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百科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赞美女人的短散文

2022/12/07好文章

赞美女人的短散文(精选12篇)

来自星星的男神

文/伊尹

有多少女人,正在为“都教授”这位新男神痴迷?又有多少男朋友,正在被“都教授”闹得压力山大,生怕被女朋友拿来比较?

其实我们都知道,最完美的男人,生活中是不存在的,但韩剧里存在。在《来自星星的你》里,就有个令人神魂颠倒的“都教授”金秀贤。这部剧成功的因素,不仅在于那个单眼皮男生,拥有美男的标志仰月唇,还因为这个男人身上集合了女人对异性所有美好的期望或者说是幻想:他带着一些神秘感;他始终如一;在你需要的时候只要大喊一声他的名字,他立即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他英俊超凡,又多金,他有着400年的炒房经验与积累,现今世上所有的房产大亨都无法与其争锋;他学识过人,各个领域的知识在他这里都成为小儿科;他有超能力,让时间静止,瞬间转移,有超级敏感的耳朵,最重要的是,能够直接听到你的心声;他古板又可爱,他有着少年面孔和大叔的包容心,他没有缺点,你可以放心地去依赖他,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不正是全天下女人的梦想?!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任何一个男朋友都不可能拥有超能力,你需要他的时候就是叫破嗓子他也不会听见,他不能瞬间转移,也没有什么神秘的身世;他可能多金,也很有生意头脑,不过他已经是个有阅历的老人,他清楚女人的献媚不是看上他发上的白雪,而是他在银行的那些钞票,所以他不会付出他的真心;他可能对你很好,能够做到无微不至地包容你,可这时他可能很穷,你若不是一个拜金的女人,就要陪着他耐心地走过拼搏与吃苦的青春;他若是古板,这性格是天生的,你不可能将他改变得活泼可爱,如果他很可爱,那么很有可能他一直都会很天真,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需要你操心一辈子……人间再好的男人,都有缺点,和来自星星的“都教授”相比,都有着天壤之别的差距。谁要真拿“都教授”的高标准来严要求自己的男朋友,那可就真的是脑残级女人了。

看着这位来自星星的男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触。

我的闺蜜看了《来自星星的你》之后感叹说,她的男友也是从星星上来的,因为在她需要他的时候,他总是会保持遥远的距离,帮不上忙;或者他坐在身边,却低着头摁手机,丝毫感受不到他的温情。女人不在乎男友是不是男神,在乎的是你有没有给她靠谱的关心和实在的安全感。

我的另一个女友也爱看《来自星星的你》,而且要男友陪着她看。每次,男友都会醋意十足地讽刺她沉迷,还说男主角长得一点儿也不好看。说白了,这位男朋友心中最怕女友拿他和“都教授”做比较,他怎么比得过?所以总是先下手为强,用各种不屑来诋毁男神。女友笑他太多心,电视剧就是电视剧,看得再投入再入迷,也改变不了自己对他的感情。

“都教授”这种男神,自古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女人到了这把年纪,又怎会不明白?所以,男人大可不必瞎操心。与其争风吃醋,小心提防,不如陪着女人欣赏这种不存在的男神,这不会影响感情。关了电视机、电脑,聪明的女人还是会清醒地回到现实中的。

大杂院里的女人们

文/王昆

住进大杂院已有两个年头了,大杂院里经历过的人和事,最终落在记忆的深处。

大杂院里共生活着三个女人,她们以不同的角色,装扮着大杂院,影响着大杂院,三朵花组成了大杂院一道特殊的风景。

楼上的姓夏,来自省城,不知怎么了,就阴差阳错地就嫁到了农村,嫁到了这个着名的酒镇。因她来自省城,大杂院里的人都习惯地称呼她城里人。一口地道的省城口音,加上那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怎么听怎么别扭,总结起来就是格格不入。

和我同住楼下的那个小媳妇,就是镇上郊区村子里的,号称大嗓门,和我是真正的邻居,说她是大嗓门一点不过分,每天下班回来,未见其人就闻其声,那爽朗的笑声时常冲破大杂院,直上云霄,大杂院里的人给她的称呼最牛——王熙凤。倒是她老公默默无闻、中规中矩、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吃饭、睡觉,踩着三点一线的节拍,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着。

再说房主,窈窕的身姿倒有几分婀娜,杨柳细腰,晨曦和晚霞常常将她的身材拉的修长修长,也只有在这时候才能显示她的美丽。大杂院里的人就顺其自然地称她女房东。

真的应验了头几年流行的、令我们男同胞不怎么爱听的那句时髦话——阴盛阳衰。由于王熙凤的老公不爱说话,城里人的老公经常不回家,女房东的老公在县城干活,大杂院里似乎只有我一个大老爷们存在似的,给周围邻居的感觉就是,一个和尚与三个小媳妇在演绎生活的故事。不过主角还是女人,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

三个女人各有千秋。城里人有点盛气凌人,这主要是来自她内心的优越感,而她的优越感不仅仅因为她是城里人,也不仅仅因为她一个女人啥事不干,专门带孩子上学,还有就是她老公时常开着那个半新不旧的破本田,给她增加了不少傲气。不过这只是她的自以为是,根本就没人睬她那一套,只有女房东为她那一年几千块钱的房租才热脸贴她冷屁股。

王熙凤则不然,她也没有功夫和她一般计较,上班、下班忙的不也乐乎,忙里偷闲时才和城里人那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调侃几句。可能是心灵上的距离,王熙凤平时很少和城里人闲聊。也可能因为王熙凤那人高马大的架势,再加上王熙凤那威严不可一世的表情,才让城里人畏惧三分,那畏惧心理时常从她那不怎么白皙的脸上体现出来,所以,城里人就自然而然地滋生对王熙凤的不满,但又敢怒不敢言,倒是城里人的女儿成了她们之间调和的一个纽带。

为了保持和三个女人的距离,我对她们始终抱着中立的态度,不和任何人走的过近,即使喜欢上一个人,也只是把那份喜爱埋藏在心里,偶尔暗送一下秋波而已,从不爱憎分明地选边站,那样的话就等于人为地缩小自己活动的范围。不过这也招致了三个女人不温不和的对待。

三个女人中,城里人除了年轻之外,在王熙凤和女房东面前根本占不上优势,论身高差很大一截,不要说城里人了,就连我这个三等残废颇是嫉妒。在王熙凤和女房东之间,我则倾向于王熙凤,性格爽朗的她整天面带笑容,有说有笑,只要王熙凤在家,大杂院一定很热闹,对人对事都是明明白白的,观点和态度也表达的一清二楚,不像女房东有事藏着掖着,有话瞒着,我就最不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了,整天让你去猜她的心思,那还不累死啊,真的不明白她老公怎么受得了的。

女房东似乎也觉察到了一点,每当我和王熙凤交流时,都能从女房东的眼神里看出一点端倪来,而每当这时,我和王熙凤就心领神会的将情感的缰绳向回收敛一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默契。

城里人,人小鬼大,一肚花花肠子,这是我们大杂院里公认的,记得刚搬到大杂院的第二天,女房东就提示我们说,楼上的小媳妇是城里人,不大好处,大家都让着点,从那以后,我就对城里人留了个心眼。

可能是太过于谦让给城里人造成一个误解,误以为我们都怕她似的,更由于我是个男人,她也似乎知道好男不跟女斗惯例,每件事都在卡我的脖子,比如,由于院子里只有一个水龙头,只要她在用,别人是不能中途接水的,院子里的灰层、纸屑总是扫到别人的门口,有时甚至从二楼就将洗脸水泼下。

