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谷雨的散文

2022/12/13好文章

关于谷雨的散文(精选12篇)

四月谷雨天

文/王永清

转眼谷雨就要到了。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谷雨”的章节里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其含意是谷雨节气后,雨水增多,有雨生百谷之意。

“雨生百谷”,谷雨的“雨”是喜雨,是滋养万物的雨。曼妙清新的春雨,宛如一阙词,清凉透明,润物无声。在春雨的滋润下,大自然的一切都变得鲜活灵动了起来,麦苗绿油油,翻卷着碧浪。蔬菜水灵灵,舒腰展体往上猛长。竹笋露出了鲜嫩的笋尖儿……远远近近的花草、树林,鹅黄淡绿,浓淡相宜。春雨为生命添加了无穷的光泽与亮色。

谷雨时节的春光,极尽妖娆。各种花儿渐次开放。玉兰花,灵动如白鸽,振翅欲飞。琼花花大如盆,风姿绰约。路旁的迎春、紫堇,南天竹、连翘也开始含苞怒放了,花儿前仆后继张扬着美丽,枯萎的才掉下,新的骨朵又打开了。漫山遍野闹红弄绿,蜂舞蝶绕,莺歌燕语,只为了把这个锦绣春天演绎到极致。

自古以来,谷雨就是一个繁忙的季节。“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姚鼐聊聊数语,就描绘出一幅热闹的春耕图。乡村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有的把犁挥鞭,吆喝牛儿犁地;有的埋头弓腰,移苗插秧;有的浇水施肥,加强春管春种……一颗颗种子被农人虔诚地植入土地,等待发芽、生长、开花、结果。从种到收,从春到秋,世间万事万物,都遵循着自然的规律,顺理成章地走下去。

对于喜爱吃茶的朋友来说,谷雨时节又有口福了。因为,可以喝到谷雨茶了。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古色古香的茶铺里,已有新茶在卖。一杯谷雨茶在手,看茶叶在水中载沉载浮,玲珑剔透,像潭中藻荇,汤色嫩绿澄清,温润如玉。慢慢品一口,丝丝甘甜,回味无穷。享受着浓浓的香茶和美好的时光,很有一番幸福的味道。

谷雨是春天最后的乐章,更是一长串从田野上长出的诗。在布谷鸟的声声呼唤中,在人们“走谷雨”“吃香椿”的时候,夏天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

谷雨

文/王晓宇

谷雨时节的雨,最能滋养万物,山川、田地、树木、植物……

得谷雨之水的滋养,植物更加丰腴,土地更加肥沃,谷雨之雨是滋养万物的精灵,是大自然赐予生灵的幸福。

庄稼人所有的希望都是从谷雨开始的,有句谚语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说明到了谷雨时节,各种农事活动都已经到了紧要关头,插秧播种,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当然,也会有心急的农人,不等谷雨来临,就提前开始修理农具,平整土地,买种子和化肥,做着各种前期的准备工作。

谷雨有“雨生百谷”的意思,庄稼人一年到头,盼望的就是个风调雨顺,谷雨的雨,是春雨贵如油,谷雨下雨,农人们一定会欣喜若狂,因为这预示着这一年风调雨顺,不会白忙,会有个好年景。

谷雨这两个字,一读起来,心中就会生出温润的感觉,仿佛有一种湿搭搭的意韵缠绵而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谷雨时节,雨是杏花春雨,风是杨柳斜风。

春雨缠绵,飘飘洒洒,润物无声,仿佛一个满怀心事的少女,无限伤感与惆怅,一个人对着春光悄悄地感伤一回,惆怅一回。树木悄悄地回绿,仿佛不经意间,芽叶开始绽放葳蕤。花儿渐次开放,迎春、玉兰、樱花、杏、李、梨,春意纷繁枝头闹。

昨日还是细雨如诉,转天煦风暖阳,雾霭散尽,杨柳依依,阳光如万道金线,耀眼生辉,积聚了一冬的寒意,顷刻间化为乌有,阳气回升,连泥土草木都散发着静静的幽香。角落里不起眼的草儿、虫儿、动物、植物,一起合和着春天的节拍唱响。

春雨像一首诗,抒情和缓,没有夏雨的暴虐,没有秋雨的急躁,更没有冬雨的冰冷。春雨更像一只母亲的手,轻柔地抚摸着山川大地河流,不动声色地传达着心中的情意,山川因为这多情的春雨绿了起来,河流因为这多情的春雨醒转过来……

春雨像一阙词,清凉透明,缠绵悱恻,滤掉了心中的烦恼与喧嚣,滤掉了心中的浮躁与悸动。滚滚红尘中,无法把持的时候,不妨在轻风细雨中淋上一会儿,那些清凉的雨丝会让人清醒与参悟,那些细细的风会让人平静与智慧。

