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北京文章

2022/12/02好文章

北京文章(精选12篇)

圆北京之梦

文/冰峰玉珠

北京是我这一生梦寐以求的地方。

记得60年代中,上小学时,语文课本翻看第一页就是天安门图案和“北京天安门”。那时的我看着漂亮的天安门只是好奇和朦胧。老师的授课和她那对北京崇敬、严肃、激昂神情的描绘,至今还历历在目,在我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期待和向往的心结。

年轮弹指间,我人到老年,能去北京的萌动在心里越发渴望。北京是真正值得向往的地方,不为别的,就为三大心愿:升国旗,登天安门,瞻仰毛主席。如果可能再爬爬长城。

去年10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诗文社山西分会举办的首届晋源蒙山笔会。会议结束后,爱人为我网上订购了25日北京至乌鲁木齐的机票。我转道来到了北京。

22日我起了个大早,来到天安门前,感受世界最大的广场,盛迎新一天国旗升起。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原指望能走到离升起的地方近一些,谁曾想我还是来晚了。只见旗杆两百米开外围着一条警戒绳,黑压压一大片人早已把它围了个严严实实,我眼疾脚快地跑了过去,可凭我无论怎样地使劲往前挤,只能是徒劳。就这样我被挤在人群中,甚至一步也无法挪动。最后也只能认命,伸着脖子,垫着脚尖,费力地举着相机,高过人群的头顶,从相机里观看升旗。

5时13分,扩音器里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三遍国歌乐曲演奏完毕,国旗升至顶端。欢呼声中我回过头来,广场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暗自庆幸,比身后的人,我还算早的呢。

接下来,排队买票准备登临天安门城楼。焦急等待之中,终于一步步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这里的一小步,浓缩了半个多世纪的念想。遥想当年,毛泽东主席就是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浮想当年,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百万红卫兵挥手致意。政治归政治,挥手归挥手,剪断这段历史大可不必。中国的伟人,我们共同的财富,理性的爱屋及乌有什么不好!站在这偌大的广场上,我如入无人之境,放声高喊:北京你好;天安门,我来了。一个西北兵团人的后代,一个土里土气的新疆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法院工作人员。站在这古城上,向天地挥挥手,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对!在这里,告慰先烈,也告慰平生,更圆了我北京之梦。

下了城楼,立即加入到新的排队行列。曾几何时,梦中多次与毛主席会面,老人家现在好吗?走进毛主席白色石膏坐像展厅,庄重肃穆,缓缓前行。再往前走,就是水晶棺展厅。房间很高,内空并不大,光线暗淡。毛泽东主席仰卧在水晶棺中,胸部以下覆盖着鲜艳的党旗,上穿一件灰白色中山服。一盏台灯黄色光束照着主席的脸,与印象中的主席像完全吻合,只不过更消瘦些,老人斑更明显一些。

伟人的身躯定格在这里,他的灵魂、思想,此时游走在什么地方?无法猜透。队伍前面的人已走过去了,我想多看一眼,站着没动,没想到展厅管理人员连声的喊“快走、快走。”这话虽不威严,但却逆耳。我贯穿大半个中国来到这里,没有别的意思,就是了结平生的一个夙愿,向我们的领袖表达一份爱心。多看一会不行呀?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就凭这我一定要去看看长城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天空中下起了小雨,这无疑给我出行带来了不便,心里多少有些不快。幸好,北京的商店营业尚早,我赶紧买了一把雨伞,和朋友一起,在众多的旅游公司中,精选了一个,买了车票,一路风景,一路好奇地直奔八达岭。

明长城的八达岭段是长城建筑最精华段,集巍峨险峻、秀丽苍翠于一体。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明长城之一。这里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到了长城脚下,哪有不上去的道理。在小雨淅沥中,我毅然涌入了攀登长城的人流。长城上烈风呼呼,空气中夹杂着湿冷,使人不仅一阵阵打寒战。就连手里的雨伞也被风雨刮的东倒西摆,本身每上一个台阶,就够吃力的了,加上下雨,脚下又比较滑,另一只手还要紧扶城墙,拥挤的人群上下碰撞,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相当的力气。“实在太累了”我说,当爬到一半时,由于我身体的原因,看着那隐在雨雾中的长城顶峰,我忧郁了。靠着城墙左顾右盼,同时还要牢牢地攥紧手里的雨伞,生怕让风给拽走了,一点也不轻松。继续还是放弃?我正纠结的片刻,只看见返回的人群中一位穿着雨衣的白发老者,兴高采烈朝我走来。从她那红红的面颊透出的神情看,她足有七十高龄有余,且成功登顶。就在她和我擦肩而过的瞬间,我鼓足勇气喊了声:“老人家您好,请问您爬到顶了吗?”,老人说:到顶了,并说年轻人加油!加油!胜利就在眼前了。我被感动了,与她相比,我汗颜。什么叫坚持,什么时候讲坚持,坚持是什么……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踏着凹凸不平,被岁月和历史磨削的每一层台阶,我心中无法想象,我们的先人是多么伟大,是如何在面对外来侵略,金戈铁马,烽烟战火的乱世,完成了这举世之作,且又将这雄伟的遗迹留存到当世。终于,我爬到了长城终点。

这时的雨似乎小了点,不知道是不是上苍被我的胜利而感动,而赐的恩赐,天空偶尔间还能看见太阳害羞脸庞。我抓紧时间拍照。当身临其境地站在长城的顶峰,呼吸着新鲜空气,真的太棒了,虽然累了个半死,值了太值了…

在北京短暂的三天,让我终身难忘,此生的心结也在这里化为乌有。当我就要离别的时刻,情不自禁有些的伤感。默默地、默默地与北京签下约定:北京,我还会来的!!!

撰稿人:鲍冰峰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叶尔盖提垦区人民法院

电话:18999489319 邮编:834601

打会

文/美酒咖啡加红茶

我这人“喜新厌旧”,什么东西只要有了新的,旧的立刻处理掉,免得占地儿。但有一块40年前我用过的手表,如今早已不能使用,却还放在抽屉里,成了我收藏的一个老物件。我对这块手表情有独钟,它承载着我年轻时美好的记忆。

还是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时,我所在是一个新建连队,有一百多人。刚去时在农工排,春天在地里播种、除草,夏天麦收、脱谷,秋天收割大豆,到了冬天常常到一望无边的大草甸里去打草。北大荒广阔天地,一眼望不到边,下地干活走上十里八里是常有的事。一年四季在野外作业,判断时间是天天面对的问题。那年代,无论知青还是老职工都很穷,很少有人戴手表,手表在那个年代是奢侈品,几乎是有钱人的象征,谁有一块手表,哪怕是旧的也会令人羡慕不已。如果谁手表被盗,公安局可以立案。没有手表如何判断时间?老职工有办法,找一根树枝插在地上,看地上的影子就能说得八九不离十,如果身边没有老职工,我们知青可没这本事,收工不是提前就是晚回。提前收工会挨连长批评,回去晚了饭菜就得吃凉的。

后来我调到机务排开拖拉机,和来师傅在一个车上。翻地、靶地,两班倒,白班午饭在地里吃,有人送饭,夜班就得把车开会连队吃夜班饭,吃完饭再把车开回地里。北大荒的夜晚如同罩住一个大黑锅,伸手不见五指,判断时间只得靠观天象,看北斗七星的位置。最初判断非常不准,不是早就是晚,早了,夜深人静,拖拉机的轰鸣声会惊动机务副连长,第二天早上就要挨批,即便不是有意,也得背上偷懒的罪名;回去晚了,值班做夜班饭的炊事员就要白白等上个把小时。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块自己的手表。