城里人的种种行为,别人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是不跟她一般见识而已,谈到此事,王熙凤和我感同身受。

一天下午,下班刚到门口,就听到院子里传来王熙凤的声音,驻足仔细一听,才知道王熙凤和城里人在理论着什么,进了院子才弄明白,原来是城里人的女儿和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耍时,将王熙凤家的垃圾桶给弄翻了,弄的王熙凤家门前有点乱,城里人一口否认不是她女儿弄的,而这时她的女儿刚好放学回来一进院门就对着王熙凤说对不起,这时王熙凤的火因为孩子的坦诚而消失,但我注意到王熙凤在用另外一种眼神瞟视她。

事情本来就不大,本来就能和和气气解决的问题,由于城里人的不坦诚而变得复杂起来。

那天,我真的感受到了王熙凤的厉害,她那以理服人、据理力争的气势很带劲,我在心里暗暗的高兴,可算出了一口气,看你这个城里媳妇以后还敢不敢在大杂院里撒野。

其实,我们都有一个想法,就是找机会教训一下这个不怎么合群的城里媳妇。并不是故意想欺负她,只是想让她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你尊敬别人,别人才会尊敬你,大家只有互谅互让,互相理解,大杂院才能有一个和谐的氛围。自那以后,城里人收敛了许多。

作为房客,虽然我、王熙凤和城里人之间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还又确确实实存在的隔阂,但是有一点很明白,那就是与女房东之间因为房租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抗争,这种抗争让我们连成了统一战线。城里人租住二楼三间外加楼下一间厨房,实际只用一间和一个厨房,另外两间根本派不上用场,或者说根本不需要,当初无论怎么和女房东商量都无果而终,女房东坚持楼上三间整体出租,愿租不租,无奈,为了孩子能够有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城里人还是忍气吞声地租了下来,有怨气只好往肚子里咽。

王熙凤早我一年搬进大杂院,第一年租金还合情合理,第二年租金猛增了近一倍,由于小两口都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图个方便,也就接受了,而我是去年住进来的,当时正是拆迁高峰期,到处被扒得乱七八糟,使得房价一路飙升,我和王熙凤一样都是为了上班方便才住进来的。

女房东的漫天要价,看中的就是老房子一片一片地倒下,租房人的迫切需求和看涨的房价,说到底有点趁人之危,只能从道义上对其进行谴责。

再看看大杂院里的环境,院内不到30平米的空间,女房东居住的木板房还占据了10多平米,几辆电瓶车不规则的摆放,进一步挤压了本来就不怎么宽敞的空间,生活在大杂院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拥挤、压抑。

记得抗击越南自卫还击战期间,当战地记者采访一名士兵时问道:“你到前线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那位士兵问道说:“上厕所。”这一惊人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特殊环境下,厕所比什么都显得重要,而大杂院里就偏偏没有厕所,有好几回我半夜三更到200米以外一个单位公厕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下班之前都要把这些问题解决的干干净净,到家后才能心安理得,心情才会轻松起来。每家都准备一个盆应急时就在房间解决,然后乘人不备时及时倒掉,有时还会有尴尬的局面发生,不过都心领神会。

我住的那个房间,可以用一个歇后语来比喻,“东西北赌赛——南通”,我们楼下几间房屋都是同样的结构,由于房间空气不流通,即使每天都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下班回到家,打开房门,仍有一股无法言状的气味扑面而来,要是吃住在一个房间,那就更不必说了。

房租确实高,但是每个房客为了方便而忍气吞声接受,一项斤斤计较的城里人也是如此,当女房东不在时,我们会偶尔提及此事,谈到此事,城里人总是嘟噜着嘴,用她那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发泄内心的不满。城里人本来准备在学校附近租房的,考虑到母女两人生地不熟的,怕遇到事情没人关照,虽然远了点,但是有熟人可以互相关照一下。

王熙凤在此租房只有一年的时间,她所在的公司由于扩建了新厂区,所有生产线全部搬迁到了新区,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虽然是蜗居,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

其实女房东和我、王熙凤夫妇两均属于一个单位,只不过是他们在一线,我在三线。一谈到此话题,王熙凤的气就不打一处来,皱着眉头眼睛睁的大大的:“别提同事,一提就上火,一个单位的人,哪能好意思收这么高的房租。”

我理解王熙凤,从女房东的语气中传递出一个信息,今年房租可能还要涨价,女房东看重的是房子的理想位置,而我们看重的是房子的舒适度和辅助设施的完整性,我们和女房东在对房屋的使用价值上存在认识的不同。双方各执一词,很难沟通,女房东认为房租低了,而我们则认为房租高了。

可王熙凤不真么想,像她这样的人真的不是很多,前几年在外打工,和外地人同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外地的房东也没有她这么快的刀子,太会宰人了。本来设施就不全,还拼命要价,下水道臭气熏天的,弄的大杂院里的人怨声载道,真的不知女房东是怎么想的。

相对于女房东,我们几个房客似乎走的越来越近,人在一定的场所,总是在寻求共同点,我和王熙凤、城里人似乎都在努力克制着,力求在不同中寻求共同点,从一开始不愿意拿眼睛瞟她,到主动和她打招呼,在到后来,要是有谁家的衣服晾晒在外面忘记收了,城里人都会主动帮助收,等下班了一一递过来。

有一次,亲戚给的小咸鱼在城里人的楼上晾晒,下雨忘记收了,多亏城里人,要不那价值一两百元的咸鱼将付之东流。这让我很感动。其实,邻里之间并不难处,如果都能从对方着想,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还有就是,人吗,今生能相遇是种缘分,来生是不可能再相遇得了,应该珍惜才是,我和城里人的隔阂终于被大通了,人心通了,气就顺了,于己、于他人均有利。

渐渐地,我和城里人交流趋于走上的正常,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交流的话题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在和城里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就会向她投去一种莫名的眼光,熟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城里人似乎从我们的目光中觉察到了什么,似乎有一个大大“?”在脑海浮现,那“?”在我们和城里人的目光中踱来踱去,似乎又有挥之不去的感觉。其实我们和城里人都从对方的目光中读懂对方的意思,就看谁先挑开那层厚厚的窗户纸,那层窗户纸盟住的就是城里人的爱情。

王熙凤和女房东不止一次的谈论此事,对城里人的选择表示难以理解,论人,城里人虽然称不上美女,但是长的也算娇小玲珑,团脸、大眼,远远配得上她的老公,她老公不但个头矮,五观一般般,穿着土里土气,而且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这些都是我们对她的疑问。

其实,王熙凤和女房东这叫多管闲事,人家小两口带个孩子生活过的幸福美满,别人又何必去评头论足呢?那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吗。

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一个漂亮的姑娘身边陪伴的不一定是个帅哥,而帅哥身边走的不一定是美女。时至今日,我才真正懂得那句关于爱情经典论述,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是个说不完的事情。只要你理解了这句名言,也许对城里人的爱情、婚姻就能理解了。熟话说的好,情人眼里出西施。

倒是城里人毫无隐瞒地说出了她的爱情经历。城里人和她老公是在省城认识的,那个时候他还是个毛头小子,是个地地道道的打工仔,在一家建筑公司做临时工,那是个苦力活,一般人都不愿意到那个行当里打工的,尤其是在工地上提小桶,整天灰头紫脸的,要不是工资高一点,根本就无人问津,他挣的是血汗钱。

