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元宵节的经典散文

2022/12/02好文章

关于元宵节的经典散文(精选12篇)

元宵节抒怀

文/王涛

新年浓郁的喜庆气氛撩人心弦,美味佳肴,美酒飘香,亲朋相聚,生活的温馨令人陶醉。美好的时光似乎总是匆匆,在新年的尾声中,传统的上元佳节——元宵节又展现出她曼妙的姿容。美丽的礼花升上天空,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狂欢的场面把新年掀向顶峰与高潮。华夏民族以她特有的文化气韵走向新的一年,迎接春天的回归。春的气息正在扑面而来……

正月十五到来了,新年的喜庆也即将结束,这是新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她再次把欢乐和喜悦送到人间。“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古诗词对元宵佳节的描绘,把节日的欢乐和吉庆展现无遗。这是人们对来年幸福的祝愿与企盼,是人们走向春天的崭新容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一年年的过去,人生的步履向前,几多变幻,几多变迁,但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追求,是人们对幸福生活永恒的向往。元宵佳节起始于汉代兴利除弊的事件,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变,成为中华民族年年追求美好,走向繁荣昌盛的起点。

元宵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狂欢节,她以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示出与西方世界狂欢的不同。节日里那燃烧脆响的爆竹,那满街长长的高跷队伍精彩的表演,那活泼欢跳的舞狮,那飞舞的冲天巨龙,还有那夜晚五彩斑斓的礼花,显示了我们追求幸福的独到精神,显示了我们热情、含蓄、把决心藏在心中的无可比拟的气慨。有了这些民族的精华,我们前进的步伐会更有力量,我们迎来的春天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姿。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科学与和谐的光辉已在我们的头顶照耀,历史正在抛给我们一个巨大的机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愿我们每一个人珍惜这美好的光阴,尽情地挥洒我们的聪明与智慧,追求幸福,追逐春天。让我们借着这元宵佳节的气氛,迈开大步,走向明天,走向辉煌。

圆香精美的元宵,是我们对幸福的品尝;光照夜空的焰火,是我们美丽的理想;欢快行进的步伐,是我们对未来的向往;霹雳震天的锣鼓,是我们满腔的豪迈……让真善美浩瀚的光华,照出生命的经纬脉络;让宇宙间不灭的明星,照亮我们心中的赤诚,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灿烂辉煌的前程。

板凳龙

文/董国宾

故乡在村寨,从僻远的村寨一走出来,故土根脉里的一抹抹乡愁就拴在了我的影子里。闹年的锣鼓声仍在四起,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大步走过来,这“咚咚咚”节日的欢快脚步声,让我想起了故乡历久弥新的正月十五闹元宵一幕又一幕。

正月十五闹元宵,和过大年一样热闹,元宵节的乡俗里,观花灯,放焰火,吃汤圆外,家乡还有一个古老的传统民俗舞板凳龙。

板凳龙,又称梅竹灯,是用一条木凳加以装饰形成龙身,再拼接成一条长长的龙。元宵节舞板凳龙,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相传,很久以前,天遇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又一段,撒向人间。当地受旱灾的百姓,急忙把一段段龙体放在板凳上,并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百姓希望这条水龙能活下来,于是不分昼夜奔走相告,舞板凳龙习俗便由此而来。

家乡板凳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俗称长灯,采用木板、竹片、白纸和各类花纸作为材料。板凳龙的龙头、龙身和龙尾骨架均采用竹篾做成,再糊上透光白纸和彩纸,饰以龙须、龙眼、龙眉、龙角、龙珠,画上龙鳞、龙鳍和彩云等花纹图案。根据龙头造型,板凳龙有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等类型。其实龙身就是由许多只板凳组接而成的长板凳,但不管龙头还是龙尾,体内都装有灯座,夜里点上蜡烛,通体透明,醒目而壮观。板凳上的花灯造型亦各有不同,有方灯、酒坛灯、字灯等,以麦饼团、剪刀箍、甩尾巴为主要的表演阵式。

板凳龙做好了,元宵节之夜,村寨里舞了起来。鼓乐喧天,灯火通明,蜿蜒数百米的长龙开始出行。舞龙的乡亲们身穿黄色对襟衣、红色灯笼裤,腰系红色丝绸带,个个精神十足,喜气开怀。几个壮汉扛着两米多宽、三米多长的龙头上下起舞,只见龙颜威武,龙须透着庄严,龙眼如炬,栩栩如生。板凳龙一百多节,每节龙身需要几个人扛舞,舞龙的队伍声势浩大,盘旋穿梭,围观的人群在灯的海洋里尽情狂欢。浩浩荡荡的板凳龙途经田地,预示祥龙普降甘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板凳龙穿行村巷,村子里鞭炮齐鸣,喝彩不断,祈求多福。长辈把板凳龙迎到广场,广场上长龙旋舞,欢呼雀跃,蔚为壮观,好一个喜庆欢闹的元宵之夜。

