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作文大全 > 正文

关于苏轼的作文

2020/03/18作文大全

浣溪沙作文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题记

又是这个季节,又是这个时间,又是这个地点,依旧是在这个亭台,手握一杯新酒,做出了一首新词。

这天气还是这样啊,渲染的红色铺满了天空,似乎在宣告自己的拥有权。熟悉的乐曲,不一样的歌词,在诗人缓缓地吟唱中,如蝴蝶般飘然飞出。飘到了穿着轻纱的山间,勾起了诗人的回忆。去年,好像也是这样,前年好像也是这样,而今天,又是这样。一个一个的日子,好像在重演一般,铺满了,整个记忆。

那明媚的阳光洒在了湖面上,又在悄然无息间划过了天际,只余下那天边无所事事的晚霞。抬望天,这夕阳走了,什么时候才会再回来?是不是一切美好的时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像这夕阳一样遁入天际,消失得无影无踪?容颜变了,声音变了,人事变了,那些荏苒的时光呢?它们会变吗?

目光洒在了湖边的花草上,轻轻地,再吟唱起那首熟悉的歌谣,风从草间溜过,带走了一路的芬香。一朵花谢了,又一朵花谢了……它们还会重新回到枝头吗?再次,散着香,再次,绽开笑颜?四季轮回,花开,花谢,这一切,都没有人可以阻止,没有人,可以让岁月的脚步,歇下一时半刻。

那只似曾相识的燕子又徘徊在了屋檐下,它是在找寻旧时的窝么?可惜,物是人非,那是旧时的物品早已随着我们的长大消逝在了时光的乱流中。燕子,还是这样啊,可我,在岁月的消逝中又老了一圈。

都消逝了,都消逝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做着新词,独自喝着酒。

站起身,循着香味走到了小园香径上,再次吟唱起那首熟悉的曲子,新做的词,模模糊糊,在香中飘然起舞。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唯在不老的时光中叹息罢了。

浣溪沙

今晚的星空闪烁着两颗星,虽然隔着几亿光年的距离,但仍然能感受到对方的光芒。

——题记

一曲新词酒一杯

可否记得,在我的生日晚会上你曾唱了一首自编版的《生日快乐》?你说,如果有人鼓掌,就要我喝下一杯酒。结果“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心甘情愿地喝下了一杯葡萄酒。因为你唱得真的很动听,我不骗你……

去年天气旧亭台

昨日,我去了我俩曾去的亭台。望着与那年一样的景象,树还是那棵树,草依旧在哪儿栖息,鸟儿依然在蔚蓝的天空下盘旋。可惜却早已物是人非。

夕阳西下几时回

看着这番美丽的景色,让我想起那日,西下的夕阳染红了淡蓝色的天空和那洁白的云朵,那是多么令人陶醉。我一如既往地躺在山坡上,却始终未发现你那布满愁云的面庞。而就在那时,一个晴天霹雳很不巧地霹在我头上。你说:“我就要到X市读书了。”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原来这就是你最近不开心的原因。至今,我还在懊恼,如果我早点发现,再对你说:“只要你过得好就行了。”也许你也不会那么不快乐,那么内疚了。

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奈逝去的时光不再复返。即使复返了,也改变不了你离开的事实。花朵枯萎,还会有绽放的时刻,我与你呢?我们是否同样正等待彼此相见的时刻?我在等,同样你也在等。

似曾相识燕归来

望着一个远去的背影,与你的背影竟如此相似。我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可与我面对面的脸却不是那张熟悉的脸庞。是啊,你要后天才回来呢。

小园香径独徘徊

独自一人走在铺满落叶的小径上,落叶的清香沁进我的心扉,令人惬意也令人激动。现在的你是否与我一样想象明天见面时的情景?我想我会与你拥抱,然后再哭出我这些年对你的思念,你应该会说;“如果想哭,就去跑步,让泪水变成汗水吧。”可那是辛酸的泪水,而我明天流的是思念与幸福的混合物。就算跑,也要我俩一起跑,不是吗?

