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儿子的文章 / 儿子的散文

2020/03/06好的文章

平淡的幸福

文/悠悠心愁

不知不觉中,日子又滑向十一月的下旬,时光在秋意渐深中辗转成冬。

晨,推开窗户,看着太阳点点升起来,慢慢变大变亮,心底的温暖也慢慢漾开。这段时日,一直忙忙碌碌的,为新房子的装修,为做不完的工作,忙碌的时候便疏于记录。而此刻,很想铺开岁月的信笺,涂几笔鲜亮的色彩,留下时光的痕迹……

一直想好好写一篇关于装修房子的文字。可每每提笔,却又很抵触它。那漫漫五个月的装修生活,不想回忆,不愿回忆,不忍回忆,它硬是把我这样一个好脾性的女子折腾成一个暴躁的汉子。期间的酸甜苦辣,装修过的人一定都能感同身受。难怪林语堂先生会说:要想一天不消停,就在家设宴请客;要想一年不消停,就装修房子。从准备开始,到找人,到设计,到动工,再到买材料,买家具,随时的跟踪进度,质量监督,到最后的检查验收,打扫完毕,真的要花整整一年的时间来规划来实施。标准的大工程,对我们这样的菜鸟来讲,真的是一言难尽。

因为一言难尽,因为不愿回头看,所以省掉那些繁杂的装修过程,记录些喜悦而欢快的。

从装修房子最初开始,先生就表明他工作忙事情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去投入,所以全权交予我负责。并且他也说到做到了,除了中途象征性地视察了几下,几乎未有参与。虽这样,但他从不吝于表达他的问候和赞美:“老婆,你真辛苦,你又能干,是我们新房子的大功臣!”“哇,经过老婆的精雕细琢,这新房子怎么可以变得这样漂亮呢?”……过程是艰辛的,但因为有美好的期待,有先生的支撑和认可,所以一切都变得值得而有意义。另一方面,亲眼看着一幢光秃秃的空房子经过自己的设计和打理,慢慢成形,慢慢变成一个漂亮的家,那还是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

装修房子,这是今年家庭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完成得不算特别完美,但家庭成员都很满意。这便足亦!

因为忙碌的装修生活,误了许多记录儿子快乐成长的故事。而此刻,在这冬意初露的日子里,沐浴着阳光,想着儿子的趣事,会有一种别样的温暖和幸福。记录几段他的童言无忌,记录他的趣言趣语。

某一日,儿子在做作业,我在旁看书。儿子突然问我:“妈妈,小孩会最开心别人偷他什么东西?”我张嘴便来:“偷吃的偷穿的还有偷心?好像都不好吧?”儿子摇头说:“真笨!是作业啦,要是有人把孩子们的作业都偷走,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呀!”我汗颜……

儿子从暑假开始迷上了法制频道的所有栏目,久看久品后说什么都带着那点侦破味。前几日晚在婆婆家吃晚饭时,突然看到沙发上一只死掉的蛾子,儿子脱口而来:沙发惊现飞蛾尸。引得全家哈哈大笑。

带儿子去文峰公园玩,沿着公园的小径往里走,儿子一路走一路念叨:踩着鹅卵小径,两旁树木茂盛,空气清新……儿子突然止住,我惊讶:怎么不继续?很有文艺青年的味。儿子叹一口气说:没有了,这就叫书到用时方恨少!我冒汗。

当然,精彩的远远不止这些,我总是用惊喜的眼光看着孩子成长,只怪我平常笔下太懒,记忆又跟不上生活节奏。好在,孩子渐渐长大,已会用自己的笔墨书写成长。

明天是儿子的生日,提前祝福儿子生日快乐,永远这样童真!

日子一如既往地平淡琐碎,却越加喜欢用一颗柔软的心来体会每一个清浅的日子。

与先生的相处越加融洽温和。年初,他新上任一个管理岗位,摩擦一段时间后,他感慨:管理人比自己做工作还要难。或许是工作磨炼了他,又或者说管理锻炼了他,他对人对事越加谦和有礼,连带对我,也越加理解和宽厚。其实,我一向要的也不多,就是这样,彼此默守心底的那份爱,不求大富大贵,只愿相依相伴,淡然相处,即使只是一粥一饭,也是最踏实的温暖。

晚,书房内,先生在写材料,我在学卫生管理学。先生突然抑扬顿挫朗诵道: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我接道: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候,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先生惊讶地叫:你居然知道这首诗,我今天才在网上看到的。

我笑着说:我空间里早就转载过,叶芝的《当你老了》,因为喜欢,所以记得。

先生说:我该对你刮目相看。

我笑:我一直用崭新的目光来看你的。

两两相望,都不由自主地大笑……

这就是幸福,最简单的幸福,触手可及的幸福。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默契、心安、温暖、舒服。当你我都老的时候,你低头看我,我昂首向你,眼底还是那不易察觉的温柔,那就足矣!

时光如流水,日子平淡而庸俗,然,内心安宁,甘于平淡,便时常能品出幸福的味道。

平淡是真,每一段时光都是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愿我们这样平淡简单地幸福着!