家乡的板凳龙,寓意吉祥,和顺。村寨的元宵节,底蕴深厚,平实。狂欢的元宵节是花圃中掀起的一波波香气,是根脉里永不变老的眷恋和思想。

岁岁元宵

文/景力颖

今儿翻看日历,元宵佳节眨眼间就到了——这个始于汉代,盛行唐宋,沿袭至今的传统佳节。

按照农历,正月又称元月,而宵,是夜晚的意思,元宵节是新年里的第一个圆月之夜,但凡和月亮有关的节日,总让人感觉温情和诗意,今年的元宵节和情人节携手,翩然而至,更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应该就是“闹”了吧。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这天在明月高悬的良辰,人们踏月走桥、观灯彩、猜灯谜、放烟花、舞龙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沉浸在热闹欢腾的气氛中,如醉如痴。有民谣唱到“元宵节,闹花灯,人们个个都欢腾。大街小巷做花灯,满街都是红灯笼。”明代杭州人更把元宵节比为“放魂日”:“少年游冶,翩翩征逐,随意所之,演习歌吹。或投琼买快,斗九翻牌;博成赌闲,舞棍踢球,唱说平话,无论昼夜,谓之‘放魂’”。总之,元宵节的夜晚是被皎洁如轮的圆月、异彩纷呈的烟火、千姿百态的花灯照亮了的,是被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锣鼓声、欢笑声唤醒了的,元宵节的街道是被杂陈的百戏、精妙的歌舞、游观的人群充实了的。中国诸多传统节日中再没有一个节日像元宵节这样流光溢彩,声色交映。

元宵,又是一个浪漫的节日。那些养在深闺的女儿们,唯有今天,金吾不夜禁,任人游玩,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太难得了!于是少女们如同出笼的小鸟,振翅飞出,让灯节的夜晚更加风光旖旎。历代文人墨客也为之妙笔传情,最爱稼轩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上半阙把元宵佳节盛况浓墨重彩渲染,但到精彩处笔锋陡转,戛然而止,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留给后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久吟不衰。元宵节,即使没有玫瑰和巧克力,有诗歌和脉脉的眼神就足够了。

元宵,还预示着团圆,预示着希望。料峭的春寒还没有退去,缤纷的礼花已在元宵的夜空里开出五光十色的花朵,比春天更早。这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日子!元宵节吃元宵,和中秋节吃月饼同一用意,元宵形如圆月,在南方叫做“汤圆”“汤团”,取意合家团圆、和睦安康。这天,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元宵,共度一个美好的夜晚,其中充盈着的是对亲人的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岁岁元宵,岁岁吉祥!

元宵节抒怀(三章)

文/吴晓波

元宵月

一轮明月从一部古老的中华长卷中徐徐升起,洒下清辉一片,把抒情的唐诗、缠绵的宋词挂满了千家万户的屋檐。

一轮明月从举杯相庆的晶晶酒杯里徐徐升起,漾起的莹莹涟漪,濡湿了千千万万颗恋恋不舍的心。

一轮明月从白发母亲的盈盈目光中徐徐升起,大爱至简的光芒,扎痛了无数双红红的眼。

哦,今晚,惜别的话语里,滚烫的泪花里,依依的笑影里,甜美的梦乡里,皆是月,皆是情……

哦,今晚,我要满饮此杯明月,用启程的行囊把母亲的音容笑貌、浓浓的乡情乡音、家乡的山水画卷装满。离家薄凉的日子,我会用它们一点点御寒。

吃汤圆

又是一年咀嚼幸福和甜蜜的日子。

正月十五元宵节,从母亲圆圆溜溜的汤圆里滑了出来,把美好祝福和憧憬写得溢出了青花碗的碗边。

一颗颗亮如珍珠的汤圆,轻轻用牙齿一咬,流出芝麻的香、蜂蜜的甜,一股春天的暖流包围着你,悄悄地把你融化。

团团圆圆,圆圆满满。汤圆,母亲最常用的比喻修辞手法,轻轻地一描,你的嘴唇就会一年四季溢出火一样的红。

汤圆,是年的句号,也是新的起点。

一条亲情、友情、爱情铺就的路从脚下绵延至远方。

远方,春天从一颗嫩绿的芽苞里向你微笑招手,苏醒的唢呐又吹开了绚丽的新梦……

观花灯

一盏花灯就是一首唐诗,一盏花灯就是一首宋词。

灯下开始流淌一些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些姹紫嫣红的故事。

灯面浮动着一张张似曾相识的脸。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或踏歌起舞,或举樽邀月,向你款款而来。

岁月,在时光的留声机上渐行渐远。是谁,用铿锵、婉约的文字,点亮了生生不息的华夏薪火,拨动了万千众生的心弦?

