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亲情文章

2022/12/18好文章

亲情文章(精选12篇)

亲情树

文/点一杯开心果

亲情树

世界无奇不大,无奇不有。有千年甚至万年古树屹立在世人前,供人思考;有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的品种树,供人观赏;有排列在道路的两旁,默默无闻,枝繁叶茂,伤痕累累的无名树,供人乘凉;还有一种树,千年开花,壮世奇观,那是铁树。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也成长着一棵树,那便是亲情树。它埋藏在我们心中,已好久好久了……

它从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开始生根,发芽,结果,直到它枝繁叶茂,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它不仅被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所孕育,还被兄弟姐妹之间的爱所滋润着。

还记得前些日子媒体关注的那两个抓阄的双胞胎兄弟吗?弟弟患有严重的尿毒症,家里为了救生命垂危的弟弟的病已经花空了所有的积蓄,在外地的哥哥也赶了回来,为弟弟捐肾!可谁能料到,检查的结果令所有人大吃一惊,哥哥也同样患了尿毒症!这个结果无疑是雪上加霜。此时身在国外的两兄弟的父亲也回来了,带来了这个家最后的希望,这位平凡又伟大的父亲做出了令所有人惊讶而又佩服的决定:同时捐出两个肾给自己的这两个儿子,遭到了医生们强烈的反对。无奈之下父亲又做出了心痛的决定:让两兄弟抓阄。同样是儿子,都是自己的骨肉,都想捐,都想救。等到这位父亲再次回到病房里的时候,发现他们都没有动过那纸条,父亲心碎了!两兄弟谁都想把这机会让给对方,不对,这让出的是生命,让出的是希望,让出的是亲情!最终父亲决定先救弟弟,毕竟弟弟比较严重,还有时间再给哥哥找肾源。结果这仅有的一丝希望再次破灭了,父亲检查比对不合格!难道就这样等死了吗?也许是亲情感动了上苍!远在异地的堂哥,表叔等亲戚都来做配型,最后两兄弟双双配型成功,得以幸存。

看的出来,他们是多灾多难的一家人,他们之间兄弟的爱在浇灌,在滋润他们心中的那棵亲情树,我相信,这棵树在他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即使现在的它没有枝繁叶茂,也会逐渐茁壮起来。

对于每个人而言,最亲的人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是兄弟姐妹了,我们一起享用着爸爸妈妈及长辈的爱,一起长大,一起经历生活带给我们家的酸甜苦辣……我们曾经经历过太多太多,或者说我们有太多的曾经了,我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剪不断的。

后来我们长大了,我们要上学,学习,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了。再后来,我们都工作了,不在一处的我们又没时间在一起说我们小时候的悄悄话了,继而缺乏沟通,现在我们都各自成家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顾各家,相聚时只是过年时候的一顿年夜饭罢了,难道不是吗?但凡涉及经济问题,像财产之类的,足以将兄弟姐妹之间多少年的感情化为乌有,甚至反目成仇、对簿公堂,而在他们心中,那棵树已经不存在了。我想无论我们贫困与否,切不可因为钱财而失去那棵亲情树。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种下的那棵树吗?我们高兴地给小树浇水,如今那棵树已枝繁叶茂,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了!我给它取名为亲情树。兄弟姐妹们,别忘了再去看看它,什么时候我们再聚……

作者:点一杯开心果 联系电话:13815357329

心底里那份最浓厚的亲情

周日,多多姥爷去舅舅家了,周五才能回来。姥爷没在家的这几天里,心重的多多有点小伤感。姥爷从她11个月大的时候一直带到现在,祖孙俩建立了浓厚的感情。每天早上上学前,多多都会到姥爷的屋子里去看一眼,有时会去闻闻姥爷的枕头,摸摸姥爷的被褥,每天总是数着姥爷回来的天数;晚上走下校车的第一句话总是跟我说:“妈妈,我好想姥爷,想给他打个电话,姥爷又总是说听不清。”听到孩子的话,我心里感到一丝心酸和欣慰,小小的年纪里埋藏着深深的情感,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

多姥爷岁数大了,本应是享清福的时候了,为了帮我照顾孩子,还在发挥着自己的余热。舅舅和舅妈多次想让姥爷去他们家里住,可姥爷总放心不下我这个老闺女,还有他对隔辈人的疼爱。

随着姥爷年龄的增长,我们提出给他找一个保姆,每次都被姥爷坚决的否定。多姥爷是一个勤快人,每天骑车到菜市场买菜,回家后帮我收拾卫生,做饭。当然前提是适量的劳动力,绝不能累坏了身体。有时做事不让他插手,他反而不高兴,慢慢的也就随他的心意了。

上周,多舅舅提出让姥爷去他家住几天,多多听到后是百般阻拦,姥爷心里也有点矛盾,我知道老人家心里的想法。虽然我也不想让他去,可人总不能太自私。

亲情,那份长长的牵挂!

亲情在无声中流淌

文/东方青竹

人生,最美丽、最贴心的情感莫过于血浓于水的亲情。她不因时空的阻隔而疏远,没有你贫我富的高低之分,她是长幼互爱的其乐融融,她是姐弟互敬的彼此支撑。她似雨后虹霓折射出的绚丽彩带,把遥居天南地北的亲人的心连接在一起,她是雪夜归来那暖暖的炭火盆,让跋涉者倍感亲切温暖,犹如酷暑中的浓荫,让人倍感神清气爽,畅快淋漓。而在今天这以“钱为亲”的冷漠时代,还能拥有这样一份亲情--跨越时空地围绕着、牵挂着,这该是何等的温馨!何等的幸运!何等的幸福!何等的珍贵!

