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咖啡生活美文

2022/12/07好文章

咖啡生活美文(精选12篇)

我奋斗了18年,也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文/柚子茶

18岁,我考上大学,从农村来到省城。

宿舍距学校得搭5站路,每周5天往返,得花10块钱。只要是不下大雨的天气,我就要七点钟出门,走上50分钟到学校上课,路上顺便把早餐解决。

我不喝矿泉水,也不到大街上林立的奶茶店里买奶茶或者果汁,那得花掉近一顿饭钱。每天从宿舍带一瓶水,到学校了打免费的开水,这样的习惯我持续了三年,不管走到哪里,我都在包里放上我的水壶。

我平常不去外面的餐馆吃饭,倒不是顾忌地沟油,而是外面的一顿饭钱可以让我在学校食堂吃上一天。至于肯德基麦当劳,我长到21岁也没有去奢侈过。那些烤翅鸡腿汉堡对于我,只是橱窗里不可触及的陈列品。

我奋斗了十八年才来到大城市,十八年用双脚走路的习惯让我在乘坐川流不息的公交时,会有呕吐的冲动,这让我想起了在家乡的土路上破旧低矮颠簸的巴士。

曾看过一篇名为《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然而于我,我奋斗了22年也还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我是农家走出来的孩子,年过父母半百的父母把我们养大,他们还在土地上刨食,供我上大学。回家返校,我捏着半价的火车票从人堆里挤出来,愉快地算计着比坐大巴省出来的钱足够让我生活一个礼拜了。家里只有一辆旧单车,那是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记得考上大学的时候父亲说,要是能有一辆车能让我开着去送你上大学就好了。其实,寒暑假买半价车票挤火车是一种别样的快乐,因为心安。

我没有见过哈根达斯,也猜不到60块钱一支的冰激凌能带给我多大的快乐,也不知道7成熟的牛排切起来手感如何。不知道30块的书包和Nike包有多大的区别,iPhone为何比我一年的学费还贵。

大学校园里的夜生活丰富多彩,但 KTV无法给予我快乐,我也不懂如何在酒吧消遣,3D电影于我陌生而遥远如火星来客。我只知道学校周末有电影看,3块钱可以看两场。

寝室里面的卧谈会是很好的交流会,也是很多信息的来源。室友们讨论如何化妆搭配衣服,那个品牌的护肤品好用,哪个商场的衣服更时髦,哪家餐厅的东西好吃。我曾今一度以为Watsons是国外某个时装的品牌。

当她们大谈特谈丽江古城、三亚、世博、亚运会时,我便幻想着是否有机会去武汉,看一看武汉大学。因为我不能豪迈地说我要考上武大读研。大学快毕业了,父母终于快熬出头了,考研是从未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的,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不敢。我知道公费研究生不是那么容易考的,也没有完全的把握。每次打电话回家,我就会很自信地描绘着工作后要努力挣钱,让爸妈能走出农村,出来看看花花世界,享受享受生活。

有人不屑200块钱,而我却要奔波着做家教去赚取,那比我向父母伸手要来得舒坦。也试着去画室做模特,用麻木酸胀的手接过微薄的劳务费。

其实该做工作的准备了,心底里却算计着考研,我淘换着各种考研的书籍,在别人上着各种考研培训班时躲在图书馆负一楼的自习室里自己攻克。

我奋斗了21年,也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累了,去冲一袋速溶咖啡,没有方糖,没有咖啡伴侣,苦涩的却有一种别样的回味,满满的在心底。

宝岛处处咖啡香

文/周天柱

台湾处处咖啡香,此言有据。前两年,台北被权威旅游杂志评为全球十大最佳咖啡飘香的城市。宝岛十佳风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铁、机场、街头巷尾……四处弥漫着浓浓的咖啡香味。一组消费数据令人惊讶:仅据全台的7-ELEVEN、全家便利店、统一星巴克、85度C等连锁店的统计,过去一年销售近3.5亿杯咖啡,以台湾2300万人口计算,年均一人喝了15杯。更叫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其中台湾自产咖啡占了约四分之一。

说起台湾咖啡的传奇,嘉义农试所技士朱庆国功不可没。半个世纪前,他就有心将中南美洲及夏威夷等地的4个阿拉比卡优良咖啡豆品种引入台湾,其中2个抗锈病品种解决了台湾咖啡植株易患锈病的难题。经多年农业专家反复试种,终于摸清台湾最适合种植咖啡的区域是北回归线23.5度附近地区,包括澎湖、嘉义、花莲等地。观光部门前些时将纪念标志串联起来,成功举办了北回归线23度半活动,乐癫了众多“咖啡粉”。

最令人欣喜的是,宝岛两大风光胜地双双脱颖而出。以盛产茶叶闻名的阿里山地区,栽种咖啡喜获成功,“阿里山咖啡”香沉顺口而又回甘味醇,勇夺古坑咖啡节第一至第四届桂冠。而大陆游客最热捧的日月潭景区也不甘落后,“水晶矿咖啡”口感特佳,甘醇浓香,巧克力味特浓,一磅售价新台币2000元,每天一上柜便一抢而光。

黑苦的咖啡历来是成年人的饮品。为了培养咖啡业的下一代,岛内教育界先行者独具匠心地研究打造咖啡特色学校。地处咖啡产地古坑的华南小学校长陈清圳,将咖啡作为特色课程引入教学,低年级懂得咖啡的种植和水土环境;中年级深入产地捕捉信息;高年级承接烘焙加工、行销设计、文宣策略。去年暑期,陈校长带领学生骑车遍访咖啡产区,回校后描绘出详尽的全台第一张咖啡地图,填补了空白。