今晚,我要借来太白的醉意,拂开一页灯火阑珊,循着斑斑足迹,拾一缕尘烟,做一回思想者,听一听历史的九曲回肠,品一品中华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月明西楼花满天

文/陌上雨尘

上元节了,心,却异常的静,静得能听到心脏的跳动。

漫卷珠帘,太阳斜挂头顶,光,是柔和的,酥软的,但温度未曾暖转。冷空气氤氲不散,拉开窗玻,仅留细小的缝隙,让清新进入。一条银带连接天地,迷乱的光离子,如瀑布游曳烟川,陈腐一夜的息尘云向亮处,争先涌后,旋浮轮回。

依旧,坐在案前,梳理思绪。顾首来时路,一度徜徉古韵,一副音容笑貌从天边飘来。那不是宋代词豪晏殊吗?只见他,布衣青衫,款款而近,低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玉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阕词,绘声绘色素描了那时今夕的景致。一夜东风度,千树万枝花曼舞,满天的星斗,滑过瑶池,璀璨云际。陌上,宝马香车似水流,玉箫婉约,声声扣眉,月亮清辉旋转,撒落满地,欢庆的人们载歌载舞,通宵尽欢。雪吻柳浪,新枝蛾黄,戴眉娇姿轻盈莲步,风拂,暗香疏远。众里百度寻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夜,惊鸿一眸,千年破茧,神话的故事在剧中人间再现。

记不清,何时开始对元宵节情由独钟。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不管多忙,也不管路距多远,年关前,他都赶回和家人共度春节。他给我和弟弟,崭新全貌。他特别讲究节过个喜气,买好多好多鞭炮、爆竹、烟花,除夕和元宵节永夜不停。由于我家较多燃放的品种较多,周遭邻里从四方赶来,挑着孔明灯蜿蜒云集,宛如长长的游龙,照明夜空,和穹宇的星星璀璨争辉。银花火树,冲天炸开,似仙女空中散花,欢呼声划破寂静,久久地,久久地,回响在狭长古巷。幼小的我,看到了,看到了大人小孩子脸上绽开了花,不加掩饰的笑开了怀,笑弯了腰,憨厚,纯真。

那时,只知道元宵节,小孩子穿新衣,放鞭响,看孔明灯,观狮舞,凑热闹,沾喜气,却不知节日背后的诸多故事。长大了,从老师那,从书上读到了过元宵的典故。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观园内过节,吟诗作对,灯谜竞猜,好生羡慕。不觉中,不喜欢古诗词的我,受到了熏染,默默地翻来文言文,似懂非懂的啃着,大多时候是囫囵吞枣,未语先脸红的我,只是私下穿越时空沉魂古香丹屏。

一张录取通知,从此离开家乡,加入漂泊之列。光影月转,几番春秋暗度。矜持着儿时的梦,一路走来,南来北往,不曾留下痕,可常怀念孩提时那种过节的味道,但终因种种理由拍拖重温旧梦。一个人,游离无定所,每逢此日,也没了儿时的兴趣,常常独自室内,或听音乐,或掷步校园,或约上几个同学,海阔天空,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洋洋洒洒丰台飞烟,淋淋沥沥古堡神秘,在说笑中送走了一载又一载灯海景幻。

最难忘的蓦然回首,是江南学府一隅。一幕别开生面,伴我红尘不醒。

那年记不清何故提前到校,元宵节那晚,雪下的很大,鹅毛倾宇,园野银装。我,身不由主,深一脚,浅一脚,不由自主的走近阅览室,只见,孔明灯高高在挂,照在厚厚的雪被上,溢光流彩刺眼。做事专心的我,一旦事态中,过耳不闻身外事,即使喧哗四面扑来,也能保留一份镇静与己。报纸在手里滑动,张页顺指翻转,聚焦字的行间,目移转睛刷新版面。一致身后人,连叫数声,置若罔闻。一高大身影举目凝视,似曾相识的面孔,咫尺伫立。四目以对,千年冰峰坍塌,尘封的心,鲜活了。秋千梦里的王子,走到眼前,真可谓众里寻他皆不是,一目阑珊定乾坤。