城里人虽然生活在城里,但是,并不是每个城里家庭都是富有的,有穷有富,要是家里有个什么大病大灾的,真的不如农村人活的轻松,活的潇洒。

“那到底是什么打动你的呢?”王熙凤问道。

城里人若有所思地说:“人都是有感情的,钱很重要,但是钱不是唯一,钱只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

“说的有道理”王熙凤兴奋地说:“有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真正的幸福生活不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幸福并不需要许多的钱。”

“看来你挺能理解人的”城里人对王熙凤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城里人接着说:“那时,因为家境困难,高中毕业后,行政事业单位很难进,就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建筑公司做出纳,也是临时的,老公在工地上干活,后来经过他自己的努力,拿到了土木工程专业的相关证书,晋升为项目部的一名监工。因工作上的关系,我们经常接触,而且随着公司业务量的增加,接触也越来越频繁,刚开始对他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他很勤快,经常帮我们办公室干点零碎活,办公室的人对他印象都不错,有一次,我带着几万元的现金到银行去,心里担惊受怕的,争得领导同意,是他陪伴我去到银行办了存款手续。那时心里萌生一个念头,感觉小伙子还不错,就是土了点,人还靠得住,不过那个念头在刹那间就消失了,因为我们之间不管是空间距离还是情感距离离的都太远,所以就没敢多想。

女人选择男人的条件很多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莫过于有钱、帅气、靠得住,有的人把钱看的太重,有的人被男人的帅气所迷惑,在爱情自由化的当今,金钱和帅气都存在着一种不稳定的因素。城里人的老公一无钱,二不帅气,她看中的就是他的可靠和勤俭持家的精神。

城里人坦诚的表白,让我们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王熙凤叹息道:“一个人一个命,一个人一生怎么走,似乎命中注定。”

听着王熙凤这唉声叹气的话,我不解地问道:“一家四口,有儿有女的,日子过的这么滋润,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一言难尽”

“都邻居一两年了,有什么不好说的?”

“还不是因为爱情,像我这样的女孩子,在农村真的不多,一米七几的个头,本来是个好的条件,可是对于我来说,却成了一个累赘,甚至是一个负担,给我的爱情带来了不少麻烦,脸面长得好看的身高不够条件,身高合格了脸面又不咋地。”王熙凤感慨到: “我看上的父母看不上,父母看上的我又看不上,那段时间爱情折腾的我都有点失去生活的信心了。”

一天,一个说媒的又登门了,说是邻居村有个小伙子年龄相仿,身高和你家女儿差不多,只不过家境寒酸了点。

整天为女儿婚事操劳的父母没经过女儿的同意就一口答应了下来。好几次都是因为对方的身高眼看着爱情从女儿身边擦肩而过,这次无论如何都要抓住这个机会,只要身高配得上,脸面说的过去就可以了,而王熙凤则认为,身高差不多就行了,五官最起码能说得过去,就这样三番五次的,才最终将意中人定下来。

不知是上天安排,还是命中注定,王熙凤对那个小伙子一见钟情,小伙子对王熙凤表示一百个满意,就这样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王熙凤像说大书一样讲述着自己的爱情经历,还不掩饰,还不忌讳,让我们真正零距离感受到什么是心直口快。

俗话说,不打不成夫妻,不打不交情,王熙凤和她老公也有争执的时候,每次争执都以她老公的退让而告终,从她老公平时的表现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虽然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大杂院,可从来都没有见过他发表什么观点,或者谈论东家长李家短的事情,偶尔说说,还要看王熙凤的脸色行事。王熙凤在家庭中绝对是个权威,是个实权派。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别人。看王熙凤老公那么百般地体贴王熙凤,女房东也想在大杂院里显示一下她在家中的威望,便一个电话将其老公从30公里外的县城令来,刚开始还以为女房东遇到什么事情,夜晚从女房东两口子在那不怎么隔音的板房里的窃窃私语中获悉,原来是女房东在她老公面前撒娇。

“整天上班,累的要死,下班回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就是想好好地睡上一觉。”女房东娇嗔着。

“那不都是干一样的活吗,为什么别的女人都能受得了?”

“你说的到轻巧,你来试试,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上班时间又长,别看你是男人,你连一个月都干不了。”

“不要说的那么玄乎,什么样的活我没干过,还有比那抬沙子下船头的活累人啊,你连半天都受不了,一个小包装工,分明是……”

“是什么”

“条件变好了就撒娇了”

女房东狠狠地冲了她老公一句:“不说了,快去洗漱,还有事情要干呢。”

她老公被她说的一头雾水,没弄明白还有什么事情要做的,就想在问一下,被女房东又狠狠地冲了一句:“你傻啊!”她老公这才心领神会的应了一声:“好”。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平时女房东少言寡语的,没想到内心欲望是那么的强烈。这就应了那句话,越是表面平静的女人,隐藏在胸中的欲望之火就燃烧的更强烈。

如果说女房东内心燃烧的是暗火,那么,王熙凤心里燃烧的则是一团明火。那火将她的老公熏烤的像个烤红薯,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不过,她老公似乎总是喜欢这么被烤着捏着,因为心里总是暖暖的。

王熙凤小两口有个习惯,晚上睡觉比较早,有时八点,有时九点,多数在九点之前,这在别人正是看电视的最佳时间,要是她老公上夜班,睡的还要早。让人有点费解。

不过这样更好,好在小两口有更多的时间亲昵,当别人在电视剧里游荡的时候,小两口在卿卿我我中进入梦乡,尽享那天伦之乐。

大杂院里三个女人的老公各有特色,总体上他们既有共同之处,都是老实巴交型的,让他们上东不敢上西的老实鬼。

三个男人中,女房东的老公年龄最大,四十多岁,叫他们两成熟一些,城里人老公看起来比王熙凤的老公还要惨了一点,只要成城里人一发话,对于他来说就如同圣旨,平时在班上更是不敢越雷池半步,是个地地道道的妻管严。

不过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城里人总是让她老公半夜三更回来,第二天很迟才起床,然后就匆匆忙忙地回去上班,来无影去无踪,显得很神秘,有时给人的感觉像是在过一夜情,一个晚上风雨之后便各奔东西。

后来在闲聊时才弄明白,三个女人的老公,城里人的老公最不给力,一米六几的个头实在是不敢恭维,再加上那平凡的脸蛋,总是让城里人在人面前矮人三分,所以只能轻轻的来,悄悄的走。

别看城里人个头小,威力却不小,她老公被她调教服服帖帖,女儿被训的不敢吭声,要是谁犯了她的规矩的话,那可唠叨个没完没了。一点小事能说上半天,是个标准的碎米嘴。

她女儿有一次在背王之涣的那首《登鹳雀楼》时,将“白日依山尽”背成“白日依水尽”,气的城里人直跺脚,那唠叨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将其女儿训的目瞪口呆,一声不吭。孩子越是一声不吭,城里人火气越大,弄的她女儿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拘束地呆在那儿,就等待着她的惩罚了。其实要是慢慢地话,她女儿完全可以把那首诗完完整整地背出来的,正是由于害怕和紧张才背不出来,平时我就听她女儿在玩耍时背过。最后在我们的劝说下才善罢甘休。

