拒后她风风火火好一阵子竟得罪了单位领导,单位让她停职检查,多亏她男友,她现在的丈夫(当初也是大学学生会的骨干)几番周旋,才得以使她不久恢复了工作。她语重心长的说:大家都知道'北京人在纽约'不容易,其实,外地人在北京更不容易呀!

到北京那一年春节,她将单位发的三个月工资(每人一月500元),和丈夫的合到一起,加上有个同事提前回家让他们领着工资,一共是4500元,他们又外凑了500元拼成5000元寄回家让穷了一辈子的父母把多年的旧房拆了盖成新的。而自己和丈夫没敢回老家,两个人愣是用了仅仅200元钱在北京的陋室里过了个春节,一个多月呀!好在他们两个人当时在北京谁也没有熟人,春节不用走动不用多余的花钱。

后来她也回来了几次,总忘不了找我闲聊。

他们到北京后,她丈夫是山区农家人的后代,家里人供他们上完大学已不容易,他们怎忍心再让父母们花钱呢?他们俩简简单单在单位领了结婚证草草结了婚。之后两年便是帮助丈夫的弟弟,(她丈夫弟弟为了兄长上大学辍学回家打工挣钱),让丈夫的弟弟终于再读了一年,也从家乡走了出来;后来她的小弟高考未中,有远见的他们让小弟上了一家函授学习自学法律知识,如今她小弟在一个大学担任了班辅导什么的,日子挺不错;最可怜是她的小妹,当初为了她,她小妹在家里卖蔬菜卖水果,一毛钱一毛钱的赞起来,供她补习了一年又一年,供她上完了大学,而小妹婚姻不幸受了刺激,精神恍惚。她坚持将父母小妹接到北京,为小妹看了几家医院,终是将小妹的病情稳定下来。他们两家子亲人,他们成了顶梁柱!

2008年的时候,听说她在单位干的很好了,成了院长办秘书,她丈夫也成了他们单位分院的副院长。那年,她回了一次老家,特地组织了我们高中同学的第一次聚会,她拿出1000元作为底金,当时我是600多元的工资,鉴于大家在老家都不容易,一人100元,最后来的因为资金充足不用凑分子了。她送给每一位同学的孩子一人一个北京福娃吉祥物,给我们所有的女同学每人一条珍珠项链。以后每每同学聚会皆因她而起,而她也成为联系我们同学情谊的桥梁。

古话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我始终处于穷的系列:虽说如今工资升了,我的心里高兴了,但我只知道好好孝敬自己年迈的父母,让他们能安享晚年;只知道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好让他能走在正道;再大的就是希望和丈夫一起到祖国各处走一走看一看,也不枉活一世;而她呢?前一段时间,她回老家见了我,闲聊这几年父母生活安康孩子学习优秀每年假期都保证孩子外出走走看看,最后她认真地说,想让我帮她个忙。我问什么忙?她说,让我在学校(我工作在老家的一所乡村学校)留心一两个女孩,孩子学习要刻苦,家里条件又不太好,她很想资助她们完成学业。她又说了,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读书上大学不容易啊;而尤其是一个女孩子,想完成学业梦,走向自立更不容易!她只想为这些孩子做一些什么!听罢,我感慨万千,我惭愧呀!

"不管谁有机会到北京来,第一要通知我;不管谁有什么困难,第一要想到我。"这时她每每临走时对我们的告白。

有此老同学,我甚幸,我知足矣;有此老同学,我们甚幸,我们知足矣;有老同学这般的热心人,不知道将会有多少穷人家的孩子甚幸,知足矣!

开学的日子

文/常成儒

1964年高考结束后,我的心境还相对平静。一是,高考、入伍平行进行,我已体检过关,即使考不上,入伍是保险的;二是,高考结束后,我与文科考生对对答案,自觉还考得可以,但也不敢张扬。

大约是8月上旬的一天,我在村里碰见一位小学的女同学,她告诉我说,我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了。我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以为是说别人的事。她在公社派驻的电话室工作,为了确认一下,我又去电话室,要通了忻县中学传达室的电话,工友老郜也确定,我是被人大录取的,我一时如范进中举,懵了。反应过来后,从电话室回家,几百米的路,我好像是飞回去的。第二天上午,我去学校,文科的考生仅我一人收到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时间,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意。

高兴之余,是母亲深深的发愁。首先是学费。通知书虽没讲带多少钱,但这是去北京,是去那儿独立生活,少了肯定是不行的。大哥大嫂在晋南工作,当时还没来得及写信告知,但二哥、三哥、四哥紧急动员,也才凑了不到20元钱。一个月花多少,一年花多少,大家心里都没底,能不能坚持下去,心里无数。母亲能做的,就是如唐朝诗人孟效的母亲那样,“临行密密缝”。从被褥到衣服,里里外外没一件是新的。一经拆洗,里外都开了洞。母亲仔细地用碎布补了起来,浆洗了一下,这就算家里最好的行李了。母亲怕北京冷,把旧棉絮用手撕匀,棉衣裤都塞得挺厚,像一副厚厚的盔甲。母亲一向说,好秀才不在烂衫上,但看着自己精心而做的行李,也不禁黯然叹气了。

对我来说,求学,是一件勤俭的“考试”。为了省钱,我从分分角角算起。先从家乡的北义井小站上车到太原,再从太原到北京,本来当天就有一趟加快,因为要多花一元五角,就在太原车站附近转了差不多一天。渴了,喝车站的开水;饿了,就啃高粱面饼;困了,就睡候车室的长凳或地面。到了北京永定门,学校那天没接送车,恰好北京钢铁学院三位同学有车接,他们照顾我,专门绕路送我去人大。高年级的同学在校门口接,见面后拖了行李就送到宿舍,让人感动不已。

学校像花园,学校商店的货也很全。一元钱买100个白纸信封,估计可用一两年;一角钱一个的印字信封,只舍得买10个,那是要充门面的。牙膏舍不得买,就买二分钱一袋的牙粉,牙刷则是一角钱一支的。第一个星期天,大家都坐车去天安门广场,凡三站路的,就买票(五分钱),两站、一站的,就步行。第二个星期天,4位高中同班同学来看我,中午每人两个馒头一碗开水;步行来步行回,都是为省一角五分钱的车费。开学后一个多月,系里组织评比助学金,我是每月15.5元。学校的伙食费是每天5角钱(主食0.2元,副食0.3元),到星期日,就退副食券,干啃馒头。学校有免费电影就看,收5分钱就不去了。即使这样,已觉得很幸福,因为生活比老家好多了,而且,有书可读。