六月的“黄果兰”开满山城,缕缕淡雅的馨香牵引着我来到阔别已久的姨妈身边。几年前,因为病魔留下的后遗症使姨妈行动不便,也失去了发声的能力。但当我扑入她的怀抱那一瞬间,那双纤弱无力的手传递给我的那份爱依然那样浓烈,那样厚重!姨妈睁大眼睛看着我,那依然清澈的目光充满了爱怜,泪水模糊了视线,打湿了衣襟。她虽然无法用声音回答我的呼喊,但她的眼神告诉我:她听懂了我的思念和牵挂,也更加惦记远方的我。我久久的抱着她,伏在她柔弱的肩上,感受到姨妈的心跳。这是无声的对白,这是心与心的交融。我仿佛清晰地听到了姨妈发自心底的呼喊:那是对晚辈的思念和牵挂,那是对再次团聚的渴望与欣喜。那是对母爱最美最美的诠释!她是那样的温暖、亲切、踏实、安全、无私……享受着这份近乎有些奢侈的爱,幸福和酸楚一起涌心头。那一刻,再一次看到了妈妈的身影,我禁不住回过头去偷偷擦拭着眼睛。

岁月的风霜无情的扫去了姨妈漂亮的容颜,她的头发花白,无情的病魔摧残了姨妈窈窕的身形,剥夺了她发声的权利。此刻我无法相信这是我一项仰慕的姨妈。但是,我又从姨妈依然湖水般的眸子里,读出了她那份坚强,那份无畏的意志和战胜病魔的勇气,看似沧桑的表情中仍能找到姨妈年轻时的那份美丽,那份婉柔和坚毅。

四姨妈,在母亲那辈众姐妹中排行老四,我们都称呼她四姨。四姨是众多姐妹中长相最漂亮,也最有知识,是名符其实的美女加才女。她婚姻美满,家庭幸福,子女出色,更是个幸福的女人。

四姨出生在解放前,这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她不可能长时间上学读书,但四姨天资聪颖,又喜欢读书、学习。因此,虽未上过几天学堂,却是个有知识的人。家乡的青山秀水让四姨出落得格外的端庄秀丽,淳朴的民风和良好的家教养成了四姨娴熟也带有几分刚毅的性格。一个相貌出众、才情超群的女孩自然而然地就成了百家求、千家羡的白雪公主。媒人踩破门槛,可美人独具慧眼,找了个家境一般,而行操出众、为人大度、成熟、稳重,又重情,重义的优秀郎君,用我的话说就是“史上最优秀的男人。”

姨夫戎装戍边,四姨就随军南北转辗。那个年代,城市有城市的困难,乡村有乡村的拮据。四姨一个人带着孩子,一边上班,一边做家务。实在照顾不过来,才把表妹和表弟送回老家农村,让姥姥帮着照看。这才有了一段我和表妹成了姥姥家常驻大使的故事。姨夫的单位南迁重庆,那段日子无法顾及家事,四姨每天家里,工厂,菜场,三点一线的奔忙,辛苦可想而知。但工作依然出色,家里有条不紊。直到几年后,才终于和姨夫团聚在山城重庆。

四姨和姨夫共生育两男两女四个儿女。四姨对他们的教育一向是很严格的。在她和姨夫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下,子女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不依靠父母,不靠不正当关系谋取功名利禄,更不贪图安逸享乐。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实现理想。大表妹从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小表妹独闯商海,从一个销售员到拥有了自己的企业,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而今成绩斐然的她依然是邻家女孩的风范,可亲可近,大方而豪气;小表弟更是卓越,企业做的风生水起,说他傲立西南商界也丝毫不为过。

姨妈在白驹过隙的岁月中,霜染两鬓。她和姨夫告别了工作岗位,退休后,日子陶然自得,闲暇又为表弟妹们带孩子,享受着天伦之乐。

可两年前的春节,她得了一场大病,女儿们日夜守候在她的身边。精心的治疗,细心的呵护创造了奇迹。因脑出血昏迷多日的姨妈终于被儿女们唤醒。但因为出血压迫发声神经,她再也不能开口讲话了。

受压迫的神经还直接影响到她的饮食功能,吃饭张不开嘴,只能吃流食,一喝水还会呛。那个讲话滔滔不绝的姨妈,不能说话了;那个刚强自立的姨妈,生活不能自理了。最让她痛苦的是无法和家人交流,她欲哭无泪,当时万念俱灰,觉得生不如死,绝望充斥着她的内心。

依然是姨夫和她的儿女们,依然是亲情的感召和支撑,使她拿起了手机,用短信和人交流、沟通,用笔来表达她的心愿和对事物的看法。

大自然中,一切动植物对生的渴望都是无法抗拒,那些在贫瘠的土地上展现风姿的小草,那些开在石缝中的花蕾,以其不可估量的毅力顽强的生长着,绽放着。人的生命力更是何等的坚强而无畏,姨妈以超出常人想象的毅力抗争着,从学站起,学走路,到开始迈出一小步,到后来可以扶着墙或沙发自己行走。由别人喂饭到自己端起饭碗,到如今和正常人一样,早起洗漱、梳妆,把自己的一天打扮的整洁美丽,从容而有滋有味。谁能说这不是一个奇迹!当你看到那个衣着得体,装扮入时,戴着眼镜端坐在那里看电视、看报,俨然学识渊博的老教授的姨妈时,你能想象得到这是曾经因病卧床的危重病人吗?当你看到那个坐车观光风景,竟然还可以坐在池塘边垂钓的姨妈时,你又能想到什么吗?奇迹!都是奇迹!