教育孩子是要讲究方法的,应遵循规律,许多专家都说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城里人应该去领悟才是,自己提高了,孩子才能进步。由此想到中国式的应试教育,不知耽误了多少孩子成长,扼杀了多少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王熙凤小两口虽然没有女房东成熟,但是多年的打工生活积累了不少的社会经验。这从他们的生活表现中可以看的出来,每当王熙凤信口开河地谈论某人或者某事的时候,她老公总是给她一个白眼:“废话少说”。这一招挺管用的,王熙凤虽然不甘心,但还是立刻收住了话茬。

一天早上,王熙凤早早地起来,刷牙时不住地呕吐,这对于身体壮的比男人还要结实的王熙凤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还是女人了解女人,城里人反映的最快,是不是有喜了,女房东也这么猜疑。不过,王熙凤还是毫不掩饰地说:“哎,就是的,被你们猜中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王熙凤的腰围比平时丰满了许多,城里人倒是预感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恍惚,让人不解。

城里人虽然不是土生土长,但是有些风俗,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永远都收不回来的”、“借死不借生”等等,这些民俗她都了解一星半点。“借死不借生”的意思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租借他人房屋居住,是不能在人家生孩子的,这样对主家不利。

听城里人这么一说,我才恍然大悟,不管大杂院给王熙凤留下什么印象,也不管对她产生什么影响,都将深深地留在她的记忆里,意味着王熙凤不久将离开大杂院。

王熙凤是个很自觉的人,这些民俗她也懂得,没要女房东的提示,王熙凤就和女房东商谈此事,快要生产的之前一定搬走。

王熙凤搬家的那天挺着个大肚子,在大杂院里晃来晃去,我们都不约而同地为她帮忙,城里人还半开玩笑地说,生产了别忘记请我们吃喜酒。那天,女房东表现的很开明,也是我唯一一次看到女房东这么开明,邀请我们大杂院里的所有人吃了顿饭,就算是为王熙凤乔迁之喜吧!

优雅在红尘

文/陆娉婷

犹记得香港演员萧芳芳凭借《女人四十》获得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后称号时张国荣给她颁奖的情景。萧芳芳上台时,披肩不小心滑了下来,本来,这不过是晚会上一个不值一提的细节,换做我等,只管握了披肩继续向前,然后欣然接过奖杯,站到话筒前,说一些感激之类的话便是。然而演员毕竟不同于普通观众,在发表感言时,萧芳芳插了一句:这女人啊,过了四十,什么都往下掉。

不过是调侃的语调,却让许多韶华已逝的女性感慨:看来,女人最大的情敌不是第三者,而是岁月。一旦花样年华不再,一件件东西就开始脱离自己的身体,牙齿、头发、美貌……所有的芬芳,真的就要噼里啪啦泥沙俱下了,那些不可挽回的炫目青春,就要开始马不停蹄地奔向枯萎。

这样的女人,在我们身边不乏其例,她们的衰老,也的确如她们所感慨那样,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颓败。

然而,在我们身边,也还有这样一些女人,在奔向枯萎的岁月里,她们的表情不是惊悸,不是绝望,她们的嘴角,总是带着幸福的微笑,在她们那里,生命除了凋谢,还拥有另一种颜色;除了落幕,还拥有另一种声音;除了酸楚,还拥有另一种味道。

优雅的女人,即便是在不可抗拒的岁月跟前,也会保持优雅的姿态,她们不是男人眼中的“豆腐渣”,不是子女口中的“唠叨婆”,恰恰相反,在经过爱情、婚姻的洗礼和滋润后,她们的眼角虽有皱纹,但顾盼间更具风韵;尽管她们腰身渐宽,但浑圆的曲线会散发出温柔的魅力;尽管她们失去了羞涩,但更增添些许的善解人意。她们就像时过正午的向日葵,没有少女般的孤芳自赏,却有阳光下金灿灿的成熟;她们就像刚摘下的郁金香,没有朝露,却不乏芬芳。优雅的女人,丰富得让你吃惊,从容得让你陶醉,温情得让你失态。

在光阴面前,坦然地接受、优雅地变老,是女人需要一生来学习的课程。尽管时间给了她们皱纹,却夺不走她们眼中的睿智和善良;尽管岁月给了她们白发,却挡不住她们把温暖的双手伸向需要帮助的人。岁月可以夺走她们的一切,却夺不走她们那颗宽厚、智慧、纯真、善良的心,在时间面前,光阴只会把她们变得一天比一天优雅。

花开花落终有时。优雅女人的魅力,只会因岁月的淘洗而放出耀眼的光华。当优雅成为习惯,在逐渐老去的路上,女人会走得更加从容。

女人的容颜可以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衰老,然而芳香却不可抹去,就像杜拉斯的小说《情人》,作者以这样的开头来讲述发生在湄公河畔西贡码头的中国男人和法国女人的故事:“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这美丽,便是优雅;这喜欢,便是优雅的魅力。

生命如此短暂,四十岁的女人,尽管马不停蹄地奔向枯萎,但因为心中装着爱,她们的芳香一直都在,就像某种着名的花那样,被岁月碾碎,却芳香如故。

总有一天,我也会步入不惑的行列,然而我想,真正到了那一天,我会和那些优雅的女人一样,带着尘世的喜悦和苍茫,优雅地老去。

开车的女人

文/雁戈

女人和男人开了两间房,一间在左,一间在右,并排相依。这是女人留给男人的最大尺度。

进屋后,男人发现酒店给了他一个莫大的惊喜,两间屋子竟然拥有一个共用的露天阳台。他站在露天阳台上,女人房间里的一切全都暴露在他的眼皮底下。如果女人不反对,他还可以推开虚掩着的门,走进她的房间。

这时候的女人似乎正在洗浴。一天的舟车劳顿,又是女人自己开车,她一定累得够呛。男人也曾试着摆摆男人的风度,无比怜惜地对女人说,别把身体给累坏了,我来开一段吧?女人笑笑,一口回绝了男人,我的车,从不给别人开。然后,他们在服务站小憩了一会儿,女人又说,自己的车一定要自己开,哪里有剐蹭,哪里有碰撞,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男人本不赞同女人的说法,他的一辆二手敞篷车让圈子里的兄弟朋友借了个遍,留下剐痕无数,男人眉头都不曾皱一下。但在这个女人面前,他不得不曲意迎合。他很担心,女人一个不高兴便会把他扔在马路上。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男人很想欣赏一下女人出浴时湿漉漉的头发、包裹在大浴巾里的曲线和裸露着的肩膀,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退回到自己的房间里。直到听见女人的召唤,男人才故作腔调地答应着,脚步轻盈地走到女人房间的落地窗前。男人敲敲窗玻璃,示意女人打开通往露天阳台的小门。女人却抬手在半空兜了半圈,让男人走前面的正门。男人一愣,在心里骂了句娘,悻悻地绕回自己的房间,开门出去,却见女人已经穿戴整齐地站在门口候着了。

我们出去吃饭。女人说。

男人说声“好”,接过女人递过来的坤包,跟她一前一后进了电梯。

电梯降了两层,女人忽然说,我们不出去了。

男人一怔,电梯又降了一层。

女人接着说,房间外面那个露天阳台,我们可以在那儿吃晚餐。

男人喜出望外,忙掏出手机说,我马上叫外卖。

女人摁住男人的手,说,我不喜欢有第三者来打扰我们。你去超市买点心,车里有两瓶好酒,我马上去拿。

于是,两个人分头行事。

男人刚刚选了几样女人爱吃的点心,手机突然响了。

你快来停车场,车的保险杠上怎么会有一道剐痕?是女人的声音。

男人飞跑着去了地下停车场,女人当着两名保安的面问他,我们出发之前,你有没有发现这道剐痕。男人摇头说,我没在意。女人说,我的车有没有剐痕,我心中肯定有数。男人点头说,这我知道,你向来心细。女人又问,在来的路上,你有没有感觉到车有剐蹭?男人摇头说,我没在意。女人说,如果在路上有剐蹭,我一定感觉得到。男人点头说,那是肯定的。女人又问,车子停进来时,你有没有看到这道剐痕?男人摇头说,我没在意。

保安有些不耐烦地说,你这车子一定不是在我们这里剐蹭的。

那是在哪儿剐蹭的?女人问。

我怎么知道?保安说,不信,你可以翻看我们的监控录像。

翻就翻。女人吩咐男人,你跟他们去。

男人劝女人,这么一点剐痕,算了吧?也花不了几个钱。

这不是钱的问题。女人说,我只是想做到心中有数。你想想,今天我们在路上剐蹭过吗?

