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关于老师的散文

2022/12/10好文章

关于老师的散文(精选12篇)

耸人听闻的坏消息

文/杨皓钧

中华鲟老师的唠叨在水族学校出了名,所有其他班的同学见了江豚班的,都会无比同情地说:“听说你们来了好老师啊,讲课从不疲倦,下课还在滔滔不绝,简直敬业死了,你们好有福气啊!”

就在江豚班同学们的耳朵快要磨出茧子的时候,学校放假了!中华鲟老师回家去啦,小江豚们也在宿舍打包好行李,等爸妈来接。这时候整个学校一片欢乐的假日气氛。突然,眼尖的恬恬尖叫了一声:“看呀,中华鲟老师回来啦,不是要补课吧?”“啊……不会这么悲催吧?”

“同学们,同学们,有个可怕的消息,绝对真实!你们…你们…你们知道吗?”中华鲟老师猛地刹住了车,上气不接下气地传布了一个耸人听闻的噩耗:镇江保护区要通航了!咱们学校也难保了!

这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啊!

老族长在两位老师的搀扶下,也颤巍巍地走了过来:“你说什么?这是真的吗?”

“我确定、一定及肯定,我发小是长江观察报的首席记者,他的消息千真万确……”

族长打断了中华鲟老师的啰嗦,发布了召集周边所有江豚来开大会的紧急号令。

那场温暖的相遇

文/陈喜联

走在街上,忽然发现一辆车放慢了速度,诧异地转头望去,一个30岁左右的姑娘看着我。我收回目光继续行走。“陈老师!请问您是陈老师吗?”她摇下车窗,急切地喊道。我靠到车前,她把头伸出来:“您认不出我了吧?”我仔细地打量着她。“您真的不认识我了?”她调皮地笑了笑,这眉眼、这神情,我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是熙熙?对,熙熙!是你!”她高兴地从车里跑出来,一把抓住我的手:“老师,没想到您还能认出我!”

熙熙是我的第一届学生,那年,我18岁,她6岁。如今,我已过不惑,她也已是一个5岁男孩的妈妈,我们居然还能认出彼此,太出人意外了。那个瞬间,记忆里涌现出她童年的模样,连带着涌出来的,还有那一年孩子们带我爬山的情形,他们带我走一条山间小路,小路又窄又陡,我们采了很多野栗子,摘了很多野花,直到傍晚时分,才开开心心下山。回到学校,我被校长教育了一通,那样的山路,那么小的孩子,多危险啊,可我们是多么地欢喜!

两年前,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邀我去参加谢师宴。原来,琪琪考上了南大,千方百计找到了我的电话,说要感谢我这个启蒙老师,琪琪是我在镇上小学教的最后一届学生,他们升三年级的时候,我调到了城里。屈指一算,已经10年未见。她说,我调走以后,每当想念我时,便翻出集体照,看照片上的我。搁下电话,我也找出了那张照片,56张笑脸,簇拥在我的身边,比阳光还灿烂。

今年暑假,蓓蓓在QQ上告诉我,她在安塞支教,向我请教怎样才能把课上得精彩。她说,站在小学讲台前,眼前一幕一幕全是我当年讲课的样子。对了,蓓蓓今年高二,因为各方面十分出色,已经申请到一所美国知名大学的入学资格。我知道蓓蓓已经是1米67的大姑娘,可当我和她打电话或聊QQ的时候,我记忆深处浮现出的,还是她刚进小学那会儿,两根羊角辫一高一低甩动的样子。

小丫的妈妈告诉我复婚的消息时,我激动得差点流泪,毫无疑问,这是我一年里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之前的两年中,很多次晚上,小丫一个人待在家,孤独的时候就打电话给我。有一回晚上10点了,小丫拨通我的电话,却在电话那头一声不吭,我假装轻松地安慰她,逗她开心,10分钟后,我才终于听到了她的回应。挂下电话,我心如刀绞,第二天就找***妈郑重谈了一次。小丫的妈妈说:“我这个妈妈不称职,我想让小丫认你做干妈……”

