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读者》中的经典文章

2023/10/07经典文章

前言:《读者》中的经典文章(精选5篇)由贵客网收集整理,供大家欣赏与借鉴;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朋友,也可以进行收藏。

《读者》中的经典文章1:送你一碗炸酱面

文/叶瑞芬

家明离开东莞前,我请他来到秦关面道。

餐馆里灯光明亮,色彩明快,多少冲淡了即将别离带来的忧伤。

"还记得当年你说过,等我将来发财了,就天天请你吃炸酱面。没想到,事隔经年,每天请客的却是你。"他苦笑着唏嘘道。

我笑笑,"才几块钱呢?值得惦记么?能够长长久久地维持一份感情才是我的运气呢。"

说起来,我和家明的关系很复杂。有几年他是我老板,然后我们变了合伙人,到后来我又成了他的老板。这就是东莞——一个奇迹汇聚的地方。

"还记得最苦的时候,我们80元吃了一个月的泡面吗?那时最大的想法就是等有钱了吃得上炸酱面,还要是陕西人手工捍的面条。"家明眼睛里有晶光闪烁。

说起往事,我又怎么能忘得了呢?那时刚来东莞,落入待业困境的我们在南城周溪的城乡接合部合租了一个月租150元的小房间,同样来自陕西的我们每天开水泡面,那充满铁腥味、黄黄的自来水曾把我们灌得满腹悲伤。都说东莞遍地黄金,咋就轮不着咱俩捡呢?

后来,他一狠心把自己送入了一家化工厂,看着他开始把我们小窝的饮用水从自来水变为从商店买回来的瓶装水,后来又变为了桶装水,我知道他是正在消耗他自己的健康和青春,来换取我们生存环境的一点一点好转。可是,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

然后我进了一家印刷厂,再而是广告公司,我在印刷厂学会了排版制图,到广告公司学会了方案策划与开展业务,还利用工余时间考取了会计证。在我每天一点点进步的同时,家明通过倒卖化工产品赚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子。他大张旗鼓地成立了一家化工用品经销公司。然后叫我辞工帮他做事。他知道我不会拒绝他,正如我和他手牵手来到东莞一样,有他的地方就有家,无论吃方便面也好吃炸酱面也好,我都只想与他不离不弃。

那时他经常带着一帮业务员研究营销,十多个大男人躲在屋子里吞云吐雾,我能帮到他的除了做各种账单外,就是解决一日三餐。然而来自五湖四海的十多个人十多张嘴,正所谓众口难调,为了做饭,我曾费尽心思,家明不忍看我操劳,于是提议我通过叫外卖方式解决众人一日三餐问题。那时公司也确实赚到钱,于是我一家一家餐馆尝试,大伙儿不是嫌这家咸了就是那家淡了,最后找到了秦关面道,接近50个品种终于解决了吃饭这个大问题。各人都吃得颇为满意,干劲更加充足了。

直到后来遇上了金融风暴,我把我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无条件支持家明,然而撑不了多久,他破釜沉舟的理念得不到其他人的支持,他的公司不得不倒闭了。因为急着帮他走出困境,我找到了一份广告公司的工作,回归老本行,工余还兼职了两份公司会计的工作。以便解决日常开支以及他与前员工之间一些尚未解决的工资纠纷。他苦笑着说从今开始我算是你的员工了。这样的日子没过几个月,听说深圳一个朋友邀请他过去当合伙人,不甘"吃软饭"的家明执意要向我辞行。

"以前老看不惯你打包剩菜剩饭,现在我知错了。"看我把两份肉夹馍装进秦关面道免费提供的饭盒交给他,他有点羞怯。

"深圳离东莞这么近,想吃就回来吧!"我对他微笑,心里却有泪,和那句说不出口的话:想我就回来吧!

