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客网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雨水散文

2022/12/11好文章

雨水散文(精选12篇)

雨声从未苍老

文/李晓

春天,天空垂下浩大雨帘,雨烟升腾中,最密集的雨声来自古代。

比如那一场被杜牧遇见的春雨,它在清明时节纷纷飘洒,牧童对他指点的杏花村方向,恍如我那薄雾缭绕的故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江南的春江山水里,张志和诗中那位垂钓的农人,也如我的乡人龙老大,他正给怀孕的儿媳妇钓鲫鱼准备熬汤呢。

我想念从前的雨,譬如巴山夜雨涨满了秋池,一窗红烛婆娑地摇曳,我最痴迷的三国女子小乔,款款而来,为我在窗前燃烛。宋朝的雨中,有着大眼袋高颧骨的苏东坡在湖边踱步,他感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朝的天空翡翠一样蓝,江南梅雨中,一座古老的庭院在柳色青青中如水墨画铺开,爬山虎不动声色蹿上了老墙,浅浅青苔如一层绒毛,柔软地覆盖着庭院旧梦。

在东京的夜雨里,25岁的萧红颤抖着给她思念的情郎萧军写信倾诉:“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我的黄金时代啊,却是在笼子里过的。”萧红的压抑和悲苦,让我想到了人生中一段艰难蹒跚的时光,而今经过岁月浆染,却微微泛出夕照中古铜色的光泽。

我在天青色里想念从前的雨时,也看到了从前的云,它棉花一样白,从前河流的颜色,俨如传世青花瓷一样青蓝,还有那河边听雨的女子,嫣然一笑如含苞待放。

我想念从前的雨,想得深沉时,俨如当年乡下嗷嗷待哺的干渴土地,渴望着雨水来临。那年我好像7岁了,天旱,土地龟裂,有天下午,天色浑黄凝重,一阵暴雨铺天盖地而来。起初,豆大的雨点从云团里扑下来,披挂成银白雨瀑,雨点打在土里,腾起一股股白烟。我来不及往家里跑,躲在岩洞里看大雨如注。暴雨停歇,青山如洗,目光也变得更明亮。我看见干裂成口子的土地,已被雨水泡软,在风中混合着草木庄稼的气息,忍不住大口大口呼吸,肺叶仿佛膨胀着,成了掩映在草丛里的阔大南瓜叶片。

有年夏天,大雨中,一头老牛突然冲出圈舍,在院坝中惬意地打着滚,它在雨水里忘情洗澡。一个驼背老头儿,在屋檐下双手捧起清亮亮的雨水接连送入嘴中,我看见他喉头滚动,贪婪地咂巴着嘴,让我想起一个沉醉在老酒中的酒鬼。早年,乡间有一个中年男人,一遇下雨,他就坐在土墙边的木门前,闭着眼,嘴里喃喃有词。我后来才明白,他是在祷告,在心里感恩,这上天赐予的雨水,恩泽了大地万物。去年冬天,我去医院探望这个生命垂危的乡人,一双小眼睛用力地睁开望着我,闪烁着对生命的渴求。

童年春天,春雨如牛毛纷纷,朗润山色中又带着一丝朦胧,李花桃花野花都开了,老屋顶上鱼鳞般叠起的青瓦上,雨水顺着瓦檐潺潺而落,一只花猫睁着绿眼与我对望。秋天的淅沥雨声中,收割后的土地刚刚新翻,雨水浸润,如一个奶水鼓胀充足的产妇,大地上弥漫着一种淡淡香甜味。走下山来,村庄里牲畜的粪便在雨水里发了酵,混杂着泥土的气息于风中扑鼻而来。

这些从前的雨,从未苍老,在深卧的岁月里,一滴一滴给我的生命以润泽,一滴一滴给我的命运以浸染。

桃花雨

文/易正光

桃花,开在生命旺盛的季节,给我童年留下了许多缤纷的记忆。

每年的惊蛰过后,春风催生着雨水的来临。这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地被草绿覆盖,针尖似的嫩芽布满了桃树的枝丫。就在某个清晨,我惊喜的发现,那一株株嫩芽吐出了蓓蕾,进而露出了芳菲的笑容。

桃花是不甘心寂寞的种,在我看来,百花园里总争春的就数桃花了,那一片片的桃林里,桃花以其独的方式与百花争艳,白的、粉的、紫的,竞相开放。

雨水充沛的时候,满树的桃花如雨般飘落。淅淅沥沥的春雨将树枝上的桃花沾满了春的生机和春的气息,而地上铺满的缤纷,给人以无边的遐想,那是春的脚步渐渐走向深远,等待的,是更加热烈、更加旺盛的生命。

