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塔山的文章 / 塔山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凤城塔山

文/周伟

引言:凤城——山水之城。凤城之东,有山名曰:塔山。塔山之谓,盖因山中之塔。

屈指一算,我已在凤城生活了近两年,这里的大街小巷早已走遍,唯独城市东面的塔山很少光顾。说来惭愧,至今光顾的次数仍旧是个位。特别是上班的第一年里,自己也仅去过两次,一次是在清明时节,一次是在晚秋;一次是独自一人,一次是三人结伴而行。

我喜欢山,喜欢水,喜欢山水共舞的城市。凤城,这座山水小城慰藉了我心中的山水情结。记得上班初始,自己总会于下班时步行至义水河畔。坐在亲水平台的石板凳上,静静地看着河水流动。此情此景,勾起了大学时,独自一人坐在江堤上观江水时的情景。相较于江水,这里的水显得过于温柔。夏日的傍晚,漫步于河堤上,最欢喜的莫过于看他人垂钓,我喜欢垂钓,视它为人生乐事。每当碰到垂钓者,自己总会待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水中浮标的动向,仿佛垂钓者就是自己。夏去秋来冬亦来,义水河里的水,时而静若仙子,时而狂浪不羁,见证了凤城四季的变化。

塔山,给了凤城里的人们一个锻炼身体的绝佳去处。对塔山来说,我是个陌生者。第一次走进它的世界时,略显得“野蛮”,为了减少爬山时间,只要看到能走捷径的路段,哪怕是羊肠小道,自己也愿意去尝试,为的只是早点到达山顶,一览山城之景。第二次显得比较温柔,三人结伴,顺着山路行走,边走边聊,利用周末的空闲,短暂地放空自己。

深山藏古寺。山和寺仿佛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有山的地方几乎总能寻到寺庙的踪影。塔山亦是如此。清元禅寺正坐落于山腰,新修的庙宇甚是气派,我没想到在这座海拔不足五百米的山上,竟有这样一座较为恢弘的寺庙。遗憾的是,自己对这座寺庙知之甚少,只知道它的年岁较为久远。每次爬山时,自己总会于寺庙一旁的行人休息回廊里静静地休憩片刻,养足精神,继续完成未走完的路。

如今,承蒙盛世,国泰民安,曾遭乱世战火焚毁之塔得到了重建,名曰玉屏塔。新塔颇为壮观,每当夜幕垂下,远眺城东之顶,流光溢彩。登塔远眺,一城山色尽收眼底,自是另一番风趣。

七月去延安

文/周礼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每当听到这首激情澎湃、耳熟能详的民歌时,我的心里总会生发出一种急切的向往,那就是什么时候能够去延安看看,看看我们新中国的发祥地,看看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黄土高原,看看毛主席和其他革命先烈曾经生活的居所,追溯那抛头颅、洒热血的峥嵘岁月,亲身感受一番伟大的延安精神。

七月的一天,我终于得偿所愿,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延安,走进了梦里曾寻她千百回的革命圣地。当宝塔山巍峨的身影伫立在我的眼前时,我忍不住大声地呼喊,延安,我的母亲,我来看您来了!

“嘉岭叠叠椅晴空,景色都归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树绿,花枝低映碧流红。幽僧栖迹烟霞坞,野鸟飞归锦绣从。”宝塔山坐落在延安城东南一隅,四面为群山所环绕,像是处在温暖的怀抱之中。宝塔山上绿树成荫,野花遍地,石刻成群,古迹遍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既饱了眼福,又增长了见识。有人说,只有登上宝塔山,才算真正到了延安。宝塔,既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挺立的宝塔,像一面不倒的旗帜,指引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不屈地斗争。在宝塔的一旁,挂着一口明代铸造的大铁钟,用力敲击,声响如雷,传递四野。据说每次有敌人来犯时,哨兵就敲响这口大钟,警报山下的红军作好转移和战斗的准备。

从宝塔山下来,我们直奔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枣园。枣园原是当地一家地主的庄园,后来中共中央入驻延安后,改为社会部驻地,同时更名为“延园”。1943年10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于枣园,于是,这儿就成了中共中央的临时指挥部和几位重要领导人的住所。

走进枣园,只见一排排高低起伏,排列整齐的窑洞呈现在眼前,处在最前面的就是中央大礼堂,说是大礼堂,其实并不大,还不及一个学校的礼堂,里面的陈设也十分简陋。我们很难想象,当年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沿着枣园的青石小径,我们一路前行,途经一条长长的水渠,人们称它为“幸福渠”,据说这是毛主席当年亲自带领延安的军民修建的。水渠全长6公里,北起裴庄,南至枣园,采用自流灌溉的方式,可灌溉枣园周围5个村庄94公顷的土地。水渠修成后,将枣园和附近的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庄稼连年丰收,老百姓都不由自主地称之为“幸福渠”。

跨过“幸福渠”,我们来到了毛主席旧居,这是一座幽静的独立小院,院内是一排面向西南的三孔窑洞。走进其中一间,只见里面摆放着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部黑色的手摇电话,一个简易的小书架。就是在这间狭小的窑洞里,毛主席写了《学习和时局》、《论联合政府》、《关于重庆谈判》等多部著作,并指挥全国人民展开抗日斗争,及时拆穿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

带着无比崇敬和感恩的心情,我离开了圣地延安。这次红色之旅,令我感受颇深,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加倍珍惜,这样才不辜负了先烈们的一番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