读大学是我的幸运。因为母亲有几位哥哥照料,至少,我很放心;国家给了我助学金,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大哥大嫂每年给我60元,零用已经够花。上大学,比我想得容易。

灯爷

文/张轶敏

初见灯爷,是在北京的香山饭店,那还是电影《温故一九四二》拍摄的时候。灯爷的外貌很像评书里的桥段,只见他眉分八彩、目若朗星、小衣襟、短打扮,一串珠子挂在手腕子上,锃光瓦亮。他虽然个头低,但是浑身长着腱子肉,结实得很。

灯爷梳着小平头,一脸憨笑。他对我非常客气,第一顿饭带我吃的是北京烤鸭,我从鄢陵小县赶到北京,是为了能让刘震云老师指导一下剧本《鄢陵往事》,灯爷是个引荐的人。他拍着我的肩膀:“没问题,刘老师俺们好得很。”

灯爷有什么资格引荐我去见刘震云老师呢?因为在中国的影视行业,80%的灯光师都来自一个中原小县——鄢陵。鄢陵县张桥乡的很多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都成批输送到了影视行业的灯光照明上。近30年时间的传帮带,很多人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影视村里走出了许多的“灯爷”。有人开玩笑说,张桥人一罢工,中国电影就得歇菜。

灯爷坐在对面,咕咚咕咚喝着红星二锅头。酒过三巡,话就多了起来。时间也回到了1991年的夏天。

灯爷家里穷,兄妹五个中他排行老三,那年夏天,他的中招成绩是全校第一,灯爷的爹常年患有糖尿病,躺在床上看着县一高的录取通知书,对灯爷说,孬蛋,你算供到头了,要不是嫌你个子矮,不贪长,早就叫你出去打工了。灯爷扑通一声跪到床前,爹,我明天就走。第二天一早,灯爷背了床被子,兜里揣着从大姨家借的50块钱,上路了。

到了火车站,灯爷一翻兜,钱没了。想尽办法到了北京,灯爷又累又饿又渴,举目四顾,一个人也不认识。灯爷心里说,我得活,我只能靠自己。一路想着一路溜达着,一直到北影厂附近,实在走不动了,路边有一个馄饨摊儿。灯爷想,先吃吧,吃了再说,于是连吃了两碗。结账时,灯爷眼皮一耷拉,老板,你叫我干啥我干啥,我兜里是一分钱也没有。老板说,你是吃白食的啊。灯爷说,我不白吃,你给我找个活儿,挣了工资是你的。老板一看这情况,算了,我给你介绍个活儿吧,明天你就去北影厂扛灯去。灯爷点头说,我晚上没地儿住,你得给我一块钱,我买一张席。于是在夜色深处,灯爷拉着一张席躺在了北京的地下通道里,风呼呼作响,灯爷心想,这么大个北京,终于有我一块儿放席的地方了。

片场上扛灯,要的可不全是体力,但强健的体魄是个基础。灯爷那个时候,就练出了一身结实的肉,后来在影视圈里,人家给灯爷起了个外号,叫“拼命三郎”,就是因为他能连续干三天三夜,依旧眼明手快。一次导演拿着对讲机,刚要喊,啪的一声,这边灯光就到了。灯爷能读懂导演的眼神。导演递给灯爷一瓶矿泉水,说,灯光组入行易,但真正干好却难,打灯的师傅,可以利用光线的变化使拍摄对象发生变化,夸大或缩小某些特征,创造一种“意境”。灯爷听闻此言,天天在脑子里琢磨,究竟怎样才能用灯光化腐朽为神奇呢。

灯爷拍的第一部戏是黄健中的电影《过年》,一有了工资,灯爷就租住在了地下室,吃白水煮挂面。从此开始从老家往北京带人。刚开始的时候,去的人都没钱吃饭,北影厂对面一条街有八家饭馆,他们开始到八家饭馆赊账吃饭,最后八家饭馆老板见了鄢陵人,直接说,吃吧,不要钱,以前的账也不用还了,只求您下次别再来了。灯爷去吃饭,刚好听到这句话,他啪的一拍桌子,啥意思,多少钱,你说吧。老板一看,这脾气真大,声音立马小了下来,灯爷找到导演老冯,先借了10万元,挨家把赊的账还齐了。八家饭馆的老板对着灯爷笑得合不拢嘴,您老受累了,以后您来吃饭,不要钱。灯爷一笑而过。

“有事找灯爷。”去北京的鄢陵人越来越多,有干灯光的,有干道具的,有干场记的,有干制片的。灯爷顾人,把“做人要有人情味儿”常挂在嘴边。鄢陵人参与的大电影、大影视剧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

那次,灯爷品咂着酒对我说,咱老乡出来打拼,吃苦很多。你有空了,回去也写写咱这帮鄢陵影视人。

一晃数年过去了,一个春雨连绵的下午,我突然想起张艺谋的《归来》、顾长卫的《孔雀》、陈凯歌的《无极》……这些电影的片场,都曾闪动着鄢陵影视人的身影。我不由再次想起灯爷那憨憨的笑容,想起他从一个衣食无着的北漂,奋斗成人人尊敬的灯爷的漫漫长路。我郑重地给灯爷挂了一个电话,祝愿他老人家身体康健,富贵绵长。

镜泊湖,静泊我心

文/王可可

8月的北京实在是暑湿难耐啊,坐在空调房里,虽然有人造的阵阵凉意,可是那种透不过气的憋闷浑浊却怎么也无法驱赶。心里边不由得向往起如初冬般清冽甘纯的微寒。怎么办呢?立刻打点行装走出北京,向北,向北,我要去遥远的的白山黑水,我要去壮美的黑龙之江,我要去寻找炎炎盛夏里的袅袅清爽。