你知道不知道那两颗星是谁?一颗是我,另一颗则是同桌的你。即使我不在你身边,我也会感受到你的快乐、你的辛酸。

浣溪沙再解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车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轼

本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声响,在世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连续不断的景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长途跋涉,加之曲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丝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入耳际,并好像有什么东西到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那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定,原来是一位披着牛一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

下节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此的补充。在结构上这句又是倒叙句,它说明前三会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眠猛涨中听来的片段,并非是视觉构成的统一的画面。

“日高人渴”两句,果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耳机遇到农民家的觅水的情景,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差不多,读这样的词汇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语牵手有所不同,它主要写当时作者路途中的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得多了。

浣溪沙

话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肚子里满是怨气,刚开始时虽然也吟过“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那样惴惴不安的诗句,后来生活安顿下来之后,他拨开眼前的阴霾,敞开了超旷爽朗的心扉。

阳春三月,细雨绵绵。如此大好时光,苏轼当然要痛快地享受一番啦!他打着伞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嫩草的气息。不知不觉来到了蕲水县城外的清泉寺。这座寺庙伫立在兰溪边上,溪水向西边流去。苏轼欣欣然地感慨一声:“啊!多新鲜的空气啊!多美妙的景色啊!”开始了自己的休闲游。

兰溪犹如一条细长的绸带般慵懒地握卧躺在山脚下,清澈见底的溪水还能隐隐约约看见溪底的悠闲的鲤鱼欢快地游动着,仿佛在庆祝着春天的来临。那水与天空的颜色融为一体,映衬着溪边静谧秀美的山山水水。溪边点缀着一抹水淋淋的绿色,兰草羞涩地探出头,犹如娇羞怯弱的女子。新芽上的露珠,随着微风的挑逗,左右倾斜着,生怕一不留神就滚落到湿漉漉的泥地上。这兰草绿得悠然自得,绿得轻松自在,绿得不掺一丁点儿杂质。

春雨,像断了线的珍珠,抛散在不远处苍劲挺拔的松林上,使松林仿佛是一片荡漾着青色大海,包围着神秘气息,好奇心驱使苏轼走进了这座松林。他漫步在洁净无泥的沙石小路上。黄昏渐渐来临,天色犹如乏了油的灯渐渐暗下去。侧耳聆听林间的布谷鸟在绵绵细雨中欢快地鸣叫着,犹如是一曲美妙的旋律。雨飘飘洒洒地落下,就像恋人们的喁喁情话,轻微得无法听清;又像顽皮的小女孩,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躲在垒石后面,想去偷听什么,然后发出一声曼妙的叹息,就又退去了。

苏轼捋了捋下巴的白须,乐呵着:“谁说人生不会再回到年少时光呢?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必以白发之身愁唱黄鸡之曲。”

改写《浣溪沙》

饮着桌上的一杯美酒,写下了一首新词。天气还是那么温和,和去年此时无异。

此处往远处望,感觉心里多了几分凄凉。此亭台屹立于此数年未变,也许它还会在这儿待很久,以此铭刻以往的美好。

夕阳还悬在西方,放射出满方的金黄,感到十分刺目。夕阳映上了白云,白云如幕布般承接着光,显出一片金灿。我眺望着远方,心中思索着,思索该用什么词句来赞美这般美景,可地平线在那不经意间变吞噬下了夕阳。

唉,这夕阳一沉下去,又要经历多少黑暗的折磨,经历多少思念的折磨,才能再见它一次啊。

本应是春暖花开的春季,可枝头却只能看见绿色。初春时绽放的花朵飘飘零零、泼泼洒洒地飞落。一阵风吹来,吹起满地的落花。眼前印满了五色的花瓣,如同冬日的雪一般满天狂奔,在风中又最后灿烂了一回,最后沉在地上,沾满了灰尘,昔日的灿烂又淡了一层。不知为何,心里盈满了怜惜,唉,花一落,又要到何时才能再绽放在枝头?

正当我流连于落红之时,一只燕子翩翩飞来。熟悉的颜色,熟悉的眼神,燕儿呵,你还是去年与我邂逅于园中的燕儿吗?你这次会在这儿呆多久呢?你还会离开我吗?你走后还会再回来看我吗?你要是还要走,别忘了把我的思念和爱带给我那些昔日的好友们。

独自徘徊于园中,衣上沾满花的香气。落红满天飞扬,盖住了一切,遮住了曾经的记忆。我隔着多少年的时光,探索着曾经。

落花飞扬,也盖住了路,迷路在园中……

以知音为题的作文

篇一:知音

不必说“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求友若渴,也不必说高山流水,人散琴碎的失友之痛,更不必说荆轲为燕太子丹知遇之恩,为友赴死的离歌,知音,似乎是人心底最真切的呼唤。

为什么?为什么曹操、子期、荆轲如此在乎知音?

