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经典小故事

2022/12/07好文章

经典小故事(精选12篇)

光阴里的书事

文/陈晓凤

新一期的校报堆放在宿舍楼下面的桌子上,每一期,我都会去翻阅。总觉得,漠然走过,会冷落了藏匿在里面的玲珑的心,毕竟我也曾热切的期盼自己的文字能够印在这叠纸张稍显单薄的页面上。

心境欢愉时,我常常欢喜写写画画,不成章法,但终归是自己写的,也就认真誊抄在笔记本上。看着报纸上一篇篇各有千秋的文章,按耐不住的冲动,投了稿,结果石沉大海。文章需要慢慢磨,人生需要细细品,这道理我还是明白的。

母亲虽不识几个字,但是她珍视书,哥哥妹妹读完的书,她会认真的放在箱子里,遇到写有字的纸张,也都收放起来。如今回家还能看到自己小时候涂鸦过的书本和废纸,母亲为我们完整的保留了那一份幼年的童趣和纯真。

父亲为人和善,待人接物热情靠实,加之写得一手好字,村里人便推举他为会计。父亲的字端正劲道,虽然没有研习过名家的笔触,但是看着干净利落,帮别人写的证明和公告,得到一致好评。父亲也以此为喜,经常写写字看看书。

隔一段时间父亲就会去村委会借回许多报纸和书回来。父亲喜欢看民间故事、党政故事、演义类书籍,看得不亦乐乎。小时候总喜欢听父亲讲故事,和父亲一起看故事书。长大才知晓,用来消遣的闲书不闲,包罗万象的小故事,都是一颗颗鲜活跳跃的心。

时光像风一般流走,我读完小学,就去县上读初中。那时候学校占地面积小,没有图书馆,只有一个小小的阅览室,我经常去里面翻看杂志。有一次翻到了一本《平凡的世界》,封皮有些旧,书页有些泛黄,我看了一下午,不忍舍书而走,央求值班阿姨允许我将书带出去。阿姨先是不肯,耐不住我的再三请求才勉强点头,让我尽快读完还回来。

晚上打着台灯,细细的看,寝室的人都睡了,我却流于在黄土高原上故事,有一些我听过,有一些我见过,但所幸世间除却苦痛、磨难,还有情的存活,爱情、友情、亲情,世间所有的情都是那样的耀目,生活中的所有苦痛都在情字中泯灭。

高中时课业愈发沉重,每天都有诸多的作业等待着我们。但是宿舍里依旧堆积着许多杂志和小说,许多书都很旧了,一年一年的传着,高三学姐学长们走的时候亦卖亦送,我们又留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晚上宿管阿姨熄灯后,我们在被窝偷偷地看,第二天在课堂上打迷糊了,老师用粉笔头警告。高三时,才收了心,扑进书本里,一心只读圣贤书,渴求着上大学酣畅淋漓的读书。

读大学时选了中文系,课业虽然忙碌,但是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多了起来。许多没听过、没看过的书,都一股脑在大学里看了,写写感受,读读诗句,偶有小感,写写随笔,投稿许多次,终究选中的很少。

人生中第一篇铅字印成的文章依旧留在了校报里,写作老师看到后,给了许多鼓励,也提了许多不足。我欢喜看着校报上自己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去读,生怕它在我手中会漏掉,会消失。旁人依旧匆匆走过,谁都不会留意到报纸副刊栏框里我小小的名字,从此后每一期校报我都看,见到过熟悉的、不熟悉的许多人的名字。

光阴里的故事,几乎都有书的陪伴,时光依旧美好,我们依旧年轻,书依旧会陪伴好远好远。

读子尤

文/倏蓝天空

对子尤产生兴趣,是看到他说的一句话“二十世纪出生的天才作家里,一共只有两个,女的是张爱玲,男的就是我”,又看到介绍里说“天妒英才,年纪轻轻就离开了我们”,于是对他的才华和经历想更深地了解。

他十五岁时出版了作品集《谁的青春有我狂》,成为90后写作人的领军人物。而这部《谁的青春有我狂》则是90后的开山之作。

初一看书名,还以为又是一个韩寒,心想这年头狂的人真是层出不穷,代代相传,一代更比一代狂。看完自序后发现他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不可一世,反而很平和,确实是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其实看完了这部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起这个名。

子尤说这本书的关键词是疾病和女生,“疾病代表着痛苦,而女生预示着希望”。“在疾病之神不停地将死亡的烟花爆炸在我的头顶时,我依然每日高歌着女生的名字”。我觉得他还很孩子气,并不是那种少年老成或者故作深沉的那种人。这本书有他的诗歌,小品,戏剧,散文,从他九岁开始到十六岁。我想我如今也是十六岁了,和他去世时一样大。可是他已经不再往前走了,安静地停驻在原地。我们都站在一条巨大的传送带上,仍时光带我们前行,只是在前面的子尤跳出去了,站在一旁看着我们一点点接近,一点点离开。曾经他是我们的大哥哥,而今我们总有一天要喊他小弟弟了。

子尤爱笑,他说他受相声和卓别林的影响很深。子尤是个卓迷,他说,“我几乎每年都会写卓别林的文章”。他看过卓别林的全部作品,而且反复看,在医院的病床上。他对卓别林的电影有着别样的情感,甚至“看到搞笑的地方也会哭起来”。

事实上,子尤的精神世界很丰富,在他的那个世界我完全看不到他的孩子气息,他很客观冷静地做自己独立的思考,发表一些对人物,文学的见解。他看过的书很多,他可以自由地遨游其中,“书是浩瀚的山水”。他也做一些人类、自然、青春的思考,他把这些思考写在诗里,但他的诗又不像我所见到的大部分诗一样晦涩难懂,他把意象运用的恰到好处,正好能让人理解又不浅薄低显。他的诗既有丰富的想象,还有令人赞叹的文采。其实我觉得文采大部分来自想象,一个联想力好的人自然就能写出灵动的句子来,而情感的丰溢程度只是次要。可这么说又有些不对,因为情感不够的话又怎么有兴趣去想象呢。

子尤编故事能力很强,而我却是不擅长讲故事,也不太喜欢听故事,所以我写的小说和我看的小说都很少。子尤的小品,戏剧我虽然没看,但我确实被他的创造力折服。他的精神世界令人惊诧和羡慕。

