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情感 > 情感短文 > 正文

日子

作者: 梁亚军2023/11/20情感短文

早上醒来,天已经亮了,通过窗户的玻璃看出去,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这几乎是一个固定的位置,不会有变化。今天是周末,不用去上班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可以晚睡,但告诫自己不要熬夜。可以晚起,但告诫自己不要懒床,贪睡。过一种自律的生活,就像诗人韩东说的,除过一种修行的生活,其他的生活都让人气馁。但又不是制度,制度是一种约束,而自律的生活如沐春风。

但显然还不能达到,需要一种提醒。但愿这提醒就是一种精神的训练,并因训练而变得更加的有序。

天亮了,一种秩序,无法撼动,公开而隐秘,宏大的布景在细微处变化着。时间无声无息,但它存在着,首先来自观念,其次,与我们的生命同构。站在窗前,眼前是一片熟悉的街景。这是一条叫作西三路的街道,清晨还少有人迹,有一种喧嚣前的安静。更远处是奔涌而来的秦岭像凝固的波涛,耸立的山峰韵律般起伏,可以看到最高的石榴山,相看两不厌。

起来,母亲已经在厨房里做饭,日复一日,做一件事情,这里面有一种坚持,一种微小的成就如馈赠。我们在厨房里爱着母亲,爱过她做的饭菜。在厨房,我们爱母亲可以爱得更加的具体,像口舌之欲,出自本能,又在后天被塑造和培养。我们的爱微小,而且被动,不像母亲爱我们,主动地投入,以至于忘我,不需要努力,就能够获得。女儿还睡着,叫她醒来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就让她多睡一会儿吧,没有要紧的事实等着她。醒来的生活如同虚度,如植物在生长。她今年七岁了,时间在我们的年龄之间有一个恒定的距离,没有一点多余的溢出。看着她,我看到了生命的幼年,在后面是她在推动着我。就像看到母亲,我看到生命的晚年,在前面,是她在引领着我。没有她们,世界会变得多么的不同。一种伦理的爱,灌注在我们之间,无形之物在运作,流通,生生不息。等女儿起来上卫生间,刷牙、洗脸,她的成长,就是就是接受和建立生活的秩序,用一天换来另一天,不断重复,这重复就是生活的制度和纪律。

对女儿来说重要的事情,就是去上学。那是在周内,吃完早饭,母亲送女儿去学校。送完女儿之后,到了超市开门的时间,再去超市里买菜。学校不远,走过去,不到十五分钟的路程,早上出去走走,也许对母亲的身体有好处。一天之中,如果要喜欢上一个时间,就应该喜欢早上,对一天的生活怀有期待,但不要有目的。

母亲和女儿出门去,门啪的一声关上了。有时站在窗口,等待着母亲和女儿从楼梯口走出来。站在六楼的窗口,这几乎是一个崭新的角度。等看到母亲和女儿从楼梯口走出来,这种居高临下,单向的注视中,看着一老一少,两个熟悉的背影,既相互分离又有一种亲密的联系,像风中的树叶,我的心不仅也会为了轻轻地一颤。

有时候,当我和女儿走出去,站在窗口的就是母亲。那是一个固定的位置,永恒不变。而剩下的时间,需要她一个人来消磨,一种无言的寂静会填满空荡荡的房间。但愿时间不会让她感觉到慢下来,收拾我们换下来的衣服,或者就是打扫房间,时间的流逝持续不断又无声无息。我记得有一次辅导女儿的作业,她问我一分钟能干什么?一分钟,我告诉她有六十秒。她又问我,一秒钟,又能干什么?哦,一秒钟,它那么短暂,稍纵即逝。我告诉她,就像她喊了一声,立即就销声匿迹。

站在窗口,一个恒定的距离,把我们内心隐秘的爱,变成了更加纯粹之物。仿佛只有在这样的距离中它才能够顺畅无碍的表达。我看着母亲和女儿远去,消失在一栋栋楼的后面。她们的离去,也一如她们的归来。

有时候,是我们一起走出去,这是三个人构成的生活,几乎没有长时间的分开过,彼此需要,又因需要而有一种亲密。母亲老了,相对于早逝的父亲,她的衰老就是双重的恩情。而年幼的女儿给了我一个父亲才有的荣耀。春天来了,轻柔的风吹在我们身上,如同真实的抚摸。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爱上这副身体,觉得这样活着,也算不错,为了这短暂的片刻的欢愉,也因片刻的满足而消除了无穷无尽的念想和索取。

从外面看,它是一个陌生的房间,走回来,它是我们熟悉的家,四堵得墙围城的一个微小的空间,一扇门对应着道路。只有一扇窗户,固定不变。早晨那是光芒涌进来的地方,晚上,那是一盏亮着灯的窗口,我们的生活在窗户里更新。

拉金在诗歌《日子》中写道:"日子是干什么用的?\日子是我们活着的地方。\它们来临,它们一次又一次的唤醒我们。\它们是要快乐度过的?\除了日子,我们还能活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