走进她的卧室,一阵馨香扑鼻而来,那是她床头黄果兰的花香。而这每天都更新的花朵,那可是姨夫从花园采撷而来,从不忘记,从不间断。“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这歌里唱的一定是那些热爱生活、懂得生活更会享受生活的人。

雾都重庆被雾笼罩的扑朔迷离,山风穿透雾霭,黛色的山峦从烟雾缭绕中移出,青翠叠嶂,山环水绕,那种由朦胧变真实的转化,美的目不暇接,也似乎有些凄然。然而,那因重逢而更加浓烈的亲情却溢满了我的身心。尽管她无声,可那眷眷的眼眸,默默的注视,传递着一份“无声胜有声”的情与爱,她如决堤的潮水,在我扑在姨妈怀里的一瞬间将我整个人淹没。世间所有的情感,莫过于亲情,她唯美而久远。

亲情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旋律可以越千山,跨万水,流淌到每个亲人的心中;亲情是一篇画面感极强的散文,她不受任何约束任意挥洒,就能在彼此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山城重庆,它记录下这一难忘的相聚,有来自大东北的四姨妈的姐妹,她们趟过岁月的河流,抖落年轮留下的风尘,就为了曾经的闺蜜,为了曾经一起上山采野菜,一起绣花的老姐姐,被子女搀扶着,携手来看望四姨妈。因为尚在的老姐妹中唯四姨妈最年长。一看到几位姨妈身体不如从前,满脸的沧桑,老年斑遮盖了她们曾经如花的容貌,行动迟缓,眼神不再明亮,流年夺去了她们的韶华。我在感叹,酸酸的心水,涌入眼眶。

东北来的几位姨姨中,我与其中的两位有三十多年未曾相见。在她们眼里,我是那个常常缠着她们梳辫子的小丫蛋,是粘在她们身后的小尾巴。三十年岁月风霜,飘染了青丝,当年哭着喊着要姨姨们带着一起玩的黄毛丫头已进入人生之秋。当和她们相逢在重庆的时候,我的心无比喜悦,围坐在她们身边,促膝聊天,听她们叙述这些年婚姻的苦乐、世事的变迁,子女的贤孝,每个人都有许多的故事。也一起感受着喜怒哀乐,高兴处四姨妈开怀大笑,也会伸出大拇指表示赞赏和认同,伤心时一起泪水潸然,几个姨妈围坐在四姨妈周围,我们在说,四姨妈在听,情到深处,用手语动作表示,流泪是她表达悲痛和相思最直接的表情。亲情就在这有声与无声中重演、升华、延续。

相聚,总感到格外短暂,分别却不想说再见。今别在此相逢何日?望着年逾古稀的姨妈们,蹒跚的步履,满头的银发,不知道这样的相聚还能否重演?自然界无情的规律,谁人可以躲得过!酸楚与不舍浸泡着我脆弱的情感,屡屡惆怅在心头弥漫。山城重庆,一座座山峰蜿蜒连绵,如血脉相连的亲情绵延不断;长江之水川流不息,犹如那血浓于水的亲情一脉相承。

“相见难,别亦难。”如果说“内心还有许多无言的歌的话,那便是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一生能有几次这样的相见,又能有几回在有声与无声中体会那份浓浓的亲情,我仍在期盼……

亲情的寄托

文/珳翙

因为小女的一次小感冒,让我又想起了驱寒、暖胃的红糖水,便在厨房里翻箱倒柜了很久,终于在冰箱的角落,找到被遗忘很久的红糖。

红糖在开水中翻滚、溶解,将整个锅里的水染成了红黑色。香,随即而来。甜甜的蔗糖的香味,夹杂着往事的味道,不可阻挡的侵入了鼻腔,溜进大脑。

老人们都对红糖有特殊的情感,奶奶也不例外。在奶奶的厨房,有一个专门储存红糖的罐子。以前,她经常从罐子里变出一小块红糖放到还是小孩子的我们口中,然后驱赶我们一群嬉闹的小孩子出厨房,安静都煮着晚饭。

对奶奶而言,红糖最重要的作用是每年春节必备的年糕原料。每年的最后几天,奶奶总会呼儿唤女,安排好子女去磨糯米粉、煮红糖水、搅拌研压成型、架锅煮蒸。每一道工序她都要亲自把关。这时候,我们一群孩子围在锅前,贪婪着看着粘稠红糖水将米粉染得金黄,幻想着出炉后的美味。这时候,奶奶多半会在炉前,对我们讲起过去的事情,讲起以前家里人多劳动力少,每次都不够工分可以分到谷米;讲起用番薯丝给父亲的兄弟姐妹求学,最终才得以有出息;讲起过去感冒连红糖水都没有,只能硬顶过去。情深之至,大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过去的苦与累都是今天幸福的调味剂,就像在炉火旁滴下的眼泪,会让人更加珍惜年糕的香与甜。

今天,早已不是以红糖为零食的年纪,对年糕也不在充满渴望。随着年纪的增大,对甜味的需求越来越低。红糖,也渐渐归隐在角落。如果不是今晚的偶然想起,也忘记了在冰箱里,还有沉默的红糖。