一天,回到宿舍听到大伙正在研究“打会”的事,我立刻来了精神,心里痒痒起来。所谓“打会”实际就是一种民间自发组织的一种互助会形式,由有影响力的人出面牵头,(通常是排长)组织12个人,每人每月从工资拿出10元钱,集中起来供一人使用,这样参加“打会”的人,每个月都有一人能拿到120元,可以买一大件商品。使用钱的顺序由抓阄决定。说得明白一点,这种打会其实就是专门为想买手表的人设计的一种互助形式。那时一块17钻“上海”牌手表就是120元,这样,所有参加打会的人,在一年里保证都能买到一块手表。买手表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听说排长组织打会,我立刻就报了名。

当晚,12个人凑齐,有的盘腿坐在炕上,有的站在地上大家围成一个圈,平时玩扑克的小木箱放在炕上,旁边放着一盏马灯。昏暗的灯光下,排长从一叠卷烟纸上扯下12张纸条,用钢笔分别在上面写上1——12的数字,然后把小纸条数字向里叠成了一个一个的阄放在小木箱上。大伙都目不转盯的看着,心情急切,摩拳擦掌,都希望有好运,抓到一个最小的数字,最先买到手表。只听排长一声令下:“开始”,12只手同时伸去,好像谁手快就能拿到最好的似的。我随便抓了一个,打开一看,是“3”,心里高兴,意味着第三个月我就能买到一块手表了。

三个月后一天,我拿到了12张10元大钞,心情异常激动,我的工资32元,扣除12元伙食费,每月最多拿到20元,从未见过这么多钱,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我开始盘算买一块什么样的手表。当时国产手表最常见的有三种:上海牌17钻全钢手表120元、北京牌17钻全钢手表110元、宝石花全钢手表85元。无论买那种手表光有钱还不行,还要有工业券。手表是贵重商品,只有大城市的大商场才有。我知道爸爸懂得手表的好赖,而且会有办法凑足工业券。于是把钱寄回家,让父亲帮我挑选一块称心如意的手表。

从那天起,我像孩子似的开始翘首期盼着父亲尽快帮我买到手表。这天终于到来了,那天连部的小包从团部取回了一打信件和我的一个包裹。那是一个用旧白布包着的四四方方的小木盒,上面端端正正写着收货人的地址和我的名字,我一眼就认出了那是父亲的字体。急不可待地撕下布袋,用镰刀头撬开小木盒,从一层层碎布里掏出了那块亮晶晶的崭新的手表。这是一块全钢的北京牌夜光手表,黑色的表盘,时针和分针中心部位及每个时间刻度边上都有一个绿色的荧光小圆点,12点下方“北京”两个立体字闪着金光。手表后盖有一个日晷图案,下方有四个字“中国·北京”。我把手表上满弦套在右手掌上,紧贴在耳朵上细心地听起来,只听秒针“当、当、当”有规律地走着,一下,一下的敲击声是那样的清脆悦耳。我把亮晶晶沉甸甸的手表拿在手里,像吃了蜜蜂屎似的兴奋极了。

从父亲来信中得知,他原本要给我买一块上海牌手表,可跑了几个大表店都没有合适的,不是半钢就是没有夜光,为满足夜光的要求,最终选择了这款北京表。虽然北京牌不如上海牌有名气,可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我还得知,为了买这块手表,花去了家里十几张工业券。

当晚,大家都熟睡了,可我躺在炕上久久不能入睡,不时地把手表拿到眼前,在漆黑的屋子里,眼前手表上的时间刻度呈一圈的亮点,时针和分针清晰可见。我暗暗地想,从今往后我也纳入有手表一族了。

自从有了手表,白天在地里干活再也不用看太阳判断时间,打夜班也不用再看北斗七星了,我能够准确的知道靶一圈地用多少时间,翻一圈地用多长时间。再也没有因为提前把车开回连队挨机务副连长的尅了。

斗转星移四十年过去,如今手表已经失去了原来显赫的地位,没有人再把它看做是什么大件,今天喝一杯咖啡的钱就可以买一块不错的手表。再说,很多人都没有了戴手表的习惯,甚至已经当成负担,因为随身携带的手机都能显示时间,而且字体超大。那块陪伴我走过青春时光,承载着美好记忆的北京牌手表成了我永久的珍藏。

《北京爱情故事》告诉我的一些事———成长是我们逃不过的“劫难

文/吾心面朝大海

前两天看完了《北京爱情故事》,那一切静止的结局,留下了太多的悬念。

他们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友情,关于爱情,关于梦想,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人生。

一、关于友情

1. 他们告诉我这一辈子若能有几个真心的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

2. 能有几个愿意与你分享快乐,面对困难的朋友是一种财富。

3. 友情需要用心经营,需要相互理解,友情容不得嫉妒,容不得怨恨,容不得背叛。

4. 患难见真情。

5. 这世上有一种感情叫“兄弟”。

二、关于爱情

1. 异地恋最后分手,或许不是距离的原因,而是不够爱。

——吴魏一直深爱着小伍,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在日记里写到: 你在纽约 ,我在北京 ,漫长的别离里我只做一件事,专职爱你。如果爱情能成为职业该有多好,我永远都不会早退,也永远都不会转行,任期就是这一辈子。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 … 就是做你的 专职爱人。

2. 很多时候,不是你一直不懈的坚持,就会换来一个人的爱。爱情是勉强不来的。即便你日日相守,也终究敌不过他遇到她时的奋不顾身。

——林夏,是这部戏里我最喜欢的女孩。喜欢她的率真,喜欢她对爱情的执着,喜欢她的敢爱敢恨,喜欢她的爱打抱不平。她坚信只要自己一直默默的爱着疯子,就一定可以打动他,换来他的爱。她说:你愿意喜欢谁就喜欢谁,反正我喜欢你;你愿意爱谁你就爱谁,反正我爱你。这样的勇气不是谁都有的,这样的坚持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可是到了最后,当她看到疯子遇到沈冰时的奋不顾身,她终于明白,爱情是勉强不来的,即便你日日相守,也终究敌不过他遇到她时的奋不顾身。于是,她对着大海,对着日出,大喊着:疯子,我不要你了。不要你了,你要对沈冰好,不可以再三心二意了。她爱他,于是放开了手。

3. 其实,没有谁离不开谁,你以为你忘不了的人,其实不知不觉就慢慢的忘了。没有你能不能忘,只有你想不想忘。

——沈冰,原来那么深爱着石小猛,曾经许下了太多美好的誓言,但是最后呢?她慢慢的爱上了疯子。

吴狄,一个信奉爱情应该是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者,深爱着杨紫曦的他,在与伍媚相处的过程中,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女人。

所以,其实好多时候没有你能不能忘,只有你想不想忘。时间是很神奇的东西。

4. 有的时候,爱情真的会让我们失去理智,奋不顾身。

——林夏对疯子的爱,疯子对沈冰的爱,吴魏对伍媚的爱,都有太多的奋不顾身。

5. 爱情需要用心经营,不然,再美好的过去也会变成曾经。

6. 生命里,一定会有一个对的人在等你,你迟早会遇到。

三、关于青春

1.青春的岁月里,其实应该干几件疯狂的事。干几件,即便是满头白发时,想起来也会热泪盈眶的事。然后,不留遗憾的说,“我来过,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 人的一生中 至少该有那么一次 会为了某一个人而忘了自己 不求结果 不求同行 不求曾经拥有 甚至不求她爱我 只求在我最好的年华里 遇见你。