因为,知音实在难逢。

一个人倘若不逢知音,一辈子也就像是在黑暗中等待。身为丞相之子,御前侍卫的纳兰性德又是多么寂寞,最可悲的是人们只知纳兰性德欢,却无人知其悲。殊不知,没有知音相伴,纳兰性德只能独自在郁郁中听落花之音。

旋转的星空,灿烂的向日葵,金黄的麦田里又有多少人愿意陪梵高守望。孤独,悲恨,不满。大千世界,几乎所有人的审美观和他相悖,没有知音,梵高的世界一片灰暗,那么倒不如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

这些人,灿烂了历史的星空,而历史却没有派一位知音灿烂他们的星空,于是海子走了,川端康成走了……

知音难逢啊!

但世界总是不公平的,总有一些幸运儿获得了上天的恩赐。

苏轼与朝云便是这样,朝云一介女流,位居侍妾,却始终被苏轼视为知己,有一次,当苏轼问他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众人有恭维学问,才华……只有朝云说,他肚子里装的一肚子不合时宜。苏轼喟然长叹道:“知我者,朝云也。”于是,无论贬谪何处,有朝云陪伴,苏轼这位旷世奇才不再孤独,不再寂寞,朝云这个知音,温暖着苏轼不平的一生。

不只朝云苏轼,李白也遇到了杜甫,马克思遇到了恩格斯,惠子遇到了庄子……

知音难逢,并非不能逢。=

知音是心灵的港湾,是冬日的阳光,安慰和照亮了这些受命运折磨的灵魂。

跳出历史的长河,回到现实。有的人思忖个人名利,有的人在意个人得失,有的人热衷于钩心斗角,却沮丧地说:“这个世界,没有我的知音。”其实,虽说知音难逢,但往往我们不是没遇到知音,而是忽略了也错过了知音。

扪心自问,对待陌生人,你是热情地问候,还是冷漠以待?选择朋友,你是依据他的才情,还是他的权力?与友人相处,你是真诚以待,敞开心扉,还是暗藏一手,有所保留?

如果你都没做到,又何谈难逢知音?知音是难逢,但更重要的是珍惜身边的知音!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人生有一知己相伴何其快乐!

所以,不要再悲叹知音难逢,请静静地等待,好好地把握,总有一天,你会遇见一位懂你清音的知己。

篇二:知音

那天,他兴冲冲地走到我面前对我说,他很“崇拜”我,因为他看到我的文章里“透着一种思想,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一种异样的品质。”听罢,我受宠若惊。

他是我们班的政治老师,年轻,有活力。但毕竟,他是我的师长,“崇拜”二字,我实在担当不起。与此同时,我脆弱的心灵得到美好的抚慰,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是伯牙遇到钟子期的那种感动吧?毕竟知音难觅。

是的,我渴望在纸上飞舞。我要做一个写字的文人,一辈子舞文弄墨,一辈子徘徊在梦与梦醒中间,不时小憩,不时酣眠,不时被梦魇吓出一身冷汗。我想成为一个喉舌,成为一池清流,说百姓之肺腑,容百姓之悲欢。

我从不妄求有人能明白我,理解我,甚至赞同我,欣赏我。而他,我的老师,却郑重地说他“崇拜”我,他是从我那拙劣而又略带偏激的文字中读懂了我呀!或许,长我只几年的他,真的能明白我的青春的迷惘和属于文人的困惑吧。

后来,他说他要在学校的政治网上创办一个文学空间,把我的习作放在上面,名字又我来定。我惊诧,那是他特意为我而做的吗?我想了想,回答:“就叫‘文浴’吧,取‘沐浴文字’之意。”他点头称好。