如今的台北,咖啡馆空前林立。同业密集,竞争自然激烈。精彩的竞争往往会不时甩出“杀手锏”。咖啡老饕最在意咖啡豆的烘焙。咖啡馆的迎客绝招从产地延伸至庄园,而今更是推出透明、个性化的现场烘焙。走进咖朵咖啡馆,店家在店堂内摆出烘焙机,当场现磨现烘。值班经理熊先生透露内中秘密:原先烘焙是各家的独门绝技,现今电脑化、专业化后,已无私密可言。当众烘焙让顾客喝个明白、喝个放心,还可喝出个性化的特色来。

品尝咖啡图慢,图享受,与心上人或三五知己倾心相谈,是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难得的乐事。但有时咖啡迷要赶时间、办急事,怎么办?咖啡业者自有巧法应对。那天一早,台北好友李君开车送笔者上机场。没走几步路,便缓缓停车。只见他手伸出车窗外,在一台路边的咖啡自动冲泡机内投入纸币,一按按钮,即刻取出2杯香喷喷的拿铁。美咖在手,大口喝完,图的是痛快,求的是过瘾。

朋友的咖啡

文/御垣行者

周日下午朋友小白电话相约。自他到基层工作后,我俩所在的城市仅一山之隔。相见也勤了许多,经常一个电话,半个多小时的路,一壶茶,一杯酒,半天的话题。只是今年沟通山两边的隧道维修,半年时间我们都有点惧于咫尺天涯的绕行。前几天微信里知道隧道通了。于是约上朋友无堤一同前往。午后的阳光有着温暖的色彩,周边的村落、山地沟壑应和着这种温暖,浑然一色,远山上的残雪远远地为这个季节做着注脚。

我们所在的两个相邻的城市有着相同的环境、民俗、作物,但我们奔赴的这个城市给我的印象一向很低调,没有山区普遍存在的自我膨胀和自以为是。朋友在这个城市混迹仕途,也经常给我讲他那里发展轨迹和动向。才知道一味的低调,是十年磨一剑的隐忍,是几届人不变的接力,才仿佛一夜间破蚕成蝶,赢得全世界的瞩目。

经常在过往中翻阅和试图解读这个城市,也见证着它的发展。说到底这里没有过多可固守的文化底蕴和遗存,为此它可以山地自然资源为基调,打造一个全新的,具有主题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城市。也大概滑雪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运动,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许多固定的模式,于是我们徜徉在哥特式尖顶建筑群,走在酒吧、烤肉、咖啡店之间,看着生硬的、粗犷的铁艺装饰,身边年轻的、时尚的、身挎雪具的靓男俊女,一切又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令人怦然心动。我说如果从一辆车里把你扔在这里,你会恍然以为是在欧洲的一个美丽的风情小镇。

我们先到朋友小白的寓所,这是个简约的单人居室,原木的装饰风格,满满一架书和墙上的字画,承载着他的内心境界,满屋子都他思想的味道,可以想像他经常一个人把思想放在这里休憩或散步。随着红茶茶汤的由浓变淡,我们的话语由清淡变得粘稠。一起交流近日的得失和思想轨迹,工作的如意与读书的收获。目前我们三人共同的爱好是都没有放弃读书,无堤的视野宽,读书快,惯性大,侧重文学流派、文学新人,经常从他那里得到分享。我读的相对专一,地域与文史,偶涉思想修为的书,对当代文学流派仅找适合自己阅读习惯的;小白则是比较杂,有古典的功力也更追求现代的清新与淡泊。

昨晚枕边人和我分享一段心灵鸡汤,大致内容是有什么样的朋友,便会有什么样的自己。我一笑,古人早说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到目前我已过不惑,人生早已定型。一生对我形成影响的有三个人。一是不承认是我老师和老师,原因是我慧根太浅,但这不足以让他影响我。比如博学,思想,人格。二是南环瑾老师。也是我一厢情愿,我自认只要我认真读他的书,仅是仰视一下他的见地和修为,便是有幸。第三就是朋友小白。他毕业上班比我晚一年,他师范,我初中。职业的习惯和好为人师的性格,让刚初中毕业的我如干渴的禾苗得到了更多的雨露的浇灌。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读书、买书,读当时流行的世界名着,认繁体字,背古诗词。这里没有吹嘘的意思,面对高山,我终其一生也不能登顶,但我找到或正在攀登的路上。

小白书架上也有整齐的世界名着,我笑他装样子。也在笑我。记得第二遍读《约翰克里斯朵夫》与头遍相隔五六年时间,大概三十来岁,当时感慨与第一遍完全不同的收获,小白说这就是名着。当时我想四十岁再读肯定还会有不同的收获。早已过不惑,却再也提不起读名着的欲望,回想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态。面对当下近乎泛滥的心灵鸡汤,我深知名着的厚度,但它却象是对我有着距离的一个世界,让我有一点畏惧。

现在的应酬也唯有朋友间可以不喝酒吧,从他寓所出来,我们沿着夜色与灯光,走进一家酒吧。叫忆格咖啡,是我之前的一位影友办的。由于很少参加市内摄影活动,对于这位影友没有交集,仅见过几面。咖啡店采取的都是原木、灰墙,风格即复古又简约。记得距此不远处还有个街角咖啡,很文艺的味道。好友曾经说那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同一处座位可能会出现相同的两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时间与时间的距离就是故事。

