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疫情的文章

2022/12/04好文章

关于疫情的文章(精选12篇)

春天在门外

文/徐晟

困在家中半个多月了,还是不能出门。“只要还有一粒米,绝对不往超市挤。”疫情之下,咱普通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尽量待在家中,不给国家添麻烦。

三十,初一,十五。春节过了,元宵节也过了。疫情还在蔓延,像阴沉沉的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清晨,一只斑鸠打破了令人窒息的静寂。“咕咕咕,咕——”,斑鸠的叫声古朴而亲切,像久别重逢的老友。好久没有听到鸟儿的叫声了。封城之后,小城太安静了,安静得让人发怵。没有急促的车鸣,没有高声的叫卖,没有除夕的鞭炮声,也没有正月十五玩龙灯的热闹……

广场舞不跳了,KTV不唱了,宠物狗也不遛了,人们自觉待在家中。甚至连窗外的鸟儿,也知趣地销声匿迹了。只有屏幕上的疫情,还顽固地在刷新,刺痛着人们的眼睛。

树木,楼房,街灯。世界静穆着,像在与病魔无声地对峙。

风,只偶尔摇晃窗外的树枝;雨,只在阳台的雨棚上淅淅沥沥。于无声处,仿佛有一股力量,正悄悄聚集。

“咕咕咕”,“咕咕咕,咕——”窗外的斑鸠你唱我和,渐渐热闹起来。“啾啾”、“唧唧”、“喳喳”,越来越多的鸟儿,不知从哪儿赶来。悦耳的叫声,似在传达着某种信息。

阳光像一只蹑手蹑脚的小猫,悄无声息地从窗户跳了进来,挨着人的身体,温软而舒适。

打开窗,风,已经不那么凌厉。空气中,有淡淡的草木萌发的味道。“春到人间草木知”,是春天来了吗?

翻看日历,已经立春了。这个时候,山坡上,应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池塘边,已经“绿柳才黄半未匀”;老屋前,“竹外桃花三两枝”;小河里,悠哉游着几只“水暖先知”的鸭子……但这一切,只是记忆里的景象。疫情像一把锁,我在门内,春天在门外。

星夜驰援的部队,已进驻火神山医院;对口援助人员,一拨接一拨出发;新药发力,“雷神”助威,新增确诊病例开始减少……

好消息一个连着一个,像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虽然困在家中,也能感受出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春天来了,疫情是锁不住春天的。相信过不了多久,病魔将被降伏,那时我们就可以大大方方地走出家门,“游春人在画中行”,相约踏春去!

医患关系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早前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比较紧张,动不动就有医闹,现在因为疫情,医生和护士被尊重了,所以医患关系也融合了。大白现在不止是医生,还有其他志愿服务者,疫情已经这么多年,医护人员一时在打仗,疫苗也发明了,可是病毒的厉害是难以想像的,同时也在发酵,想打倒病毒,也是一件难事。

医生是伟大的,在疫情面前,即使已经全面保护,也是会传染的,护士也是普通人,为了人民牺牲自己的人很多,他们都是人民的英雄,曾经的一些事情,在病毒前,都已经不是一个事了。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责,现在检查核酸是必许的事,出去都要做核酸,严重的地区比较严重,方仓医院也是建了又建,支援的队伍也是去了一次又一次,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好在现在的医患的关系因为疫情缓解了,这是最大的宽容。

曾经的人们,对医生有所看法的,认为医生只是为了赚钱,可是现在的想法,医生是无私的,他们总是冲在一线,无论疫情如何,都有他们的身影,护士也是辛苦的,还有其他的医护工作者,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工作着,因为疫情,变化太多,医患关西也好多了,多的是理解,多的包容,这就是爱。

医患关系的改变,是好事,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太多,只有时间和机缘才可能会化解,世上的事,没有绝对的,总会因为时间去改变,人也是这样的,时间久了,没有当初的恩恩怨怨,一切又恢复了往常。

不管是什么关系,总会化解的,人的力量是伟大的,可以战胜一切的,除了医患,还是其他的工作,总是会有矛盾,没有完美的工作,也没有完美的人,要用时间去锻炼,或者去磨练,什么事都是一段过程,过了就好了,没事了。

和谐的环境,是人去创造的,用心的换位思考,才可以体谅对方的难,虽然有点难,但是可以理解,没有解决不了事,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用心了就会做好的,不是吗?