我家没有电脑,所以极少机会浏览他做的网页,以及我的“文浴”。而他,却常来告诉我此事的进展,还有别人在上面发表的议论。似乎,他比我更关心这件事,看到别人对我的赞赏,他似乎比我更高兴。我知道,他是由衷地替我高兴。那时,我终于真切地体会到,“知音”二字的真正涵义。

只因心中怀着一个梦,我便愿意痴痴地写,把我的忧伤我的愤懑我的迷惑我的偏激我的一切心底的涟漪都汇于笔尖。很多时候,我以为自己单薄的声音就像一块小石投入深渊,没有回响。突然有一天,有一个人对我说,他崇拜我。我的心,犹如被锤子重重的敲了一下,震惊得久久不能平伏。而这个人,还是我所尊敬所崇拜的老师!于是那一刻,感激和自信一瞬间溢满心头!

我无以为报(如果理解需要回报的话),只把一本刊登了自己习作的杂志赠送于他。那只是一本轻得不能再轻的礼物,他收下时却高兴得像孩子般,笑得很灿烂。

老师,我衷心地感谢您的赏识,感谢您让我这个热爱文学的孩子,有了一片可供自己自由飞翔的天空;感谢您呵护了一个女孩美丽的文学梦。我只愿作一个凡人的作者,作一方黔首的喉舌。您鼓励了我用铿锵的步伐踩踏出坚实的坦途,踩踏出属于自己的璀璨辉煌。

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欣赏和培养,不知是否就是为人师者最大的功德?

篇三:知音

人生要是有个知音,便是最快乐的事了,这是真的。但是,要成为知音,还得读懂这个人,这并不容易。等待一个知音,可能不仅仅是几年或是几十年,甚至需要上千年。

我认为诸葛亮的知音并非刘备,也并非司马懿,因为他们都不了解诸葛亮,他真正的知音是陆游,只有他才能读懂诸葛亮,才能明白“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而诗仙李白的知音是杜甫,只有他才能明白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迈。而真正能读懂纵横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的,竟是千年之后一个柔弱女子李清照,“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是多么豪情万丈,想必这也是项羽内心的写照。看来知音是不在乎时空界限的,只要心意相同,无论相隔多么遥远,仍可成为挚友。

知音,同样不分尊卑贵贱。

俞伯牙贵为楚国大夫,弹得一手绝世好琴,却深感曲高和寡,知音难觅。而一个山野村夫钟子期,却能听出那激昂的泰山调及婉转的流水音,他能看透俞伯牙的心,所以他们成了知音,也才有了伯牙摔琴为知音的千古美谈。而我却没有知音,这是为什么?看来我必须得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了!难道是我待人不够真诚,抑或是我的言语刺伤了别人?可我已经尽力去改了,我努力了。

那又是为什么呢?哦,我明白了!因为我没有读懂别人。

我没有从他人失败后的眼神中读懂苦涩,却沉迷在自己的小小成功中,并为之沾沾自喜;我也没有从别人的劝告中读出善良,却一味地责备他们罗嗦;我更没有从他人的希望中读出上进,却只知嘲笑他们不知天高地厚。这样怎能拥有知音?我们无需去感慨知音难觅,友谊难存,因为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只能学会去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去理解他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与人心间的桥梁长存,共同谱写那动人心弦的“知音之歌。”

篇四:知音

一般情况下,朋友的情谊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相对而言,得到一个知音比得到万元金钱更有吸引力。可是,知音到哪去找?

一个对自己来说,十全十美的知音,一个对别人来说想要争夺的知音,好找吗?我现在已经是五年级了。五年了,我的好朋友减少了,原先一个以为找到了“知音”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无人理睬的大姐姐(因为我在年级段里个儿最高),让我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五年,一个漫长的时间,可一转身也便过去了。原本,当班长时的骄傲和身边簇拥着的同学早已不见,这对我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好朋友也渐渐地被势利、虚荣拉走。

原本,从一年级开始的开开心心的两个人也变成了无情、讨厌的人了。原本,一个经常对我倾诉、向我撒娇、扮鬼脸的好朋友,现在,是一个动不动就对我发脾气,背后对我闲言碎语的坏家伙了。除了上课,我只能看课外书了。把自己深深埋进书本那美妙的故事情节中,忘却在学校里的痛苦和悲伤。书,对我来说,就是知音,就是一个永远不会烦我,听任我倾诉的好朋友。知音,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一个伤透了心的人来说更加重要。找一个最好的知音,就是书,它是永远真诚的好朋友!