信步郊外,河畔烟雾迷朦,山中花放柳翠,大田一望无际,有三两农人在田间忙碌,扶犁点种忙春播,隐隐地闻得远处鸡鸣犬吠之音,山坳里缓缓升起一缕炊烟……

谷雨之雨,滋养万物之水。

民谚中的“谷雨”

文/路军

历经千年的农耕岁月,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对于农事与天气之间的紧密关系善于思索,善于总结,善于以通俗简约、流畅动人的民谚方式,口口相传,代代沿袭。

我国地域辽阔,春天的脚步自南向北,一路洒绿。雨水也赶趟似的追着春天的身影,“雨生百谷”,雨水犹如母亲的乳汁,滋养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春雨贵如油”,耕种的机会瞬间消逝,那些民谚就好像农事活动的指南针。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这一句好像流传最广,无论东西南北,这一点似乎很适用。北方农村,春天姗姗来迟,沉睡一冬的草木开始了靓丽的妆扮,勤劳的农人在谷雨前后,开始了栽种,不仅仅是瓜豆,还有玉米高粱等等。到处呈现一派“谷雨时节种谷天”的繁忙之景。传统的农人对于土地的感情非同一般,恪守传之久远的农谚,谨记于心,也是对于农耕传统文化的一种眷恋和守望。

旧时常说“闲地芝麻和黍稷,深栽茄子浅栽烟”,闲散之地,大多零头巴脑,或者窎远偏僻,芝麻和黍稷不惧贫瘠之地,落脚之后就扎根于此,雨水飘来,它们顽强生长,憧憬秋后的金黄色的成熟。茄子根系发达,深栽耐旱,烟草则喜欢涝一些,浅栽利于节水浇灌。谷雨前后,不同作物的栽种自有一番学问,老道的农人满肚子都是墨水,人人都是一本农耕活动的“活字典”。

老祖宗神农尝百草,农耕肇始,后代绵延接力,生生不息。我国的农作物多得如天上星,栽种时间自有学问。“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谷雨前后,北方山岭中的梨花、苹果花竞相开放,千树万树,色彩斑斓,引来蜜蜂蝴蝶翩翩起舞。此时,果农们无暇欣赏满树繁花之景,他们心中不停地闪现着“开花过密,适当疏掉,全部保留,空耗养料”的民谚,肩膀扛着梯子,手里握着剪刀,在一棵棵的果树之间,仔细疏花。一朵朵花瓣如天仙子轻盈落下,果树少了重负,多了轻灵,待到秋天来临,满树的果子蛮大的,懂管理会经营的果农还给它们贴上“万事如意”、“羊年吉祥”、“福”等标签,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货。

有关谷雨的民谚多得数不清,“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谷雨打苞,立夏龇牙”,等等,无不凝结着一代代农人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的智慧结晶,它们不断地传扬,不断地发展与创新,成为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谷雨茶飘香

文/江初昕

喝茶是我平时生活中的一件要紧的事,不可一日无此君。一杯清茶在手,享受着幻术般的甘露与风雅之时,又慢慢地从中感悟到微妙之变。当它放在杯子中,一旦与水融合,便释放出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华,完成了自己的全部价值。

在众多茶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谷雨绿茶。过了清明节,气温逐渐回升,茶树上冒出了嫩绿的新茶,站在茶园里放眼望去,像一块绿色的毯子铺在田野中。春茶享受着清晨的露水和明媚的春光,用不了几天,就长成了六七厘米长,采摘谷雨茶也就开始了。茶农们挎着竹篮三三两两来到茶园里,一垄垄翠绿的茶随风摇曳着,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淡淡的清香。谷雨前的茶叶多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芽头饱满,叶片厚实。早上趁着露水采摘回来后,先晾干露水,然后用柴火在锅中杀青、在竹匾中搓揉、晾摊、再干,最后放在炭火中烘焙干燥后,茶叶就算大功告成了。除了这些必不可少的做茶工序外,做茶时火候的掌握也至关重要。如此,做出来的茶叶才会碧绿清香。谷雨前后,山村里到处茶香浓烈弥漫,户户飘香四溢。

现在众多人热捧明前茶,赶早尝香。明前茶多为芽苞,还没有张开叶片,这样的茶叶芽头雄壮肥厚。做成茶叶后,感观也很好,用开水泡起来,根根芽茶如银针一般竖立在滚水中,煞是好看。那些老茶客是不会购买明前茶的,明前茶不说价格昂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汤汁太薄,且不经泡。而谷雨茶就不同了。在茶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茶叶两头尖,谷雨值千金。”这也是制茶人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说法。谷雨茶受气温影响,发育充分,叶肥汁满,汤浓味厚,远比明前茶耐泡。

古人也对谷雨茶情有独钟,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的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前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总认为明前茶比雨前茶好。明前茶细嫩品质好,但两三泡之后,味就变淡了。而谷雨前采制的茶,泡起来的绿茶香浓味厚,久泡仍余味悠长。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采制春茶的佳期。此时天气温和,雨量充沛,使得茶树的茶梢叶芽肥硕,色泽翠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茶味也鲜活,香气怡人。