子尤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是如此冷静沉着,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非常可爱和稚气的,完完全全的一个少年。当看到他写他和女生们的故事时,我有点被他搞糊涂了,这还刚刚那个在雪地里沉吟、在宫殿前叹惋的诗人吗?这些故事都是很普通的记叙,甚至都称不上精彩,他似乎把目光投向生活中时,那些优美的词句都阻塞了一般,出来的都是“哎呀”、“我简直高兴死了”、“我累的半死”之类的话语,和一个单纯的孩子写作文没什么区别。可即使是这样,在触及文学方面的东西时,我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底气,那种无需过多言语的自信和不经意间的流露。就像一条看起来极其普通的小溪,其实它是从一座瀑布遮掩其中、泉声雨声满耳的大山中流出的。他的诗歌和散文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语气来回缠绕交杂,让人一边疑惑不解,一边苦笑摇头,他还是个孩子啊。

可就是一个孩子,遭遇了这么可怕的事情,竟然能这样地笑对文字,或许是我没看到他的痛苦和哭泣,“八个月头顶空空,九死一生,十分快活”,只能说他调笑的有水平。我也设想过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样,当然这个其实根本想象不到,没有亲身体验是无法真正感受到的。可是当处在安静的晚上时,我还是可以感受到病房里的冰冷可怕,还是可以感受到死亡投下的巨大阴影。我想子尤度过了无数这样的夜晚,他真是勇敢。

他在天国一定在和他的精神世界里的人们在一起,那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至于故事该怎么收场,那里的人们一定会给他答案。

小谈失恋

文/妖孽的脑袋

俗世一句话,谈恋爱我穷的没资格。但是谈失恋,我却有这个资格。当我穷且帅的时候,我曾认真谈过两次恋爱。因此我的资格还不小。我曾经凝视过一碧洁净的湖水,温温的风推来细细的浪,冲击着低矮的岸。我站在岸边,悲戚着,木然呆立。那时候属于我的伊人已远去,关于她和我之间那些曾经付出的爱和未曾实现的梦全部需要清算和料理。那时候我虽倔强如牛,气血方刚,也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无常和残酷。我就在那个时候想到死亡。如果跳楼跳河"嘭"的一声人没了也就算了,但是感情一点点被时间侵蚀掉的确是恐惧的。也许一年,也许两年,直到你死心为止。如同北欧神话中因盗火被束缚在高峰的普罗米修斯,每一天都被鹰啄食,直到剩下累累白骨。失恋有着相似的心痛,一直痛,非痛到麻木不能停。从此让人害怕失去,不敢再付出太多感情。我们的心毕竟不是石头,它流淌着鲜红的血液,它会随忧愁欢喜而加速跳动。一场恋爱,从萌发到蓬勃,未经衰老,直直跌落悬崖……你伤心久久,那真切的痛不是别人的,而是你的。你愈情深意笃,苦痛愈深。你意志和精神力越强,若不能破除心障,便越难以自拔,一蹶不振。有人挺不过,也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时候悲剧便发生了。留下永久的遗憾。

时间会修复一切,却不能回复原样。它的确是药。夺走青春和记忆,带来衰老,宛如唱响一曲挽歌,唱出人生无可奈何的悲伤。

我听过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一位女孩子还有一位家乡的男孩子。两个人早恋了。那时候他们就读同一所高中。后来女孩子考进了一所昏庸的大学。男孩子高考落榜。两个人相约四年之后结婚。男孩子外出打工。女孩子进了大学。女孩子后来瞒着男孩子偷偷重新恋爱了。那个男孩子依旧每天准时的打电话联系她,想着她。女孩子和别的男孩子同居了。事情终有一天被男孩子知道了。于是奋起一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说那男孩子太傻了,同时想问那女孩子会不会后悔一辈子?或者是不是男孩子就是要让她后悔一辈子才去跳的等诸多操心的问人或自问的话。我认为,女孩子不会后悔。恋爱原本就不是能对等的事情。忠贞的女子世上能有几个人呢?重情重义的男子遇见重情重义的女子的概率有多少?世间险恶,要经历多少迷惘诱惑呢?花花世界,灯红酒绿之中,谁能不为五斗米折腰呢?自然规律中,良禽择木而栖。人并不比鸟兽高级多少。这样一看。这女孩的选择对得起自己,只是对不起男孩子,还对不起公众想法里的道德逻辑。其次,那男子不是傻子,他是投入太深,不知道爱情这东西原本就是很虚伪的东西。它能给你幸福感,也能给你带来痛苦感。它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感觉而不是其他。感觉有时候就会出差错。那错了的时候,修正就好了。何必用生命去改写结局呢?缘聚缘灭,很平常的事情,不必太认真。人可以有卑微的感情,可以有卑微的性格。但是人的生命对于个体来说是无可替代,独一无二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你。好好的善待自己。人就好像一枚火石,只要你存在,那么总有一天你会重新点燃那真正属于你的柴薪。

我的故事

我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和别人一样,在我二十二岁的那一年父母就开始催我结婚。其我也理解他们的一番苦心,我兄妹四个,我最小。在他们看来我成家了就了却了他们的心愿,就这样在他们的催促中经别人介绍,在彼此都不了解对方毫无恋爱基础的情况下,我结婚了。婚后的生活还算一般,她是个很不错的女孩,人长得好,脾气也很好,小嘴也很甜,乡里乡亲的都很喜欢她,朋友们也很羡慕我。我和她之间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我和她没有共同语言。

时间如流水,岁月如飞梭,转眼间一年的时光过去了,我们也有了心爱的小宝宝,是个男孩白白胖胖的非常可爱。这更是给我的家人增添很多欢乐。当时的我看到家人都沉醉喜庆之中,我也不再刻意的去计较有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心想、或许生活就是这样平淡,我也就不再计较什么了,一心只想让家人和孩子过上好生活。

后来我找了一份工作,在郑州一家企业做市场销售,就这样我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经过我刻苦的学习和努力的工作半年后我的业绩排在了集团的前十名,也顺利的荣升为【区域经理】。在我看来一切都很顺利,我为了让着自己的业绩继续保持在前十名,我更加努力的工作。正所谓有一得也必有一失,事业和家庭永远不能两全。为了工作我很少回家,顺理成章的我和她的关系就更加疏远了。

