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元宵节的散文

2022/12/02好文章

关于元宵节的散文(精选12篇)

正月十五闹元宵

文/白来勤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据资料记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据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朝初受到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称元宵,宋以后也称灯夕,进而到了清朝,就开始称灯节。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这样,正月十五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的生活习俗自然离不开吃元宵。“元宵”最早叫“ 浮元子”,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据说民国初年,大总统袁世凯恶其谐音“袁消”不吉利而改称“汤圆”,但老百姓不买账,至今仍以元宵称之。

俗话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元宵节将春节推向了高潮,是“过年”的“压轴戏”。两千多年来,这一节俗长盛不衰,成了中国的“狂欢节”。这一天,无论城市乡村,人们都会张灯结彩,游赏观灯,燃放花烛。各种社火活动也是花样繁多,诸如猜灯谜、跑旱船、扭秧歌、耍龙灯等,这一连串充满热闹欢乐的庆典活动,称为“闹元宵”。

“元宵节”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

猜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人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两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北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形容汴梁元宵节是“山楼上下,灯烛数十万盏。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形容杭州元宵节是“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至五夜,则京尹乘小提轿,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余里,锦绣填委,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中国古代妇女平时三步不离闺阁,更何况是夜晚,但元宵节这一天可以破禁,女孩子们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宋代康与之的《瑞鹤仙》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仕女元宵节出行的美丽盛况:“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这种佳人如云的氛围,也给未婚男女相识相爱提供了良机。《大宋宣和遗事》里曾描写元宵时节,汴梁城里至少有五千对青年男女,在众目睽睽之下,毫不顾忌地手拉手、肩并肩地卿卿我我、谈情说爱。“那游赏之际,肩儿厮挨,手儿厮把,少也是有五千来对儿。”《东京梦华录》则记载汴梁城有供人们谈情说爱之所,“别有深坊小巷,绣额珠帘,巧制新妆,竞夸华丽,春情荡颺,酒兴融怡,雅会幽欢,寸阴可惜,景色浩闹,不觉更阑。”

明朝末年,有一位才女叫李翠微,写有《正宫·山渔灯犯·元宵艳曲》:“灯如昼,人如蚁,总为赏元宵,妆点出锦天绣地,抵多少闹嚷嚷笙歌喧沸,试问取今夕是何夕。这相逢忒煞奇,轻轻说与他,笑声更低。虽则是灯影堪遮掩,也要虑露容光惹是非。爱煞你,果倾城婉丽,害相思,经今日久,甫得效于飞。”描述了一对有情人在元宵节甜蜜幽会的情景,特别是那位女子表现得勇敢、大胆和婉丽。据考证,李翠微是陕西米脂人,是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号称“闯王”的李自成的女儿,这更让李翠微的元宵节更增添了一种神奇的色彩。

宋话本《张生彩鸾灯传》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元宵节的爱情故事。宋徽宗时期东京汴梁的元宵佳节,一位公子张生到乾明寺看灯,忽于殿上拾得一红绡帕子,帕角系一个香囊,帕上有诗一首曰:“囊里真香谁见窃,鲛绡滴血染成红。殷勤遗下轻绡意,奴与才郎置袖中。”显然是一首求爱诗,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有情者拾得此帕,不可相忘,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于相篮后门一会,车前有鸳鹫灯是也。”第二年元宵节正月十四夜,张生就赴约去了,果见车一辆,车前挂只鸳鸯灯,车里端坐一绝美佳人,对张生说:“愿见去年相约之媒。”张生赶紧掏出信物香帕,美佳人笑道:“京辇人物极多,惟君得之,岂非天赐尔我姻缘耶?”于是两人牵手而去,远涉江湖,成就一段美满姻缘。

儿时的元宵节—挥之不去的记忆

文/穰永保

儿时的元宵节—挥之不去的记忆

已经有三十多年没有在乡下过元宵节了,城里的元宵节平淡,寡味,不是遇到星期天连假都没有,似乎没有元宵节的存在。

今天是元宵节,我竟然发现心底一隅,完整地保留着儿时乡下闹元宵的画面,挥之不去,异常浓烈。乡下有“月半大于年”的说法,残存在我记忆中的元宵节是那样的热闹,那样的使人向往、那样的让使人流连。