是的,这些都是我的学生,有的已经成家立业,有的还在读书,在他们童年时代,我曾经幸福地陪伴在他们身边。这几年,我老是听人说,别把老师太当回事,就像工人生产流水线上的零件一样,老师不就是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吗?为这,我跟人争执过很多次,我记不清楚自己究竟教了多少学生,但是,我和他们,千真万确都是在最美的光阴里,慎重地开在彼此人生道路上的一朵鲜花,等待着那场温暖的相遇。

用温暖点燃生命之光

文/凌长安

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身影异常瘦小、长发披肩的小姑娘,时常在一群风华正茂的北大学子中从容而行,昂然向前。她叫李逸竹,是北京大学历史系2015级的学生。

1996年12月25日,小逸竹出生了。看着双眼乌黑面庞娇嫩的女儿,小逸竹的妈妈将珍宝似的女儿搂在怀中甜甜地亲了一下。后来小逸竹渐渐长大,妈妈却发现,女儿总是比同龄的孩子矮一些。两岁时,忐忑不安的妈妈带着李逸竹去检查,医生告知他们:小逸竹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虽然对智力无碍,但成年后恐怕只有五六岁孩子般高。

这样的诊断结果几乎撕碎了小逸竹父母的心,每每想到女儿的将来,他们就会难过万分。

慢慢长大的小逸竹终于发现了自己身高的“秘密”。上初中的她,明显的觉察出自己比其他同学矮了许多。敏感地她开始拒绝与其他同学玩耍,她害怕与同学们站在一起,害怕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和嘲笑。后来,甚至不愿意去上学。她有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独自一人,一坐就是一天。

小逸竹的反应急坏了老师和家长,他们开始想办法,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关心她。看她用普通课桌椅吃力,老师就为她申请了可调试高度的桌椅;看到她背着书包艰难地爬楼梯,其他同学都抢着过来帮忙……尽管老师和同学们一次次对她献出关爱之心,但她的自卑感仍然挥之不去, 经常闷闷不乐。

初中毕业那年,有一天,小逸竹比平时早到了半个小时,刚走进教室的她,惊讶地发现同学们全都在座位上端正的坐着,她怀疑自己记错了时间。 她疑惑地望向讲台,老师也站在那里,但是,让她更加疑惑的是,讲桌上面居然放着一个插着红色蜡烛的大蛋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就在她疑惑不解的时候,全班同学却一齐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微笑着向他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之歌。她一下子明白了,原来,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同学们边唱边围拢过来,纷纷送上写满祝福的贺卡,簇拥着小逸竹走上讲台。班主任老师点燃了蛋糕上的蜡烛,并在上面插上一张卡片,上面赫然写着一行字:“再多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 她的眼眶湿润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同学们的温馨祝福,终于融化了她心中积存已久的冰雪。

自此,小逸竹不再封闭自己。她开始变得开朗起来,教室里,时常听到她和同学们学习讨论的声音,还伴随着欢快的笑声和悦耳的歌声。她经常主动地帮助别人,给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推荐阅读书目,帮他们修改作文……

上天没有赋予小逸竹正常的身高,但给了她出众的记忆力。自小,小逸竹就在这方面有出众的表现:大人讲过一两遍故事,她听后便能开始讲;拿识字卡片教她认字也学得很快;甚至有时候妈妈讲故事讲错了,她都会奶声奶气地纠正……

小逸竹喜爱读书,国学为最。每次逛街,小逸竹都要到书店流连一番,不选出几十本书绝不罢手。对于小逸竹买书的要求,父母从不拒绝。看着她小小的身板儿,翻看着厚重的书籍,一脸满足的样子,父母总是鼻子发酸,眼眶泛红。她小小年纪,就已拥有了自己的书房,书柜摆满了整整一面墙,其中以四书五经、楚辞等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居多,也不乏《瓦尔登湖》、《泰戈尔经典诗选》等译本。

上了高三,妈妈曾劝小逸竹多研究点课本,少看点闲书。小逸竹不为所动,除了认真听课和完成作业外,她宁肯读一页闲书,也不愿和题海较劲。书读的多了,自然触类旁通,考试也感到轻松了。

在“偏重灵活、考验积淀”的出题大背景下,李逸竹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一模、二模成绩均为全校第一。高考时,她考出672分的优异成绩,顺利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

这个患有先天软骨发育不全的女孩,在遭遇身体疾患,和心理自卑时,是老师和家长以及同学们,用温暖点燃了她内心的光亮,终使她战胜生命中的暗角,走向自己成功的人生。

写给刘老师的一封信

文/张希怡

敬爱的刘老师:您好!