2. 青春的岁月里,应该多留一些回忆,以后经常翻看,有可以怀念的东西,有可以一起怀念的人。

——喜欢老地方的那面留言墙……

3. 青春的岁月里我们要有梦想,要努力奋斗。

4. 青春很珍贵,我们要做的不是挥霍,而是珍惜。

5. 青春总是有遗憾的,而或许正是这些遗憾,才让我们那么留恋这段光年,因为那些年,我们还有很多美丽的空白~~~

四、关于梦想

1.我们要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奋斗。记住,要实现梦想,最正确,最可靠的方法,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杨紫曦告诉我的

2.永远不要为了梦想,而迷失了自己,违背了自己的原则,忘了自己的初衷。——石小猛告诉我的

3.现实和梦想是有差距的。有时候,现实可能会把梦想击碎。但是,只求问心无愧。

五、关于成长

1.成长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成长是我们逃不过的“劫难”。

——故事里的主人公,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后,逐步走向成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虽然过程很痛苦。

六、关于人生

1.人生无法回头,所以走的每一步,都要慎重

2.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永远不要违背原则,错了方向。

3. 你要想好,你到底要的是什么。

4. 人生会面临很多的选择,有的人就是在选择面前,丢了自己。

5. 我们不要总是看到社会的不公平和黑暗,有的时候,应该坚信美好。应该有自己的信念——就像吴狄一样,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北京日记,科学的人生(节选)

文/成功在望

1.什么是思想上的引力(节选)

思想上的引力是指地球对人大脑中的思想、思维和神经等所产生的一种惯性引力,这种惯性引力容易让人的思想、思维和神经产生疲惫,从而迷失方向,也有可能使人的思想、思维和神经因此而逐渐走向没落。一个人,若不能正确地克服地球对大脑的思想、思维和神经所产生的惯性引力,一旦使思维与神经处于较低级的状态的话,人的思想与思维就不能取得进步,更达不到专业上的要求。说到底,人生就是克服地球对大脑的思想、思维和神经所产生的惯性引力而不断取得进步的一个科学的训练与修养的过程。人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对人的思想、思维和神经所造成的混乱,使思想、思维和神经始终处于清晰状态,保持终身都不迷失方向,就不得不去坚持一种科学的健身运动与正确的思想、思维训练方法,也就是说,人的肉体、意识、精神与节奏等都要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科学的健身运动与思想、思维训练的方法。

好的与崇高的思想、品质、品德和道德本身就是美。美就是所有美的人与事物;就是美的目标、目的、方向、情感;就是崇高的思想、品质、品德和道德;就是真、善、美行为所取得的最佳结果。有了美才有好,先有美后有好,所以叫美好。这个世界上,劳动与劳动者最美,不劳而获最丑。只有享受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才是幸福,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美的含义很深、很远,范围也很广,关键靠劳动取得;关键在于观察、思考、创造和发现

人类必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与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才能专注于美好的艺术与崇高的思想品质修养。而这一切,只能,也必须依赖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好环境和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没有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好环境,就不能产生高度发达的经济,也就谈不上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而人类,只有制造出了高度发达与智能的机器人,来普遍取代人们的体力劳动,人类才能根本上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与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投入到,追求美好的艺术与崇高的思想品质修养中去。

思想决定品质,品质决定行为。思想来源于心灵,心灵发自于灵魂。灵魂有天生丽质,也取决于后天的训练和修养。而宇宙最终是由人与其他生命来决定的,人的行为可以保护宇宙,推动宇宙向前发展,也可以破坏宇宙环境,拖延宇宙的发展进程。而人的行为是由人的品质决定的,所以,人的品质决定了宇宙的品质,人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宇宙的膨胀速度,人的品质越好,宇宙的膨胀速度就越慢,反之,就越快。于是,宇宙的膨胀速度与每一个人的品质有关。如此看来,这个世界每多一个思想品质高尚的人,我们的环境就少一份污染,社会就多一份和谐,这对于宇宙和人类来说是多么荣幸的事情啊!

2.怎样抵消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循环已经造成了多次大规模的灭绝过程。我们要弄清楚,每一个人每天产生多少二氧化碳?每一个城市每天产生多少二氧化碳?需要用什么手段来抵消?现代人能否再生成一百万年?要给地球降温,从大气层中清除二氧化碳。

经过利用从地求异常气候变化及地质演变历史中所学到的办法,让地球时候适应我们的需要。我们需要让气候作出调整,以适应那些和我们共享地球生态系统的生物。人类的经济与科技力量应该用在这些环境保护上,而非战争。

我们必须让气始终候保持在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上。我们不能听凭地球的碳循环来控制我们,而是应该去控制它。拯救我们的地球,首先从改变自身的习惯做起,比如,改变我们的虚荣心(虚荣心过重会浪费资源),改变商品包装过度(物质的过度包装是浪费资源,同时也会影响健康),改变食品过于精细(加工过于精细是浪费资源,也不利于消化和吸收),以及改变我们过于放松与享受的习惯(过于放松与享受容易使人思想、品种与精神堕落)等等。我们的吃喝无非是为了身体健康,而并非是为了观赏与虚荣,没有必要去过度包装和浪费;玩乐是为了心灵与心里的健康,而并非是为了寻求刺激。这一切都不能过度,否则就会造成无谓的浪费,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我们不能为了观赏而损害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二氧化碳产生了恶性循环,我们需要用什么手段来抵消二氧化碳?方法很多,但需要我们共同行动:比如,找到给地球遮蔽阳光的办法;利用地球上适应性最强的生物硅藻来清除大气层中的碳;利用岩石的帮助等。再比如,每一个人的行为都要更加低碳;大量绿化环境,让城市的建筑物都披上绿装;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等等。

寻找通向太空的通道,因为,到了最后,我们将不得不走向地球之外的地方。太空升降机将成为前往太空的永久性通道,从而使人们可以每天往返太空轨道一次甚至多次。如果我们要建立一种星际文明,就需要有一种地球与新世界之间能够长期往返的交通工具,这当然不是火箭,而是太空升降机。太空升降机是利用拉力使货物脱离地球引力,而不像火箭是通过燃烧碳排放量很高的燃料把货物推上太空。

拯救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的小事做起,真正与我们每一个人有关,人人有责。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提高每一个人的环境素质,定期实现人的素质升级。一个人,一个想法就是一个方向,一种想法就是一种方向。人生短暂,有的人认为应该抓紧时间,抓住机遇及时享乐。而有的人却认为人固有一死,不能轻易让时光流逝,应该抓紧时间,争分夺秒的为人类作出积极的努力或贡献。这两种想法的结果真是大不相同啊!我们要适当地放松与享受生活,主要是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工作。