篇五:知音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正如歌中所唱,知音是如此难寻,人生若能得到一个知音,想必便是死而无憾了。我不禁想起了古时的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还想起了三国时期的孙策和周瑜,二人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这一对对的知音。让我的羡慕之情油然而生,记得以前我也曾有过一个知音,那一段日子是多么的美好啊。

也许像我这样热爱历史,痴迷历史的女孩子并不多,在学校里的同学看来,我是多么的惹人烦啊,总是反反复复的背着苏轼的词句,没有一刻消停。但是很偶然的,我遇到了她,她,是我同学的表姐,说来关系还有些复杂,我当时也并没有想到这个女孩竟成了我的知音,“你就是那个喜欢三国的女孩子吧”她笑眯眯的问我,“是啊,没错,我觉得公瑾和子建都是三国时期里最值得人欣赏,不得不提的两个人物。”我的长篇大论又要开始了。“哦?其实我也挺欣赏着两个人物的呢。”“是吗?”我并不相信她所说的话,“那么你为什么欣赏他们呢?”“公瑾是一代将才,也是苏轼词中的‘千古风流人物’,而子建呢,虽称不上是什么英雄人物,但也是一个才高八斗的才子。”她不紧不慢地说着,一边微笑着看着我。我们就这样相识了,经常的在一起聊天,感觉在一起总有聊不尽的话题,她和我,真的有很多很多的相似之处,一样迷恋着历史,一样挚爱着诗词,同欣赏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也一并怜爱着那“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妹妹。和她在一起,我感觉我的心灵不再那样孤独了,因为有她陪伴着我。

然而这一切竟是如此的短暂,就在我小升初毕业之后,却得到了她考到外地的消息“嗯,我们以后可能没有什么机会联系了。”电话那端传来她依旧悦耳的声音,“学业为重,好好学吧。”我只是这样说道,心里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觉,“呵呵,你也一样啊。”她说道,我心里有些失落,我默默的搁下了电话……

望着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柳枝,我拿起了笔,苦笑着写道“柳丝凭空瘦,兰影枉自愁。知音难再觅,聚散几人留?”人们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是这失去知音的愁苦我可是真正的感觉到了,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内心的感受,只能默默地心痛着,我不禁想起了那句诗“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愿逐月华流照君。

关于苏轼的满分作文

篇一:感悟苏轼

苏轼!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诗人,他的词或空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可以到达人们心灵深处,一个出生于北宋时期的人,留下百篇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首咏月抒怀的词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月下有一抹清影正在独自望月的情景,只是那一抹清影可是他正念着“水调歌头”词一首?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一首“水龙吟”仿佛已苍老了前世今生。一朵朵鲜艳的红花已衰零坠地,却再也无法将它重坠到枝头上,三分的春容,其中两份化为尘土,一份坠入流水已无踪影,其实那是离人的眼泪啊。一份份缠绵悱恻的情思,早已到达物语神游的境界。又有何人能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他的词婉转,空灵,却也很豪放。奔腾的大江滚滚的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风流千古的人物,他感慨: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他说,千古风流人物即使身名惧灭,但江山在,江月长留,当举酒当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惟有泪千行。”整整十年,唯有相思伴终生,可惜相思比梦长,望也望不到尽头……凄美的感慨,永明深处的是一份执着的感情。满腹的凄凉,唯有对千里之外的孤坟倾诉,到生命的尽头,也只有泪千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情。”披一身蓑衣任海湖中度平生,等到老的时候,再回首来程风雨潇潇时的情景,早已不管它是风雨或是晴,只要飘摇一生,长夜漫漫也不会觉晓……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暗中流年偷换。”流年似水,抓也抓不住,漫步在寂院中,时而可见稀疏流行度过银河,夜色已过,月波淡玉绳,星随着北斗低旋。是的,苏轼在感慨,年华似水,岁月如此轻易的逝去。因思秋风而感念流光飞逝的胀惋之情,无一显露。

“墙里秋千墙里到,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墙里佳人一笑,便让墙外行人枉自多情,而徒加惆胀,不知这些“愁”是不是诗人的一番情操。

《水调歌头》、《蝶恋花》、《念奴娇》、《江城子》都是他留下的宝物,婉约清丽的词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影响了我们,无论怎样,她是一个流芳千古的诗词家,谁又会忘得了……

篇二:与苏轼相遇

是拣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吗?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吗?是十年生死两茫茫的痴汉吗?