知足随想

文/陈吉林

受疫情影响,这些天来,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地呆在家里。每天不是看看电视上抗击疫情的新闻,就是刷刷朋友圈、看看书。有时也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什么叫知足。

我觉得,知足,就是自知满足,不作过分的企求,其愿望不超出不可能的现实。当然,知足对不同的人来说,即有着不同的标准。对一个人所处的时间、环境等,也有着不同的要求。

我喜欢一句俗语:“知足者常乐。”没错。如果一个人的欲望,超过了我们自身能力而不可能办到或客观条件不允许实现,你就会沮丧,觉得日子没有奔头,生活没有了盼头,生活中就会缺少快乐,或产生焦虑。我身边有这样两个故事。

一个是关于一个朋友的儿子。朋友的儿子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银行工作,通过几年努力,得到了领导的信任和器重,当上了中层干部。但其在与客户的接触中,看到人家消费时一掷万金,很是羡慕。回家时有意无意表露出对自己的年收入不满足。父母提醒说,比起你的同龄人,你已经很不错了,你要知足,好好工作。但儿子并不领会,利用自己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套用储户300多万资金炒股。谁知技术不佳,加之遭遇股灾,一下亏空80%多。东窗事发,不但丢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还被判刑。

另外一个故事是关于我认识的一个补鞋师傅。 我曾问他成天坐在街边补鞋,夏天太阳晒,冬天遭风吹,苦不苦?他说不苦,他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他生长在农村,姊妹多,家庭贫困。不到17岁他就到城里拜师学修鞋。结婚后再把老婆接进城,老婆做卖菜生意。10年前,他们在城里买了商品房。一双儿女读高中和初中,成绩不错。言语中,他是那样的知足。

联想到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宅在家里的人们有的埋怨这、有的埋怨那。有的人把疫情中的规定和要求置若罔闻,我行我素。那些被疫情“困”在家里却颇多抱怨的人们,请看看那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顾自身安危、没日没夜冲在一线抢救病患的医护人员;请看看那些为控制疫情,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比起奋斗在一线的他们,只是让你在家呆着,你有什么不知足?政府要求不出门或少出门,出门不要到人多的地方聚集,到人多的地方必须戴口罩等,这么低的规定和要求,你有什么做不到?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不可忽视,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当下,我们只是行动没有那么自由,戴口罩呼吸没有那么顺畅,但比起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我们应该知足才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面对目前的疫情,我们这点不自由、不如意,算得了什么?

坚持、再坚持,静待疫情解除、春暖花开!

我和你

文/孙小琪

春分,阳光多么温煦,照耀着一切,轻拂着一切。若在往年,真是不能辜负的。今年不同了。武汉疫情已清零多日,同学群里的武汉同学,贴出撰写的传统花木欣赏,第八篇。这次是写桃花:“落花流水自有情,桃花其开也集中,其谢也迅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哪种花不是这样呢?越是美而娇艳的,越短命,但这不妨碍它循着四季规则绽放,也不妨碍人类永远的赞叹和惊艳。这位同学住的地方距武汉百里,必须待在家里的日子,倒是腾出空来细细揣摩花木了,大家一起分享。

