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主席的文章 / 主席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水席

文/吴克敬

一句玩笑话,让朋友哑口了好一阵子。我说你们洛阳啊,谁给起的名字?不像我们长安,多好啊!长治久安,历史上几个大的朝代,建都长安的时候,都是强盛的,迁都到你们洛阳,不幸得很,就都如西斜的太阳,最后都落日没了。我不想朋友也失落哑口,就又说起他们洛阳的水席来,夸他们流传千百年的饮食习俗,与咱们关中一模一样,特别是西府一带,把那样一种待客的规格,也是叫水席的。

洛阳的水席是,一张漆彩的方盘,三三得九,整齐地摆着九碗菜肴,隆重些的,还在九碗菜肴上再架一个菜碗,凑成一个整数,十全十美,图的是个吉利。关中西府的水席,洛阳是什么样的格局,这里也是什么格局,便是碗里的菜肴,亦大同小异,所谓大同,就是说十碗菜肴,其实仅有五种菜品;所谓小异,也就是说菜品取材,依着两地出产的不同,各有一点不同,譬如豆腐,譬如粉条,譬如萝卜,洛阳有出产,关中西府有出产,两地的水席上就一定少不了这三种菜,而洛阳的茭白,关中西府没有,洛阳的水席就加上这一种,关中西府的大白菜,洛阳少见关中常见,西府水席就加上这一种……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什么是宗?关键就是那一个“水”字。水与油不同,油与菜相结合,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个炒,水与菜相结合呢,最好的办法,大概就只有一个煮了。当然,炒菜也离不开水,而煮菜也少不了油,纯用油炒菜,太腻,纯用水煮,太淡。怎么是个好呢?千人百口,谁能说服得了谁?

大味必淡。会吃的人,是这么认为的。如此说来,通行于关中西府和洛阳的水席,倒是美味中的大味了。对此,我是不存异议的,因为我就生长在关中西府的扶风县,起小儿吃惯的就是一个水席。当时我想,我们的祖先,设宴待客,上的都是水席,是因为灶上的油少,上水席是为了节约油。现在看来,当时认识是偏颇的,水席省油,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水席揽味,更重要的还是,气候使然。传统决定生活,深冬过年,娶媳妇嫁女子,是客来客往最频繁的时候。那时候滴水成冰,把炒菜端上席桌,客人的筷子还没夹着菜,而满盘的菜已凝冻成了霜。如果水煮呢?盛在瓷碗里煮的热菜,吃到嘴里,热乎可口也舒心。

究竟是关中西府先有水席?还是河南洛阳水席在先?不知洛阳的朋友们怎么看,但要我说,我们两地的水席,同宗同源,都该出之于公元前的周家王朝时期,五百年西周的发祥地在关中西府,三百年东周的复兴地在洛阳,东周西周所讲究的钟鸣鼎食,不就是两地现在还传承的水席。水席的历史就是这么久,水席流传到今天,让拒绝油腻,追求健康饮食的人们,该又是一件多么新鲜的事物。

出差洛阳,朋友招待了我一餐水席,吃得我那个满足,还有那个开心,让我大发了这一通感慨。不过,我还想撂开那个“水”字,单说一下那个“席”呢!

席在周王朝以降,直至西汉时期,高贵如天子,庸常如百姓,可是没有后来的桌子板凳来坐的。大家的屁股,能坐的都是一张芦席,只不过作为一国之君的君王,坐北朝南,他一个人坐一张芦席,谓之主席,两厢的文臣武将,则排列向下,两个人坐一张芦席,谓之副席。当时形成的这一主副格局,相沿至今,便是有了高桌子低板凳来坐,也一成不变地延续着,无论官场,也无论民间,一个样儿,不如此,便难分长幼,难分大小,便是没有规矩,便是有失礼仪。

小时候,在西府的老家坐席,小人儿的我,是没资格做主席的,便是副席,也要被安排在最末。坐在末席的我,看到主席位置上的人,总被看席的人,最先一个敬酒,最先一个敬烟,主席位上的人,不举筷子,副席上人就不得举筷子,主席位上的人,放下筷子走人,副席上的哪怕是肚子饿着,也得学着样儿,放下筷子走人。因此,坐在末席上的我,忍不住总会窥视着主席的,幻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轮着坐在主席上。工作后,迎来送往,我因为年轻还因为位卑,上桌子宴客,我坐的依然是副席,一年一年又一年……我苦苦地熬着,熬得自己囫囵快到甲子岁时,时不常的,上桌子吃饭,会被大家推到主席位上。原来以为,我坐到主席上,心里一定会高兴,会开心。但却不然,屁股坐在主席上,酒是被先敬上了,烟也被先敬上了,可受敬的心情,没来由的悲凉,没来由的慌乱,左右看去,发现自己的头发比他人稀,发现自己的牙比他人黑,发现自己的眼睛比他人暗……总而言之,自己的年龄大了。

主席,原来是给年龄大者准备的。人的年龄大了,也就是说可以拥有的时间不多了。在剩余的时间里,我们能怎么办?该怎么办?要我说,没有什么怎么办,就看自己怎么办了。不留遗憾,是最好的办法。

感恩

文/陈秀池

依稀记得我刚刚启蒙的时候,父母便教育我要有感恩之心。过去了近50年,我才悟出些许道理。要学会感恩,谨记感恩,以感恩之心,待人、接物、处事。

“感恩”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从隽永的中华文化传承中,可以找到很多答案。

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比喻别人给予了你一滴水的恩惠,应当数倍甚至倾尽自己的能力去回报别人。