儿时的乡下,每年的元宵节会演一曲戏,那时候的大队进入腊月就开始组建一支小型剧组,十来个人,叫“文艺宣传队”,谈不上水平有多高,有的“宣传队员”连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会,舞蹈也缺乏基本功夫,爱好文艺、有文艺热情就行。就这么一个群体,排练个十天半月,在露天搭上一个土台,也能吸引众多的乡亲,演出当天,太阳还没下山,就有人早早地放个凳子在台下,抢占一个理想的位置。不管怎样演的人认真、投入,看的人高兴、开心也就够了。演出完了还要议论一阵子,哪个节目好,哪个演员好,像现在评价一台春节晚会似的。六七十年代,元宵节的文艺演出成了村民的一大期盼,一大看点。

元宵节的又一个项目是精彩的踩高跷、划旱船表演。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化装成各种人物,一人或多人来往逗舞,由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他们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划旱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把这只或者十几只船装饰得艳丽不凡。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四人甚至七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也有扮演其它人物的。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6-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我们称其为“呼扇婆子”,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其余人在边上敲锣打鼓,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拿连响的表演者会穿插表演唱,在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划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这些个朴实的表演逗得围观的群众前仰后合、合不拢嘴,引来阵阵掌声、笑声。

据说老家的湾子间好多年没有踩高跷、划旱船了,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看晚会、打麻将,我不知道这是一种进步呢还是……不管怎样过去元宵节的那种喧闹却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挥之不去。

儿时的元宵节

文/郑学富

每逢元宵佳节,各地灯展流光溢彩,可在我记忆深处的还是儿时的萝卜灯和田野里的火把,那么有味、那么有趣。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很少见到花灯,家家户户制作面灯、萝卜灯欢度元宵节。在那个年代,萝卜也不是随便用来做灯的,好一点的萝卜还要用来炸丸子、包饺子,只能选那些糠心的萝卜来做灯。母亲选好萝卜,把底部削得平平的,在上面剜出一个小坑,小坑倒上煤油或猪油,用棉线搓成灯捻,点着灯芯,一个萝卜灯就做成了。天黑后,母亲拿着萝卜灯在屋里屋外、床上床下,尤其是旮旯处,都要照一照,一边照一边念叨:“正月十五照一照,蝎子蚰蜒都上吊。金灯银灯,蝎子蚰蜒灭干净,保我全家得安宁。”原来,照灯的作用是祈求家宅无虫害。照完后,母亲又在我的脸上照来照去,嘴里不停地念叨:“正月十五照一照,眼明耳聪鼻口好。辣萝卜灯、甜萝卜灯,众神保俺不生病。”这是祈求子女们驱除五官疾病。看来制作萝卜灯,不仅是为了观赏、娱乐,更重要的是一种仪式。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是一种天气对应的韵律关系,是老百姓几千年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那个时候的天气不像现在这么暖和,有时雪下得特别大。记得有一年元宵节,大雪纷飞,不一会儿大地和村庄便笼罩在大雪之中。等母亲照完后,就把萝卜灯交给我拿出去玩。我就和小伙伴们手端着灯,来到打麦场、田野里,点灯玩耍,奔跑着、嬉闹着,雪水把鞋子浸湿了,脸和手冻得红红的。比我们年龄大一点的哥哥们则拿着秃头的笤帚,或用木棍绑上麦草,或用芦苇杆扎成火把,点着后在空中舞着,或用胳膊绕转几圈,扔向空中。一边扔一边喊:“柴火把,琉琉灯,一棵秫秸打半升。柴火把空中抛,打下的粮食吃不了。柴火把亮又明,田间害虫全灭净。”据说,上古时代,民众于夜晚在乡间田野手持火把游行、跳舞,是为了驱赶虫兽,减少虫害,希望有个好收成。这是我老家保留下来的对火的崇拜,对丰年祈求的娱乐形式。