另一位住在武汉城中的同学就不一样了,疫情肆虐那些日子,周围邻居同事朋友染病的惨烈,使他和大家都感受难以言状的疼痛和抑郁。大家在群里关心着,安慰着,时不时重复着,要坚持啊,一定能熬过去!几十年前的同窗,一世的情谊。武汉清零,预告了即将开封,今天,他用陶笛吹了一首歌,《我和你》,大家都熟悉的,发到微信群里,“我和你,心连心”,感谢关心武汉的校友同窗。画面上,长江一碧如洗,城市静寂无言,笛声悠悠,节奏从容,意蕴绵长,不伤感,却也有万语千言尽在其中的回味。不知道有没有人湿了眼眶。上海的同学回应:武汉疫情大体平复,聆听武昌同窗吹陶笛一曲,幽咽沉郁,寓万般慨叹,感而赋之:“伤心逝水寂无澜,笛韵凄凄草甸残。千万颗魂惊未定,祈春莫作倒春寒。”一吹一和,仿佛回到当年校园,书生意气,心里装着家国天下。全球疫情的暴发令人担忧,诗的寓意,是祈愿灾难不要重来。真的不能重来啊!除夕夜,年轻的医疗队员们出征时,一位曾参加过当年抗击非典的老医务工作者,百感交集,说,有些事,是不能一而再的啊!当时我不会想到,哪里会想到这两个月竟然如此惨烈,即便是远观,也一次次被伤痛和忧心裹袭。这样巨大的代价,不能重来。

武汉的同学回说:“旧武昌城外有个地方叫昙华林,那里有老的教堂,领馆,也有嘈杂的市井,但居然也诞生了早期图书馆名为文华公书林。那里的居民实际上是没法隔离的,因为开门就是街巷。我和你,阿拉与伊,笑与泪瞒不了……”我想,他举出这个例子,要说的意思是,虽然各处一方,大家的心是相通的,是在一起的。

大难临头,有些东西会脱颖而出,有些东西实际上是没法隔离的,笑与泪瞒不了。武汉的封城接近尾声,新的开始的序幕正在徐徐拉起,而全球疫情的暴发,瞬间牵引着视线,仅仅一两个月前,谁又会想到今日。周围一些孩子或亲人在国外的,开始了又一轮牵挂。祈愿健康,祈愿安好,“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这个春天不寻常

文/段金华

我爱家乡西双版纳的春天,山山寨寨樱花烂漫,百鸟齐唱;我更爱边防哨所春天黄花芬芳、萋萋草生的诗意。

但2020年的春天是不寻常的春天。

春节放假前,传来了武汉被新冠肺炎疫情围困的消息。单位宣布了随时待命返岗的决定,我回家将压缩饼干、冲锋衣、矿泉水、方便面等物品塞进了背囊,随时准备。

疫情来袭,州里召开了紧急会议,对疫情防控做了安排部署。1月23日晚上,在景洪市景哈哈尼族乡发现了疑似病例,随后,医院开始收治确诊病人,并将不明原因的发热者隔离,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防护宣传和疫情的消息让人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原本车水马龙的街道顿时变得清静起来,热闹的夜市和商场也没有了往日的喧闹。

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打响了,州疫情防控指挥部里昼夜灯火通明,“五级管控”“安置滞留湖北游客”“调拨物资器材”“组织骨干防疫防控专业队伍”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迅速展开。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最忐忑不安的是那些回不了家、被集中安置到酒店居住的湖北同胞,他们怕被“关起来”,怕被人歧视,担心吃不好住不好。但是,当他们来到指定住宿的星级酒店时才发现,酒店为他们提供了一日三餐的可口饭菜,驻酒店的医务工作者每天两次为他们测量体温,并准备了熬制好的中药汤剂供他们取用。工作人员每天都对酒店设施进行消毒。在体温正常的情况下,客人们可以戴着口罩到酒店附近的广场散步放松。酒店前台的服务人员耐心及时地回应客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的需求。此时,这些湖北同胞才明白,他们得到了周到的照顾。

一对因疫情隔离在西双版纳的武汉母女,在给媒体的信中说:“感恩云南省各级政府的关怀,感恩善良的西双版纳人民的友好接待,作为武汉人,我们的回报就是,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更加注重防护,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在磨憨口岸迎接从老挝归来的重庆自驾游车队时,我深深感到,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是多么有意义。当15辆车组成的自驾车队进入国门,迎接他们的是鲜花和笑脸。他们和滞留的湖北游客一样,用最普通、最真切的话表达心声:“今天,当我们踏上国土,回到祖国温暖的怀抱,我们真心体会到了云南人民的热情,感受到了西双版纳人民的善良。感谢伟大祖国,感谢云南人民,感谢西双版纳。”