《读者》中的经典文章2:人生的吃相

文/一叶

小时候跟弟弟妹妹一起吃饭,我狼吞虎咽一会就吃完,而弟弟妹妹们则不同,仿佛吃饭是很艰难的事情,吃得慢条斯理,香喷喷的饭菜在他们口中似乎难以下咽。特别是上学以后,每次都是我先吃完,然后背着书包等他们,等得心焦。但是父母常说我吃相难看,没有弟弟妹妹文雅,要我改改这毛病。有一回外婆来我家,妈妈包的饺子端上桌,我风卷残云一般很快吃了两碗,再看妹妹才吃了两个。母亲说我是饿死鬼投胎,而外婆却在一旁赞赏我,说男子汉就该这样,吃饭做事像老虎。而事实上我长得敦敦实实的,也从不生病,不像妹妹,似乎是病歪歪的林黛玉。

渐渐长大懂事,自然也改了吃相难看的毛病,但是吃饭速度仍然很快。后来迷上《水浒传》,最吸引我的是八个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那是我最羡慕的事情,也是有关吃最酣畅淋漓的境界,但却苦于没有机会尝试。中学毕业去了江南打工,有次发了工资,同两位工友买了大块肉,携了几瓶酒,到太湖边对着夕阳喝酒,才体会到"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情,可惜事情并不像想的那样美好,因为很快,几个人都醉了。

有关吃的词语有很多,特别是形容吃得痛快的,什么大快朵颐、风卷残云、狼吞虎咽等,这些词看上去就让人舌底生津,有着吃的冲动和欲望,这大概是汉字的魅力,或者说是人的本能欲望吧。当然也有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暴饮暴食等,这些都不是什么好词,可以让人吃的欲望大减,换一个角度看,很多贬义词都有止饿的功效。

吃有时也是一种计谋,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先不说酒肉朋友那般庸俗,也不说请领导吃饭那样小心谨慎所表现出的阿谀态,《红楼梦》里,那些公子小姐锦衣玉食浅尝即止的吃饭方式,也不必去提。倒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既开了眼界,又吃到新鲜,被凤姐等捉弄,刘姥姥却一点也不恼。此时的刘姥姥表现出极大的智慧,为了逗贾母开心,故意装疯卖傻,吃相可以说是第一难看了,但却赢得众人的喜爱。

儿时记忆中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有一个过路人饿晕在我们村头,村人给他送去吃的。那个人看到食物,顿时两眼放光,也不用筷子,直接动手抓起碗里的饭,往嘴里塞去。由于吃得实在太快,一下子噎住了,脖子伸长,喉咙一动一动的,就像吞了整条鱼儿的鸭子,让人非常担心。一碗吃完,那个人稍微定了定,向大家点头致谢,然后端起第二碗饭,拿过筷子,非常文雅地吃起来。

可见吃相好不好看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跟人所处的境地很有关系。

《读者》中的经典文章3:浅淡的流年

文/风静荷香

时光如梭,岁月蹉跎。绕过激越洪流,生活渐趋静缓姿态。掬一汪清泉,揽一弯蓝月,翻一页旧作,坐在时光之湄,淡淡地将岁月相看……

淡淡地看秋。风起,秋叶又旋起了舞姿。悠悠然,划下一条条美丽的弧线,脱离枝头羁绊,悄然回落。淡淡的心绪里,竟无以往的悲秋。叶落归根,本是最质朴的返璞,却因了一代代文人墨客伤情的涂抹,秋竟成了悲的代名词。谁言"自古逢秋悲寂寥"?其实,秋,如诗如画亦如歌。湛蓝天空,明净阳光,万山红叶,十里波涛……无不映入眼眸。只因淡看,风景迥然。

淡淡地听雨。若春雨润无声般相听。听,春雨轻抚柳絮,飞燕细声呢喃;听,夏雨之声:风卷、雷电、大珠小珠落盘般雨点拍打玻璃清脆之音;听,秋雨寂寥地飘散,雨后却魔术般幻出金色之景;听,萧萧冬雨,冷寂里酝酿着那份春潮。风停雨霁,心灵似雨涮般清澈,似七彩虹桥般明媚。细碎的喜悦,穿透雨后晴空,将一抹微笑,纯纯地传送。