夜深了,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大,卷着鹅毛一样的雪花飘飘洒洒,给小麦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火把借着风势,燃烧得更旺、更红、更亮,伴随着欢笑声、嬉闹声,异常壮观。这时的人越聚越多,火把也越聚越多。大家就比谁抛得更高,谁舞得更快,好像是一条条火龙在夜空中飞舞。夜色中的田野,顿时变成光的世界,火的海洋。我们手中的萝卜灯好像是一颗颗闪耀的星星,点缀在白雪皑皑的夜空中。飞舞的火把和闪烁的萝卜灯,映衬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把乡村的夜空装扮得分外绚丽。

被阳光温暖的心

文/周怡璇

午后的阳光晒在身上,暖暖的,给自己泡一杯淡茶,听一首喜欢的音乐,用心书写内心的话,真的是件特别美妙的事情。此刻,我可以不用去想昨天发生的事情,无论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我都不在乎,我只在意当下的状态;此刻,我可以任凭阳光照耀自己,而不去担心它会将我不算白皙的皮肤晒黑;此刻,我喝着自己亲手泡的茶,而不去想曾几何时,你早早地将茶给我泡好,茶水冷了,然后又给我倒掉,再续上热水;此刻,我正舒心怅然地聆听那首歌曲,而不会刻意地随乐而忆;此刻,我只想用文字,记录那些不经意的感动,以及生活的点滴片断。

假期终究在这个温暖的天气中结束,生物钟需要尽快地调整好,以备回归常态。二十多天的假期匆匆而过,虽然没有预想中过得那么美好、充实,但毕竟每一天我都是真真实实地在过活着,期间,有家人的促膝而谈,有恋人的相互相依,也有自己的独中自白。不是每一天,每一件事,都能尽随人意,倘若能够在这些日子里,在这些事情的背后,能够清晰地发现自己真实地存在过,其实就应该懂得满足与珍惜。当我回想这段时间时,不禁莞尔一笑,丝丝笑意尽充满快乐,甜蜜和幸福味道。

妈妈这些天去了远房亲戚家,家里就只有我和爸爸了,所以煮饭,干家务活,我就全包揽了,其实在妈妈刚走的第一天,我就已经相当不习惯了,毕竟这些在平时,基本上都是妈妈一个人在干。吃饭的时候,就只有我和爸爸,很冷清的样子,待爸出去干活儿的时候,家里就只剩我一人,奈何时间过得如此之慢?所以特盼望妈妈能够早点回家,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才是最好。家,完完整整才是最幸福的,家庭成员,一个都不能够少。就如,姐姐的儿子,爸爸只要几天不见,心里就特别想念,好在姐姐嫁的不远,我们一家人倒经常一起吃饭,热闹又温馨。不知为何,有时候看见父母满脸皱纹,头发渐趋花白,就会有一种忧伤涌上心头,我们在渐渐长大,而他们,却逐渐老去,作为孩子,如今所能够做的就是少让父母操心,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他们无限的关怀和倾听,在陪伴的日子中,让他们倍感温暖。

今天是元宵节,按民间传统,人们要点起彩灯,燃放灯焰,猜灯谜,吃元宵,

合家团聚、同庆佳节。说到元宵节,我想到的不是什么赏灯猜谜吃元宵,而是诗意浪漫的爱情与这个佳节的联系。在古代,年轻的女孩子是不允许外出活动的,但过元宵节的话,却可以结伴出游。平时大门不出的众女子在元宵节便获得了难得“放风”的时间,因此她们的主要目的不是赏灯,而是寻找如意郎君。

古代一些文人骚客借元宵节,书写了许多浪漫美好的诗句。如,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此词中,既有去年元夜的相会与欢愉,又有今年元夜故地重游不见伊人的感伤与思念。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借由赏灯而相遇的一见钟情,应该是最美好最浪漫的吧。不过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的相遇,应该都是美好的,难忘的,此刻,就用最美好的心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阳光依然温暖,现在心里装的东西也越发地实在,美好,有意义。其实,那些东西,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看的见的是字里行间,看不见的是丝丝情意。怀揣一颗细腻的心,去体悟人世间的大事小事平常事,手持一支智慧的笔,在你走过的地方中,在你历经的事情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因为生活不会永远毫无意义。

诗词闹元宵

文/吴婷

鞭炮送新春,灯火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历朝历代关于元宵的诗词,不胜枚举。而描写元宵之夜,游玩观灯的篇章更是比比皆是。

