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城墙的文章 / 城墙的散文

2020/03/07好的文章

鲁桥镇的城墙

文/吴树民

我的故乡鲁桥镇的城墙建于明末崇祯癸酉、甲戌年间(公元1633-1634年),又厚又高,中间夯土,三面切砖。其北城门楼十分宽敞,盛暑时日,凉风习习,总有一个满脸沧桑的老人在这儿给来此乘凉的四五十人说书。上小学的时候,我也是最忠实的听众之一。有一次,为听《封神演义》中的魁星楼纣王自焚,忘记打猪草,还挨了父亲一顿痛打。

鲁桥镇西北的清峪河历史上曾发生三次大洪水,水头高达丈余,吼声骇人。每次都是洪水掀着场上的麦秸垛从外面堵住了北面的城门洞,才使城内苍生幸免于难。

站在鲁桥镇高高的城墙上,举目四望:唐卫国公李靖的功勋彰显了东里堡,长孙皇后长发的传奇名扬了楼底村,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明朝王徵的名着《诸器图说》《奇器图说》为我国机械工程学开了先河。清末关中四大书院之一的正谊书院,就坐落在鲁桥镇北坡下面;“正其宜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办学宗旨,吸引来众多文人学士;关中名儒贺复斋、牛兆濂因在此主讲程朱理学而享誉三秦。清代显贵的周家大院,融南北建筑艺术于一体的砖、石、木雕三绝,让国内外游人啧啧称赞。

在革命年代,站在高高的城墙上远望,可见鲁桥镇周边遍地火种:鲁桥镇地处红白交界,是进步人士和革命青年北上延安的近捷通道。镇东北原上10公里,是习仲勋、黄子文、黄子祥等老一辈革命家游击队活动的武字区、心字区;正北50公里,就是有名的陕北红色根据地照金。李靖故居曾作为于右任靖国军的司令部。西安事变期间,周恩来曾赴此和杨虎城将军共商国是。西安事变的第3天,军长罗荣桓、政委左权领导的红一军军部,驻扎在东里堡两个多月。彭德怀、贺龙等军政领导曾在军民联欢会上,宣讲“拥护张杨二位将军八项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宗旨。丁玲等文化名人随红军在东里堡发动妇女,宣传抗战……

在建设年代,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可知鲁桥镇地地藏龙卧虎:从鲁桥镇东里堡走出的徐朗西,在大上海叱咤风云,解放初成为周恩来总理特邀出席首届全国政协会的特别委员。曾三次赴朝慰问志愿军的民间快板艺人谢茂功,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生长于鲁桥镇布袋巷的甘肃省秦腔人民剧团团长苏永民,赴朝演出归来,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领导和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接见并合影。社会贤达毛念修在镇东街兴建的“私立竟志学校”,后改为鲁桥小学,我和女儿、儿子都曾在这所学校就读,我的小妹不仅在这所学校上学,后来还在这所学校任教。奉命组建二炮指挥学院并任副院长的张亚雄和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3军政委、后任黑龙江省委第二书记、省军区政委的刘光涛,当代国学大师茹欲立,中国当代书法大家刘自椟,“滚龙体”书法创始人谢德萍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名人,就是鲁桥儿女的杰出代表。

原来鲁桥镇城墙上有四座城门,城门洞上均镶嵌石刻四个大字:东门上的“绿野东环”,是说树木葱茏,庄稼茂盛;西门上的“翠屏西卫”,是指嵯峨山和丰乐原像一道天然屏障护卫着鲁桥镇;南门上的“南固泾原”,是形容鲁桥镇交通发达,属陕北通往泾阳、三原县城的必经之地;北门上的“北联祋(dui)祤(yu)”,即指北边连接着古耀州今铜川耀州区。后来,给过街水渠衬砌,将城墙砖渐渐拆光:生产队垫牲口圈、给田地施肥,把城墙土逐年挖尽。

尽管鲁桥镇的城墙,已随岁月的变迁而消失,但是,留给我美好的记忆,却永远无法忘却!

神奇的铁脑寨

文/文建华

早听说海拨1000米左右铁脑寨上有一座千年古城墙,全长2公里,位于大别山南麓武穴市余川镇马干村、龙门冲村、仰天村、下汪宕和黄梅县大河镇杨宕村之间。

九点半钟,我们不知不觉地登上铁脑寨山顶,这里时而烈日高照,时而云雾缭绕,好像仙人在半天云中。据马干村书记梅春发讲:这里春天百花争艳,百鸟争鸣;夏日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深秋枫红橙黄,秋高气爽;严冬银装素裹,腊梅吐芳。这里风和景明,水质纯正,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站在山顶向东边一看,黄梅县大河镇杨宕山上的公路蜿蜒起伏,向北一望是马干村一望无边的竹海,向西南方望去,是两山相夹的龙门冲村、车坊村。山脚下的龙门冲村水库鱼儿时而跃出水面,水库周围垂钓的客人时而从水中钓出鱼儿。龙门冲水库上面的着龙潭潺潺的流水,在山上鸟儿叫声伴奏下,让人沉浸在动听优美的旋律之中。