男人想了想,说,我觉得有可能是在来酒店的单行道上剐蹭的。

你确定?女人问。

男人轻轻点了点头,显得很没把握。

那好!女人说,我们现在就开车去看看现场,我得闹个明白。

男人看看天色,欲言又止。女人已然进了驾驶室,男人只得跟了进去。

他们很快便到了男人所说的单行道上。女人说,就是这儿吧?男人点头说,应该就是。女人说,这里并不窄。男人说,那时候车多,而且似乎还有一辆逆行的摩托车。女人说,那时候开得很慢。男人说,你现在可以开快一点。

女人看了男人一眼,不吭声,使劲儿踩了一脚油。车子一个回旋,车头猛地扎在了路边的钢制护栏上。女人下了车,围着车头转了半圈,回头冲着男人幸灾乐祸地笑。

这时,女人的手机响了,男人看了看放在车里的手机,说,你老公的电话。

女人让男人接通车载蓝牙,车内立即传来女人老公欣喜的声音:你交代我的事有结果了。我花了三天时间翻看了小区的监控录像,你保险杠上的那道剐痕是一辆送水的三轮车不小心剐蹭的。车主也已找到……

现在没事了,车的保险杠已经被我撞废了。女人淡淡地回了一句,坐进驾驶室,掐断电话,扭头说,这事儿总算是闹明白了。那神情,既像是对男人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爱向下

文/钱永广

打开电视,电视上正播放着一个醉酒驾车伤人案。主持人说,当汽车狂奔而来时,男人首先去扑救孩子,孩子得救了,可女人却因为没有来得及躲闪,当场被撞成重伤。在医院里,记者当着女人的面问男人,当你只能去救一个人时,你为什么选择孩子,而不是妻子?在你眼里,你的妻子是不是没有你的孩子重要?

男人被这个非常棘手的提问给难住了。他看了看心爱的女人,嗫嚅了半天后,竟一连说出几声“对不起”。是啊,他太爱他的孩子了,但他也很爱女人,如果可以救女人,就算撞伤的是自己,他也心甘情愿。女人看着窘迫的丈夫,赶紧帮他解围说:“他不仅不该对我说对不起,反而我要感谢他,因为他救的是他的孩子,但也是我的孩子。说实话,当时如果我反应快,我也会首先想到要去救孩子,而不是先救他,因为爱,总是向下的,先救孩子不仅没有错,而且是人性的一种本能。”

女人的话,瞬间感动了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父母和我一起坐在颠簸的农用拖拉机上,当我和母亲一起从车上摔下的瞬间,父亲本能地用双手拉住我的身体。那次,父亲没能及时拉着母亲,结果母亲被摔成重度骨折,至今脸上还留着疤痕。见我安然无恙,摔成重伤的母亲,不仅没有责怪父亲置她于不顾,反而庆幸我没有受伤。

工作后,为了在城里有一套房,我的日子过得艰难。一次,母亲来到我家,见我炒的菜没有多少油,她心疼地说:“你本来身体就不好,这样下去怎不把身体搞垮?”母亲回老家后,把这事告诉了父亲。第二天,父亲就把家里的口粮给卖了,让母亲给我送来了三千元钱。我说:“妈,你把口粮卖了,往后你们吃什么?”母亲抹了一把眼泪说:“孩子,父母能帮你到哪一步,就到哪一步!”

母亲的话,突然让我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我想,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人世间最为真挚的,正因为人类有了这种爱,人类才从远古时代走到今天,才有了今天的人类文明。

女不强大天不容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现代的女人, 是女强人一个比一个厉害,因为他们又要打理好家庭,又要把事业搞的杠杠的。看来,这不是女强人,更是女超人。

现实题材小说电视剧《女不大强大天不容》正是描写了一个女记者到报社社长的经历。不但从生活上,工作上,把一个女强人的成长用短短41集的故事,活生生的写出来。海清的表演无疑是如火纯青,另外配角也是小有名气的演员。这本小说,告诉我们一个女人的成功,除了靠她自己的能力,还有身边的贵人,让她的仕途,即使是一路荆棘,凭她的能力和朋友的相助,还是可以平步青云的。不过再成功的女人 ,也会面临离婚的危机,可能有的时候女强男弱,可以打破总是男强女弱的局面。女人嘛!如果 她的能力超过了男人,就成了现在的女汉子。不过再怎么厉害的女人 ,也有她温柔的一面。女人可以在事业上强势,在家其实也可以做个小女人 。男人嘛!不要因为大男人主义,把女人看得一无是处,难道女人真得只能带孩子,做家务吗?那么,男人不要小看女人了!

现在的社会在大城市中,真的是女不强大天不容。女人希望在生活和事业和男人一样的平等。可是现实生活中,当女人结婚以后,再加上怀孕之后,不得不放弃工作和事业,把心思放在家庭中,其实这也是一种牺牲。男人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天经地仪的,当然剧的女主也是经历这个过程。

其实这个社会不光是男人可以打天下,女人也是可以撑起半边天的。而女人一旦凭自己的能力和外界的人缘,也是可以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的。历史上也有不少的女强人,我也不一一细说了。我们的心中都是希望是平等的。可是女人是一直处于弱势,而男人就可以高高在上的。

事实上,这个社会不平等,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一个女人要在社会上力足,要付出比男人更多的努力。有句老话虽然说什么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可是现在的社会,男人和女人都要有自己的事业,就像之前的双职工家庭,可是现在女人做为母亲,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宁可做个全职妈妈,全心全意地把心投入在家庭中。为此,女人说起来应该比男人来的伟大!

我不喜欢说什么女权什么的,因为像郑雨睛这样的女人不多,她不会靠关系,最多也是靠自己的实力和能力,还有左右逢源的机遇。因为她的人品,让好多人真心的赏识去佩服她,才有她现在的成就。其实她的成功真的不是她一个人的。

真的是女不强大天不容吗?再怎么强大,也是内心的强大,不是吗?