桃花是我永远的故乡。记忆里的村庄是梦一般的颜色,让满山坡的桃花簇拥着、环抱着,仿佛整个村庄都成了桃花的世界。每当炊烟升起的时候,桃花就像开在云雾里,装点着我童年的梦。

我知道,雨水充沛的季节即将来临,我的桃花雨又将唤醒我童年的梦,我听见春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向深远,丰腴我对故乡的思念。

秋雨

文/王蓓

伴着细雨轻吟,突然间窗帘的摆动,让丝丝凉风卷着田间的薄雾涌进屋来,不禁一个哆嗦;捧着一杯热茶,搓着冰凉的双手,脑海中又不禁想起诗句中、荧屏上那些描写秋天的美妙词句,或许和此时的景象有些不搭,又不禁自嘲一番。

没有疾风暴雨的猛烈,这淅淅沥沥的雨水却扫尽了夏日的最后一丝余热,更演绎着秋凉的精彩。渐渐被浸透的大地,已经数不清经过多少次雨水的洗礼;那徐徐落下的黄叶,或许还带着一份不甘离去的无奈;往来奔走的车辆,无不透着节日归乡的急切;而这场令人有些逃避的初秋寒雨,更慌乱了人们往日稳健的步履,打湿了人们容易波动的心绪。

拍打在玻璃上的雨水渐渐模糊了视野,一层薄薄的水雾遮盖了窗外的美景,于是努力去擦拭。在这远离都市的偏远小站,透过蒙蒙雨雾,偶然发现色彩各异的雨伞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情此景,又让人有些眷恋曾经大学时每每和她漫步于雨天的浪漫。因为绵绵的细雨,这样自私的眷恋已经很久不曾回味。努力说服自己换个角度去欣赏这个属于初秋独特的美,却总因为窗外车辆不时的鸣笛而扰乱宁静的思绪。

秋天,这个丰收、喜悦和孕育希望的季节,可眼下这份喜悦还未曾等到人们分享,却早早被这丝寒意所征服。这样的秋雨,这样的阴天,也让人感觉夜总是来得很快。望着远处村庄中点点灯光,不知道这样的天气何时会终结,不晓得有关连阴雨的各种预言是否属实。只希望早日拨开云雾见晴天。渴望享受秋高气爽的畅快,渴望呼吸晴空下暖暖地、清新地气息。

这样的天气,或许即将到来……

七月流火……

文/心蝶

七月是杯转凉的酽茶,它的涩割伤了我。月弯横刀,几颗凌乱的星子,是决绝的言词。像嘈杂的鸟鸣,拍打着忧郁的感伤。

七月的右边,是一场场雨寒。往事的河水,溯流而上,两边锁住的是昨天和从前。

谁的心在河流中一泻千里?

谁的目光沿清风返航?

谁的梦捂住潮汐的形状?

谁用水的皱纹掩饰了破碎的荒凉?

左边的闪电长于奔跑,总以震耳的雷声,奏出咏叹。绿色窗帘,透出欲掩未掩的瀑布,撬动词语以外的心弦。七月,你吻过我吗,为何杯中,全是雪晶莹的眼泪?

我厌倦奔跑,也只能走过颠簸的日子。它象一颗坚硬的核难以咬透,但又永远不能启齿。也许,极致喧嚣会流落成空城,却不会忘记草丛中脚印曾经的茂盛。那些黑暗中的梅火,红过就是红过。刻在七月的额头,横断苍穹。

有些高音符号,在天空裂变。某年某月某日某个角落,是否会有人在一声撕心裂肺的声音中死去还是新生,或任脚下的梅花烙踏遍每寸湿咸的土地。而此刻,七月的名字还能走多远?