进入2月以后,西双版纳的确诊病例达到了12例,我们都在心里默默祈祷:一定要战胜新冠病毒,但愿患者不要再增加了。我还跟同伴们开玩笑道:“我们西双版纳的‘西双’是傣语‘12’的意思,但愿可恨的新冠肺炎病例永远停止在12,不要再增加了。”但是天不遂人愿,当地一名珠宝商人一家三口之后也感染上了新冠肺炎,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随着疫情形势的严峻,一些小区和村寨被严格管控。基诺山乡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特懋克节”到了,山寨里依旧静悄悄。为了减少人员集聚,防控疫情,最近的节日活动都被取消了,民间传统活动“串老庚”“吃满月酒”“过赕”等都停止了,村村寨寨行动起来,自觉地投入防控疫情的阻击战。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党委书记王超给我打来电话说:“大叔,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没法陪您去拍云海,也没法请您去听山歌了,今年的‘特懋克节’我们不能在广场上敲响鼓声,只能用电话和微信向您表达节日的祝福了……”随着手机里响起的“欢乐基诺山”音乐旋律,我的眼睛湿润了,坚强的民族,乐观的人民。有这样的民族和人民,我们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呢!

一群“80后”的年轻人,还有那些刚参加工作、脸上还挂着稚气的“95后”,自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他们没有休息过一天。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让他们切身体验到了“救死扶伤”四个字的内涵和沉甸甸的分量,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崇高而伟大。就在这群孩子中,有的初为人父母,孩子还小;有的家里老人生病了,无法照顾,但他们都义无反顾,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他们是好样的,他们是真正的战士。

在疫情袭来的特殊时期,街上没有早点卖,幸好我备有压缩饼干和方便面,这才解决了吃早餐难的问题。儿时玩伴发来微信,让我注意身体。单位的年轻人会悄悄地在我办公室放一块蛋糕或者一盒饼干。母亲牵挂着我,小妹关心着我,她们担心我在办公室吃不上饭,把饭菜做好了让侄儿送来。这一切关心、体贴和帮助,都成为我战斗在一线的强大动力。

2月底,西双版纳的疫情压力有所缓解,十余天没有新增病例,确诊病人已经治愈出院。但随着复工复产工作的展开,人流量大幅度增加,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和疏忽,更不敢“把胜利的凯歌奏响”。

76岁的老母亲用手机发来视频,说院子里的芒果花、龙眼花都开了,满院子都飘着花儿的香味,让我抽空回去看看。是啊,这正是百花盛开的美好时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美好景色,为这个不寻常的春天,增添了芬芳。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傣历新年泼水节了,我期待着,澜沧江畔凤凰花盛开,那红灿灿的花枝绽放着笑脸,像一片片美丽的朝霞,那就是送给所有抗疫英雄们的凯旋之花。

潜入春风润安康

文/柯贤会

这个春天很寂静,静得突如其来,静得让人措手不及,静得没有开春的鞭炮声,没有走亲访友的脚步声,没有猜拳行令的吵闹声。

公交车、客车、出租车停运,就连私家车也很少见到,集贸市场、酒店饭店和商铺挂上了歇业的牌子,社区、村道、路口设置了防疫的岗哨,开学延期,庙会取消,景区、公园、影院、游乐场大门紧闭,人人都宅在了自己家里,看电视、读书籍、刷抖音、玩游戏、做饭练厨艺,万不得已出门都戴上了口罩,遇见熟悉的面孔望而却步,也不再靠近。

看着每天不断更新的疫情数据,似乎听到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泣,感觉山村在落泪,城市在颤抖,江河在呜咽,天空在悲鸣。这个春天真是太寂静,静得揪心、静得可怕、静得让人窒息。