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我遇到过许多老师:严厉的、亲切的、平和的都有,每当我打开记忆的大门,第一个浮现在眼前的总是您——刘老师。刘老师,我想对您说:“谢谢您!”

记得在大海子小学读四年级的时候,您教我们音乐、数学,还教我们学做“真人”。这里的学生很少,一个年级才有十多个人。我们上音乐课就在一个教室里,那时是我第一次接触音乐,我却很开心。以前到音乐课时,老师只叫文艺委员组织唱些撒尼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可是自从您来到了我们学校,上音乐课时教我们学谱子,我第一次踏进了“音乐的世界”。

刘老师,是您让我们踏进了音乐的“殿堂”,让我们探索音乐的奥秘,树立了自信心,也有了音乐的梦想。在您的精心指导下我学会了吹笛子、葫芦丝,我很骄傲有您这样一位老师,“老师,谢谢您!”

还记得有一次,做家庭作业的时候,我们被您批评,有些同学还给您取外号,请您原谅,我们不知老师的一片苦心。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您像一位慈祥的父亲对待着我们,我觉得在我的心目中您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希望这封信能让您看到,我永远是您的学生。五年来的风风雨雨,是您为我们撑开雨伞;五年来的点点滴滴是老师为我们升起太阳。

谢谢您,老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谢谢您,老师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的精神永远激励和鞭策着我。刘老师,我要好好学习,长大我也当老师!

铃声

文/洪铭泽

铃声响了,从朦胧中缓缓苏醒,慢悠悠地伸出手去,按下闹钟的停止键,掀开热被窝,揉揉眼晴,穿上拖鞋,漱口、洗脸、背书包、下楼。这时的我,仍是迷迷糊糊的,正一级一级地走着楼梯,脚一松,“扑通”一声,我一下子就滑了下去,跌坐在台阶上,还好有书包做后垫,可我却是吓得不轻,早上的迷糊劲儿全没了。摇摇晃晃站起来,嘀咕到:“唉!这闹钟真是的,这么早就响,我睡都没睡醒!”立马向学校跑去。这是早晨闹钟的铃声,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铃声响了,我将小说的一角迅速折上,将书“叭”地合上,拉开书包,马上塞进书包里,拿出课本并放在课桌的正中央,打开文具盒,从里面捏出一枝圆珠笔,压在了课本的中间,哈哈,终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果然,没过一会儿,老师便走了进来。这就是上课的铃声,一天的学习生活也就开始了。

铃声响了,同学们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收起了课本,有的收好了笔,还有的甚至讲起了悄悄话。老师也关上了教案,取下了扩音器。这时,有的同学思想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我也不例外,表面上看着老师和黑板,心里却想着等会儿该在图书角借些什么书,邀哪个好友去操场。终于,外面嘈杂声多了起来,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一哄而散”,说话的说话,打闹的打闹……哈哈,你肯定猜到了,这“神奇”的铃声就是下课铃。

铃声响了,我将所有的课本合上,塞进书包,飞快地抄着家庭作业。这时,班主任走进教室说:“放学了!”在一片吵闹声中,我收拾好书包,迅速离开了教室。此时,外面的天已经黑了下来,路灯亮了,在一片“嘀铃铃”声中,一天的学习生活结束了。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充满着各种铃声。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这“铃声”,也许是马路上的一声笛鸣;也许是老师的一句呵责;也许是父母的一声叮嘱;也许是运动场上的发号令……这些“铃声”都是在提醒着我们,不能放松自己,人生是一场无穷尽的奋斗,放松自己便会落后,我们需要这些铃声来提醒自己。

写给初中老师的一封信

文/刘思雨

敬爱的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六年级毕业的学生,当您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即将升入会泽县待补中学就读七年级,我对中学十分向往,不知同学们好不好相处,老师的教学方法是怎样的?对于老师的教学方法,我提出以下几点小小的建议,供老师参考,不妥之处还请老师谅解。