我将煮好的红糖水倒进碗中,香气袅袅而起,隔着碗壁,温暖随之而至。

这样的温暖,是多么的熟悉。

高高的自行车、憨厚的背脊、迷糊的自己和温暖的红糖水,这些小学一年级的记忆片段有时候在脑中串联成型,让我又再想念起了父母。一年级时的一个下午,我忽然的发起了高烧,在课堂上头晕目眩,精神不振。当时父亲恰好是上课的老师,他发现了我不安心听课便走下来准备批评,发现了我的不妥却还是坚持把课上完,便匆匆将我抱上自行车后座,走了十公里的黄泥路将我送到镇的卫生院。靠着父亲憨厚的背脊,我居然就睡着了,直到被针刺痛而醒。吊完点滴天已全黑,回到家里我就倒在床上继续睡了过去,第二天醒来,我的发烧已退,才发现父亲已守在床前,眼含红丝,呼唤着母亲给我送来温热的红糖水……

同样温热的红糖水,现在传递到了我的手上。

日子在一天一天的过去,就这样,很多年也过来了。我从一个缠绕长辈的小孩变成了小孩的父亲,从需要别人照顾变成了需要照顾别人的人,为女儿的苦而烦恼,为女儿的笑而知足。当年我的父母,必定也是这样的心情。

这一碗红糖水,会蕴藏着多少的甘甜和亲情?在想起这个问题时,我不禁觉得惭愧。作为80后的我,总以为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注定是要被替代的,却未曾想过在改变的过程中,丢掉了多少情感的寄托。

原来,红糖水也是亲情的一种寄托。

喝下这一碗红糖水,女儿便暖暖的睡着了,小嘴还时不时的吮吸,大概是在梦中也梦到了红糖的香甜,但愿他日她也曾想起这一碗温暖香甜的红糖水。

回故乡

文/漂泊异乡

久已不堪思乡之苦。决定回老家是在晚上六点,草草的安排了一下厂里的工作,决绝的踏上了归程。漆黑的夜色中,车灯似两把出鞘的利剑,撕开夜幕,在高速公路上驰骋。归心似箭,车子好似理解我此刻的心情,超过一辆辆车,穿过一座座山,跨过一条条河。走萧山,过杭州。南京长江三桥上,水汽缭绕。起雾了,这就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雾霭愈来愈浓,车速亦缓。努力的挣脱雾的束缚,强行前进。

凌晨五点多,将近一千公里的归乡之路终于要结束了,踏上了这片热土——生养我的故乡。十月的中原大地寒风瑟瑟,为了生活,已有一些早起的商贩在仍旧黑暗的黎明中支起了摊位,吆喝着,招揽着极少的几个过客。这是一座新建的城市,原先的老城区因下面采挖的煤矿区在不久的以后就会塌陷,只有在这里另辟新址。父母尚在几十公里以外的农村居住,大哥和小妹就生活在这个新城里。

近乡情怯,经年在外,已经不知归家的路。给小妹打了一个电话,问清了她现在的住址。没有说我已经来到,想给她一个惊喜。靠着以前的记忆,辗转找到了她的住处。当小妹从电话中知道我在她的楼下时,是那样的意外。时已天亮,外甥和外甥女亦已起床。她们扑到我的怀里。小妹要打点自己的生意,我带着孩子们去街上吃早点。两个孩子一边一个拉着我的手,虽说寒风肆虐,却倍感温暖。水煎包是家乡的特色小吃,再加上一碗胡辣汤,在寒冷的冬天里是最好的享受,最幸福的是和家人共享。

早点后在孩子的牵引下徒步来到大哥家。大哥因工作的关系不在,要中午方可回来。于是带着外甥和侄子做起来孩子王。看着一个个灿烂的笑脸,心中漾起无比的幸福和温馨。午饭是水饺,在北方,饺子象征着幸福团圆。大哥和我亲自动手,一个个满储着亲情的水饺在手中跳到。大哥要我等到傍晚和他一块回父母那里,虽说渴望满怀,只好在耐心的等待。

大哥亲自开着车,驱车几十公里。夜色已浓,在万家灯火中,我终于回到了家,回到了生我养我的父母身边。

父母老了!

丝丝白发,重重皱纹,是生活的艰辛,是对儿女的牵挂,是岁月的轮痕。看到父母,我有下跪的冲动。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不能够偿还父母生我养我于万一,枉为人子。我心中在流血。我没有哭出来,母亲的眼里早已储满了泪水。我不能再让父母伤心。我知道,我还要回去,还要离开父母,就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之后。人生就是如此,只要想做出一点成绩,就要付出,我付出的是亲情,血浓于水的亲情。

父亲仍是那样开朗,我的回家使老人快乐兴奋。慈祥的笑容,慈爱的目光。我只有在家吃一顿饭的时间,当晚就要和大哥同车赶回城里,在城里休息一晚,第二天就要回到我原来的生活层面。好想在父母身边多待一会,然而一切不可能,遥远的地方还有几个厂子要我打理,还有一些工作要我操作,那些工人也是孤身在外,他们也不能够承欢于父母膝下,都是为了生活。

眷恋的看着父母,老人的音容笑貌深深地镌刻于心底。为父亲慢慢地、满满的倒上一杯酒,拉着母亲的手,我、扭过头,擦去脸上的泪水。

只为了那心中的热土,只为了看看父母,来回两千里,两夜的无眠。我心已安。短短的两个小时,是浓浓的亲情,血浓于水的亲情。

父母没有留我,尽管满心的不舍。只是叮咛我要注意身体,不要挂心他们,注意安全。

我走了,又踏上了归来的路。

在城里考察了一下生意市场,准备在老家办一个代理处,那样我可以多回去几次,可以多看看老人。

行行复行行,又是十几个小时。路旁田地里碧绿的麦苗为苍黄的稻田所取代,路两边高耸的杨树林亦变成了矮小的风景树,我,又回到我所选择的生活。

袋子里的亲情

文/马光明

乡下的老嫂子打来电话,让我半个小时后到桥头去接她,她的话音急促,我仿佛看到了她气喘吁吁地挤上客车的情景。我连忙说:“好!好!好!”

