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文学百科 > 好的文章 > 正文

关于砖头的文章 / 砖头的散文

2020/03/09好的文章

一块砖

文/朱秀坤

一块砖,被反复敲打拷问,又抹上砂浆,瓦刀磕磕实,才能卧于地基。又一块砖,同样的遭遇,不断被拷问,反复被敲打,有的甚至被敲去大半。一块又一块,横平,竖直,墙角处更是严格,得用线锤,确保墙体的正直与坚实。那些青砖、红砖,或侧卧或平躺,成百上千、成千上万的砖头,一块块摞起来,在砂浆、石灰、混凝土的共同合力下,便成了一面墙,聚为一家子,成了团结一心的整体。墙砌成后,你去看,地面上总会留下许多残碎的砖头,原来它们大多也是整砖、新砖,只因建筑需要,被弄残了,敲碎了,部分被砌进墙,剩下的、丢弃一地的,那是砖头作出的牺牲。

原来,并非所有的砖头都能成就一面墙。

也有的砖头,被铺进一条路,或垫了床角,或成了猪圈的地面,甚至是茅厕的一部分。就算被砌进一面墙,也有的被压在地下,永远见不着阳光。风风光光矗立于蓝天白云下、又处在最上层的,那是少数。

最不堪的,本来踌躇满志,要擎起一座大厦,到头来出于种种原因,终是好梦难圆,没能砌成墙,堆在风雨之中,任时光漫漶、岁月流逝,它只能心灰意冷,风化成泥,如《红楼梦》里的那块顽石,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任谁见了都着急,那才是悲催。

当然,一名好的工匠,他总能让合适的材料放在恰当的位置,尽最大努力发挥出材料最大的作用。譬如一块新砖,是不舍得敲碎它的,总是将其放在重要位置,砖头也会不负使命,尽职尽责地站好它的岗,守土有责。若不得不用碎砖,也会用那破了相的、不太结实的残次品,敲敲打打,置于不太引人注目的位置上,一来不影响墙体的美观,二来也不让它担负太重的责任,给它以慰藉。除非不得已,泥瓦匠才咬咬牙,敲碎一块完整的砖头,心里也要对它说声抱歉,这才小心地将其砌于墙上,轻拿轻放,那是对一块完美材料的尊重。而且在砌的过程中,力求将它置于门楣处、窗框上,它原不是废物,应该风光一下的,不至于埋没了它,本就是块好材料啊。遇上这样的工匠,一块被敲碎的新砖,也会心怀感激的,毕竟是因祸得福,重新被重用。

工匠精神,如今成了热词。一名好的工匠,无论是木匠、瓦匠、玉石匠还是裁缝师傅……都该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块原料的,不仅要根据品质将其切割、砍削、雕刻、敲打、裁剪成合适的形状,还要将其置于最恰当的位置,反复酝酿斟酌,以最精湛的工艺与技术,一丝不苟地打磨雕琢,制成最精美的作品,让每一块材料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那才是对原料的最大尊重,也是对作品、对自己手艺的致意。如此制成的作品,即便不够富丽堂皇,也一定能经得住专家的挑剔、买家的评判和时间的淘洗。

有时想想,每个人其实也是一块砖,新的、旧的、完美无缺的、毛病不断的,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砌进社会这座建筑的墙体中。你若是新的完美无缺的,被砌在最高层,每日里雄峙攀云,那你是幸运的,不必沾沾自喜;若不小心就被砌到了地下、被铺成了马路,或被敲打成断砖,也不要整日里不平,只要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就行,毕竟能为这座建筑作贡献,那就是对工匠的理解与尊重。俗话说“小小零件人人夸,哪里需要哪安家。”当你被砌成长城,那你就要挺直脊梁;被置于门额,就要学会装点门面;砌成台阶,就是扶人上进的阶下石;铺在路上,那就是承担行者重量、日日引领众人前行的平坦大道啊。