谷雨时节,碧绿茶园里,描绘了一幅在轻雾如烟的茶丛中,采摘翠绿鲜嫩的春山绿茶,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雨前春茶不争春”的朴素情怀,同时也能体味出“叶肥汁满汤味醇”的不尽味道。谷雨前采制的茶,泡起来的绿茶舒身展体,鲜活得如枝头再生,染得春光盈眼,且茶香浓郁浑厚,久泡仍余味悠长。轻啜一口,顿觉缕缕清香溢出,尘世间的浮躁和功名利禄皆散去。所以,爱茶懂茶之人常把谷雨茶珍藏起来,留待日后慢慢品茗。

谷雨的雨

文/章铜胜

《群芳谱》上说:“谷雨,谷得雨而生也。”印象中的谷雨,是我祖辈、父辈渴盼的日子。他们懂得因雨生谷的道理,深知这是珍惜农时适时播种谷物的时令。

谷雨的雨中,他们总是忙碌的。幼时的我,透过如烟的雨幕看着他们在烟雨中渐渐隐去的身影,那湿漉漉的雨似乎生长出清凉而明亮的希望。

长大后,我在谷雨前后的连绵雨声里读翁卷的《乡村四月》。读到“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时,抬眼望那淅淅沥沥的雨,陡然间生出些感慨。那是谷雨的雨,令我心生欢喜的雨,是我记忆中的雨啊!

人间四月芳菲尽,是谷雨送走了时节的芳菲,也是谷雨开启了雨生百谷的季节。四月,江南的桑事刚刚结束,蚕已经结了茧,还没来得及收下来,就要忙着插田了。此刻的溪山原野,只见绿色的河堤、绿色的山坡、绿色的桑园、绿色的秧苗,连村庄也掩映在绿色中。满目新绿,令人身心愉悦。

日色里,绿色充满了动感,仿佛绿色的河流在流淌,又仿佛绿色的马群在奔跑,更像此刻不等人的节气催促我们一步步走向季节深处。

谷雨前后的雨,总是不停的。细细的雨中,从长林深处传来了子规的啼鸣,声音里有着湿湿的凉意以及稠稠的绿意。满川绿色里的水田漠漠、白水茫茫,像是大块留白,只为谷雨时节里层层如烟的雨幕。

细雨如烟,笼在远山。晴日里烟蓝的远山,此刻沉浸在雨中,现出迷茫的神色。犹如雨中的我们,透过重重雨幕看远处戴斗笠、穿蓑衣的人,只能看见白水绿野之间,一笠一蓑一人影而已。山影之上,是一层随风舞动的白色烟雾,缥缈、空灵。山中的细雨,从远山的山坞里,升起浅浅的乳白色烟雾,轻柔地随风而舞。

水面之上,细雨如烟。涨满的河流与池塘,像是阔大的舞台,万千雨脚在水面上跳跃,极不安分的样子,如急速跳动的舞步,如急急敲打的鼓槌。水面之上,雨溅起一层纷纷扬扬的细雾,迷蒙一片,白亮的雨烟伴着丝丝缕缕的雨线,茫茫然混为一片。

村庄的轮廓,在雨中绵延。远远望去,在村道两旁的绿树掩映下,黛黑色的屋脊一层一层铺陈开来。雨落在屋瓦上,生起层层的雨烟,像村庄的表情,生动丰富。老房子上的小瓦是半圆形的,雨烟也有弧度,像主人慈祥温润的笑脸。新瓦房上的瓦平直,一线雨烟直溜溜的,似年轻人的直接浅白。

谷雨的雨,在田野里的一片绿色之上,随之升起的如烟雨雾,便也是绿色的。麦田之上,雨烟闪着油光;油菜的地里,雨烟已经有了荚果的腊质;河边的柳上,雨烟的新绿垂挂着,一点一点滴下来,染绿了河流、池塘和湖泊。

谷雨时节,村庄之外,在满川烟雨里,流淌、漫溢着雨生百谷的希望,生生不息。

明天谷雨

文/子明

谷雨时节,我回二花溪小住了几日,正遇上了一场饱墒雨,太平河涨了水,变成了绿豆色,但二花溪水却依然清澈透明。此时正是农家繁忙的季节,茶园里满是花花绿绿的采茶女,田地里忙碌着挖窝子、栽包谷、育秧苗的老表和表嫂,山林里遇见了几拨一见面就亲热地叫着表叔,我却不知姓名的小伙子,他们是来扳香椿、采野菌、挖药材的,一家白墙青瓦的烟囱上升腾着袅袅青烟,随风飘来沁人心脾的阵阵清香,我问同行的长乐哥,为什么这些年来我未闻到这等的茶香?长乐哥说,无论龙井猴魁,还是仙毫银针,能有傅妈妈亲手给你揉制山茶的那种本色本味本香吗?