然而,在这个寂静的春天,我们也听到了冰冻泥土松动的声音,柳条嫩芽萌生的声音,迎春花开吐蕊的声音,感受到了一种汹涌澎湃、热血沸腾的力量。

“若有战,必召回,战必胜!”在疫情面前,众多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出征参战,挺身而出,别离亲人,舍生忘死,义无反顾奔赴重灾之地武汉战场,他们以生命重于泰山、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冒着被病毒感染的生命危险,毫不畏惧,采取一切手段诊治抢救病人,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所畏惧、敢于担当的英雄精神。

我们还看到近万余名设计、建设者与疫魔争分夺秒,在江汉平原一片泥泞的沼泽地上,以“中国速度”“中国智慧”,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奇迹般拔地而起,众多人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和风霜雨雪大、路途远等各种困难,紧急筹措急需的医疗物资器械、生活必需品,通过各种非常规举措快速送到医院等各个地方,有效保证了抗疫战争需要,他们诠释的是一种愚公移山、排除万难的攻坚精神。

自进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争以来,无数人员放弃了休假和休息,舍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推迟了订好的婚期,将未断奶的婴儿送到父母或公婆家寄养,带病坚持工作不下火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有需要,他们就会在哪里,他们奏响的是甘于奉献、不怕牺牲、忘我工作的时代最强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干部职工、学生农民、民主党派、机关企业、商会银行和海内外无数中华儿女,以情同手足、血浓于水的关爱之情,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驰援武汉,他们一个个蕴藏着爱心和温暖的善行义举,弘扬的是血脉相连、安危与共、扶危济困、见利思义、团结互助的中华传统美德。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响彻祖国大地,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磅礴力量、打赢疫魔战争的号角。疫情不退,我们绝不退,誓与疫情战到底,14亿中国人以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筑起新时代的长城,使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毅然挺立在世界东方。

如今,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国大部分地方道路开始解封,商户开门营业,市场开市交易,工厂开机生产,企业进行复工,打工者踏上征途,大地也开始回春,冰雪消融,树木吐绿,花儿绽放,南燕起程北飞,而这凝聚着众志成城、不畏生死、不怕困难、能打胜仗的抗疫精神,也随着这春风吹遍神州,滋润大地,护佑华夏,永续安康!

网络班会

文/李南轩

人之一生,经历层层蜕变,方脱了稚气。成长一定由时间累加所得,成长是顿悟,是经历过小的挫折“吃一堑长一智”,亦可为大苦大难之后的大彻大悟。人如此,社会如此,国家亦如此。

彼时疫情正严重,看着电视新闻中感染与死亡的人数与日俱增,自己也跟着心急如焚,想着自己也可以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正当脑中谋划如何捐献口罩一类的物资之时,收到老师要做网络班会的通知。班会抗疫?起初是不以为然的,感觉班会就是走一个形式,可能并不是很有效……

时间很急,又是深夜,有些不耐烦,但仍迅速与同学协调分配好每个人负责的部分,便开始搜集资料。网上关于抗击疫情的东西很多,大多都是在报道某月某日疫情实况。直到,翻网页的手慢了下来,停住,几则新闻,几句话,赫然眼前。“你说我一辈子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几个病人吗?”这是一位援助医生说的话。一句话,说出了多少医生和志愿者的心声,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火神山医院援助医生吴亚玲,突闻母丧,虽悲痛却不肯回家,朝着家的方向鞠躬三次,继续治病救人……

如此事例很多,医护人员感染肺炎逝世的新闻也时有传来。窗外的那盏红绿灯闪烁着,霓虹灯黯淡,灯火阑珊。夜幕已笼,思绪万千,脑海中浮现过出无数画面,无影灯光,手术刀,长亮不灭的“手术中”的灯牌,喘息声,呼救声,汗水滴落之声……治病救人虽说是医生的本职,然面对疫情,几万人毫无怨言主动请缨,以自己的生命救助天下苍生的生命,一个个白色的背影组成了一道墙,挡在人魔之间,越发体会那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翌日晨,另一位同学将一段视频发来,这是她采访身边人的视频,保安,清洁工,快递员……许多耳熟能详的身份,这些人就在我们的身边。问题设置也在意料之内,问一问本职工作,对疫情的看法,有什么想说的话这一类。口罩中传出的是各自的乡音,但结尾却都很相似:“中国加油!”“必胜!”“好好学习。”

