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寻访的文章 / 寻访的散文

2020/03/08好的文章

寻访兴隆溶洞

文/郑能新

清晨,许是还在兴奋之中,起了个大早,沿着水泥砖石铺就的台阶信步走来。悠悠凉风拂遍全身,小径旁的花草果树那沾满露珠的藤蔓枝条越界而来,不时浸润有些单薄的衣服,感觉出阵阵寒意。

此行是由中国作协和省作协安排的创作休假,时近半月,对于我来说的确是难得的休闲。故此,在家做好计划,准备好好写几天,所以电脑书本装满一大箱子。唯独对衣服有些克扣,出发时还是挥汗如雨的初秋,料想河北的气温也不会相差太大,所以,当我一身夏装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明显感觉到几个年龄大的作家先是一个哆嗦,然后再大大地感叹了一番。

原本是想借此机会静下心来把省作协的那个中标项目“家乡书”弄一弄,来后才知道,中国作协安排有几天参观游览,剩余时间还有作家间的相互交流。交流是自由的,可以不参与,但人家搞得火热,你一个人猫在屋里又显得太不合群。我真的很羡慕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作家,他们此行是彻底放下一切来休假,看着他们一个个在院子里、小径上悠闲聊天或散步,我的心里也像猫子在抓,心里那个急呀,简直无法形容。三急四急的,心火就蹿了出来,才三四天时间,上下唇燎泡,嘴巴肿胀,把刚来时给大家的一点好形象完全破坏了。

依旧回到那天早晨的散步上。正兀自走着,迎面碰上延安作家成路,他已经走完一圈回来。因是从北京到兴隆同车,我们早就熟识了,见面他就问我今天时间如何安排。我说,写写吧。随后说,你呢?他说,我准备去看兴隆溶洞,听朋友说这个溶洞不错。我说,明天我们不是爬雾灵山吗?说不定已经列入了计划。他说,我问过了,活动中没有这一项。我哦了一声。他又说,要不,我们一道去看看?他这一说,无形中抛出一个诱饵,把我那天生好玩的欲望像一个馋虫经不住美食的诱惑似的给钩了出来。我说,要不,把老朱叫上?成路说,好。

吃过午饭,我们三个就出了花果山庄,沿途打听线路,探得确切消息后,打的直达兴隆溶洞。

溶洞位于兴隆县城北,距县城6公里,目前已发现的溶洞面积5000多平方米,开发面积为2700平方米,据说,还发现有支洞5处,是我国最古老的溶洞之一。说实话,兴隆溶洞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目前开发的景点面积不大,但的确很精致。该洞为一大型石灰岩溶洞,发育年龄在10亿年至14亿年之间,至今仍在生长发育,属典型的渗流带洞穴和典型的缓慢扩散流碳酸钙沉积。洞内景观优美,类型齐全,形态逼真,体量庞大,令人震撼。一进洞,湛江作家朱海湛便不顾指示牌提示和工作人员的多次警告,操起相机一路拍个不停。开始,我和成路听了工作人员的解释,真的以为拍照影响其生长发育,还劝导老朱。后来,到了一个最理想的观景台,工作人员叫我们在此拍照留念,不过,只能使用他们的定点相机拍摄,我们方才明白个中蹊跷。不准客人拍照,只不过是他们增加收入的另一个途径而已。后来一打听,知是由私人承包经营,不禁叹曰:难怪矣!

不管怎么说,兴隆溶洞的确是值得一看的。因其景观以原色原貌、晶莹剔透、如花似玉、精品荟萃、罕世珍藏为特色,因此,又有燕山水晶宫之称。只是,这么一个绝妙的去处,竟然游客不多,不知是不是票价偏高和管理方式的原因,应该游客兴隆的兴隆溶洞,门前冷落车马稀,实乃奇事耳!

寻访腊山城

文/根耕

早就听说腊山城之名,但却一直未能亲临实地。2016年冬季的一天,为了零距离感受腊山城的气息,与几位同事一道,在洞波乡文化站赵站长的带领下登上丁者山,一睹腊山城风貌,探访腊山城故事。

幸好,这天天气不错,虽是冬天,富宁的气候却犹如春秋般温暖,在凉爽的风中,透着冬日温暖的阳光,不仅丝毫感受不到严冬的冷酷,反而让人倍感惬意。

汽车在丁师傅的娴熟驾驭下,沿着曲折多弯的简易公路,在颠簸不断中从山脚一直上坡,时速20码左右,发动机轰鸣阵阵,好像是向这山路发出有力的怒吼,继而不断地征服,不断地向上。沿着盘山的路,拐了很多回头弯,大约行驶40多分钟,我们一行终于爬上陡峭的丁者山,来到了山巅。