虽然时常在心中,在梦里想念傅妈妈,但许多年没来看望傅妈妈了。傅妈妈娘家姓廖,我们是随傅爹爹称呼她的,她长我母亲十岁,想必母亲在孩童时是傅妈妈牵着她的小手长大的,自此成为胜似姐妹的闺蜜。傅妈妈和母亲很有姊妹像,身高胖瘦、音容笑貌、谈吐脾性很相似,加之她俩的难分难舍,以至于我们这些晚辈都以为傅妈妈是姥爷姥姥送给人家的。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母亲进城后,三十年她们只见过一面,就是母亲唯一回娘家的那次,傅妈妈一双小脚一生都未走出过太平河,不尽的牵挂与想念成为她们余生的心痛,长乐哥多次说起傅妈妈在临终时呼唤母亲和我的乳名的情境,每次都令我潸然泪下。最近常看倪萍《等着我》的节目,说的是音讯渺茫之下为爱坚守的痛楚,而傅妈妈和我母亲却是相通相知之中而不得相见的煎熬,心更痛。

三十年里,傅妈妈始终关心着在青石板上过日子的母亲,凡知道太平河有人进城,总要带来她的心意,时有腊肉、豆腐干,也有两升酒米或一升黄豆。但每次都少不下给我的“香嘴”,包谷花糖、天心米糖、也有炒南瓜籽,有一次还是香嘣嘣的炒黄豆。母亲也间或给她带去几尺布料,或是一两斤白糖红糖。

傅妈妈还十分关心母亲的娘家人,长乐哥一口气生了六个孩子,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生活的窘迫是可想而知的,每到青黄不接之际,她总会主动接济。正莲嫂子至今念念不忘的是,每年新麦下山的第一磨面,傅妈妈会擀成面条或包成饺子,装上一大戳瓢,送到河边,放声喊孩子来取。

傅妈妈对我也是爱到极致,小时候去她家总是要玩上一整天,她会尽其所有地把好吃的东西都拿出来,让我的馋嘴不闲,吃饭时我的碗里堆满了腊瘦肉、鸡蛋皮、鸡大腿这些好菜,在生活困难的年月,她还会给我吃独食,而且是当着和我年龄相仿的孩子的面。那年我当兵回来去看她,她一把把我搂在怀里,生怕我丢了一样,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明娃从前方回来了……她经历过兵荒马乱的年代,这一带当壮丁走的都到了前方,基本上都是有去无回,我的一个舅舅就是这样至今杳无音讯。原来我当兵的这几年,傅妈妈为我一直悬着一颗心。

天下着小雨,路也湿滑,我和长乐哥由他的孙婿陪着,来到傅妈妈的旧居,儿孙们已经搬迁了,三间正房带偏厦,外边的猪圈和厕所闲置凋零了。我们环绕旧居缓缓地走了两周,想到傅妈妈曾经给予我们的温暖,心里涌起阵阵酸楚。我提议到傅妈妈的坟上去看看,长乐哥让孙婿快去准备香和纸钱。傅妈妈葬在过风楼的山中,原有上山的路让改线公路截断了,我们攀爬着登上山去,来到傅妈妈的坟前。坟是用河里的麻石垒成的,显得牢固而圆润,坟前的两株柏树长得茂盛,清明凭吊的景象还在,傅妈妈在这里是安详的。孙婿上过香,我和长乐哥一边烧着纸,一边和傅妈妈说着话。长乐哥对傅妈妈说了很多我的好话,也说了我过去太忙,让傅妈妈原谅的话,那是指傅妈妈故去三十年,我才第一次来看她。我知道傅妈妈对我的爱是不图报答的,纵是千想万念,她老人家也唯恐打扰了我,就像临终前那么想见我,却不准给我捎信一样。愧疚的是如今我有了孝心,却没有了傅妈妈。

纸钱燃得很旺,发出呵呵的笑声,就像在傅妈妈草屋的火塘边娘俩唠嗑,我知道傅妈妈的心思,和她说,两个妈妈在世不能常相见,是儿子的不孝。我也有了孙儿,还很乖,告慰您老敬孝了。您老操心的凤娃如今回到了二花溪,生活的很安逸,现又在您的护佑下,放心吧。纸钱烧完,古稀的长乐哥和花甲的我跪下来向傅妈妈重重的三叩首,待我们立起身来双目相对时,竟都老泪婆娑。

告别了傅妈妈,下了山,心情还沉浸在深深的缅怀之中,我们默不作声地走着,到了过风楼桥上,我说了句:“这场透雨正好灌田。”长乐哥回应道:“明天谷雨。”

种瓜点豆是谷雨

文/王尚桐

暮春时分,雨水充沛。田野上的植物已洗净脂粉,换用青翠的眉眼,与蓝天白云遥遥相对。柳条儿从鹅黄变成娇艳碧绿,临水依依。远处树林中传出布谷声声,近处秧田中白鹭在优雅地觅食。田埂上的蚕豆已满荚,邻旁的蒲公英,微风吹过,就把种子四方播撒。果园中,卸妆的桃李梨将小小的孕事,羞答答地藏在嫩绿的新叶后,几场雨下过,烟霭菲菲,深深浅浅涌动的绿,穿云越雾,奔涌在小昆山的田野上。