制作一次网络班会,从家中小小的一隅走出,从日夜闪烁的电脑屏幕前离开,走向广阔的社会,面对很多的人,真正看看这灾难中的至善,灾难中的生死离别、悲欢离合,灾难中的喜悦与孤独……之前的想法早已烟消云散,看众生百态,世间至善,重新思考何谓幸福,何谓成长,又怎会不感慨而无收获呢?

班会播出,效果很好,坐在电脑屏幕前听到同学们熟悉的声音,喜不自胜,也暗定信念,定当奋起以报此日国家与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班会之用想来也在此处。在家数月,一定有不少人学习的激情逐渐消退,定要唤起少年青春之志,如此才有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鲁迅先生有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所言极是。

班会抗疫,见四方之事,众生百态,重有思索,这是自己的成长。众志成城,团结一致,一方有难,八方来援,这是国家与社会的成长。

终于,春暖花开,霓虹闪烁,又见车水马龙,又闻人声鼎沸。

乐观地“宅”

文/张跃

今年的春节,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为了更好地防控病毒扩散,前方英勇战“疫”之时,大家响应号召,一改传统欢度新春佳节的方式,纷纷宅在家里,不串门,不走亲戚,自觉为全社会共同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正是在此期间,坐、躺、卧、吃等轮番上阵,人们以不曾预料的方式度过特殊的时光。也通过各种视听渠道,一睹了各路“宅男宅女”们因“宅”而奉送的才艺作品,在特殊时期、些许复杂心绪伴随之时,频频获得瞬间一笑,同时也禁不住为大众智慧闪烁的表演点赞,为阳光的心态点赞。

其间,有模仿央视春晚优美舞蹈的,有搞家庭套圈游戏的,有模仿传统技艺---弹棉花、推磨的,有利用厨房客厅卧室进行旅游情景展示的,也有模仿火车上售卖瓜子花生矿泉水的,特别是那“蛮横”踢向“乘客”的一脚,看似无理看似不文明,却不得不为其独到的表演成分忍俊不禁……各种演绎均造型夸张,极具创意,更极富喜感。

人们在集体“宅”的这段特殊时期打造的一份份才艺展示,最大的特点就是蕴含着风趣幽默的意味,把原本因突如其来的疫情而一天天“宅”在家里的无奈以智慧幽默的心态和格调不俗的创意反向呈现,娱乐自己,也娱乐了他人,实在是有意思,同时也折射出民众对国家积极、果断、妥善应对疫情的自信。

“今年过年不串门,来串门的是敌人,敌人来了不开门”“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也是在此期间,通过各种渠道,我们充分了解了各地各社区各村劝诫人们“宅”在家中防控疫情、呵护健康的良苦用心。话语虽然直白、“硬核”,甚至“不近人情”,但实则包含了浓浓的关怀生命健康之情。

这样的特殊时期,社会各方齐心协力,超市、菜市、药店等照常营业,供水供电供气正常,生活需求得到可靠保障,人们因此“宅”得不心慌。除却少数人趁机哄抬物价赚取昧心钱而受到猛烈抨击与及时处理外,太多太多的感动故事一直温暖着“宅男宅女”们。

在这个温度还不太高的寒冷时节,民众真切感知,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各方合力采取的应对手段措施令人欣慰,感染者不断治愈出院的好消息一再振奋人心,浸润大家内心的乐观与信心更激励着我们继续勇敢前行。

青年当自强

文/三月天

山河无恙,归来依旧是我们。今年注定是独特的一年,疫情的爆发,让我们青年更加明白国家的力量。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拨动人心弦的是心灵的触动,变得是外在,不变的是中国人的拳拳爱国之心。