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果真如此!车子拐进这里,眼前一片开阔地,极目远眺,远山近岭尽入眼帘。远处村寨新建的房屋犹如点点白珠,一片片、一撮撮镶嵌于青山之中,大山映入眼帘的整个画面像似一张巨大的壮锦正在随风起舞,很是好看。正是:

峰回路转丁者山,巅顶远眺秀风光。

青翠画屏奔眼底,恰似壮锦展奇观。

近处一眼扫去,无遮无挡,甘蔗林郁郁葱葱,八角树挺拔清秀,老竹林摇曳起舞,老房屋静静伏卧,偶尔几声狗吠回荡山巅,倒也让人感到生命的巨大力量。

到得村口,我们首先遇上一位妇女,她操着一口地道的壮语向我们问好,正在招呼寒暄之时,一位看似较为精明的壮族男子走近我们,与我们攀谈起来。通过交谈,我们知道该男子姓农,曾担任这里的村长多年,很熟悉村子的情况。我们真幸运,就是要找到这样的人,此行才会有更大的收获。果然在老农的带路下,通过进一步交谈了解,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千户城池渐渐显现在脑海中……

据《富宁县志》记载,洞波腊山城位于洞波乡芭莱村委会腊山城村,该“城”为唐代(南诏国时期)建,在丁者山巅,山势陡峭,地势险要,是南诏时通往邕州的重要关隘。

鼎盛时期,这里曾有千余户人家居住,这里曾有位姓隆的汉子揭竿而起建立国家,这里四周曾建有围墙,并有东南西北四道城门。走到村里,我们看到村中道路用鹅卵石铺成,依稀可辨十字路、丁字路等向村外延伸辐射,极大方便南来北往的商旅之人。曾经的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一派繁华的景象可想而知。村子周围栽有八角树和几种不同种类的竹子,特别是传说中的大王的屋基后面的竹子尤有特色,长得粗壮挺直,俊秀喜人,使人望而起敬,浩然正气油然而生。从这里望去,整个村子的范围尽收眼底,稍有起伏的平地坝子连成一片。据老农介绍,经有关部门测量,在其城墙范围内有2227亩较为平坦的土地。

从村里往外走了约一刻钟,老农说已到城墙边,只见所建城墙虽经多年风雨剥蚀,却依然使我们为之惊叹,在残留的一段,经我们几个人粗略整理,当年的形状立即显现,城墙宽约1.2—1.5米,高1.6米左右,在墙内形成约5米宽的道路,可能是用于战斗运动,运送武器,巡逻放哨等,看样子原来应该可行马车,沿城墙绕行约有30公里,老农说他曾经骑马绕城一圈,走了一个上午。

走过这段城墙,我们跟随老农到了村边的土地庙,庙内的神像为石头刻制,雕刻精致,栩栩如生。可惜在“破四旧”时,庙宇惨遭破坏,庙顶的木料砸向神像头部,致神像的脖颈断裂,后经村民用水泥重新沾合而留下瑕疵。也许是孤陋寡闻,我在本县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精美的石刻神像,在惊叹古代匠人的精湛工艺而由衷佩服的同时,也由此而想到当时文化发展的先进和文明的进步,这里一定是经济、军事等也较为强劲的可以独霸一方的强权曾经的辉煌所在。

村里有一个几近干涸的池塘和一个水井。而原来,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以前,这里的水井和池塘出水较多,要不怎能解决千户人家的饮水问题。在这样高的山巅上,有水有地有田,地势易守难攻,自然而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城”。自1982年10月27日发生震中在洞波地区5.9级的地震后,直至1985年的陆续多次小震余震,使这里的水“溜跑”了,出水量逐渐减少,涵水量逐渐下降。由于缺水,人们就陆续迁往山下。目前,该大寨已经变成仅有9户人家的小村子。而那原有的四个城门则早已毁坏,无法目睹当年的风貌。

天将黑,我们准备下山时,老农说:见到你们这么认真的工作,我还想请你们再到原南门边看看几块叠放的大石头,上面刻画有“太阳”神秘符号。听此,我们赶紧随老农到南门边察看,只见几块大青石叠在一起,拨开爬在上面的藤蔓枝叶,确实见到在饱经风霜、苔藓斑驳的青石上刻有图案,也就是老农所说的“太阳”,这是一个圆形中含有几条纵横直线的图案,看着这一看似简单的图案,我们百思而不得其解,先人们的目的、或者要告诉世人什么,都不敢妄加猜测,到底有何用意,只能有待专业人员的探考,给世人揭开这秘密吧。

带着收获,也带着疑问,乘着暮色,踩着冬日的月光,打开前行的车灯,我们返回洞波。

一路上,大家兴奋异常,都被这次看到、听到的所惊喜、所感慨,为富宁有这个地方而思绪万千。当年的金戈铁马、欣欣繁华都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而渐行渐远,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和记忆。

