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中庸的文章 / 中庸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淡淡的幸福

文/匀之

道家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此理相通,儒家之道--中庸亦然。谈及中庸之道,就不免要说说其内涵,林语堂先生曾在其书《中国人》中提到:中国人的幽默来源于现实,也来源于庸见。这庸见体现在人们的知足常乐之中,而且深入到人们的骨子里,而这些正是一种执中的态度。故此,中国人在当时面对外国侵略者时能表现得老成温厚,超脱圆滑,也正是中国之不败之理。中庸,是中国人生活的必需,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而这是外国人所难以理解的。不过我们不需要他们的理解,只需习惯就好。中庸,接受现实,知足常乐最为重要。

秉承着一颗信仰中庸的心,我们中国人皆有自己的精彩。这颗执中的心态将引导着我们去索取,发觉,品味,享受生活--平淡的生活。并于平淡处获取人生的真谛,谋求淡而难得的幸福,此谓‘淡福'.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这半日闲,在当今社会对于多数上班一族来说恐怕是最渴望的。生活在物欲横流,红灯酒绿的闹市区,下班后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上一坐,恐怕也难以偿愿。想去散散步,前面突飞而来的是一辆辆的车。想去茶亭喝喝茶,一眼望去尽是车水马龙。就算我们学生也难免如此,想去个安静的地方看看书,一看多是人流,走着,坐着时,风声人声车辆声声声入耳,情事爱事失意之事事事缠身。

此时多想一个人待会儿……

不过,要在此般境地之中获取乐趣也不是不行。这需要一颗知足的心,别太执着于名或利:这需要一颗懂得静的心,别太因事而易躁动。林清玄这点做得很好,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淡而欢愉。多好啊!

我自小喜欢三个字,定,静,悟。觉得吧,甚有道理!要发现点什么没有一颗能静下来的心那是不可能的。在嘈杂的境地之中能做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虽处闹地而心自静,这就是一种境界一种享受。

想想,“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多好,如果是在心情不好,或是长日在嘈杂之地待久了,你卸下一身的工作,能有此般享受那就更妙了,然后便是一股新气融入身体进入心里,尔后自己获取了一种新的能力,一种能化闹为静转烦心为享受的能力,这是可能的,而且是很可能。只要心到,能做到,那这种淡淡的幸福也就自然到了。再想想,如果你是个工作者,能在下班后回到家,第一件事便是老婆孩子的笑脸相对,接着是一桌香喷喷的晚宴,一家人齐聚一堂,还能看看新闻听一下小曲,然后你不免写写东西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时候妻子端上来一杯普耳,这该多好!这些你能得到,只要你心能静下心来,细心发现,用心去享受这淡淡的幸福。

人能淡淡的生活,就是幸福!

中庸心

文/陈广胜

中庸看似平常,但绝不平庸。它始终追求适度的状态,并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践行中道。心怀中庸,让人“盛时常作衰时想”,以便留些余地——既给别人留,更给自己留。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这是宋玉《登徒子好色赋》里的名句,用来描写楚国的一位邻家丽人。但从字里行间,我居然想起千年传承的中庸之道。

中庸怎么会与美女挂上钩?只因它的精髓是恰到好处,就像赋中“东家之子”不可增一分、减一分。人的行为也如此,不怯懦且不鲁莽,才叫勇敢;不吝啬且不奢侈,才叫慷慨;不木讷且不油滑,才叫风趣,否则都将过犹未及。

中庸的内涵,当然不是一两句话可以道尽。自从孔子发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的感叹,后人对它作了多番阐释。汉代郑玄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宋代朱熹注解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虽然理解的角度有不同,但本质上是不走极端,始终追求适度的状态。

不过,中庸的概念并非中华文明所独有。乔达摩·悉达多因琴弦松紧的音色变化生悟,于是转为不急不缓的修行。他放弃原先一天只吃一粒麻麦的苦修方法,开始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佛陀后来说:“自我享受是一个极端,自我折磨是另一个极端。放弃两端就是中道,它让人宁静、智慧、觉悟和解脱。”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的行为分过度、不及、适度三种状态,适度即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

由此可见,中庸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世界毕竟是对立统一的,只顾一头,不及其余,往往失之偏颇。中庸心讲求相对均衡,故注重统筹兼顾,在思想、行为上不偏激又不保守,特别强调分寸的拿捏与掌握。

中庸这个词汇,现在已提得较少,但由于历史上儒学的兴盛,它扎根于国人的心灵深处。比如,做人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便是处事层面的“执两用中”。《论语》有关君子“五美”之论:“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则体现了中庸的精髓。不仅如此,治国理政也离不开中庸。德刑相辅,宽猛相济,是两种治政手段、风格的有机组合。把握好其中的火候,自显中庸心的高明。

那么,中庸是否像求解算术平均数,凡事取一条绝对的中间线?假如这样,就成了僵化。中庸讲求“时中”,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践行中道。“中”的标准因时而易,这好比热与冷是温度的两端,但冬天烤火、夏天饮冰却合乎中道。随着情况的变化,中庸是灵活的,能张能弛,可进可退,从而不断适应改变了的现实。

拥有一颗中庸心,着力于当下,却着眼点于长远。人是起起落落的,可常常意识不到,以致得意时无所顾忌,专干一些过分的事,最终自掘坟墓。宋代法演禅师说:“势不可使尽,使尽则祸必至;福不可受尽,受尽则缘必孤;话不可说尽,说尽则人必易;规矩不可行尽,行尽则事必繁。”心怀中庸,不正是心悟“四不”?它让人“盛时常作衰时想”,避免偏执行事、过度透支,以便留些余地——既给别人留,更给自己留。

无须回避,中庸也挨了不少骂。鲁迅先生就认为它导致保守、卑怯的人格,“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所以中国人倘有权力,看见别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有‘多数’作他护符的时候,多是凶残横恣,宛然一个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满口‘中庸’时,乃是势力已去,早非‘中庸’不可的时候了。”

但这里的中庸,应加一个引号。不可否认,我们民族的若干劣根性有着文化“病根”,中庸也因之遭抨击,常被视作缩头藏尾;甚至那些被习俗磨去棱角的世故,也被贴上中庸的标签。然而,被谴责的种种却是“伪中庸”,完全是变种乃至被妖魔化了。若以此鞭笞中庸,明显打错了板子。

真正的中庸心秉持原则,其实极具担当精神。正如《礼记·中庸》的一段话:“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强哉矫”是对强者的感叹词。一个信守中庸的君子,追求中道、中和、中正,因而从精神上不会随波逐流,必然拒绝不负责任的和稀泥。这无疑由独立人格所支撑,体现了一种卓越的品质。

中庸看似平常,但绝不平庸。虽然儒家中庸思想不乏过时之语,其精神内核却丝毫不缺现代价值,中庸之道也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全过程。有则故事讲某人赴宴,菜肴淡而无味,朋友便撒上一点盐,菜立刻变得鲜美。此人暗想,盐真好吃,要是再多放一些,岂不更加美味?回家后,他拿起盐罐就往嘴里倒。这样的笨人,不会有现实版,可此类情形到处可见。和菜肴一样,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盐”,关键是知道放多少。心怀中庸,目的是将“度”把准,唯此才不会片面,少有乱方寸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