如“结草衔环以恩报德”。《左传》记载“结草”的典故,秦出兵伐晋,秦将杜回与晋将魏颗相遇,二人杀得正酣,突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绊住杜回,魏颗乘机大败秦军。获胜夜,魏颗在睡梦中见到了为他结草绊倒敌将的老人,并对他说,你有恩于我女儿,今天帮你是为了报答你的恩德。原来,晋将魏颗的父亲魏武子有位爱妾,魏武子刚生病时嘱咐魏颗说:“我死后,你要把她嫁出去”,不久病重,又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颗并没有杀死父亲的爱妾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

“衔环”的传说是讲述东汉名臣杨震的父亲杨宝,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救起并带回家,给它喂饲黄花,黄雀羽毛丰满后就飞走了。当夜,杨宝梦黄雀衔玉环四枚化身一黄衣童子,以环相赠并拜谢说:“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赠环可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处世行事如环一样洁白无瑕”。果如所言,杨宝的儿、孙四代官至太尉,为政清廉。

后人把“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讲的是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曾在那儿住过。一天,主席看见一个老乡挑着浑浊的水往家里走,就问:“老乡,这水挑来做什么用呀?”老乡回答说:“吃呀!”主席疑惑地问:“水这么脏,能吃吗?”老乡苦笑着说:“没法子,再脏的水也得吃呀!”主席又问:“是从哪里挑的?”老乡回答:“从塘里挑的。”主席请老乡带他去看,见一个小水塘,杂草丛生,池水污浊,全村人洗衣、洗菜、吃水全在这里。次日,主席找来村里人一起商量挖水井,确定井位后,主席挽起衣袖,卷起裤腿,带头挖了起来。经过多天的奋战,水井挖成了,沙洲坝的人民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解放后,井旁立了一块感恩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感恩,内涵丰富、情真意浓。透过“感恩”二字赏析,都是用“心”承载,“感”有味觉,“恩”有因果,上下结构,脉脉含情。

从人生中品味,十月怀胎起,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赐予生命、哺育呵护,父母含辛茹苦、拉扯成人,应恪尽孝顺、孝心、孝道;

及至上学,沐浴老师的授业解惑之恩。老师象蜡烛,照亮思想道德之高地,老师象航船,载领遨游知识的海洋,老师象园丁,裁剪修理成有用的栋梁。应尊师、爱师、谢师。

工作后,接受同事的帮助之恩。无论是朝夕相处,还是同舟共济,都少不了同事指点迷津,缺不得同事理解支持,离不开同事携手相帮,应相信、善待、感激同事。

步入老年,又免不了要享用晚辈的赡养之恩。晚辈行孝道,赡养服侍老人,老人受孝心,情暖暖、福盈盈。新一个轮回,恩恩相报,薪火相传。

中华民族是一个涵养美德的礼仪之邦,九八抗洪、荆州感恩,汶川地震、全国援建,“东方之星”翻沉、传递小城大爱,还有无数类型的感恩故事。感动因你,有恩相随。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需要生生不息充满感恩的正能量。

感恩,是一种思想的升华。学会感恩,就是要牢记我们都是在恩宠中长大,他人先有恩于我,我感恩天经地义,定当回报,即使是无以回报的付出,也是善念义举、心甘情愿。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常怀感恩的担当。不因社会某些不公而喋喋不休,不因自己某些落差而怨天尤人,不因现实某些失德而捶足顿胸。

感恩,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学会感恩,自觉养成回报的意识。就是对哺育、培养、帮助、支持乃至监督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并通过自己数倍、甚至百倍的努力,用实际行动来诠释自己的感激之情。不断地感恩,经常的回馈,净化自己的心灵,寄托唯美的情感。

感恩,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学会感恩,使人坦然、豁达,消解内心积怨,荡涤世间尘埃。感恩之心犹如后退一步天地宽,足以稀释心中的狭隘,化解行动上的鲁莽和蛮横。常怀感恩之心,就可换位思考,以德报怨,博大胸怀,能容难容之人。宽容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常怀感恩之情,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少一份叹息,多一份包容。

感恩,更是一种信仰和追求。我们处在太平盛世的年代,自由平等、安居乐业,这是我们的荣光加福气。我们当思考:如果不是党,中华民族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人民的福祉今安在?如果不是党,改革开放,韬光养晦,在大国的博弈中,我们还能这样从容淡定、游刃有余吗?西方列强亡我贼心不死,在我周边不断添扰,想想那屈辱的历史,想想那中东的乱局,想想那非洲的贫穷,有什么理由不感恩党呢?对党感恩,这是我们不变的信仰和终身的追求。我们应当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把“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付诸于行动,忠诚担当,履职尽责,做好每天事,做好每件事,知恩图报,感恩常在。

朋友,你学会了感恩吗?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感恩吧!

全票通过

文/王恩亮

上次单位工会主席搞连任,因为得罪了不少人,在职工无记名投票中他得票数差点没有过半。

工会主席勉强连任后,尽管曾产生过危机感,也曾尝试与群众搞好关系。但是由于人的秉性难改,他没坚持多久又恢复了原样。

转眼间三年时间过去,工会主席又要换届。由于单位领导没有提出新的候选人,现任工会主席将继续接受连任投票。

按照我们几个同事的分析,工会主席很难连任。原因很简单,他不仅越来越没有工作干劲,而且还变得特别官僚,大部分职工都不买他账。

然而几天过后,当我在外地接到一位同事打来的电话时,得知工会主席的连任竟获得全票通过。

我百思不得其解,便问那位同事:“怎么可能,莫非在统计票时出了问题?”那位同事说:“统计票时不可能出问题,关键是有一把手的支持,这次改变了表决方式。”我疑惑地问:“都改了啥?”那位同事说:“上届搞无记名投票,是让职工打叉或打勾,这次改成了反对的在票上打圈,赞成的什么也不写。你说大家都在一个会议室表决,有那么多眼睛盯着,谁还去带头提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