人,都有自己美好的向往,做着五彩斑斓的梦。我,同样编制有花季的梦,反反复复脑海涌现。幻想有朝一日,翩翩君子,儒雅拘谨,成稳睿智,忽然从天而降,从远古走来,走到自己身边。而那夜的孔明灯闪烁着不样的光束,似乎朦胧爱的神秘。而毫无准备的我,意外与你,就这样相遇了,相遇在飘零无声的朦胧里,是佛光显灵,还是前世约定?无需任何理由,读他的眼神,知道我是他千年的期待,炙热的情爱从眶角流淌。两心若有灵犀,无需太多的表白。情从不同方位冲撞成一线,孔明灯记下相爱的誓言和渴望执手的心愿。心愿放飞,在雪的深处,聆听梅开的声音,两颗心亦随之交融化成五彩弧霞。

只可惜,那晚,风色狂暴,一片梅瓣凋零落下,脱离了连理的枝节,飘飞在浓浓的烟雾里,瞬间迷蒙了我的眼睛。我,终究未握紧你的手,在清圆半隐之际,迷失了自己,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明知道你是我千等万待之人,也清了你正是从诗经画卷里向我走来之人,却不知所然挡你于心的渡口之外,一次又一次的泯灭你那火热的激情。你,无可奈何的离开我心底的那个角落,遁出那一弯清幽梦境,身影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蒙烟之中。

岁月的脚步,匆匆,太匆匆。去了,来了,反复着华轮,循环往来。漂泊的人依然在路上,孔明灯泯泯灭灭,如流去的江水,也如枝头绽放一季的花蕾,谢了,就是谢了。

楼外空处,爆竹声声,多少往事化作浮烟。帘内,谁在回忆中吟咏那段情,那份缘。几世的约定,半载的曾经,今世的守候……

天色缓缓暗了下来,无风空冷,明月从海岸升起,携着云朵,从东西行。

着一袭冬装,寻向湖畔云亭,幻化一叶轻舟,划往梦里江南,故地重游,找回失落的梦。在寂静的竹林深处,聆听你为我唱的那首歌谣。

此时,我心飞翔,随着放飞的孔明灯,冉冉升空,滑向与心灵感应的方向……

正月十五看花灯

文/人生如水

欢乐总是短暂的,羊年春节的盛宴很快成了过眼烟云,人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忙忙碌碌。今天是羊年的元宵节(正月十五)。闲来无事照照镜子,60多年的风霜悄悄在额头刻上几条皱纹,而今天的元宵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节日了,而是一种念想,让我思索让我欣赏。虽然随着物质生活的丰裕,我已看到了足够的花灯、足够的焰火、足够的繁华,但心中却还是时时想起儿时的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我的家乡在吉林省的东北部的舒兰市,是个煤炭资源枯竭的矿区,最繁盛的时期,这里居住着10多万矿工和家属,而棒槌沟是舒兰矿区的一部分,远离矿区中心。小的时候,在这座的偏僻的矿区中,元宵节在我的记忆中就是吃元宵。

那时的棒槌沟矿区,居住着万名矿工和家属,因为是新开发的矿区,生活条件不好,方圆2平方公里,只有一座食品商店,很少有人家买元宵,即使想买也很难买到。家家都是自己做元宵,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汤圆,只知道元宵,我们吃的元宵基本都是白糖馅的,好吃倒是谈不上,味道比现在的汤圆可差远了,不过,这也是一年才能吃一回,所以吃起来还是很香甜的。

那个年代什么都凭证凭票供应,北方城镇居民很少供应糯米,只有过年这个月才每人供应1-2斤糯米,每年快到元宵节的时候,母亲就把这几斤糯米磨成水面。先把磨成水米粉用纱布凛干,然后揉成团,再把白糖加上点面作成馅,在母亲的两只巴掌间一个个大小均匀,白白圆圆的元宵就做成了。

自家做的元宵和东北的粘豆包没有太大的区别,区别就是元宵是粘大米的,而豆包是大黄米、粘苞米或粘高粱的,元宵比豆包小,可以煮着吃,粘豆包的馅是豆沙的,元宵的馅是白糖的。慢慢地,生活好了起来,现在没有人作元宵了,超市里一年四季都有现成的汤圆,价钱也不贵,自己做元宵过节也渐渐淡出了我的记忆……

岁岁元宵,今又元宵。元宵节前我特意到春城的大街上采风,春城的大街小巷两旁早早地挂起了各式的红灯笼,为节日增添了几分喜庆。漫步灯下,想象着如潮的人流和春节期间才开始的花展,拍下很多的花卉和各式的灯笼。正月里短短的十多天,我们吃罢年夜饭,又是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接着就是闹元宵,不到这个时候,这个春节的欢乐就算没完。一晃我都跨进了人生的花甲之年,许多关于元宵节的事总会在这个时候勾起我的回忆。

