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工具的文章 / 工具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君子不器

文/袁子舒

子曰:“君子不器。”

器者,物也。就孔夫子本意而言,此言是指成德之士,礼无不具,人非工具机械,应为全才全艺之君子。

今日或自有新。物质文明之飞跃已令人类自己瞠目结舌。刚迈入信息时代的大门,人们似乎已被飞速行进的高速网络列车载向了无尽远方,寻不着来路,遗落下灵魂。

单论手机,可见一斑。犹记20世纪90年代之时尚是传呼机的天下,一部大哥大尽显身份。新世纪之初,手机已化作普遍的工具。而到了今天,手机之前已加上定语——智能、4G。加的自然不只是词语,而是一个新世界。

信息、思想高速传递普及的同时,弊端随之而生——人类渐渐从利用手机等物质产品作为工具,被异化为物质产品的工具。过度的便捷滋生了过度的依赖,过渡的依赖异化了人类本真的属种属性。人,沦为了工具的工具。

此刻应言:君子不器。

此解应指:人切勿使心为物所得,人非工具。

追究根本,我认为心为物所得,“人人必器”之原因在于:社会物欲浪潮中的个体普遍缺乏对人生根本价值的审视、反思。对人生之价值无理性认知、自我选择,难免随波逐流,在物质中寻求寄托,在“人人必器”中失掉自我。

前有西方之工业文明为前车为鉴。试看如今西欧北欧之生活,难以想象19世纪黑色的工业文明。当时的象征为钟表。曾有哲人提出当时的欧洲被钟表所“绑架”,这与今日人被手机“绑架”实为异曲同工。忙忙终日,心为物所得,个体丧失独立价值。伟大哲人康德曾提出命题:人非工具。人不能成为工具,亦不能使心为物所得。

驻足如今中国现实,看到种种人为物得之现象,为之惋惜。有甚者为买一部苹果手机卖掉自己一个肾;有甚者要求父母为自己买下苹果四件套方才愿步入大学。如此心为物所得,人无己心的行径,实是人类高贵品格的耻辱。

两千年前的孔老先生似有先验之觉,料想到后世子孙有如此一天,只留下一句警句以警世人:君子不器。

父亲是个木匠

文/王朝群

搬新家那年,父亲特意给他的工具们找了个安身的地方。

东墙上开了个窗户透进光来,北边墙上安了扇门,又粉了墙,装了灯,本来砖墙裸露,黑乎乎的楼梯间,就成了一个像样的小屋子。这屋子不住人。父亲半眯着眼睛把一件件从老屋拾掇来的木工工具拿在手里摆弄。那些他使了大半辈子的工具个个看着都可爱,放一遍,看一遍,再个个打量一番,嘴里叽叽咕咕,自言自语。

“这把斧头是在杨凌站上买的。”

“这个胶锅跟了我几十年了!”

“凿子把要换成硬木头,这杨木不瓷实。”

“木工凳的腿儿有些晃,要加楔子了。”

……

楼梯间狭小,父亲身材高大,弯着腰收拾,不一会儿就会犯腰疼。父亲却执意不歇息,把锯子都挂在墙面上,排着队的推刨安放在架子上。凿子、斧子、尺子、墨盒、胶锅、线锤、木工铅笔、木工凳等工具都一尘不染,安安静静,舒舒服服了,父亲才深吸口气,两只蒲扇样粗粝的手拍了拍出了楼梯间。

父亲是个木匠,爱他的那些工具,也由衷喜欢做木匠活,新家的每扇门窗都是他亲手做的。镂空的木格最费时间,也尽显手艺,来家里做客、串门的亲戚朋友都会在格窗前啧啧称赞。

父亲的手艺好,要数他独自一人做成的马车了。

那还是我小的时候,爷爷自陕北牵回了一头气宇轩昂的毛驴,就要父亲打一架马车套驴。不用说,谁都知道难度大。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关中农村,连毛驴都少见,就更不要说马车了。

当时爷爷吧嗒吧嗒抽完一锅烟,父亲仍不做声,就磕着烟锅撂下话:“只会割家具,可不算好木匠”。

父亲仍旧没有回应,只是一直低了头,像在沉思。

谁也没想到,第二天,父亲不声不响地行动了。

没有图纸,没有样板,父亲只好照猫画虎,依架子车为模板,耳后夹上木工铅笔,滋啦滋啦地拉着卷尺,写写画画,又展开一张白纸细细地绘起图来。

选好料,然后就凿子、锯子、斧子齐上阵,每天叮叮当当,乒乒乓乓,连厦房下的麻雀都不做声了。半个月后一辆透着木香的马车做成了,挑剔的爷爷前前后后打量着,一边用手抚摸着车辕、车帮,一边说:“这照猫画虎的木匠还真不赖”!