就在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我原本平淡的生活发生转折,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我生命中的第二个女孩。她是我们集团下属分公司的一名业务员,她的相貌一般但很有社交能力,能言善辩很适合做业务,第一次见面我们聊得就很投机。之后、我们的我们就经常联系,她在工作中有什么不懂得就问我,我也就借机和她聊聊天。不知不觉的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她一天不给我打电话总觉得心里空空很不自在。也许是上天故意给我们机会,她的公司把她调到了我的市场,这样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多了,她经常来找我,我也不知不觉的喜欢上了这个女孩,但我知道这是不应该的,是个错,我也时刻提醒自己我有老婆有孩子不能喜欢她,所以一直没上她表白,我把这份感觉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或许是造化弄人,在一个酒会上她喝醉了,我开车送她回了宾馆,正在我要离开的时候,她拉着我的手要我陪她说说话,那一刻她哭了,看到她心痛的样子,我没有拒绝。我帮她擦擦脸倒了杯水帮她把被子盖好,她拉着我的手哭着对我说:你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能有你这样一个老公才是最幸福的女人。当时我把家里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她,没想到她却说:我不在乎,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什么都不在乎。当时的我看到她深情的双眼还有那微微颤抖的嘴唇,内心对家人的那份愧疚已无法阻挡心里的那份冲动,就这样我开始了婚外情的生活。

从此以我后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白天一起拜访客户,晚上过着甜蜜的二人生活,感觉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转眼间又是两年过去了,她也一直没催我离婚可我总觉得很对不起她,总不能这样一辈子吧,没名没份的,是该有个了断的时候了。想想家里的老婆人长得漂亮脾气又好,结婚五年了,从来没和我还有我的家人发生过摩擦,实在没什么理由离婚,再想想我们之间没什么共同语言,很少在一起感情也很陌生,总不能这样委屈自己一辈子吧【现在回想起来这都是在给自己找理由】。如果我选择了第二个,我们有共同的语言还有共同的事业,生活上相互关心,事业上相互帮助。于是我在内心矛盾的情况下自私的选择了第二。

农村不像城市,离婚可不是件小事。我都不知道如何面对我的家人和孩子,家人的反对还有孩子那迷茫的眼神,让我彻夜难眠,那段时间我几乎快要崩溃了。后来老婆感到已无法挽回,家人看到我憔悴的样子也不再反对了。就这样我盲目的结束了我的婚姻和她走到了一起。

之后的生活并非是我想象的那样。首先是工作,连续的下雨导致空气湿度很大,疾病开始蔓延,养殖业处于下滑趋势,很自然公司的产品也卖不出去,正赶上公司准备裁员,干了这几年我也累了,我就自动辞职了。回家以后买了一部半挂车跑起了运输。

生活上虽然富裕了,也买了家庭轿车。可心里一直很空虚,每次回家看到我儿子那沉默的表情,就会让我想起自己是多么的自私,别人家的孩子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玩耍,放学以后还有爸爸妈妈给自己辅导功课。而他却是独自一人,我儿子虽然很小但却很懂事,他也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也渴望能和其他小孩一样享受父母的关爱。而我却自私的伤了他幼小的心灵。有很多次他都是在睡梦中哭醒。

离婚后我和她【第二个】的生活并不完美,她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没有了往日的欢歌笑语和甜蜜,动不动就发脾气,不让我在网上和异性聊天,查看我的聊天记录和手机短信也包括手机清单。好像提前进入了更年期,经常没事找事。或许你们会说:爱情是自私的。但在我看来这种自私的爱情已经让我无法呼吸了。第一次离婚是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我也不知道这第二次还能走多远。所以我奉劝你们千万不要再犯像我这样的错,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完美,因为它根本是不存在的。最后我奉劝天下所有的人: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吧,不要让幸福在你身边溜走。人生最可贵的就是你已经错过的和你永远也得不到的。

繁华都市,一个人的行走

文/爱情洋葱

背着一个行囊,浪迹天涯,在时光里匆匆走过。不知不觉间独自一人,已经不记得走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当眼泪流下来,才知道,许多事情不是我们想像中那么的简单。

也许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自己是个感情丰富的人。想哭的时候不管何时何地总能流泪下来,那种感觉说不出来的奇怪。或许是感动,或许是心痛。想笑的时候,不管是真的开心还是强颜伪装,总会笑的彻底,笑的灿烂。在许多人看来,我们也许一直是个坚强的孩子,很少发脾气,性格很随和的人。

寂静的夜里,当所有人都入睡后,却依旧躺在床上用手机敲打着毫无色彩与半点装饰的文字。一直以来,都想用自己最真实的文字,走进自己内心的世界里的故事。

生活像一部现场直播的电影,你我一同演绎着每一段故事。黎明晓月,黄昏落日。每个不同的时间段,却发生着类似的故事。生离死别,喜怒哀乐。

我们的故事里,想起了一些朋友,只是当时他曾来过,却不曾停留;他的故事里,我曾停留,却从未走出。擦肩而过只在一瞬间,转头你我已经相隔天涯。我们的故事便停留在那一刻,再也没有了下文。时间搁浅了那段不是回忆的记忆,岁月磨平了那些沧桑的心酸印记。你我一同走过的路,清晰曲折,浅浅的脚印仿佛被海浪冲洗过的沙滩,模糊迷离。十字路口的身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地平线。下一个路口,你会遇见谁,谁会遇见你?或许你相遇伪装不相识,朋友请你多珍惜身边的人!

岁月如斯,青春已逝,朝夕不停的跟换追赶,花开一季也终会凋零,短暂的生命却时刻放射着最绚烂的光芒。开始想象着我们自己的暮年之时,茫茫人海,当我们垂垂老去,黑丝变白发时,有谁可以陪我们走完这段旅程。夕阳下,一起观看窗台前的花开,生命中,有一个知已便足矣。

生活中,时刻发生着感动人心的事,平凡而真实。外表坚强,内心却脆弱的不堪一击,或许这才是最真实往日里的我们。平日里,一条意外的短信,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份温馨的祝福。这些小小的感动我们都会收集起来,保存在心里的某个角落。闲暇的时候我们会坐在阳光下翻出这些感动,仔细翻阅,然后嘴角上扬。

回忆起从前的自己,还是觉得很天真。有哭过,痛过,绝望过。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怎么走过来的。岁月写在脸上,却刻在心里,有没有那么一些朋友?陪你一起经历风风雨雨,看花开花落,品细水长流。等我们容颜老去,白发苍苍之时,依然有些人陪伴你身边左右?