我点了卡布奇诺,朋友打开干红,于是卡布奇诺和红葡萄酒混合的味道开始在我们的空间里氤氲弥漫。对面墙上幻灯打着影友店主的摄影作品,图片在音乐下变换着,也展示着朋友这些年艰辛快乐的行履。窗外是梦幻般的街市,灯光连接的是这里与国际的距离。我说我们一直想着外出度假,谁会想到在一个周末就可在身边这么近的距离分享。我们由衷赞叹着这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定位与速度。

身边这一切,立体的、空间的成为我们聊天的背景,我们的话题在过去与现在来回跳跃着。气氛的特殊,话题自然谈了很多过去,也更有着感慨。转眼间,当初走到一起是二十年前了。

刚上班时我们三人上班后都参加自学考试。尽管身处满后、封闭的小城镇但对才从乡下进城的我有着永远的诱惑,比如一天上一次大街,一天进一次书店,永远有看不够的电视。我们一起背书,跑步,我的心却难放下外缘,加上还没定型的基础,再去掉刻苦,成功自然不会惠顾于我。我们一起去更大的城市考试,而我常常无功而返。后来他俩相继完成学业。我更多象个陪他们赶集的书童,考试之余一同去书店买书,买流行歌曲磁带,也在他们的接到结业通知书的喜讯下自卑一段时日。

小白那时写诗,朦胧诗,我的思维永远不得诗的要领,但是爱看。经常他在灯光下发神经,在大白纸上一段一段写,我一段一段看。我手抄席慕蓉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我们一起邮寄三毛。受他影响我开始从作文向散文过度。我们经常到野外谈吉他,踏青,也办文学社……

干红下得越来越多,情绪更加混合漫漶,融进了周边似有惹无的音乐。朋友的摄影作品已在我的眼睛里转了若干个来回,我都熟悉到照片前后的衔接了。小白提起我的初恋。事实上我结婚和恋爱一蹴而就,没有单纯意义上的初恋。估且当作是吧,他说我当时每到下班都爬在窗台看一位女孩,看她走过长巷,然后一起到食堂吃饭。那是一种单纯的情感,喜欢与紧张都是莫名的,只是紧张和心悸那头长发和高挑背影。很简单,没有接触,没有语言,悄悄地来,也无疾而终。现在还能想起那个长发高挑的女孩,还是当初那印象。实际我们就在一个很小的城市里工作生活,但从来再见到过。人的缘分就是这样奇怪。当时小白为我写过一篇唯美的文字,里面有关于对这个女孩和当初青涩的我的记录。记得他还写了一篇从北山台阶下款款走下手持黄花的女孩,很应和他经常听的那首《秋日私语》的钢琴曲,我知道那是他对爱情的憧憬和幻想。

有青春的记忆总是美好的,所以年龄大了,倒总是愿意搜刮当初为数不多的记忆,进而添油加醋。然而一起回忆,特别是共同的经历,记忆远远的,淡淡的,一如这空间里充满的咖啡和红葡萄酒的味道,温馨而暧昧。

人什么时候都离不开憧憬,年少时憧憬事业、爱情,到了我们这样的年龄自然憧憬老年和无为。比如几个情投意合的老友,买下一座山庄,收集老物件,开若干个个性的思想博物馆,大家经常组织一些主题的活动。无堤更愿收编一些年轻时心仪而已孤单的老太太,我更渴望半年外出采风,半年闭门造车,夜晚朋友长谈的生活。

告别朋友的挽留,顶着稀疏的星光,口中还残留着咖啡和红葡萄酒的余韵,我知道,这个周末过后,我们依然回到自己框架中,过一种远离想像和休闲的生活。但是久了,累了,总需要一个想像的空间,象我们一起端坐现在,品味过去和未来。

一杯咖啡

文/龙沐湾之梦

周未,总喜欢到离海边很近的咖啡屋,点一怀咖啡,选个靠窗的位子,倚窗而坐,望着路上匆匆而去的人群、奔驰而过的车流,静静地独自品尝……

拿着小汤匙,轻轻、缓缓地搅伴杯中的咖啡,端到嘴前,咖啡淡淡的香味伴随悠悠扬扬抒情的钢琴音乐,缓缓地飘来,沁入心脾,令心情激扬,思绪放飞,容易诱人产生回忆、暇想。压抑一周烦闷的心情,在这余音散开、缭绕的氛围里,得到彻底的释放:一个人,品尝的是咖啡、品味的是生活、品味的是回忆……

人生就像河流,而命运就像曲曲折折的小溪,要流过山谷、流过森林、流过荒漠、流过肥沃、生机勃勃的田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顺利汇入河流中。二十多年前,命运让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独自一个来到异乡,在举目无亲的异乡土地上,过着居无定所的飘泊生活,那段难苦的岁月让我深深品尝、体会了生活的难辛,但也磨炼了我的意志,收获了坚定的生活信念,培养了宽容豁达的良好心态:在舒适的环境中走不出真实的自我,只有在泥泞的环境中,才能留下自己奋斗的足迹,展现真实的我。就像品咖啡,虽有苦涩,但更多是芬芳的醇香……

从一九九二年企业第一次下岗失业至今,经历数次的下岗、再就业。每经历一次,就催使我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增长了生活的阅历:品味了人生的百态,收获了更多的经验:人生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总有坎坷陪伴。保持良好的心态是关键:失之坦然、得之淡然、珍之必然、一切顺其自然。正是凭着这种心态,让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到今天。

闻着眼前咖啡香浓四溢的醇香,感悟生活的人生百态,回忆自己人生走过的轨迹:曾经拥有的,不能忘记;不能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己的,不要放弃;己经过去的,留作回忆;心中梦想的,更加去努力。生活就像一杯咖啡:只有用心去品尝,除去其中的苦涩,才能品味出它醇厚浓溢诱人的永久芳香。