按照中国的传统,过元宵节,灯应该是主角,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矿区的元宵节似乎灯笼从来没有当过主角。只有一种灯笼,那是珍藏在我心中的一盏明灯,随着岁月的变迁愈发变得明亮,照亮了我的童年,也照亮我的奋斗历程。早些年,居住棒槌沟的我,是那般向往城市人的生活。在我的印象里,棒槌沟太宁静了。棒槌沟的夜是如此漫长,没有电视看,没有文化生活,即使在元宵之夜,也不过听几串零散的爆竹噼里啪啦响过,看几许零星的烟花在空中散开,然后,就是孩子们的世界了,他们提着自己扎制的灯笼疯跑到半夜才回家睡觉,在我们这嘎达,过了正月十五,年也就基本结束了。

一转眼,我已在省城长春生活了九年了。如今生活在一天天变好,关于元宵节的记忆也在不断更新。从春节到元宵节,走在长春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悬挂着的大红灯笼,成串、成排、成片,各种树木上挂上了彩灯,到处火树银花,煞是好看。这些灯笼虽然红火,但看来看去基本上都是一种样式,圆圆的宫灯或者是流光溢彩的电子灯。甚至上面还印有商业广告,热闹的很,把整条的大街装点如同白昼一般,这就是城市中的元宵节。

在我眼中,矿区与城市的元宵节有区别:一个是静,一个是闹。城市里的元宵节,是灯的代名词,这是我在城市中经过的九个元宵节的体验,也正是因为这种体验,彻底打破了我一直以为的,元宵节只是吃元宵的概念。慢慢地,我也喜欢上了城市里的元宵节。当夜幕降临,我和许多人一样,带上家人走出家门看花灯。缺憾的是今年长春没有灯展,没有焰火,不像往年那种整个城市笼罩在立体色彩的氛围中。

元宵节的前两天,专门跑到春城繁华地段去看灯,没有更多新奇的,只是夜晚的时候,主要街道布置的流光溢彩,元宵之夜春城的月色是含蓄的,生动的夜空,用它那梦幻般的眼睛凝视着广袤大地,观赏着人间飒爽奔放的激情。然而,白天的春城却是另一番景致,走过繁华商业区重庆路,这里的路灯别具一格,每个路灯上挂着一串小灯笼,虽然春节已过,但是街道上仍然是熙熙攘攘,当然是年轻人居多,我来这里主要是寻觅元宵夜的灯展,既然没有灯展,我还是看花去吧。

穿过人民广场,来到人民大街上的儿童公园,这里从2月16日到3月6日以“红梅踏雪、花开富贵”为主题进行花展,儿童公园的花卉展到是热闹非凡,成片的灯笼和花卉,把花卉展装扮的分外妖娆,大红灯笼和装饰的花卉,构成了一支令人吟唱不尽的春的进行曲,饱含着环宇间辉煌而灿烂的内容!斑斓多彩的鲜花装饰着元宵节的美好,使我感到仿佛走进了明媚而温馨的春天。在这花灯的世界里,洋溢着欢快,充满着浪漫,展示着美满与祥和。

因为回老家过年,刚刚回到春城,看花展的确有点晚了,雍容华贵的牡丹已经开败了,但是其他的木本、草本花卉仍然盛开着,在冬天里看这些花卉格外鲜艳。特别是那些花期较长的蝴蝶兰、大花蕙兰、君子兰、贴梗海棠、金丝海棠、梅花争奇斗艳,尤其是那小小的迎春花,泛着鹅黄,看见她就仿佛感受到春天即将来临了。温室外面依然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那些人造的假花和红灯笼在白雪和日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中国年、中国红,在这里一览无余。

元宵的花灯是一首深情的诗,是一首欢乐的歌;是春天的前奏。元宵节,是今年第一个月圆的日子。远离家乡的我,总会在万家灯火这一刻想起家乡,尽管是刚刚告别亲朋好友,但我还是会拿起电话,问家乡的元宵节怎么样,那一刻,我的脑海里满是回忆,其实我是个恋旧的人,更是在感叹生活。这个传了千年的节日走到今天,不知道有多少事需要我们去回忆。其实,喜欢回忆也是对今天这份生活的珍重,记着那时的生活,就是记着那时的人,也就记住了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们在不同的年份对过元宵节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如今元宵很多传统的内容正被改写,发短信、打电话、看电视、玩电脑等新的过节方式得以普及。这固然是时代进步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不知怎的,我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常常想起元宵节的诸多往事,由衷地怀念小时候的元宵节,——这不仅因为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物质和精神享受,更因为那里面蕴藏了原汁原味的传统习俗,那可是每一个华夏子孙都要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啊!