流火,不应是你的负担。圆润的日子,也有阳光和雨水恰到好处之时。如果将你隐匿,只能向黑暗的壳中祈福。设想,你说服了大地。在人群拥挤的地方,留一口清凉的呼吸,点一盏灯,安静岁月心中的孤独。这已是支离破碎的组合。

流火划出七月的线条,谁在画中实虚?经纬之间,是生命的颜色。什么声音什么风向什么音节才适合描述这个季节的彷徨?想起纯净的风,心中的温柔,骨骼中的雨水还有疼。依稀什么在幸福中攀升,叩开八月的蔚蓝。

飘进秋夜的雨

文/马西良

秋天的雨,不紧不慢,缠缠绵绵。

秋雨,没有春雨般细腻温柔,也没有夏雨般豪爽热烈,却是如此地宁静、典雅。

天地间一色,像一张轻柔的蜘蛛网,车辆、人群、高楼、大路、小河----一切一切都罩在灰蒙蒙的网中。看不到时光走动,一切都在静谧之中。

雨,有时一夜都不会停,有时会一连下几天,就像天地进入梦乡,在夜色中打着香甜的呼噜,时紧时松,沉着而冷静,真怕这夜慢慢睡过去,影响着又一个黎明的到来。

树上没有随风落下的梧桐叶,最能彰显秋雨的声响,啪嗒啪嗒,敲在肥大发黄有些卷缩的叶面上,叶梗凸显就如老人的手,筋骨分明。

雨点在树叶上慢慢一滴滴落下,多像怀念繁华岁月的泪珠。最有骨气的还是那一树银杏叶,已入深秋,片片黄叶都不舍得落下,维护着集体的荣誉,染得满树的耀眼金黄。

调皮的喜鹊在绿化带的草丛中,跳来跳去,对过往的车辆、急速的行人、溅起的水花,简直视而不见,在草丛中叨来叨去,寻找果腹的食物。乌黑的羽毛越发鲜亮,白色的肚皮像穿在身上的围裙。有时还会跳上路边的大石上,巡视过往的行人,抖一抖,将一身的雨水散落。

耐得寂寞的小草,无怨无悔,长高了削平,再慢慢长高。几天的雨水,在枯黄中露出尖尖的草芽,彰显出生命的奇迹。虽然匍匐地面,又小又矮,并没有影响为大地铺绿,为城市添彩。

漫步在雨中,独自一人感受着雨的寂莫、孤独。此时,我最喜欢撑一把雨伞,最好比较鲜艳的伞,行走在雨水中,听脚下鞋子踏水声音,感受秋雨中的静谧安闲,看雨伞在手中旋转飞出的雨丝。

伸出双手,雨水落入你手中就像牛奶一样光滑;用嘴去品味雨水,带有一丝丝的甘甜;用鼻子去细闻那秋雨的味道,似有幽幽的芬芳。

高高的楼房,一栋栋像栽在城市的大树,挺拔而又伟岸,挡住看到远方游动的云朵。一群麻雀有几十只,在楼宇间飞上飞下,寻找自己的住宿的地方。火柴盒式的楼,光滑的墙,透明的玻璃,那里是他们落脚的窝,真替它们发愁。

细雨不解人间愁,暗夜无风雨自流。哗哗的雨敲打着窗台,没有喧哗,没有湿热。我独自沏一杯淡茶,看着从窗上慢慢滑下的水流,享受着秋夜细雨的安静。夜幕低垂,无人打扰,吟一首小诗,多么悠闲自在。

雨,一丝丝一缕缕织成一张网,裹住了万千的心,积聚了数不清的梦,网住了秋的世界。

推开窗户,雨格外清新,而我今夜的心情似那秋雨,有一丝淡淡的哀伤。

母亲的“天气预报”

文/李光彪

母亲出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没跨过学堂门槛,是她常说的“睁眼瞎”。

也许是由于母亲起早贪黑劳作,不停地风霜雨雪、春夏秋冬四季里奔波的缘故,善于观察的母亲对天气的变化料如神算,还总结出了很多气象谚语,以便更好地安排家事活动,使庄稼蔬菜及时得到雨水的滋润,风调雨顺有好收成。