风流才子唐寅的《元宵》中“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将元宵观灯的习俗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首《上元夜》写出了元宵节人们通宵达旦,流连在街道长廊之间,观看花灯的情形。这里说的上元节其实就是元宵节。上元节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诗人元好问的《京都元夕》与唐人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词声。”描绘了京城元宵夜处处一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家家户户灯火辉煌,人们载歌载舞,大街小巷游人如织。

众多诗词里,我非常喜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正因这阕词让我知道了元宵节也是情人节。在古时,元宵夜游玩观灯是青年男女交谊相会的好时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字字读来,别有一份诗情画意;细细品味,一阵青涩的柔情暖意扑面而来。少年时候情窦初开,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句词不断地被我写在日记本的扉页上,与青春的记忆一起存活。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的《生查子》,令人愁肠百结,思念苦闷。人生总有悲欢离合,今年此时与去年那刻终究不一样。丘逢甲的“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也十分惆怅难耐。不论什么节日,都有怀乡思人的篇章在喜庆祥和的氛围里挥一笔清冷的色调。

元宵节一定要吃的食品,在北方是元宵,于南方则是汤圆。“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里说的是元宵。而牧溪的“白糯三捶粉已粘,赤豆如沙和蜜甜;眼见陶缸米已罄,孤灯一去夜不还。”讲的是江南人喜爱吃的汤圆。

元宵夜团圆时,不妨采一句诗,撷半阙词,在墨香古韵中,将这趣味盎然的佳节尽兴地欢闹一番!

灯树千光照盛世

文/王晓宇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节日可以和元宵节的热闹相比。元宵节不是一般的热闹,更像是一场狂欢。

春节庄重,辞旧迎新,祭祖祈福;清明凝重,祭祀故人,气氛伤感;端午又称端阳,食粽祭屈原;七夕为七巧节,也是今天的情人节;中秋为团圆节,合家团聚;重阳为老人节,敬老思亲;冬至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腊八则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

唯有元宵节,人不分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少,欢天喜地闹元宵,那气氛,那节奏,那闹腾,几乎都在燃点上。吃元宵,扎花灯,逛庙会,看焰火,重点就在一个“闹”字上,元宵节这一天,可以放下手中的大小事情,尽情地嬉戏玩闹。

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载体,几乎都在吃上,元宵节当然也不例外。今天的元宵,花样品种繁多,馅料多样,除花生、五仁、黑芝麻、什锦这些传统的馅料之外,像逆袭传统的有肉馅的、水果馅的、巧克力馅的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元宵,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能让人生出一种快乐的感觉。

小时侯过元宵节,都是父亲给我们扎的花灯,父亲的手不够巧,但还是精心为我们做出一盏盏玻璃罩的花灯,有点像八角的宫灯,上面贴着红纸剪出的镂空装饰,灯光有些影影绰绰。我们这些孩子提着花灯,走街串户,爱不释手。现在过元宵节,怕是没有人再费这个劲了,街心广场、公园里到处都是花灯,宫灯、纱灯、电子的彩灯等等,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逛庙会更是必不可少的节目,庙会上人山人海,老人领着孩子,兴高采烈地往人堆里扎,唱戏的唱得咿咿呀呀,尽情投入;卖手艺的,可着嗓子吆喝,期待招揽更多的人围观;品小吃的地方不用喊,也是挤的人最多的地方;民俗文化,更是大展拳脚,风情尽显。想要热闹,就往庙会上逛一逛,庙会把年的气氛推向极致,保准把你的那些小抑郁小焦虑都治好,再也没有工夫唉声叹气。

等到太阳落山月亮出来后,元宵节的高潮才悄悄来临,就像隋炀帝杨广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一诗中说的那样:“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元宵夜,当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灯光月影流动,焰火在璀璨寂灭间,把人的心情照亮。欢腾的人群,把春风流动的夜晚点燃……

这最后的狂欢落幕之后,即将开始新的一年,人们收起整整一冬的懒散,奔向田野,开始新一年的春耕秋收,播种新一年的新希望。

雅趣元宵节

文/李惠

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新年的钟声还在耳畔回响,元宵节的脚步又悄然而至。这个传统节日,在历史上曾留下了许多风雅的故事。