二O一二年七月十日·龙沐湾

墙上的咖啡

文/曼悠

一日,我和朋友在美国洛杉矶附近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厅里闲坐,品着咖啡,这时候进来一个人,在我们旁边的那张桌子坐下。

他叫来服务生,说:“两杯咖啡,一杯‘贴’在墙上。”他点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我们注意到服务生只端来了一杯咖啡,但他付了两杯咖啡的钱。他刚走,服务生就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这时,又进来两个人,他们点了三杯咖啡,两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贴”在墙上。他们喝了两杯咖啡,付了三杯咖啡的钱,然后离开了。服务生又像刚才那样在墙上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几天后,我们又有机会去这家咖啡厅,当我们正在享受咖啡时,一个人进来了。来者的衣着与这家咖啡厅的档次和氛围极不协调,一看就是穷人。他坐下来,看看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服务生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给他端上咖啡。

那人喝完咖啡没有结账就走了。我们好奇地看着这一切,只见服务生从墙上揭下一张纸,将纸扔进了字纸篓儿。此时,真相大白,当地居民对穷人的尊重让我们感动。

咖啡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需要指出的是,当我们享受美好的东西时,我们应该想到别人——有人也喜欢这样的东西,却无钱享受。

再说说那名服务生,他在为那个穷人服务时一直面带笑容,而那个穷人想要一杯咖啡,只需看看墙上,无关尊严。

我记住了那面墙,它展现了小镇居民的慷慨和对别人的关爱。

关于喝咖啡的趣事

文/oldcat

上海人接受咖啡的历史很长,但并不普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喝咖啡的人不多,仅限于接触过西方文化的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中,广大工农大众几乎都与咖啡无缘。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前几年,为缓解食品供应不足的矛盾,推出了部分供少数人经济条件较好的市民享用的高级糖果、高级糕点,与此同时,不少食品店也供应起高级饮料来,当年所谓的高级饮料,其实也就是放两个保温桶,供应热咖啡和热可可茶。热咖啡每杯三角五分,相当于一天的标准伙食费,热可可便宜一点每杯二角五分。那时我家的条件还可以,到了实在馋极了的时候,父亲会带我去喝一杯热可可。咖啡是从未喝过的,一是因为价钱更贵,二是因为据说喝咖啡会刮油水,在那本来肚子里就没有油水的年代里,再让刮掉点油水是舍不得的。所以几乎天天经过食品店,看到供应咖啡的广告,闻到咖啡的香味,但始终没有尝过咖啡是什么味道。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参加工作了,拜了个相当好的师傅,师傅浙江东阳人,妻儿都在东阳农村。一次乡下来信说,师娘的肝脏不太好,医生建议多吃点糖。糖在当年是计划供应的物资,到哪里可以去弄到糖,师傅犯了难。一天,他走过一家很高级的食品店,居然写着买一斤咖啡粉,可以配套供应十斤糖,他眼前一亮,那时的咖啡粉十来元一斤,相当于一个月的饭钱,好在师傅是七级工,每月的收入有近百元,还承受得起,于是他咬咬牙买下了一斤咖啡粉和十斤糖,糖是托人带到乡下去了,可这咖啡粉扔掉舍不得,送人又没人要,只得自己吃。那时的咖啡粉要煮着吃,弄得整幢房子都闻得到味,可没有加糖的清咖,实在很难吃,他抱怨说天天喝烧糊的米饭汤,我们则笑他是乡下人开洋荤。

文革开始后,本来就不多的几家咖啡馆都改了行,但有一个地方例外,在金陵中路柳林路转角处,有一家点心店,挂牌叫金中食堂,也算是很革命化、大众化的名称了。那里除了供应大饼、油条、豆浆和阳春面外,还供应现煮的小壶咖啡,据说味道还相当正宗。在那个年头,知识分子不是去了干校,就是下放到基层参加体力劳动,工商业者更是被批斗得灰头土脸,但仍有一些对咖啡情有独钟的人,会特地赶到这金中食堂来品尝正宗的小壶咖啡,我走过那里,常常可以看到穿着褪了色甚至是打有补丁的蓝卡其人民装的人,同吃大饼油条的工农群众一起,坐在被碱水洗得发白的杂木八仙桌边,若有所思地品尝着久违了的小壶咖啡,其中的滋味,怕是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读书热开始了,我们这代人已经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地,每到考试的时候,只能向黑夜借时间了,可眼皮总不争气地要打架,据说喝咖啡可以提神,于是便打起了咖啡的主意。那时没有速溶咖啡,比较可行的是到食品店买含糖的咖啡茶。那时的咖啡茶做成象午时茶那样的小方块,大约七八分钱一块,用热水一泡就可以喝,估计是糖加香料,虽然有咖啡的香味,但并不提神,喝了照样打瞌睡。后来又通过熟人到南京西路的喜来临要来了冲泡过的咖啡渣,放在钢精锅里熬,尽管是下脚料,依然是满屋飘香,喝了可以维持几个小时不打瞌睡。

八十年代以后,速溶咖啡进入中国,先是雀巢咖啡,以后又有了麦氏咖啡,喝咖啡还可以如此便捷,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咖啡便很快普及到普通老百姓了。送个咖啡礼盒,也是拿得出手的东西,每天喝杯速溶咖啡,逐渐成为上海人生活的一部分了。

一杯咖啡,一种人生

文/雨荷之恋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而我要的人生,只要有一杯咖啡足矣!