早晨从首都机场出发,大约二个半小时,飞机就到了牡丹江,我被舷窗外的景色惊呆了,那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泼墨油画啊!像是把世界上的绿都挪过来了,所有的绿意列队整齐翻腾着舒昂着,金亮亮的阳光也环绕着这浩瀚的绿海,此时的我真想在这一掠烟的碧波里荡起春桨,唱一首欢悦欣喜的赞美之歌。

一出机舱的瞬间,天空碧蓝如洗,阳光金灿秋高气爽,好像从焦躁拥挤雾霾沉沉的北京夏季瞬间跳入倾泼而至的如水秋色里。

汽车在高速公路急驶,一路景致磅礴大气、绿云绵延,辽远壮美的东北大平原宛如一幅卷轴在我面前长长的舒展,使我惊讶的是,在飞机上看到的绿波浩海原来是东北地区种植的无边无际的玉米青纱帐。真的是茫茫无垠的青纱帐啊,车行两个小时,竟然渺无人烟,除了青纱帐还是青纱帐,偶尔点缀着一片片五彩斑斓的野菊,那是为了避免长途跋涉的司机在重复单调的绿色里疲倦困乏,而刻意种植的花期很漫长颜色很醒目的植物。对比北京高速路边随处可见的荒丘沙壑,东北司机竟然把满目流淌的绿当作视觉疲劳,真是幸福的不能再幸福,奢侈的不能再奢侈了。

一、深度镜泊

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是镜泊湖。

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最近一次火山喷发距今约在一万年前,那时熔岩汹涌,岩浆沸腾,一路咆哮至此,形成了神秘莫测仰望天空的蓝眼睛——镜泊湖。

不知为何,抵达的第二天,落起了无端的细雨。薄薄淡淡的水雾把美丽的镜泊湖轻拢起细致的浅纱,雨丝和柔雾幽幽的交织着,遂织就一个朦胧婉约而又多愁善感的镜泊湖。镜泊湖啊,我多想看你阳光里迷人的微笑,可是你却用润泽雅致的雨韵,向我展露着你的另一种妩媚风情。

我撑一把小伞,从芳草茂美的小径向你走去,细碎呢哝的雨声是你轻拨的金琴吗?簇簇银亮的纤浪是你绽放的花蕊吗?我带着惊奇和喜悦触摸你透明渊深的生命,你知道吗?镜泊湖,你美得令人疾狂!我赤足走在你软软的岸边,你轻盈的掀起水波温柔的抚摸我,像一个羽翼纯洁的天使和我嬉戏,镜泊湖啊,你美的令人泫然。岸边不知名的紫花盛开着,花影落在湖里,雨丝落在湖里,我,也落在湖里。镜泊湖啊,在你旖旎莹澈的灵境里,花、雨和我都已落在你纯净素滑的弱水中安谧的沉醉。

住宿在夜晚的镜泊湖畔,听惯城市喧闹的耳朵忽然变得如此不适应,要听飘渺的声音吗?要听映月的声音吗?要听墨香的声音吗?还是说要听清风穿户、林影叩窗的声音?这里都有啊,虚无之声淡淡的弥漫,淡淡的缠绕,把白杨林里的皓月都氤氲成琅然幻音的玉器,我独坐窗下像往常一样打开一本书,聆听着窗外清雅幽远的穿越亘古的天籁私语,聆听着窗外神秘曼妙的源于自然的神明诵读。

夜很深了,我拾阶而下,独自走到湖畔,镶满芳草的湖泽在暗夜潋滟着静然的清波,我低下头,看那月色里闪亮发光的水纹,想,万年之前的那次天地蒙涌筋骨崩裂一定是惨痛至极不堪回首的,可是,谁曾料想,这片美丽的湖泊竟泰然的诞生于血脉流泻的伤痕之后,阅尽万年风霜却依然拓出一片苍翠炽热的无限生机,多么美好的生生不息的世界啊,多么轰烈的坚毅不屈的生命啊。静谧之时,水声轻诉,湖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

天悄悄亮了,今天8月9日,是世界旅游日,景区所有门票全免,无数的游客们兴高采烈的来这里庆祝,熙熙攘攘的笑着闹着,他们要抓紧时间追上各自的团队,抓紧时间在镜头前喊声茄子,抓紧时间在尽可能多的景点作一个到此一游,一瞬间,所有的导游喇叭争抢着嚣叫着,游览车也在拥堵中焦躁的狂乱鸣笛,世界各地的语言、祖国各地的方言在这里交错汇集,人人摩肩接踵在台阶狭窄的山径,大呼小叫着汗流浃背着,在某个靓景前层层挤挤的排着队,甚至因为有人加塞而恶语相向拳脚相加,这倒也真是痛快到极致的旅游啊。

可是,那些来去匆匆的游客,你们知道吗?无人时的镜泊湖,流云静静从水隙穿过,鸟鸣婉转着幽深的寂静,还有雨中的、雾中的、暗夜中的镜泊湖,你们都知道吗?我只好在此时退回到住处调养生息,到傍晚闭园时分,到又可以独自一人时分,我再来作悠游自在的闲云野鹤,栖息在云来雾往的镜泊湖,抚水成琴、啄浪成诗,在逆流顺流里用灵魂接领镜泊湖的天机圣谕。

二、狄焕然

接连几日都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白天在房间看书写字,傍晚和凌晨在镜泊湖兜兜转转。其实,不是躲避人流如织的游客,只是实在不喜欢他们在天地山水面前肆无忌惮的乱扔杂物,实在不喜欢他们对自然神灵的藐视和惊扰。

今天,忽然很想去人群里走走,于是,慢慢的沿着花缀幽谷的山路走到了吊楼瀑布,这是镜泊湖的一个经典景点,已经53岁的狄焕然从小喜爱游泳、跳水,二十多年前他开始尝试悬崖跳水,从此爱上了这项惊险刺激的极限运动,并赢得中国“悬崖跳水第一人”的美誉。1983年以来,狄焕然一直在世界地质公园镜泊湖景区的重要景点——吊水楼瀑布表演悬崖跳水。进入今年的旅游旺季,狄焕然坚持每天为游客表演两次。

从来没见过这么执着勇猛如瀑布一样澎湃的跳水者,上游开闸放洪倾泻而至的不只是激越的水流,还有所有翘首以盼的游客的赞叹和兴奋,还有我心跳不止的惊恐和莫名其妙的悲伤。不知为何,忽然一首歌在我脑海旋转盘绕:多想给你我怀抱,感受热烈心跳,哪怕只有这一秒,竟也如此美好,眼看我一路奔跑,风在耳旁呼啸,哪怕有一天跌倒,竟也如此逍遥,那些灿烂瞬间已是我荣耀,总出乎意料,划破星空去追寻你的影踪,尽情燃烧,直到最后,纵身一跳。歌声中,远方的狄焕然依稀身着仙袂飘飘的白衣长袍,如在千转湍急的瀑布顶端弹拨泠泠古弦的白衣侠客,他挥手示意、他折大顶、他翻跟斗,他娴熟的做着既定动作,游客人群欢声鼎沸簇拥着喧嚷者:跳啊!跳啊!快跳啊!