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水资源也是用一次少一点,都转化成了其他物质。所有的物质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转化而成,都是极其宝贵的,不可以随意浪费掉。为此,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水是怎样流失的呢?水,一般通过日光蒸发、大气蒸发、高温蒸发、人与动植物吸收利用,以及人类大量的生产生活用水等多种形式被消耗去,再产生流失。水,用一点就少一点,多用一次就少一次,转换成其他的物质形式存在了,我们再想把其他的物质转换成水,那得去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能源去取得,对环境的污染也会产生恶性循环。比如,用了一升水,这一升水就不可能全部回归到大地和大自然了,至少有百分之一以化学反应等形式转换成其他物质。比方说,一个人,或者一种动植物消耗了一升水,这一升水就会以体力消耗、劳动消耗、营养消耗和免疫增强消耗等形式转换成身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了,这一升水就不可能全部回归到大地和大自然。平时在太阳与高温的蒸发中,每蒸发一升水,至少就有百分之一以化学反应等形式转换成其他物质了。比如,被动植物、大地、空气或大气层消耗或吸收,转换成动植物或物体的一部分,或转换成其的他物质)。

《分散、适应与回忆》摘录:人类能挺过第六次大灭绝吗?我们必须防止地球经过一次次周期性的变化后,最终变成一个不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为此,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改造地球,使之更加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蜂群崩溃综合症"现象,这一现象的每年冬天都会使蜂群数量减少大约百分之三十。这样下去,如果蜜蜂灭绝,它们的消失将引发物种灭绝的多米诺效应,因为,各类蔬菜水果和农作物等都依靠依赖于蜜蜂为其授粉,与此同时,还将引发全世界两栖动物物种超过三分之一面临灭绝的危险。估计每年有2.7万种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如此现象足以提醒我们,我们是否处在一次大规模灭绝过程的序幕之中,而这一过程最终将导致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动植物物种--包括我们人类自己--的消亡?第六次灭绝假设的支持者们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的地球此前已经经历过五六次大规模俄灭绝过程。恐龙的灭绝是最近的一次,但却并非最致命的一次;那是地球上所有物种的76%被灭绝了,恐龙只是琦身其中。

不管人类是否对此负有责任,地球的第六次大规模灭绝都将会发生。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地球正在走向灾难--从鸟类和两栖动物灭绝速度的加快,到超级风暴以及最近的美国中西部干旱这些证据都强化了这样一个观念,即我们可能正处于一次新的大规模灭绝过程的初期。所以,我们必须做一些事情来自救;关键是控制我们的碳排放。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将不得不使用我们全部的技术知识来彻底改变我们所居住的星球,然后找到脱出地球,在月球和其他行星上建筑城市人的办法。而最后,我们的前途将存在于恒星之间。

3.如何让大自然返璞归真(节选)

水土流失的真正原理是什么?水是怎样真正流失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现在的很多人还不能科学的理解它。我认为,科学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水,一般通过日光蒸发、大气蒸发、高温蒸发、人与动植物吸收利用,以及人类大量的生产生活用水等多种形式被消耗去,再产生流失。水,用一点就少一点,多用一次就少一次,转换成其他的物质形式存在了,我们再想把其他的物质转换成水,那得去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能源去取得,对环境的污染也会产生恶性循环。比如,用了一升水,这一升水就不可能全部回归到大地和大自然了,至少有百分之一以化学反应等形式转换成其他物质。比方说,一个人,或者一种动植物消耗了一升水,这一升水就会以体力消耗、劳动消耗、营养消耗和免疫增强消耗等形式转换成身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了,这一升水就不可能全部回归到大地和大自然。平时在太阳与高温的蒸发中,每蒸发一升水,至少就有百分之一以化学反应等形式转换成其他物质了。比如,被动植物、大地、空气或大气层消耗或吸收,转换成动植物或物体的一部分,或转换成其的他物质了。看来,日光消耗也不可忽视。

人类若要让大自然返璞归真,首先要改变自私自利之心,比如太爱美,过分爱美就是自私自利;太爱慕虚荣就是自私自利;太不简洁就是自私自利,因为,这些过分行为都或多或少地破坏了大自然。环保靠心灵的滋润和科学的方法。缺水的地区一年才洗一次澡,不是他们不爱干净,而是仅有的一点水还不够吃喝,拿什么来洗脸洗澡呢?一般只用干毛巾抹几下完事,如果有一天水成了珍宝,您不照样如此吗?病从口入,只要把握好入口关,只要用心去节水,自然就能想出很多科学的节水方法来。现在,水已是珍贵资源,没有水生命将要灭亡,还谈什么一尘不染呢?生存质量的提高,要靠内心的强大和无比的和谐,只有心灵和谐了,行为才能和谐,世界才会真正和谐。我们无论年龄大孝地位高低,每一个人都要养成随时随地关注环境、爱惜资源、减少浪费之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人人参与,积少成多,方能形成效益。

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和植被森林的严重破坏,使得地球的地貌和小河物是人非,原生态不复存在。更为糟糕的是,我国的这种情况已经很普遍,令人非常痛心,应当引起我们足够大的重视。三百、五百、一千,五千与一万年前的气温、气候和水土的状况在不同的时期肯定不一样,越往前状况肯定越好,这是肯定的。一万年前的状况比现在要好一万倍,五千年前好五千倍,一千年前好一千倍,五百年前好五百倍,三百年前好三百倍,这也是肯定的,应该值得人类反思。

4.有你的一份(节选)

在消耗水资源和能源的总数方面,其中就有你的一份,干多大的事情,就消耗多少的资源。在我们生产生活的每一天中,我们的身体所需要的每一份养份(粮食),心灵所需要的每一份美丽(精神食粮),以及我们的每一种理想,每一次行动,每一个进步等,都需要花费一定的资源和能源来完成(干多大的事情,就消耗多少的资源)。但是,我们一定要适当的享受美丽人生,科学地对待自己的心灵和行为,该用的要用,该节约的一定要节约。因为,人类是一个大家庭,如果全球七十多亿人该用的要用,该节约的而不去节约的话,那么,全球有限的资源很快就会用完。所以,我们节约资源,其实是在为自己,也是在为大家。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自己先行动起来。(人类若要让大自然返璞归真,首先要改变自私自利之心,比如太爱美,过分爱美就是自私自利;太爱慕虚荣就是自私自利;太不简洁就是自私自利,因为,这些过分行为都或多或少地破坏了大自然)。

地球上的淡水在一点点的变少,是宇宙膨胀的结果,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也与人类每一个人的思想、品质、观念和行为有关。五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大禹治水时候,地球的水资源是多么的充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对水消耗量的日益严重,大量的水,用一点就少一点了,多用一次少一次了,转换成其他的物质形式存在了,于是,我们自然就感受到水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水资源的消耗耗速度更是极大地加快,污染也日益严重,到现在,已经走到极限了,是人类必须要科学地对待水资源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时候了,也是到了要求每一个人必须参与进来,人人要加以改变的时候了。同时,就目前来看,保护水资源,靠人人自觉,靠法律法规,靠政府部门加强管理。

长江、黄河,珠江、乌江、鸭绿江、太湖、西湖、鄱阳湖,大江南北的水位每年都在下降,水量每年都在减少,水源面临日益枯竭趋势。若再遭遇干旱严重的枯水季节,江河湖泊干枯的情况就十分严重,河床几乎断流,连人畜饮水、生产用水都成问题。然而,另外的一些地方则可能正在抗洪救灾,解决发大水带来的灾难。但不要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水不在减少,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每一条河流的水都在减少,且为数不少的河流面临消失,或即将消失,这一点是肯定的。

5.美丽人生的出路(节选)

