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招聘的文章 / 招聘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如此招聘

文/汪亭

我在一家广告公司的人事部工作。上周,部门主任王姐和我到市人才市场去招聘。

到了会场,我们先在展柜后方贴上印有公司简介与招聘简章的精致广告纸。每天上午,会场里人流涌动,拥挤不堪,前来咨询和递交简历的一天有几十位。收到简历后,王姐基本不看,直接让应聘者回去等通知。一个星期下来,我们将市里所有的招聘会全跑遍了。

周末,我和王姐到一所大学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广告专业的毕业生排着长长的队伍递上简历,一个个主动跟王姐攀谈。王姐却漫不经心,连简历也懒得翻看。坐在一旁的我,见此情形只好拿起简历,一份一份地翻看。王姐依旧低头摆弄着智能手机。无奈之下,我悄声问王姐:“我们都招一个星期了,您还没有看中的吗?”王姐无所谓地说:“我压根儿就没看,反正公司也不需要人。”

我惊讶不已:“怎么会啊?招聘简章上可是有十多个空缺岗位呢!”王姐讪笑道:“那是虚设的。我们这次招聘的目的是为了给公司打广告。”我满脸狐疑,不知所云。王姐悄悄地对我说:“这个招聘只是一次宣传工作而已,为的是扩大公司影响。你想想,花钱招聘的企业,肯定是家底过硬的大企业。我们大范围、多数量地进行招聘,给大家塑造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公司形象。这样一来,会大大提升了我们公司的知名度。而且这种方法成本低,效果好。”

简直匪夷所思,我瞪大眼睛盯着王姐看。王姐淡定地说:“小汪啊,这没什么,每年毕业的时候,我们到高校参加招聘,政府还给公司补贴呢!”听后,我的心情异常低落,我问王姐:“难道我们这次招聘是走走过场,一个也不录用吗?”

王姐果断地说:“是的,招而不聘。下一步,我们还要进行网络宣传。你回去马上把公司的招聘简章发到全国各大人才招聘网上,岗位人数由原先的十几人扩大到几十人。两个月内招聘简章要一直挂在上面,不要撤!”

这就是我经历的招聘,为那些抱着极大希望来应聘的毕业生想,他们花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却成了被他人利用的羔羊,这是多么不公道啊。

招聘启事

文/于永海

一天,我无聊中打开公司的网站,其中一条滚动新闻让我的神经立刻紧崩了起来:招聘启事!而当我打开这条招聘启事仔细看了一遍后,更是出了一身冷汗:自己的岗位竟然名列其中!

自己的岗位在招聘范围内,那岂不是……关掉网页,我大呼庆幸:幸亏发现及时,否则自己的饭碗可就不保了!不行,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好好表现!

我一头扎进文件里忙碌了起来。直到把最后一份文件处理完,我才长舒了一口气。接下来的几天里,我继续努力表现,尽量把工作做到最好。

可是,半个月后我再次打开那则招聘启事却发现,自己的岗位竟然还在里面!

正当我郁闷不已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的老王恰巧从我身边经过,我忙拦下他小声问道:“王哥,咱们公司的这次招聘工作什么时候开始啊?”

“招聘?什么招聘?”

“单位网站上有招聘启事呀,都贴出来好长时间了!”

“哦,你说那个启事啊,那是为了把公司网站建得更充实、全面、真实,用来凑数儿的!”

看星座不如看性格

文/霍寿喜

曾在网上读到一个帖子,说是某公司在招聘新员工时,除了论学历、看长相外,还要看应聘者是什么星座。

这样的招聘当然有些滑稽可笑——不仅不公平不公正,更缺乏科学的依据。我觉得,星座这东西,玩玩可以,真要拿它作标准去衡量一个人(哪怕是这个人的性格),则万万不可。

不过,我又觉得,用人单位在招聘(尤其是面试)时,在测试应聘者能力的同时,也不妨看看他(她)的性格。

我曾有幸接触到本行业省内一位有名气的人力资源专家,他告诉我,每次作为主考官在面试应聘对象时,他都会根据招聘岗位性质的不同,对应聘者的性格进行考察,不仅是凭直觉,也准备了许多测试性格方面的题目,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省厅下属的科研所、资料室招聘时,该专家特别喜欢那些性格内向、执着、能坐得住板凳的大学生,这样性格的学生笔试时的成绩一般也非常突出,属于“研究型”人才,一般在两年之后都会发表一些论文,取得一些科研成果。而省厅下属的公共服务中心、网络中心等单位招聘时,专家特别喜欢那些性格外向、善于表达和沟通的大学生,道理也很简单,这些招聘岗位都是面向社会的,服务是第一位的,不仅需要一定的研究分析能力,更需要一定的交际能力。也因此,这些“开放型”岗位的招聘,面试是最重要的一环,面试和笔试成绩一般是以60%、40%进行加权平均而形成总成绩。如此招聘进来的大学生,一般不喜欢坐班,而喜欢在外面跑服务,两年之后一般都具有很强的交际和实践能力。

因为我们这个行业过去一直很封闭,一直都比较推崇招聘“研究型”人才,所以,即使我所在的市局,年轻的书呆子式的人才也很多,他们一般不怎么说话,整天就是对着电脑或干工作或玩游戏,对外面发生的事不感兴趣,也不着急自己的个人大事,一般都等到三十出头,才在别人的介绍下,匆匆恋爱结婚。但最近几年,局里的几个岗位开始面向社会招聘,进来了好几位性格开朗、善于交际的大学生,单位的气氛一下子就变活跃了,在年轻人的策划下,单位的活动多了,也经常和有业务联系的单位联合开展活动,各项服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经常受到省厅的表扬。听本局领导说,明后两年,仍要在局里的核算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等几个岗位上招聘能力强、性格好的大学生。显然,局领导是尝到“招聘看性格”的甜头了。

当然,“招聘看性格”除了要针对岗位性质外,也不能过于走极端。即使对“开放型”岗位,应聘者也必须掌握基本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也就是说,笔试必须要通过);而在面试时,既要考虑性格合适,也要注意淘汰那些素质不高、油嘴滑舌的“语言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