风雨无阻,他们一直在坚守。疫情爆发,让我们懂得了珍惜当下,活在今天。黑夜过后便是黎明,肺炎的发生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可贵。在黑夜里也有光,那光是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夜里赶紧的火神山和雷神山,万家人民的心中更有希望之光。

我们正处于青年时期,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在家上网课。珍惜奋战在一线人员为我们争取的宝贵时间。看的每天报道死亡人数 ,我心中为之一颤。我相信拨开云雾终会天晴。

我们是青年是国家未来的期望,在特殊时期我们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每天做好笔记的完成,学习新知识时,复习旧知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在这个特殊时期,便是对国家最好的回报。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期间,一线的老师们化身十八线主播,为我们传递知识,是我们成长。

或许令人动容的便是归来依旧在坚持,每当阳光普照大地时,我在想疫情什么时候可以彻底结束,我们可以回归校园生活。在疫情期间,我明白了只有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的可悲。或许星星之火,终会汇聚。原疫情早日结束,一起的一切可以回归正规。

我作为一名医学生,在疫情期间,一线医护人员的坚守深深的触动这我的心灵。医护人员用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是他们每一天冒着生命危险为我们争取机会,是感动,是浓浓的爱国情一直支持着他们。而我作为一名大一的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更加懂得珍惜现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

我时不时会在睡梦中惊醒,我梦见了我在疫情的一线,从事着简单的消毒防护工作。每一天都在重复着一样的工作。但是我还看到一个有一个同胞去世,这时我突然惊醒,原来一切都是一场梦。我在想梦的结尾会不会是一个有一个患者康复出院?

或许心诚则灵,我终于等到了武汉解封,学生分层次开学。这一刻我心中一股暖流涌入。我才明白我们青少年要努力做好自身的本职,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献出微薄之力。

我好像在五四之季和阔别依旧的老师问声好,和室友们拥抱一下。我们一起经历了长久的分离。一切有始有终,愿我们见面之际依旧如初。在滚滚红尘中,隔绝不了的是情,是暖,更是爱。

微笑向阳

文/浮生未歇

没人知道也没人能预料,此次广州疫情的突如其来。此刻,我们能做的全部事情,就是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未来也许会更好,也许会不如预期,但家人、亲人、爱人、朋友却已是此刻的全部。

微笑面对,从现在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必将战胜这场疫情,生如夏花之绚烂,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疫始至今,虽每天都吃盒饭,有饭吃当自感恩。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抗疫路上,连续奋战廿一天,同志还需要努力。

忽然想起人生最好最喜欢的五个词儿:老病痊愈、久别重逢、失而复得、转危为安、虚惊一场。

但愿疫情过后,恍如第五个词儿:虚惊一场!往后余生,愿我们无坚不摧,愿我们百毒不侵,愿我们刀枪不入,愿我们相遇美好,愿我们想起偷笑,愿我们安康永远,愿我们为所欲为。

抗疫路上很辛苦,但付出和得到都保一特微笑面对,依然一样高兴,努力做到心情愉悦地度过每一天。愿你付出甘之如饴,愿你所得归于欢喜。愿疫情早日快散去,愿守得云开见月明。

岁月静好时更应珍惜每一刻心怀憧憬,对自己总有期许,是希望自己能开心快乐每一天,不去抱怨生活,愉悦诗风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好,2020年

文/李玉婷

2020年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新年,还未迎来新春,就要接受武汉封城,全民警戒的严肃事实,这是第一次,人们不用串门拜年,大街小巷冷清空荡,只不过偶有面戴口罩的行人,往日的热闹拥堵似乎仍然历历在目,却突然转瞬即逝,为眼前此景所取代。