张灯是中华民族在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因此不少元宵的故事都跟灯有关。古人尤其喜欢在灯笼下挂对联,可谓元宵佳节,不见灯联,不得风雅。北宋时,贾似道镇守淮阴(今江苏扬州),有一年元宵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抄唐代诗句作为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我国最早的灯联。此后人们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内容。

自古以来,元宵节就有“团圆美满”之寓意。当年,隋朝军队灭南陈时,南陈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打破一面铜镜,各执一半,作为以后相见的凭证。并约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对方消息。隋灭南陈后,隋文帝将乐昌公主赐给了战功显赫的杨素。杨素对乐昌很是宠爱,还为其专门营造了宅院。第二年元宵节,徐德言果真在街市上看到一个老头在叫卖半片铜镜,价钱昂贵,无人问津。徐德言在破镜上题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杨素得知此事之后,深受感动,于是他成人之美,徐德言、乐昌夫妻二人终于得以团圆。这便是“破镜重圆”的典故,时至今日还在广为流传。

在元宵节里也不乏时来运转之人。有一年,明成祖朱棣在元宵节那天微服出游,遇一个穷秀才,谈得颇为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如果说这个秀才的运气是百年一遇,那么王安石在元宵节的经历更是千载难逢。公元1040年的元宵节,20岁的王安石赴京赶考,他一边赶路一边赏灯,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出联测试王安石:“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两大喜事。

岁月悠悠,时光如流,历朝历代都留下了很多跟元宵节有关的风雅故事。那些雅趣非凡的古人,或以趣,或以情,或以才,为这个传统佳节锦上添花,把我们带进一个迷人的元宵之夜。

元宵节,想起爷爷的灯笼

文/李金鹏

“元宵节挂灯笼,挂起灯笼闹烘烘,人烘烘,财烘烘,幸福日子兴隆隆。”每年的元宵节,老家的门前都会挂起漂亮的红灯笼,预示来年日子人财两旺,幸福美满。以前,家里的灯笼都是爷爷做,他的背有些驼,眼有些花,但手却灵巧得很。

爷爷是方圆百里最有名的手艺人。结婚的新人会请他做灯笼,木头撑圆了架,外面糊上红布,布上写好“福”与“喜”,既结实又漂亮;谁家生了孩子,会请他做“长命百岁灯”,灯笼做成长命锁的形状,上面写上孩子的名字,谁见了都竖大拇指;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爷爷会做“文曲星灯笼”,灯笼的外形是个戴眼镜的老头,手托着书本,别提多有意思了。

爷爷做的最多的还是元宵灯笼。村里百十户人家,大约有一半都让爷爷做灯笼,“业务”忙得很,有时一天要做十几个,手累得都拿不起筷子,父亲曾劝他少做几个,帮别人的忙又不收钱,大冷天冻得手都麻了,图什么呀?可是爷爷有他的主意,他说村里人需要他,都是乡亲们,能出力就出力。

爷爷的左手有两根手指断了,听他说是被红卫兵打的。几十年前,爷爷替别人做灯笼,人家为了表示谢意,给他一两旱烟叶子。这事让红卫兵知道了,不但把旱烟叶抢走了,还把爷爷的手指打断了,说抢旱烟叶是断“资本主义尾巴”,打断爷爷手指是断“资本主义方向”。

爷爷是个硬汉子,但不记仇。当年打断他手指头的红卫兵是刘大爷的二叔。爷爷和刘大爷关系不错,经常聚一起下象棋,刘大爷嫌他下棋慢,常说:“你手光哆嗦啥啊,快摸棋”,爷爷装成生气的样子说:“手指被你二叔打断了,不利索了。”事实上,爷爷帮过刘大爷不少忙。刘大爷老伴有病,几年前,爷爷做了很多灯笼拉到城里去卖,卖了钱给刘大爷家买草药。

我曾亲眼看见刘大爷流过泪,说他二叔当时太糊涂了,不该打爷爷,这么好的人,怎么会有“资本主义尾巴”?