桥上的花再一次开了。

而我,终于遇见了你。

只看见,青青的竹杖,绿绿的芒鞋,以及被雨淋湿的衣裳。你的笑容从容洒脱,幽然超俗,你的眼神,更是令人心动,秋风碧水泛清波。

真想问你一句:“难道你不埋怨世俗吗?难道你甘心被贬吗?你不想成就你的人生吗?”

我早已猜到他的答案,他早已坦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罢了。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东坡的一生极坎坷:爱情受挫,仕途受阻,政治上受拖累,无尽的冤屈无处伸。

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心如风,神如风,自然如风般生活。乘风而来,又乘风而去,留下不朽的文采,在历史舞台上闪闪发光。

转眼,千年已逝;转眼,你已白发苍苍。任由大江东去,只留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愁。

你是如风的男子,有如风的心,你用你生命的精华,舞出绚丽的舞姿!用刻刀刻下你华美的舞姿,让后世仰望你,你的豪放成为北宋的一道风景。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onderful!

篇三:读苏轼

从未如此这般近距离地接触一位词人。

印象中,无论是苏轼的词抑或是他本人,都当是悠悠千载、红尘俗世中一个不朽的传奇,让无数后世子孙为他那“天涯回首一笑间”的绝世风姿所倾倒,为他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古豪情而感叹。

不禁喜欢上了这样一位伟大的词人。

喜欢苏轼,喜欢他气定神闲的淡泊与坦然,于风波迭起的江湖中漂泊,数十载的宦海生涯进进退退,沉沉浮浮。一生短短的64年中,他经历了别人经历不了的冬雪秋霜,承受了别人承受不住的狂风巨浪,战胜了别人战胜不得的飞沙走石。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优雅地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人境界,即便是在他人生最不称意的时候,他依然从容淡定,携着半生的荣辱悲欢,华丽地转身,再转身,潇潇洒洒地就走遍了半壁江山,留下了后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篇章。

夜晚,漏断人初静的夜晚,他独自一人,出来赏那挂在稀疏的梧桐枝上略略残缺的月。此时此刻,有谁注意他——这位独来独往的幽人?他仿佛隐约看见了缥缈孤鸿的影子。但真的有孤鸿掠过吗?恐怕没有,那静得连滴漏之声都无处觅得的暗夜,大概连孤鸿都居于巢中安睡去了吧。那不过是词人自己的影子,那不过是词人无奈至极之寄托,此情此境,苏轼已幻化为孤鸿,幻化为那不愿沉湎于得过且过的孤鸿!他曾经历了那么多的仕途坎坷,一片赤诚已在一次次不解、冷遇、甚至问罪贬谪中消减,直至热情之火缓缓熄灭。所幸,他没有陷入不可自拔的囚徒困境,他冷眼看穿了这世俗之境。但那痛苦以及引发的失落彷徨的印记,终究像烙铁在心头烙下了隐而深的恨,无人能省的恨。

然而,就是在这种痛苦中,苏轼却依然只是淡然看尽身边的繁华似锦,只是随意地从中提起一壶酒,便转身走向绿水青山,泛舟游于赤壁,去与明月清风对话。那才是苏轼的所在,才是遥远生命的滞留。他的骨子里始终有一份骄傲与执着,他挺立着,如树一般。任时光斗转星移地更迭,任岁月沧海桑田地变迁,他都不动不摇,经风沐雨,披霜挂雪。朔风阵阵,刮不倒他的满腔豪放,迷云片片,遮不住他的达观旷达。