淡淡地望月。月华如水,柔情满怀。迈着闲碎脚步,挽着温凉晚风,踯躅在昏黄斑驳的小道上,轻轻将一个个脚步印在月光团团的叶影里。此刻的心情,不喜,不悲。若月神有灵,请将这份清清淡淡的心绪替着收藏,待烦闷之日,皎洁之夜,仰望月华,再将这份恬淡的情愫遥遥回送,不啻一场最为唯美的天上人间的馈赠。

淡淡地盼雪。南疆冬日无雪,这场祈盼盛开在心灵之尖。喜欢雪,挚爱雪,似乎冥冥之中自有约定。亦或,前世是生在四季分明的北国,冬日里,与一场场如柳絮、似飞花的雪之灵共舞寻梅。抑或,是生在雪花纷飞的烟雨江南。有雪之日,轻踏那悠长的青石板,撑一把油纸伞,看着朵朵轻盈的小雪花,慢慢飘落伞顶,沿着伞边,缓缓滑落,再用手心轻轻相接。是了,如雪的心境,纯洁的心怀,多愁善感的心灵,不是江南灵秀之地,怎能孕就若雪般的我?于是,淡淡地盼望有一场雪轻扬,赴前世之约,洗涤心灵的尘埃。

淡淡地行走。走过青葱年少的轻狂,穿越青春燃烧的岁月,渐渐步入中年时光,寻求的更多是心灵的滋养。多事之秋,愿修得一个好心境,坦然面对生活里的种种考验。无论是通关大道还是曲径通幽,怀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淡淡地前行,携着笑容。

行至无穷处,坐看云起时。在水一方,愿清衣素颜,心素如简,淡淡地越过这一岁岁的轮回。

《读者》中的经典文章4:春草

文/江旺明

户外有土的地方就有春草的踪影,正如诗曰:"春来无处不茸茸。"

路中一株株小草,被人踩得弯了腰、耷了头,如同一个个残兵败将,有的甚至被车轮碾得粉身碎骨,成了一团团绿浆。然而"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没多久,一株株小草便伸直腰,昂起头。路草,生了又压,压了又生,一茬接一茬,一代承一代,生生不息。

金色的油菜田岸边,长着嫩绿的春草。春草如青葱绿丝,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又如一条条绿带,套在岸边。"绿带"之中夹长着清明菜和荠菜,金色的清明菜花和雪白的荠菜花点缀其间,蛋黄的菜花瓣落于其间,使"绿带"绚丽多彩。放牛老汉看中田里嫩绿的青草,将牛牵入田沟和田岸边啃吃。油菜收割了,春草依然青翠。然而,它甘愿被犁翻入土底,发酵腐烂,化作春泥,回报土地。

苍翠欲滴的大树下,姹紫嫣红的鲜花下,婆娑起舞的翠竹下,有青草的踪影;巉峻的岩石缝隙里,深谷的清泉旁,幽深的山洞边,有青草的芳姿。它无声无息地为大树、鲜花、翠竹作陪衬,甘愿为岩石、山泉、山洞作点缀。无人欣赏它的美丽,也无人知晓它的作用,然而,它"从不寂寞,从不烦恼".大树、鲜花、翠竹遮住了阳光和雨露,它从不抱怨;山羊、野兔等视它为美食,它不沮丧。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静静的池塘边,长满水菰、水芹、菖蒲等水草。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水面上一株株荇菜(水荷叶)苗。它们崭露头角,如雨后春笋,"小荷才露尖尖角"."尖尖角"渐渐绽开,如绿色的小伞,或撑于水上,或飘于水面。细小青蛙常爬上"小伞",以此为游乐场,尽兴玩耍。到了暮春时节,从"小伞"丛中,伸出一枝枝黄花,然而,它不像迎春花那样张扬,也不像丝瓜花那样喧哗,引来蜂飞蝶舞。清清的河塘水中,一缕缕水藻更是低调。它将根扎入水底,将身隐藏其中,始终不肯露于水面。