我在想,如此安静、如此洁净、如此幽静的犹如与世隔绝的环境,如果有能力,能在这里建几间壮族传统的杆栏式房屋;按原来的集市布局,开辟几个菜园、花园;充分而持续利用仅有的水源,恢复整理池塘,种上莲藕,养上鱼儿;栽种几亩稻谷和玉米;保护和发展植被,修整环城古墙;扩建进村道路……一个古村民宿还是一个世外桃源?一个文化园地还是一个历史展馆?任由所想,任由所做。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就可以随时登上这山巅上的福地,在高山之巅享受清爽之风、呼吸清新之气、享用清洁之物,涤荡掉肮脏污秽、虚伪奸诈、贪婪势利,培育出清纯之心、清品之性、清优之质、清正之志、清灵之魂,这样可就太好了。

回县城后,辗转反复,记忆总在,腊山城的一草一木、古墙古道、老房老树,一切的一切,总是挥之不去,忘之不掉……

洞波腊山城,大唐始建成。

南诏马帮集,邕州商贾盛。

古墙藏历史,叠石隐秘痕。

茫茫数千年,萧萧风雨尘。

寻访牌楼湾

文/梅玉荣

带着对历史的景仰,我于10月20日上午9点从黄梅县城匆匆赶赴牌楼湾,没有向导,我和老公自驾出发。出门时,在导航上输进“牌楼湾”,却查无结果,于是打电话一一询问,朋友告知大概路径,我们便慢慢前行。

从西河桥边的一条小路往西进发,村村通公路两旁全是笔挺的杉木。透过杉木,映入眼帘的是广袤的原野,正值秋收,田间地头忙碌着一群群农人。

走到一个岔口,茫然问路,一群人过来热心指点,说碰到岔口,一个劲的左拐就行。果然半小时后,看到路左500米处矗立一座楼牌,上书大大的“牌楼湾”。我激动地奔到楼牌下,仔细观看楼牌,门楼高耸,蟠龙绕顶,甚是气派。牌面“牌楼湾”三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两侧书写着一副对联“背倚蟠龙面朝日月天宝物华眼界宽,湾源明代御赐牌楼地灵人杰胸襟阔”,已初显牌楼湾的位置和历史。再看两旁的碑刻,果然,这是一个文明古村。南宋咸淳八年陶渊明的后人在此相宅而居,后来桂姓、倪姓搬入,繁衍至今。历来人们奋发图强,人才辈出,古有进士、举人数十,今有博士、硕士近百。而且民风淳朴,明代正统年间,大家踊跃捐献皇粮,以此喜获钦赐金牌,牌楼湾也因此得名。

穿过牌坊,一片徽派民居村落映入眼前。村前是清澈见底的池塘,四周杉木林立、洗衣的石板一排排错落有致。走进村落,一栋栋古建筑夹杂在参差不齐的现代民居中,远远望去,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保存最完好的那栋,是桂姓祖屋,建于清乾隆年间。一重三进两层,正厅、耳房、天井、走廊,环环相扣,门槛、门楣、窗台都是青石造就,横梁、穿梁、鼓皮全是杉木雕花而成,地面也都是青砖铺就,连门当、户对都在。更可观的是前厅阁楼居然是古戏楼。据一年过九旬的老人说,他儿时就在这里看过黄梅戏,如今里面堆放着农具和稻草,让人禁不住浮想,多年以前这里曾经是怎样的喧闹欢腾,出演了多少场才子佳人、田间地头的华彩戏目。

如今人去楼空,昔日的盛景不再,但传唱不衰的黄梅调还是这个古村落最熟悉的语言。就在我们参观的间隙,村民们三五成群的聚拢而来,古戏楼前,又热闹起来,他们自告奋勇,一曲曲黄梅调脱口而出、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激情四溢,他们用歌喉诉说着对黄梅戏的热爱。

我们正准备离开时,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拉着我的手,说:“还有几处,你参观了么?”我一愣,什么意思,突然就回过神,他们开始问我干吗来的,我随口说来参观的,故有这一说,我笑着回答还没“参”呢。他们就又指点着我去看别处。古迹尚存,大都是一重三进的房子,仍然是雕梁画栋、青石铺就,只是残垣断壁、破败不堪。

我到过婺源、到过瑶里、到过慈溪,那里的古民居都大面积保存下来,并作了整修,感觉是些新的老房子。而这里,没有任何翻新、点缀、整治,它们是原汁原味的清代建筑,尽管破落,却是真实的存在。

因路程熟悉,回来更快,穿梭在杉木夹道的水泥路上,欣赏着两旁肥沃的原野,20分钟就回到县城。城市的喧嚣代替了原野的空旷、宁静。

牌楼湾,那个导航上无名的一点,古迹颓然,但一路追寻,沃野还在、淳朴的民风还在、黄梅人对黄梅戏的热忱也还在。

牌楼湾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