儿时的元宵节

文/陈栋林

小时候过元宵节,村里的活动没多少花样,不像现在这样——猜灯谜、踩高跷、扭秧歌、舞狮子、跑旱船——花样多得很。当年甚至根本没听说吃元宵这码事,更谈不上真的享用了。但是,并不是说儿时的元宵节过得不开心,恰恰相反,可以说别有韵味。

那时候家里很穷,以至于父母舍不得拿出或者根本没有钱给我买一只玻璃纸花灯。于是,父亲就亲自动手给我制作萝卜灯。从地窖里选一只粗壮的红萝卜,用小刀削平两头,在细的一头挖洞,除另一头留着厚厚的底子外,内里全部掏空,成为桶状;在一块小木板上钉一个小铁钉,让铁钉透过木板露出一截;再用细铁丝在木板上扎一个支架,并围着支架糊一层粉连纸;下一道工序,就是将大姐用红纸剪的喜鹊贴在外面,再在支架上固定一根细长的木棍;最后,将萝卜桶的底部插在透过小木板露出的钉子尖上,往萝卜桶里倒上煤油,放进用棉线搓成的灯芯,再点着,萝卜灯就制作完成了。

我拎着父亲制作的灯笼出去,胡同里已人影攒动,叫喊声、嬉闹声此起彼伏。小伙伴们大多拎着自制的“土灯笼”,有麦秸灯、面灯、竹笼灯,有用玻璃瓶制成的瓶子灯,还有跟我的差不多的萝卜灯,简直五花八门。也有许多孩子拎着买来的玻璃纸灯,看起来精致又漂亮。这让我们这些拎着“土灯笼”的孩子羡慕得不得了。

我说山子的玻璃纸灯真漂亮,他却赞叹我的萝卜灯更好玩。两人犹豫半天,终于都憋不住,不约而同地提出要交换。可是,在灯笼马上要出手的那一瞬间,我却赶紧把手缩了回来。最终,我没同意。冥冥中,一种对那萝卜灯异常珍爱的情愫揪住我的心,让我难以割舍;我觉得这萝卜灯才是自己的,还是自己的更好。

有的家伙专爱恶作剧,先是若无其事地走到别人跟前,突然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说:“啊哟,快看你灯底下有个啥?”听者赶紧托起灯的底部看,没承想,灯火就把灯罩给燃着了。好端端的灯,瞬时化为灰烬。灯的主人傻了眼,撇撇嘴想哭又忍住,气呼呼地说一句“我叫我爹来揍你”,然后终于放开声哇哇大哭着往家跑去。

当然,从没见过有谁的父亲来揍哪一个小伙伴,倒是听有的父亲或母亲哄自己的孩子说:“烧了好,火苗那么旺,那是喜气冲天啊!”

有雪的元宵节是最美的。星星点点的灯火中,雪花纷纷扬扬。不一会儿,我们的衣服上,帽子上,就会堆满了雪,变成一个个小雪人。地上的雪辉映着灯光,四下里更加通亮。我们把灯笼放在一边,或者挂在树杈上,然后齐心协力堆雪人。忙活半天,浑身热气腾腾,一起挑着灯笼围着那雪人蹦着、跳着、叫着、笑着,仿佛我们的欢乐多得满世界都盛不下了。而那雪人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好像童话里的仙者。

磨坊和碾棚是必去的地方。大人们很认真地告诉我们说,元宵夜举着灯笼去磨坊和碾棚里,会有好运气,能在里面找到神仙送来的金元宝。可是,金元宝从来没找到,倒是好几次不小心踩了牛粪。于是大人们又说:小孩儿正月十五晚上踩牛粪好,长命百岁长得壮——反正让他们一说,无论怎么样都是好的。

家乡有正月十五“叫媳妇”的风俗。所谓“叫媳妇”,就是如果哪家的小伙子定了亲,在儿媳正式过门儿之前,趁过节先请到家里来住几天。“叫媳妇”的由头是趁着元宵节来看灯、看热闹,实际是为了加深男女双方的感情。

那年,听说邻居大哥哥拴宝把未来的媳妇接来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前去他家探看。可是,那姑娘太害羞,闻声早躲了起来,任凭我们在大门口探头探脑、咋咋呼呼,她就是不肯露面。过了好大一阵子,拴宝突然从屋里跳将出来,明明脸上泛着美滋滋的笑,却又故意使劲憋着,假装虎着脸说:“去去去,有什么好看的,回家看自个儿的媳妇去!”我们被赶了出来,却意犹未尽,又冲进他家院子。如此三番五次,拴宝不胜其扰,最终只好让那姑娘在堂屋门口闪了一下。虽然就那么倏忽一闪,我们却好像打了大胜仗,心满意足地、大呼小叫着散去了。

也有小伙伴好像动了心,回家后,吵吵嚷嚷追着母亲讨要媳妇。他的母亲则吟吟一笑,然后弯下腰柔柔地“呸”一声,说:“丢不丢啊,这么一丁点儿的小屁孩,还没长得跟人一样大,就迷上了媳妇!”