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用春天的梦想,到温润的谷雨,都落实到了辛勤的耕耘。菜农们拆除了大棚,土地更加顺畅地呼吸。干打垄,湿插苗,菜农们只用一把锄,一副担,一把籽,就让菜地重新兴旺。菜地一锄一锄精心翻过,土地松软喧腾,黑油油泛着亮光,垄归垄,沟归沟,丝瓜种在大棚架旁,小白菜、苋菜撒两垄,豇豆、四季豆结伴爬上架,葫芦和南瓜为邻,到时候一个个架上成长。菜地里,各色蔬菜蓬勃生长,就像可爱的小朋友在奔跑,向着幸福的驿站冲刺。

宋代范成大《蝶恋花》中写道:“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家庭农场的稻田里,一望无际的秧苗,绿油油,齐刷刷,春风吹过,前拥后挤,绿浪涌来,令人喜爱。千军万马“雨生百谷”,风调雨顺,看来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

紧邻家庭农场稻田旁,水产养殖区又是另一番景致。万顷水波,银光闪闪,烟波浩渺,幽静的水塘旁,几株迟开的樱花,正静静地绽放。水鸟轻轻掠过水面,看着各色鱼儿自由地嬉戏游弋,不由令人心旷神怡,想起唐代崔护的诗句:鸟弄桐花白,鱼翻谷雨萍。“”

汤村庙的几位姑娘小媳妇们,挎着竹筐在河沟旁采桑叶,一打听,才知是采桑养蚕,江南水乡,种稻养蚕,传承着老祖宗几千年留下的习俗,尽管养蚕在当今费时费力,挣不了几个钱,远不如打工来钱快,但他们仍然坚持养蚕,他们告诉我:看着蚕宝宝吃桑叶,吐丝作茧的过程,心里充溢着满满的快乐。谷雨催秧蚕在眠“,秧苗长了,”蚕也做茧了,小昆山乡民们日子越过越甜。说话间,桑叶采完了,看到几簇椿芽尚嫩着,急急忙忙掰下,中午回家拌豆腐,炒鸡蛋,下饭最好。过了谷雨,椿芽易老,再想吃,还得等到来年了。

“谷雨笋茶俱俊美”,好友送来了几支佘山兰笋和一包佘山谷雨茶,谷雨茶又叫二春茶,它没有明前茶珍贵,但经济实惠。急忙烧水泡茶,但见叶片青碧可人,茶汤澄澈,茶香阵阵,轻呷一口,茶醇微苦,与明前茶相比,毫不逊色。听老一辈人讲,谷雨茶最好存放在锡罐里,常喝谷雨茶,清火、辟邪、明目。正如清代郑板桥写诗道:“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一滴雨,一粒谷,乡下人最关心节气,耕种和劳作,采撷和收获,伴着二十四节气,农事一桩桩,饱含对土地珍重的情谊,也饱含对土地慷慨馈赠的深情,对于城里人来讲,节气只关乎冷暖,添加衣衫。正如宋代陆游所说:“谷雨初过换夹衣”。

谷雨,春天里最后一个节气,它就像一位俏丽的村姑,端坐于春末夏初,回眸,姹紫嫣红,一片春光;聆听万物拔节,鱼跃秧长;遥望秋实累累,丰收在望。

谷雨祭春

文/蔡世国

对季节感知的深度,一定与年龄的增长成正比。就像我,今早上一打开电脑,“谷雨萍始生”几个字,让心微微一颤:春已走了吗?

对于春光,我总是有一种矛盾的心情,既想细嚼慢咽,细细品味;又恨不能一眼览尽,悉数收藏。总是带着这矛盾的心情,我们急着赶赴一场场与春天的约会。

应该你也不曾留意,屋子里的第一抹春意,居然来自于墙角处宿睡了一冬的老蚊子,它破旧的马达传来了春的消息。于是,在雪消风自软的立春时节,去朋友家赏梅,心里却吟着“梅花合让柳条新 ”诗句,这暴露了我喜新不厌旧的本性吗?今年突然对“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现草芽”特别有感触,哪个中年没有被料峭春风里破土而出的嫩黄戳中呢?在料峭的春风里,寻花问柳,沾花惹草,若正好赶上细雨如酥,若正好偶遇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心底会是怎样的曼妙欢喜?