地球在人们一日三餐粮食的需求下,显得压力过大。因为,生产一吨粮食至少需要多少300斤化肥,还需数升农药及一二个劳力数月之艰苦劳动。假如我们的科学技术足够发达,首先解决或减少了人体的能量消耗,大量地减少人类对粮食之消耗与依赖。那么,人类的主要消耗将集中在衣、注行和文化精神需求方面上了,这无疑将极大地减轻地球与人类之生存压力,环境污染问题也将很容易扭转过来,人类才有可能大踏步向前。而现在,人类为了一日三餐之饮食,消磨了多少时间与精力,有的人甚至一生都呆在家庭里为此忙碌着,并称之为家庭主妇与主男,这难道真的是科学的人生与生活吗?请看人类平均每天每个人都要花几个小时去买油盐柴米,还要花费大量的能量与水把它们烧成饭和菜,如果人类之科学技术能够改变这种趋势,让人们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学习与文学艺术方面,这将是人类多么大的进步呀!另外,传统之饮食结构与习惯,很容易使人生病与衰退,最少使人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是落后的生存方式与浪费资源的习惯。在未来,人类是否能找到一种基因技术,来解决上述这些落后的生存方式与浪费资源的习惯呢?能否生产出一种基因技术,来解决人们每一天或二天,只饮食一餐而不改变原来之状况,甚至比从前一日数餐之效果更好、精力更充沛的食品或药物呢?再假如该技术可以减少人类睡眠时间,使每个人平均每天节省五个小时睡眠,且不改变原来之状况,甚至比从前一天睡眠八个小时效果更好,、精力更充沛,使人们又把节省下来的五个小时之睡眠时间,用在学习科技技术与文学艺术等方面,这将是人类多么大之财富与进步呀!而人类现在的技术,相对于上述之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2013年6月4日于怀柔兴怀大街农行分理处。

北上一年纪

文/杨辉剑

距离现在的365天以前,我正赶在去往广州火车站的广州5号线地铁上,然后20多分钟之后,北上的火车便徐徐开动了……

转眼间,我北上已有整整一年的光阴了,总想着写些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落笔。

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有些看起来还颇为跨越:去年的三月,我一次性偿还了我在大学期间的全部助学贷款,紧接着四月底,我毅然辞去了广州某街道政府的工作,五月初决然出师北上,然后在北京某酒店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潜伏,于今年元宵节再次出师,最后经过近两个月的艰苦征程后终于和北京的一家影视公司签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合约,在太原拍了第一部戏,说了第一句台词,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荧屏处女作……

现在的我依旧不停在路上走着,跑着…… 不可否认,我的每一次成长的背后都伴随了一阵剧烈的痛,或因为孤独,或因为艰苦,或因为无助 ,就像高山之巅的老鹰唯有经历过那刻骨铭心的拔羽之痛后才能获得重生一样,也许这就是关于成长的全部秘密吧。

在这一年里,我目睹了长江和黄河,走过了华北平原,踏上了黄土高原,参观了故宫爬上了长城,见过了雪吹过了风沙,吃过了北京烤鸭山西的醋,也闻够了山东的葱和东北的蒜。当然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有忠厚老实民风朴素压根就不晓得何为心机的大部分北方人;有纷纷好意地提醒你衣服穿反了的各位路人;有封建思想残余依旧深重存在的公司某高管;有真正甘愿相夫教子与丈夫相濡以沫的北方的善良女子;也有满腹心机很不令人讨好的某省人。

同时也遇到了各类的事:有经常看到某些人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后的愤怒;有得到好心人们雪中送炭的鼎力相助后的感激涕零;有见识过了那些滑稽的人和事后的啼笑皆非;也有遭受到了寒冷,寂寞,疾病,挫败后的瞬间的绝望……前进的路本就如此五味杂陈,坦途也好,困境也罢,这都是一路陪伴着你沿路的风景,等真正到达了目的地后,然后回头再望过去,你将会发现那是一抹多么美丽,多么动人的风景。

天道酬勤,盘点这一年来的收获,还真有一些:原创歌曲已过百首,自学的吉他有了稍许的进步,完成了第三部青春自传《单方向的信风》(前两部分别是《缘来一家人》和《逝去的青春》),而第一部青春励志小说《那时二月初》已在起笔阶段 ,影视方面虽然只是在跑龙套阶段,但我知道这将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谢谢大家一直对我的支持,你们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也让我知道了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杨某人表示万分的感激,我会给大家一个交代的,而这个时间已然不会很久了。

人在北京“漂”

文/墙头“草”

来北漂半年了,也有些感受,记下来,一方面为了方便一下初来乍到的北漂者,自己可以当一回雷锋;第二方面,记录一下这半年来的生活。 来北漂,在住的问题上一定得注意,在国贸和大望路那一块,大概是1150的单间每月,大慨是2家或者3家共用一个卫生间和厨房,一般是押一个月付3个月,然后交水电费,暖气费,网费,有线费。最好不要跟中介公司租房,因为他们会想方设法的从你这里赚一笔钱,一般的中介公司还会想方设法的黑你。建议住的话,还是去比较远的地方,住公寓,或者住房东租给你的房子都挺不错的,一般住到南五环挺不错的,800块钱的一个单间,有单独卫生间和厨房,然后再交水电费,暖气费,网费,有线费。建议找房还是根据工作地点来找,你先看工作地点,然后根据工作地点所在地的公交路线,找房,那样,你上班比较方便。

北京生活,吃的话,差一点的10块左右的一个盒饭,建议就是自己做,不但省钱,而且可以做出自己的口味和自己喜欢吃的;北京交通比较方便,来北京就办张一政通,公交刷一次四毛,有的公交分段记费,记得下车的时候也要刷一下;地铁2块,从北京东到北京西,从北京南到北京北,反正在地铁里不出来,一天也就是2块钱。打的10块钱起步,2块钱每公里,算来还是挺公道的。然后就是购物了,北京大超市太多了,隔不远就会有一个,这个就随便去了,呵呵。

北京找工作,你一定要多花点时间写好简历,写得要比较专业,写好推荐信,投递的时候要注意一下时间段,早上8点多投比较好,公司打电话给你,先查一下那公司的情况,因为网络上骗子公司确实有,如果公司可以,你再在网上找找面试的专业题目做做,虽然不难,但是隔久了,还是忘记了不少,然后去面试的时候,带上简历,注意形象,充满自信。第一轮面试过后,如果觉得可以,他会跟你说,等着复试,如果不可以,他可能会说:请在一个星期内等电话。一般面试过后,要复试的话,他们很快就会打电话通知你,而且复试就比较大的可能求职成功了,你光荣的进入了试用期。现在,请千万不要高兴太早,进入公司后,马上你请老员工们吃点东西,然后问问公司的一些情况,发展前途怎么样,看他们对公司的态度?工资发放怎么样?福利怎么样?讲不讲法律?如果不符合你的心意,建议知道后跟上司打个招呼后就离开。

其他的暂时就不讲了,主要讲的是生存问题,呵呵!或许与你的实际遇到的不相符,上面的仅供参考~

最后,祝我们:天天开心 常常好运!