母亲总结的农家谚语,一年四季都有。如“春牛放个屁,有点热乎气”,说的是“打春”以后,天气乍暖还寒,春播、春种的时节已经到来。“春雨贵如油”说的则是冬春雨水少,熬过寒冬的小春、蚕豆、油菜,渴望雨水,如果春天迎来一场雨,田地里的庄稼似浇了肥一样速长。“三月下大雨,四月晒河底”印证的是农历三月,正是收割小麦、蚕豆、油菜的时节,一方面小春成熟等待收,另一方面,气温还需要继续升高,“立夏”节令未到,大春栽种还早,雨水提前来,往后节骨眼上雨水少,“雷响田”不能按节令栽下秧苗,来年就要减产欠收了。还有“小满、水满”、“夏至节,高田不堵缺”说的是雨季到来,是栽插水稻的黄金时期,什么田估计何时能迎来雨水,秧种什么时候育撒最合适,都与气候有关,需要提早计划,才会不误农时。转眼到了端午节,雨水集中来临,母亲总是说:“端午节栽棒槌都会活”,于是栽完田里的庄稼,便开始栽竹子,栽桃梨果木树,年复一年,自家的房前屋后,地边、田边、沟河旁、埂边上都会栽上与农家有关的树,到了每年秋天都会有相应的果实收获,有水果吃。起雾了,母亲总是说“雾露遍田坝、有雨不会下,雾露满山头、有雨不用愁”。“六月二十四的雨,七月十五的鬼”也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谚语。的确如此,再干旱的年成,每当到了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前后,都会下几场雨,随之山上的菌子,田地边的鸡枞也就破土盛产,七月十五祭祖送祖的活动,也在连绵不断的阴雨天家家户户不约而同进行着。翻过七月,母亲开始叨念:“要吃来年饭,八月头上看”,意思是来年十二个月的雨水,都与八月初一至十二日,天天有关,一天就代表来年的一个月。是晴、是阴、是雷、是雨,就是来年十二个月“晴雨表”的预测,十有八九,几乎都不离谱。

母亲除了对二十四节气的预测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气象谚语外,对气候的骤然突变判断独具慧眼。如“立夏不下,犁耙高挂”,说的是如果立夏节令这天不下雨,必定是个干旱年景。如“早烧日头晚烧雨”说的是遇有“火烧天”,不是要干旱,就是要下雨。母亲善于看云识天气。如果天变阴,黑云厚重,又闷又热,风小,就证明很快会大雨倾盆;如果凉风习习,天上的黑云漂浮不定,母亲则认为:“云跑东、两头空,云往南、水满潭,云向西、披蓑衣,云走北、好晒麦”。也有时骄阳如火,天空突然变脸,黑云凝聚,母亲便说:“怕是要下冰雹了”。果真在母亲“秋雨不过沟”的断言中,上天雷声轰炸,冰雹说来就来,伴雨如撒,残害庄稼。秋收时节更是如此,在云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影响下,一会还艳阳高照,一会儿就云拥气聚,唰啦啦抖落一片“太阳雨”,迫使收割、抖惯、晒场的秋收农事活动停止,盼望雨后天晴。有时,雨停后,天空常会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母亲总会说是天上的龙到地上来吃水,彩虹的两端是两个大龙潭,天龙把水吸上天,然后,再变成雨下来润万物。并教育我,不要用手指彩虹,这样做会像翘起手指指责做错事的人一样,以免把天龙撵回去,往后没有好雨水,农家就不会有好收成。于是,满腹幻想的我总猜测“天龙”的模样,便从这儿跑到那儿,寻找龙吃水的地方。结果,从这山爬到那山,永远还是那样的遥远,永远是一道摸不着边际的彩虹梦想。

母亲对地震、下雪等自然现象的预测也另有见解。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母亲总会根据天气的变化无常,分析判断是否会发生地震,是否会遇上一场雪。尤其是地震,在母亲的口中,一般都是“先雨后震,震后有雨”,霜天雪地,天晴地绿时,很少会发生地震,地震前大多都有气候的突变作预兆。雪是很不容易盼来的,有时几年都未能遇上,母亲也自有所悟,有霜无雨不可能下雪,降雪前必有阴雨天气,而且温度会直线下降,寒风刺骨,睡床如冰,往往在冬春季节飘落。此时的母亲也会一场惊喜,童心依旧,并说:“下雪不冷,化雪才冷”。领着我们在院子里堆雪人,或塑其他动物,让我们开心一刻。

母亲由于通晓很多与农事有关的气象知识,种植庄稼,农活劳作,也就胸有成竹,多几分把握。而且母亲常说:“我嘴有一张,手有一双,不瘸不跛,出一身憨力气没有问题”。因此,从不甘示弱,农家的活计除犁田耙地使牛不会外,背挑抬杠,男人能干的活她大多都能干,女人会做的活她样样得心应手,夜以继日,忙碌的身影 ,忽而出现在田野,忽而出现在菜园,时而出现在山野,时而出现在猪鸡牛羊中间,支撑着儿多母苦的大家庭,哺育着似嗷嗷待哺雀一样的我们兄弟姊妹六个。