首先。有些老师在教育的时候可能在学习好的同学身上倾注一些心血,而不太在意学习差的同学,我认为这样并不好,因为学习差的学生也是班级的一员,应该人人平等,希望老师不要这样,让学习差的同学一样能找到自信心。

其次。我希望老师在同学犯错的时候别发火,耐心给同学讲道理,帮助分析犯错误的原因,让其认识到知错能改就是一个好学生,这样做既不会影响老师的形象,同学们又会更加爱戴老师。

再次。我希望老师幽默一点,在课堂上讲一两个小笑话,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使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更能让大家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

再次,我希望老师既严厉又不严厉,为什么呢?是这样,因为我希望老师在课堂上严厉一些,使我们都会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严厉是希望老师在我们下课时给我们休息几分钟,不让我们一直闷在教室里做作业。

最后。我希望老师不拖堂,让同学们在课间十分钟内透一透气,不要一个人挤占了其他老师的时间,让同学们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下一节课。

以上就是我对老师的一点小建议,希望老师能够采纳,当然了,我也知道,老师一定会用他(她)独特的教学方法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祝:老师一切顺利!

学生:刘思雨

重聚腊八时

文/马振涛

两年前的腊八节夜里,窗外飘起了雪花,纷纷扬扬。我在书房里泡上一杯浓浓的普洱茶,随手翻看着一本相册。

目光落在一张老照片上,那是初中毕业照,屈指算来,离现在已有24年了。大昌、猴子、猢狲……虽然绰号还能叫出,但有几个人的名字却想不起来了。

这是一张六寸的黑白照片,纸页泛黄了,是青葱岁月里的青葱留影。同学们的脸庞稚气未脱,班主任李京华老师,那时是40岁不到的美女。和她并排坐在我们中间的是“数学魔圣”李希老师、“重力加速度圣斗士”小刘老师和“美音范读”赵德才老师。背景中一棵大槐树,当年就在教学楼的甬道旁边,每天蝉和鸟儿随着我们的读书声在绿荫里鸣唱。

也巧,不几日,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陌生的号码,接通后,那边传来一个厚重的声音,“马振涛先生吧,我是……”“要是售房、租房、理财基金的您就免谈吧……俩字儿——没钱。”

刚想挂上电话,那边突然传来一声嗤笑:“好你个妖孽,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我是班长老猴儿,少废话赶紧加我微信,同学们都想死你了……”

这可太好了!真是想睡觉就来枕头,这下终于找到组织了。

进了群我才知道,原来,已经当上派出所所长的班长侯占奎,翻看《劳动午报》时,发现了一篇我发表的散文和一张20年前的工作照,一下子漏了底,他通过多方渠道打听,最终在茫茫人海中把我“揪”了出来。

群里视频上,老同学见面那叫一个亲,互相述说着别后的想念。同学们变化很大,又好像根本没变,感觉还是小时候的样子,还是原来的性格,还是原来的容貌。互诉衷肠时,不禁按下语音键,唱起了那首小虎队的《蝴蝶飞呀》,慢慢地,在线的同学全部加入合唱,情到深处已是眼含热泪。

又进腊月,这次我们全班同学要重聚腊八时,体会一种久别重逢的别样情。

谭老师

文/曹含清.

有人把老师比作灯塔,把学生比作航船。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渐长,我越来越觉得这个比喻贴切。我们如同一艘艘航船在生活的海洋上横渡,当狂风恶浪袭击时,老师的教诲像是灯塔给我们信心与力量。

我离开小学已经二十多年了,总是想起小学的数学老师谭老师。有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一名小学生,谭老师仍然在讲台上给我们声若洪钟地讲课。

谭老师身材魁梧,宽额浓眉,留着板寸头,下颌蓄着黑黑的胡须。他经常身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看上去严肃而稳健。我们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望到他掂着课本走了过来,顿时停止喧哗,将课本摊在课桌上温习功课。他的脚步伴着悠扬的电铃声迈进教室。他总是那么准时,脚步像是钟表的指针。