朋友,请听我说……

文/痞子科

朋友,很不好意思,我把这个暑假看的很重,所以实习完后我不想呆在家里所谓的陪着父母,他们都做事,现在需要的根本就不是陪,而且我认为这样对于现在的我、现在的他们的意义都不大。我希望利用好毕业之前这个时间差,好好地了解下外面,因为一个21岁的青年到现在都不清楚外面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朋友,很抱歉,当我手里握着去北京的火车票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心里不仅没有更踏实,反而忐忑的感觉更严重。或许是自己个人性格的原因,没有很大的把握的事情我真的做不来,包括现在的北京之行。你说去了北京,捡破烂也要待半年,如果刚去就回来了,那你就不认我这朋友了。可当亲爱的北京给我的感觉完全是风险时,对不起,朋友,我选择了改变计划,可能我让你失望了,但请你理解一刚出校门的学生内心深处的胆怯!

朋友,对不起,虽然并没有付诸行动,我知道你还是做了很多,我理解你们都有各自的难处,每个人的所处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把我的想法加于你们身上,这样我就太自私了,总之,无论怎样,我感谢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

……

朋友,你说梦想很重要,要趁着现在年轻去闯,你说没人喜欢迷茫的男生!可是,你可知道如果我揣着一颗毫无安全感的心去一个超级大的城市,我都不知道我自己去了是什么样。我会记住你说的,会尽量闯荡,虽然暂时不是北京!

朋友,你说得对,北京城市太大,太容易让人迷茫,尤其是以我现在这样的状况过去的时候,几乎就等于失败。或许就像你说的吧,就算捡了破烂之后不还是要找地方卖掉吧,在北京我还真不能保证自己可以顺利找到破烂点。

朋友,你说得好,无论去哪里,如果像无头苍蝇一样,那等于白忙活了。我承认自己这次犯了错误,一个不小心的冲动引来了一系列的杂七杂八的事务,或许让我最终改变计划的还是和你的对话吧,我一直说我就像是一“倒翁”,哪边的力量稍微大一点,我就有可能朝那里倒了,我真不希望我的人生中出现这个第二次!

朋友,过几天我就南下了的,你多次劝我下来找你,原谅我到现在才做出决定,因为我觉得随便我到哪里现在总是一个负担,我不想太麻烦你们。如果到时候来了增加了你的生活困难,请你一定要多多包涵哦!

……

我的朋友们,如果我这次选择错误了,请你多鼓励我,别责怪我,因为相对于社会这条大路而言,我就是一刚学会爬的孩子,但是我愿意为自己的行动承担后果。这段时间的你们倾心的关照和奔走,我铭记于心!在心中我有自己的梦想,没有去北京并不是我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我想我应该先把自己锻炼的更成熟或者胆子更大、更懂得要什么之后,再去大声谈论,再去实现吧!(痞子科)

致青春

文/吴名

中午一点钟醒了,感觉这一觉睡了好多天,可疲惫感多少还是有点。不知是谁打开的电视,不夸张的说,好几个月没看过电视了,社会与法制的节目又普及了一下。

最近的最近没有经常去听歌,偶尔的坐63路公交会听到车上的歌曲,记忆最深的还是那次《最初的梦想》,经过隧道,车上突然安静了下来,那首《最初的梦想》在穿过隧道的那一刹那伴随着所有光线的消失犹如一股清泉流入每个人的心中。那一刻,我想了想我最初的梦想,变得遥远而没有了方向……

请了几天假在家,从昨天夜里到现在一直在下雨,躺在沙发上,CCTV《天天把歌唱》唱着巫启贤的那首--爱那么重。想想有过如此认真的去听一首歌吗,有的话也应该是那次准备去北京之前,手机里下载了几首歌曲:忽然之间、白天不懂夜的黑、领悟、你是我心爱的姑娘、听海、我可以抱你吗、我最亲爱的、夜夜夜夜、怎么唱情歌、北京北京和存在。特别是后两首歌,我是想走在北京的某一个人潮人涌的街头,塞上耳机,感受一下我身在北京这个城市和我当时的存在。那个时候发现,人在路上,听什么歌它都能唱到你灵魂的最深处。话说,一直想把那次的出游通过文字记录下来,作为对自己青春的纪念,却一直没有提起笔,或许是没有整理好心情和那段日子的点滴,也或是心情和场合不对,我生怕笔尖滑落的东西辜负了那段说走就走的旅行,所以,一直耽搁了下来。

安静的看了一部电影,林静说,人一辈子就那么长,一天没到终点,你就一天不知道,哪个人才能陪你走到最后。有时候遇见一个人,以为就是她了,其实她也只不过是你人生中的一个过客而已。电影最后才知道,原来张开默默的爱着阮菀,一直甘愿做着一个配角,看着自己喜欢的那个人幸福,可那个人终究还是没有了幸福。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可那段青春伤害了太多的人……

北京,是去?是留?

文/向着天

北京的风刮了好几个 月了,而且并无削减的样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愧是清明,春雨如期而至的下了,让人猝不及防。也好,全当是净化空气了,但是春雨过后,全国又掀起了流感的“热潮”,2013不发生点大事,看来是不行了。现在是考验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时候了,2013我们一起携手走来。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交流中心,担负起中国国家形象的重任。在北京你可以见识一下什么叫堵车,什么叫浮尘天气,可以感受房价有多高……总之,北京给我们留下的印象仿佛不再是以前的京城了,而是一座被现代工业和社会文化摧残了的商业城市。老北京的传统文化渐渐消亡,四合院已是存在于电视作品当中了,剩余的少之又少。王府井虽然号是百年老街,但现在正演变成一个现在文化气息的商业街,俨然找不到旧时的风韵,幸存的全聚德等老字号毅然在肯德基、麦当劳显得格格不入。再加上苹果商店更加有西洋范的感觉。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感受着这个发生过风风雨雨的地方,不由得心生感叹,这里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也见证了一代伟人的逝去,和一些不愿提起的过去,刀光剑影,打打杀杀,最终我以一个现代人的身份在2013年又重新站在了这里,对面的天安门依然是那么的雄伟,那么的庄严。北京,你还好吗?

北京是全国人民的聚集地,是个繁华大都市,但是外来人口远远超过本地人口,据2010年调查,北京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占704.5万人,如此庞大的群体已经不光是北京人的城市了,而是全国民族大团结了。在北京,随处可见的山西面馆,兰州拉面,驴肉火烧,张口不再是满口的京片子,而是满口的河南,东北口音。北京的人有多少那,怎样才能感觉出来,你上下班去挤地铁,对没错,真的是挤地铁,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还有你周末的时候去西单逛一趟就知道什么是人海了。

人多嘛,面临的问题就多了,首选是住房的问题。来北京的都是来打工的,加上北京的房价那么贵,没有人刚来就买上房子的,有些人奋斗了一辈子照样没有在北京买上房,因此租房是这些人的不二选择,租房市中心的显然想都不敢想,只能是找地段比较偏的,主要是离地铁近就行,不晚坐车去上班就可以了。其次,找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每天都有这么多人去面试,好的公司虽然多,但是竞争的多了,从而待业的多了,特别是刚出学校的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真是不易,你只能每天吃些便宜的饭,不敢买好看的衣服,因为在没找到工作之前的还是花的家里父母的血汗钱,花着有愧啊,就算找到了工作,工资肯定不高,在北京养活自己稍微有点困难,还想攒些钱过年的时候给父母买点礼物,所以只能省吃俭用。北京这么大,人那么多,压力那么大。