老嫂子是我大伯家的儿媳妇,已年过六旬,但身体倍儿棒。她的女儿已经成家立业,最小的儿子也已经研究生毕业,并且有了不错的工作,她和大哥本可以安享晚年,可她们闲不住,农忙时在乡下种地,农闲时到城里打工,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来回奔波,日子过得踏实,身体也练得结实硬朗。

老嫂子经常从乡下给我们捎来她们家地里收获的红薯、花生、大豆、绿豆等,一兜一兜的,因此,尽管我们没有种地,但从没有缺欠过这些东西。老嫂子最常捎来的是玉米糁,我们家一年四季的玉米糁被她全包了,每到玉米糁将要吃完时,她准会捎来一大兜。她常说:“你们吃的都是买的,地里种的吃着‘厚诚’(实惠)!”她还会赶时髦地说:“咱自己家种的可是真正的绿色放心食品呢!”

老嫂子每次给我们捎东西,都会把袋子装得很“瓷实”。我们也会隔一段时间把穿不着的衣物打包送给她。两家的亲情常常被袋子你来我往地传递着。

近年,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老嫂子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她们平时穿的衣服很时髦,不比我们的差,我们也渐渐不好意思再把旧衣物送给她们,而老嫂子依然像往常一样给我们送这送那,毫不在意我们的“失礼”……

我掐着时间去接她,当看到她拖着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从客车上下来时,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当父母老了的时候

文/橙子

窗外,一轮明月爬上了树梢,柔和的月光静静地洒在我的书桌上,我做完了作业,随手翻开了我的相册。手指轻轻地摩挲着照片,这张是妈妈抱我上公园,那张是爸爸扶我登高峰……翻着翻着,我的目光不自觉地被其中的一张照片吸引,画面中太阳将要落山,夕阳的余辉把整片天空染得彤红,母亲正牵着幼小的我在公园的小路上走着……

我闭上眼睛,往事如画卷一般在我心头缓缓展开。那年,我大约是五岁左右吧,在幼儿园读中班。每天放学回家,母亲就会拉着我去公园里散步,那段时间便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日子,记忆中那时的母亲是很年轻很俏皮的,她会给我讲一些笑话,陪我做一些幼稚的游戏,她惟妙惟肖的故事讲解总让我对那些未知的世界兴趣盎然……

窗外蓦得一阵风过的声音,思绪被打断,我猛然惊觉,原来时间过的真的很快,我们已悄然长大了,而我们的父母也从年轻飞扬走向岁月沧桑。总有一天,他们的身躯将瘦弱得无法承载我们的重量,他们再也不能拉着我们在公园里散步。

如果那一天真得来临了,我将为他们做他们在我小时候为我做过的事。当他们的眼睛花了的时候,我要为他们读书读报,像他们在小时候给我读故事书一样;我还要带着他们去公园遛弯,呼吸新鲜的空气,就像他们曾经牵着我的小手去小区里散步一样……当父母老了的时候,儿女们必须加倍地回报他们,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这便是每个孩子的责任。尽管岁月在无情的流逝,但只要我们能够孝顺,这世上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亲情,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亲情让父母在我们小时候夜以继日地照顾我们;亲情,也将让我们义无反顾地孝顺父母、照顾父母。人生在世,不但要热爱祖国,还要有亲情。只有这样,才配得上这一撇一捺的“人”字。

一场关于亲情的电影

文/何瑞琪

第一次看电影,是一个人,但是也不算一个人。

我当时正在读小学,对看电影充满了期待和向往。我想去看电影,可是当时抚养我的爷爷奶奶没有多少钱。对于生活节俭、没有多少文化的他们来说,看电影所花的钱是不值得而又让他们心疼的。我不敢开口,害怕让他们为难,可是这个愿望的火焰从来都没有熄灭过。贫穷可以限制一个人的行为,但却不能限制一个人的思想。

终于,机会来了。一天,老师拿着一堆电影票优惠券对我们说,用券看电影可以少花钱,问谁要。我紧紧地握着笔做起了思想斗争,以致汗渍都留在了笔上。最后我用力地举起了手。

我把优惠券夹在语文书里,轻轻地放在书包里,生怕弄皱它。回到家,我一脸讨好地把优惠券给奶奶看,突然想起她不识字,只能慢慢地解释给她听。说到买票可以省钱的时候,我还故意提高了音量。可奶奶还是不答应,觉得这不是个正经事儿。说到“正经”,我立马强调说,是老师让我们去看的。我撒了谎,可当时我却觉得这个谎是很有逻辑的,老师发的票,那就是老师让我们去看的。提到老师,奶奶终于答应了,她对于老师有一种莫名的信仰。