如今,我已经年过半百了,虽然现在的元宵节更加多姿多彩,但还是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对儿时元宵节点点滴滴的回味中。

妙趣横生的灯联

文/郭旺启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元宵节。在这天,人们往往要张灯结彩,赏灯猜谜。古往今来,人们不仅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赏灯诗,也留下了不少趣味盎然的灯联。

最早的灯联。北宋时,有人在元宵节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柱子上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为元宵节增添了一份节日的情趣。

灯联巧为媒。传说,北宋的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联招亲。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思索良久,竟未能对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结果被取为进士。归乡时,王安石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于是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的对联,竟然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简直就是天作良缘。

父子巧对联。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皆能诗善对。某年元宵节,张府照例张灯结彩,燃放爆竹。老宰相见此情景,出上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小廷玉正在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对出下联:“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父子二人,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对联取状元。传说,明成祖朱棣在某年元宵节微服出巡,遇到一位秀才。朱棣欲试他才情,出一上联:“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略一思索,马上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的年号,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秀才对得可谓恰到好处。朱棣听后龙颜大悦,于是赐他为状元。

闻鼓对灯联。清朝浙江吴兴人闵鹗元自幼善对,常常是出口成联。某年元宵节,他随父亲到毛尚书家做客。毛尚书家里张灯结彩,主宾击鼓传花,唱和宴饮,好不热闹。席间,毛尚书雅兴大发,提议以元宵为题作联属对,以助酒兴。当夜恰逢乌云遮月,星光暗淡,一幕僚即景出一上联:“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满座宾客苦思冥想,却没人能对出下联。这时,闵鹗元听得外面鼓声阵阵,不禁文思涌动,随口吟出下联:“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此联一出,满座宾客皆拍案叫绝。

谜联难倒皇帝。某年元宵节,清朝的乾隆皇帝让每位大臣都送一盏彩灯,上面写好谜语、对联或诗文送进宫来,以庆祝元宵佳节。元宵节这天,各式各样的彩灯挂满了御花园。乾隆与文武百官在御花园里赏诗文,猜灯谜,当走到纪晓岚献的彩灯前时,发现上面挂着一副谜联,上联为:“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即非家畜,又非野兽。”下联为:“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和满朝文武看了这副谜联,虽然绞尽脑汁,但还是被难住了。最后,只得让纪晓岚揭开谜底。原来,谜联是打两个字,上联是“猜”,下联是“谜”。

这些灯联,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

元宵节闹花灯

平度有“正月十五闹元宵”之说。

元宵节这天,无论城乡,白天“狮子、高跷、龙灯、旱船”,锣鼓喧天;晚上家家祀先祖,燃面灯,观灯花,以占五谷丰登,曰“灯花卜”。户户吃元宵挂彩灯,男女老少沿街观赏品评,名曰“观灯”。城乡又户户做面灯,傍晚送祖茔点燃,意为祖先照明。

入夜,儿童燃放鞭炮和“滴滴金”,青年放“起火”、“二踢脚”、“花鞭”、“焰火”……大街小巷,欢声笑语至半夜。建国后,焰火更盛,城区举办灯谜会、灯展,花灯多姿多彩,四方观众络绎不绝。

闲话元宵节

文/李文旺

“过元宵,甘蔗俏”,这是老家家喻户晓的一句俗语。说实话,老家过元宵和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什么过元宵节吃汤圆,在鄱阳湖边的人们并不一定遵守这个规矩,有些人吃,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吃汤圆。但是,过元宵节吃甘蔗这个习俗倒是很浓,就像老家的另一个习俗——每到端午节就划龙船一样。老家人划龙船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划龙船由于组织中会出一些问题,每隔四五年,划龙船就会有人因为意想不到的原因溺水身亡,可是,这并没有阻住人们划龙船的热情。划龙船的热情之高可见一斑。

可是,元宵节吃甘蔗的习俗比端午节划龙船的习俗还要恒久、还要普遍。为什么过元宵节大家都喜欢吃甘蔗,老辈人说,元宵节吃甘蔗预示着一年的生活甜甜蜜蜜。有人问,既然是求个好彩头,为什么正月初一不吃甘蔗呢?我们老家人的解释是:正月初一到元宵节前,天气普遍较冷,不要说吃甘蔗,袖着手都觉得冷。到了元宵节,不管什么年份,立春的季节都该到了。一到立春,天气暖和多了,自然就敢于吃甘蔗了。