说说孤独

文/赵韵方

孤独,有时也是一种忍辱负重。说大些,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独成史记,巨难当头他们难道不孤独么?无数伟大的成就其实就是在孤独中完成,在孤独中造就。说小点,竹林七贤退避庙堂,孤独流浪的三毛,都在孤独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很大一批人眼里,都认为女人必须矜持,耐得住寂寞,才能受得住高贵与尊严,才能值得人尊重和爱。可是现在这个男女平等已经被提倡了很多年的社会,女强人比比皆是。但更多的女人却是自以为是的在奔向女强人称号的路途上步入歧途。乐此不疲的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中徘徊,在灯红酒绿中不知疲倦,被人表面上称赞,背地里指手画脚的议论,而自己全然不知。这样的女人只能说愚而不智,耐不住寂寞。

其实,我觉得朋友的“寂寞”用的并不准确,他真正想表达的是孤独。蒋勋在《孤独六讲》中提到,孤独是一种充实的圆满的状态。我很认同蒋勋的这种说法。有朋友说我“你真够宅的”,家里人却说我“常不着家”。我常常纳闷,那我都去哪儿了?思来想去,可能朋友的聚会若不是自己处于特别亢奋的精神状态我都会拒绝,而在家里大部分时间我又是一个人在屋里不与家人交流。这样一来仿佛谁也见不到,仿佛从亲朋中淡出。在猛然间,大家或想起我却都找不见我的踪影。我喜欢一个人呆着,我常常喜欢深夜悄无声息的那种状态,仿佛自己变得很大很自由,可以主宰什么。我觉得这就是孤独的充实感。

孤独,有时也是一种忍辱负重。说大些,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独成史记,巨难当头他们难道不孤独么?无数伟大的成就其实就是在孤独中完成,在孤独中造就。说小点,竹林七贤退避庙堂,孤独流浪的三毛,都在孤独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六根清净方成稻,退后原来是向前”说的何尝又不是孤独在人生中的积极作用。

人需要孤独,才能达到充实。孤独是达到充实的必要非充分途径。人的成长、成熟、自省等等一系列的内在的心理活动状态都必须通过孤独的思考、琢磨才能完成。人常说,“让我静一静”,无非就是“让我孤独一会”的意思。周围很多与我们年龄差异并不大的才华横溢侃侃而谈的才子才女们,我们惊诧于他们满腹的才学,然后习惯性地把原因归结与天生聪颖,觉得自己和人家永远存在着追赶不上的差异。殊不知人的大脑实际差异能有多少?我听说科学研究分析过,真正大脑与众不同的只有爱因斯坦这一个人。差别仅仅是在他们比我们多过了几个孤独的日日夜夜。想到这些,反省一下自己的孤独,多半是给了情感的宣泄和自我纠结,而没有真正把孤独给予充实自己。所以至今自己还是一个才疏学浅,仰望别人崇拜别人的人。仅仅看到了孤独是一个宝贵而极具潜力的财富,却没有好好地利用它。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从未觉得自己寂寞过。

相对于孤独,寂寞可以说是不被人恭维的对象。一旦寂寞说出了口,就会被人认为习惯了蝇营狗苟的糜烂生活而忽然失落的那种状态,被高雅之士所不齿。

人,尤其是女人,无论你是想成就事业,还是做一个幸福满足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妇,在拥有自己爱好以及固定的娱乐圈,或者是逢场作戏的事业娱乐圈之外,一定要给自己留下孤独的时间。当孤独来临时,勇敢地去享受纷繁的社会之下那来之不易的一刻。而不是哭喊着寂寞去奔赴一个来者不拒的怀抱。

黄昏走进生活

文/武志强

黄昏时出门上街,走百十米,就是大马路,人流车流,又靠一个菜市场,男人女人出出进进,我一般是看女人,为什么不看男人呢?因为我就是个男人,所以我再不需要在此时去看那些男人了。这个城市总是灰蒙蒙的,男人的面孔一般也都是灰蒙蒙的,在我眼前,似乎都可以忽略而过,视而不见,存在也当不存在。女人么,当然我是挑好看的看,不过大都一闪而过,让我看了还想看的也有,但少。其实也不少,年青女人,自然有一种天然肤色的美,再加上时髦的服饰,一个靓女就出现了。人无完人,我不挑剔,让我心悦就行。

每个季节都有流行色,这个秋天也不例外,变现在女人身上就是一道风景。我发现这些女人进菜市场买菜,出来手里或车筐里就有了绿色蔬菜,这是过日子的女人啊,本本分分的,在家就是贤妻良母。出入娱乐场所的小姐也有,从打扮上就能看出来,一次一个搽脂抹粉、衣着暴露的老小姐让卖羊肉的老太婆骂:“都这大年纪了,还卖,不要脸。”这老小姐虽然靠着个帅哥,但两人没敢怎样,只是老小姐说了句:“这人,真是的。”就溜走了。这老太婆手里有刀啊,而且是东北女人,壮的很,这里就是他们的地盘。何况老太婆一脸正气,看不起这类小姐玩意呢。

这就是人世间啊,靠什么活的都有。我的邻居就是小姐出身,东北人,至今的衣服打扮都显示她的从前就是一个小姐。只是现在从良了,与一个男人混在一起,生了一个女孩,现在这女孩都上学了。只是男人坐了监狱。现在又混了一个男人,靠男人养活她,要不她不上班怎么生活呢。我经常能碰见这个男人,知道他有自己的老婆,我们之间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与我的邻居小姐话也很少,只是见了面打个招呼,出去呀回来了的。

菜市场门口人虽多,看似混乱无序,但没有谁碰撞了谁的,人都有眼睛看方向,各人走各人的路,深一层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逻辑,都走在自己的命运里,很少有撞车的事发生。我还有一个目标,就是了望妻子归来的方向,这个时候她也该回来了,两个人遇见了,商量一下晚上吃什么饭,进菜市场买些什么菜。妻子骑着一辆宝岛牌电动车,但现在电动车太多了,都是人流车流,看了半天也没看见妻子的影子,目光也疲劳了。只好看落日,落日看不见,因为让楼房挡住了,但能看见晚霞,晚霞在天边,渲染一片火红。

我看见一个柿子摊,火红的柿子惹人爱,有个女人正蹲着身子挑拣着,五块钱四斤,我掏出五块钱,买了四斤柿子,我从摊主苍老的手里接过柿子,感觉手里的塑料袋沉甸甸的。想到回家就能吃柿子了,心里是甜的。我喜欢柿子,喜欢吃柿子。但我的家乡并没有柿子树,只是赶集才能买到,那是家穷,只好看同学买,买了人家给一个我就尝一个,人家给半个我就尝半个。柿子好吃,柿肉甜蜜滑软,进嘴就化,蜜似的。

我出门上街主要是溜达,看看人,看看市井,看看马路,它一直通向忻州、五台,看那些坐车回家的人,他们的家还在百里之外,我的家则在百米之外,我因为近而觉得幸福,也觉得那些人的不易。都是为了生活,才这样奔波在城里城外的路上的。那些第一次进太原城的人,一下车就觉得新奇,开眼界,其实在城里呆久了,一腻歪,想乡下,想那些庄稼地,那些沟沟岔岔,那里的空气要新鲜的多。城市一个大染缸,把清白的人也能染黑了。那些灯红酒绿的生活,不是仍有人在向往吗?

我在此时一般内心平静,脚步从容,因为我是散步,无牵无挂,来去自由,作为旁观者,审视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一辆帕萨特在我身旁停下,车牌是“冀”,河北的,看那车一身泥土,不远千里,长途奔波,很辛劳,司机探出头来问路:“师傅,我要去大同,上高速怎么走?”我很详细的告诉他怎么走,到立交桥向北拐弯。司机连声道谢谢,然后车屁股一喷烟就驶走了。消失了。看不见了。一辆车消失在无数的车里,就如一滴水进了大海。感觉它是走向了汪洋,不由得有几分担忧,我告诉他的他听懂了吗?能顺利上高速公路吗?

