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情感 > 情感短文 > 正文

声响之美

作者: 王加婷2024/01/22情感短文

我心里在想,音乐是否能成为心灵交流的事物的唯一范例。

音乐一放,房间便进入一种特有的情氛中。沙发、桌椅、果盘、书籍、植物——原来只是可见的周遭,一一都已经变成了可感的宇宙,歌句以一种细微、忧郁、连续不断和温柔的旋律进行。在你融入的刹那间,声音不再只是声音,而成了一位领路人,以缓慢的节奏,神秘莫测、悠悠作响,领你到这儿,领你到那儿,引向一种“默观无限美”的氛围,而你只需要心无旁骛地跟着声音走。

写作时房门紧锁,自己犹如被世界遗弃的人,此时音乐化身恋人,追踪着情感,与之相随,维持着心里一种特定的氛围。这如同创世之初,世上还只有俩人,将其他一切都排斥于外,房间至此就是我们两个,不知不觉与之融为一体。没有音乐时,文章不知该如何入手。有音乐时,周围的一切都随着音乐流动,日常中忽略的细节此刻含情脉脉,不再无动于衷的样子。温柔的音乐像女人的目光,轻柔而略感忧伤,带领我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旅行,以不同的方式看到世界。依靠音乐,我们接触到一个更强烈、更丰富的“扩大的”现实。

音乐吸引我的地方,或许是一种氛围感和一种时间性。音乐一旦开始运动,它就遵循它自身的进程,在时间之中,“瞬间之不断起灭”。这和绘画、建筑、雕塑不同。空间艺术是已完成的作品,纹丝不动,立在那儿让我们慢慢欣赏,但音乐却是稍纵即逝的。“刹那生灭、念念不住”,这在佛经中是最常见的字眼之一,意思是说,一切诸法、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处在不断生灭、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每时每刻都在流动,每分每秒不断变化,所以,要仔细聆听。

我时常觉得音乐与我同在。读宋词时,也播放《苏幕遮》《临江仙》的音乐版,以便与音乐有直接且深长的对晤。李健的音色,在冬日里像炉火一般温暖,时而加快音符,时而减慢。有时根据曲调节拍段落,迂回曲折。在一首词里,一旦抓住节奏,歌调很快应声而来。正如冯骥才所说:“我从来没向人学过如何写作,也没特别钻研过。因此,如果你问我是从哪儿学会写作的,答案就是音乐。音乐最重要的要素的就是节奏。”

音乐是孤独的产物。真正能体会音乐之美的人,大概都清楚“在语言停住的地方,开始了音乐”。日常的语义语言是与音乐的情感语言背道而驰的。为什么真正的爱乐者往往是沉默的一群?因为他们只习惯于从音乐中获得“言寡情浓”的美感。唐朝诗人刘禹锡感慨:“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完全点中了音乐的本质。面对气氛无限的音乐,有限的我们只能在此之中欣赏那“非语言方式的感动力”,感叹语言的穷尽与限制。

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声响之美”。在这种声响之美的感动中,人们会发现自己以一种最美的方式在默观、凝视“自我”。因此,音乐又是完全独立的,它既不需要对它自身价值的确认,也不需要别人帮助才能存在和被理解。

就算极力用文字阐述音乐的魅力,但我们还是更愿意到音乐中去感受。毕竟,音乐是“百见不如一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