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古人的文章 / 古人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老宅

文/丁明烨

儿歌曰:老家里,老房子,青砖垒到梁坨子;槐木门,榆木窗,顶梁柱子枣木桩;梨木桌子当门摆,罗圈椅子明晃晃;条几靠着墙根站,衣橱靠着大床帮;嘎勾一声火枪响,关上大门到楼上;东瞧瞧,西望望,原是打兔子的瞎咣当。

中原的老宅,厚重苍古,宅高墙厚,局促严谨。房墙有八、九十分公厚,中由土坯砌成,外用青砖包皮,房间窗小门厚,房子之间用梯子相连,基本上是一个小小的城堡。这样的房子建成期约在清末或民国,那时战乱频繁,把房子建成这种格局,多为防范匪盗和战乱。

老宅的房子相对狭窄,每间房不到十平方米,给人一种闭塞、压抑的感觉。这也与古人的养生观念有关,古时有句话,叫“室大多阴”,医书上说“多阴则厥”。 养生学认为,卧室的大小和人的气密切相关,房子太大,身体的气场不能盈满,就会耗散人的气,时间长了就会患手足麻木的厥逆症。所以,即便故宫中皇帝的寝宫,也显得局促狭小,面积不超过十平方米。

老房子大多都是土木结构,砖石铺地,或者就是土质地面,虽不显得干净卫生,但让人很接地气,人站在上面觉得稳健舒坦。

老宅的规划布局也很讲究,符合阴阳五行。主房坐北朝南,向阳背阴,位于庭院的正中,进门为宽敞的客厅,后面有寝室为主人居住。东屋属木,主生发,每天迎接第一缕阳光,一般孩子居住。西屋属金,主收藏,符合老人的养生规律,一般老人在此居住。

古人住宅的建造讲究风水,房屋外观以方正为上,只有方正的房屋才最能采纳四方之气;房屋外环境要阳光充足;门前不能有电灯柱、电线杆、枯树等,这会影响到家庭的财运,或健康上出现疾病。老人相信,通过风水规划,便能激活吉祥之气,化解冲煞之气,营造一个“藏风聚气”的风水环境,保证一家人财运兴旺,身心健康。

老宅古朴厚重,冬暖夏凉,符合古人的养生观点,渗透着传统文化气息,是一卷古朴的书卷,也是游子心中永远的乡愁。

奈何月华如练白

文/璞叶椤缇

月华初照,我走在楼外的小道上,看着周围镀上了一层轻柔银光的景致。夜,很是静谧。

人在安静的环境里,心中总会涌起莫名的孤独感,如狂风肆掠,此起彼伏,尤其是你孑然一身,并无他人相陪之时。而那时天边时刻与你形影不离的月无疑成了你心中最好的慰藉。如此我似乎可以理解为何古人钟爱于对月抒怀了。于是,我效仿古人“举头望明月”,竟有种恍若隔世的阑珊之意:

月,远不如日光那么灿烂辉煌,带来生机蓬勃的希望,它在夜空中幽静地美丽,纵有万星拱捧,也是清凉孤寂的,泛着冷幽幽的光,带着飘渺的神秘。此时的我想着千百年前是古人也曾赏着同一轮月,这种跟古人的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让我难平心潮,兀自思绪飘飞… …

月亮似乎是“自古神话的源泉”,无论是哪个国家,关于月的神话传说都必不可少。在我国,关乎月的神话故事里,最为家喻户晓的莫过于嫦娥奔月的传说了。

嫦娥本为恒娥,到汉文帝时期,因冒犯了文帝刘恒的名讳,这是要忌讳的,从此由“恒娥”变为了“嫦娥”。嫦娥的故事是黯然的,淳朴的古人也看出了月的孤傲与多情。嫦娥偷吃了灵药飞升成仙,飞向了凄清冰冷的月宫——广寒宫,从此与丈夫后羿远远分隔在两个世界,再也不能相会。她在月宫中的生活是寂寥的,玉兔忙捣药,吴刚伐桂忙,他们谁都无暇去理会其他事物,她只能在遥远的月宫中孤独有殷切地凝望,只是百年之后,她仅能眼睁睁地看着后羿化为一抔黄土,而她依然如故,还是那年轻貌美的嫦娥,即使后羿有几世轮回,他也不会再是原来的那个他了。于是,就有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牛郎和织女尚且每年有一日可以鹊桥相会,嫦娥与后羿却是那一别就已是永恒。难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会有“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那般善解离人泪的月了。月是深知离人相思之苦,所以才会感同身受,默默陪伴着同样受相思之苦的女子,女子亦是“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月不仅是可以寄托或传递相思之情的媒介,它亦是男女之间爱恋的见证者——古时相爱的恋人们喜爱对月起誓,在月下彼此作出承诺,是一种温馨浪漫的“仪式”。

再谈谈张若虚先生吧。人们说他是了解月亮的,更是深识人情,人心和人生的。他的一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开创了问月的先河,竟是将“皎皎空中孤月轮”与哲学相结合。是以,他的这首《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同名的筝曲也流传至今。

月又是皎洁的,不染纤尘。它虽孤傲却也保持一颗不被渲染的本心。于是它被作为纯洁无瑕的象征,还会如辛然所说的那般“进而引申为晶莹剔透的境界”。天真的幼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更深层次者,“以自然的纯洁对应人类心灵的纯洁”,同样出自李白大大之手的《玉阶怨》写到“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月是极富美感的。“沧海月明珠有泪”假若鲛人流珠不在月的清辉之下,就会缺乏几分美感,月光带来的美感。月下美人也比单纯的美人要美上许多——似想月光下风姿绰约的娉影,是否更显得遗世独立,美妙无双?风流才子宋玉在《神女赋》中赞誉神女之美:“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诗经·陈风》中一曲《月出》唱出素净月光下少女那婀娜多姿的倩影叫有情郎心绪不宁,失了魂般。

月也是诗意的。从古至今多少关于月的诗词歌赋传送不衰?我也禁不住心痒痒就此献丑:“琼琼天上月,素素水间莲。莲望星中盘,月看镜中盏。寂静对无声,孤芳不自赏。”月可以赋予人雅韵,这是月送给有心人最好的礼物。它为我们的文明予以浓浓的一笔墨彩,让我们的文明因此更加辉煌。不仅是我国,世界各地的文明也都因为月而更加绚烂多彩。

月亮并非无情物,奈何月华如练白。也许是因为它阴柔的光亮不如阳光那般将整个世界照得亮堂堂的让人难以忽视,但千万别忽略了这夜空中宁静的美好如此富有魅力。愿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轮明月。

古人的帽子

文/李遇

中国古代男人在二十岁的时候,会举行冠礼,既然名为冠礼,这仪式主要内容就是父亲或是族中长辈给他戴上一顶帽子。举行冠礼,意味着这个人已经成人了,可以负起家庭、宗族和国家责任了。要是一个人下定决心在任何场合都不戴帽子,那就意味着他要自绝于社会了。东汉的袁闳,见朝政昏暗,就“散发绝世,欲投迹山林”,唐朝的李白发牢骚,也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而且,这帽子也不是随便戴戴就行,庶民有庶民的戴法(平民戴不起帽子,以黑巾裹头,所以庶民就叫“黔首”),官员有官员的戴法,在什么场合什么人戴什么帽子,被国家以近乎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一旦违背,后果难以预计,轻则受顿训斥,重点罢官免职,再重点要是被扣上藐视朝廷的罪名,那就更恐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