尤其是我的出世似乎有点生不逢时,那年正值四月立夏节令,是大春栽插最忙的时节,插秧的妇女更是金贵,母亲怀上我十个月时,拱得母亲肚皮一阵一阵作痛,满身泥浆的母亲被邻居大婶从拔秧的田里携扶回家,坐在一个砌墙的土基上生下了呱呱坠地的我。第三天,就不顾别人的劝阻忙着下田插秧挣工分去了。后来母亲的事迹被村里树为榜样上报,年底被评为先进,走路到定远县城参加了全县的“群英大会”,接受表彰。奖品是一个用红油漆写着“劳动模范”四个字的搪瓷口缸,一直被母亲视为珍宝,荣耀了好几年。并一直教育我们:“使不干的力气,挑不干的龙水,人只有病死、饿死的,哪有苦死累死的”。所以母亲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头不知疲倦的牛,一池取之不竭的井水,手下是做不完的活计,日子是无休止的忙。

岁月不饶人,等到我们几姊妹长大成人时,母亲已经腰弓背驼,像轮镰月,风里来,雨里去的过度劳作,已经积劳成疾。我工作以后,有条件把母亲带到城里来一起生活,可每天上楼下楼,母亲的风湿关节炎常让她难受,令我心疼,便暗下决心,四处求医问药,总想为母亲医治,康复断根,去扎过针灸,拔过火罐,吃过中药偏方,服过大活络丸、小活络丸等,贴过追风透骨膏、云南白药膏、伤湿止痛膏等,只要听见过的,都一一试过,母亲的肩周炎、风湿关节炎,到了冬天,就会复发,令母亲十分痛苦。平时,只要母亲的风湿病一复发,周身关节麻木、胀痛加剧,母亲就会向我们作天气预报:“天要变冷了,要下雨了。”很多时候,我特意细心留意,确实如母亲所说,阴雨要见晴云,或是晴天要盼阴雨,都是由母亲的风湿关节炎来印证的。

现在的母亲,天天服药不断,肩上、腰脊、膝盖都时不时贴着几块膏药,走路也少不了要拄着拐杖,或是扶着墙壁挪移。一见到此情此景,我记忆的天空就会浮现出那个丢失多年,曾经让母亲一生荣耀,用鲜艳夺目油漆写着“劳动模范”的搪瓷口缸。

雨水

文/梦醉清风

雨水,这通俗的称谓,最容易让人顾名思义了。其实雨水节气之名,源于冰雪消融后一部分变成了地上流淌的水,一部分变成了由天而降的雨。所以古人把雨水节气视作立春的续集,雨水节气的内涵是“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也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降雨逐渐增多,但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

其实,在雨水节气来临前,在这个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我已感受到了这个春天的一场场润物无声的雨水,带给我心灵的滋润。感觉这场预示着陈旧过去拓荒开始的雨水,如一批批非凡英勇的逆行者,给这个阴霾中的传统节日带来了活力与生机。

雨水,给寒冬里枯萎沉睡的生命带来了活力。此刻,我置身于雨水的节气里,情不自禁地吟起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也想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那种平淡、清新、自然之境。

这雨水绵绵的雨丝,正用细腻描述着滋润。瞧:那晶莹得如丝如雾般的雨水,已将被冬天围困的冷,凝成了一滴滴春天心灵的甘霖之水,从房檐上滚下,流进小河小溪池塘,漾起了美丽的波纹,在微寒的风中,素简成唐诗宋词拧成的含苞待放的花蕾。

我知道,雨是四季的符号,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但我最喜欢春天的雨水,因为,它柔情而有生机,不像夏天的雨水那般热烈粗犷,也不像秋天雨水那般端庄而沉思,更不像冬天的那么自然平静。这知时节的雨水,给身处疫情中的人们带来了春天的佳音。

我喜欢这知时节的雨水,不仅是它曾流过汉魏,淘洗过名家词赋,流过唐宋,滋润过肥马轻裘,流过元明清,一水绕轩窗;还有,它少了严冬之雨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多了一份极致柔和的细润,这细润中又漾着各种花草绿叶蓬勃的气息和拔节的天籁之音。

注目旷野,我仿佛看到了万物吸足水分展露出的自信笑颜。我相信,每个人风雨中含含辛茹苦种下的所有昨天,都将芳香如故。即使繁花未开,而绿色指日可待。让我们众志成城,在春风里谛听一个节气的跫音,让心里的每一捧春光,都宛如新生,娟然如拭。

今日雨水,虽然天空中还夹带着丝丝风寒,但却蕴藏着岁月的烟火与温暖。这温暖,如一个个疫情中奋勇前行的逆行者,给身处疫情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愿这雨水,冲尽世间的疫魔,消隐人间的灾难。向风雨中毅然前行的逆行者致敬!愿所有人都健康平安!