太远了,我看不清狄焕然的表情,单凭他潇洒的常规动作更无法猜测他的内心世界,二十年啊,二十年里每天面对疯狂无度的人群,无止境的索取他做出更刺激更危险更高难度的跳水动作,他会不会有疲累不胜的感觉?他或许真的很爱那跳水很爱那瀑布,可是,已经53岁的他,在无人为他担忧悯怀、无人为他担惊受怕、无人为他焦灼不安的漠然世界里,他的心会不会疲倦麻木到如冰冷的火山岩石?狄焕然,我真的惧怕有一天,像那首歌里唱的,在一个出乎意料的灿烂瞬间,你和火山岩石永远的融为一体;狄焕然,这个游戏太残忍,这个荣誉太沉疴,我不敢也不想再多看一眼!

三、英儿,你站这里,我给你留个影

远远的躲开几近癫狂的人群,我一个人静静的走着,爬着小小的山坡,不免有些微喘,停下来,呼吸着山野里草香花香的芬芳甜美空气,看风中的云雾一阵阵飘落在我的肩我的发,仿佛整个镜泊湖的山林只宠爱我一人。转过一个弯路,前方出现一对老者,瘦弱枯干的如树皮一样的老年夫妇,他们衣着干净质朴,相扶相搀相依相随,老先生颈前挂一架老式的光学相机,循着藤萝漫遮的暗香幽径,他们亲密的手挽着手亦步亦趋的慢慢挪着,走到每个景致美好的角度,老先生都会摘下相机对自己的老伴儿说:英儿,你站这里,我给你留个影。他体贴周到的呵护着自己的老伴儿,像疼爱一个孩子似的喊她:英儿。被他宠爱的英儿,白发凋萎稀少,满脸皱纹密布,沧桑衰老不堪,可是,当她面对镜头时,除了一份淡定从容外,竟也有一丝被温情包容一生的小女孩般的娇羞。

细细斜斜的雾丝把小径浸润的青苔丛生,我不想打扰他们相濡以沫的宁静与幸福,就假装不以为然的离开他们,可是细细斜斜的雾丝为什么,为什么突然浸润了我的眼睛。

英儿,你站这里,我给你留个影。这句话一直一直在我心里恻恻的疼痛,天长地久原是这般的易言味永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是如此的简单深沉啊。那对恩爱白首的老年夫妇,一定也有过霞光璀璨的容颜,一定也有过华彩万方的青春,从那时开始他们患难与共相爱相携,历经生命所有的喜悦与悲辛,当人生繁花谢树步入残冬,他们没有把爱情沉入冗长的俗世典册,而是用老式的相机为挚爱一生的伴侣、为朝朝暮暮的恩情作最隆重最庄严的留念。

英儿,你站这里,我给你留个影。为什么每每想起这句话,我总是泪水夺眶而出。不,不要问他们是谁,他们的一生,相约相知相守,他们的一生,完美饱满无憾,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他们的相爱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流耗消减。不要再追问他们是谁了,不要让他们的幸福来撞击这个浮华年代里最无知的爱情。

英儿,你站这里,我给你留个影。这句话已经是我心底的一根弦,无法弹拨,不能触碰。

四、镜泊小镇

天气正由盛夏转至初秋,我是在柔枝拂额鸟语婉啼的山径上认识的那个大姐,她是镜泊小镇的土着村民,因了在家过于闲适的烦扰,就来景区做保洁员的工作。她很好奇我总是独来独往,说:姑娘,你怎么一个人出来旅游啊,多没意思啊。我顺着她的话说:是啊,一个人是没意思,景区都转过几遍了,您说,这儿还有哪里好玩呢?大姐顿时眼神光彩夺目:去俺们镜泊小镇吧,那里虽说不是景点,可比景点还漂亮呐。游客们都是当天来当天走,哪有时间去看小镇啊,我看你在这里住很久了,一定在景区玩腻了,那就去俺们小镇玩玩吧。

去吧,俺们那里可美了。大姐用最朴实的语言热情的邀约,我怎好拂她美意呢?那该是一个怎么样的小镇呢?怀着浓浓的好奇,我吃过早餐就一路疾行离开景区前往那里。大姐说:出了北门就是了。一出北门,我立刻惊呆了,那就是镜泊小镇吗?还是说那是琼楼玉宇?还是说那是桃源仙境?我愕然的竟无缘无故的生出醋醋的羡妒。

且不说那峡谷流云里游动着吃草的牛羊,且不说满如脸盆的向日葵花潮恣意的绽放,且不说绿如丝绒的草毯上扭秧歌晨练的村民,且不说簇簇花朵堆满了田园牧歌的村庄。

只说小镇上一座座五色泼洒的山林别墅吧,似一朵朵斑斓的芙蓉盛开在绿海般的原野,仿佛欧洲童话里的梦境小屋,金黄的一定是从秋季漫坡漫谷的玉米里酿出的色泽,碧绿的一定是从大兴安岭的落叶松里凝练的精华,丹红的一定是冬季人家廊前屋下的红艳艳的辣椒,绛紫的呢?一定是这片童话森林里的一束诗意。我惊叹着,一路步来,早晨的微风,碧蓝如洗的天空,湖岸一波一波轻涌的细浪,还有这,还有这如梦如画如诗如歌的重彩而丰饶的镜泊小镇。