我们步行来到离家最近的电影院,我快步跑到售票窗口,踮起脚问票的价格,发现用了优惠券还是很贵,我有点犹豫了,奶奶却说:“既然是老师让看的,那就买吧。”说罢,她从裤子里层一个隐秘的口袋里拿出一大把钱,里面有50块的、20块的、10块的,甚至还有5毛和1块的,她用零钱凑足了一张电影票钱。我说:“只有一张,你怎么看啊?”她说:“我一个老人家,看这个有什么用!”我转身问售票员:“我奶奶可以进去坐吗?她不看电影。”售票员说不能。奶奶满不在乎地对我说:“没事儿,我坐在门口的楼梯那儿等你就好了。”说罢,她往门外走去。我看见她略微肥胖的身体,颤巍巍地走着,然后环顾四周,坐在了第三阶楼梯的最右边。我感觉心里堵得慌,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不舒服,可我还是快步走进了放映厅,电影要开始了。

放映厅里的人很多,几乎都是成群结队来的,而我只有一个人。我终于看上了向往已久的电影,本来应该开心,可我却像被人注视着,内心发慌,有点儿看不下去了。电影不知道放映了多久,我的心思却还在外面,惦记着那个胖胖的背影。

电影终于结束了,人们成群结队地离开,我一个人走出电影院,走近坐在楼梯上的那个身影,扶起她,往家走。

奶奶才是电影,因为最后我为她落下了眼泪。她等我看电影,我在电影前想她,我俩就是电影,一场关于亲情的电影。

至爱的亲情,别让父母孤单

文/刘红梅儿

我们都大了,父母却老了。以前的贫困他们从不低头,而现在的孤单才真正让他们屈服。小的时候,就是父母的宝贝疙瘩,而今每次离开妈妈家,父母总是在身后依依相望,重复的叮咛着那句说了千百次的话;路上注意安全,到家来个电话。

这些天,父母的身体好像不如从前。女儿在家也对我说,妈妈,你最起码要让外婆和外公活到我大学毕业。想想女儿的话,觉得心里更是无比的愧疚。毕竟都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我何尝不想他们安康。自幼在我的心里,妈妈就是一个坚强,贤惠,又温柔如水漂亮的女人。从舍不得打骂我们,爸爸是个工作狂,经常工作很晚才回来,把单位当做家了!家里家外都是妈妈,每个清晨,我睁开眼,妈妈早已起床了。而别人家男人干的活在我们家也只有妈妈那只瘦弱的肩来承受。那个时候,最幸福的事就是看着爸爸工作归来。工作成家后,有时心情不好,父母的一句关心,也会发脾气,事后自己又无比的后悔,心疼。

而婆婆自从退休后,帮我养育孩子,每天下班后看到的就是热腾腾的饭菜,还总问我喜欢吃什么蔬菜。说我上班辛苦,每次吃完饭就要我午休。

我们有时为了工作,生活的压力而苦闷,郁闷,不喜欢聆听他们的倾诉。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从哇哇落地,到工作,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青春,迎来了缕缕白发,脸上留着岁月的沧桑,痕迹。对待父母,亲人,我们不求完美,只求无愧,无悔。不要等他们老去,才自责,悔恨。

记得在我10岁的那年,当我睁开被泪水凝固了的眼睑,望着窗外那轻飞的柳丝,一阵刺眼的光将我的眼睛蒙上。醒来的我只感觉脸颊好似如火般炙热,脑子好像装了块石头,沉得抬不起来,四肢乏力,身体里升腾了一股热气在膨胀,眼前的天花板在旋绕,我脑中被搅浑似的,被困在床上。第二次醒来,浑浑沌沌的,只是隐约地看见床边坐了个人,手中捧了一杯热水,那袅袅的水汽开始蒸腾。我从模糊中看着这个人,眼角处似乎荡漾着若有若无晶莹的泪光。那人看了我一眼,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跟我说:“你醒了,先喝点水吧。”是爸爸。此时我已经无力说话,只感觉有一只大手将我扶起,随即送入口中的是热腾腾的水。我一直盯着爸爸,用那半睁半闭的眼睛审视着他那凝重的神色,眼角旁那深凹的皱纹,我哽咽了,胸中氤氲的热气开始沸腾,涌入血液的是无尽的温暖。

我又睡下了,我没有闭上眼睛,我瞳仁里呈现的是一个个如雾气般若虚的轮廓,那个日渐苍老的背影。他也在看着我,用那双温暖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那发烫的头。突然有阵冰凉在我头顶扩散,是泪吗?我眼前模糊不堪了,仿佛是一汪浑水,我那湿湿的眼角也印证了心底最深处炽热的呼唤,我用心感受到了耳边的絮语,是爸爸在对我说,“睡吧!没事的。”我已经控制不住泪水的迸发了,就让它化作雨后泉涌般迸发吧!宛如春雨,滋润着土地。我昏睡过去了,连同那初日东升时的光辉一起沉淀的,还有那在脑中萦绕的,关爱的温暖,包容了我的幸福,在嘴角微微荡漾。

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别人的影响,而我,受父母的影响最大。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后,都遵从父母的教导做完功课才出去玩。可是有一天,我实在太累,没有做完作业就睡着了。妈妈回来后,就把我叫醒,那时,我又困又累,哭个不停。妈妈就耐心的对我讲,我说过,当天的事情当天要完成,哪天也不能例外;否则,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虽然那个时候我不太明白母亲的用意,但现在我深深地明白了:如果没有小时候父母的严格管教,以我当时的性格,今天很可能会变成一条大懒虫。