那个能和我们一起面对困难的人是谁? 那个可以陪我们去看蓝蓝的大海是谁?那个能陪我们一起走到最后的又是谁?

麦收季节的甜蜜故事和事故

文/刘昌武

故乡豫东最热的夏天,是从5月开始的。公鸡奓着膀子在树阴里踱步,松弛的下颌皮一起一伏,往日鲜红的肉冠子在酷暑中变得颜色浅淡。

人畜开始大量饮水。绿阴环抱的村落里,狗在山墙根儿呼哧呼哧地伸着舌头,将肚皮贴紧地面纳凉。村子周围的麦田,一片焦黄。

一大早被不情愿地揪起,我跟着爷爷到田里收麦子,心中充满了怨愤。布谷鸟忽远忽近的鸣叫清幽而急促,循声望去,却遍寻不见。麦芒在白花花的阳光里竖得笔直,尖利焦脆。我用食指在芒尖上试了试,血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头顶草帽越来越烫,和脚下的麦子散发出一脉相承的气息和热浪。我一把把草帽踩在脚下,大声对爷爷喊:我不干了!我要喝水。

爷爷收住手里的镰刀直起身,下巴上的汗珠子成串儿地滑落在无声的麦垄里。他手搭凉棚往村口望了望,说,那你去歇会儿,水就来了。

我站在田头树阴里,龇着牙往外挤指肚儿里的麦芒刺,一抬头看到邻居蒋麦茬的闺女一路小跑,远远地喊我,手里提一个白色塑料桶。

你喝水,井拔凉水。她笑笑看着我,鼻翼上好看的雀斑蒙着一层细细的汗。我不假思索拧开桶盖,冰爽的井水像倾倒进干涸的老鼠洞,咕咚咕咚的。我仰着头,用余光看到自己抱着塑料桶的双手在幸福中颤抖。

一股犀利的甜,让我在错愕中停了下来。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甜,舌的两侧被甜的味觉紧紧钳住。我将信将疑地舔了舔嘴唇,更甜,夹杂着一股舌尖舔舐过刀具时才能捕捉到的金属味道。

看我惊诧,她笑了笑告诉我,井水里加了他二哥从城里买的糖精。白糖就够甜了,这糖里提取的糖精,你说甜不甜?

自从喝了她的糖精水,我不再喊她蒋麦茬的闺女,改口称她小夏姑姑。

我的邻居蒋麦茬爷爷娶过两任妻子,大奶奶是闻名乡里的行家能手,日子料理得笤帚是笤帚,扫帚归扫帚,院子光鲜,鸡犬安宁。蒋麦茬是十里八村闻名遐迩的牛经纪,兜里挣得鼓囊囊的。我在喝他闺女小夏姑姑的糖精水之前,就天天到他家走动串门儿,小夏的二哥是城里的纺织工,是他让我知道,竟有比白糖还甜百倍的糖精。

每年夏收后农闲下来,我们就掰着手指头计算大奶奶挤麦芽糖的日子。大奶奶先将麦子从囤里舀出来洗净,然后放在笸箩里,铺成薄薄一层加水浸泡。时隔两三天,绿莹莹的麦芽被剪下来切碎,搅拌进事先蒸熟晾凉的糯米里,用包袱皮裹好发酵。这项工作大多在夜晚进行,她将裹得严严实实的糯米团放在面缸里拍了又拍,直起身在围裙上搓搓手,催促我们抓紧去睡觉。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和小夏姑姑就看到她娘用擀面杖在包袱皮上挤呀挤,有深色汁液从发酵了的糯米团里渗出来,滴落在下面面盆里。大奶奶把满盆的汤汁倒进大锅里用文火加热,一边煮一边搅。清晨饥饿的厨房里,一时氤氲着满是香甜的气息。

看到我伸长脖子咽口水,大奶奶用一根筷子在初具雏形的糖稀里卷了又卷,卷出糖堆儿递给我。糖堆儿呈好看的焦糖色,晶莹剔透,偶有气孔,甚至能看到竹筷子的纹路。含在嘴里轻轻吮吸,一股股温热的甜蜜撞击让人头晕目眩,夹杂着一丝粮食的焦煳味儿。

大奶奶的麦芽糖,让我和她闺女小夏的友谊越发坚定。

大奶奶制作了最后一季麦芽糖后,于当年岁尾罹病去世。大奶奶去世一年半之后的那个夏天,牛经纪蒋麦茬续弦娶了二奶奶,小夏又多了个弟弟。那是个时不时用腕子蹭鼻涕的小男孩儿,叫地蛋。

跟村里别的妇女不一样,二奶奶经常说“巴适巴适”,还会抽烟,还爱咯吱咯吱嚼冰糖,她的这一爱好,让我很快和地蛋成了密友。地蛋很慷慨,经常偷来他娘的冰糖,大把大把塞进蒋麦茬的军用水壶,灌满水晃了又晃,我俩有时候一下午能喝光五六壶,肚皮撑得发亮。

甜,攫取了我们儿时太多的兴趣,却忽略了它带来甜蜜的同时,也会酿出祸端。

地蛋初来乍到的那个夏天,麦收季似乎开始得比往年更早一些。滚烫的田垄里,空气纹丝不动。镰刀急促有序地收割,突然被二奶奶惊悚的呼叫声打断,她从村头阴影里一路飞奔而来,手里挥舞着一条白毛巾,语焉不详地哇哇哭喊着。我和爷爷看见蒋麦茬挺直腰板扭过头,愣愣地看着他媳妇,猛然缓过神将镰刀一把掼在地上转身就往家跑。所有人都扔下家什,一路尘土飞扬跟着跑到蒋麦茬家里。我看到粗壮的地蛋弯曲着侧躺在堂屋檐下,身子一抽一抽的,顺腮流下夹杂血丝的口水,在地上洇出完整的图案,像一片干枯荷叶。挽着裤腿的村医掰开地蛋眼皮瞧了又瞧,扭头看到堂屋桌子上的军用水壶,水壶旁边半包糖精和几张废弃的屎黄色包装纸,大喝一声:还不赶快送镇卫生院!