许是居于北京太久,被迫习惯了人口稠密、浑浊憋气,被迫接受了高楼林立、逼仄压抑,心里总是不由得向往地广人稀的欧洲,这真的不是崇洋媚外啊,是真的好喜欢那种开车两个小时不见人烟的茫茫森林,真的好喜欢那种饱含负氧离子的纯净清冽的空气。

因为从小教科书就教育我们“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却人口众多”,所以总觉得只有欧洲才会有幽美舒缓的幸福土地,只有欧洲才会有安静闲散的富足生活。今天来到镜泊小镇,我才知道,原来上苍也偏爱这里的臣民百姓啊,原来中国也有如此恬静殷实、如此安详闲适的画景啊。

信步走入一户人家,是一家有着金黄色泽的别墅,宽敞开阔的庭院里,种满了豆角黄瓜番茄,一群肥肥的土鸡咕咕叫着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在开满红花的大树下一只毛色油亮的大狗雀跃着站立起来,低吠的大狗引来了主人,是一个健硕的大婶。满面红光的大婶有着东北人特有的开朗好客,当她知道我来自北京,就骄傲的说,北京啊,我们经常去,我闺女就在北京开饭店,生意可好了。她还介绍起自己家以养鱼为生,几年前买断了一个鱼塘,在旅游旺季主要供应景区,淡季供应牡丹江市多家饭店。大婶热情的请我进屋坐坐,我走进房间,实木地板铺满家的温馨,客厅正墙醒目摆放着一个硕大的液晶电视,正对电视的是一个东北人家特有的大火炕,炕上铺的居然是北京宜家家居的时尚床品,还堆着松软鲜艳的宜家靠垫,墙上挂着许多大婶和女儿在北京游玩时的实木相框。正和大婶说话,忽然响起特有的QQ声,哦,原来大婶也玩QQ,大婶打开电脑显示器,熟练地和网友们聊天,她看我惊愕的表情,笑着说,原来是为了能和闺女视频才买的,谁想这老有意思了,还能玩游戏还能种菜偷菜。我打趣道:您都去打理虚拟菜园了,那您这现实版的满院子菜畦谁种谁收啊?嗨,那些菜就是自己家随便种着自己吃的,现在买的菜不行,农药太吓人,我们这里家家都自己种菜吃,反正这点儿地儿闲着也是闲着。大婶一眼不离电脑,我凑近一看,她正在接受QQ网友的购鱼订单,我瞠目:哎呀,您这是现代的营销手段啊。大婶笑了,笑的那么甜蜜,那么得意。

那顿午饭是我和大婶在庭院里摘的豆角番茄,在鸡妈妈肚皮下现捡的鸡蛋,中午大婶的爱人回家了,开着皮卡车,车后箱的大水盆里带回家几条活蹦乱跳的湖鱼。大婶家的蔬菜清香无比,鱼肉滑嫩无比,吃着像到了人间天堂。大婶说:十一月份镜泊景区就到淡季了,那时会有很多休息的时间,今年想去海南旅游,去年去的是昆明。

镜泊小镇,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镜泊小镇,是中国百姓平凡生活的一个小小缩影。

五、后记

傍晚返回景区,从小镇穿行而过回到镜泊湖畔的住处,在夕阳朗照的余晖里一直回旋着一首好听的音乐,这也是我在北京街头巷尾的小区公园经常听到的:《荷塘月色》。这里听歌的人们和北京听歌的人们一样,所有到镜泊湖观光的游客也一样,都在悠扬的乐曲里翩翩起舞,都在美好的仙境里心旷神怡,都在丰足的生命里幸福愉悦。

美丽的镜泊湖啊,你静泊我心,静泊于,我的心。

一桩旧事:在北京西站购物

文/商子雍

由于不是有钱人,所以在购物这件事上,一直比较克制(也没有办法不克制)。但从年轻的时候开始,我和老伴就喜欢旅游。不过早期的东游西转,除过在住宿上稍稍讲究以外,其它的行、吃、购物等,统统特别节俭。记得一次从杭州到宁波,买的是最便宜的火车硬座,在拥挤不堪、空气污浊的车厢里一夜没睡,苦不堪言。没办法,谁让你挣钱不多,却喜欢旅游这么一种有钱人才能够好好享受的消费呢?陕西关中土话调侃这样的人是:“小姐的身子丫鬟命。”太深刻了!

但后来情况有了变化。自从外孙女、孙女先后降生以后,作为爷爷、奶奶,外出旅游时给她们带点儿吃的、穿的、玩儿的,就成了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并且,给小孩子(孙辈)买了,也得给大孩子(儿女)买,还理所当然地给自己买(要不然心里不平衡)。于是,慢慢的,购物就成了旅游时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我们之所以敢于如此行事,是因为收入比过去多了不少――托改革开放的福啊!

这就说到了几年前那次在北京西站的“豪华”购物。

是9月下旬,我和陕西的几位集邮家结伴,前往北京,参加在首都展览馆举办的“2013第一届中国国际集藏文化博览会”的开幕式,同时还顺便参加了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青春万岁――王蒙文学生涯60年展”的开幕式。除过这些“公务”以外,我和朱文杰、商子秦还去探望了如今在北京生活的老朋友、西安市文联原党组书记周大鹏。5天时间,活动安排的满满当当,没有时间去商店转悠,只好在即将登上返回西安的高铁时,步入位于北京西站一家看起来还不错的超市。

原打算是购买一点儿诸如驴打滚、茯苓夹饼、豌豆黄、北京果脯、蜜麻花、羊羹之类的散装小食品,回家“哄”孩子,也的确是这样向售货小姐交待的。但话没说完,电话铃响了,我说了声“等等”,转身找了个稍微背静点儿的地方接电话。通话时间是长了点儿,但也不是特别长。可等我接完电话,回过身来,发现几位售货小姐已经手脚麻利地给我装了满满一纸箱子东西,连电脑小票都打好了,冲着我摆出一副“看你怎么办”的架势。我不是说了“等等”吗?他们是没听见、没听懂、还是故意装傻?我摇头苦笑!怎么办?北京虽号称首善之地,但又有谁能保证,这火车西站里,就没有强卖的恶人呢?返回西安的高铁开车在即,加之我又生性不爱(也不会)和人吵闹,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我孤身一人,岂敢称龙,彼人多势众 ,实乃粗蟒。算了,破财保平安吧,掏钱走人!