北京在我们心中是我们的国家首都,就像美国的华盛顿,繁华而且时尚,在这里有着最时尚的发型和衣服,还有最发达的科技,面对现实的纷争,面对尔虞我诈的社会,我们该何去何从,是在人流中迷失自我,还是找到自己的方向,我们该如何抉择,现实给予我们压力,我们必须化为动力,给自己立个目标,也许是3年也许是5年,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别人无权干预你的生活,你是唯一的,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别人与众不同,我喜欢李老师的一句话,“人不逼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只是没逼到绝境,其实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时时逼自己一下,让自己更强大,总之,北漂的日子是心酸的,是感动的,是物质的,是成长的,想在北京立足吗,你可要好好想想。

北京,谁是谁的过客

文/鑫势道

确信已经离开,是再次回到北京的时候。天空仍旧铅灰,车流仍旧堵塞,行人仍旧潮涌,收破烂的三轮车仍旧逆行在路上,而我,已是北京的客人。像再度张开的捕蝇草的叶,消化了我十几年青春的北京,没有留下一丝属于我的痕迹。

我跟北京算是不辞而别。从决定到离开,短短一个多月,没有和朋友们打招呼,没有聚餐,没有利用最后的时候再逛逛北京,没有再拍照片,什么都没有做。收拾东西,退掉能退掉的一切,送走一卡车物件,第二天清早,在淅沥的小雨中,和夫人驾着车,像往日一样行驶在早高峰的车流里,只是这次变成了离开北京的方向。

可能是年纪大了一点,不再容易激动,不再容易感慨,就让离别这样自然最好。或者并没有把这当成离别,一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已经长在了一起,真要离别,大概需要手术刀和镊子,把筋和肉细细地挑开。

对北京的记忆,宏观而具体。

北京有望京,这里有工作过的微软、潘石屹的银河SOHO、四元桥宜家、熙攘的广顺北大街、各种韩国料理,和许多藏在角落的路边烤串。王菲住这里,金志文住这里,早餐铺子的师傅也住这里。这里有月租2000的半地下室,也有每平5万的新居。饭店里吃饭的,不起眼的,也许就是亿万富豪,也可能是失意的北漂。望京,鱼龙混杂。

北京有中关村,这里有鼎好电子城、翻着白眼的新浪、数钱到手软的百度、跌跌撞撞的谷歌、向毛主席保证的搜狐、送青年援建美国的新东方、宇宙第一的人大附中、一塔湖图的北大、阳气过剩的清华,以及抱娃卖光盘的大嫂。中关村的成功故事太多,足以支撑改变世界的梦想,迎面走过来的蓬头垢面的青年,脑海中可能是在纳斯达克敲钟的画面。中关村,卧虎藏龙。

北京有国贸,这里有北京地标大裤衩、最高楼国贸三期、直矗矗的建外SOHO、嘉里中心、金融中心、Apple、Intel,还有国贸路口永远走不完的人流,像奔流的河,冲撞,泡沫,只是未曾冲刷出一丝沟壑。国贸地下一层有一个圆环形长凳,我曾坐在那里长久地观看职业装走秀,男则西装革履,女则套裙高跟,步履匆忙,目不斜视,眼神、嘴唇、屁股都绷得一样紧。国贸,高贵寂寞。

北京有无数大小企业,世界500强的总部,国企巨头的高楼,三千六百行云集于此,工作和事业的机会远远超过小城市。这里有顶尖的工作,有遍地的黄金,有顶尖的人才,有冠绝的智慧。也是因此,我也曾忝列奥美、诺基亚、微软,十年间可以一直做自己有兴趣做的数字营销,每一次面临选择的时候,都庆幸身处北京。职场,机遇无限。

北京有许多条地铁,通向四面八方,家住河北廊坊的年轻人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在上下班路上,但问起来还是说自己住在北京。每天清晨、黄昏挤成相片,在推搡的人群中勉强站住,鞋子也脏了,衣服也皱了。尊严,纯属奢侈。

北京有最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密度最高的剧院,有频率最密集的演出,从东方到西方,从古典到现代,从牛逼到装逼,从人民艺术到三俗文化,从国家大剧院到六里庄小剧场,只有演不完的戏,没有卖不完的票。文化,于斯为盛。

北京有各色圈子,而且都能玩到极致。你是越野,还是唱戏,是文学,还是天文,是营销,还是大数据?最专业的票友总能找到伙伴。不管你是哪类人,总能在北京找到组织。圈子,包罗万象。

在北京穿得再土都不显眼,再洋都不稀奇,小地方容纳不下的张扬,到了北京,瞬间消弭,想赚个回头率都难。所以有无数的人来到北京,留在北京,热爱北京,唯有在北京才有生存的空隙。包容,海纳百川。

北京能圆你所有的梦,北京能治好你所有的疤,北京能切碎你的灵魂,也能拼凑一个新的你。

北京包容,容得下一切赤裸裸的财富和野心;北京狭隘,容不下一份有尊严的生活。

每次我开着山东牌照的车行驶在北京,总要做贼一样,生怕被警察抓到,扣分、罚款。但作为一个统一了的中国的合法公民,开着自己的车,遵守交规,居然被限行,不准进入首都地界,这事让我一直耿耿于怀。北京的房和车都要限购,外地人交够了五年的税、社保才有“资格”;北京的医保政策也区分京籍和外地;这些都不算什么,北京的教育,要分户口,划学区,学区房,学区地长期工作多少年以上,等等,眼花缭乱,就算这一切你都费尽心力操办好了,孩子十年寒窗以后,还是要回到原籍高考,考分要比北京的同班同学高出一百多分才能上相同的学校。

十几年以前,北京还存在平和的缝隙,家常的饭馆,悠长的小巷,亲切的大妈,清澈的蓝天。路人还有笑意,你还能找到时空的间隙,在皇城的大气中平复灵魂的躁动。但如今的北京,那种沉稳大气已经消失,那种抚慰人心的安定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到处都是慌张、匆忙、焦虑、暴躁、功利、防备,你从路人的眼睛里看到的只有这些,你从马路上的车流里只能感受到这些,人们心里再也没有平安。

北京的房子贵到不可理喻,五环外的房子都已三四万一平米;北京的交通令人无奈,上午只能办一件事,下午再办一件事,一天就过完了。居住分散和交通不便,导致北京的朋友们难以相聚,约朋友吃顿饭、聊聊天变成了相当奢侈的事,许多同在北京的朋友几年都见不上面,除非住的特别近,不然只能靠社交媒体维系感情,大家都成了美丽北京的孤儿。

北京变成了名利场,北京变成了舞台,北京变成了战场。曾经在北京找到的归属感,近年来被一点点撕裂,彻底消灭。

然后,我遇到了我的太太。结婚以后,我们常常一起开车到北京外面的山里,呼吸一口稍微干净一点的空气。如果不是太太怀孕,我们可能继续这样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太太验出怀孕那天,北京的空气极其糟糕,空气污染到像勾了芡,吸气入肺时有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对面两百米的楼都看不见。我和太太戴上口罩出门,分头上班。路上我望着这令人绝望的末日场景,下定了决心。我们在北京能收获事业、收入和许多华丽的东西,但永远得不到安定、健康和想要的生活。

我开着车,带着太太,从北京来到青岛,租了一套巨大的景观房,离海边很近,小区就是天然氧吧,沁人心脾,树木浓密到遮天蔽日,而房租大致相当于北京六环外的两居室。我们常常到海边散步,海岸永远都是安静的。海、天和树吸收了声波和浮躁的心境,把一切归于宁静。栈道的宽阔处,有人在打太极拳,放着悠扬的音乐,整齐的身着白衣的人们,在路灯的映照下,在海和月的背景中,把海边的宁静更衬托出几分。海风不失时机地吹来,撩起衣襟,却抚平心情。

有人说离开北京很需要勇气,其实告别也没有那么困难,特别是对方只把你当作一个过客的话。现在回想北京的时光,已经像隔年一样久远。有关北京的记忆,该封存的封存,该整理的整理,该延续的延续。北京已经是我们人生旅程中的一个过客,我们也曾经是北京的过客。我们的青春已找到地方安放,而旅程还将继续延长。

北京,珍重,你我再会已是路人。

行走在路上

文/鬼脸儿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够走遍中国。

为什么不是走遍世界呢?因为我的英语很差。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真正的原因是我觉得走遍中国更现实一些,还存在一丝理论上实现的可能,而走遍世界,真的就只能是一个梦想了!

