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皮影戏的文章 / 皮影戏的散文

2020/03/09好的文章

皮影戏里的 童年

文/刘希

“一盏灯,布围框,三五人吹拉弹唱;皮刻人,半面脸,一席地操演雄兵。”这是对皮影戏最简洁生动的描述。皮影戏,又叫“灯影戏”,这门比京剧还要古老1000多年的表演艺术,囊括了绘画、刻纸、说唱、戏曲等,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影戏,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也陪伴我度过了幸福快乐的童年。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谁家遇上红白喜事,放几场电影便是件奢侈的事,但遇到日子相撞,电影被人预约,另外人家只能选其次,放几场皮影戏来热闹下了。所以,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关于皮影戏的记忆要比电影多得多。我的脑海时至现在,依旧还时常晃荡着那些锣鼓喧天、皮影人蹦跳的画面。

虽说皮影戏是次选,但在当时,看一场皮影戏也是难能可贵的。但凡听到谁家会放皮影戏,不管和那家有没有亲戚关系,也不管穿山越岭要走多远,必定要成群结队不计一切困难地赶过去。那时候,手电筒还是稀缺之物,一路照明的,是用稻草扎成的火把。而火把总是不经烧,路途远的,得备上好几个。碰到冬天有风的日子,点燃火把也是极困难的,手抖,风猛,大家只能围成一圈,把火把保护在中央,即使这样,也需要浪费好几根火柴才能把火把点燃。怕它灭,举火把的人赶紧跑开,扬着火把使劲地耍呀耍,风呼呼地吹着,红红的火星子逐渐散开,直到蹿起一小团火苗,大家紧锁的眉头便陡然间舒展开来,每个人都咧嘴笑着。即使下着鹅毛大雪,心里却一点也不冷,因为红红的火光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因为马上就能看到的皮影戏给了每一个人前进的动力。

放皮影的舞台一般都设在主人家屋檐下,拉一块皮影布,摆上各类皮影,锣呀,鼓的,这样就把工作人员和观众隔开,形成一个演出台。吃过晚饭,院子里就陆陆续续来人了,主人家都会提供一些凳子,运气好的,便能占到座位,运气不好,便只有找个地方站着,但无论有座位还是站着的,都兴高采烈,和熟的、不熟的人吹着牛,聊着天,热闹极了。待锣鼓一响,顿时安静下来。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皮影,嘴角翘着,笑意渐渐浮在脸上。只待皮影开场,和皮影中的角色一起感叹喜、怒、哀、乐,度过一个愉快又幸福的夜晚。

看的最多的皮影戏,便是《西游记》、《小二黑结婚》,哪里该谁出场退场,哪里该配什么乐器伴奏,都滚瓜烂熟,但仍百看不厌,而且每次看得都津津有味。回来后乐滋滋地讲给父母听,然后照着那些角色在脑海中的形象,画在家里的门上,柜子上,甚至是作业本的背面上。那真是一段无忧无虑、幸福而快乐的时光。

如今,看电影倒是家常便饭,却很难得再看上一场皮影戏了,那些看皮影戏的日子,却是我记忆里最鲜活的部分,是我生命里最难得的好时光。我想念皮影戏,就像想念和我一起长大的伙伴,那种想念,只能随时光越来越深、越来越浓。

元旦的皮影戏

文/郭华悦

小时候,一到元旦,村里就会演皮影戏。

那时,有钱一点的地方,都会请戏班;再好一点,放露天电影。而像我们那种小村里,一穷二白,首选就是皮影戏了。表演皮影戏的,都是一些乡间的手艺人,价钱低,且对场地没那么多要求。所以,就成了我们那种小村子的首选。

往往月上柳梢头的时候,皮影戏的手艺人,就会挑着两口箱子,到村里来了。很快就搭好了小台子,前面早已密密麻麻挤满了看热闹的村民。一声锣响,皮影戏开始,各号人物陆续登场,台下不时掌声雷动。

每次在前头看皮影戏,总觉得惟妙惟肖,妙不可言。于是,小小年纪的我,不禁对台后的世界心生好奇。那是什么样有趣的地方,才会生出如此吸引人的皮影戏?那时,一心想着,哪天有机会了,一定得到后头瞧瞧。

后来,还真有那么一次机会。有一回,演皮影戏的人,少了一个帮手,于是让孩子们去帮忙。其他孩子都想在前头看,谁也不愿到后头。于是,我自告奋勇,到后头去帮忙。本以为那会是有趣的事儿,可一个晚上下来,看着那些毫无生趣的道具,觉得和想象中的模样大不同。再听听台前不时雷动的掌声,我顿时后悔到后头来了。

这事儿,一直烙在我的脑子里。我一直不解,那么有趣的表演背后,为什么是那么枯燥的活儿?直至后来,年岁渐长,我才慢慢明白,隔着一层幕布,我们看到的尽是美好,却不曾想到,那些美好,都是背后枯燥的一举一动,慢慢汇聚而成的。

后来,到了外头的世界,历经波折。每次碰到啥坎儿,我总会想起那年的皮影戏。生活不也是这样?精彩的表面,背后都是长期冷冰冰枯燥无味的功夫累积而成。这么一想,顿时充满了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是呀,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戏里戏外,不都是一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