少说也有五六十斤重的箱子,费尽周折运回家,一路上的艰难就不说了。但回到家打开箱子,发现最下面竟然有数量可观的牛皮糖。我可没要这玩意儿啊!几乎达到嚼不动程度的北京牛皮糖,是我迄今为止见识过的最难吃的糖果(没有之一)!北京人怎么能这样做生意?真是让人齿冷!不过,北京啊北京,从此以后,你可就别想再赚我一分钱了!惹不起你,我还躲不起吗?两年以后,因为要在一位朋友的摄影作品展开幕式上致辞,我又去北京,就一分钱的东西也没买――当然,这丝毫不影响北京的商店顾客盈门!

一桩旧事,本已远远抛到脑后。但老朋友朱文杰日前撰文,提及此事,使得我写下了上述对北京颇有几分不恭的文字。需要郑重说明的是,文杰老弟那篇文章中的个别内容,即“在北京西站候车室一超市,子雍兄挺胸昂首进入,环视一圈,对一美女营业员大剌剌一挥手,却又极其温文尔雅、礼貌谦恭地说:‘给我每样来一份。’”并非当时的实情。请想一想,像我这种来自小地方、又当过多年“贱民”的底层草根,在北京这样的“大堡子”里,敢如此装腔作势吗?

当然,我承认自己是干了一件蠢事。为什么不去据理力争甚或佛袖而去呢?让那几个售货小姐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一次小小的欺诈。连自己人也因此调侃我,在高铁舒适的车厢里,朱文杰言道:“再接几个电话,那家超市就让你一扫而空,全部盘下来啦,该用集装箱朝回运了!”我无言以对。

自作自受、罪有应得啊!活该活该!一笑一笑!

我爱婆婆

文/张秋平

我的婆婆是一位普通的中原农民,一生养育五男二女。她没有生我养我,但是我非常敬重她、感恩她、爱她。

和我们一起住的时候,每天早上出门前,我在穿衣镜前左看右看,婆婆坐在沙发上看着我,会简单地进行点评,她每天目送我出门,我就会自信满满;当我下班时,她会微笑着对我说,今天累得咋样了,快坐下来歇歇;我们一起做饭时,她最常给我说的是“人做事有好心,上天会有感应”“遇到困难不要灰心,没有迈不过的坎儿”;她最常教我背的曲儿是:“见气不生乐逍遥,谦和忍耐最为高。”

她总是教导我,你们姊妹很小时父亲就不在了,***拉扯你们四个不容易,要好好孝敬***。我是医生,她总是对我说,看病开药不要“狠”,能治病的药,要尽量拣价格不贵的开给病人;我和老公偶尔吵架时,她总是会站在我这边,首先批评她的儿子,然后私下教育我“人要有一颗知足的心,与人相处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她知道我的口味,知道我喜欢吃皮薄的饺子,她总会单独为我包好放在一边……

婆婆对公公照顾得特别周到。然而当公公去世时,孩子们都失声痛哭,她却拉着孩子们的手安慰。天哪,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人面对亲人离世能这么平静镇定的。我对婆婆的认识加深了一层,她内心的强大令我肃然起敬。

记得有一年过春节,家在北京的弟弟家里保姆走了,姐姐想去北京带小侄女。婆婆知道我也想去北京,就主动对处在犹豫之中的我说,你和你姐一起去北京过年吧,多得劲儿呀!你不要考虑我,我没事的。婆婆就是这样,总是替别人考虑。我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去了北京。几天后和婆婆通电话时她说:“你在家倒不显,你不在家这个年家里很冷清,像天塌一样。”我听了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从北京回到洛阳时是早晨,她给我做了我最爱吃的早饭,还从六楼下来跑到小区门口接我。婆婆对我就是这么好,这么疼爱我,老公有时还会有一点吃醋呢!

老公小时候家里清贫,但是因为有婆婆这样善良有爱、勤劳节俭、坚强乐观的母亲,整个家里的生活变得温暖有盼头。她像灯一样照亮了一家人。她虽然没有文化,也从不涂脂抹粉,但总是面色红润有光泽,由内到外散发出优雅得体、端庄慈祥的光辉。有一次,她戴着金边眼镜坐在我办公桌对面,同事们还说,这是哪里来的教授呢?

我的婆婆,是天下最好的婆婆。婆婆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我常常想,曾经做过她的儿媳,是我一生的幸运。

北京,兄弟们再见了

文/@梦离城 #

想想曾经来到这里时,带着热情,如今它已经象我的初恋一样,模糊而遥远,留下了无尽的身影。

从老家来的那一刻,我就在想要走还是留下,这个单位或是另一个单位?一个选择题,在心中压了好长时间,现在终于给出了答案,就是我要离开,去追询自己的梦,和未来的那个你,对与不对,我想没有人可以给我评定了。只能在n年后一个同样阳光灿烂的日子,给我未来的爱人和孩子讲起往事时,心中掠过的一丝欣慰或遗憾了。

生命就是这样的,谁叫我生长在农村呢,是吧,向往大城市的生活的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我出门在外不求功名利路,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把属于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最好的。我要走了,要去杭州了,也许咱们再也见不到面了,也许我还会来北京开始新的北漂生活,以后会杂样现在谁也说不上,假如咱们还有缘的话,肯定会见面的,我不希望若干年后你我都将彼此遗忘,我们是兄弟是哥们。

我烦了保安队的生活和管理,我想说我不被任何人差,在这个行业上我干了四年,我付出了我的青春年华,我够了,离开也许对我来说是一种更好的解脱,这里除了你们,我的兄弟,我已经没有任何留恋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是我被你们早一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美好的愿望的理想,同样我也是,我想我们90后这一代人是充满希望的,有很多很多的话我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说起,现在的我很累。

快要走了,希望时间能够过的慢一点,好让我多看一眼那熟悉的街道,和那曾经陪你们欢笑,伤心过的地方。等我去到那里我还会多看看北京的方向,你们也想想我吧,曾经的一个兄弟,一个不起眼的人。

再见了,那些关心过我的,我关心的人,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有过酸甜苦辣,有过磕磕碰碰,有过开心,有过快乐,也有过幸福。