吉宝峪的杏花,不知是品种的原因还是水土的厚爱,颜色白里透红,更因为有好友佳人的陪伴,红杏树下“葡萄美酒玲珑杯,玉腕擎来春色飞。人生何来不趁意,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春色,会是今春最深刻的记忆。大洼的杏花,等我赶去时,花事渐晚、淡红褪白。风起处,落英缤纷,青杏未现,最是杏园憔悴时,但与家人一起的温馨,让春愁荡然无存。

因为一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成就了第一次说走就走的赏花之行。九间棚的梨花却已“今是昨非”。不只是因为我们来的季节稍晚,还因为这几年,梨不值钱,梨树基本被砍伐殆尽,“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的别样春愁,我与古人竟也别无二致。

周末下午,约三五好友,河边鱼馆小酌,花褪残红青杏小,微风燕子斜的春意里,骤然传来咕咕蛙鸣,那声音小心翼翼,却又兴奋无比;遥远而真实,陌生又熟悉,只一声,心底的河床丰盈而温暖了。印象中蛙鸣是夏天的专利,姹紫嫣红开遍,终付断井残垣,看来三月的花事真的渐行渐远了。

最近的一次,是去看周家庄的紫藤。此时,桃李杏诸仙子已回天庭,翠色正在人间抢滩。各家各户的院墙上,藤蔓纠缠,紫色荡漾。尤以张宝华先生家里那棵最为壮观。村落里间杂的流苏、野杜鹃、牡丹,让整个村庄溢彩流香。良辰美景四月天,赏心乐事农家院的快意自不必多说,可心底总有一丝淡淡的愁:流水落花春去也。

好像还在做着准备,好像还在苦苦追寻,声势浩大的绿色吞没了季节。“风吹雨洗一城花,何似西窗谷雨茶”的悲凉里,春天悄然落幕。你心心念念的下一场约会,只能留待来年。

柳絮飞落、杜鹃夜啼是自然在祭奠湮灭的春的躯体;播种移苗、埯瓜点豆是农人在延续春不朽的生机;百无一用的我,只能用文字缅怀渐行渐远的春天。好在,四季的春天年复一年,值得等待;心底的春天永远蜂飞蝶舞,人生的暗香,越历练越芬芳。

人间四月天

文/慕耕堂

谷雨,端坐于春末夏初,千百年来,以一种不变的姿势守望大地,守望春华秋实。

谷雨,是我非常喜欢的二十四节气之中的一个。雨生百谷,故名。

谷雨时节,雨水增多。谷雨前后,栽瓜种豆。

今年谷雨那天,天公未雨,引以为憾。此后,天天盼雨。几天之后的周末,终遂人愿,天降甘露。

麦收八十三场雨,谷雨时节,恰值麦子抽穗,一场透雨,千金难买。

阳台之上,家养的几盆花,盼雨日久。

下午,阴云密布,刚见雨点,妻子就吩咐说,赶紧把花搬下去,淋淋雨。

吊兰,玻璃翠,金钱树,绿萝,我一盆盆地搬下去,要让这些平时喝惯了自来水的花喝点雨水,尽情接受来自上天的馈赠。

上楼、下楼,我不打伞,我也要像花儿一样,淋淋雨。

雨,越下越大,天地之间,一片迷蒙。

春雨贵如油,多好的雨。

我站在阳台之上,看着楼前空地上,好事者种的一方小麦,两畦开花的芫荽,几行刚刚破土而出的豆角苗儿,在春雨里,尽情欢饮。

白色的小小的芫荽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密密麻麻,被细细的茎秆顶着,在雨雾之中泛着迷离的雾一般的白色。我想,等这些花儿败了,要结多少种子啊。

土地,总是跟节气息息相关。播种和收获,总是跟土地息息相关。祖先的智慧妙不可言,二十四节气,正是他们对无尽岁月的细致梳理。他们给日子排好队,让他们挨个儿站着,过完一个节气再过一个,挨着来,不乱顺序,千年不易。

农具,所有的农具,都醒了。播种、除草、间苗。田野,总是充满希望。劳动,总在创造价值。一粒粒种子就是一个个希望,长在春天的大地里,长在温暖的春风和迷蒙的春雨中。每一粒种子,都信守承诺,发芽、开花、结果,最终到达幸福的丰收驿站。

淋漓春雨,时断时续,持续一夜。我躺在床上,难以成眠。我想着我的花儿,在楼下尽情吮吸雨水的花儿。我想着风雨夜归人,想着田野里的庄稼,还有在雨水润泽之下生生不息的世间万物。这迷蒙春雨,总能让我想起润物无声的大美境界。风声,雨声,总会声声入我耳。

第二天早晨,风停雨住,我将花儿重新搬回阳台。林花经雨香犹在,芳草留人意自闲。经雨的盆花,璀璨雨珠,尚留枝叶之间,顿觉春意盎然,精神抖擞。

谷雨时节,有春愁,也有春愿;雨生百谷,也生梦想。

最美人间四月天。当我独自徘徊在一帘春雨中,我想起雨巷,还有雨巷里那个打着油纸伞结着仇怨的美丽姑娘。我也希望逢着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怨愁的姑娘,希望品一壶谷雨浸润的雨前新茶,更希望播一粒五彩斑斓的梦的种子……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文/雨君