酾洒临月,步履铿锵,拂袖一笑,风清云淡,苏轼用他一生的苦旅,铸就了一首最华丽的篇章。

花开花谢,流年暗换。总不忘千年前的那个身影,披蓑戴笠,泛舟湖上,谈笑间,候雨过天晴。

篇四:苏轼

赤壁,只属于苏轼。

你的豪放早就了你的豁达,你的豁达早就了你的性情,而赤壁,球早就了一位伟人,一代文豪,当你与赤壁完全磨合的时候,赤壁,就只属于你苏轼。

掸一身素衣,架一叶扁舟,仕途坎坷的你,来到这古战场赤壁。生性豪放的你注定不会与世俗磨合,你的心很彷徨,不知那里才能容的下你。赤壁接受着你听着你的诉苦,你的不甘,你的怀才不遇,渐渐的,赤壁已经融进你的身体。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你,举酒属客,想纵情于山水,忘却世之多忧,却没想到:举杯销愁愁更愁,也是赤壁,把你像孩子一样放在熊丽,任你哭闹,玩耍。

你的不甘,你的愤恨,全部都被赤壁的温暖所融化。你静静地思考,时间仿佛都静止了,真的苏轼,成熟的苏轼,终于都明白了什么。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儿莫取。赤壁,好像也露出了微笑。

不知道是注定还是巧合,你仕途坎坷,以不知道巧合与否,你,到了赤壁。是赤壁早就了一代文豪,还是天之骄子造就了赤壁。现在。以全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苏轼已经回来,历史也已经证明。

辗转千年,我来到赤壁,看着你所感受的赤壁,心有所想:你与赤壁已经真正完全融合了,苏轼,这是属于你的赤壁。

篇五:我眼中的苏轼

你说他用真挚的情感化成笔下四溢的文字,你说他用理想的风格编织出一个个豪迈的形象,你说他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挥洒成行云流水从他身上淌过,对待人生的态度,即使经历的失败太多太多,他也都一笑置之地放下当我第一次品味你的诗时,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觉得字里行间无一处不吸引着我,仿佛让我身历其境的感觉。

今天有幸又阅读你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了解到诗人你虽然41岁了,并且身处离京都密州,政治上的不得意,但你对现实却充满希望,我不禁的轻笑了:何曾几时你也是年少气盛,在官场的险恶并没抗击了你对政治的抱负(意志)即使天公不作美,把你贬离京州,清贫困苦的生活也令人逍遥自在,销蚀不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从诗中,我看到了:你在皎洁的月光下与丝丝凉意相交成影,好一个中秋十五夜,天上的月亮为何圆又明?你豪爽地举杯对月,一股淡淡的忧愁散开,没有亲人的陪伴,只有饮酒起舞,习习的古风伴随你的愁与情,交织、旋转、倾泻成一曲散漫的乐章。庭院中弥漫着酒的醇香,你说:岂望回朝做番大事业,却终怕遭小贼诬陷,何时才是我施展抱负之时?可是话锋一转,不禁想通,人的一生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到彩虹?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我虽不能为帝王世家出谋划策,但祈愿天下人有难如何?这时,天空似明朗了几番,一时心中的阴霾犹如清风飘去……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诗人写的词,这其中包含了他太多的情感,就像李白所写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写的很美却无法与起舞弄清影而媲美它概括了全部。其实,我并不懂得诗词,但我只是靠感觉来发现,来察觉。很久,我才知道东坡肉是不是也与苏轼你有渊源呢,但此刻,我只想沉浸在这中秋之夜这豁达的情怀里,苏轼,我也许并没看透你,但你对祖国的热爱,对一切事物的豁达,我想,我会永远铭记!

秋风般的拂绕,让人着迷的诗文,欢愉着动人的音符,一切都将被风深埋心底,传颂远方……

篇六:与苏轼相遇

与苏轼相遇

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了他的出现,中国,也许等待了一千年,又一千年。

他是文坛上的东坡居士,写下了着名的赤壁两赋一词,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上留下了他许多不朽的诗篇。

他虽多次被贬,却不乏坚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东流,不禁感慨万千。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坚韧和不拔;从他身上,我学会了乐观和豁达;从他身上,我学会了理想的艰辛。他是我的榜样,他是中国亿万人的榜样,他的精神,他的人格,流传至今。因为有他,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因为有他,我们的文学源远流长。

他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他的才华,是凡人而又超凡;他的思想,出于瞬间而又影响深远;他的性格,既洒脱而又有常人的一面。

