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情感 > 心情随笔 > 正文

遇见阿蓬江

作者: 王勇2023/12/20心情随笔

趁着孩子们去了学校,随遇而安的坐上去阿蓬江镇的公交车,开启了一场短暂的说走就走的旅程。

沿着319线一路向东,碧绿的阿蓬江水像一条柔美的绸带延展开去。两岸风光绮丽,像一幅展开的春日雨后图,墨绿、深绿、浅绿、鹅黄绿,零星的点缀着红、白、粉,那条柔美的绸带拂过心上,心也丝滑起来。

车里人聊着天,关于庄稼、孩子、天气、打工所走过的地方,处处透露着他们的生活哲学。在交谈声中车停了下来。阿蓬江镇到了。

要去神龟峡的话,前面有旅游车。有人热心的指点。大概是我不是这一带熟识的面孔,都认为我是游客。的确如此,只不过是一位顺其自然的游客。

四通八达的道路显得这个镇很阔大,还有些许的神秘。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去看看河流吧,镇子因阿蓬江而得名,而江总是让人的心灵得到澄澈。河流总是有它的不同,每条河都有它的生命特点。循着河流的方向走去,供销社、税务所、万寿宫这几所建筑的出现证实我的选择是对的,陈旧总有故事,故事是往事的积淀。斑驳的墙面,斜倾的椽子,漏掉的瓦片,风烛残年但难掩年轻时的风光岁月,静静地站立诉说着昔日的热闹和现在的落寞。

石板路走到了尽头。

"这里是原来的猪市。"尽头房屋背着孩子的女人说。"那边还有菜市。"一条小路通向河流,码头就在岸边,石拱桥静静地立在那里。

倒回来沿着河街走,两栋石墙瓦房矗立在角落里。炉膛里烧得红旺旺的,原来是在打铁。

"这里是铁业社迈?"师傅正对着一件铁器敲得"叮叮当当".

"对的。"他头也不回。铁业社早就解体,大概在我十多岁的时候还能见着街上铁业社一派兴旺的样子。七八个光着膀子的人围着四个烧得红红的炉子,叮叮当当,铁花四溅。胳膊也因长年操持的锤打变得结实,锄头、刀具是他们打制的主要范围。老家的铁业社踪迹都寻不见,变成了一栋又一栋的新派建筑,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着。

"现在打铁的好少了哟,基本上都没有打铁的啦。""这个房子怕是有好几十年了哟。"

"五十年是有了。"

"生意好不好?"

"赶场天还可以。"师傅依旧忙着手里的活儿。

"现在的年轻人都出门了,这些器具的需求也就少了。"

"还行。年轻人出去了嘛,还有老年人在家嘛。他们还是舍不得丢下土地哟!"师傅说着话,额头上的皱纹挤在一块儿。也是有年纪的人了。他大概也舍不得丢下这一行当吧。

"哧哧哧哧"炉膛上冒出了铁花,师傅夹了起来,又是一阵叮叮当当。

总有人说大量的田地因为年轻人外出务工而荒芜,可是一到春季,田野里又是一派葱茏,油菜、玉米、应时节的菜蔬,该种上的全都种上。总有人在坚守。

出得铁业社,一位大姐在石房子里添着磨,石磨在电机的带动下一圈一圈的匀速转动着,米浆顺着石槽流进木桶里。旁边的大姐正往大铁锅里旋着米浆,她们在制作绿豆粉。传统并未远去,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太阳出来了,阳光照过雨后的街道显得更加的干净整洁,整个人也跟着亮了起来。这里没有惊艳的美景,没有炫目的现代化,零星保存的小镇文化却能让人心轻轻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