在此也告别了陪伴我四年的安保行业,陪伴我四年的成长历程,在这四年里。我学会了独力,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许许多多。所以,感谢在这几年里,我接触的每一个朋友,在你们身上,我多多少少也学会了点点滴滴,哪怕是大到改变我的性格,小到一句话,都让我受益匪浅。从此我不在向这行发展了,并非我坚持不了,只是我看不到我的希望,刻意去规划自己的理想,对我来说是那么的遥远,所以我也不会在幻想了,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求寻找属于我的爱,兄弟们祝福我吧,呵呵,

曾经有个朋友对我说,我用一个背影,换一个虚无缥缈的一生,值的么。用满身的伤痕累累,换一个不知明的未来,值的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值的,我奋斗了,我尝试了,我也体验了,所以值的,人生就是充满刺激,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嘛,呵呵,

虽然现在的我有些东西无法选择,都是我相信所以一切我都会有的,包括你我喜欢的那个人,让我相约下一个路口吧,

来吧兄弟我们不醉不归,我的8号,我的小王,小丰同志。哈哈@@

落入凡间的绿玫瑰

文/章筱琰

一个偶然,你的文字使我们结识,从此岁月的柔情里,看你诉说着似水流年。

轻扣记忆之门,多愁善感的心迹,一怀伤感的思绪,娓娓道来,轻轻地诉说。在天性敏感而忧郁的气质背后,燃烧内心的激情。你蜷缩在自己的世界里,细腻温柔的内心坦露着唯美纯净;你沉浸在自己的精神领域里,演绎着完美主义情结;你沦陷在浮华的世间,潜伏的爱无限的滋生着蔓延着,等待邂逅一场纯粹的真爱。

你如同你的文字一样具有一种吸引力,这种吸引,是内心散发的执着、坚强、敏感、脆弱等矛盾的混合引力,散发独特的魅力。你就像你所钟情的绿玫瑰,纯真的带有几分稚气,不染尘世的铅华,一种超脱于凡尘之上的质朴与圣洁。

你的勇敢、你的坦诚,让很多人了解了同性之爱,理解了同性之爱,也让很多走在这个道路上的人,找到支撑,勇敢的走下去,更从你的文字里,看到一种信念、一种希望。看到你笔下的唯美,谁又有权利去阻止与指责同性之爱呢?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筱琰,从她的文字中了解的筱琰,和她的聊天中熟悉的筱琰,一个世间的奇女子,有着如水的情怀,有着驾驭文字的才华,有着穿透岁月的思想。看她的文字,常常会炫目的窒息。

我们常常被记忆的碎片惊扰着灵魂,也常常被寂寞的感伤咄咄着乘虚而入,更是被尘世的纷扰搅拨着坠落。其实所有的过往,不过是那飘落的花瓣,任年华荏苒,低吟岁月蹉跎。时间冲刷着往事的创痕,慢慢归于平静。

心的守候,寂寞孤独,期待的是一生的牵手,更期待心与灵魂的契合。不管怎样,好好生活吧,只要你执着,只要你坚强,相信总有一天,你不懈追求的爱,定会羡煞所有求爱之人的眼眸。

祝福筱琰!----海豚。

我一度猜测“海豚”会是一个幸运的女人。这种幸运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身处北京,良好的环境,优越的生活,丰富的经历,还有能令人快乐起来的工作。直到后来我们更深入的交谈时,她用最简短的言语告诉我关于她的情感历程时,原来才知道每一个女人背后都会有另一个自己。而这个自己往往不被人知。

见到她的那一次,是我鲜有的在北京可以放松自己的一段时间。开始清凉的北京,露天的星巴克咖啡馆,还有另外一位北京朋友相聊甚欢。由傍晚五点左右开始聊至晚上接近十点,密谋了我这次的出书计划。当时她给我的鼓励不亚于我的博友“蝶”给我在出书方面的点拨与帮助。她出过几本书,有着实战经验,不过与我不同,她关注更多的是关于学术理论文面的文字。

昨天一个人去看了高群书导演的西风烈电影。当中杨采妮与夏雨的一段对白让我顿生感慨。命运通过什么可以改变?他们互相说的是后悔与愧疚都不能改变这突至的偶然。可是,路不能回头。电影是在西北拍摄,那荒凉的戈壁沙漠仿佛就是我今年由兰州一路开到敦煌的情景。最让人轻松的,是当中那一段模糊的性爱情节,女配角念起了海子的诗,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把大漠当作海。可最后却被无情的杀手一枪杀死在睡眠中。命运的改变就是一念之差,是么?我家里没有海子的诗集,唯一的一次是把海子的诗送给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人。只是怕她大约也忘记了当时的我们,当时我们经常说起的那句话----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女人。

转眼已是冬季,连秋天的影子都没有触摸到,岁月好像很快过去了。而我的幸福还没有找到。甚至,看电影都没有人陪伴。去年的这个时候,花园杂草丛生,加上各方面的原因没来得及处理。自从这几天见到异形的小老鼠之后,恐惧就没办法消散。也是刚好在书从北京运送到深圳的这个过程当中,我找工人,报价,希望用最简单的方法把这恐惧消灭掉。转移一下焦点,当是一种解压的方式吧。我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总是希望给自己放一个假期,无奈工作不允许。海豚今年去了四川边界旅游,想到她的工作着实让人羡慕。

重情重义是我对她的评价。虽然相识时间很长。也从未聊天,却也能一见如顾,实是难得。命运选择我们这样走下去的时候,我有想过最坏的结果。但多少好坏,我都认为自己能够承受。其实往往结果快要揭晓时,反而是自己把自己弄的坐立不安起来。也因此我的情绪总被困扰其中。生不出更多的美好,倒让自己被束缚。我有时觉得自己就像游园惊梦里的王祖贤,被困在了一个我需要的环节里,可无法跳跃。是自己不够勇敢呢,还是真的因为自己在现实的生活里缺乏拥有的实力。越是这时,越是彷徨无比。

最近我看了一部老片,沙漠之花,讲述一个黑人模特儿的成长故事。有喜欢的朋友,可以找它来看看。

章筱琰。

北京的大哥,你知道吗

文/林中红花

想想人世间,维系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关系的,大概有两方面:一个是感情,那就是爱情友情同学情同事情战友情甚或乡党情;另一个是血缘,血缘关系的存在,使我们更多的人和人产生一种千丝万缕不可名状的亲近和牵挂!