周末的日子是轻松的,轻松到有些无聊,有点枯燥,朋友感叹无趣之时,我只是摇摇头,倒上一杯水,冲上一杯咖啡。

简单悠然的搅拌着,看着杯中起了小小的漩涡,小小的品尝一口,好苦,好烫。苦涩,顺着我的舌尖流入口中,再流入心中……品完了苦味,就放肆的向里面加糖,希望可以掩住那种苦。

或许,在你的眼中,加糖本是错误的选择吧!喝咖啡,本就是品

它的苦。而我,却是一个怕苦的女孩,怕得我不沾一点有苦味的东西,包括青椒里那一点点的苦……仅仅一小口烫的苦咖啡,便足以让我感受一整天的苦涩,可以提醒我不要忘记生活之苦!

苦罢!便是我添加调味剂的时候了。白白的砂糖,慢慢的融化在黑浓咖啡里,甜甜蜜蜜的,里面还是有着咖啡的味道。不过,与那第一口相比,简直是从地下飞入云端了,竟有几分飘飘然啦!那的确是令人迷恋的味道。

生活的味道,就宛如那咖啡的味道,是苦的,苦入心底的底处。哪怕你骄傲地关闭你的心房,它还是会偷偷地进去,让你很痛很痛。讨厌的如同细菌般滋生着!这时,我们就需要自己加一些糖了,让生活多一些愉悦,才能少一些烦忧。

一杯咖啡,一种生活。

手里端着一杯咖啡,再拿一本书,懒洋洋的坐在长椅上,闲适的享受在绿茵里……这样度过一个周末,好像也很不错哦!

朋友笑我,你真会享受生活!

我笑了,一个人泪水多了,他就知道如何让自己开心的笑了。

对待逆境 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女儿对父亲抱怨她的生活,抱怨事事都那么艰难。她不知该如何应付生活,想要自暴自弃了。她已厌倦抗争和奋斗,好像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

她的父亲是位厨师,他把她带进厨房。他先往三只锅里倒入一些水,然后把它们放在旺火上烧。不久锅里的水烧开了。他往一只锅里放些胡萝卜,第二只锅里放些鸡蛋,最后一只锅里放入碾成粉末状的咖啡豆。他将它们浸入开水中煮,一句话也没有说。

女儿咂咂嘴,不耐烦地等待着,纳闷父亲在做什么。大约20分钟后,他把火关了,把胡萝卜捞出来放入一个碗内,把鸡蛋捞出来放入另一个碗内,然后又把咖啡舀到一个杯子里。做完这些后,他才转过身问女儿,“亲爱的,你看见什么了?”“胡萝卜,鸡蛋,咖啡。”她回答。

他让她靠近些并让她用手摸摸胡萝卜。她摸了摸,注意到它们变软了。父亲又让女儿拿一只鸡蛋并打破它。将壳剥掉后,她看到了一只煮熟的鸡蛋。最后,他让她喝了咖啡。品尝到香浓的咖啡,女儿笑了。她怯生生地问道:“父亲,这意味着什么?”

他解释说,这三样东西面临同样的逆境——煮沸的开水,但其反应各不相同。胡萝卜入锅之前是强壮的,结实的,毫不示弱,但进入开水之后,它变软了,变弱了。鸡蛋原来是易碎的,它薄薄的外壳保护着它呈液体的内脏,但是经开水一煮,它的内脏变硬了。而粉状咖啡豆则很独特,进入沸水之后,它们倒改变了水。“哪个是你呢?”他问女儿,“当逆境找上门来时,你该如何反应?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你呢,我的朋友,你是看似强硬,但遭遇痛苦和逆境后畏缩了,变软弱了,失去了力量的胡萝卜吗?你是内心原本可塑的鸡蛋吗?你先是个性情不定的人,但经过死亡、分手、离婚或失业,是不是变得坚强了,变得倔强了?你的外壳看似从前,但你是不是因有了坚强的性格和内心而变得严厉强硬了。或者你像是咖啡豆?改变了给它带来痛苦的开水,并在它达到高温时让它散发出最佳的香味。水最烫时,它的味道反倒更好了。如果你像咖啡豆,你会在情况最糟糕时,变得更有出息,并使周围的情况变好了。

问问自己是如何对付逆境的。你是胡萝卜,是鸡蛋,还是咖啡豆??

人生箴言:当你似乎已经走到山穷水尽的绝境的时候,离成功也许仅一步之遥了。问题在于,你将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逆境。

智慧之门

文/程刚

1979年,希尔顿以2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赫尔辛基一处繁华地段商厦,然后将它开发成了一处酒店,很快进入正常营运状态。

不久后,希尔顿发现酒店隔壁咖啡厅生意非常好,酒店里也有不少客人谈生意、会朋友把地点安排在这里。于是,希尔顿便主动联系这家咖啡厅老板,希望与他合作。

谁知,希尔顿却碰了一鼻子灰。原来,这座商厦以前老板与咖啡厅老板因为商业利益仇恨很深,虽然商厦转手,但咖啡厅老板却把仇恨转嫁到了希尔顿身上。

希尔顿了解具体情况后并不气馁,他再次找到咖啡厅老板,提出大厦已易主,现在他只需要在酒店大厅这一侧墙上开一扇门,然后直接和咖啡厅联通,随便出入即可。可咖啡厅老板还是那股犟脾气,并对希尔顿说:“除非你拿一百万,否则,免谈!”