两天后,地蛋从镇上回到了村里,玉米秆子一样茁壮的身子,看上去竟然有些蔫巴,眼神儿也涣散了许多,不似先前时刻贼溜溜的。

地蛋糖精中毒这起事故,让我对糖心生恐惧,一度对甜的食物小心翼翼。

后来才知道糖精不是从白糖中提取的,只是一种有机化工合成的甜味剂。两者只有一点相同,就是都带有甜味。糖精的甜度为蔗糖的300~500倍。短时间大量食用糖精,会造成急性大出血、脏器损害等,如重度中毒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其实甜蜜的事情,起源大多不是甜蜜的。1879年,糖精诞生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某实验室,发明者是科学家伊拉·莱姆森和康斯坦丁·法赫伯格,二人共同发表了论文。但法赫伯格却偷偷申请了糖精专利投入生产,莱姆森后来说,法赫伯格是个无赖,让我的名字跟他一起出现,简直令人作呕!一对甜蜜的伙伴,因糖精而酿出分道扬镳的苦果。

生活没有极致。有时浸渍甜蜜之中,还需适度收敛味蕾的放纵,方能品尝出日子本真的味道。

楼的故事

文/TonyZhou

今天脑子放空,盯着窗外的楼看了好一阵。容我补充一句,是那种全神贯注不带一点私心杂念的看,整个脑子就是一种放空的状态。

那远方的楼还在施工,让人颇为无奈,因为进程实在是太慢。貌似时间的推移对它根本不起作用,那楼可真是十足的淡定,心情好了,添些砖加点瓦,盖上那么一层,算是一种突破了:心情差时,任由你怎么愤慨,人家就那样岿然屹立在那里,毫不动摇。那楼有自己的性格,对外人的眼光从来都是不屑的。这高傲的楼,虽然顽固,虽然倔强,但在这一片废墟的映衬之下,倒显得可爱了。

那楼被若干棵绿树环绕着,从远方看,就像是一条绿色的围脖。只是在那树上的歌者齐鸣的时候,才发现若干棵树并不孤独,而那楼自然也显得生动起来。说实在的,那树的生机盎然,与楼的刻板孤傲,完全是鲜明的对比。可是,就因为这对比,让这楼有了根深层次的意味,平添了一份雅致。

眼光不可能是静止的,盯着一个地方看久了,实在也会让人生厌。目光停留在高楼旁的小蓝顶上,和那高楼相比,小兰顶因为色彩鲜艳,看起来着实赏心悦目。但可惜那蓝顶并经不是楼房,只是临时建筑,供建筑工人临时住宿用的,终究会拆掉。在几个月前,这些蓝顶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几栋陈旧到让人怀疑会不会在某一天突然坍塌的楼,简称的话,就叫破楼好了,这样更直白些。叫他破楼,并不代表我就是厌烦他,相反,对它却隐隐有一种怀念。破楼毕竟是破楼,寿命终究是有限的,市政府是看不下去了,责令拆除重建。于是,便有了轰隆隆的不和谐的声响,便有了漫天飘散的烟尘,便有了楼层坍塌的壮观情景。不得不说,人的力量是伟大的,这破楼,被人们发明的各种工具慢慢蚕食着,最后,只落下一片有各种建筑材料混合而成的废墟。幸而,楼旁的树并没有和楼一样被消灭,它们仍坚强的活着,见证者这破楼被摧毁的历程。我想,这树若拥有感情,恐怕早已泣不成声了吧。很快,废墟被清理干净了,又过了不久,小蓝顶诞生了。

目光跳跃过小兰顶,看见几条长长的红带。红带是这几年盖的高层,远远地看过去,你会真正明白什么叫鹤立鸡群。旁边的矮楼把本来就很高的红带,映衬的更加高耸了。楼建的越来越高,人离天空也越来越近,或许在未来,我们也可以体会高处不胜寒的快感。本以为身处高处,心会看得更高,眼界会更加开阔,诚然,表面上的却如此,可是,孑然一人高高在上,心里哪里还有安稳可言。在空虚的自得感渐渐消隐过后,留下来的,是无尽的冷漠。

可是,为时代趋势所向,人口会越来越多,这就注定,高楼会越建越多。在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的背后,又有多少真正的幸福感呢?再回想那破楼,诚然居住面积不大,条件不好,但生活中的幸福,在这几栋破楼里随处可见。只可惜,人们就喜欢扼杀容易忽视的小幸福,去追求身体所能感及的虚伪快乐。真的很悲哀,自以为是的人们,无知的铸就一个又一个空虚的梦。直到命至黄昏,才有所感叹,这一辈子,追名逐利,大房子,其实都是不重要的,人本来就是生自自然,唯有回归自然的本真,才会攫取到源自内心的幸福。这个时代,是物质生活大大丰富的时代,却是幸福感大大缺失的时代,物质生活富足并不等于幸福感的上升。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你,幸福吗?

楼,高高低低,五颜六色,奇形怪状。我愿意用这双手,去记录楼的故事,去聆听楼的心声——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声。

聆听我们的故事

文/晴天阳光

很久之前就想着写文章出书,但是我知道自己没文采,也就写点东西自己看看,给朋友看看,然后听到几句夸奖,就没有下文了吧!但是看到很多人写的东西都很真实,没有什么绮丽的语言,照样能够打动人。所以我开始着手写作,不在乎结果是什么,只是为了在写作中收获让自己满足的感觉,在写作中抒发自己的心情,记录自己的生活。

我是一名大学生,我从小到大经历了很多事,有学习上的苦恼,有生活上的遭遇,我目睹过很多人的真实生活,也从其中学到过很多东西,然而作为我们学生,作为我们大学生,作为父母的孩子,我们也有自己的心声,我们也有自己的故事。

我从小喜欢看书,虽然不喜欢看什么名著,但是却钟爱那些以平淡真实打动人的说理散文,从他们的文章中,我学到了很多人生的哲理,在他们的文章中,我经历了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的事情,明白了很多自己也许永远不会想到的哲理。

所以,我希望通过我的文章,能够带给大家同样的感受,希望你们能在我的生活中学到一些东西,找到你们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哪怕带给你们一点点感动,一点点帮助!