我走走停停,胜似闲庭信步,这是我的地盘啊,我熟悉这里,我在这里生活了将近二十年,人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呢?我喜欢在熟悉的地方走,而不愿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只有熟悉的心灵才是舒展的。一对母女提着涮羊肉的材料从菜市场走出来,今天晚上她们就能吃涮羊肉了,仿佛是我自己吃似的,我替她们高兴。每个人的脚步在此时都显得平静而自信,你从他们的容貌上看不出有什么沮丧和忧伤的气息。这很好,生活就应该这样,自信而从容,每一步都坚定的走向前。

我看见我的又一个邻居带着儿子从菜市场出来了,他微笑着,我热情地与他打过招呼,看他走远。看样子,他真快乐啊,他是快乐的,他生性乐观,不乐观不行。因为他手里牵着的是他的傻儿子,至今走路都不利索,着急了只会“啊呀啊呀”的叫,如果不快乐,怎么能活下去呢?我为一切的人世不幸和磨难祈福,但我深知心愿替代不了现实,所以各人还得活各人的,自己的只能由自己来承受,别人的同情与帮助都很有限。

晚风,晚烟,晚景中,我甚至能看到西山的落日,残阳如血。站在菜市场门口,在一片廓大的空间里,我竟看到了人世苍茫,心头一动,不由要感慨几分。这儿能见识人世间,走在自己的生命路途上,懂得满足就是幸福,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为明天而工作。该改善生活就改善一下生活,这样活得才有滋有味。

我迈步走进菜市场,为晚饭采购些什么。

蓝色综合体

文/李雁

第一眼见到懒懒,便惊呼她像三毛。她亦有三毛的气质,随意、休闲、传统、时尚、安静、居家……一头笔直的长发自两颊垂下,遮盖了脸的一部分。她有时将头发编成麻花状,伏贴地贴在后颈,或是斜斜地搭在前胸。她不爱穿高跟鞋,一年四季,都是一双平底鞋。她偏爱棉布、牛仔装,喜欢蓝色。蓝色是不热烈的,是宁静、明亮、浪李漫、神秘、忧郁的代名词,而懒懒就雁是这些词语的综合体。

无论懒懒怎么穿着打扮,无论她在什么地方,即使是被茫茫人海覆盖,你都会发现她。她是个异样的女子,有一双异常明亮的眼睛,特别是一说话,眼睛里的光亮像跳动的小火焰。她的神情,她嘴里吐出的一个个字符,像诗般流淌,每每这时,我与她对视的目光便低了下去,火焰的热度让我感知自己的卑微。她笔尖流泻出的诗句和她的眼睛一样,每时每刻,都如小溪般流动。

很惭愧地说,懒懒的许多诗我都看不懂,她的诗如一条游动的蛇,灵活,方向不固定,常常出没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我想,是我的阅读量太少,对诗歌的感悟力太差,所以抓不住这样一条神秘莫测的蛇。但任何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便有不同的感受,也许会与作者的原始表达相去甚远,诗歌更是如此。

与诗人近距离接触,往往会让读者更好更深地领会诗人的情感。《芒果的顺序》这首诗第一次读到时,感觉平平常常,不太明白懒懒想表达的是什么。直到有一次我看到她划芒果的样子,和被划的芒果成井字形一小块一小块凸出来的时候,我突然读懂了她的这首诗。“请先划竖线/一条一条/慢慢地/划下去/我说的是刀片对着手掌心细细地划/然后/划横线/划到尽头/好了/吃下去/去吃你手心的暗伤,井字形的。”疼痛贯穿了整首诗。我认定,这疼痛属于一个女人,刀片一下一下划在一个沉静的女人的心灵上,并且,这伤痕还得女人自己去舔。女人的疼痛是谁给的?诗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生活的暗伤太多,像躲在暗处的箭,让人猝不及防地就中箭了。隐藏的悲伤在诗句的背面,渗透、沉淀在一个女人的体内,你稍稍用心地转过身,便可看见。

用一个事件抒发一种情感,是懒懒习惯性的手法。所以她的诗,多是叙述型的,这让她的诗外在是诗歌的形式,内在却隐含着小说、散文的意境,不同文体的意境在她的诗歌里来回地重叠、分离,她把她的情感放在一件具体的物体上,一个具体的事件上,让读者去猜想。

三河女人

文/查鸿林

在合肥之南素有“皖南水乡”美誉的三河镇,那里的女人们别有一番孤傲与时尚的风情。

三河女人天生丽质,谈吐优雅。就像这淙淙不息的河水清澈透明,就像这蜿蜒狭窄的古街韵味悠长。“三河出美女”,缘于三河的水,这话毫不夸张。三河女人身材匀称,穿着大方,高挑的个子,白皙的皮肤,红润的面庞,说起话来慢条细语,措辞准确,不是江南女子那煽情的吴侬软语,也不是北方女子那豪放的粗声大嗓,恰当的手势辅助,言语中没有矫揉造作的媚俗,也没有得理不饶人的霸气,听她们说话仿佛是在欣赏师者的评说,让人有种非凡不俗的感觉。

三河女人专于爱情,柔情绵长。她们从不唯唯诺诺,敢爱敢恨,也不信奉“世上只有藤缠树”,往往倒是三河男人显得有些局促。取材三河的《小辞店》里的胡二姐就曾爱得死去活来,肝肠寸断,对于那些伤及所爱之人的闲言碎语敢于站街反驳。三河女人吵得天翻地崩也从不轻易放弃婚姻,反倒给男人们有点要挟的空隙。为了心爱的男人,她们可以毫不犹豫放弃优越的工作,安心相夫教子,也可以按照男人的爱好去入时打扮。

三河女人行色匆匆,自信自强。她们不像江浙粤一带的女人,讲究男主外女主内,三河女人自尊自立自信,她们和男人一样头顶一片天,共同支撑一个家。她们从不屈服于男人,从不向老公伸手要钱,把自己放在从属的位置;她们凭的是智慧和勤劳,坚强和毅力,活出自己的光彩;她们行色匆匆地穿梭于家庭和单位之间,甚至付出比男人更多的辛苦,顶着工作家庭双重压力;她们一眼就能洞察男人内心的忧伤和欢乐,遂与之同甘苦共患难。

三河女人勇于新潮,追求时尚。她们缘于三河“小上海”、“小南京”的文化积淀,易于接受新事物,能够把自己的优雅打扮、不俗穿戴影响到城市去,创造出靓丽的“三河形象”。她们可以一袭时装结伴于古街进行时空穿越,徜徉在小南河畔演绎镜花水月;她们可以坐在茶楼里,品刚刚上市的“舒城小兰花”,手捧一本杂志或小说,伴着氤氲的茶香,专注于字里行间。

三河女人有着自己的特质和个性,时尚中不显得张扬,孤傲中不显得冰霜。她们有的是成熟、善良、柔情和大方。

泰戈尔曾经说过:“当上帝创造男人的时候,他只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在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变成了一位艺术家,在他的皮包里装着画笔和调色盒,所以女人才会那么美丽,女人的生命才会那么缤纷。”水乡三河,也正是因为女性的存在而显得更加绚丽多姿多彩。

煎饼

文/王鹏飞

何局长上任,了解到沙南小区小摊贩难以控制,都是一些外来打工的,有的卖蔬菜,有的卖廉价衣服,也有的卖早点。都是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看见城管执法,就像战地营一样,扯旗就溜。执法人员刚走,雪地里长出了玉米,乱糟糟涌到路中央。

为了能彻底清除这些商贩,何局长决定去沙南一带看看。这天早上,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小贩们遮着伞,个个像从城皇庙里出来的土地爷,灰头土脸站在路边。看到城管的车,几个小贩像老鼠见了猫,慌慌张张卷起东西推着三轮车就跑。

小胡正要跳下车去追,被何局长一把扯住。何局长盯着一个卖煎饼的小车,眼睛一动不动。

卖煎饼的是一个年轻妇女,穿一身粗布衣服,腰间围着围裙,正做煎饼,身边还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小女孩手里举着一把花折伞,踮着脚把伞举到妇女头顶,她自己几乎全部暴露在雨中。小女孩大概是看到母亲的慌乱,小眼睛惊恐的盯着何局长的车。

何局长把车停在路边,轻轻对小胡说:“买张煎饼吧!”