一百万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希尔顿经过一夜思考,第二天便拿着一百万递给了咖啡厅老板。当然,咖啡厅老板再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了。

不久后,酒店直通咖啡厅的门装好了。任何一个人看来,这个门花了一百万实在不值。

希尔顿则开足马力宣传,入住酒店免费送10元去咖啡厅、酒店里有一家咖啡厅,是理想的会谈地点……当然,咖啡厅老板也不会让客源白来,因为每个人到这里消费至少要60元,酒店每引进一个人,咖啡厅会给希尔顿2025元,而希尔顿则每人赚回10元。更重要的是,希尔顿酒店从此入住率直线飚升。因为,许多客户见朋友或是谈生意晚了,直接选择在希尔顿酒店住宿。

许多人问希尔顿为什么舍得花一百万开一扇门。希尔顿笑着说:“顾客出了门,就可能去别的咖啡厅。同样,咖啡厅顾客出了门,也可能入住别的酒店。但开了这扇门,他们会认为,这是最便捷最方便的一扇门,最重要的是,我们与咖啡厅打开了‘一扇门’,从此我的生意再没有负面新闻了。”

一百万开一扇门,可能谁都不理解,可希尔顿却只用了两年时间便回了本,而且挣了一百万,这或许就是他的人生智慧之门。

瞎眼男孩,咖啡女生

文/张可晴

他是周边小区的一个瞎眼男孩,每天的统一时辰他城市带着他的导盲犬出此刻街角,而后穿过斑马线去劈面的街心公园。她是街角咖啡馆里的一个咖啡师,每天下班她的第一件事就是透过玻璃窗户看着他跟他的导盲犬过马路。

日复一日,他天天如斯,而看他过马路似乎成了她天天必做的作业,然而有一天,他没有呈现,他不会失事了吧,她想到,随即又摇头,或许是有事担搁了,她苦笑。但随后的多少天,他再没有泛起过,而她却变得成天无精打彩,仿佛早晨看不见阿谁瞎眼男孩,她一天的精神都被抽暇了。

终究,司理看不下往了,问她比来是怎样回事,她支枝梧吾的但仍是把真相说了出来。

“啊?我怎么历来没见过那人。”经理有些迷惑,朝大巷上看去。

她觉得经理不置信她的话,忙又说道:“真的经理,我没骗你,就在那边。”她指着那条斑马线,俄然发明谁人盲眼男孩就站在马路中心,他正看着自己的标的目的,而他的导盲犬却不在他身旁。

此时正时红灯,而他却……

她不多想,当即冲了出去,冲向男孩想把他拉到路边,但是她却只是闻声一阵难听的刹车声,随即使落空了知觉。

最初一眼,她瞥见他正冲着本身笑……

梦似咖啡

文/来丽不明

梦,承载着太多的欢乐与痛苦,就像咖啡一样,浓浓的苦涩味过后流露出的是那一丝丝细微的甜。我不知道大多数人的梦会是神马,我也不知道那少数人的梦又会是神马,我所知道的只有--你有一个梦。

每个人,每一天,每一晚都会有一个梦,不管梦的甜与否,它都存在,真真实实的活在我们的印象里。哪怕你都不记得了,它都存在。就像萤火虫一样拥有短暂的一晚,在漆黑的角落里熠熠发光。

每一个人每一晚在梦境徘徊之后,留下的永远只有那残缺的美。而当这些美不断的用遐想的记忆链接的时候,映在人们脑海里的往往又会是一副怎样的画面呢?

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会遇到一个在我们茫茫生命的大河中值得我们去牵挂,去思念,去幻想有一天一起走进结婚的礼堂,执子之手,与之偕老。可是,这样的女孩,并不是一定会陪你走过几十年的人。我们爱上的不一定是会和我们结婚的,我们结婚的女孩也不一定是我们爱上的。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还是和自己不爱的人在一起,很多时候,都只是为了生活。

也许你会指责我的话语,可是,你仔细想想,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嘛。你想想你的母亲,想想历史上的那些女人。倘使有一天我们可以回到唐代,你也可以去问问杨贵妃,她是爱唐明皇呢,还是爱那虚无缥缈的权利,酒池肉林的生活方式?我想她的回答一定不会是唐明皇,她的心中也许早已有了另外一个人,只是没有在我们的历史纪传中出现罢了。

不说以前,就说现在。像我,我爱上的是你,那个在转角让我一见倾心的你。那浓厚乌黑的披肩发,犹如黑色的瀑布悬于高空,清澈明亮的瞳孔,弯弯的柳眉,长长的睫毛微微地颤动着,白皙无瑕的皮肤透出淡淡红粉,薄薄的双唇如玫瑰花瓣娇嫩欲滴。那一刻我发现你是那么的美,那么的与众不同。也就在那一刻,我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叫做一见钟情的东西。

每天早读,我总是看着书本的每一处,眼睛不停地在每一行每一句中停留。可我的心早已不在眼前的书本上了。每次早读过后,我总是不经意的向窗外看去,我想知道,我的心飘去的地方你会不会再将他带回来,近距离让我感受一次心跳。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换句话说,上帝不会因为你的想念,而改变其他人的规律,他们发展的路线。不过,古语中也有这么一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当你沉浸在和别人的嬉笑交谈中时,现实总是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日复一日,夜复一夜的思念,我对你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也和你建立了越来越多的联系。记得你曾经失恋的时候,我为了能让你开心起来,我把自己半个星期的生活费拿出来,跑到食堂买了一袋子的鸡腿,通过我们班的卫超送到你那里去。我不知道你们那晚对我的感想,我也不知道,你吃着我送你的鸡腿时,你的心情是否会好点,我又是否会在你的心里留下属于我的净土,哪怕只有那么一丢丢。