老家在南方北方交接的地方,可以说融汇了南北的许多习俗,并且取长补短。广东、福建等地的人们吃甘蔗的习俗我们也一样不少,像东北、河南、河北等地的人们常常看得到的雪,我们照样可以看到。所以,我为老家的地理位置感到十分自豪。

正月望

文/闫超健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春节刚过,又迎来了传统的元宵节,也使得新年的气氛延长了许多。

望日月圆,是为每月的十五日。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等一家老少团圆的佳节,正是刻意安排在“一轮明月转玉盘”的月圆之夜。

元宵节这天,自然是汤圆和元宵当家。据说,清末草厂胡同有个汤圆铺,门脸上有一副对联的下句为“人间骨肉,同此团圆”。此联可谓是一语双关,除了形象地刻画了它内在甜美可口、外形光滑圆润的特征之外,也道尽了汤圆的内在意蕴:团圆、和睦和幸福!

“元宵无大小”、“正月十五闹元宵”。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骨肉团圆的佳节。传统节日除了饮食之外,必不可少的元素便是娱乐。宋人张元成《朝野佥载》:“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北史·柳彧传》更甚:“正月望夜,充街塞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竭资破产,竟此一时。”

小时候,最为喜欢的莫过于放烟花、闹花灯、猜灯谜。

每到元宵夜,大街小巷,灯烛齐燃,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放烟花是一家老少最为期待的事情,到时全家都要放下手头的活,一起走到院落街道观看烟花。缤纷多彩的烟花,寄寓着人们前程似锦的愿景,所有的喜悦和期待都随着烟花绽满夜空。

灯谜是汉文化中特有的文字游戏,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灯谜一般都贴在花灯的一侧,专供前来观灯的人们破译。清人顾禄《清嘉录》卷一记吴中苏州等地的上元灯谜活动说:“好事者巧做隐语(字谜),粘诸灯,灯一面复壁,三百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鳞、虫介、花草、蔬药,随意出之。中者,以隐麋、陟厘、不律、端溪、巾扇、香囊、果品、食物为赠,谓之谜赠。城中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入夏乃已。”

元宵节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华夏文明的记忆,更有一份眷眷如丝、绵延淳朴的乡情!

小城良宵

文/魏益君

如果说盼年是为阖家团圆,那么最热闹的年味当属正月十五元宵节了。能够牵动人情肠、抚慰人记忆的莫过于山乡小城的良宵了。

“元宵景色家家乐,萧鼓喧天处处春,上下楼台火照火,往来车马人看人。”这是对家乡小城元宵之夜的传神写照。

记得去岁元宵节,在广东工作的大伯回乡省亲过年,元宵节相约逛小城元宵灯会,大伯的孩子气竟把我们逗得前仰后合。

那一晚,莲花山前,浚河岸边,人如潮涌,沸沸扬扬,几无插足之地,大街上彩灯缤纷,靓女如云,商城内张灯结彩,春花映月。

礼炮声震元宵夜,焰火花开莲花山,夜幕降临,莲花山公园前的广场上,焰火晚会开始了,但见漫天焰火,如天女散花,千姿百态。前来观赏烟花的人摩肩接踵,难以计数,人们把喜悦写在脸上,把祝福装在心中。

元宵的繁华热闹之处以板桥路和商城大道为最。在这里,满街鼓乐齐鸣,倾城男女老幼,浓妆艳抹的、淡雅秀媚的、腼腆的、风流的、鲁莽的、斯斯文文的无不涌上街来,尽情的唱呀、笑呀、闹呀……一年蕴积心中的情愫,都在这狂欢之夜得到宣泄,一年劳作的艰辛,都在这美好的一刻得到补偿。人们相约结伴,喜气洋洋,赏月睇灯。老年人边看边讲,抚今追昔;小朋友手提花灯,蹦蹦跳跳。人在穿梭,灯在交织,。灯的品种多种多样,有龙灯、荷花灯、鲤鱼灯、对虾灯。龙灯二龙戏珠,荷花灯月藕莲心,鲤鱼灯鲤跃龙门,对虾灯对虾戏水。人们把对新年美好的憧憬,都在那一盏盏花灯里默默诉说了。更可乐是大伯,她一手拎一盏灯,借着一点酒劲,在人群中扭来扭去,很多人看着他直笑,大伯也对人家笑,所以便都开怀大笑了。

闹完花灯,来到城西护城河边,放眼远处宁静的村落,那里灯火荧荧,闪闪烁烁,那是农家在上灯,在期盼又一个丰收年。我问大伯,广东的元宵节好玩,还是家乡的元宵热闹。大伯说,外面的元宵节再好,也没有家乡的元宵亲切啊!大伯说这话时,一脸的眷恋。

是啊,这有花有月、使人难忘的小城良宵,只要你来过闹过,就不会忘记,成为醉美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