小胡愣了一下,好像没听懂局长的话,疑惑的看着局长。

何局长说:“我那老母亲好久没吃煎饼了,她最爱吃煎饼。”

听局长这样说,小胡忙跳下车,跑到煎饼摊前。

女人看到车上有人跑过来,急急忙忙的把做好的煎饼递给老头儿,钱都来不及收,推着三轮车就走。

小胡追过去说:“来张煎饼。”

女人头也不回,脚步更快了。小胡冲上去一把就抓住车把,三轮车不动了,女人使了几回劲都没推动。

女人回过头来,哀求说:“我不卖了。”

“给我做张煎饼。”小胡盛气凌人。

女人快要哭出声来:“大哥,我不卖了,真的,我再也不敢卖了。”她弯着腰,快要跪下去。

何局长坐在车里,心里咯噔一下,他伸出头去,叫回了小胡。

女人急慌慌的推着车子远去了,小女孩被母亲扯得摔在地上,身上粘了泥水。可她像母亲一样,立刻爬起来跑了,避瘟神一样。

何局长心里痛了一下,眼前闪出小时候母亲拉着他在地里拨麦的情景。

坐到车里,小胡气呼呼地说:“不识抬举,真该砸了车子。”

何局长看看小胡:“你们以前是怎么处理这些小摊贩的?”

“没收,要不砸了他们的摊子,让他们再也做不成,你看他们吓得屁滚尿流的样子。”

何局长盯着小胡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长叹了一口气,说:“农民工不容易啊!”

没过几天,沙南小区建起一排遮阳蓬,小摊贩们全被安排到遮阳蓬里。据说是新上任的何局长跑了好多部门才批下来的。不仅给安排遮阳蓬,而且一分钱的税都不用交。人们还听说一件佚事,说是何局长曾来沙南小区买过煎饼,只是这么大一个局长竟没人肯卖给他。

这天上午,何局长在办公室处理老城区改造一事,就见一个妇女带着一个小女孩进了门。

何局长觉得在哪儿见过,却又想不起来,还没等他开口,妇女的眼泪就淌下来了。她把一叠包得整整齐齐的东西举过头顶,双膝一弯跪在何局长面前。

“何局长,是俺瞎了眼,俺给您送煎饼来了。”女人说到这儿,已经泣不成声了。小女孩儿也跪在***妈跟前,睁着大大的眼睛盯着何局长。

何局长鼻子一酸,他背过身去,用手在脸上使劲抹了一把。

腊月风情

文/腊月风情

腊月与腊梅约好了似的。乡村墙角的腊梅一开,腊月就不请自来了。

于是,趁着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推开年之门,乡民便开始海子般诗意地做一个幸福的人——赶集、剪窗花、晒腊味、杀年猪、办年货……“腊月里,劈柴,哼歌,他们有一个梦想,面朝儿女,春暖花开”。

“喵喵……”乡村腊月猫先知?不假!看,家家屋檐下,都挂上了标本一样的咸鱼咸肉熏鸡熏鸭——诱惑终究是挡不住的,猫蹲在墙角下怎能坐立安、心不驰神不往?主人在,就装出一副慵懒的模样;主人一走,就惶惶然,眼睛发着绿光,走过来喵两声,走过去喵三声!只要屋檐上的美味在一天,猫心便不死。心若在梦就在,人如此,猫亦然——怎能没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嚎嚎……”年猪也真是耐不住性子,一步步走向腊月的深处,走向屠夫的刀子,走向女人的砧板。养猪三百日,用猪一时——腊月里,若无一头大肥猪,还叫什么年呢?猪见屠夫便乖乖就范了,手起刀落——红刀子进、白刀子出,烫皮、刮毛……

“汪汪……”猎月的乡愁把狗也感染着,通了人性,踮起脚尖,站在岁月的肩上张望。谁家老朋友来了,狗摆出了欢迎的姿势,欣欣然。谁家的儿女回来了,笑容满面,“衣锦还乡”,昂昂然。狗一时认不出,叫问“客从何处来”?谁家少小离开老大回,乡音虽未改,容颜已变,狗“似曾相识”,左摇右摆的尾巴仿佛敲打着欢快的鼓点,五字音符清晰地响着:回家过年啦,回家过年啦!

乡村的腊月,带着诗情画意,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被各种各样丰富的声音撑得满满的了。

乡民挑着担去赶年集了,突然发现常态的副食、糖果、糕点、字画、香烟、美酒等,此时个个面带笑容,热情地招着手:“快带我走吧,快带我走吧!”盛情难却之下,乡民爽快地信手拈来:好,好!

如果说置年货是男人的事,那么扫扬尘则是女人的活。“洗唰唰、洗唰唰……”乡村的河埠头,笑声、棒槌捶衣声不绝于耳,惊得鹅鸭“扑棱棱”展翅欲飞。鲜红的冬装,生动成墙角一树梅花。家中的灶台清理得整整齐齐,窗户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切都是为了迎接年这个珍贵的“远方来客”。

女人总是心灵手巧的——剪窗花是看家本领。但见好多的刀剪,亮闪闪,闪闪亮。这边刀一挑,一只鸡拍着翅膀飞上了东窗;那边剪一握,一条鱼活鲜鲜地游上了南窗。不一会儿功夫,鸡鸭牛猪前呼后拥地跑上了西窗,果蔬稻麦流金溢彩地挤上了北窗。家,就这样被“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喜庆着、张扬着。

闻着被子阳光的味道,看着喜气洋洋的窗花,过着清洁舒心的日子,女人幸福地笑了——一个女人的幸福就是一家人的幸福呀,而一家人的幸福不就最终荡漾成整个乡村腊月的幸福?!

“噼啪、噼啪……”村子中,不时传出爆竹和烟花的脆响,似乎是一句句深深的呼喊:“年来了,年来了!”这是孩子们在表达他们对新年的迫不及待,也算是给春节唱响喜庆的前奏曲吧!

在腊月的喜气冲天下,大人更加来劲、更加欢畅,柴火劈得一堆又一堆,一边挥舞着斧头,一边教孩子哼起“盼年歌”: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辞了灶,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老太太要件新棉袄……

除夕,是腊月里最华彩的乐章。把一年收获的喜悦摆满桌——一盆盆鸡鱼肉蛋,一碗碗五谷杂粮,一瓶瓶美酒佳酿;把一年相聚的喜庆溢满屋——一个个游子回家,一句句家常摆开,一股股暖暖的亲情;把一年的喜报挂上墙——一副副春联、年画,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念起来顺口,读起来顺心,朴实的幸福高高挂起。

“腊者,接也,新故交接……”穿过腊月的走廊,尽头就是春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