文科时代的两年,我就想失去信号的导航仪,找不到你,找不到我的心。那两年包括后来的大一时代,我没有方向的活在我一个人编织的世界里。

历历在目的现实,让我明白了你是我穿不起的名牌。我也早在那一件件目睹的事实中,渐渐的明白,我不是你要的菜。

当我决定要去放弃你,要去另觅新欢的时候。你的出现再次将我那颗动摇不定的心拉到你的这边。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可以将我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到你的生活中,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那颗朝气蓬勃的心会如此的动摇不定。

可是,事实第一次把我推到了风口的浪尖上。在你的出现之前,我试着将自己的心交托给了我生命中的第二个让我值得说出“我喜欢你”的人。可是你的出现,我不仅不能按照自己原本的意愿全心全意的去爱上她,反而造就了我今后一生的痛苦。

你出现并不是为了找我,也不是转过头来告诉我:你不是我喜欢的那盘菜,也不是你这屌丝穿得起的名牌。你的出现仅仅是为了你挚爱的那位明星--罗志祥。你知道吗?为了你要的专辑,我动用了自己所有的脑筋,包括自己不愿意再去面对的角色我都尝试着去做。在人山人海的广场上,我做到了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回去做的事。

也许你不了解我,不过我却了解我自己。我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家伙。一旦碰到时间的问题,我会立即放弃这个事情,除了学习有关的事。可是这一次,我是唯一一次做到的有关别人的事。这个第一次就这样被我抛给了你。我在那个广场上足足等了8个小时,我终于将你要的专辑,签好名,细心呵护着带回来保存着。这一存,就是一年。

你知道吗?我每天面对你的承诺,我一想到你能够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有多兴奋,有多么的期待。哪怕你来到这你什么都不做,你待都不待,转身就走了。我都很满足,虽说带一点点的遗憾。

现在,我知道我们不可能了,因为你的行动告诉了我,你的那一字一句的吐槽,也告诉了我。我不难过,我也不伤心,反而我觉得我很快乐。因为我成功了,你收下了我送给你的唯一一次不是我买来给你吃的东西。

既然我们之间的交集在今天画上了句号,虽然你没能成为我最骄傲的妻子,女友,虽然我会带着遗憾走出我跟你的世界,但是我会告诉我自己我会实现和你最后的承诺,最好的而且是最棒的回应会在下一次我们相遇的时候,亲手交给你。

咖啡遇见茶

文/雨尘子

家附近,有一座商务会馆。会馆一层曾经是一座茶社。茶社不大。每次下班从门前经过,里面昏暗,一个个格子间如一大块格子布铺展开来。目之所及也就如此。茶社,有些地方叫茶吧。熟悉茶道的人来开,专业的味道浓了,身处其间也就不一样了。不一样的是感觉,也是心境。两三个人围坐,听着舒缓的音乐,心清了,也静了。喝茶、品茶,品的,也正是这人生的味道。茶道,的确是一门学问。不过,我们不是陆羽,不懂茶经,也就是喝喝茶,享受生活的一份寡淡,意境,放松身心,这也就够了。

多年前到黄山旅游,被带去品茶。说是品茶,其实就是推销茶叶。不过,看到服务员熟练的洗茶、倒茶,看着也就喜欢。一个小杯子,一口喝下去,细品。茶香弥漫在口中。是茶叶好,是服务员科学的沏茶方式沏出来的茶香,还是被熟练的,艺术的沏茶方式感染,还真是说不清。总之,每个人都会买一些茶叶。我记得,我买的是黄山云雾。粗大的叶子上凝结雾状的白。那也是我第一次喝这种茶。茶喝下去,湿润了喉咙,有些微甜。

后来。大街小巷,特别是富庶繁华地带,茶社、茶吧、茶艺馆开得遍地都是。不过,从未去过。贵。一袋铁观音,一壶茶,在家里喝没有多少钱。同样的茶,在茶吧可就不一样了。一壶茶,怎么也要200元。价格的昂贵,贵在艺术、禅意、意境。看过茶艺表演,也试图学一学,终究被那繁琐的程序吓没了兴致。看看可以,学,还是算了。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全家钟情于茶。我喝茶的习惯,得益于父亲。儿时,父亲下班后,沏上一壶茉莉花茶,边看书,边喝茶,兴致浓了,也拿来一个杯子,给我倒上一杯,一边喝,一边给我讲孙悟空大闹天宫。日久天长我养成了喝茶的习惯。后来又嫁了一个爱喝茶的人。他什么茶都喝。花茶,铁观音,绿茶,红茶,岩茶,普洱。来者不拒。我对花茶情有独钟。后来为了美容,也穿插喝些红茶。红茶里放新鲜的柠檬片。

家中茶叶不少。茶具也有几套。冰裂纹的,青花瓷的,玻璃杯的。看着盒子里一个个漂亮的茶杯、茶壶,不用,看着也享受。家里来了人,为了表示尊重,特意取出崭新的茶具待客。

不工作的日子。每天清晨,一壶茶,一本书,一段古典音乐,就是我上好的生活。茶,如影随形。

【咖啡】

在世界,咖啡比茶更流行。朋友送给我一套咖啡伴侣。不喝着实可惜。这一喝,喝出了习惯。说来可笑。最初喝咖啡的那几年,我都是用勺子一口一口地喝。喝了几年。即使出入凯莱大酒店这样豪华的地方,也是一杯杯地喝,真没注意别人是否如我用勺子。看张国立演《金婚》,当他出现婚姻危机的时候,和另一个女人约会。那个女子要了两杯咖啡。他用勺子喝。她说,喝咖啡不用勺子。张国立笑了,说,我还真不会喝这洋玩意。我也笑了。这种喝法,我也土了好几年。从那以后,我再也不用勺子。否则,真让内行人见笑。