我的父母是很守信用的人,只要他们力所能及,凡是答应过的事一定会尽力去做。在我上初一的第一个周末,父母曾答应带我和弟弟去玩。可是到了星期五晚上,单位打电话叫我父母回单位工作,说是有急事。我心想:明天的计划泡汤了。我们姐第俩很不高兴地上床睡觉了。躺在床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也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快起来,我们出去玩了。”在睡梦中,隐隐约约听到叫唤声,我很不情愿地睁大了眼睛,原来是爸爸妈妈。我那时非常兴奋,急忙跳下床。这时,我才发现爸妈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一定是熬夜了。他们为了能实现带我们出去玩的承诺,连夜工作,真是太辛苦了!经过这件事,我也学会了做一个守信用的人;答应过别人的事情,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教会了我很多事,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让我知道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懂得了分辨是非,明辨善恶。他们是我成长路上的向导。我今天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父母在我成长中的影响,将令我终生难忘,终身受用。如今长大成熟的我不经意间小时候的事情历历在目!

一个简单的问候,一句真切的关怀,一个甜甜的微笑,也是一种爱。只要我们快乐,幸福,健康,就是父母最大的心愿。我们都善待身边的亲人吧!特别是年迈的父母,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逢年过节,多回家陪陪父母,多给点关怀,别让我们的父母感到孤单……

别让微信绑架了亲情

文/李忠会

好友文芳来电说想见见我,听声音感觉有点异样。见面的地方是在医院。问她什么病,她只说病检结果还没出来,我也不便深问。

“丽丽呢?怎么没来医院陪你?”没料,这句问话一下触到她的痛穴,她开始抹眼泪,说:“在微信里。”我没听明白。她告诉我,“这玩意,可比我这当妈的还亲。你说打个电话和她聊聊天,她给你挂了,说有空在微信里语音聊;你说想见见外孙,她就让外孙和我来段微信视频;你说不开心了,她就给你发一些乱七八糟的笑脸表情来;你说身体有点不舒服,她就给你发个红包来,人影都见不到……”她叹息着。

“自己的女儿,有什么可以直说嘛,现在的年轻人事情也多……”我劝说了两句,从包里取出几百块钱给她,“没买礼品,这点心意你收下。”她双手接过钱,紧紧攥在手心里:“这钱才有温度,那些微信红包,都冷冰冰的。”

过了两天,我又去医院。她一个人坐在病床上吃着饭。 “丽丽呢?”我问。“在微信里。”和上次回答一样。“那你吃的饭是……?”“她叫的外卖,什么美团哦,说也是微信付的款。”

我陪着她把那碗饭吃完,仔细看了下饭菜的品质,估计价格也不低,但文芳却是含着眼泪吃下的。

过了几天,文芳的床边多了一位护工,60岁模样的大姐,听口音感觉不是纯粹的本地人,文芳给她交代什么,要说两三遍她才能听懂。“这护工谁帮你请的?怎么连语言沟通都有困难?”文芳回答“丽丽在微信朋友圈里请的,还说几分钟就搞定了。”我一时愕然。

短短半月,我去了三次医院,没有一次见到丽丽及家人。我按捺不住给丽丽去了个电话,约她抽时间和我小聚。她告诉我,她除了上班带孩子还在做微商,很忙,答应选一个时间约我见面。

等到第四天,丽丽来电了:“李阿姨……”刚叫了一声,就是一阵嚎啕大哭:“我妈妈的病检报告出来了,得的是乳腺癌,已经是中期了……”电话那头的哭声撕心裂肺,电话这头的我木然驻足。

才50出头的文芳,丈夫离世多年,自己一人艰难地把女儿拉扯大,好不容易把女儿的一切安排妥当,这可怕的病魔就找上门来了。我唏嘘不已。

傍晚时分,我提着炖好的一壶鸡汤,去医院看文芳。

刚到病房门口,一幅温馨的画面让我停住了脚步,那个护工不在了,床边多了几个人:丽丽的丈夫、丽丽的儿子,还有丽丽。文芳斜躺在床上,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开心的笑容,丽丽一勺勺地正给母亲喂饭,女婿正在帮母亲调试着床头的高度,外孙趴在床边看着妈妈为外婆喂饭,时不时帮外婆夹菜。一个劲地问:“外婆,妈妈做的饭好不好吃啊?”我没有急着进去,不知怎的,眼角有点湿润。我悄悄拿出手机,将这个画面定格了下来。

这一晚,文芳好像特别有兴致,一个又一个话题不断翻新。我知道,这对文芳来说是缺失已久的一次“聚会”,也是她生病以后难得的一份温暖。

离开医院,已近晚上十点,我在想,还需不需要约个时间找丽丽好好谈谈。“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都不如一次痛彻心扉的直面打击!”记不清这句话出自何处,但我明白:不需要谈了。

我拿出手机,再次看着刚才那个温馨的画面,然后给丽丽的微信发了过去,并写了一段文字:别让微信绑架了亲情!愿妈妈的往后余生,冬雪是你,春花是你,夏雨也是你,秋黄是你,四季冷暖是你,目光所至都是你……