父亲壮年时,经常去村机械厂北面的半山坡开垦荒地。然后,但等节气来临,点播些大豌豆籽种。

一场春雨过后,嫩芽儿破土而出,翠生生,绿油油地点缀着那几处田地,叶片上滚动着晶莹透明的露珠,好像有无数的生命在颤动!特别是在阳光的照耀下,叶片像用水冲洗了一般,绿得发亮。与荒山野岭相比,几处田地显得平整雅致,别有一番风味。有时候不由地感叹父亲的勤勉与佳作。

等到四五月份,田里长出野草。跟着父亲去锄地,却喜欢满山坡撒野,好似冲出笼子的小鸟。捉蚂蚱,采野花,蚂蚱野花装瓶里,也就装了进了儿时快乐。等到豌豆豆角长成三四成,剥开豆角,豆子塞嘴里,那时候的豌豆没有生豆气,甜丝丝,水晶晶的,像水果粒一样。豆荚皮也很甜嫩,按住豆荚一头,一折,顺着筋抽下来,吃掉荚肉扔掉皮。父亲常去探望庄户,顺带摘回,和小伙伴们分吃,吃着甜丝丝的豆角,心里也甜丝丝。豌豆收成后,可磨面和换钱,贴补家用。

后来父亲摔折了胯骨,做手术,装了钢板。而母亲也已年逾七十,二人再也无法种地。开垦的自留地一并荒芜,其他田地出租的出租,卖的卖。只剩下院子里两块菜地由母亲侍弄。失去土地的父母好几年不能适应没地的日子,如同失去了魂魄,六神无主。庄户人全凭种庄稼养活自己,没了庄户,就没了自给自足,没了经济来源的父母只得靠儿女们接济过活。可父母就是闲不住,无奈只能把院子里的菜地当宝一样侍弄着。

一到惊蛰,母亲就开始用铁锹翻地,父亲守在一边,指指画画,规划着这块种啥,那块种啥,母亲说,还没到谷雨,你着急啥。父亲说提前打算,防生乱。母亲虽已年迈,却把小梯田整理得一块是一块。到谷雨,母亲拿出提前买来的菜籽,撒在她翻好的小梯田内。有北瓜籽,南瓜籽,黄瓜籽,连豆籽,芫荽籽,油菜籽,生菜籽,油麦菜籽等,也有从别处买来的西红柿苗,茄子苗,青椒苗,或是移植去岁留下的葱苗和韭菜苗。两块小菜地要啥有啥,二老日日关心着他们的幼苗,时不时猫到地里查看,或拔草或浇水,或施肥。蔬菜倒也争气,样样长得茁壮,精神。也算给了父母一些安慰。这些小安慰成了父母唯一的精神寄托。

然世上好景总是不长久。总以为父母晚年可以安享天伦之乐,父亲却因当初胯骨粉碎性骨折,影响了全身系统,导致五脏六腑机能衰退,不到七十五,父亲就永远离我们而去。不忍母亲孤身在村,将房屋租了出去,把母亲接到晋东南与我同住。刚开始因背井离乡,言语不通,生活不惯,又纯粹无地可种,更加上父亲新殇,母亲住得甚是不安分,嫌房租贵,嫌城里花项多,嫌叨扰我。总说,要是你爸还在,我也不用拖累你们,也不用出来乱花钱。常常和我闹腾,要搬回老家种地。有一次母亲出去买土豆和大葱,正赶上菜系涨价,土豆一块五一斤,大葱四元。母亲走过来,又折回身,走过来,折回去,折了来回四五次,就是嫌贵,不舍得买。可总得吃饭吧,最终买了两根葱,两颗土豆,花掉两块八,回去一直念叨菜太贵,甚至心疼到伤心落泪,言说,她要是和父亲在村,自家有地,何苦买如此贵的菜。她老人家还是舍不下家里的田地,放不下父亲。没得法,我只好在母亲所住单身宿舍楼后面的空地开垦了一处,虽然种得不多,母亲倒也欣喜了许多。但每次在平整菜地时,还是要说若是父亲,他会分割得更细腻,平整得更整齐。每次吃菜花,母亲总说父亲最爱吃西红柿炒菜花,若是能种,咱们也种一些。

如今,母亲年已八十,仍坚持侍弄她的小菜园。想来,父母不仅是在种庄户,更是播种希望,收获精神财富。

农谚里的春天

文/祝宝玉

农谚是古老乡村社会的生活密码,是中国的农耕诗,那些世代生活于乡村的农人,用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对农耕生活总结和命名,让诸多事物的来龙去脉都变得清清楚楚。在农谚里梳理春天,在农谚里了解春天,用农人们最朴质的眼光审视春天,你就会发现,春天的美是那么动人,那么真切,那么富有哲思。

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的转暖,勤劳的家乡人开始了备耕。“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儿”,到了谷雨时节,就开始培育秧苗,准备种瓜菜,种下西红柿秧儿、黄瓜秧儿、茄子秧儿、辣椒秧儿等各种秧苗儿,育种北瓜、南瓜、西瓜、豆角等蔬菜。