雨之恋

文/江海新月

雨日读周作人的散文,发觉他对雨有特殊的感悟。在《苦雨》一文中,他写道:“那样哗啦哗啦的雨声在我的耳朵里已经不很习惯,所以时常被她惊醒,就是睡着也仿佛觉得耳边粘着面条似的东西,睡得很不痛快。”在书评《清嘉录》中,他羡慕江南把雨水当茶水,“雨落在瓦上,瀑布似的掉下来,用竹子引进大缸里,即是上好的茶水。”此外,他著有《雨天的书》,可谓一生跟雨有缘。

我虽然没有大作家那样别样的感悟,但对雨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眷念之情。

童年的时候,每逢下雨,我便嘻嘻哈哈地向外跑,让雨水滴在身上、脸上,从头流到脚,清凉清凉的,仿佛让我感受到一次生命的洗礼。我赤足站在雨中,伸出手来接雨水,一滴、两滴、三滴……等接满一小捧雨水,我便凑在唇边吮吸,啊,甜丝丝的,如饮甘泉。雨雾中,带着稚气童音的欢呼声和风声雨声融为一体。

及至长大,每逢下雨,不再冲动地往外跑,只是伫立窗前,默默地看雨。春天,霏霏细雨如烟似雾地笼罩着天空。小草吮吸着这甜美的汁液,渐渐地吐露出翠绿,娇媚的花朵也在雨丝的召唤下轻启闺门,妩媚地绽放。而炎炎夏日中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则是如此让人措手不及和酣畅淋漓。烈日当空时,忽而风起云涌,天昏地暗,炸雷震耳,随即瓢泼大雨倾泻而下,好像一刹那间要将人世间的污垢尘埃都淋浴般冲洗干净,直觉得痛快淋漓,无比惬意。欣赏连绵不断的秋雨又需要另一番闲情逸致。蒙蒙细雨中,我的眼前是故乡的农人们披着蓑,躬身在一片银白的水田里插秧;牧童戴着斗笠,悠然地骑在牛背上放牧,这么一幅“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田园胜景。冷冷的冬雨里,我喜欢做戴望舒笔下的那位丁香般的姑娘,撑起一柄钟爱的油纸伞,走进一条幽深的雨巷。雨很有节奏地敲打在我的伞上,像是在为我演奏一首首还未被命名的曲子。

一直奢望着能在一个“随风潜入夜”的雨夜,抛去一切繁杂的事务与虚假的应酬,手捧一本期待已久的好书坐于窗前,泡上一杯香茗,偶尔再抬头凝视一下窗台上那株正在雨雾中微笑的兰花,让书香茶香与花香氤氲成一片。“夜阑卧听惊风雨”,读书久了,我便仰卧在床上,侧耳细听淅淅沥沥的雨声,淅沥的雨声最易叩开我感情的闸门,往事、未来,事业、爱情,海阔天空,酸甜苦辣,都会涌到脑际;沧海桑田,世事悠悠,个中牵萦着几许惆怅,点缀着几许寂寞,犹如窗外黑暗中的迷蒙烟雨。雨,令人在沉静中反思自己,雨的洁净,又冲洗着我们灵魂里的淤积和污垢。

谛听着窗外雨声淅淅沥沥,宛如天上宫阙的乐声,我深知诸多的习惯已经在岁月的洗礼中改变,惟有对雨的眷恋是自始至终的。在雨中,我能觅到生活的意趣,咀嚼生活的滋味。

改口

文/刘卫

从宿舍到单位,要经过一栋家属楼。可住在楼上的有些人素质不怎么高,今天扔下个垃圾袋,明天晾的拖把也不拧干,浇花用水管往盆里冲,任由“雨水”往下滴。

虽然大会小会上讲过多次,但总有那么不自觉的人仍然我行我素。于是,我们上班时总是小心谨慎地穿过这片“雷区”。

昨天下班后,后勤办的老马和我下了几盘棋,老马破天荒赢了三盘。第二天上班的路上,正好碰到老马,他仍兴奋不已,一路上意犹未尽地跟我说着棋谱。

不知不觉中我们到了宿舍楼下,突然,一阵豆大的“雨水”从天而降。

老马有时脾气挺躁,容不得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摸了摸脖子里凉丝丝的水珠,抬起头他就吼开了:“楼上的……”

见是顶头上司王处长的老婆正把一床湿漉漉的被单往晒衣架上搭,老马红着脸,急忙改口道:“楼上的王嫂子,又洗了这么多,整栋楼就数您最勤快哦!”