春草,平而不庸,守而不移,荣而不喜,美而不骄,无怨无悔,坚守春天。

《读者》中的经典文章5:樱桃红了

文/刘广信

"走,看樱桃去。"周日午后,妻子兴致盎然催着去看樱桃。行不多时,便来到沙颍河湿地公园,沿着河坝缓步走去,两侧樱树林摇红挂果,微风拂过,绿叶颤动,一簇簇樱桃仿若珍珠玛瑙,红彤彤,黄灿灿。

小城太和素有"樱桃之乡"美称,这里樱桃久负盛名,尤以沙颍河两岸樱桃最佳,个大皮薄,汁多肉厚,甘甜味美。沙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盛产樱桃,所产樱桃历史上曾作为贡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恍惚间,曼妙春天正悄然远去。感觉昨日才看了这满树樱花,徜徉樱林落英缤纷中,一转眼却已绿叶满树,红果满枝了。落花流水春去也。公园内三三两两的游人悠闲地散着步,观赏樱桃的,留恋拍照的,采摘樱桃的,熙熙攘攘。路旁一处处张起的绿伞棚下,村姑坐守着数篮子红樱桃,静候游人品尝购买。篮内樱桃晶莹剔透,红如玛瑙,黄如凝脂,令人垂涎欲滴。

红嘟嘟的樱桃迷住了双眸,绊住了双脚。樱桃有"早春第一果"之称,禁不住诱惑,遂停下脚步。"买点尝尝鲜吧。"妻子走上前,与一位售卖的中年村妇攀谈起来。扫微信付了款,拎着一小袋樱桃,边吃边走。

一路走来,粗大揪树花开烂漫,株株樱桃红果满枝,远望沙颍河碧水潺流,林间飞鸟啁啾,景致怡人。随手拿起一颗樱桃放到嘴里,酸中带甜,口有余香。樱桃美味,从古至今,人皆爱之。扬州八怪郑板桥对品尝樱桃颇有心得: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大诗人白居易更是对樱桃青睐有加:含桃最说出东吴,香色鲜浓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鸟偷飞处衔将火,人争摘时踏破珠……

风光惹人醉,小时候馋吃樱桃的情景浮现眼前,少时家中没有樱桃树,每到麦苗抽穗油菜结角樱桃成熟时节,有同学便随身带一小捧樱桃,在众人面前晃来晃去,边吃边炫耀。眼馋也没辙,集市校旁虽有售卖的,没钱买,偶尔能吃到几颗就甭提有多高兴了。樱桃核拾起来权当玻璃珠玩,末了还不忘带回家,找块空地埋进土里,希望来年它能长出满树的樱桃。回想起来,不禁哑然失笑,小时候生活困顿,啥都是稀罕的,一颗樱桃也难得品尝。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樱桃施肥、浇水、剪枝样样费心耗力,临到成熟也不清闲。为防鸟儿啄食,村民在樱桃林里悬挂彩布条旗,或站立高声吆喝驱赶。此时,人们正忙着采摘九成熟的樱桃。一位中年汉子支起梯子,手里拿着长杆,手脚麻利地采摘着樱桃;亦有几人相互配合劳作的,有扶梯的,有采摘的,有观察指挥的,一派欢畅热闹。

天色渐晚,捎带一些樱桃让老妈也尝个鲜。"妈,樱桃熟了,可甜了。"妈一向简朴,"那么贵,买那干啥,不管饥不管饱的。"只好推说遇到熟人送的。"嗯,怪甜的,还是有点酸。"妈品了几颗樱桃,尝了鲜,说啥也不要了。

翌日清晨,走进单位。抬头望见一墙之隔的庭院里一株樱桃,绿叶丛中,红红绿绿。殷红樱桃带露含娇,青葱绿叶绽绿摇红。朝阳洒照,绿绿的景致,红红的生活,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