站在铁脑寨山顶石头上是千年古城墙的北门,门面向马干村,石门右边是一个活石塔,左边是用小石垒起来的石头墙。

从铁脑寨北门向西南方走,不到两里路就是城墙的南石门,也是用石头垒起来的石门。出了南门就是下汪宕村地界。离城墙南门不到500米有一个石门朝西开,西门与龙门冲地界相连。靠城墙东边石门朝东开,通向仰天村。

位于铁脑寨上千年古城墙高处四五米,低处也有三米高。铁脑寨居高临下,东西是陡壁悬崖,但山顶宽约20-50米,树木茂密,过去战争年代城墙内住了一万多人。传说,齐国时代,当地的黄梅县、武穴市(原广济县)老百姓为了抵抗外来侵略者,把山上的石头捡到铁脑寨垒起两公里长城墙。后来,当地的老百姓遇到战争年代,都隐蔽在铁脑寨古城墙内,用石头打退鬼子多次侵略。

当地的仰天村在70年代修建水库,将千年古城墙石头搬走了一部分,但城墙还留了一部分古迹。

据当地老百姓介绍,铁脑寨千年古城墙内,张体学带领的新四军住过多次,后原黄冈军分区顾问干鹄带领游击队也在千年古城墙内外打过多次仗。当时马干村陈桂花老人曾为干鹄率领的游击队送过多次饭。新中国成立后,干鹄走上领导岗位,还多次来马干村看望陈桂花等人。

铁脑寨山上生长的松树、枫香、香樟、老虎花、杜鹃、兰草各种灌木及花草,大部分是国家保护的二类植物。尤其是山寨上弥猴桃树处处可见,树上猕猴桃硕果累累。山上的野鸡、刁老鼠、黄鼠狼时而出现在视线内。

据同行的唐光进师傅讲,铁脑寨上过去有一座观音寺,传说当地老百姓只要有什么疾病就到这个观音寺烧香,就可以康复。唐师傅还说铁脑寨上还有一座雷公电母庙,过去只要有敌人来,这个雷公电母菩萨发威,使铁脑寨上空电闪雷鸣。后来当地老百姓将铁脑寨改为安乐寨。

铁脑寨上风光美丽,李白曾看到此写下一首诗赞美:小雪飞旋回九天,群立孤峰不觉寒,眼前景色写不尽,明远拟作行路难。

离铁脑寨西边山梅莲凹有一个山洞,可住200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不少新四军、地下党受伤,都被送到这个山洞疗养。当时马干村百姓梅春友、吴让喜都为受伤的新四军、八路军、地下党送过饭。

这个烈士洞清代诗人杨勋曾对此洞写了一首诗:洞口风清户欲开,烟花缥缈有人回。看松尚记丹砂井,跻石随登晒药台。暮雨萧萧经谷口,疏钟隐隐出林隈。年年岭山桃花发,半遂流溪半草莱。

行走古城楼

文/胡克

我走在古城楼上,心里欢喜,这个古城楼没有扒掉,真是反常了。

古建筑对我来说好像小时候喜欢的玩具一样,有点怀旧的味道。毕竟旧的还是连心的。西安城楼便是古代建筑中的一个,用它们独特的风格保留了历史的印记,在时间隧道的穿梭中和我们相约。如今修缮过后的西安城楼,虽然揭瓦晾椽、油漆彩绘,但城楼“修旧如旧”的感觉,甚合我心。

史书记载,西安城墙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现在的西安城墙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洪武八年(1375年)在唐长安城的基础上改建的。

行走在城墙,我想,古人为什么要修建城墙呢?距今6000年前,我们的先人就知道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落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当时就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要不史册怎会这样记载:“鲸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

这里的墙体黢黑,没有一处的夯土裸露,不像别的城楼上有一些暗绿的苔藓,当然更没有见夯土里有虬曲的杂树。城墙依旧,缺失的只是时光。那些美妙的、凄凉的、壮烈的故事都在这城里城外发生过,或许还会发生。

这城楼就是人们在战争时人身前的盾。既然是盾,那它就要担负起这个盾的责任,战时的厮杀和平静的设防,让这城楼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它有时受伤了,人们连忙给它的伤口进行包扎。当然,当遇到大的战争时,那可是元气大损。唐末,黄巢起义,于公元881年攻占长安。后唐政府军很快收复长安。唐城沦为废墟,城墙渐渐失去光彩。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封其次子朱公式为秦王,镇守长安,并改名为“西安”。洪武三年,宋国公冯胜主持修复西安城,对皇城加以修葺,历时8年之久。明时其南城墙和西城墙在隋唐皇城墙的基础上,加高加厚,并分别向东、向北延长四分之一;东城墙和北城墙,则拆除另建。明隆庆年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明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整修城楼,增砌包砖,并完善了排水系统。至此,这座城墙才得以延存下来。

漫步在这城楼上,它似有好多的话要对我说。城楼承载太多心酸故事,就让这人性、良知彻底回归,让这城楼永久成为一处旅游胜地,让它时时提醒人类,警告人类,不要再去犯同样的错误。我想,这古城墙上的每一块城砖也想安稳地生活吧。

城楼外的秦川厚土目睹了古城多少风华烟云,在这里,我总感慨自身的微茫。我轻轻而去,那醇厚的黄土味、凝重的秦腔味与它苍凉的古都气息却一起深刻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