北京的大哥,他本是丈夫的大哥。婆婆先前嫁给一户人家,生了一男一女,不知什么原因离了婚,男孩留给男方,婆婆带着女孩又嫁给了一户,婚后生了两个男孩,这便是丈夫和他的哥哥。北京的大哥,就是婆婆留给前夫的孩子,由于后面三个孩子婆婆经常可以见到,而大哥是不能的,因此大哥就成了婆婆永远的牵挂。

听说大哥学生时学习很好,先考上南方一个重点大学后又上了北京一个大学的研究生,最后在北京工作结婚。大哥,你应该知道的:那个时候,咱们那个家乡啊,提到谁的孩子考上大学,全村人都羡慕;再听到孩子在北京工作,周围十几里村子都在夸赞不已!北京是个啥地方呀,国家主席总理呆的地方!全家人在村里啊,走路都有劲,说话也有底气了,仿佛一家人都到了北京,受到了国家主席总理接见。全家人一度为北京的大哥骄傲着自豪着,而婆婆更是欣喜万分!

我结婚的时候,大哥已在北京工作成了家。我婚后的日子,常常听家人说起北京大哥的故事。说的最多的是丈夫的姐姐,她说大哥是他奶奶养大的,也许他的奶奶给他说了母亲也就是我婆婆的不是,大哥从小到大不曾见自己的母亲,虽然他们只相隔十几里路。直到大哥考上大学,他得以亲自拜见了自己的母亲,我的婆婆。大哥这一见,便更紧紧楸起了婆婆对大哥牵挂的心!后来,大哥也许是学业忙很长时间不曾拜见他的母亲了,婆婆对大哥的思念愈来愈浓了。大哥,你知道吗?

有一年国庆,丈夫的姐姐说北京大哥要回来看看,顺便也到我们这儿来。姐姐是提前一天来到我们家,取出婆婆箱子柜子中珍藏的新床单,将婆婆土炕上的褥子铺了又铺,蒙上崭新的床单,几个被子叠整的有棱有角,特别叮咛我好几次不能让我年幼的孩子搞乱;婆婆也穿上过年的衣服,丈夫和我将家里里外外打扫个彻底,桌子往哪放,椅子在哪里,取出茶和烟;一家人上上下下忙碌着,真仿佛《红楼梦》里贾府上下迎接贾元春似的。然而那次大哥没有回来。婆婆那个心呀,揪的更紧了!

在姐姐家,姐姐自豪的将家中镜框里大哥的照片指给我们看,说大哥个子如何的高啊,身子如何的魁梧那简直是什么美男子 ,镜框里还有大哥陪着他奶奶在北京天安门和长城上的照片。怪不得婆婆一度絮叨着到北京去,念想着看天安门上长城,原来她也看见这些照片了。婆婆的婆婆都去了北京了,婆婆能不去?何况婆婆天生的爱好就是见大世面,然而婆婆就是没得去。

我第一次见大哥,是大哥到我们家的第二次。那是一个大年初一的下午,婆婆到村巷里闲转。大哥坐着一辆轿车,停到我们家门口,我看见有人进来,急忙迎上前,适逢公公进门,他喊公公大伯,公公明白了,公公急忙满村满巷的找婆婆;我也明白了,急忙热情的端茶递烟请大哥上做。大哥问我,是老二的媳妇,我说是,之后婆婆进了门,和大哥攀谈起来。我的孩子也第一次见到了他们的大伯。事后,我对丈夫说你大哥不高呀,你姐姐怎么说你大哥如何如何的高。丈夫没说什么,我暗地里默默的想这怕是姐姐心里对大哥的尊崇和敬意了。之后的好多天,婆婆像换个人似的,身子精神了很多,嘴里说的话也更多起来。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北京的大哥,你知道吗?我们的妈妈是多么的想你!村子里有到北京看望自己孩子时得到了你的帮助,回来对母亲一个劲的夸你,婆婆微笑的面容里隐隐露出一种莫名的挂念。如今,婆婆的腿脚一年比一年不灵便了,婆婆也不絮叨着去北京了,她最大的念想就是大哥能常回家看看,然而大哥未能回来。

最近几年,大哥的奶奶和父亲想续过世。大哥很少回家,偶尔回家,也是回他家了看看,始终没看婆婆。婆婆身体愈来愈老迈了,前年秋季,阴雨绵绵,婆婆的老风湿又犯了,每每躺倒床上,久久起不来,几次大小便都遗漏到了内衣上。刚好那年国庆姐姐捎话说大哥回来,婆婆兴奋了几许,病都好像好了。我和丈夫也不敢有什么活动,只等着大哥的到来。我们忙前忙后一阵子,大哥终是没有来,说是乘坐飞机时间很急。事后,婆婆无奈说了很多话,只记得有一句:他恐怕是等我死了才回来!大哥,你若听见,会怎么想?

这几年,大哥每年邮寄给婆婆一些孝敬钱,婆婆便常常挂念在嘴上,见了熟人就说,我那大儿给我多少多少钱。今年,大哥翻倍邮寄给婆婆孝敬钱,婆婆那个高兴啊,又夸起大哥来。我这不是说婆婆喜爱钱,从婆婆的言语里我们能看得出婆婆的心哪!她是从大哥的孝敬钱里,看到了大哥那解冻的心,这是婆婆一辈子所盼望的呀!适逢今年的春天,大哥发信息说自己有个节目上电视,让婆婆看看。婆婆在丈夫安排下看了节目,看了有大哥的节目。婆婆高兴地说,胖了胖了,都变得快认不得了。听完此话,我的心里嗖嗖的发凉:这天底下,那个母亲竟有认不得自己的孩子的?那是多么的心酸啊!北京的大哥,你知道吗?

想罢着人世间,只有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没有一丁点的勉强。孩子们也许会因了父母对自己的一点伤害会念及一辈子;而父母们是不会的,纵然儿女有千万个不是,他们也会忘及九霄云外,一辈子念记着儿女们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