现在回家过年,元宵节也会在那里过。不过,爷爷年纪大了,已经摸不动灯笼了,村里的灯笼都是从集市上买的。虽然好看,但人们都说不如爷爷做的好。爷爷摸过的灯笼,热呼呼的,能暖到心里去。

正月十五闹花灯

文/吕晓宁

小时候,大年初五接完财神,就开始盼着过元宵节了。因为初五过了,该穿的新衣也穿上了,该吃的美食也尝过了,该走的亲戚也见着了,对小孩们来说,就等着正月十五晚上热热闹闹地观赏一场花灯了。

北方农村在春节前后是较为清闲的日子,元宵节过后,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农闲已去,备耕劳作就要开始,所以元宵节人们要观灯赏火,尽情玩耍,赶走一年的疲惫,用欢乐的心情与喜庆的锣鼓,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过去的灯笼,多以竹篾制作灯架,以五颜六色的彩纸糊裱,外部用手工书画精描细绘而成,内燃蜡烛成为光源,灯笼的样式更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有花卉灯、动物灯、人物灯、宫灯、龙灯等等。当然,这种纯手工制作的灯笼,工艺精湛,巧夺天工,价值也是不菲,普通的农家是买不起的。

小时候的农村还没有路灯,冬日夜晚又冷又黑,小孩子是不敢出门的。但是只要手中提着一盏红灯笼,便会在黑夜中燃出一片光芒,心间也会涌出一股暖流,瞬间赶走黑暗和寒冷,带来希望和温暖。每年元宵节,不用小孩子乞求,各家都会为小孩准备一盏灯笼,让晚上打着灯笼在街头巷尾玩耍。灯笼大都是那种廉价的无骨架的圆柱形纸折灯笼,以圆形的硬纸片作底,用桶状红色折纸为壁,下边与纸片相粘连,中间放半根蜡烛,上部留一小口,打着这种灯笼必须小心翼翼,因为晃动幅度一大,烛焰就会燃了灯笼。我常常会燃了自己的灯笼而又缠着要姐姐的灯笼,姐姐让出她的灯笼后便紧紧跟在后面叮咛我小心慢行,搞得我如履薄冰。

记得有一年,父亲用有韧性的细枝条和细铁丝给我制作了一个六边形的大肚子灯笼,因为空间大,不怕晃动,我在和小伙伴比赛打着灯笼快跑中出尽了风头,最后是别人的灯笼都被烧毁,而我的灯笼依然完好无损。那盏灯笼我一直珍藏在心间,虽然那是一盏普通而又简陋的灯笼,但更是一盏充满父爱、充满幸福的明灯,它照出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燃出了亲人带给我们的温暖。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今年的元宵节,我们的城市可真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热闹。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把整个城市的夜晚装点得流光溢彩,绚烂夺目。这场国际级的灯光节,不仅是民间艺人彩扎、糊裱、剪纸、编结、刺绣、雕刻诸多工艺与智慧的集中展现,它还是现代科技之光在传统彩灯上的折射。不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徜徉在这美丽的景色里,尽情享受这场蔚为壮观的视觉盛宴。

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楼阁上,飞檐下,古塔尖,澽水畔,树枝间,草丛中,无处不是花灯点点,灯笼串串,这一片片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的花灯,犹如五彩斑斓的彩带,又像飘浮流动的彩虹,不断变换着美丽的色彩,把千年古城的夜景渲染到了极致。惹得那轻柔的月光也按捺不住,把人们的喜悦和欢笑声轻轻地挽起,飘荡在夜空之中。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一场“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的元宵花灯节,没想到现在变为现实,而且更为壮观精彩。那一盏盏闪耀着梦想、散发着温暖的花灯,让我仿佛置身于梦幻般的世界,犹如被群星所环绕,内心洋溢的是满满的幸福。

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会一帆风顺,谁都难免经历挫折和坎坷。但只要你挑起心中那盏灯笼,点燃那团火焰,便会驱散不安和寒冷,带来希望和期盼,便会发现在那些走过去的细密年轮中留下的都是幸福和甜蜜。