既然是一块砖,就得坚持自己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最牛装备

文/冯海鹏

上星期天,天气晴朗,我驾车和家人一起到市郊游玩。

走了一会儿,我发现前面有一个陡坡,刚要换挡加油门,前面一辆小车忽然嘎吱一声停在了半坡,要不是我及时刹车,恐怕我的车要和人家车屁股来个深情一吻了。再看旁边,路很窄,想绕过去也不可能,兴许前面出了啥问题,一会儿就解决。于是,我安静地在车里等了起来。可是,前面那车发动一下,油门轰一声,然后身子一晃,便又熄火不挪窝了。如此反复了好几次,眼看时间一点点过去,我有点不耐烦了,嘀嘀嘀按响了喇叭。

这一按不得了,我忽然听见前车司机大叫一声:“媳妇,拿砖头。”然后,一个女的慌忙下车从后备箱取出两块板砖。接着,那司机从车里走出来绕到车后,接过砖头紧紧握在手里。看他那架势,我立马慌了,天啊,一定是因为我那喇叭声惹恼了这家伙,看来,要给我拍板砖了。

想到这里,我赶紧友好地冲他一笑,准备走下车解释。可是,没等我下车,他已经弯腰把两块砖分别支在自家车子的俩后轮下。

他转身走到我跟前,不好意思地说:“大哥,耽误您事了,别急,我新手,半坡起步没练好,只好用砖头了,您别见笑啊!”

“砖头”录音机

文/沈立锋

有些记忆会被抹掉,有些记忆会被埋在心底。纯真年代里,一台“砖头”录音机为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录音机被人们俗称“砖头机”,作为文化生活的见证,曾是当时的紧俏商品。“砖头”录音机里飘出了甜美动人的歌声。磁带盒上的一张迷人笑脸以及邓丽君的名字映入我们好奇的眼帘。她的歌声婉转清丽,甜润优美。她的歌仿佛是在述说人生,她的歌丰富了我们那一代人的文化生活。当时被称为“靡靡之音”的歌曲有《甜蜜蜜》、《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何日君再来》,我们第一次感觉听歌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邻居大哥买了一台”砖头“录音机,价格是200多元,当年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几十元。从那以后,几乎每天都有邓丽君的歌声甜甜地围绕在我家。

那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觉,引来姐姐的羡慕。姐姐爱听歌,当她满怀忐忑小心翼翼向母亲提出,想购买一台“砖头”录音机时,被母亲一口回绝了。我们家一心想让姐姐考取大学,姐姐就说学英语要用。后来母亲联系一家纸袋儿加工厂,为挣钱买“砖头”录音机,我们一家每晚加工各种纸袋,裁剪、折叠、糊边、封底,每天我们孩子都会帮忙做到深夜,一天能糊纸袋儿两千多个。

三个月后,叔叔做生意从广州回来,带来一块形状似砖头、比砖头稍大的黑颜色玩意儿。一按塑料按钮好听的歌声就传出来了,对着机器说话,可以把说过的话再回放出来,不过完全不像自己的声音。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砖头录音机,这是我们家第一次零距离欣赏它。围观的人们啧啧称奇。叔叔说他是从当地批发的,卖得就剩这一台了,是样品机,只收九十元。我们高兴极了,加工纸袋儿的钱加上我们的零用钱已经够了。

姐姐用“砖头”录音机跟读,大大提高了她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姐姐租来许多磁带,我们听到了《我的中国心》、《故乡的云》、《万里长城永不倒》、《难忘今宵》、《橄榄树》等当时最流行的歌曲。父母爱听戏曲,租来《三击掌》、《窦娥冤》、《杜十娘》、《红娘》等戏曲磁带,“砖头”录音机使父母过足戏瘾。

“砖头”录音机成了我们家的宝贝,录音都是我们偷偷录下来的,它录下了姐姐婉转如山涧潺潺流水的歌声,它录下了我幼小稚嫩的童声,它录下了父亲朗读诗歌的声音,它录下了母亲学唱戏的声音,它录下了我们一家人的欢笑声。

进入21世纪,录音机不断更新换代,那种“砖头”录音机也被淘汰,但淘汰不掉我对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