绻缱亲情

文/素荷一朵

时间过的真快,不经不觉又过了一年了。这几天,总想写些什么,无奈脑子一片空白,理不清自己在这一年里工作和生活上有什么建树,或有无造过什么孽?每天尽心尽力,忙忙碌碌地工作,却是腥臊当道,芳不得薄,纵然见惯不怪,心中仍有怨怼,毕竟我是肉体凡胎不是碧穹仙子,怨怼的情绪会越描越浓,不描也罢;生活,一切都以读中学的女儿为中心,没有激情也不颓然,还算得上恬淡吧。能写些什么呢?感慨生活平淡,韶华早逝,才情将竭,甚觉迷惘。

婆婆捎来黄糍团,让我捏糍巴吃,太久太久没有弄过这些东西了,捏出来的糍巴不像样子。突然,想起小时候过年,母亲捏的糍巴很靓:小小的口、薄薄的皮、圆圆的糍身,很能装馅、很好吃!记起小的时候母亲一边口述方法一边手把手教我捏糍巴,母亲说:“先捏薄糍口,然后按下大拇指到糍团底处捏,捏薄糍底后,再往上捏糍身,这样捏出来的糍巴口小、身圆,皮薄,能装很多馅。”记起母亲还说过:“如果捏的过程糍团粘手,可以放一点点馅进去或大拇指拈一点点花生油,再捏就不粘手了,不粘手捏得才快。”按母亲的方法试了试,真的捏得干脆利落,只是捏出来的糍巴远远没有母亲捏的那么圆身好看,有点像瘪三,但比起先前捏的那几个靓了很多,那种感觉好像母亲就坐在我身边与我一齐捏糍,很舒坦的心情。

夜来幽梦还乡,梦见母亲,梦见小时候的一些人和事。醒来特别想念母亲,想起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小的时候盼望过年,数着天上的星星,望着天上的月亮问母亲:“姆!什么时候才过年呀?”母亲笑着说:“等到银河去到圆岭仔时就快要过年了。”于是披星戴月里翘首企盼,望穿秋水,缠绵着妈妈依稀略知天上有条银河一水相隔着“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牵牛与织女终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里“鹊桥相会”。在别家的孩子想穿新衣裳关切银河什么时候去到圆岭仔的时候,我已问过妈妈很多很多次:七月七银河去到天上的哪个位置?为什么织女不挽起裙裾趟过河水去寻找牛朗和两个孩子呢?织女不是会飞吗?皇母娘娘这个外婆不喜欢小孩子吗?母亲被我问得呛喉,但还是很耐心地将她知道的一点点银河的故事东拼西凑出来说给我听,母亲简单而有点笨拙的讲解让我稚嫩的心灵对银河充满了憧憬,对牵牛、织女的命运蓄满了同情。现在想来,我对文学的喜爱是基于母亲的启蒙了!40多年前的这个寒冬,母亲艰难地生下我,在之后的二十年里给予我那么多那么多的关爱,伴我长大。在我就快要能报答她的养育之恩之时,母亲就突然走了,没有一点点机会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是我一生的遗憾!残冬景色易描,绻缱亲情难述!

爱情,友情,亲情我们该如何面对

文/区间

这些天偶尔听到有这么一句话,逻辑在爱情里是行不通的。想想也是这么回事,我们在恋爱期间往往不是用脑子来思考问题,更多的时候我们是用自己的感觉来判断事情的真相,这可以说是每队情侣的通病,俗话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其实男人也不例外。要是在恋爱中我们彼此用思维的方式的来思考问题,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说失恋了,就算有一个人思考也就不会那么多的爱情悲剧。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把恋爱当作做数学题,每一步都是来来回回的想好几遍,然后再慎之又慎的付之于行动,虽然这样我们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但问题是这还是恋爱吗?没有了激情与猜测,也就不是恋爱的初衷了 。我总觉得人是矛盾的集合体,有着太多难猜和不懂。简言之我觉得恋爱时我们报的事随意的心态。

至于友情大多时候我们采取的是随兴。这是一种介于爱情和亲情的感情,爱情没了可以对朋友说,亲人走了朋友还在。对于朋友之间我们什么话也可以说,但我们为什么会成为朋友,是因为我欣赏你,觉得你这人还行,谈的来,诸如此类的情况下我们才成了朋友。这完全是因为我们一时兴起,一时的心血来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不正是这个理吗?难道说你会和一个你毫不感兴趣的成为朋友,还是说会和一个对你毫无好感的人成为朋友?我想不会吧,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心胸宽广人,然而我并不属于这一类人。

最后到了亲情。我们可以没爱情,也可以没友情,但却不能没有亲情。因为从我们来到这世上那一刻起我们就拥有了亲情,是爸妈把我们带到了人世间,这是亲情,爷爷奶奶给我们疼爱,这也是亲情。如果一个人说他没有亲情,但同时有爱情和友情,你们觉得可能吗?一个连家都没有的人哪来其他的?他消受的起吗?至于我们如何和家人处理关系这待回说,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和家人一起的时候你会做作吗?我想应该不会吧。最起码和家人待一块的时候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为他们是亲人,血浓于水,化不开的关系,或许今天你和妈妈吵架了,但第二天早上的时候还是会说,妈,我饿了。这又是因为什么,因为你知道她是妈妈,再大的事对她来说也没有自己的孩子重要。所以说和亲人在一起我们更多时候是随心的,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不像和恋爱在一起,还怕惹对方伤心,也不像和朋友在一起,怕失去。

爱情,随意。友情,随兴。亲情,随心。怎样处理和恋人,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这取决于对这三者的看法和态度,也是我们做人的看法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