家乡的元宵节

文/杨小华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后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各地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等习俗,最典型的就是吃元宵了。元宵即“汤圆”,它是以白糖、芝麻、豆沙等为馅,用湿糯米粉搓成圆形,水煮而食,其味道香甜可口。可我却吃不惯,主要是太甜太腻,还不易消化。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吃的不是汤圆,而是一种叫“团子”的食物。“团子”的“团”字,是家乡人根据它的形状这样叫的。我查了一下字典,有一个米字旁的“团”字,简化后也是这个“团”字,故本人索性将其称为“团子”。团子是这样制作的:将淘洗过的大米磨成粉,和上一点水在锅里炒至半熟放置一旁,将腊肉、莲藕、胡萝卜等切丁炒熟了做成馅,然后把调好的米粉揉成橘子大小的圆球形,在中间捏一个窝放进馅料,再又将其揉搓成雪白光滑的圆球形,上蒸笼蒸熟即可。团子不甜不腻,口感很好,既能吃饱,同样和汤圆一样也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我的家乡在农村,元宵节这天,各家各户的女主人吃过早饭后,就会用水泡一些大米,等水浸透大米后将其捞起,铺开放在通风或向阳处晾干,再用石磨磨成粉。过不了一会儿,出嫁的闺女和女婿,以及儿子儿媳都已带上孩子过来了,这个家将不再安静。孩子们在各家院子里燃放着鞭炮,嬉戏打闹。女人们则走进厨房帮老人炒米粉、炒馅儿、包团子,并将过年吃剩的腊肉腊鱼拿出来,洗净剁好。能干点的女儿或儿媳这天还将亲自掌勺,除煎、卤、烹、炸外,在蒸团子时还会蒸一些新鲜的鱼肉和时令蔬菜。男人们就很悠闲了,或聚在一起抽烟,或相互说着今年的“财喜”(即过年打牌输赢情况)。整个院子都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太阳还未偏西,厨房就飘出了蒸笼里那特有的香味。在女人们的招呼下,男人们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一盘盘冒着热气的菜就端上了桌。最诱人的还是那一个个雪白的,圆圆的,拳头大小冒着热气的团子。三两个团子放在碗里,煞是可爱。一家人围坐一起,男人们推杯换盏,豪情壮语。此时的话题已撇开“财喜”,鼓吹最多的是自己今年的发财计划。女人们则一边吃团子,一边照顾自家孩子,偶尔也会插上两句,见自家男人醉话连篇时,也会忍不住嗔怪几句。

稍微大点的孩子,直接抓着一个团子一边吃,一边围着桌子嬉戏打闹。一不小心,团子掉在地上,滴溜溜地滚出老远,还未等他反应过来,早已被等候一旁的鸡鸭一拥而上,啄了个精光。等到太阳落山了,男人们的脸红了,女人们笑了,孩子们吃饱了、玩累了,整个乡村也醉了。

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一家人会团聚一起,喝酒、吃团子、聊家常,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庆祝这传统节日,尽享天伦之乐,共享团圆之福。所以,出门这么多年,每当提起元宵节,我的心头掠过的依然是在家乡过元宵节的情景,那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脸庞,一幕幕热闹而温馨的画面,总是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那年的元宵节

文/王芳

十五的元宵,每年都是人间的一场盛会。观花灯、猜灯谜、民间杂耍,民俗活动的多彩让人目不暇接,元宵节要的就是这份热闹和喜庆。

古人对元宵节花灯有种种抒意,欧阳修先生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中元宵之夜,一对有情人相约,月到柳梢头,一起看花灯。这样的意境在元宵之夜,被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抒写出来流传千古。再看辛弃疾笔下的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此繁华的灯会、如此有情趣的人儿,再被辛老先生妙笔一点,就呼之如出,分外动人。有了这样的诗句,元宵节让人多了想象和向往。

小时候的元宵节已记不得了,印象最深的是前年的元宵节,我陪着父亲在南京看病,那种心情无法言说,看着患有尿毒症的父亲,唯有垂泪。父亲一生,为了工作和儿女,累坏了身体,到了老年本该颐养天年,偏偏得了这种病。妹妹含着眼泪说:“给父亲换个肾吧,姊妹这么多,总有一个能和父亲配对成功的肾。”父亲听后,抬起头来,眼泪扑簌簌地打落在枕头上。他说:“你们有孝心,我知道,可是我老了,没有几年活头,你们还要赚钱养家,没有好身体,那怎么成?如果你们谁再提换肾的事情,我连血液透析也不做了,马上就回家。”父亲是个退休干部,年轻时带过兵,向来说一不二,全家人都不敢违背他的意愿。就这样,我们姊妹几个只能陪着父亲在南京过元宵节。