“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正月十五的阴晴预示着清明时节的晴雨。这样的智慧看似简朴,却是多辈人经验的总结,先辈们总把最深奥的道理寓于最简单的话语里,留给我们受用。

“蛤蟆打哇哇,六十日吃疙瘩”,天气一天天变暖,冬眠的动物酣睡了一冬从洞里爬出来,抓一缕阳光,闻一闻春的香。蛤蟆的高亢欢歌唤醒了沉睡中的生灵,从蛤蟆开始唱歌起,数过六十天,小麦就到了收获的时候。

“雁来不过三月三,雁走不过九月九”,去南方越冬的候鸟又飞回了北方。春暖花开,果树都赶趟儿似地相继开花挂果了,杏花梨花桃花争芳斗艳。“梨儿见梨儿一滩泥儿”,往年的梨如果不储存好的话,到这个时节就要腐烂了。

春天的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在农谚里,亦是如此。“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春雨贵如油,其实多雨的春天正是农人所期盼的,因为有了春雨,今年的丰收就有指望了。“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这句农谚说的是清明前后,天气晴朗,气候和顺,正是农人们耕地、播种的有利时间。谷雨时期,如能下一场好雨,对种子的发芽、出土和生长都有好处。

“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在农谚里我们阅读春天,在农谚里我们读懂春天。看,春天正从农谚里走来。

父亲的谷雨

文/陈树庆

谷雨是季节,是时令,更是希望。过了这个节气,谷雨里萌发的期待,一天天葱葱茏茏蓬勃开来。

春行至此,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春色渐远,夏荫始浓,农事活动到了紧要关头。农人们踏着时令的节拍,播种希望,喂养着一个个平淡的日子。

在乡间,清明早,小满迟,谷雨一场正相宜。谷雨这个散发着五谷香味又润泽大地眼眸的节气,自古以来就是农人们播种的节日。南宋陆游曾描绘道:“寒食初过谷雨前,轻衫短帽影翩翩。独辕碾破新堤路,双耜犁残古庙壖。”农人所有的希望都是从谷雨开始的。谷雨下起来,我的父亲会在檐下伸出手去,接着雨水嘟囔着:“多好的雨!一场谷雨一年粮呢。”雨,真柔,如丝,如线,悄无声息落在土里,润酥了田,落在心里,点开了花儿。没种过庄稼,没苦盼过收获,你是体会不到农人此时的愉悦和欢欣的。

父亲陶醉在谷雨里。我不懂,一如我五谷不分。谷雨在下,春风在飘,父亲戴上斗笠,披一块塑料布,去了田里。他要跟庄稼和土地一起分享酣畅的喜悦。那一地葳蕤的麦苗,昂起了头,挺直了腰,潜滋暗长,焕发出谷雨时节喜人的绿色,盎然的春意。农人们不会抒情,但是欢喜的心意却抑制不住。幼时对于谷雨印象最深的,就是透过谷雨时节如烟的雨幕,看着父亲忙碌的、在雨烟中渐渐模糊隐去的身影。“吃过年饭,眼望田畈。”其实,心急的父亲不等谷雨的到来,就开始准备农事了。将搁置已久的各种农具从梁上取下来,该添置的要添置,该修理的要修理,不能到使用时误事。谷雨时节是播种的时机,整好的田地,看上去平整如板,种子从父亲粗糙的手掌心,播撒进泥土之中。要不了多久,密密匝匝的秧苗开始吐芽,孕育出崭新的生命和蓬勃的希望。

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每到谷雨时节,村里的人们就会忙碌起来,除了管理田地,还会把头年储存的蔬菜种子拿出来,或泡或晒,然后把菜园子整理得平平整整。父亲领着我们趁着谷雨的墒情,点种辣椒、四季豆、黄瓜、茄子等蔬菜。父亲用锄头轻轻一剜,一个小土窝,很湿润很温暖的样子。我们围在一起,争着撒种。怕种子冻伤,父亲还郑重其事地盖上地膜。不几天,种子发芽钻出土层,长出绿油油的嫩芽。一阵微风吹过,那一畦畦嫩芽随风摇曳,那是生命最美的意象,犹如写下一首首清新的诗行。《群芳谱》上说:“谷雨,谷得雨而生也。”印象中的谷雨,曾经是我的祖辈和父辈都盼望的日子,他们知道因雨生谷的道理,他们也懂得这是珍惜农时适时播种谷物的时令。

谷雨,它叫醒了种子,拔高了返青的麦苗,激发着生命的生生不息。而今,远离了种子和土地,我的内心越来越荒芜、狭窄。谷雨,在这个清雅的日子里,唱着农谚,数着节令,五谷丰登,有地种,有饭吃,父亲说的都是农事,我有的懂,有的不懂。我知道,让每一个日子都芳香四溢、精彩纷呈,是父亲在谷雨时节最质朴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