1、生活处处有阳光

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到很多名言警句,有一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然而,生活的现实和残酷并没有让我们感到生活的路有多么好走。什么“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都是对于富人来说的,对于穷人来说,真的到了那种特别窘迫的时候,连吃饭都是个问题,怎么可能有路可走?当富人们在大商场里奢侈地选着金银首饰,穷人们正在家中发愁。但是,即便这样,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不能因此对生活丧失信心,不能丢掉希望!还有一句话“路是人走出来的”,无论遇到什么困境,只要有希望,还是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候。满怀希望,生活处处有阳光!

当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会为自己可怜的成绩担忧,害怕自己可怜的成绩上不了重点高中。就连每次的家长会和家访,老师总会叮嘱我的父母“要好好让她加把劲,这样的成绩也就刚刚能进重点高中的大门,弄不巧的话可能连大门都进不去!”虽然听着这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我却从不丧失希望,因为谁也不能决定我的命运,不到最后的一刻,我不会放弃的。在初四的那一年,我付出加倍的努力,每天早上当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我却已悄悄地起床来到教室看书,虽然我很困,很累,但是我知道,我不比别人聪明,我要是想在竞争中获胜,我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必须别人更苦!那一年,我以高于分数线20多分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证明我真的可以!

其实我一直就是一个中等成绩的学生,不突出不优秀,但也从来不拖后腿,我知道这就是人们说的“半瓶醋”,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我也不满足自己的现状。每当父母在耳后一直叮嘱,我也很不舒服,我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在高三的时候,我把一个人当成了我的希望,以他为榜样,我决心自己努力要与他肩并肩。因为他成绩优秀,所以我加倍努力,只为了让自己足够的优秀。高三那年,我再次凭借着努力进了班级前几名,从一个刚刚有希望上本科的学生到了一个能够有希望上一本的学生。我知道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希望,因为没人能让自己输,除非自己不想赢。那年我以差一本线12分的成绩考上一个二本大学,我选择了别人都不看好的专业中文系。但是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还是那句话“路是自己走的”,当初选择文科自己就不后悔,现在选择中文,只是因为自己喜欢,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教师,做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影响哪怕一个学生的未来,让她今后记得我对她的人生有过很大帮助,我就会很满足。现在离毕业还有两年的时间,两年之后会是怎么样的结局,我也不知道,但是我会心存希望,不到最后,我不会认输!因为我也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不到最后,我们都不会放弃的不是吗?

而我,只是朝着自己心的方向前进!因为我相信心存希望,生活就处处有阳光!

2、我的心声你懂吗

生活总是有那么多的欢笑,那么多的泪,我们的时代和父母的时代不同了,我们做的事也许做父母的怎么看都不会觉得是正确的,也许思想不一样了,就会产生代沟。

很多孩子喜欢跟父母吵架,有时候他们是真心的不想惹父母生气,但是偏偏有时候无名之火总是突然窜起,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我觉得当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确实多了,但是却缺乏真心的沟通,有多少父母跟父母沟通的时候真的不带有任何批评的语气,真的只是单纯的交流?又有多少孩子跟父母说话的时候不带有试探的意思,会全无保留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长?我觉得真心换真心,真正懂事的孩子是不需要家长教育的,反而越说越会让孩子烦感,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而不懂事的孩子,家长们相信你们说的他就一定会听得进去吗?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问一句“我的心声你懂吗?”

父母都是这么想的:我们教育孩子只是为了提醒,怕他做错决定,怕他走歪路。哪个家长不怕孩子学坏?谁不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但是每次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总是感觉自己不做出点威严的样子,孩子听不进去,不把你的话放在心上!

同样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觉得自己明白了就不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有些事家长听到了也会烦,更不要说孩子了。确实,懂事的孩子自己会想很多,不需要父母再一遍遍的叮嘱,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不信任感,有时候孩子跟你做了保证,唠叨只会让他们觉得父母不相信他们,以后有事情也许就不会和父母商量了。到最后,只会让沟通变得更加不通!

既然是沟通,父母与孩子双方都要心平气和,要把对方当朋友,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只有这样才真正叫沟通!

3、左眼笑右眼泪

我们的人生经历多少分分合合,多少聚合离散。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从小学到大学,每一年开学认识那么多的新朋友,新同学,好不容易建立起那么深厚的友谊,三四年之后,毕业之际,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分离。当我们毕业的时候,左眼笑右眼泪,因为我们毕业了,我们即将迈向新的门坎,即将登上新的殿堂,所以我们微笑,我们成长了。但是当我们真正面对分离,看着眼前的一个个朋友远去的身影,我们哭了,现在的离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见面!

我们不是没有感情的人,每一次的分离都会在我们的心口上划伤一道伤口。不是吗?自己回想一下,也许昨天的这个时候我们还在小学门口照毕业照,今天照片上人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求学,和你咫尺天涯。我们曾经那么好的玩伴,现在过得怎么样?

从小学到大学每一次毕业都有一个记录本,上边有每一个同学给我的留言,不像同学录上留言那般随意,我的笔记本上有同学们对我的印象,对我的祝福,建议,还有他们的涂鸦签名。我觉得每一次翻开那个笔记本,满满的都是幸福!每一次翻看他们留言,眼睛里总是暖暖的湿湿的,心里说不出来的感动。我们交朋友交的是心,每个朋友都说我人缘好,就连几年不见得小学同学都联系我,我不知道自己竟然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让他们还记得我,我真的很满足。

总以为分开了,就会忘记,总以为分别的时候说的那些“我会永远记住你”都是假的,其实不然。我们分开了,联系少了,但是不联系不代表忘记。现在认真的想想,我的每一个同学的名字现在都还记得,虽然见了面可能认不出来或是名字对不上,但是确实是记得他们曾经和我一起过,一起为了自己当时的梦想努力过!这样的朋友,算得上一生的朋友了吧?现在上大学了,还有许多小学同学联系到我,对于他们,我真的很感动!左眼微笑右眼泪,有时候流泪不一定是难过,也许是开心,是因为幸福!