他健步走上讲台,背过身在黑板上迅速写了三道演算题。他转过身的时候目光横扫整个教室。由于班上学生坐得满满的,他不能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就随口说某排某号。班上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坐标,大家对号走上讲台做题。

当同学们的眼睛像聚光灯似的瞄准我的时候,我才恍然明白我也被谭老师点中座号了。我慌慌忙忙站起来走上讲台,由于课下没有练习,面对着黑板上的那道演算题头脑混沌,毫无思路。我捏着粉笔,茫然失措地站在讲台上。旁边的一个同学下笔敏捷,居然三下五除二将演算题做了出来。他将粉笔扔在讲桌上,气势轩昂地走下讲台。

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黑板前,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写。我心焦火燎,脸颊和脖颈涨得通红。

谭老师瞅了我一眼说:“这道题我昨天讲过。你没有好好听讲,课下也不练习,才会做不出来的。你先站在旁边听我讲。”他说着,拈起粉笔边写边讲,讲完之后又用黑板擦抹去答案,让我重新做那道题。

在众目睽睽之下,我摸索着老师讲解的步骤做出了答案,然后低着头、红着脸走下讲台。

谭老师望着黑板上我写的演算步骤,微笑着点了点头说:“人的智商相差无几,关键是后天的努力。笨鸟先飞,天道酬勤。我们只要努力、认真去做一件事情总会成功的。”

二十多年的光阴在岁月的长河里好像只是微风吹过的一丝涟漪,轻轻闪动一下便消失了踪影。

我们已经离开校园在职场上摸爬滚打。有一天我们小学的几个同学聚会,大家漫无边际地胡吹乱嗙。我将话题转移到谭老师身上。一个同学说谭老师已经退休七八年了,头发都白了。他近些年身体不好,深居简出。我听后惊愕于时光流逝的无情,感叹人世的变化。

  我总是想起谭老师那天说的“笨鸟先飞,天道酬勤”那些话。 那些话一直鞭策我要努力,要勤奋。

我常常觉得世界是一个大课堂,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个坐标。时间是一位严苛而公正的老师,不同的阶段给我们不同的命题。面对这些命题,我们要像学生似的努力完成使命,努力履行责任,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一次特殊的体验

文/袁一方

不是每个人都健康完美,有许多残疾人,不是缺胳膊少腿,便是耳聋眼瞎,但他们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不仅克服了残疾带来的不便,而且还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快乐。

今天,为了体验残疾人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吴老师让我们装扮成盲人,体验一下盲人的生活。

一开始,吴老师先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听风者》吗?那部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盲人,他什么也看不见,但他的耳朵十分灵敏,能听到电台发出的电波。”吴老师刚一说完这部电影主人公的“超”能力,同学们就都对他敬佩不已,都想成为一个像他那样拥有“超”能力的人。这时,吴老师好像看出了同学们的心思,对大家说:“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让健康的我们走进盲人的世界。”说着说着,体验游戏开始了。

吴老师叫我们闭上眼睛,让我们来听他到底在干什么,教室里立马安静下来。突然一声“啪”,把大家吓了一跳,我也不例外。过了一会,又传出两声“啪”“啪”,这时同学们听出来了:是老师在拍手。又有一个疑问进入了心头:“吴老师到底为什么要拍手呢?”哈哈!同学们想出来了,吴老师是在测验我们的听力。这时,吴老师看真相已经大白,就叫我们睁开眼睛。吴老师问我们:“猜出来了吗?”我们异口同声地说:“猜出来了!”

吴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再闭上眼睛,再猜一猜我这一次会怎么做。”我们又闭上了眼睛,突然一阵阵咳嗽声传入了我的耳朵,咳嗽越来越厉害,突然“咚”“咚”两个响声,他似乎在捶胸以减轻痛苦,我们都不由担心起了吴老师,过了一会儿好像有人在喝东西,这时老师叫我们睁开眼睛,原来老师在假装生病和喝水。

通过做盲人游戏,我们不仅切身体会到盲人生活不便和内心的痛苦,我们还感受到吴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是在教导我们,要关心和关爱残疾病人,要为残疾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实生活中,我们用眼睛看世界和观察事物,盲人虽然看不见任何光亮,但却可以用自己没有失灵的耳朵来听。上天是公平的,某一个部位的失灵,另一个部位定然会特别灵敏。希望残疾朋友不要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失望,要像张海迪那样,身残志坚,顽强生活,用残疾的身躯活出健康的人生和高质量的人格魅力!