雨水时节

文/罗文博

今天12时57分是雨水时节。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大地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有了春暖花开、惠风和畅的迹象。

雨水来了,万物萌动,古人曾将雨水分为三候(五日为一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大意是,雨水节气里,水獭开始捕鱼了,而水獭有个奇怪的习性,捕到的鱼要摊铺在水岸边,被文人认为是“先祭后食”,称为“獭祭”;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升而抽出嫩芽。描述的景象有些已经见不到了,但是自然间的变化还是显而易见的。

雨水超级简单,在天上装个筛子即可。雨点大小由筛孔粗细决定,这应该是可以调节的,不然换来换去,太麻烦。神仙自然不笨,但很懒,勤劳的是凡人,不公平的是,懒神仙逍遥自在,凡人却要辛苦劳作,甚至连雨水从天而降也无从顾及。

在和煦的春风、缠绵的春雨沐浴下,藏了一冬的柳蕊小心翼翼地从冬的铠甲下探出自己的身子,一天天丰满起来,如一团鹅黄的轻烟,给干枯的枝干平添了无限生机;庭院、路边的小草、就连墙基的茵苔都泛绿了;田野里的小麦不再瑟瑟缩缩,而是尽情地舒展着身子,孕育那颗颗麦粒;油菜也变得丰盈起来,正蓄积着抽薹的激情;冰冻了一个冬天的泥土苏醒过来,把冬眠的孩子都送出了怀抱。

有道是春雨贵如油。初春时,人们的要求也高,既想春光明媚艳阳高照,享受春天的温暖,又希望细雨如织润物无声,感受春雨的温柔,这让老天爷也很难办,便会少少地洒落一些。再说,土地饥渴久了,树木饥渴久了,人也饥渴久了,一次不能饮太多,不然即使是雨水,也会醉的。

雨水是一个滋润生命的时节。俗语云,“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农人们认为,绵绵的春雨表示今年将是丰收的一年。民以食为天,一年之中,雨水节气的干旱最让农人揪心,雨水节气里的雨水最让农人渴盼。据传宋代大文豪苏轼到凤翔府任职时,便遇到了长达近半年之久的关中旱灾,地面干裂,麦禾几近干枯。他决定到太白山祈雨。幸运的是,不久后就“乙卯乃雨”“甲子又雨”“丁卯大雨,三日乃止”。禾麦保收有望,民众奔走相庆。苏轼认为“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恰巧府衙北面府建的一亭子落成求名,苏轼便“亭以雨名,志喜也。”命名“喜雨亭”,并作《喜雨亭记》,纪念当年春天里的那几场好雨。

雨水也是随季节生长的,并且成长得很快。雨水呱呱坠地时,细小得不起眼,跟露水似的,但由春及夏,雨水很快从幼儿到少年青年,最后成长为一个粗豪汉子。雨水的使命就是把天上的河搬到地上,让人间万物有享用不尽的玉液琼浆。

充满诗意的雨水,文人骚客刚好吟诗作赋。当年大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下来后,躬耕之余,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千古名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表达了对春风春雨的感谢依恋之意,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花开千重之美景。《初春小雨》则是韩愈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首句就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滋润着刚刚钻出地面的小草,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与杜甫的“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既让人领略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描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别有一番情趣。宋朝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却描绘了诗人客居京城,无所事事的情形。卧居小楼,一夜无眠,听春雨淅沥,想杏花夜放,诗人那郁闷心境由此可知。在这何等美好的早春时节,人们深切感受到的却是老英雄困于客栈,报国无门的心酸,真是可悲可叹啊。

雨水时节,也许我们说出的话唱出的歌,都可能变成毛毛细雨;雨水时节,我们不经意的一声呼唤,就可能让天空落泪,让凌空的燕子找到去年的家门。车窗外,小河里,细细的春雨时下时止,延续着一贯的好脾气,却很少让人能够屏气凝神。或许,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场场春雨,而是内心难以抑制的春的萌动。