父亲做完导管手术,透析后,精神好了许多。我们姊妹几个在饭店里为父亲定了一桌他爱吃的菜,老公和妹婿背着父亲来到了饭店,一家人,在异乡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那年,南京元宵节的夜晚格外美丽,窗外五颜六色的灯笼一闪一闪,璀璨的烟花照亮了石头城,父亲喃喃自语道:“好多年没来南京了,旧地重游,变化太大了。可惜身体不争气,不能再到处走动,看一看那些老战友了。”我的眼泪围在眼中直打转。父亲说:“丫头,你不要难过,人的一生总有许多遗憾,不过,我有你们几个孝顺的孩子,有国家给发退休金,这辈子也值了。”

父亲那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豁达心胸,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使我们姊妹几个在人生中不管遇到多大挫折与困难,都会有能力战胜。今年我回家过年,看见父亲依然健朗地在家里收拾家务,心颇为宽慰。

年初三那天,姊妹几个带着孩子围坐在家里,听着父亲谈笑风生,他对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关于家风的话题赞不绝口,他说只要家风好,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才能传承下去。父亲创作了一副春联:“忠厚传家远勤劳致富好”他希望自己的儿女,都能诚实守信,勤劳节俭。

母亲说:“父亲每隔一天都要去医院做透析,他怕耽误姊妹们工作,常常都是自己步行去,步行回。”父亲把自己的病当成一场战争,只要他能走,就不会倒下,只要他自己能动,就不烦扰儿女。他每天像上班一样去医院检查、治疗,充满信心地活着。父亲的言行给我莫大的安慰和动力,让我这个漂泊在外的女儿心里很踏实。

今年的元宵节,妹妹说她一定会带着父母去观灯、猜谜、看烟花,再吃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芝麻馅元宵。她说,家里一切有她,让我在外安心工作、快乐过节。妹妹一席话,让我眼里蒙上了一层雾水。剪不断的亲情,就这样,在一个个节日里相依相连。

难忘的元宵节

文/赵思扬

春节刚过,迎来的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也就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月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年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所以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吃元宵了!”,听到妈妈叫声,我连忙跑了过去,哟!一个个洁白的汤圆挤在了一堆,像一个个胖娃娃正在争夺宝座呢!真是美在碗里,甜在心里。按照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吃完元宵后,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泸西文化广场。我们刚到马路上,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每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看不见人流的末尾。刚到广场,我就看见了树木都被人们系上了红蝴蝶结,把这里的风景打扮得别具一格。抬头一看,咦!“天上的都是什么呀!”我连忙问妈妈,妈妈说:“那是孔明灯,孔明灯也叫许愿灯,只要把下面的那块蜡点着,然后围着它许愿,只要不把愿望说出来,愿望就会实现。”孔明灯上有许多优美的图案,有活泼可爱的“猴子”;有闪闪发光的“五角星”……这一切把我看得如醉如痴。真是美不胜收。

“啪”、“啪”,两声清脆的响声把我吓了一跳,一看,唉!原来是有人在放烟花!烟花犹如一朵朵在空中绽放的鲜花,花瓣从空中坠落在地面上。前来看烟花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姿态、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弯着腰,全神贯注地观看烟花;有的笑得前俯后仰;还有的正和“邻居”聊家常呢!这时,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天空,云彩遮住月亮那张可爱的笑脸。正玩得开心时,妈妈叫我准备回家了,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我心里老大不情愿,但我还是恋恋不舍地移动着脚步,唉!真想多停留一会儿。走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又给我讲了关于元宵节的一些故事。可是我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什么要过元宵节呢?爸爸对我说:“据记载,元宵节起源于汉代。汉高祖刘邦死后,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后来,周勃、陈平等人协力铲除吕后势力,拥刘恒为汉文帝,那天正好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年的正月十五,文帝都要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后来,便逐渐形成了民间的节日。”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的疑问终于解开了。

我喜欢元宵节。希望那孔明灯带着我们的祝愿缓缓地升上天空。有首诗说得好:“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