告别咖啡伴侣,一直喝速溶咖啡。只喝雀巢。换过别的牌子,总是不能习惯。《杜拉拉升职记》中,王珞丹喝的是麦斯威尔咖啡,喝过一次,还是放弃了。我的舌尖只记忆雀巢。单位门口有一家85°面包房。里面也卖咖啡。咖啡品种很多。一年的冬天,我看招牌上推荐海岩咖啡,心血来潮试了试,还真不错。白白的泡沫,淡淡的,咸咸的味道。寒冷冬日,坐在回家的公交上,一路喝着海岩,一路赏着风景,惬意得很。那是我仅有的一次背叛雀巢。不过,直到今天,雀巢还是我的最爱。

单位楼道,每天早晨弥漫咖啡的味道。大家喝咖啡就像喝茶,随意得很。大大的玻璃杯,两袋咖啡。杯子里的咖啡快喝没了,倒水。咖啡是绝不会再添加的。可想而知,那样的味道有多寡淡。喝茶有道,喝咖啡也是。一个咖啡杯,一个托盘,一个小勺足矣。不解这种喝法。咖啡不是用来解渴的。喝咖啡喝的是一种情调,小调调没了,咖啡最真实的味道不存在了。

很多文人,艺术家都有自己喜欢的咖啡馆。“如果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如果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一句有名的广告词,一种浪漫生活写照。咖啡如茶,影响了人们生活,提高了人们生活品味。

上岛咖啡是出了名的。单位附近就有。几年前朋友去了一次,说,一杯咖啡五十元。我想五十元里,不仅有物质的享受,还有精神的。一杯五十元的咖啡里,享受了环境的雅致,喝出了美好的心境,也值了。

【咖啡遇见茶】

这座商务会馆的茶社开了两年光景,突然停业了。里面开始装修。装修完的茶社改头换面。连名字也变了。咖啡遇见茶。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我简直惊呆了。多么耐人寻味的名字。我试图颠倒词序,茶遇见咖啡。这样一读,韵味一下子没了。还是咖啡遇见茶的语感最好。喜欢的还有绿颜色,很有情调的字体。门口安装了木栅栏,平添了田园的味道。紧挨大门,经营小甜点,冰激凌。这样的装修风格时尚又田园。它,倘若坐落于南锣鼓巷或者后海,也都是不错的景致。是谁起了这么一个独特的名字?我想,能起这么雅致名字的人,一定是不俗的,时尚的,有些文化底蕴的人。

每天下班回家,从门前经过,我都会不由自主扭头观望。咖啡遇见茶。一次次看。越读,越让我生出几分惊艳。喜欢。但说不清的东西在心里荡漾。咖啡,西方文明产物。茶,中国文化结晶。两种文化相遇,诞生出怎样的情趣?我倒突然觉得名字应该是这样的:咖啡遇见茶……一个省略号,看的人也浮想连篇了。

我依然在路过,依然读着它。我哪里是读它,我分明在读自己。我和我自己相遇了,不也是发生了微妙的关系么?我爱着茶,也爱着咖啡。咖啡和茶,已然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鱼和熊掌我都要兼得。那么,好,分开来。上午一杯茶,下午一杯咖啡。茶,苦涩。咖啡虽更苦,放上方糖,也甜了。茶是提神的,咖啡也是。同样的苦,同样的作用,不一样的就是这水里不同地域的文化。我,既要接受中国的茶,也要容纳西方的咖啡。海纳百川。我的身体,流淌中国茶的古韵,怀揣西方咖啡浪漫情怀。两全其美。正如这个明媚的秋日,听着花开见佛的音乐,品着大红袍。下午,站在落地窗前,端着一杯咖啡,赏景。我的生活还有什么可遗憾的。我接纳我自己,我和我相爱。那么,就从这咖啡和茶在我身体相遇开始。

在旅游大巴车上,我看见了她。她带着外国男友,回国照结婚照。他们喜欢中国婚纱摄影。多年前,她考入国内名牌大学,选择留学,后定居国外。一杯中国茶和西方的咖啡就这样相遇了。她的母亲一直不能接受外国男友的。一个喝惯茶的人,突然改喝咖啡还真是不能接受呢。当她看到外国女婿,干净,海蓝的眼睛,笑了。外国男友,很纯净的一杯咖啡。安静的,深情的。两个热恋中的人,拉着手上山下山。天微凉,女孩儿穿得少,他拥抱她,传递温暖。一杯咖啡,一杯茶,两个国度,两种文化,融合的恰到好处。入了乡,随了俗。你随我,我随你。

相爱的男女。一杯咖啡和一杯茶的相遇。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受教育程度……相遇,从刹那惊心,好奇,品味,相爱,结合。两种性格,思想,处事风格碰撞,需要彼此包容,理解。不同类型的人取长补短,爱会长久。

与人相处。何尝不是一杯咖啡和一杯茶的相遇呢?生活里找不到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咖啡里,茶里,是性格,品行,修养,文化。有些人有咖啡的浪漫和清高。有些人有茶的烟火和大气。没有哪个更好。相识,相处。在彼此里,咖啡寻找茶的古韵。茶邂逅咖啡的情怀。无论咖啡还是茶,互补生命中的遗憾,成就自己的完美。

咖啡遇见茶。遇见的是两个字--文化。

咖啡遇见茶。爱上的是未知的自己。

咖啡遇见茶。邂逅了生命中的真爱。

咖啡遇见茶。多么美好的遇见!

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