子女是父母永远的牵挂

文/天命无忧

去年春节前看到了运河顽石先生的一篇日志《老母倚门望儿归》,那震撼心灵的文字和发自内心的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话语已经铭刻在我的心中——

“母亲倚门望儿归。每到春节回家之前,脑际都会不有自主地蹦出这句话,眼前还会幻象出,白发老母手著拐杖,身依柴门,寒风凛冽里,用浑浊期盼的眼光,张望远方,等候儿女归来的画面。当然我们母亲的生活条件早不是这样的场景,但那份心,那份情,那份盼,还是一样一样的。每念及此,心头都要荡漾出甜甜的幸福,涌出涩涩的酸楚……”

我19岁参加工作在外,曾经备受想家的折磨。特别是当夜深人静一个人躺在床上,听着外边寒风呼呼的刮着,想家那种揪心的痛向我袭来,说不清那种不像针扎、不像刀戳、不像虫咬的感觉是什么滋味,只觉得好像一种绵绵软软、痛中带痒、苦中带甜、思中带念、痛彻心扉而又终生难忘的幸福之痛。每次都会涌出热泪,久久无眠……

然而,回到家的时候才知道:我不在家的日子,父母也经常掉泪,思念至深,常常坐到半夜,惦记和叨唠着我在外边是否饿着、冻着、委屈着,几乎没睡过囫囵觉。我开始体会到父母想我的滋味和我想父母的滋味是不能同题而论的,我想父母的滋味,只是表达了家的思念和企盼,而父母想我的时候,几乎到了牵肠挂肚、痛彻心扉的程度。

2000年,女儿和儿子一起考入大学,因为我手术后一直没有乘车出过远门,所以不能送孩子到学校,儿子是和同学搭伴走的,当我们把儿子送上火车回来后,一直是魂不守舍,吃不下睡不着,直到接到孩子平安到学校的电话,悬着的心才放下。接着又开始惦记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特别是孩子第一次离家,连袜子都没有洗过,那个时候通讯没有现在方便,长途电话费很高,可是每次儿子和家里通话都舍不得撂下。和儿子通过电话接着再惦记女儿……孩子大学毕业了,又开始牵挂孩子的求职、工作、生活、成家……

今年春节,孙女太小,儿子儿媳没有回来,女儿回来初二就走了。短暂的相聚,更加深了那种思念的焦灼。

幼年时期,时常用稚嫩的童音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时候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而如今,明知道子女们工作和生活都很好,可子女永远是父母的牵挂。

那首《儿行千里》的歌曲,拨动了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弦,当这首充满人间真情的旋律又一次流动在千家万户时,多少父母节日后缠绵守侯着这份难舍的亲情,久久,久久……

可怜天下父母心!

祖孙情深

文/刘国文

俗话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命根子。这话一点儿不假。儿子出生以后,就和奶奶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每当看到母亲和儿子其乐融融欢声笑语的情景,我的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慨:隔辈亲,亲又亲。在这个世界上,血缘的亲情是无法替代的,也是最为真挚的。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享受祖孙之间的天伦之乐,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替代的快乐。

儿子两周岁的时候,便被母亲接回了乡下老家帮我照看。母亲脾气大,从小对我们兄弟三人要求很严格,只要我们犯一点儿错误,就会受到母亲严厉的批评,甚至还会招来一顿暴打。然而,儿子在老家却是母亲的掌中宝,无论他多么调皮、多么顽劣,母亲都会笑眯眯地看着孙子,舍不得动他一根手指头。记得有一次我们回家,母亲在蜂窝煤炉上炒菜,儿子在一旁好奇地看着。等母亲转身拿盐的工夫,儿子麻利地用煤铲从蜂窝炉下铲起煤渣倒进菜里。我气得上前举起手就要打儿子,母亲看到后,一把将孙子拉进怀里,不让我打。我气呼呼地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把煤渣往锅里倒?”儿子委屈地说:“我想帮奶奶放盐。”听了儿子的话,母亲哭笑不得,打趣道:“看看,我孙子知道心疼奶奶,想帮奶奶干活了。”然后,母亲柔声细语地对孙子说:“宝儿,煤渣是土色的,盐是白色的,记住了么?”儿子点点头,母亲摸着儿子的头开心地笑了。

在县城的家里,每当儿子调皮,我呵斥他的时候,他都会噘着吓唬我说:“你再这样,我回老家告诉奶奶。”“告诉奶奶”成了儿子的口头禅。有时因为顽皮或作业不认真,我说他几句,他就会在台历上写道:“回家告诉奶奶,爸爸又训我了。”在儿子的眼里,奶奶就是他的靠山。儿子10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爱说爱笑的儿子很长一段时间不和大人交流,放学回来后就把自己闷在屋里。一次,我看到儿子的屋里冒烟,急忙进去。只见儿子正在屋子里点火烧纸,我忙用水把火扑灭,并气得打了儿子一顿。等我清理灰烬时,发现了一张未燃的稿纸。我拿过一看,是儿子写给奶奶的信。信中写道:奶奶,你在天堂还好么?孙子想你了。看着儿子那稚嫩的话,我把儿子搂进怀里,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