黑板上的记忆

文/张睿兮

很小的时候,我就接触了黑板。那时候的我很喜欢听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的“咯吱”声。十几年过去了,我关于黑板的记忆,唯一深深刻在我心中的,是美术老师家里那三块有大有小的黑板。

这三块黑板依次陪伴我走过了八年的学画生活,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记得从四岁开始,每到周末,我都会准时踏进老师的家,准时坐在黑板前学画。看着那三块黑板,八年前的一幕幕浮上心头。

一个小孩子被妈妈牵着走进一间有黑板的房间,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小孩子显得局促不安,只是脆生生地说了一句:“老师好。”脸颊上就泛起了红晕。

面对小孩的那块黑板上画了一只简单的七星瓢虫,老师蹲在黑板前,问小孩:“想学会画它吗?”小孩期待着点头。老师拿起粉笔,细微的“咯吱”声响了起来,小孩专注地看着老师的手,又一只瓢虫活生生地出现在了黑板上。从这一天开始,一晃小孩在这块黑板前度过了三年的时光。

那个小孩就是我,四岁时的我。第二块很小的黑板,也承载了满满的回忆。

一个女孩独自坐在黑板前,专注地望着黑板上逼真的人物、静物画像,画板立在女孩的腿上,手中拿着一支笔,在空中挥舞着,小心翼翼地画出线条。老师不再手把手地教女孩画画,只会偶尔过来指点,女孩总是认真的聆听。在这块小小的黑板前,一坐又是三年。那个女孩是七岁时的我。

最后一块黑板很大,一个女生和几个同学并排坐在这块黑板前,女生戴着耳机,画板仍然立在腿上,用一只手扶住,悬空的笔尖已经可以自如地挥洒灵感,黑板上已不再有图案,而是用夹子夹上一本本的临摹书,有人物头像,还有其他的临摹画像,女生可以戴着耳机画整整一个下午,偶尔还会给坐在旁边的同学提点几句。总是在临近下课的时候,拿一张自信满满的作品让老师点评。所有的问题都是女生主动询问,老师看了作品以后笑着点头,或是表扬赞赏、或是指点不足。女生脸上,有腼腆的笑容,有小小的骄傲,还有认真与专注。

那个女生还是我,十岁时的我。我在这块黑板前学习了两年后,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老师家,离开了那三块熟悉的黑板。

时光荏苒,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再踏进老师的家,没有坐在黑板前了。但是那三块黑板、黑板上的图案、黑板前的人,黑板上的记忆,都会伴随我的成长之路,铭记于我的心中。

班头王爷爷

文/杨致源

进班第一天,迎头就撞见他在教室里收通知单,匆匆而尴尬地打了招呼,不免心中一惊:怎么是他?

暑假衔接班的时候已经认识他了。他眉毛颇长,梳上两下,真跟那《倚天屠龙记》里的白眉鹰王有一拼。他头顶光光,身体臃肿,走路双手背后,远看以为是哪里修行的和尚。听初中老师说他是我们学校的大腕,德高望重,但我们却都盼着开学时别分到他的班。

请容许我为先前不敬的想法道歉。如今每每想起这个领着一群孩子的老头儿,却是感到十分幸运和幸福。

他讲微小量时有一个段子:“那段距离很小,有多小呢?0.00000……我说完我儿子说,儿子说完孙子说……”一遍就已经让全班笑得合不拢嘴,可他每讲微小量时都要重复一遍,说时便将拿着粉笔的手背过身去,在讲台上转悠,他的头被讲台的灯一照,像上面有只12瓦的大灯泡,伴随着他的步伐一闪一闪。数零时他总要弯下腰望着大家,再缓缓地转过半个身子,最后语重心长一锤定音地说:“大家听懂了吗?”不想一个星期下来,大家都成就了小腹肌。他讲课是所有老师中最细致的一个,一步一步不辞辛苦地仔细推算,总是让我们在演算的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物理的美,用他的话说,“这就是物理”,“殊途同归”。