心如明镜,不惹尘埃

文/寻找我的大树

又沉寂了许久没有文字、没有喧闹、没有照片、没有起起伏伏、记记录录的日子。想起二十多天前的上个月,我把类似于这样的日子叫做“韬光养晦”,转眼进入山茶花初放的年岁,于是我又把它看成是一种静幽处隐黯着、且予留香的姿态—心如明镜,不惹尘埃。

我想,这个词该是恰到好处。

此刻窗外有点沉沉的幽暗色,我判断不出是否会有冬雪降临,我也不想说出我是希望雪呢还是就这样暗暗的不雪呢,总之,我的心里淡淡的,天象自然规律,我随意。

立冬有段日子了,虽早已说过不再厌冬,其实,那仅是代表不讨厌,事实上只要有夏天在,那冬便距“喜欢”一词相距甚远,我想这样的差别像是天与海的异域,想分得清,却又不想分得清。我对冬,即是如此。

其实,我是个怕冷又怕热的孩子。因为冷了热了都不舒服。此刻还未冷,但终有一天那种宛如“西伯利亚寒流”般的情绪会来,并且会汹涌那么一段小日子,以此考验人们的耐性。只是在冬,我从未有带手套、帽子的习惯,这么多年从不喜欢。围巾,偶尔。而今年,例外。

今年的冬天特别冷,你那里呢?

与文字分别久了未免还是会有些许的生疏,与圈圈点点写写的笔尖游离开来也未免觉得好生不该,我的生活,我斑斓的生活,我是该将其跃然又悦然的,可是有时候我便也那般莫名的将其忽略在一旁,而后将自己不修边幅的风雅一番,不说话,不笑,更不闹和欢腾,静静的像是个沉思者,淡淡的像是只游离于自己的小宇宙不出来,缄默着觉得世间万物不再与我相干,我,怎么了?说到这,我想一定会有人懂,并且我确定我期望懂的那个人一定懂,这,就够了。

早有人说喜欢玩文字的女孩骨子里都善良、温婉且多愁善感的,对于这样早流于世的说辞我从未否认过,是么,如若没有文字,又哪来这么多的文字供人流出这样的评价,只是关于文风,我想也确有那么点忧愁淡淡的味道,而对于我,想和大多数文学者一样是种喜爱吧,又管它兴致激昂或是善感多愁与否呢?自己喜欢的调调用惯用久了也便自成一派,便又叫做文风,且想,这样的文风会与某某相似,某某又会相似于我。因为我们都喜欢,并且我想还想下个定义,把它叫做“80后的味道”。你,你,你,是否也会共鸣?

耳边又响起了喜欢的音乐,自觉“喜欢”这个词并不足以表达我对这些钟情着的调调的喜爱,但又着实想低调一回,就用这样简单又温暖的词汇来吧,繁到极致便会成简。是王力宏的《需要人陪》,算不做是新,算不做有多名声鹤唳,但这样的感觉恰逢此处刚刚好,我喜欢。继而又不自觉的想起,想起那年、那人、那事、那景、那狂浪温暖的一切点滴。这样由深到浅的顺次是我刻意安排,因为时光,我刻意将输不起、输了又没输谁也难以名状的这个珍贵的东西躲避开来。而这样的过程里,原来一切都在,原来一切都变了,原来变化最大的是那人。无意读到一句话,笑着面对所有心疼,因为我有愈合的本能……当年华一再更迭老去,最后就连可恶的“那人”也早被时光淡漠了。而我们也淡然了。或许,淡忘确是种沉淀过去的最佳选择,而回味却又将那些真实的“过去式”变得更加凝练与淡定,当这一切悄然远去,当杯水的余温将思绪拉回进现实,眼前的一切真实而清晰,也才清醒地发觉现在的一切才是鲜活生动的,于是笑了笑,将那首黄磊的悲腔《背影》化作最后不足以“留念”的“留念”,我们的背影早已不再鲜活,哈哈,再见!

当看淡一切时,自觉这《背影》并不如何之悲切。

二十五周岁了,可有时候觉得自己还俨然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不过这里的“没长大”是指某个特殊的方面,我想每个女孩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对某个特定的人都有这一份傻傻的矫情吧。

恋人间交流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心灵的交流无疑是最为有力且安心的一种,透过诚实的语言,两人间的情感与思想得到最真实的碰撞,这就是俗语上的“聊天谈心”。我想这是多数恋人喜欢用到的一种直接增进感情的方式。我也不例外。而语言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而这么多年我早已习惯了,在每个星空闪烁或是阴郁不明的夜晚总会让我的他给我“讲故事”,说起这样有点类似于睡前妈妈哄宝贝的一种习惯,我却表现得无比惬意与享受。我喜欢听他讲故事,听他讲各种故事,喜的,悲的,笑的,怒的以及种种点滴。而异样颇丰的这些故事里,渐渐地他也习惯了我喜欢听的故事风格,于是每到此处我便会缠着他,三年多了,直到他央求着说“你喜欢听的故事已经被挖光了,这可咋整呀”?我却也意犹未尽的不肯做罢。其实当他说故事已经被挖光了却还在绞尽脑汁给我想的时候,我是不忍心再缠他的,可意外的是每每到我即将要放弃听时他却又能像变戏法儿似的给我爆出点什么猛料,给我一个大大的surprise。并且,三年间的这些故事里从未有过重复的,尤其是我喜欢听的那些。

三年间,我好像从未长大,也不想长大,总说故事已讲完,可故事却一直在继续,不会重复,他一直在讲,我也一直在听……

这么多的故事里面我喜欢听他讲“以前的故事”,这个话题好想也从未间断,以前的景,以前的事,以前的人,以前的生活以及以前的种种。这回顺序是常规化正着的,因为曾经“最重要”的已经不重要了。听他的那些以前,我会笑,很开心的笑,我像是可以置身于他当时的情境中变作他,洞察他的心理和思维,明白他的一举一动是为何,人有时候真是个奇怪的东西,你并不是他,但他所做的一切你却很懂、很懂。

讲故事,听故事,这是一种我早已习惯了的“恋爱模式”。

窗外又阴,跟心情无关。转隙间又要年末,回头望这忽蓦而逝的一切,这一年,这一季,这周遭的一切一切,想用个什么样的词来名状它的摸样,可我发现,我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语言,也许,到一种极致也便是最好的沉淀。而日子里的有些人,也没有逃开这氛围里的“宿命”,关于他,关于她,有时候什么也不说,但心里却明镜儿似的。

其实早已再一次定格了自己的生活,平静的,波澜不禁,变化不大却也足以叫人锤炼到更加淡定、坦然的境界,这是一种过程,必经的。所以心,也便更加笃定。

想法很重要,心态很重要,行动很重要,坚持更重要。当我提笔记下这一切时,心里是如此之平静,那个瞬间我又忽地想起了许尧的那句,心如明镜,不惹尘埃……

一直走在前面

文/陆勇强

一个小个子男人跑到县城来,对一位企业家说,要为他建一个网页,还可以把厂里的产品卖到国外去。

企业家沉浮商海十几年,见过的人多了。他客气地送走了小个子男人,心里却在暗暗发笑,“今天遇到一个骗子!”