我仿佛可以看见,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他携家带眷,风尘仆仆,跋涉在中国的荒野古道上,无休止地向着新的谪居地进发。最后,孤身一人流放在海南岛,他这个一天都离不开朋友的豪放诗人,却被迫像野人一样住在蛇蝎衍生的椰树林里,在语言不同的一族中了却残生。

但是他却始终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他用孩子般的单纯天真的眼光来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习惯和成见之囿,于是常常有新鲜的体会和独特的发现。他用孩子般的天真单纯的眼光来衡量世俗的事务,却又不免显得不通世俗,不合时宜。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的下放,每一次的下放都有每一次的收获。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

繁华落尽见真醇,于是他寄情于优美的诗文,沉淀出不朽的艺术。于是,凄苦得以超越,灵魂得以提升,奇迹得以出现。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个彻响千古的名字———苏东坡。痛苦的历练往往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困难,我们要做的不是用迷雾来遮盖心灵的光辉,不是把困难放大来羁绊人生。放大困难的蛹,永远成不了蝶;放大困难的鸟,决不会在烈火中重生。我们要做的是用心灵的月光照亮黑夜的路,用乐观豁达的浩然之气点化人生旅途中“千里快哉风”的惬意!

篇七:我看苏轼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工程师,是瑜伽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政治上坚持己见,新法的反对派……

他嫉恶如仇,遇到不惬心意的事,便觉得“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任太守之职时,他关心百姓,了解了百姓的苦衷和被官府的压迫,他心中难忍怒气,写下了一首首抗暴诗表达对当前政治的不满。正义的他批判了数次后,小人们坐不住了,开始不断弹劾他,并利用权力将他逮捕,甚至入狱。苏东坡首次经历了人生中的黑暗,在生死间徘徊,看清了当权者们的狡诈阴险,也懂得了官场的黑暗、危险。

但他仍是一样的乐观,“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身上有一股道德的力量,非人力能遏制,由他呱呱落地开始,这股力量即在他身上运行,直到死亡封上了他的嘴,打断了他的谈笑才消失。他能狂妄狂癖,也能庄重严肃,从他的笔端,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有喜悦,有难过,有梦幻的觉醒,也有顺从的忍受。

人生百味,官场纷扰,自有小人狗苟蝇营。正义之士被贬向四方,或退隐山林,只有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洒脱、超俗。

苏轼对弟弟苏辙说了一句话,用来描写他自己最恰当不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所以,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篇八:读苏轼,伴成长

在每个人的成长路上,总会有人或多或少的给予我们什么,给予我最多的,是被宋神宗称为 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苏轼。

被贬遥远的海南,别人都在抱怨生活条件之苦,而你,却热爱这里的一切:罗浮山下,你静静的躺在被阳光照暖的身下大地上,闻泥土的芳香,赏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发出了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的慨叹。

苏轼,你可否知道,读到这里,我已热泪涟涟 生被贬可却如此乐观豁达,这是何等心胸宽阔的人啊?以前那个胆怯与挫折的愁眉苦脸的人消失了,一个不畏挫折的人出现了!

成长路上,有了苏轼为伴,蔑视了挫折。

妻子已亡十年。那一夜孤坟边,你独守月光。你长吁短叹,此时此刻已无人来与你相伴。可哪怕妻子来到,也一定不认识这个满脸沧桑的人儿了!妻子当年小窗边,理红妆的样子在你脑海中浮现,看不见,摸不到,犹如远方音乐于是发出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之感叹。

苏轼,你可否知道,你的多情打动了我。在此之前,我未意识到情谊的美好,我只是以为人与人都萍水相逢,不要依恋,包括亲情。可如今,怀想儿时伙伴,已有想念,于是更加珍惜现在了。一个坚硬的石头人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大活人!

成长路上,有了苏轼为伴,懂得了珍惜情谊。

苏轼啊苏轼,你可否知道,你那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让我看透了功名利禄,人前浮沉,让我意识到那荣誉如一缕烟雾,只可远处观赏,看得认真了,其实也只儿戏一场,最终为零。

成长路上,有了苏轼为伴,我看淡了名利。

苏轼啊,成长路上有你为伴,我战胜了挫折,学会了珍惜情谊,看淡了名利。

读苏轼,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