此后,驴套的马车成了小村一景,每到一处就有人围着看,父亲的业务也由割门窗家具拓展到盖房、割枋、做马车。

我上中专那年父亲应朋友之约进城务工,做房建的技术员,一干就是八年,我和妹妹们都毕业了,经济负担也轻了,父亲又想回家做木匠。但是,家具店的新潮家具早已取代了传统制作的实木家具,没有人请木匠了。

父亲没有外活儿可做,侍弄庄稼之余就给自家做起了家具。把家里的木料尽数搜罗来,能做板凳的悉数做了板凳,能割桌子的全都割了桌子。我想父亲是过足了木匠瘾,从此那些五花八门的工具就真成古董了。

父亲却难舍相守之情,闲了总要进楼梯间看看他的那些工具。透过那些工具父亲回忆着过往,他总是看着看着就无声地笑了,把回味在脸上开出了一朵朵花。

如今父亲马上七十岁的人了,前两天回去发现几件老柜子不见了,又添了几件便于开关的新柜子,正疑惑,母亲笑了:“这件是你奶奶的老柜子改造的,那件是我的嫁妆柜子翻新的。”

我也笑了,尽管木匠这个行业和称谓已经被人们遗忘多年,我的父亲在我眼里却永远是个很不错的木匠。

中隐之道

文/陈仓

自古以来,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显而易见,隐于市,适中易行,比朝堂安全,比乡野方便。许多人说,在喧嚣、紧张、纷扰的现代都市,隐居难,难得隐,有论者甚至断言,信息化的现代都市无隐者。依我愚见,当下,中隐于市,关键是个方法问题。

首先是个“避”字。回避得安宁,躲避得自在,避让无冲撞。都市车水马龙,行人如潮,时尚如风,小冲突无处不在。想获得各种便利,获得优质高效的工商业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省去各种麻烦,首先,要在时间上避开上下班高峰,避开节假日的热闹拥挤,在空间上避开热闹拥挤处,在心态和日常行为模式上远离流行时尚,不要跟风抢购,不要从众拥挤。如果要做非做不可的事情,可以将往返时间提前或者滞后安排。人多的地方最好不要去,如果非去不可,不妨与热闹拥挤处保持适度距离,保持在其旁,不在其中的姿态,也可获得片刻自在与安宁。都市里的“时尚风”永远被操纵,对此,应保持足够警惕、审慎和冷静,不跟风,不赶潮,回避人潮,避开煽风点火者。对于你不想见的人,不愿参与的活动,不值得做的事,不妨早询问,早预测,早知道,早计划,早安排,借故借机回避即可。

其次是个“让”字。都市人口稠密,资源稀缺,公共设施负荷重,供求关系紧张,遇见风风火火不管不顾的“猴子”式的急躁人,碰上自私自利不顾旁人忙闲冷乱的“天蓬元帅”式的大爷们,不妨礼让、避让、谦让他们。俗话说:“让者为上,让者为高。”俗话还说:“与人方便,于己方便。”好在都市生活有多种路径,多种选择,多种方式,多种可能性,没必要一条道走到黑。例如,你讨厌别人带着大型犬出入公共空间,你讨厌别人在电梯里拥挤吵闹抽烟,不妨客客气气地让他们先走一步,你后走一步,或者换乘另一部电梯。在充满多样性和具有多种选择的都市生活中,让,往往是上策上上策,让,也是避难避祸避麻烦的明智之举。

其次是个“闭”字。与穷乡僻壤相比,都市人稠地狭、空间逼仄,人际互动频繁,群体活动多,世俗诱惑多,信息杂芜,生活环境热闹喧嚣,同时,人际关系纠葛、人言是非、噪音污染、情绪感染、人际搅扰、信息焦虑也比较严重。对此,古代隐士有“三闭”之法,即所谓“下士闭门,中士闭口,上士闭心”。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特别是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以后, “人成了人类制造的工具的工具”(美国自然主义哲学家和作家梭罗名言)。许多电器、设备、工具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反而限制了人的天赋自由,控制了人类的正常生活,继而使人类产生了设备和工具依赖症。在网络时代,特别是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使用的博客、微博、微信、聊天工具,既是自己的“麦克风”,也是居心叵测者的“窃听器”。人们广泛使用的汽车、电视、电脑、手机、导航仪、监视器、播放器、数码照相机等等工具既是工作生活中的利器,也是被控制被监视器具。监控设备在发挥既定效用的同时,使大家无形中,或不知不觉中陷入“囚徒困境”,像囚徒一样活着。在当下,都市隐者想自在无碍地活着,仅仅闭门闭口闭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及时关闭电视、电脑、手机,不要成为“电脑控”、“手机控”、“网络控”;节制使用网络社交工具和自媒体,避免“电幕生活”。

最后是个“谦”字。隐与不隐,永远是相对的。半隐半显、时隐时现,当隐则隐,应显则显,这才是中隐于市的最佳状态。在都市市场经济生活和个人私生活之外,更多的生活圈属于关系网生态链,属于山头门户圈子生活。在关系网、山头、门户和圈子生活中,无数恩怨是非,不过权、钱、色、名四块“臭肉”所诱发,万般爱恨情仇,无非争权夺利、追名逐利、争风吃醋等三类烂事。在半隐半显、时隐时现的都市生活中,如果保持谦虚、谦恭、谦卑、谦让、谦退的姿态,避免被过度关注,谢绝被过分追捧,拒绝被贴标签,淹没人潮人不知,和光同尘无纷扰,虽显亦是隐者。

无论哪朝哪代,真正的隐士是仙踪不定,首尾难见,只闻其名,略知其事,而不见其人的。在隐居生活中,“三十六计走为上”,流浪才是最好的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