我是一个喜欢旅行的人。

一个人,走在路上,看着路上的风景,看着擦肩而过的人们,感受着风的气息,回味着曾经的经历。

相对的来讲,我不算是一个被困在了一个小天地里的人,由于工作的原因,我走过很多地方,或长或短的呆过、或深或浅的接触过,可是,我终究还是喜欢一个人行走的感觉!

也许,我是喜欢自由的感觉!

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经常的会在周末一个人出去走走,在学校周围一个人随意的行走,漫无目的的行走,不是为了什么,只是走走!

无需去逛什么著名的景点,不随团也不组队,一个人随意哪个方向哪个地方,或是乘车或是步行,或走或留,一切只要随自己的心意就好。

其实仔细想来,我是有些怀念那些在旅途中发生的事遇到的人的!

生命的精彩也许就在与你永远也无法准确的预料下一分钟将会遇见谁将会发生发生什么故事吧!

之前写了一下在火车上遇到的一位虔诚的宗教信仰者,那么,我还是接着写一写另外一个在火车上遇到的人吧!

零八年初的一场大雪,几乎让整个南中国的交通瘫痪,我清晰的记得,从绥化到杭州、从杭州到广州、从广州到沈阳又从沈阳到大连的那场马不停蹄的奔波!

一个礼拜之内,我几乎沿着南北方向将中国跑了一个来回。

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毕业实习。

当时我实习的是一条广州航道局的挖泥船,可是,没到四天,我就逃跑一样的从上面下来了!

我实在是无法忍受全船就我一个非广东人的待遇,叽叽喳喳的每一句话都听不懂,每天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一般,这样的生活,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逃跑一般的下了船。

那个时候,临时购买车票还是很紧张的,我没有买到大连到北京的车票,无奈,只得从鞍山转一趟车!

一上车,就觉得身旁坐着的这位眼熟,大概二十八九岁三十岁左右的年纪,长相不错,打扮的也算时尚,可是在这里我怎么会有认识的人呢?

仔细一想才想起来,原来这位就是之前在售票窗口排在我后面的那位。

好巧不巧的,这位也是到鞍山转车去北京的。

闲聊下来知道,这位是玫琳凯的一位美容讲师,此行的目的地是广西的柳州,当然,这些信息也是出于她自己的口中,至于真假,倒也不必去追究的!

似乎我这种人脸上就写着忠厚老实的字样,到哪里都不会让人过分的防备,而我对于这种萍水相逢打发时间的聊友向来也是来者不拒。

渐渐的,两个人越聊越熟络起来,或南或北或东或西或真或假,时间也就在这样的闲聊中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大约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到了鞍山,而通往北京的列车还要一个小时多的时间才会过去,于是决定去一起吃点东西。

由于时间并不是很充裕,就在火车站附近的肯德基随便的吃了点东西,一共花了五十几块钱,她请的我。

登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她的座位和我的座位刚好是背对背坐着,她很快的和我旁边的人商量,换了一下座位,坐到了我的旁边,我问这是为什么,她说这样坐她有一种安全感。

一路上的时光过的很舒心,其实,坐火车能够遇到这样一位聊友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列车应该在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到北京,原本我的目的地也是北京,我们还一起约好了,利用在北京换车的一些时间,到天安门走一走,可是,当第二天天一亮的时候,我忽然改变了决定,决定在燕郊下车。

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她的时候,很明显的,她有些不高兴,但是,毕竟萍水相逢,她也不好左右我的决定!

临下车的时候,她要将她的联系方式发给我,我没留。

我直接的讲了,我所喜欢的,只是这样一种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发生的特定的故事。

故事就这样的结束了!

似乎是一个烂尾的结局,但是,我们感触更多的,恰恰是这样的故事。

而如果,我们不走出去,可能永远都无法有这样的体验!

养老院里的静逸时光

文/吴涛

她叫曾宛如,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80岁。从2004年3月12日入住宜宾夕阳红老年公寓算起,她已在养老院里度过了11年半的闲散时光。

她和老伴李忠杰育有一儿一女,她至今记得,儿女小时候,因为物资匮乏,在中秋好不容易买来几个月饼,一家人团团围坐,月饼吃得小心翼翼地,落下来的馅渣被早已摊在嘴下准备着的一只手接住。如今,儿子在宜宾江北上班,女儿去了北京,月饼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节前节后都能吃到。

老伴比她先进养老院三个月。那是在2003年底,她去北京看女儿,老伴因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瘫痪了,需要人照顾。老人也不愿意自己拖累儿子,一大家人合计后,就把老头子送进了夕阳红老年公寓,请了专职护工来照顾他。

她在北京时,打电话给他,他只是哭,说没有她,真的不习惯。三个月后,她从北京回来,每天都去公寓看望他。他仍是哭,说这里没有她,就没有家的感觉。于是,她也搬进公寓,为他找回了家的感觉。

在公寓里,因为他和一名专职护工住在一起,便于护工日夜照顾他,所以他和她只能各住一间房。每天清晨,她都熬好蛋花儿、藕粉等,端下楼去他房间里喂他。有时,他发脾气不吃饭,也是她去哄着他。她体贴他,让着他,因为他是病人,糖尿病晚期。

2008年4月14日,他病逝了,这个日子她记得很清楚。起初她想,他病了11年,她陪了他11年,他走了,她也解脱了。但后来,触景生情,每次下楼都会有意无意地看到他住过的那个房间,想到每天清晨她都惦记着给他做早饭,现在却空了一大把没有用处的时间,所以她掉泪了,抹着眼角说:“我们1954年结的婚,一起生活了54年,风风雨雨都经历过了,他如果一直都在,那我还有串门的地方,但他却先去了。”

当初她进养老院,是为了照顾瘫痪的老伴。老伴去世后,儿女们要她别住养老院了,但她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回家住反而生疏了,儿女们都有各自的生活。老伴去世不久,女儿接她去北京过了教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然后她回到了老年公寓。儿子、儿媳也经常来看望她,给她买来一个小冰箱,但她把它当作一般的碗柜用。女儿也三千两千地汇钱给她,并在来公寓看望她时送给她一台洗衣机,只因她说过喜欢自己洗衣服。

中秋节又要到了,公寓里又开始像往年一样忙着准备老人的大聚餐和文艺节目的演出。她对晚报记者说,虽然老伴去世7年多了,但她一直记得和他一起在公寓里生活的情景——她和老人们打麻将时,他坐在旁边的轮椅上笑呵呵地看着她;过中秋节,她把公寓负责人送给他们的香包挂在他脖子上,他嗅着嗅着,脸上就有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