雨水,一个润泽大地、秀染河山的节气,一个孕育希望、催生万物的节气,它浇灌滋养着的是生命和梦想,在奏响春天的变奏曲后,一股万紫千红的春潮正奔涌而来,一个韶华明媚的春天呼之欲出……

雨水——春回大地 春雨潇潇

文/王玉民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一般落在每年公历2月的18-20日,这时太阳位于黄经330°。今年雨水交节时刻为2月19日13点34分。

从雨水开始,太阳的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逐日增加,在中国黄河流域,气温逐渐回升到0℃左右,冰雪融化、降雨开始。因为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就是黄河流域一带,人们看到天上降水由雪变成了雨,因此给这节气取名“雨水”。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序曲”,只是刚春意萌发,还会乍暖还寒的话,那么雨水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人们会明显地感到春回大地了,田野一片生机,正是九九歌中的“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时节,农民们快要闹春耕了。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五天):“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说,水獭开始捕鱼了,捕得太多以至于摆在岸边排起来,五天后,大雁开始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大地开始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五代诗人齐己有《野步》诗,其中“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句,描述的就是这一场景。

当然,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别还是很大的。雨水节气时,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升到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而北方,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有时还会与南风进行几回较量,可能还有“倒春寒”的天气出现。

元稹有《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

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祭鱼盈浦屿,归雁过山峰。

云色轻还重,风光淡又浓。向春入二月,花色影重重。

前讲我们说过,古代称立春是“正月节”——正月的“节气”,那么雨水是“正月中”,即正月的“中气”。历法规定以中气作为月份的标志,对于雨水来说,即只有带“雨水”节气的月份才是正月。诗中“平田已见龙”出自《易经》的“见龙在田”,古人用“东方苍龙七宿”晚上看到的位置来象征“乾卦”的六爻以及对应春、夏、秋季节的变化,正月“见龙在田”,正是腊月“潜龙勿用”后的复苏和二月“龙抬头”前的准备。

今年雨水日为正月十二,离元宵节很近。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圆圆的月亮被赋予了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第一个月圆之夜就形成了盛大节日:每到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不论是豪宅闹市还是寒门陋巷都要挂出灯笼,可以说全国城乡通宵都是灯火辉煌,后来还增加了吃汤圆、猜灯谜等活动。因为通宵挂灯,与月争辉,这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元复始,所以称这天为“元宵节”。

六月雨飘

文/西海清泉

原本火热的季节,却遇到一场持续的大雨,把六月的天空冲凉了。雨前,闷热的空气里没有丝丝凉风吹来,而且地面的潮湿,几乎要冒出水珠来;阴暗的角落里蚊虫飞来飞去,满是的。远处黑云似压城般地直逼过来,近处也有丝丝轻云贴近地面快速飘过。

一声闷雷加闪电,雨像是碰到极其伤心的故事,倾泄着它那久违的泪水,点点滴滴的雨水中,携带着丝丝凉意,刹时有了三月梅雨的感受。只有那迟到的栀子花,香透了村舍旁所有的树木,悄悄地责怪雨带来的烦恼,不能把清新的香味,传递给那多情的少女;而那总角深处插上了绿白相间的栀子花香,嫣然从你的身旁飘去,留下阵阵清香让人陶醉

房前的树叶在晴天里,阳光的照耀下绿得发亮,此时却迎雨招展着,她那孕妇般的身姿,是雨水给它带来的乐趣,还是风儿的轻轻吹拂,所有的枝叶对风舞蹈着。

繁密的草儿竖直着,迎接来自天边的稀客,在泥土里浸泡着欢乐的故事,它们伸伸腿,弯弯腰,演绎着与大地母亲的深情,和对六月雨季的多愁善感。

即便是无事的鸟儿,也将自己加重的翅膀,在天空中留下一道美丽的风景,它们的叫声胜过,任何一首民乐的演奏,欢快的鸟鸣声里,充满着对六月雨水的钟爱。

往日依稀的山,在风雨中朦胧着,抱着围屏,遮住面,那涌起的云雾,随即飘过山岗,山静默在云层中,做着它多彩的梦,层层灰云遮住了山的底部,像是给山们穿上了一件灰白相间的裙裤。山此时也露出头来,偶尔又被云层遮住了脑袋,高远乌灰色的云儿掠过眼前,迷蒙着山的身躯。

闷雷声声、凉风习习、雨水淡淡、山野迷蒙,我心也被六月的雨丝,俘虏带到远方的巴山楚水,共享一场酣畅淋漓的漂泊!