人们都待在自己家中度过新年,刷着朋友圈,“线上拜年”,留心疫情发展,互相转发,短短几天,几乎全国陷入对疫情发展的密切警惕和担忧之中,商店口罩价格疯涨,疫区患者任性“出逃”,病毒扩散,人人自危,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凶猛疫情似乎揭开了隐藏在社会阳光之下的黑暗阴影。确实,在面对危机和异变之时,有人“趁火打劫”,赚取不义之财,有人自私愚昧,惹祸添乱,但是,我们更不能否认,那些在面对疫病侵袭之时坚守医院一线、救治病人的白衣战士,他们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奉献他人,这种大义凛然的济世精神何尝不是疫情之下呈于社会不可忽视的耀眼明晖?在这次疫情发之后,许多企业与人民对武汉大力捐助支持,还有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国家的暖心支援,与这个笼罩在疫病阴云之下的城市和国家并肩携手,共渡难关,世界真正成为了和谐温情的地球村。

在感受来自世界的善意与温柔之时,作为一名学生,更应该时刻牢许使命,不忘学习。经过一段“闭门不出”的沉寂,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反省,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并计划如何为之奋斗。一年之计在于春,正好又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新的一年在扫除疫病阴霾的喜悦之中展开新的篇章,我们又可以开始微笑着,向雨过天晴的蓝天放飞理想,迎接全新启航。这种全身心更新复苏的感觉,似乎正是这场疫战带给我们的特别礼物。

心底仿佛一直有一个声音想说:你好,2020年!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好。

乡村抗疫

文/杨祚华

抖落2019年的尘埃,迎来2020年的新春。

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美丽的乡村,大街小巷挂满了红灯笼,到处洋溢着春节的喜庆,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哪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这个幸福温馨的团圆时刻。

正月初二,正值新年之初,镇政府工作人员没有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而是全都停止了休假,告别妻儿老小,毅然返回工作岗位,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大家怀着一颗“保护健康、珍爱生命”的责任心,奔赴街道社区、深入农户家中,逐一登记返乡人员,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劝导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不串门、不聚会,严格做到居家隔离,为他人的健康和自己的生命负责,也为国家分忧解难。

场镇是人员集中的地方,尤其是春节期间回家的人多,南来北往,情况复杂。为此,镇政府迅速设立了车辆出入检查站,在公路边摆一张木桌、搭几把椅子,配上登记本、体温枪,疫情防控工作便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大家不分昼夜值班,不间断进行车辆人员登记、测体温、验证照,工作量相当大。有时一天检查进出车辆多达五百余辆,登记人员两千余次。在春天明媚的阳光下,在落日灿烂的晚霞里,在风声萧萧的寒夜中,在车辆炫亮的光照下,检查站俨然成为一道别样的景致,为全镇筑起了一道挡住疫情的安全防线。

镇上干部三两个人负责一条街道,手持喇叭宣讲疫情防控知识,要求人们居家隔离,门市不得开门营业,切实做好防控工作。往日繁闹的街市陡然落寞,所有门市关门上锁,一条条大街不见人影,显得特别空寂、无比冷清。曾经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没有了,曾经喧嚣的声音远去了,从没有过的空旷大街带给这个时代的是隐隐的阵痛。

每逢年末岁初是乡村办喜酒的高峰时期,往年此时总是热闹非凡。今年这个特殊时期,无论镇上还是农家都已听不到喜庆的唢呐声,也看不到迎亲的长长队伍。

在这个微寒的春天,口罩成为家家必备、人人必戴的紧俏用品,药店很快销售一空,许多人因买不到口罩而怨声载道。

为此,镇政府从街上请来三位女裁缝,腾出一间办公室,专门缝制口罩。三位女裁缝不负众望,按照“一层棉布一层纱,中间加一层保鲜膜”的要求,以每天加工三百多个口罩的速度,加班加点赶制出了大批口罩,第一时间发放到广大村民手里,解了燃眉之急。

村组积极行动起来了,每个村口都有人值守,劝导村民们不上街赶集,宅在家里抗击疫情,所需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全都由村组干部义务代购。于是,一车车生活物资、一车车春耕种子和农药,送到了山里的农家院落,送到了村民的手中,也把组织的温暖送进了他们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