王老师虽然年纪大了,却不影响他跟我们这些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元旦联欢,他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又领大家齐唱了《母亲》。有次跑操,他戴上帽子在前面领跑,觉得速度太快,大家跑不整齐,就大手一挥:咱不跟别人,慢跑跑整齐。我们班与前一个班落了100多米时,体育老师跑过来要求快些。可体育老师刚走,他又大手一挥:不听她的,听我的。我们当然跟着班头跑,一个班的任性,大家都有点小骄傲。跑到第二圈,体育老师又来了,可人家还没走远,他又大手一挥:不听她的,听我的。那个体育老师过来:“什么不听我的,跑快点……”看着他俩一前一后地争执,大家都被逗笑了。那天跑得确实整齐,可谓“出尽风头,占尽表扬”。

他面孔很慈祥,无论是讲课还是平常教育我们,总是语重心长地将他一生中沉淀的哲理娓娓道来,有一种儿时在爷爷身边聆听大千世界的故事的亲切,我们都叫他“王爷爷”。

他说我和你们的父母有共同的教育理念:“先成人,再成才”。有一次升旗有很多人说话,他把全班同学留在操场上给我们讲了他的一次经历:在他乘坐的火车经过中国与尼泊尔接壤处时,车内先后响起了两国国歌。当中国国歌响起时,中国人该吃吃该睡睡,打牌的吵闹声甚至盖过了广播的声音;而尼泊尔国歌响起时,喂奶的妇人放下手中的孩子,躺在卧铺上的全部坐起来,带着帽子的将帽子摘下,车厢瞬间肃静下来……讲完这个故事,我们都沉默了。我们犯了错,他没有冷嘲热讽,但每个人都能读出他眉宇间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对于他的教导,我们心服口服。

这就是我们的班头——王爷爷。

勇救溺水少年

文/杨皓钧

“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三国赤壁之战的古战场!赤壁就紧挨着长江新螺段豚类保护区哦。这段保护区有不少咱们的同类,它们可见证了多少历史啊……你们知道吗?赤壁之战是三国曹魏和刘备孙权联军……经过这次战役……现在江底说不准还有好多宝物呢 ……”中华鲟老师一到赤壁就刹不住闸了:“你们知道周瑜当年……”“乒乒乓乓”,这老师的书袋还没掉完,那边畅畅和壮壮已经打得不可开交,原来他们早就在江底找到了古代兵器遗物,一个拿刀,一个持盾,已经“大战”好几个回合了。漠漠不知何时,已经把中华鲟老师背包里的防水照相机偷出来,在那里咔嚓咔嚓个不停。

中华鲟老师正准备发火,恬恬大叫了起来:“不好!上面有东西过来了,快闪!”“嘭”的一声,一件重物砸在了中华鲟老师头上,他几乎立刻晕了过去:“哦,卖糕的,中华鲟老师您没事儿吧?”畅畅关心地问。“哥哥,是个人,已经快不行了……”只见一个十来岁模样的少年正在水里努力扑腾着……“哎呀,救人要紧!”四只小江豚齐心协力用头把那溺水少年往上顶。

“嘿哟!嘿哟!”这溺水的小家伙真是不轻啊,体重肯定超过一百斤了,力气最小的漠漠拼命拍打着侧鳍往上顶,小脸憋得通红,经过几分钟的不懈坚持,他们终于把那位溺水少年推上了岸。这时,只见江边山坡上飞奔过来几个人,跑在前面的是一个头发斑白的老渔夫,他一边跑一边喊:“大旗!我的宝贝孙子,你在哪里啊!”小江豚们看到有人过来了,赶紧退回到江中。等他们再一次探头出水的时候,那老渔夫已经抱着少年进行急救。“好了好了,水吐出来就好了!”只见旁边的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小江豚正沉浸在助人为乐的喜悦中,突然感觉到一股炙热的目光正在舔着它们的后背,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你们这些坏学生,竟然敢暗算老师,罪大恶极!……”原来是中华鲟老师已经悠悠地醒来,他还以为是壮壮畅畅在打闹中趁乱把他打晕了呢!可怜的小江豚们虽做了好事却背了黑锅。唉!悲也,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