马云成功后,各种版本的故事在流传,但这个故事是真的,就发生在身边。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我与一位杭州媒体圈里的朋友吃饭,他说要给大家讲个故事。当时他在杭州一家媒体工作,跑的是经济线,当时阿里巴巴刚刚起步,经常与马云碰面。马云对他说,他要搞个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可以实现付款的项目。名牌大学经济系毕业的他觉得无法理解,觉得这是一个玩笑一样的项目。

这个项目叫支付宝。现在他仍然在媒体工作,干的还是媒体行业,但现在他再也没有机会遇上马云了。

“新技术”、“新理念”往往是以玩笑一样的方式出现的。慈禧第一次乘坐火车,发现司机所在的火车头竟然在她前面,她坐着,火车司机也是坐着的,这成何体统呢?结果司机只能站着开起了火车。

这说明了什么呢?“新技术”往往是与传统技术“对冲”的,有时是黑与白的差距。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跳高运动员福斯贝里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施展背越式跳高。当时,跳高运动流行的是跨越式或是俯卧式。

他背跃式动作在世人面前显得无比的诡异而奇特,他上一场,就引来阵阵哄笑。但是,随着横杆一次次升高,观众不笑了。最后,他获得了奥运会金牌。

应用新的工具和技术才能加速成长这是王道。但如果吃老本,在成功之后缺失领先于人的技术和理念,你仍然会再次落后。在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福斯贝尔连预赛都没有进。因为背越式跳高这种“技术”比较容易学,那些身体素质比他好的运动员,非常容易地把它超越了。

从创办阿里巴巴到现在,马云的创业路总体走得顺风顺水,他的成功总是走在传统的前面,总是在颠覆着传统理念和模式。如果我们知道“福斯贝里”的故事那就明白了,要领先,那就要一直走在时代的前面。

感谢人的故事

文/朦胧的雨

感人的故事

在日本发生了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有人为了装修家里,拆开了墙;日式住宅的墙壁通常是中间架了木板后,两边批上泥土,其实里面是空的。拆墙壁的时候,发现一只壁虎,被困在那里一根从外面钉进来的钉子钉住了那只壁虎的尾巴。那人见状,既觉可怜又感好奇,他仔细看了看那根钉子,天啊!那根钉子是十年前盖那房子的时候钉的。到底怎么回事?那只壁虎竟然困在墙壁里活了整整十年!黑暗中的墙壁里的十年,真不简单。不对呀?他继而寻思,尾巴被钉住了,一个步子也跨不出的这只壁虎,到底靠什么撑过了这十年?他于是暂时停止了装修工程看看它到底吃了什么 !他要一探究竟。过了不久,不知从哪里又钻出来一只壁虎,嘴里含着食物…啊!他一时愣住了,这是什么样的情形啊?为了被钉住尾巴而不能走动的壁虎,另一只壁虎竟然在十年的岁月里一直不停地衔取食物喂它。

有一天,在一个墙壁旁边看到一对壁虎,大概有三、四寸长,这两只壁虎爬在一个被人丢弃的破旧塑料盆里,塑料盆就象平时洗脸用的盆子那样大,一只爬在盆底动也不动,另一只却围绕着那只爬来爬去。那只不动的壁虎,怎么啦?它为什么不动?当时,路过此处没细想那么多。可是,到了第二天,路过墙壁旁边时,突然又看到这一幕,感觉很惊奇,于是蹲下身子,想看过究竟。结果发现,有一只真得是死去了,那只活着的壁虎,仍然象第一天看到的那样,在死的那只身旁爬来爬去,两只非常小的眼睛,似乎充满了悲伤,那只死去的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紧闭着双眼,这只活着的壁虎也没被周围的干扰而吓跑,它悲伤地守候在死去的那只身边,想唤醒死去的同伴。当看到这一幕时,一股怜悯之情由然而生。为了不打扰这对生离死别的壁虎,悄悄地退至一边。

在壁虎的世界里,表达着同人类一样的情感方式,让人深思,让人感慨。

民间故事我之爱

文/夏荷听雨

民间故事,顾名思义来自民间。它是中华文化遗产宝库中一颗灿烂明珠,多以口头文学方式保存下来,后虽有智者用方块字把其记录下来,然不及沧海一粟。君不见,人们在娱乐休闲、饭后茶余、吹牛扯谈、打情骂俏之时,无意间皆能道出《民间故事》没有收编到的好多经典传说吗?!

这些民间故事,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及各地的历史沿革,地理物产,伟人奇才,民俗风情,而且还充分体现了劳动者的品格风尚和聪明才智;不仅能给人艺术的享受,美的陶冶,而且从多侧面地、科学地探讨我们先人的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审美标准的变化与进步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原始资料。

本人根植农村,少年时期就随大人们生产劳作,执鞭牧牛。在那充满欢乐与痛苦的年代,在那渴望知识与举目无助的岁月,白天咬紧牙关挑肩压脖送酷暑严寒,晚上躺门板上仰天数星星渡过漫漫长夜。不仅电视没有听说,而且书报难以谋面,生产队里唯一的高音喇叭,是人们了解外面世界的精灵。

诚然,这些都是痛苦的记忆,但在那痛苦呻吟的起伏间,也不乏有兴接触原生态口头文学以及性的启蒙教育之良机。今天,本人把过去的记忆整理出来,就是想以此与爱好者共同商榷、挖掘民间口头文学,以让工作之余的劳动者,作为茶余饭后的又一道“佳肴”,以使同龄以上的中老年人看后,重燃激情年代的兴致,以使年轻的一代看后更加热爱我中华民族,更加热爱我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